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 彙報

周主任的到來不但讓莊繼華看到“前途”光明,同時也讓蔣先雲感到“前途”光明。[***]黃埔一期支部雖然已於8月成立,受廣東區委直接領導。但黨內對在軍隊中發展組織似乎並不熱心,除了組織人員報考黃埔軍校以外,廣東區委對黃埔支部的指示也就是要求努力學習,團結同學,反擊右派言論。

蔣先雲甚至有時在想上級領導似乎並不看重軍隊工作,不願在軍隊中發展組織。其實他的這種想法有些接近當時[***]高層的主流意識。

陳獨秀曾經發表文章認爲孫中山領導的革命之所以失敗,在於過於注重軍隊,而忽視發動羣衆。這種認識成爲當時黨內的主流意見,在國共合作之後,[***]更是放棄了在軍隊中的發展,組織青年黨員報考黃埔主要目的是在政治上支持孫中山改組國民黨,黨的工作主要集中在宣傳上面。

不但蔣先雲有這種失落感,楊其剛李之龍等能接觸黨內高層的人也有。蔣先雲不知道新來的政治部主任是什麼態度,不過他感到周主任既然能來擔任軍校政治部主任,那麼說明黨對軍隊的工作開始轉變,因此當天晚上他就迫不及待的找周主任彙報工作。

政治部在辦公樓一樓東側。以前政治部很少有人來,邵元衝擔任政治部主任時,是住在廣州城裡,每天下課就坐船回城了,政治部幹事有一個讀力的辦公室,就在主任室的對門,秘書甘乃光很幸福的獨自享用這個辦公室,因爲政治部的秘書兼幹事兼政治教官只有他一個,當然他也沒有住在這裡。

一期都快畢業了,政治部幾乎沒有策劃組織過任何活動,辯論賽、劇團都是學生自發組織的,負責宣傳鼓動的政治部成爲軍校學生最不熟悉的部門。

蔣先雲一絲一絲不苟的按照軍校條例向周主任敬禮。後者正在燈光下看文件,邊看邊用筆在一張紙上作記錄,擡頭看見他,說道:“先雲同志來了,隨便坐,稍微等一會,我馬上就完。”

蔣先雲打量屋內,簡單,這是他對辦公室的第一印象。

空間被一副屏風隔成左右兩個部分,右邊大約佔三分之二,顯然這是周主任的辦公區。辦公區這邊靠牆放着兩張沙發,中間是小茶几上放着四五個茶杯,對面擺着兩張藤椅。屏風後面隱約顯示放着一張牀,牀頭好像還有一張寫字桌。

一會兒,周主任放下筆,站起來,見蔣先雲坐在那裡,便走過來,提起水瓶給蔣先雲倒水,邊倒邊說:“對不起呀,你第一次來我這裡,就讓你等這麼久。”

“主任工作忙,我等會是應該的。我自己來。”蔣先雲一面站起來,一面伸手要接過水瓶。

周主任擺擺手,示意他坐下:“你坐,坐下,不用客氣。”

放下水瓶,周主任坐在沙發上說道:“先雲同志,我剛來對軍校的情況不熟悉,雖然廣東區委的同志介紹過一些,但很多細節他們也不清楚,你是黃埔第一期直屬支部的書記,我想聽聽你的看法。”

“周主任,今天我來就是向你彙報工作的。”蔣先雲說道。

接着蔣先雲便把黃埔支部自成立以來的工作一一向周主任作了彙報。包括血花劇社,青年軍人代表會等等。

“先雲同志,上級對黃埔支部還有過那些指示。”周主任平靜的道。蔣先雲從他的神態上看不出什麼傾向。

“支部成立時曾指示我們努力學習,團結同學,反對右派,後來對血花劇社有過一些具體指示,節目要更有革命姓,不但要在學校內部演,也要到其他學校和工農中去演,根據區委指示,李之龍帶劇社到農講所、師範學校、總工會去演出過。”蔣先雲回答道。

“上級的指示是正確的,”周主任說道:“你對下一階段的工作有哪些想法?”

“關於下一階段的工作,”蔣先雲感到自從周主任擔任廣東區委委員長後,周主任對黃埔的態度明顯與前任不同,不是重視而是非常重視。

“下一階段我認爲我們的工作中心應該圍繞青年軍人代表會展開,利用這個組織團結更多的同學,同時也可以擴大我黨在軍隊中的影響。”

“嗯,很好,這個思路正確,青年軍人代表會應該成爲我黨的有力組織,必須把他牢牢掌握住。除此之外,還要辦一個刊物作爲代表會的機關刊物。”

“你的工作主要放在青年軍人聯合會上,血花劇社的工作讓李之龍負責,要多出些有宣明的革命思想的劇作,那個北伐我看就很好,很感人,是誰寫的?”

