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父教子過

沒過兩天,玉容在永和宮中一句話便傳到了康熙的耳朵裡:“兒子做錯了事,當阿瑪的教導兒子天經地義,這也是人之常情,不是什麼了不得的大事!”

康熙在乾清宮時而踱步徘徊,時而佇立窗前,時而倚榻沉思,時而發愣,時而嘆息,時而微笑,時而黯然,細細咀嚼着這句話,竟整夜不寐。

是的,他差點忘了,他們都是他的兒子啊!他們是他生命的延續,他們的身上流着他的血,他們的五官帶着他的影子,他們的言談舉止無一不以他爲楷模……他怎麼能忘了呢?他們是他的臣子,更是他的兒!

思緒倒流回放,康熙的腦海中不斷的浮現昔日的片段:太子胤礽,他所敬重的赫舍裡皇后用命換來的兒子,他生怕沒孃的他受人白眼,親自撫養教導不忍離棄半步,猶記得三藩之亂他御駕親征,聽到他病重的消息差點驚飛了魂,毫不猶豫快馬回鸞,只爲了能夠好好照顧他;還有胤祉,他親自給他講解幾何,教他畫圖;胤禛,他親手教他練字;胤祐,身有殘疾腿腳不便,他鼓勵他不可自暴自棄,棄武從文同樣能有所成就;胤禩,從小待人謙和,事父至孝,常常受到他的褒獎;胤禟胤俄一個狡黠調皮一個耿直憨厚沒少惹禍,叫他打也不是罵也不是……

爲修身養性陶冶情操,他給他們請天底下最好的名儒學士;爲強身健體文武雙全,他教習他們騎馬射箭打布庫;爲增加閱歷磨練才能,他帶着他們遊歷大江南北探訪民情、視察河工水患;爲培養勇氣鍛鍊魄力,他組織他們狩獵下圍場……他以一個父親的立場,盡了最大的心思來教導他們、培養他們、鍛鍊他們,是爲了讓他們成才,成爲人人稱讚、讓他引以爲傲的好兒子!他萬萬也沒有料到,他們個個能幹,個個出色,個個都能獨當一面,結果卻是拉幫結派,兄弟相殘,恨不得你吃了我我吃了你,反而讓他操碎了心!

他還記得他第一次帶着他們下圍場,他們兄弟又興奮又害怕,一個個緊張得小臉通紅,年紀稍大的胤緹胤礽拍着胸脯安慰弟弟們,說會好好保護他們,儘管隨行有不少侍衛,可是弟弟們似乎更信任哥哥,紛紛打馬緊跟在哥哥身後。在大哥的指揮下,他們用手中的小弓小箭居然合力圍射了一頭咆哮兇猛的黑熊,令他驕傲得兩眼放光仰天大笑,有子如此夫復何求……

他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他們都變了,悄無聲息的變着,漸行漸散。他們手中的利箭瞄準的不再是才狼虎豹,而是作爲兄弟的彼此!或許,他早已察覺,只是不願意承認,他以爲可以一直這麼維持下去,可是終究,他視爲最殘酷的現實終於變成現實,勒令他睜開眼清清楚楚的看着,令他再也無從逃避!

康熙深深的嘆了口氣,頹然靠在明黃厚緞的龍椅上,彷彿蒼老了許多,往日自信炯炯的目光多了幾許滄桑沉痛和無可奈何。對付敵人,哪怕比他厲害十倍百倍的敵人,他也從來不會驚慌、不會失了分寸,反而鬥志昂揚越戰越勇,可面對自己的骨血,他茫然了!那種又愛又恨、疼之深恨之切的雙重情緒如滾沸的油煎熬着他,令他寢食難安,徹夜難眠!

第二天,康熙突然下了道很奇怪的諭旨,傳四側福晉鈕祜祿氏入宮侍疾。這道古怪的諭旨給慢慢平靜的湖面又投了一塊頑石,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四貝勒府,紛紛揣測康熙的用意。那拉氏與玉容亦暗暗納罕,二人計較一番,始終琢磨不透康熙的意思,只好打定主意謹言慎行,以不變應萬變。

玉容挑了件秋香色軟綢闊袖滾回字蘭花紋斜襟旗袍,同色花盆底鞋子,頭上只斜簪着幾點拇指大小的點翠簪花,儘量顯得低調柔和而不失體統。

到了乾清宮,康熙正在擺弄圍棋,見了她淡淡一笑,招招手道:“玉容丫頭,過來陪朕下一局如何?”

