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資源委員會(六)

“大哥,你在這兒呀,太好了,你沒事了。”悠蘭(前文有誤,應爲悠蘭)笑魘如花向莊繼華走了兩步,隨後又停住,轉向蔣介石:“姑父好。”蔣介石笑着點頭,她又恭維道:“姑父可比報上看上去帥多了,那記者的水平可真差。”

蔣介石剛露出的笑容一下凝固了,帥多了,什麼意思?宋美齡也忍不住樂了:“介石,這是梅悠蘭,是我乾爹的孫女,我的小侄女,當年我三姐妹在美國讀書時都住在他家,我們有快八年沒見了。”

“什麼呀,七年,七年前你回美國參加凱利絲的婚禮時,禮物還是我幫你挑的呢。”悠蘭有些不滿的嘟起嘴,眼睛卻直看莊繼華不放,嘴角露出一絲得意。

“姑,您坐,”悠蘭殷勤的拉宋美齡坐下,一點不犯生,完全把自己當這裡的主人了。她把宋美齡安置好後,自己卻一轉身就坐到莊繼華身邊來了。

蔣介石和宋美齡交換一下眼色,宋美齡的眼角露出笑意:“悠蘭,你這是來看我呢,還是來找人的?”

“當然是來看姑姑的,”梅悠蘭委屈的說:“我一下船就到南京來了,不是看您的還會看誰?”

宋美齡含笑不語,只拿眼瞧着莊繼華,莊繼華無可奈何只好開口:“偷跑來的吧?你膽子可不小呀,一個人就敢穿越太平洋,也不怕老爺子擔心死。”

“這能怪我嗎?誰讓你們走的時候不帶上我呢?我真要出事了,也是你的責任,”梅悠蘭想起一路的孤寂眼圈不由一紅,淚珠眼看着就要下來了。

莊繼華哭笑不得:“老爺子不鬆口誰敢帶你走,得,什麼也別說了,反正你也來了,給老爺子發個電報吧,別讓他擔心。”

“你不趕我走了,太好了,還是你疼我。”梅悠蘭的臉色立刻變得興高采烈,那股悲傷立刻消失殆盡。莊繼華渾身一哆嗦,蔣介石、賀衷寒、曾擴情、宋希廉卻都有點呆了,這姑娘怎麼變得這樣快。

“看看,還說是專程來看我的,這下露原形了吧。”宋美齡眼中帶笑的調侃道,梅悠蘭這下有點不好意思了,卻拉着莊繼華的手臂:“姑姑!我又不知道他在這,遇上只是順路,不過這人太狡猾了,一眨眼就不見了。”

“對了,大哥,我給你帶好消息來了,”梅悠蘭一副邀功的樣子,莊繼華看看她露出不相信的神色。

“真的,絕對是好消息,你猜猜?”

“別鬧了,來,我給你介紹下,”莊繼華指着周圍的人挨個介紹:“這幾位都是我的同學,你姑父的學生,這賀衷寒,賀大哥;曾擴情,擴大哥;俞濟時,俞大哥;宋希廉,宋大哥。”

莊繼華每介紹一個,梅悠蘭一一問好,賀衷寒他們也看出點端倪來了,當然不敢怠慢,連連稱好。

莊繼華介紹完了,梅悠蘭卻還是不打算放過他:“你猜猜嘛。”

莊繼華苦笑一下:“我還真猜不出來,你的好消息實在太多。”

“笨,”梅悠蘭秀氣的鼻子微微一皺:“羅斯福贏了,你說這是不是好消息。”

“哦,是個好消息。”莊繼華淡淡一笑,作爲穿越一族,這實在不是個能帶來驚喜的消息。

“你的投資成功了?你難道一點不高興?”梅悠蘭有點意外。

莊繼華輕輕把她的手拿開,然後才說:“羅斯福獲勝對我來說一點都不意外,我只要等他上臺就行了。”

“文革,你認識羅斯福?”宋美齡很關心美國,這次美國大選原紐約州州長羅斯福與現任總統胡佛競爭下任總統寶座,前天消息傳來,羅斯福在還有五個州沒有投票的情況下就已經獲勝了,莊繼華居然與羅斯福有關係,這讓宋美齡非常意外。

“何止認識,姑姑,你不知道,他與羅斯福可熟了,”莊繼華還沒說話,梅悠蘭就快嘴介紹:“羅斯福還在紐約當州長時,莊大哥就和他成了朋友,他競選的經濟綱領還是他提出來的,另外還給羅斯福提供了五百萬美元的競選經費。”

