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經典調侃環節

雖然只隔了短短五年時間,但是無論是查理羅斯還是在座的觀衆都有種恍若隔世的感覺。

智能手機劃時代的作用越來越凸顯,硅谷的創業者和華爾街的投資者們對互聯網應用在手機端的表現和在個人電腦端的表現同樣看重。

這是互聯網浪潮以來,首次有終端能在某些領域和個人電腦相提並論,這是掌上電腦和筆記本電腦都做不到的。

在座一些三十歲以上的觀衆都有種看着周新成長起來的感覺。聽到查理羅斯的提問,大家都想聽聽周新對的看法。

這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屬於是智能手機未來發展方向的問題了。

周新心想未來在很長一段時間裡確實出現了這樣的趨勢,但是從智能手機登上歷史舞臺到消費者對蘋果發佈會失去興趣大概花了十年時間。

因此不用擔心早期的Mphone會沒有爆點,周新也不會像蘋果那樣擠牙膏,對安卓機好的功能和設計不借鑑。

即便如此回答這個問題同樣需要技巧,他不想透露太多東西給友商們:

“對於這個問題我是這樣看的,現在的應用還沒有充分發揮出智能手機的優勢,未來大家對智能手機升級帶來的感觸會越來越深。

以電子支付爲例,從最初的線上支付到現在的二維碼支付,Mphone2推出後越來越多的線下商家支持二維碼支付,這需要線下的配合,智能手機的便捷攜帶決定了它能打通線上和線下的壁壘。

在早期智能手機的發展將是性能提升,然後開發者們可以利用智能手機開發越來越複雜的應用,再往後當智能手機陷入到和個人PC一樣的瓶頸時,智能手機會利用線下反過來影響線上。

線上和線下打通會給用戶帶來新的提升。”

周新停頓片刻後說:“至少在我看來短期內都不用擔心智能手機無法給大家帶來新鮮感,更未來的事情我也看不到。”

查理羅斯鼓掌:“看來Newman對如何打通線上和線下之間的壁壘有很多想法。

我在最初接觸NewPay的時候感覺這簡直是天才的想法。

過去我們解決問題總是會借鑑過往的經驗,比如傳統支付靠的是信用卡和實物,線上支付也是通過建立虛擬賬號來模擬支付過程。二維碼支付卻和之前的支付模式截然不同。

Newman甚至還考慮到了一整套完整的體系來確保電子支付的安全性,以至於現在都沒有其他電子支付公司能繞開NewPay的專利牆實現線下電子支付。”

NewPay的二維碼支付機制是商家來掃用戶的二維碼,因此不存在被盜掃的風險,加上銀行、投資機構、各類巨頭都在NewPay有股份,因此NewPay能在強監管的情況下夾縫中求生存。

中間發生過兩次反壟斷起訴,認爲NewPay藉助二維碼實現了電子支付領域的實質性壟斷,也被NewPay請的律師團隊給打回去了,律師團隊抓住一個點,那就是電子支付只是支付行爲中的一種類型。

NewPay的出現並沒有讓傳統支付消失,紙幣和銀行卡依然可以暢通無阻,加上NewPay在華盛頓有利益關聯方,NewPay都算得上是涉險過關。

查理羅斯繼續說:“Newman的話讓我對智能手機的未來更加期待了。

NewPay已經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如此多的不同,很期待未來智能手機還能對我們的現實生活產生怎樣的影響。

雖然我很想問未來智能手機會從哪些方面打通線上和線下的壁壘,但是相信這屬於商業機密,隨便透露一點都可以讓大家拿着Newman的想法做成PPT去華爾街拉投資了。

所以就不在這裡問太多。”

查理羅斯說完,臺下響起一陣嘆氣聲,彷彿在說查理羅斯實在是不懂事。

周新笑了笑:“哈哈你問我也不會說的。”

查理羅斯說:“所以我不問。”

周新說:“我還是可以透露一點,比如訪談類節目同樣可以做成app放到智能手機上,用戶平時在外面的閒暇時間可以戴着耳機聽節目。

比如我們現在這種訪談類節目,完全可以只把音頻放到線上提供給消費者們聽。

當然這不算是打通線上和線下的壁壘,只是把個人PC上有的一些軟件搬到智能手機上來,智能手機的便攜性決定了它會有更多擁躉。

電視和電腦相比,用戶自然更喜歡躺在沙發上看電視,而不是坐在椅子前面看電腦。”周新往後靠在沙發上做攤手狀,顯示自己的愜意。

“智能手機和電視相比,它能隨身攜帶,當你在一些無聊場合又不知道該幹嘛的時候可以聽聽節目來打發時間,有類似需求的用戶絕對不在少數。”