玉容答應上前,陪笑道:“奴婢下得不好,皇阿瑪可別笑話!”

“怎麼會?”康熙瞅了她一眼,呵呵笑道:“老十三可是同朕說過,你的棋藝比起老四——”順口提到囚禁的兩個兒子,康熙輕輕咳了兩下不再說下去。

玉容也不敢提,便站在棋桌另一端拈棋落子,康熙指了指對面的小凳子,她方纔微笑着謝恩斜身坐了。

一時兩人都不說話,只有輕輕的“啪、啪”落子的微響,玉容有些心不在焉魂不守舍,雖強自鎮定着也免不了走神,忽聽得康熙哈哈大笑起來,道:“我說玉容丫頭,朕想不通,老十三怎麼會誇你的棋藝呢?你自己瞧瞧,你都下到哪了!”

玉容一驚,定睛細看,稀裡糊塗的自投羅網,損失了半壁地盤,已成敗局之勢。她肩頭微微一聳,起身笑道:“奴婢棋藝本就稀鬆,哪裡是萬歲爺的敵手!”

康熙手一甩丟下手中的棋子,起身踱至軟榻前坐下,端起明黃團龍紋茶碗,笑道:“既是輸了,是要受罰的,你說說,朕罰你點什麼好呢?”

玉容愣住了,心裡狐疑下棋前他有沒有這麼說過。她回過神來,爲難道:“奴婢,奴婢沒有什麼拿得出手的東西啊!”

康熙冷眼瞧着她受窘爲難的模樣,忍不住又是一陣大笑,飲了口茶,沉吟道:“你給朕煲一碗湯吧,清淡點的,如何?哎,不過你得親自動手,一點也不許假手他人!”

玉容鬆了口氣,忙笑道:“是,奴婢這就去廚房,不,御膳房!”

康熙微微一笑,揮手道:“去吧,李德全,你領她過去!”

李德全忙“嗻!”的一聲,領着玉容躬身退出,一路上撿康熙飲食喜好細細說了一遍。玉容一邊走着一邊聽着,猛然身子一顫:她偶爾也給胤禛煲湯,難道康熙連這個也知道所以也叫她煲湯,他的消息還真夠細緻……

玉容廚藝也就稱得上較好的家庭主婦,這還多半是穿過來之後沒事幹鍛煉出來的,無及多想,她便簡單的弄了個山藥燉排骨。做好之後,李德全揭開砂鍋蓋子一看,只見暗黃褐色透明的清湯中,幾塊暗紅的豬小排、象牙白的山藥塊,點綴着七八顆殷紅的枸杞子,一眼到底,一目瞭然。

李德全傻眼了,結結巴巴指着道:“四,四側福晉,這,這是不是太簡單了點啊?這可是御膳啊,這麼簡單成何體統嘛!”

玉容笑嘻嘻道:“李諳達,萬歲爺要用御膳還輪得着我動手嗎?這麼多的御廚都候着呢!你老把這看成是兒媳婦孝敬公公的,不就成了?”

李德全嘴動了動沒言語,尋思好一會才咬着牙苦笑道:“四側福晉說的也有理,來人——”

“李諳達,”玉容將砂鍋放到大紅漆盤上,轉身笑道:“萬歲可是吩咐了不許假手他人的,我自己端着就可以了!”

李德全呵呵一笑,一拍腦袋道:“瞧瞧老奴!還是側福晉記性好,您可得小心哪,燙着不是玩的!”

“多謝諳達提醒!”玉容笑着端起漆盤,與李德全一起回乾清宮。

康熙喝了一大半,又吃了幾片山藥,向玉容笑道:“丫頭的手藝還不錯,味足而不重,鮮而不寡,也夠清淡!”

“皇阿瑪過獎了,您不嫌棄,就是奴婢的榮幸了!”玉容總算放下了心。

“朕還是頭一次喝到兒媳婦親手煲的湯啊!”康熙說着不甚感慨的樣子,瞧了玉容一眼,臉上泛起一絲笑容,道:“說吧,你想要點什麼賞!想要什麼你儘管開口!”

