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節 救亡(五)

“這是我們的基本條件,”蔣介石冷冷的說:“當初談好的,他們擅自違規,難道還要政斧追加承認,長此以往,國將不國,我們國民黨還有立足之地嗎?”

“那好,”莊繼華也不與他爭論,順口表示接受:“不過,既然是基本目標,那還有個底線,我建議底線就定在交回蘇北,另外進入豫東的新四軍六支隊劃歸八路軍建制,華北山東蘇南,兩軍勘察軍事分界線,任何越界行爲都不行,也就是說,以今年的分界線爲準,將來,那怕曰軍進攻,我丟了這塊地方,你把它佔了,將來也要歸還對方。”

“那麼現在曰軍佔領的地方呢?”蔣介石拿不準這個法子的好壞,先問不確定的地方。

“曰軍現在佔領的地方,雙方談判,誰打下來算誰的?”莊繼華平靜的答道。

“這不行,絕對不行,”蔣介石搖頭說:“戰前GCD只有陝甘寧一處地方,現在已經搶了這麼多地方,現在曰軍佔領的地區,就是[***]丟失的,我們[***]自己能奪回來,也應該算我們的。”

莊繼華心中略微鬆口氣,看來蔣介石的目的還是談判解決,別看咋咋呼呼的,心中還是沒有把握,江西紅軍只有幾萬,依然打了十年,調動大軍百萬,現在的八路軍卻有數十萬,那要調動多少軍隊?更何況還有曰本人虎視在旁。

不過蔣介石的要求卻是個難題,GCD方面不可能答應這樣的要求,他沉凝片刻,最終還是搖頭:“這樣,談判中提出來,看看他們的反應。”

“不行,這條必須寫進條款,否則,我還是要採取軍事行動,”蔣介石識破了莊繼華的緩兵之計:“軍事部署已經下去了,杜聿明和宋希濂,率領兩個集團軍進駐豫西,胡宗南和西北馬家軍,對陝甘寧形成包圍,湯恩伯部進駐中條山地區,隨時準備進入大別山。哼,以前都是用地方部隊,戰鬥力低,他們佔了便宜,現在是我精銳的中央軍,我倒要看看,他們能不能擋住我[***]精銳的進攻。”

莊繼華心中毛骨悚然,這三支部隊是一戰區和五戰區的頂樑柱,是抗擊曰軍的主力,他們要被抽去對付GCD,那曰軍要趁機發起進攻,這兩個戰區怎麼辦?

“將不可因怒興兵,校長,千萬別,”莊繼華有些慌了:“五九戰區拱衛西南外圍,一戰區拱衛西北外圍,這兩個戰區萬不可失,這三支部隊千萬不可動。”

“哼,放心吧,這兩個戰區,我另有安排,用不着擔心曰本人。”蔣介石不爲所動,莊繼華卻有些驚訝,蔣介石看了他一眼又接着說:“你只管談,談不攏就打,對GCD就是強硬,周EN來機敏無比,若有絲毫軟弱被他察覺,你就要吃大虧。”

莊繼華沒有注意蔣介石說的什麼,他始終在想蔣介石的另有安排,到底是什麼安排。

武漢保衛戰後,中曰兩軍都放棄了速戰速決的戰略,轉入長期作戰準備,並對軍隊部署作出調整,十一軍是作爲對付五戰區和九戰區的主要力量,爲此十一軍保留了八個師團是個混成旅團,總兵力高達十四萬人,侵華曰軍最精銳的部隊都在這個軍。

其餘部隊調到華北,山東,江南,還有大批部隊調到東北和內蒙,諾門坎和張鼓峰就是曰軍增兵後的結果。

中國方面的部署也進行了調整,鑑於敵後戰場的重要姓,廖磊的二十一集團軍留在大別山,龐炳勳的四十軍和李宗昉四十七軍東進江蘇,吳化文新四師東進山東,第五集團軍被縮編爲第五軍,在參加了桂南戰役後,現在在桂林附近休整。

另外爲了進行洛陽會議的整軍政策,兩個戰區都有部分部隊在進行輪訓,這次輪訓是總參謀部親自進行,不但士兵要重新訓練,軍官也要重新回爐訓練。爲了防止走過場,總參謀部制定了嚴格的考覈目標,不合格的軍官一律轉入地方,或等待重新分配。士兵則不會退役,依舊留在部隊中。

比如在川鄂邊界和湘西就有兩個軍在整訓,這第一批整編的都是中央軍,其實整編還是受前線大部分部隊歡迎,因爲整編就要換裝,全軍換成渝城造,幾乎比照西南部隊進行武器配備。這個幾乎是指,不是完全按照四十九集團軍進行編制,進行了縮減,比如150重炮和105榴彈炮,倒不是沒有炮,而是沒有卡車,另外炮彈的供應也不能保證,還有火箭筒,迫擊炮的數量有所削減,防空營被取消,運輸團卻是騾馬爲主,卡車爲輔。

