一一四章:列陣

他是不得不出去野戰,陳憲的三座莊子到目前爲止,糧食還遠不能做到自給自足,全靠威脅東莊子的楊白兩家給他賣糧食。

這麼一支大軍開過來,會阻斷他的一切對外貿易,而貿易,對陳憲來說,就是生命。

如果守城,就等於是將自己的命脈交到了對方的手上。

對方根本就不需要攻城,只需要在在莊子外面駐紮上兩個月,斷了貿易的新莊子就不戰自亂了。

陳憲不敢拖,拖不起,他只能主動求戰,而且還要速戰速決!

想明白這些,陳憲就知道,自己只能出城野戰。

陳憲是個惜命的人,但他惜命,並不是怕死,而是不希望死的毫無價值,毫無意義。

當伸頭是一刀,縮頭也是一刀的時候,陳憲就不在惜命,與其困守愁城絕望而死,不如拼死一搏,也算死的轟轟烈烈。

其實他也可以放棄一切,帶着步槍隻身逃亡,但陳憲絕不會這麼做。

就像一個一無所有的混混可以輕易的亡命天涯,而事業有成的百萬富翁卻很難下這樣的決心一樣。

這三座小小的莊子,已經傾注了他太多的心血,希望和理想……還有感情……是啊,人非草木,孰能無情,一想到那些將他當做天,當做神一般敬仰的學生,他就覺得如果自己放棄他們,就是放棄了自己身而爲人的資格。

如果陳憲留下,帶領着這些學生去抗爭,事情也許還有一線希望,如果陳憲逃走,這些此時還信心滿滿的學生立即就會變成一盤散沙,無頭蒼蠅,成爲別人盤中的羔羊,迎來悲慘的命運。

他必須留下,爲了自己的心血,爲了自己的理想,也爲了這些依靠他,並信任他的少年……

wωω⊙ttκд n⊙¢○

決心已下,陳憲不再多想,他在新莊子外面的空地上將四個連集合起來,做了簡短的動員,其實不用做太多動員,這些少年在陳憲的教育和引導下,充滿着這個時代所不曾擁有的信念和理想,他們願意爲了這信念,這理想,還有他們的老師去拼殺,去死亡。