玉容被康熙一會要罰一會要賞弄得猶自暈頭轉向,不及細細思量之間,哪敢要什麼賞賜?她忙笑道:“侍奉皇阿瑪是奴婢的本分,分內之事理所當然,豈敢討賞?皇阿瑪,您這麼客氣奴婢很是慚愧啊!”

康熙臉色十分溫和,仰臉輕輕舒了口氣,一邊用碗蓋輕輕撥着茶上的浮沫一邊微笑道:“有道是君無戲言,只要你開口,不管什麼朕都不會食言!朕極少向人許下這樣的承諾,你可知自己錯過了一次極好的機會?”他望了望玉容,劍眉一挑,半真半假笑道:“怎麼?你難道不擔心你們爺嗎?你不求朕放了他?”

玉容心裡嚇了一跳,方纔明白康熙繞了這麼大一個彎子,原來是故意給自己求情的機會。她暗自慶幸沒有那麼做,帝王心比女人心還海底針,天知道他是不是試探?她斂了斂心神,跪下垂首道:“皇阿瑪乃一代明君,賞罰分明,奴婢不擔心,只是,有點想念爺罷了!”

康熙聽她連小兒女私心都老實說了出來,不禁莞爾。忽又問道:“丫頭,你阿瑪罰過你們兄妹嗎?他怎麼做的?”

玉容苦苦搜索着從小山處騙來的記憶,遲疑道:“奴婢先前調皮,時常捱罵的,阿瑪有時候遷怒哥哥不管好奴婢,所以哥哥也時常挨訓,有一次我們兄妹還在祠堂跪了一晚上呢!不過第二天阿瑪就心疼了!”

康熙身子動了動,緩緩點頭嗯了一聲,許久方長嘆一聲,喃喃自語道:“心疼?哪個父母不是這樣……兒女犯錯容易管教,臣下犯錯也好處罰,可他們既是兒又是臣,唉!賞罰分明,賞罰分明!這回朕還真是……罷了,丫頭,你跪安吧!”康熙疲倦的靠了下去,揮揮手。

шшш⊕ ttκΛ n⊕ C ○

玉容忙答應着行禮退出,隱隱聽到身後傳來一個低沉沙啞的聲音:“李德全,傳朕口諭……朕總不能……關他們一輩子……”

剛進四貝勒府,那拉氏身邊的燕兒就把她請了過去。那拉氏端着杯子正要喝茶,見了她,茶也顧不上喝了,忙問怎麼樣?玉容搖搖頭,苦笑道:“姐姐您太看得起妹妹了,萬歲跟前妹妹哪敢說什麼?萬歲的心思妹妹也不敢妄加揣測。妹妹有些累了,求姐姐容妹妹告退!”

那拉氏皺皺眉,被她滴水不漏的話回得有些不悅,也不好說什麼,勉強笑道:“妹妹今日辛苦了,就回去歇着吧!”

玉容不理她話中帶刺,福了福身,一笑而去。

看着她走出院子,李氏從鼻孔裡哼了一聲,冷笑道:“姐姐,您瞧瞧她那輕狂樣!見着了萬歲也不說把握機會替爺求求情,說說好話,起碼也該察言觀色探探萬歲的口風吧?她倒好,什麼也不知道!真是沒用!”

那拉氏不做聲,只用眼角淡淡瞟了她一眼,心道:她沒用?你當真以爲她沒探出萬歲的意思嗎?她若沒用心去探,怎會疲憊?怎會只見疲憊不見驚慌?

李氏猶自嘮叨不止,趙管家忽然跌跌撞撞跑進來,臉色蒼白,語無倫次喘着氣道:“福,福晉,宮裡來人了,請福晉,接旨!”