而GCD方面呢,曰軍在武漢保衛戰之前對華北八路軍的掃蕩,重創了冀中,冀南、冀魯豫八路軍,武漢保衛戰時,八路軍又從太行山區返回華北平原,這一方面是平原上的曰軍力量薄弱,另一方面也是不得已,太行山上的物產薄弱,沒有平原的支持,根本很難養活這麼多部隊。

至此,國共曰三方面都在進行調整,總結前段時間的經驗教訓,或許,蔣介石正是看到這點,纔有把握曰軍不會對五戰區九戰區發動進攻。

可這是在賭博,莊繼華心中苦笑不已,這樣的賭博,賭的就是國家民族的存亡。

“校長,除了我之外,談判組還有那些成員?”莊繼華感到僅僅這樣是無法說服蔣介石的,必須另覓辦法。

“賀衷寒,張衝。”

莊繼華點點頭:“時間?地點?”

“這個由你來確定,”蔣介石一副信任的樣子:“文革,你在棗陽就做得很好,這次一定不會讓我失望的。”

莊繼華苦笑下:“這次與上次不一樣,校長,GCD的實力發展是很快,可有一點,他們的力量始終在我們之下,這就決定了,戰略主動權在我們手中,箭在弦上,暫時不發,這樣威脅更大。”

“我明白,我明白,”蔣介石滿口答應:“你放心,談判期間,軍事行動絕不會進行,只有談判破裂了,纔會採取軍事行動。”

對這個承諾,莊繼華不敢相信,他面無表情的問:“我們有沒有他們的情報,比如軍隊調動,政治活動,內部文件,等等。”

“有一些,包括抗大的講義,徐恩增和戴笠都搞到不少,我讓他們給你送一份。”蔣介石表現的很熱心,立刻把唐縱叫進來,讓他把關於GCD的秘密情報交給莊繼華一份。

“那學生就回去研究這些情報了,”莊繼華告辭說:“校長如果沒有其他指示,學生就回去了。”

“回去後,草擬個談判綱要給我。”蔣介石給他打氣:“不要有什麼顧慮,政治畢竟是要用實力來說話的,我的實力比他強,他就得聽我們的。”

“是,學生,明白。”莊繼華面無表情的敬了個禮轉身出門,唐縱已經等在外面了,王小山手裡提着一個包,唐縱的表情比較輕鬆,王小山則比較凝重。

“就是這些?”莊繼華伸手接過王小山手中的包轉給伍子牛,唐縱點點頭。

“走,上你們那聊聊。”莊繼華說,王小山答應聲轉身帶路,侍從室情報組是個讀力單位,只對蔣介石負責,而且由於其特殊姓,與其他部門的交集很少,部門的六個人就在官邸左側的小院內辦公,他們有讀力的電臺與外界聯繫。

宮繡畫和伍子牛沒有進小院,他們留在院門外,莊繼華隨唐縱和王小山到唐縱和王小山的辦公室,別看他們獨佔一個小院,可實際上卻比較緊張,電臺組員各佔一間房,資料室再佔一間,警衛也佔有一間,剩下的在分去臥室,唐縱和王小山就只好共用一間辦公室了。

“乃健,小山,你們有沒有GCD的情報?”莊繼華坐下後,沒有來得及打量屋內情形,開口就問:“特別是紅巖村內,有沒有我們的人?”

“軍統和中統在延安都有人,”唐縱答道:“不過都在下層,華北聯合大學、抗曰軍政大學,陝北地方政權中,都有我們的人,另外八路軍中也有我們的人,但層級不高,都是抗戰開始後,進入延安的。”

華北聯合大學是由魯迅藝術院校、陝北公學、延安工人學校、青年訓練班等學校合併而成,從各地進入延安的學生,不是進入這所大學,就是進入抗曰軍政大學,在這裡學習後,再分到各個根據地或者重新返回國統區從事秘密工作。

“我在徐州時,派了七個人去延安,損失兩個,剩下五個,目前有三個在太行山,一個在晉西北,剩下一個在陝北,李安國報告,他此後也派了十八人進入陝北,這些人現在全部處於蟄伏期,主任,要激活他們嗎?”王小山邊給莊繼華倒茶邊介紹自己掌握的情況:“軍統前後派到延安的人員有五十六人,其中四十六人損失,中統派去二十一人,損失十一人,[***]審查極嚴。”

唐縱內心暗暗震驚,這些情況是他不知道的,王小山掌握着莊繼華的秘密力量,這點他是清楚的,但他以爲只是針對曰本人,沒想到他們已經走到前面了,而且走得這樣遠。

(未完待續)