“那是莊*寫的,那是我們第一個節目,血花劇社就是因它而來。”蔣先雲隨後解釋了劇社冠名的來歷。

“呵呵,*還有這份才力,不簡單。”周主任問道。

“*才華才華超羣,他的政治態度我看算是中派,他一方面不贊成我黨的一些政策,另一方面卻堅決支持國共合作。”蔣先雲仔細回憶莊繼華的言談,便講述了將從茶館開始到前些時候宿舍的一些言論。

“這些都是他說的!”在得到肯定的回答後,周主任很驚訝,很難相信這些話出自這樣一個年輕人之口,這需要高深的理論修養和長期的具體實踐纔可能總結出這些東西。

周主任沉默的思索着,他心裡隱隱感到這個莊繼華的觀點雖然與黨內的認識不同,但卻不像是惡意,不過如果認同這種觀點,那麼黨的許多重大政策都要作出改變,他拿不準。

思索片刻,他慢慢的對蔣先雲說:“他的這些觀點我也不太清楚是正確的還是錯誤的,有待於實踐的檢驗,你要繼續影響他,即便不能讓他轉變觀點加入我黨,也務必使他不至於滑向右派。”

停頓一下,周主任又說:“不過你的主要工作依然是青年軍人代表會,儘快發行中[***]人報。另外,政治部缺人,我向蔣校長提出將你、李之龍、楊其剛、洪劍雄等同志抽調到政治部工作,擔任見習幹事,蔣校長已經同意了。”

聽說要到政治部工作,蔣先雲很興奮,這位周主任是從法國歸來的,據說還去過馬克思的故鄉德國,能在他的直接領導下工作,自己的提高肯定很快。興奮過後,蔣先雲突然想到莊繼華的話,他心裡又涌起一陣不安,猶豫要不要告訴周主任。

周主任注意到蔣先雲的神態變化,便問道:“怎麼啦,是不是有什麼其他想法,到政治部只是暫時的。”

“不是的,主任,”蔣先雲最後決定還是講出來,因爲莊繼華的判斷一旦成立,那麼黨可以採取措施,於是蔣先雲就把莊繼華的話如實報告。

周主任眉毛一揚說道:“先雲同志,看來你很相信莊繼華的判斷了。”

蔣先雲一聽這話愣了愣,隨即醒悟過來,自己是不是太相信*的判斷了,可是爲什麼會這樣?蔣先雲回想起他與莊繼華的交往,從宣俠父開始到商團、孫中山北上,*的判斷無一不準,政治敏銳更在自己之上,憑直覺他認爲*這麼說決不是無的放矢。

周主任見他的神色變化,似乎知道他的心態變化,不過他也對莊繼華產生濃厚的興趣,這個人居然能對黃埔一期直屬支部書記產生如此大的影響,便說到:“談談莊繼華吧,看來他對你的影響很大。”

蔣先雲默默的點頭算是承認了,隨後就從莊繼華對宣俠父事件到最近的鄧演達辭職以來的的分析判斷、議論,以及每次的結果都詳詳細細的講述一遍,最後說道:“以我對*的瞭解,他做事從來都是有目的的,而且他說這些話時總是拿眼神提醒我,所以我認爲他是在提醒我黨。我沒想明白的是他提醒我黨什麼。”

周主任這下明白蔣先云爲什麼對莊繼華的話這樣重視了,如果說中國革命道路的認識,還只是虛無縹緲的理論上的問題,那麼這些準確的判斷已經近乎神了,蔣先雲不受影響那才奇怪。奇怪的是這樣的人才區委在介紹情況時爲什麼沒有提醒呢?

“他想提醒我們什麼呢?”這個問題同樣留在了在周主任的腦海裡。

“明天下午你與莊繼華到政治部來,我們詳細談談青年軍人代表會的問題。”

隨後周主任又問起學生們對目前政治課的反應,對政治部的工作有哪些要求,軍校裡的各種活動等等,周主任問得很細,也就是蔣先雲平時留意,換個人來還真不好回答。

幾乎與此同時,蔣介石住宅裡也在進行一場談話。

….

“校長,*這麼說是什麼意思?他是不是加入[***]了。”

“不會,這是從美國人那裡學的,美國實行的就是這種兩黨輪流執政的方式,他在美國長大自然要受到影響。”蔣介石相信自己的判斷,莊繼華是個實用主義者,絕不會相信虛無縹緲的[***]。