“別瞎說,”莊繼華趕緊糾正梅悠蘭的“大話”,他朝宋美齡歉意的一笑:“師母,不是這樣的,悠蘭她不瞭解情況,說和羅斯福是朋友是高擡我了,羅斯福在紐約當州長時我與他喝過幾次茶,也應他的邀請,出席過幾次明煮黨舉行的酒會,我們在一起交流過一些關於如何重振經濟的看法,他競選時我是爲他提供了五百萬競選經費,不過這是交易,他承諾當上總統後,推動國會取消對華人的歧視姓法律。不過這些洋人不會把我們中國人真正當作朋友的,除非中國能真正強大起來。”

莊繼華的話說得輕鬆,宋美齡卻知道這不容易,即便她這個十一歲就到了美國的人也沒能真正融入美國主流社會,單憑中國人不能入美國籍這一條,美國人也就不可能瞧上中國人,明煮黨酒會,恐怕莊繼華還是第一個參加的中國人。

“你真讓我刮目相看呀。”有如此深厚的美國背景,宋美齡不得不歎服:“文革,你對羅斯福上臺後的對中曰政策有哪些看法。”

“短期內不會有太大變化,”莊繼華想想後說:“目前美國國內的經濟問題非常嚴重,失業率居高不下,老百姓生活很困難,所以羅斯福必須首先解決美國經濟問題,所以在對外關係上,他會採取守勢,具體到中國和曰本,我認爲他會支持中國,反對曰本;但這種支持是道義上的,反對也是被動的,比如對曰本佔領東三省,他會不承認,除此以外他不會採取更多行動。但從長遠來看,美國不會容許曰本對中國的全面佔領,羅斯福在穩定內部之後,會在支持中國上作出一些動作,但主要還是取決於我們自己。我回國前曾經見過羅斯福一面,我問他如果他當上總統,會不會幫助中國抵抗曰本,他的回答很有意思,GodhelpThosewhoHelpThemselves!上帝幫助自救者。”

當聽說莊繼華與美國當選總統羅斯福是朋友時,蔣介石心中的興奮不言而喻,可隨着莊繼華的分析,蔣介石的心不由往下沉,特別是最後一句,上帝幫助自救者,看來九國公約是靠不住的,國聯也是靠不住的。

有了梅悠蘭,這談話就再也進行不下去了,宋美齡和莊繼華又聊了幾句關於美國的話題後,莊繼華感到應該告辭了,他想把梅悠蘭送到上海去交給梅雲天,或者留在宋美齡這裡,他實在沒有時間陪這位小姐,所以當他用眼光向宋美齡求助時,宋美齡在他告別時就把梅悠蘭留下了,沒成想,這位小姐慌不擇言的開口求情了。

“姑姑,您還要關他呀,您跟姑父說說,放了他吧。”

這話讓宋美齡哭笑不得,原來這姑娘在上海下船後,在報上看到莊繼華成爲階下囚的消息,立刻急了,根本就沒在上海停,直接到了南京,出火車站就找人打聽蔣夫人的住處,當然這個住處是很不好打聽的,失敗兩次後,她就變聰明瞭,跑到美國大使館去打聽,憑着流利的英語和一張照片,居然讓她打聽到了,隨後就跑來了。

“胡鬧,文革是你姑父最好的學生,你姑父怎麼捨得處罰他,你不也說他一眨眼就不見了嗎。”

“哦,原來是這樣,看來報上是在胡說,害我瞎擔心。”

“行了,你也別擔心了,吳媽,帶侄小姐去客房休息。”梅悠蘭還想跟莊繼華走,不過宋美齡卻不容她開口,直接讓吳媽把她帶走了。

等她走後,宋美齡又來到蔣介石身邊,與他一起看着莊繼華他們離開的背影。

“這個莊文革真是讓人意外,你真要讓他去四川?”

“晤,”蔣介石輕輕的點點頭,微笑着說:“爲什麼不呢?他以爲我會讓他去剿共,也擔心我會讓他去剿共,實際上從一開始我就沒打算讓他去。”

“那你還算計他。”宋美齡微微皺眉有點不解。

“我算計他,他也在算計我,他說五年內中曰之間會爆發全面戰爭,其實他的真實目的是想恢復國共合作,他把時間說的這樣緊,就認爲我會放棄剿共,改爲與共C黨和談,五年,哼,十年我看都不行,曰本人要消化東三省,至少需要二十年,我用三年時間剿滅共C黨,五年修養,五年生息,十三年後我揮兵北上收復東三省。”

“立刻我認爲賀衷寒的方案不錯,至少可以分散一下輿論,不能把責任全讓你來承擔。”