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十一)第十節 虎嘯(四)第三節 狙擊(四)第八節 南線(二)第十節 大撤退(六)第五節 突擊(六)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十一)第四十節 欺敵(一)第十一節 反擊閃電(一)第六節 平津上空中的謎雲(九)第八節 南京,南京(五)第四節 魚非魚,網非網(三)第三節 聚才(五)第三節 聚才(五)第五節 曙光(十五)第七十六節 國民政府第十節 江戶之花(十)第四節 經濟改革(三)第五節 圈套(一)第四節 再戰津浦(六)第三十節 中山艦(十二)第七十五節 無名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十二)第六節 南京戲(二)第十節 江戶之花(二)第一節 四川開發公司(四)第四十四節 襲淡水(二)第四節 密林血戰(六)第四節 謀殺(五)第八節 日薄(十七)第四節 塞北烈焰(一)第四節 決戰前奏(二)第七節 風波惡(八)第八節 天火(一)第二節 資源委員會(一)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十)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十五)第六節 波瀾起(一)第四節 九天之上(七)第三節 背後的博弈(六)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五)第五節 調整(三)第七節 閃電(十一)第七節 生機(五)第七節 鎮藍衣(四)第六十三節 羣毆第八節 日薄(十二)第十節 大撤退(四)第四節 盤尼西林戰爭(三)第一節 霧(二)第八節 武漢保衛戰(一)第三節 戰天津(十)第六節 波瀾起(五)第七節 生機(八)第一節 奪軍(七)第一節 奪軍(十四)第六節 懲韓(二)第三十節 中山艦(二)第三十五節 戰東莞(一)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十二)第十一節 反擊閃電(二)第二節 戰後之戰(九)第十一節 大捷(十)第三節 戰鼓(十)第二節 戰後之戰(十六)第一節 突破(十四)第一節 遏制(三)第八節 光復武漢(一)第六節 危機與勝機(一)第二節 戰略轉向(二)第四節 再戰津浦(八)第八節 刺廖(一)第八節 光復武漢(十四)第三節 狙擊(五)第三節 戰天津(十六)第三節 結盟(五)第二節 察東收編(十二)第九節 文革第一節 蟄伏(五)第九節 豪賭(四)第一節 遏制(五)第八節 光復武漢(十二)第三節 結盟(二)第五節 曙光(十三)第八節 轉折(六)第九節 號角(二)第三節 背後的博弈(六)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三)第四節 謀殺(四)第九節 號角(五)第十節 暗棋(四)第四節 再戰津浦(四)第一節 突破(一)第四十四節 襲淡水(二)第四節 密林血戰(六)第五十八節 棉湖(四)(修改)第四節 外交(三)第四十三節 生死之間(二)第七節 風波(十二)
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十一)第十節 虎嘯(四)第三節 狙擊(四)第八節 南線(二)第十節 大撤退(六)第五節 突擊(六)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十一)第四十節 欺敵(一)第十一節 反擊閃電(一)第六節 平津上空中的謎雲(九)第八節 南京,南京(五)第四節 魚非魚,網非網(三)第三節 聚才(五)第三節 聚才(五)第五節 曙光(十五)第七十六節 國民政府第十節 江戶之花(十)第四節 經濟改革(三)第五節 圈套(一)第四節 再戰津浦(六)第三十節 中山艦(十二)第七十五節 無名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十二)第六節 南京戲(二)第十節 江戶之花(二)第一節 四川開發公司(四)第四十四節 襲淡水(二)第四節 密林血戰(六)第四節 謀殺(五)第八節 日薄(十七)第四節 塞北烈焰(一)第四節 決戰前奏(二)第七節 風波惡(八)第八節 天火(一)第二節 資源委員會(一)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十)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十五)第六節 波瀾起(一)第四節 九天之上(七)第三節 背後的博弈(六)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五)第五節 調整(三)第七節 閃電(十一)第七節 生機(五)第七節 鎮藍衣(四)第六十三節 羣毆第八節 日薄(十二)第十節 大撤退(四)第四節 盤尼西林戰爭(三)第一節 霧(二)第八節 武漢保衛戰(一)第三節 戰天津(十)第六節 波瀾起(五)第七節 生機(八)第一節 奪軍(七)第一節 奪軍(十四)第六節 懲韓(二)第三十節 中山艦(二)第三十五節 戰東莞(一)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十二)第十一節 反擊閃電(二)第二節 戰後之戰(九)第十一節 大捷(十)第三節 戰鼓(十)第二節 戰後之戰(十六)第一節 突破(十四)第一節 遏制(三)第八節 光復武漢(一)第六節 危機與勝機(一)第二節 戰略轉向(二)第四節 再戰津浦(八)第八節 刺廖(一)第八節 光復武漢(十四)第三節 狙擊(五)第三節 戰天津(十六)第三節 結盟(五)第二節 察東收編(十二)第九節 文革第一節 蟄伏(五)第九節 豪賭(四)第一節 遏制(五)第八節 光復武漢(十二)第三節 結盟(二)第五節 曙光(十三)第八節 轉折(六)第九節 號角(二)第三節 背後的博弈(六)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三)第四節 謀殺(四)第九節 號角(五)第十節 暗棋(四)第四節 再戰津浦(四)第一節 突破(一)第四十四節 襲淡水(二)第四節 密林血戰(六)第五十八節 棉湖(四)(修改)第四節 外交(三)第四十三節 生死之間(二)第七節 風波(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