查理羅斯若有所思,“看來我要和電視臺好好商量一下,我們也可以進軍移動互聯網行業。”

周新說:“沒錯,智能手機是難得一遇的機會,我認爲無論是個人還是說企業,都可以嘗試着抓住這個機會。

這是可以和九十年代互聯網浪潮相提並論的時代機遇。”

雖然如此,但是大部分人還是炮灰,只是說在這種時代機遇面前,成功的機率會比普通時候更高。

查理羅斯起身理了理自己的領結:“看來輪到我這個老頭子出馬了,我也有一顆創業的心。

Newman,如果我創業,你推薦我做什麼?”

周新說:“先來微博開個賬號,可以分享一下你和各路採訪嘉賓之間的見聞。

比如今天採訪的Newman,你就可以發條微博說:Newman聰明到不可思議,他是我見過最聰明的傢伙。

又或者採訪老Bush,你同樣可以發微博:如果你的父親是這傢伙,你SAT考1206分也能上耶魯。”

第一段講完後觀衆和主持人只覺得周新自戀,轉念一想這是Newman,又覺得也不是不能接受。

等第二段講完之後臺下響起了鬨笑聲,調侃**算是訪談類節目經常橋段了,但是像周新說的這麼直白又冷幽默味十足的不多見。

查理羅斯說:“不愧是新媒體概念的創始人,在如何吸引眼球上比我厲害十倍,換做是我我肯定不會想到從這方面去調侃老Bush。

我只會發:夥計,你還缺孫子嗎?”

在座又是一片鬨笑聲,因爲這句話的潛臺詞是我也想當**,暗示Bush家族的權力傳承如此明顯。

兩人調侃完之後,查理羅斯把話題拉回正軌:“即便在移動互聯網領域,我還是比較適合表達相關的工作。

Newman,前不久諾基亞和摩托羅拉拒絕讓微信登陸他們的平臺,這件事在媒體上被炒的火熱,我很好奇你本人的看法。”

周新說:“大概是因爲他們太害怕和我直接競爭了,所以只能採取這種壟斷手段來對付微信吧。”

周新說完後臺下一陣掌聲,有觀衆喊:“你是對的。”

查理羅斯問:“爲什麼他們不針對微博呢?”

周新說:“爲什麼不對付微博,是因爲微博的價值不如微信,這種社區類的應用太多,專門針對微博沒有意義。

他們即便不讓微博進入他們的平臺,他們不可能禁止所有的社區類應用。

即時通訊軟件他們是能做到壟斷,至少在他們自己的平臺上壟斷。

諾基亞和摩托羅拉的做法沒有絲毫百年巨頭的氣量和格局,這件事也讓我對Mphone和他們兩家企業的競爭更加有信心了。”

查理羅斯聽完後點頭:“Newman從來都不缺信心,當年我在這裡採訪你的時候問你Quora如何打敗競爭對手,你當時完全沒有把任何競爭對手放在眼裡。

Newman,爲什麼Matrix不採取同樣的手段對付他們呢?”

周新說:“因爲沒有必要,即便諾基亞和摩托羅拉把他們的即時通訊軟件放在Mphone應用商店上,他們也無法和微信正面競爭。”

查理羅斯拿起手上的材料後開始說了起來:“我們都知道即時通訊軟件最重要的功能是用戶之間的溝通。

而微信只能在Mphone平臺上下載安裝,這會導致一個問題,那就是諾基亞或者摩托羅拉的用戶無法通過微信和Mphone的用戶進行溝通。

但是他們卻可以使用諾基亞或者摩托羅拉開發的即時通訊軟件來溝通,跨平臺的溝通是否會成爲它們的獨有優勢。

進而影響到微信的使用人數?”

這個問題屬於是觸及核心了,是查理羅斯秀的節目組工作人員想的,不僅他們想知道,觀衆也想了解周新爲什麼不採取反制手段。

在阿美利肯人看來,別說被針對了要反擊,就算沒有被針對當你手握優勢的時候,要把這種優勢用起來。

最好的案例就是當年ie和網景瀏覽器大戰的時候,微軟直接強制安裝IE,然後給安裝網景設置各種障礙。

周新說:“因爲沒有必要,你剛剛說的有一點很對,那就是即時通訊軟件很重要的一點在於規模。

規模效應很重要,你的大部分朋友都用微信,那你也會用微信。

對於你剛剛提到的問題,我認爲用諾基亞智能手機的那點消費者不足以影響到微信的規模效應。

更直白一點就是,在智能手機市場,Mphone是絕對的主流,傳統巨頭們加起來都不夠Mphone打。”