“我的夫人呀,外交你是行家,可這內部怎麼控制你還不太懂。”蔣介石淡淡的笑了笑:“賀衷寒只看到一方面可以分散輿論,但他忽略了另一面,一旦和談,共C黨鼓動迷惑羣衆的能力超過我們十倍,甚至百倍,他們可以很快恢復元氣,我們這幾年的功夫就全白費了,另外還有軍心士氣都要大受影響,更何況,共C黨剛取得幾場勝利,勢頭正旺,就算要談,也應該是戰而後談,在這一點上文革就比他聰明,所以他的方案是根本不與國內[***]談,而是直接找上共產國際,可這一來一去就需要時間,在這時我們取得幾場勝利是完全可能的。”

“這莊文革的確出類拔萃,原來以爲賀衷寒已經是很出色的人才了,可莊文革無論說什麼,無論賀衷寒、俞濟時還是宋希廉,都不表示反對。”宋美齡沉思着說“哈哈,夫人,威名不散呀,當年在廣州時,文革給他們留下的印象太深了,”蔣介石呵呵笑道:“不過夫人,你也小看了他們,至少賀衷寒不是那麼輕易服人的,你看文革一說要去四川,賀衷寒就立刻贊成嗎,他的目的就是把文革指使到地方,而他留在中樞,爲什麼呢?如果文革留在南京,以他的才華和在黃埔同學中的威望,不用幾年,一年的時間,他就能成爲黃埔同學的中心。”

“你派去四川是不是還有其他目的,恐怕不僅僅是建廠這麼簡單吧。”宋美齡想起剛纔蔣介石和莊繼華的舉措便問道。

“當然不會那麼簡單,文革聰明過人,我剛提個頭,他立刻就明白了,”蔣介石會意的笑笑:“別看我只讓他帶一團人進川,三五年之後,他就能把整個四川交給中央。”

宋美齡有點不相信,蔣介石得意的笑了:“文革也存了這個心思,你看他要的都是軍校畢業生,至少也是軍士,爲什麼呢?簡單的說,有將還怕招不到兵嗎?胡宗南以前說過一句話,你就是給莊繼華一羣綿羊,他也能把它們調教成一羣狼。其實,莊繼華還有一樣本領他沒發現,文革不但會調教士兵,也會調教軍官,胡宗南、宋希廉,都是他調教出來的,甚至薛嶽帶兵的方式也是他搞出來的。四川那些川老鼠不知道他的厲害,我可是知道的。”

“夫人,你知道文革最讓我放心的地方是什麼嗎?”蔣介石興致勃勃的說:“就是他從不拉幫結派,在黃埔有資格拉幫結派的人中,只有他沒有拉;整編川軍時,我以爲他會拉些人,結果呢,他一個也沒拉;如果硬說他拉了人,也就只有那幾個他從七連帶出來的士兵。”

“三五年?”雖然信任知己的丈夫,可宋美齡還是搖搖頭感到太不可思議。

“放心吧,只要他願意去做,他就從來沒讓我失望過。”蔣介石很有信心,卻忽然有點爲難的說:“夫人,有件事我得請你幫忙。”

“哦,什麼事呀?還這樣客氣。”宋美齡略微有些意外。

“今天的事,不要….告訴….子文和大姐靄齡他們,我不是不相信他們,而是擔心他們萬一說漏了嘴,讓他們身邊的人聽去,這一傳出去,事情就不好辦了。”這話蔣介石說得十分艱難。

“放心吧,我不告訴他們。”宋美齡本想發火,可看到蔣介石爲難的樣子,心一軟火就散了。

只一天時間,莊繼華就把他的計劃交上來了,蔣介石看了欣然一笑立刻批准。

(未完待續)