命令軍官檢查了所有士兵的乾糧和裝備,讓新設的炮兵連,將五輛炮車套上騾馬,一切妥當後,陳憲當先而行,帶着隊伍緩緩離開了新莊子的木柵欄大門。

這一次,陳憲穿着和他一同穿越而來的那套盔甲,揹着半自動步槍,手執丈四大槍,全副武裝,這一次他不會,也不能再躲在這些少年的身後。

對於這次出征,陳憲手下的少年,包括莊子裡的百姓都不是太擔心,他們太相信陳憲了,甚至已經到了迷信的程度。

只有陳憲自己清楚,這一去將是九死一生。

在東莊子和西莊子之間有一片七八里寬的森林,陳憲帶着隊伍趕在劉二祖的隊伍穿過樹林之前,提前到達了森林東邊的路口,並迅速佈下了戰陣。

陳憲將四個連分散開來,組成了四個小方陣。

因爲人手不足,所以整個炮兵連其實只有不到三十人。

陳憲命令將五門小炮擺成∧形,三斤炮位於∧最前方的頂端,兩門兩斤炮分列於三斤炮的左右後方,兩門三斤炮位於最後。

四個步兵連列陣於五門小炮的身後,讓炮兵陣地突出在外。

當炮兵連需要保護時,四個步兵連只需要稍稍前進幾步,就能將炮兵連夾在步兵陣的中間。

在陳憲列陣的時候,就有零散的偵騎在樹林裡窺探,陳憲也不去理他。

慣例來說,冷兵器時代,大軍行動,偵騎應該撒出去三十里地。

這是爲了給大軍留出反應時間。

大軍行軍,不可能排着戰鬥時的大陣,那樣的陣型幾十甚至幾百米寬,沒有道路能容得下,這麼走過去,不知道要踩壞多少莊稼,而且路上河流山川,有的地方根本沒法走。

所以,大軍行進,都只能是一字長蛇。

這樣的行軍隊形,一旦遇到突然襲擊,很容易被截斷成幾節,而且陣列太長,根本無法指揮,一旦遭到襲擊就很容易亂成一團。

所以,大軍行動一定會派出偵騎,以便能提前發現敵人,爭取變陣時間,在接敵之前,將將行軍陣型變爲戰鬥陣型。

如果大軍人數太多,就不但要派出偵騎,還要安排前鋒後衛,爲大軍爭取時間。

從偵騎出現的時間來推斷,這支軍隊的偵騎大約只撒出去十五里左右,這也不難理解,對方人數不多,有十五里的空間,就足夠變陣了,另外,對於一支土匪武裝來說,能將偵騎灑出去十五里,已經算不錯了。

偵騎發現樹林出口外的陳憲後,觀察了一會,便一分爲二,一部分留在樹林裡繼續監視陳憲,林外一部分轉身向來路馳去。

陳憲列好陣後,又等了大約半個小時,便遠遠看見樹林上空羣鳥驚飛……

不久後,一隊騎兵衝出樹林,從旁邊的農田中遠遠繞過陳憲的方陣,疾馳而去。

接下來,樹林中就沒了動靜。

陳憲也不着急,就站在原地慢慢的等着。

又過了一會,突然從旁邊的一塊高粱地裡鑽出一個少年,他迅速的跑到陳憲方陣中,方陣外圍的士兵似乎認得他,放他進入方陣內部

陳憲就站在位於大陣左前方的第一連方陣的後面,少年跑到他的身邊,向他耳語幾句。

陳憲聽完,對他點了點頭,表示了讚賞,少年又眉開眼笑了跑着離開,又一頭扎進了高粱地裡。

這個少年出身獵戶,父親就是陳憲當初救治釋放的一個獵人。

當初陸續投奔陳憲的獵戶少年有好幾十人,這些少年被陳憲改造了思想之後,又反過來勸說家人來新莊子定居。

如今這批少年的家人大都已經定居在了陳憲的莊子裡,他們不會種地,也不願意去工地幹活,依然以進山打獵爲營生,但他們現在打獵已經不爲了生存,而是爲了賺取外快,因爲他們兒子的薪水加上份地的出產就足夠養活一家人了。