查理羅斯大笑:“Newman你還是熟悉的味道。

我很期待他們兩家的CEO看到這檔節目後的感想。”

周新說:“他們肯定會看的,光是爲了瞭解我的思路,他們都會看這期節目的。

我只想說Mphone的對手不是諾基亞和摩托羅拉,Mphone的對手是微軟。”

這屬於今天的重頭戲,前腳監管部門拒絕微軟和Matrix合併,後腳Matrix和蘋果合併,這在阿美利肯引起了劇烈震盪。

如果說蘋果在九十年代成爲過微軟的對手,隨後迅速衰落,那麼現在和Matrix合併之後捲土重來的蘋果,絕對是微軟最大的競爭對手。

蘋果有自己的操作系統,Matrix同樣有自己的操作系統,之前蘋果和微軟相比最大的劣勢是用戶規模。

微軟在全球範圍內有以十億爲單位的用戶,而蘋果的用戶數僅僅是百萬,連千萬都挨不着邊。

和Matrix合併之後,靠着周新的光環效應,蘋果能迅速把規模擴大,同時Mphone有着千萬級的用戶,這些用戶是能夠轉化成蘋果電腦用戶的。

因此Matrix和蘋果合併獲得納斯達克交易所批准後的第一天,華爾街日報的頭版頭條就是:“蘋果-微軟的最大競爭對手回來了”

《人物》雜誌則是把周新和喬布斯的頭像作爲最新一期的封面,周新的頭像大一些在左上角,喬布斯的要小一些在右下角,整個封面極具質感。

查理羅斯見周新主動提起了微軟,他正好接過話來:“我們都知道先是微軟想要收購Matrix,失敗之後纔有的Matrix收購蘋果。

我們可不可以認爲蘋果是你的次要選擇?”

周新說:“無論是蘋果還是微軟,這兩個選擇各有優劣,不存在什麼第一和第二。

其實我反而更希望和蘋果合作,因爲微軟的業務太多太雜,不如蘋果把注意力聚焦在消費電子領域。

Matrix和蘋果的合併能更好的實現資源聚焦,和微軟合併的話可能會存在某種程度的內耗。”

從組織人事的角度出發,微軟沒有過過苦日子,裡面的高管不會因爲外來的和尚會念經就高看周新一眼,也不會全力配合。

就和英特爾內部充斥着各類遊民部落,山頭林立,微軟的情況只會更糟糕,而不會更好。

至於蘋果,內部管理上搞定了喬布斯就可以了,喬布斯會搞定其他人。

再加上合併之後周新依然手握新蘋果超過百分之六十的股份,所以法理上的控制權也牢牢掌握在自己手裡。

查理羅斯說:“根據下面是彼得最新公佈的產品銷量數據可以看出自從和Matrix合併之後,蘋果在這個季度創造了銷售新紀錄,共售出接近九十萬臺臺Macs,同時也是這三年內的新高。

包括蘋果的筆記本產品銷售量在這個季度也創造了新的紀錄,售出了包括二十四萬臺iBooks和二十二萬臺臺PowerBooks。

有媒體認爲這是Newman效應,Newman的出現讓消費者重新聚焦在了蘋果這樣一家老牌企業上。

你怎麼看這種說法?以及你認爲Matrix和蘋果合併後,你能爲蘋果原本的產品帶來什麼?”