第一節 突破(十二)第五十六節 棉湖(二)第二十六節 議案第三節 戰鼓(八)第四節 魚非魚,網非網(十)第一節 法幣(八)第十節 江戶之花(十一)第八節 光復武漢(十六)第七節 閃電(十九)第三十三節 路遇(二)第三節 背後的博弈(六)第一節 突破(二)第七節 風波(五)第三節 巧取(五)第九節 溧水反擊(五)第三節 鏖兵淞滬(七)第三節 戰天津(一)第三節 背後的博弈(十二)第二十七節 轉變(五)第三節 太行行(十)第四節 再戰津浦(八)第五節 曙光(十八)第一節 上海陰謀(一)第一節 返川(一)第三節 戰鼓(四)第六節 平津上空中的謎雲(十)第十節 風雲(二十六)第一節 陰謀(十)第七節 閃電(九)第三節 新人舊人(四)第九節 臨沂破軍(五)第七節 後撤國防線(九)第十五節 脫困第四十四節 襲淡水(二)第五節 曙光(二)第十節 大撤退(九)第四節 謀殺(三)第二節 戰後之戰(五)第八節 刺廖(八)第二十七節 轉變(一)第八節 南線(七)第一節 蟄伏(八)第五節 曙光(十八)第三節 戰天津(十二)第一節 諜影(二)第十節 偵察第四節 重返五戰區(三)第六節 撲朔迷離(一)第七節 曙光(十)第三節 暗戰(六)第一節 上海陰謀(四)第八節 刺廖(六)第八節 南線(五)第一節 四川開發公司(三)第二節 察東收編(四)第六節 突破(五)第八節 天火(十)第十節 江戶之花(八)第四十九節 別離(七)第四十九節 別離(三)第一節 返川(二)第八節 轉折(二十三)第一節 挽弓(六)第十節 大撤退(二)第三節 戰天津(十六)第六節 爾虞我詐(八)第三節 交易(二)第八節 南線(二)第四十六節 旁觀(四)第七節 上書第一節 挽弓(九)第一節 挽弓(八)第六節 救亡(十)第二節 反擊之反擊(七)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八)第四節 決戰前奏(八)第八節 轉折(七)第九節 魅影(四)第八節 轉折(十七)第九節 轟炸東京(九)第十四節 家宴第七節 閃電(十一)第十節 大撤退(十一)第十節 大撤退(八)第五節 號角(七)第五節 戰雲密佈(六)第五節 積聚(四)第二節 投敵(三)第三節 戰天津(十三)第十一節 反擊閃電(三)第二節 減租減息(六)第四節 經濟改革(九)第六節 波瀾起(七)第一節 黨爭(一)第五節 曙光(十)第一節 挽弓(十一)第二節 戰後之戰(十五)第十一節 大捷(九)第八節 轉折(二十)第一節 挽弓(十)
第一節 突破(十二)第五十六節 棉湖(二)第二十六節 議案第三節 戰鼓(八)第四節 魚非魚,網非網(十)第一節 法幣(八)第十節 江戶之花(十一)第八節 光復武漢(十六)第七節 閃電(十九)第三十三節 路遇(二)第三節 背後的博弈(六)第一節 突破(二)第七節 風波(五)第三節 巧取(五)第九節 溧水反擊(五)第三節 鏖兵淞滬(七)第三節 戰天津(一)第三節 背後的博弈(十二)第二十七節 轉變(五)第三節 太行行(十)第四節 再戰津浦(八)第五節 曙光(十八)第一節 上海陰謀(一)第一節 返川(一)第三節 戰鼓(四)第六節 平津上空中的謎雲(十)第十節 風雲(二十六)第一節 陰謀(十)第七節 閃電(九)第三節 新人舊人(四)第九節 臨沂破軍(五)第七節 後撤國防線(九)第十五節 脫困第四十四節 襲淡水(二)第五節 曙光(二)第十節 大撤退(九)第四節 謀殺(三)第二節 戰後之戰(五)第八節 刺廖(八)第二十七節 轉變(一)第八節 南線(七)第一節 蟄伏(八)第五節 曙光(十八)第三節 戰天津(十二)第一節 諜影(二)第十節 偵察第四節 重返五戰區(三)第六節 撲朔迷離(一)第七節 曙光(十)第三節 暗戰(六)第一節 上海陰謀(四)第八節 刺廖(六)第八節 南線(五)第一節 四川開發公司(三)第二節 察東收編(四)第六節 突破(五)第八節 天火(十)第十節 江戶之花(八)第四十九節 別離(七)第四十九節 別離(三)第一節 返川(二)第八節 轉折(二十三)第一節 挽弓(六)第十節 大撤退(二)第三節 戰天津(十六)第六節 爾虞我詐(八)第三節 交易(二)第八節 南線(二)第四十六節 旁觀(四)第七節 上書第一節 挽弓(九)第一節 挽弓(八)第六節 救亡(十)第二節 反擊之反擊(七)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八)第四節 決戰前奏(八)第八節 轉折(七)第九節 魅影(四)第八節 轉折(十七)第九節 轟炸東京(九)第十四節 家宴第七節 閃電(十一)第十節 大撤退(十一)第十節 大撤退(八)第五節 號角(七)第五節 戰雲密佈(六)第五節 積聚(四)第二節 投敵(三)第三節 戰天津(十三)第十一節 反擊閃電(三)第二節 減租減息(六)第四節 經濟改革(九)第六節 波瀾起(七)第一節 黨爭(一)第五節 曙光(十)第一節 挽弓(十一)第二節 戰後之戰(十五)第十一節 大捷(九)第八節 轉折(二十)第一節 挽弓(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