第三節 會戰(二)第四節 塞北烈焰(二)第三節 背後的博弈(十)第四節 再戰津浦(六)第六節 平津上空中的謎雲(四)第五節 雲集(七)第二節 陝北行(六)第二十二節 逃兵(二)第四節 對策(二)第三節 交易(二)第八節 武漢保衛戰(二)第一節 德黑蘭(十一)第十節 餘波(三)第四十九節 別離(一)第八節 南線(一)第八節 轉折(二十一)第四節 決戰前奏(九)第三節 重起(五)第四節 戰爭(二)第七節 閃電(十五)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八)第二節 策劃(四)第七節 生機(七)第二節 山城霧(一)第一節 突破(五)第八節 武漢保衛戰(十二)第二十四節 風波(二)第三節 結盟(五)第三節 鏖兵淞滬(十四)第六節 南京戲(二)第三十二節 挽留(三)第七節 生機(二)第三節 別動隊(一)第八節 黃河南岸的曙光(六)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十三)第七十節 密商第三節 太行行(四)第五節 號角(四)第一節 遏制(七)第一節 蟄伏(六)第一節 四川開發公司(六)第七節 閃電(二)第三節 暗戰(四)第二節 資源委員會(六)第三十一節 妥協(二)第五節 反攻(六)第七節 鎮藍衣(二)第二節 冒失的闖入者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十五)第三節 別動隊(二)第七節 風波(二)第七節 塞克特(二)第七節 閃電(二十一)第一節 出兵(四)第三節 重起(二)第五節 戰雲密佈(一)第二節 減租減息(三)第一節 法幣(四)第二節 山城霧(一)第六節 救亡(十)第三節 會戰(十)第一節 法幣(五)第六節 波瀾起(一)第六節 救亡(五)第九節 轟炸東京(九)第四節 密林血戰(十)第八節 南線(四)第五節 戰雲密佈(九)第六節 危機與勝機(四)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十五)第九節 臨沂破軍(十四)第三節 狙擊(六)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九)第七節 閃電(六)第九節 轟炸東京(十五)第四十七節 分路(四)第八節 刺廖(四)第四節 重返五戰區(四)第三節 鏖兵淞滬(四)第八節 光復武漢(十八)第一節 奪軍(二)第四節 戰鼓(二)第一節 法幣(八)第四十八節 傷懷(一)第九節 魅影(十三)第十節 江戶之花(九)第四節 再戰津浦(七)第五十四節 農村(二)第六節 懲韓(三)第六節 突破(三)第四節 密林血戰(七)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六)第三節 會戰(十三)第八節 光復武漢(十六)第二節 戰後之戰(二)第十八節 新兵連(四)第一節 突破(十三)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十)第五十六節 棉湖(二)第一節 出兵(六)
第三節 會戰(二)第四節 塞北烈焰(二)第三節 背後的博弈(十)第四節 再戰津浦(六)第六節 平津上空中的謎雲(四)第五節 雲集(七)第二節 陝北行(六)第二十二節 逃兵(二)第四節 對策(二)第三節 交易(二)第八節 武漢保衛戰(二)第一節 德黑蘭(十一)第十節 餘波(三)第四十九節 別離(一)第八節 南線(一)第八節 轉折(二十一)第四節 決戰前奏(九)第三節 重起(五)第四節 戰爭(二)第七節 閃電(十五)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八)第二節 策劃(四)第七節 生機(七)第二節 山城霧(一)第一節 突破(五)第八節 武漢保衛戰(十二)第二十四節 風波(二)第三節 結盟(五)第三節 鏖兵淞滬(十四)第六節 南京戲(二)第三十二節 挽留(三)第七節 生機(二)第三節 別動隊(一)第八節 黃河南岸的曙光(六)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十三)第七十節 密商第三節 太行行(四)第五節 號角(四)第一節 遏制(七)第一節 蟄伏(六)第一節 四川開發公司(六)第七節 閃電(二)第三節 暗戰(四)第二節 資源委員會(六)第三十一節 妥協(二)第五節 反攻(六)第七節 鎮藍衣(二)第二節 冒失的闖入者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十五)第三節 別動隊(二)第七節 風波(二)第七節 塞克特(二)第七節 閃電(二十一)第一節 出兵(四)第三節 重起(二)第五節 戰雲密佈(一)第二節 減租減息(三)第一節 法幣(四)第二節 山城霧(一)第六節 救亡(十)第三節 會戰(十)第一節 法幣(五)第六節 波瀾起(一)第六節 救亡(五)第九節 轟炸東京(九)第四節 密林血戰(十)第八節 南線(四)第五節 戰雲密佈(九)第六節 危機與勝機(四)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十五)第九節 臨沂破軍(十四)第三節 狙擊(六)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九)第七節 閃電(六)第九節 轟炸東京(十五)第四十七節 分路(四)第八節 刺廖(四)第四節 重返五戰區(四)第三節 鏖兵淞滬(四)第八節 光復武漢(十八)第一節 奪軍(二)第四節 戰鼓(二)第一節 法幣(八)第四十八節 傷懷(一)第九節 魅影(十三)第十節 江戶之花(九)第四節 再戰津浦(七)第五十四節 農村(二)第六節 懲韓(三)第六節 突破(三)第四節 密林血戰(七)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六)第三節 會戰(十三)第八節 光復武漢(十六)第二節 戰後之戰(二)第十八節 新兵連(四)第一節 突破(十三)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十)第五十六節 棉湖(二)第一節 出兵(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