第8章 分享利益第249章 互聯網出海第156章 用戶第206章 殘酷的現實世界第180章 新芯半導體和ARM的深度合作第254章 驚豔第36章 搬運?複製粘貼!第354章 一些吐槽第26章 riot拆分第109章 Quora的估值第263章 手機牌照第71章 新興投資的成立與困境第321章 合作第357章 蛋糕還是陷阱第66章 大受好評(求追讀!)第222章 ipod zero第298章 回國第111章 首席戰略官第356章 產學研協同第287章 技術路線第71章 新興投資的成立與困境第119章 關於名譽權被侵犯的結果第90章 Matrix第183章 線上沃爾瑪(6k)第333章 福兮禍之所倚第84章 發佈會上第258章 利益共享第160章 簡直是降維打擊(6K)第168章 新的想法,新的思路(6K))第58章 最好的機會第187章 首周銷量(6K)第159章 220萬,40%股份第51章 參觀谷歌第225章 去舊金山前第30章 再見老友第367章 MIPad第99章 Newman的查理·羅斯訪談節目完第232章 宿敵第16章 蓄勢待發第190章 產業佈局第288章 規模第358章 NewPay在行動第246章 極致性價比第2章 98年的燕大第372章 終章第218章 挑戰者們第240章 去獅城的目的第205章 ipod發佈第10章 離京前第76章 慢就是快第320章 技術轉讓和股權互換第189章 A1E芯片第316章 40nm工藝的突破第203章 對微博的影響(4K)第154章 巔峰對話與死裡逃生第205章 ipod發佈第192章 野望(4K)第322章 聯合研發機構第314章 突然陡峭的曲線第324章 估值第357章 蛋糕還是陷阱第163章 交易第266章 吹捧第8章 分享利益第327章 優勢第184章 發佈會第218章 挑戰者們第296章 質疑第176章 企業類即時通訊軟件第306章 上當的遠不止Xcom第197章 開發者大會第179章 NewChat?WeChat!(6k)第185章 Mphone第320章 技術轉讓和股權互換第20章 蓋茨要見我?第253章 戰略資源第279章 坐山觀虎鬥第83章 康菲尼迪的新聞發佈會第246章 極致性價比第81章 開放註冊權限第280章 三條路第180章 新芯半導體和ARM的深度合作第280章 三條路第245章 小米發佈會第181章 第一百七十九 新的模式第270章 手機操作系統第77章 線上百科全書第319章 含金量第227章 兩頭吃不過分吧第175章 此時不狠,更待何時?第350章 下一個被擺上貨架的將會是?第303章 狡猾的麥道夫第289章 浸潤式光刻機技術路線的獨苗第78章 要不要做知識問答社區第125章 用戶粘性第4章 優化MOSFET模型第241章 萬萬沒想到第56章 遍地大佬第69章 失去投資的康菲尼迪第119章 關於名譽權被侵犯的結果
第8章 分享利益第249章 互聯網出海第156章 用戶第206章 殘酷的現實世界第180章 新芯半導體和ARM的深度合作第254章 驚豔第36章 搬運?複製粘貼!第354章 一些吐槽第26章 riot拆分第109章 Quora的估值第263章 手機牌照第71章 新興投資的成立與困境第321章 合作第357章 蛋糕還是陷阱第66章 大受好評(求追讀!)第222章 ipod zero第298章 回國第111章 首席戰略官第356章 產學研協同第287章 技術路線第71章 新興投資的成立與困境第119章 關於名譽權被侵犯的結果第90章 Matrix第183章 線上沃爾瑪(6k)第333章 福兮禍之所倚第84章 發佈會上第258章 利益共享第160章 簡直是降維打擊(6K)第168章 新的想法,新的思路(6K))第58章 最好的機會第187章 首周銷量(6K)第159章 220萬,40%股份第51章 參觀谷歌第225章 去舊金山前第30章 再見老友第367章 MIPad第99章 Newman的查理·羅斯訪談節目完第232章 宿敵第16章 蓄勢待發第190章 產業佈局第288章 規模第358章 NewPay在行動第246章 極致性價比第2章 98年的燕大第372章 終章第218章 挑戰者們第240章 去獅城的目的第205章 ipod發佈第10章 離京前第76章 慢就是快第320章 技術轉讓和股權互換第189章 A1E芯片第316章 40nm工藝的突破第203章 對微博的影響(4K)第154章 巔峰對話與死裡逃生第205章 ipod發佈第192章 野望(4K)第322章 聯合研發機構第314章 突然陡峭的曲線第324章 估值第357章 蛋糕還是陷阱第163章 交易第266章 吹捧第8章 分享利益第327章 優勢第184章 發佈會第218章 挑戰者們第296章 質疑第176章 企業類即時通訊軟件第306章 上當的遠不止Xcom第197章 開發者大會第179章 NewChat?WeChat!(6k)第185章 Mphone第320章 技術轉讓和股權互換第20章 蓋茨要見我?第253章 戰略資源第279章 坐山觀虎鬥第83章 康菲尼迪的新聞發佈會第246章 極致性價比第81章 開放註冊權限第280章 三條路第180章 新芯半導體和ARM的深度合作第280章 三條路第245章 小米發佈會第181章 第一百七十九 新的模式第270章 手機操作系統第77章 線上百科全書第319章 含金量第227章 兩頭吃不過分吧第175章 此時不狠,更待何時?第350章 下一個被擺上貨架的將會是?第303章 狡猾的麥道夫第289章 浸潤式光刻機技術路線的獨苗第78章 要不要做知識問答社區第125章 用戶粘性第4章 優化MOSFET模型第241章 萬萬沒想到第56章 遍地大佬第69章 失去投資的康菲尼迪第119章 關於名譽權被侵犯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