在這些少年和他們的家人的影響下,這兩年投奔陳憲的山民越來越多。

陳憲將這些少年集中在一起,進行了針對性的訓練,成立了一個偵察連。

這些少年不用訓練方陣,而是進行偵查,潛行,潛伏,僞裝,游泳,野外生存,武術,射箭,甚至是騎術訓練。

陳憲弄到數量不多的戰馬,都優先配備給了這個連,他親自授課,教他們騎術,野外生存等課程。

三一零章:徵高麗一一五章:抄後路九十三章:衝突三十八章:選舉人制度,對抗五十一章:山民七十八章:收俘一四三章:武裝遊行二十四章:鴛鴦陣(下)第五章:殺人救人三三八章:北金戰雲三三六章:家族,和解,伐金七十三章:訓練三一三章:再徵高麗一三一章:萬事俱備九十六章:水庫一九八章:遼東三十七章:改進(中)三十章:麻煩上門二十三章:鴛鴦陣(上)一七七章:大勝,霸道九十四章:何長青六十五章:火藥九十五章:新建二十九章:真正的金大腿八十二章:練手六十四章:對比試驗一七一章:強迫“選舉”,換裝二零四章:敗敵,追擊一四六章:死亡之路八十四章:手術三四一章:笨辦法一九六章:襲擊,海戰七十章:敵至八十章:取子彈一零一章:鎖子甲八十七章:建設七十一章:謎一樣的人一六一章:棄城四十章:黨派一三四章:出擊七十九章:傷員第五章:殺人救人一七九章:蒙陰,消化二零一章:滲透高麗,沿海城堡羣四十八章:威脅一一五章:抄後路三三七章:第二戰場二零五章:險敗還勝,大迂迴三三八章:北金戰雲九十二章:劉二祖八十二章:練手一八五章:疏遠,救兄一八三章:擴張,行政改革第三章:槍棒高手七十二章:偵查一五三章:砂模,聘禮六十四章:對比試驗七十三章:訓練一零二章:波特蘭水泥十二章:鍊鋼法一八九章:大義滅親二十六章:翻天覆地一一五章:抄後路一九五章:見官一零五章:否極泰來三十八章:改進(下)一三六章:勝負翻轉三三五章:鑄幣一三三章:察覺一八九章:大義滅親一五五章:論騎兵,八旗軍十二章:鍊鋼法一一一章:三眼銃的威力三二四章:棱堡防線,棉花一二五章:奸細一零三章:行政體制四十章:新學徒三一零章:徵高麗一七八章:矛盾,新泰一九一章:商品一三零章:哨所十七章:開工三二七章:矛盾,選擇一九零章:船隊十五章:折服七十三章:訓練一零九章:造炮九十八章:接收五十六章:戰場急救三四二章:東海國的底蘊六十九章:激勵一四零章:農業公司三十章:麻煩上門一六四章:鍊鐵技術三一九章:經營河北,攻略遼河四十八章:威脅二十六章:翻天覆地一三一章:萬事俱備三一一章:消化,山東的擴張五十六章:戰場急救
三一零章:徵高麗一一五章:抄後路九十三章:衝突三十八章:選舉人制度,對抗五十一章:山民七十八章:收俘一四三章:武裝遊行二十四章:鴛鴦陣(下)第五章:殺人救人三三八章:北金戰雲三三六章:家族,和解,伐金七十三章:訓練三一三章:再徵高麗一三一章:萬事俱備九十六章:水庫一九八章:遼東三十七章:改進(中)三十章:麻煩上門二十三章:鴛鴦陣(上)一七七章:大勝,霸道九十四章:何長青六十五章:火藥九十五章:新建二十九章:真正的金大腿八十二章:練手六十四章:對比試驗一七一章:強迫“選舉”,換裝二零四章:敗敵,追擊一四六章:死亡之路八十四章:手術三四一章:笨辦法一九六章:襲擊,海戰七十章:敵至八十章:取子彈一零一章:鎖子甲八十七章:建設七十一章:謎一樣的人一六一章:棄城四十章:黨派一三四章:出擊七十九章:傷員第五章:殺人救人一七九章:蒙陰,消化二零一章:滲透高麗,沿海城堡羣四十八章:威脅一一五章:抄後路三三七章:第二戰場二零五章:險敗還勝,大迂迴三三八章:北金戰雲九十二章:劉二祖八十二章:練手一八五章:疏遠,救兄一八三章:擴張,行政改革第三章:槍棒高手七十二章:偵查一五三章:砂模,聘禮六十四章:對比試驗七十三章:訓練一零二章:波特蘭水泥十二章:鍊鋼法一八九章:大義滅親二十六章:翻天覆地一一五章:抄後路一九五章:見官一零五章:否極泰來三十八章:改進(下)一三六章:勝負翻轉三三五章:鑄幣一三三章:察覺一八九章:大義滅親一五五章:論騎兵,八旗軍十二章:鍊鋼法一一一章:三眼銃的威力三二四章:棱堡防線,棉花一二五章:奸細一零三章:行政體制四十章:新學徒三一零章:徵高麗一七八章:矛盾,新泰一九一章:商品一三零章:哨所十七章:開工三二七章:矛盾,選擇一九零章:船隊十五章:折服七十三章:訓練一零九章:造炮九十八章:接收五十六章:戰場急救三四二章:東海國的底蘊六十九章:激勵一四零章:農業公司三十章:麻煩上門一六四章:鍊鐵技術三一九章:經營河北,攻略遼河四十八章:威脅二十六章:翻天覆地一三一章:萬事俱備三一一章:消化,山東的擴張五十六章:戰場急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