第251章 一場閒氣第214章 心懷釋然第264章 君前爭官(一)第66章 草原賽歌第116章 重歸如常第208章第180章 關於年氏第195章 故人已去第76章 團圓在望第143章 人心難測第26章 流年不利(二)第286章 一夜囈語第26章 流年不利(二)第168章 念兒出走第182章 事出意外第31章 蘭馨來訪第21章 憋屈受罰第170章 念兒回府第119章 舊日苦心第113章 秋後算賬第298章 又起波瀾第51章 烏雲壓頂第7章 初遇弘輝第216章 再次出征第244章 意外小聚第140章 不堪忍受第239章 連消帶打(二)第317章 意外回京第25章 流年不利(一)第139章 回到從前第158章 夜黑風高第40章 湖畔煙火第229章第72章 突生變故第118章 無羈無絆第226章 意料之外第224章 驚魂五月第249章 善後事宜第270章 深夜密謀第28章 苦心道歉第286章 一夜囈語第50章 慢慢套話第59章 復回京城第262章 年大將軍(一)第280章 年羹堯案第109章 出人意料第202章 收伏惡奴(一)第282章 貴妃之死(一)第242章 太廟罰跪第41章 巧遇良妃第29章 御前問話第81章 煙花三月第286章 一夜囈語第25章 流年不利(一)第169章 一團亂麻第262章 年大將軍(一)第255章 後宮風波第279章 西北之變第4章 似曾相識第6章 酒樓一聚第200章 對賞山景第245章 難得天倫第37章 又挨訓斥第148章 七月十五第257章 廢太子歿第177章 重回京城第224章 驚魂五月第301章 丟卒保車第60章 綰綰番外(一)第320章 意外結局第144章 若有所失第89章 蘭馨指婚第258章 圈禁風波第277章 協理政務第154章 所謂規矩第236章 立後之議第124章 年氏兄妹第11章 大醉而歸第19章 持續冷戰第181章 圓明夜審第171章 江南遇險第313章 探望允禟(二)第249章 善後事宜第309章 交換人質第170章 念兒回府第320章 意外結局第228章 風雨欲來第209章 念兒進宮第55章 冰玉鐲子第238章 連消帶打(一)第106章 夜闌驚語第220章 胤祥回國第162章 酒樓風波第61章 綰綰番外(二)第2章 回屋養病第2章 回屋養病第64章 塞外隨駕第3章 交盤託底第294章 驚人發現第291章 安心養胎
第251章 一場閒氣第214章 心懷釋然第264章 君前爭官(一)第66章 草原賽歌第116章 重歸如常第208章第180章 關於年氏第195章 故人已去第76章 團圓在望第143章 人心難測第26章 流年不利(二)第286章 一夜囈語第26章 流年不利(二)第168章 念兒出走第182章 事出意外第31章 蘭馨來訪第21章 憋屈受罰第170章 念兒回府第119章 舊日苦心第113章 秋後算賬第298章 又起波瀾第51章 烏雲壓頂第7章 初遇弘輝第216章 再次出征第244章 意外小聚第140章 不堪忍受第239章 連消帶打(二)第317章 意外回京第25章 流年不利(一)第139章 回到從前第158章 夜黑風高第40章 湖畔煙火第229章第72章 突生變故第118章 無羈無絆第226章 意料之外第224章 驚魂五月第249章 善後事宜第270章 深夜密謀第28章 苦心道歉第286章 一夜囈語第50章 慢慢套話第59章 復回京城第262章 年大將軍(一)第280章 年羹堯案第109章 出人意料第202章 收伏惡奴(一)第282章 貴妃之死(一)第242章 太廟罰跪第41章 巧遇良妃第29章 御前問話第81章 煙花三月第286章 一夜囈語第25章 流年不利(一)第169章 一團亂麻第262章 年大將軍(一)第255章 後宮風波第279章 西北之變第4章 似曾相識第6章 酒樓一聚第200章 對賞山景第245章 難得天倫第37章 又挨訓斥第148章 七月十五第257章 廢太子歿第177章 重回京城第224章 驚魂五月第301章 丟卒保車第60章 綰綰番外(一)第320章 意外結局第144章 若有所失第89章 蘭馨指婚第258章 圈禁風波第277章 協理政務第154章 所謂規矩第236章 立後之議第124章 年氏兄妹第11章 大醉而歸第19章 持續冷戰第181章 圓明夜審第171章 江南遇險第313章 探望允禟(二)第249章 善後事宜第309章 交換人質第170章 念兒回府第320章 意外結局第228章 風雨欲來第209章 念兒進宮第55章 冰玉鐲子第238章 連消帶打(一)第106章 夜闌驚語第220章 胤祥回國第162章 酒樓風波第61章 綰綰番外(二)第2章 回屋養病第2章 回屋養病第64章 塞外隨駕第3章 交盤託底第294章 驚人發現第291章 安心養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