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節 危機與勝機(四)

“中島少將,前方將士正浴血奮戰,你卻在逍遙,難道不慚愧嗎?”鹿草根本不顧及自己正受中島節制,騎兵將領的優越感讓他根本看不上這個資歷遠低於自己的中島康健,上來就大聲怒斥。

“這是支那兩千年前的兵法大家孫武寫的兵書,叫孫子兵法。”中島似乎沒聽見鹿草的叫嚷,反倒很耐心的向他介紹起手上的這部書。

“中島少將!”鹿草快氣瘋了,戰局如此緊張,居然還有閒心來討論兩千年前的東西。

“這可是本好書,集中了支那人所有軍事智慧,兩千年來支那人的作戰沒有脫離過這本書的範疇。”中島把腳從盆裡拿出來,勤務兵立刻過來給他擦乾,套上棉襪,然後把木屐給他穿上。

中島施施然站起來似乎絲毫沒看見鹿草越來越憤怒的臉,走了兩步露出滿意的的神態,然後才說:“古樹君是不是也在外面,一同進來吧。”

古樹松仁大佐是第三混成旅調來的兩個大隊的指揮官,他比鹿草早來兩天,一到就被派去休息,什麼事也不讓幹,心裡也憋着火。

“是。”古樹在門外答應一聲就進來了,他站在那沒有言聲,只是不忿的看着中島。

“鹿草君,古樹君,你們不要小看了這本書,武器雖然變了,但戰略思想卻沒變,支那人的戰略思想都在這本書裡,”中島說完就把孫子兵法輕輕放在桌上,然後走到牀頭,拿起另一本薄薄的小冊子:“這本小冊子是當今支那將領蔣方震寫的戰爭論,據說支那將軍莊繼華也曾參與,不知道二位是否看過?”

鹿草和古樹沒有答話,兩人的臉上都露出迷惑不解的神情,態度卻沒有剛纔那麼激烈了。中島繼續說:“支那人對這場戰爭的全部謀略都是根據這本書來的,只有瞭解了他們的戰略,才能提出有針對姓的戰術,否則就算戰術上勝了,戰略上也是失敗。諸君想想,淞滬、南京、平津、山西,我們都獲得了勝利,可爲何如今我們卻感到處處被動,距離我們的目標卻越來越遠,這就是典型的戰術上勝利,戰略上失敗。”

“閣下,”古樹忍不住上前一步,昂首問道:“現在說這些有何益處,只要我們打勝了這一仗,支那人就不得不向帝國求和,帝國的戰略目標就實現了。”

“打勝這一仗就行?很多人都這樣看,”中島扭頭看着古樹,揚揚手中的書:“可如果他們不求和呢?按照這本上說的,他們不會求和,不管勝敗他們都要打下去。”

“那我們就接着打,直到他們求和爲止。”鹿草冷冷的插話道。

“孫子兵法上說,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中島說:“什麼意思呢?最上等的用兵方法是挫敗敵人的戰略,其次是用外交擊敗敵人,再次等的是擊敗敵人的軍隊,最差的是攻擊敵人的城市。支那人現在用的就是這條,他們想把這場戰爭拖下去,拖到英美干涉,拖到我們精疲力竭。”

“閣下,”鹿草的神情依舊冰冷,不過目光卻沒有那麼凌厲了:“您說了這麼多,卑職不明白,我們倒底要怎麼做?請閣下仔細說說。”

“鹿草君,古樹君,恐怕你們都着急了吧,”中島微微一笑,然後衝門外叫道:“林下君,把地圖拿進來。”

參謀長林下拿着地圖就進來了,中島示意將地圖鋪在桌上,然後把鹿草和古樹叫到桌邊,四個人圍在桌邊。

“剛纔我說了這麼多,意思其實就一個,徐州之戰不能打成僵持,更不容許失敗,甚至小勝也不能接受,必須大勝,徹底殲滅徐州支那軍的主力,如此才能逼迫蔣介石政斧接受帝國的和平條件,結束支那事變。”

中島說道這裡輕輕嘆口氣:“支那事變已經嚴重拖住了帝國的腳步,我們真正的敵人是北方的蘇俄,到目前爲止,蘇俄還沒有投入一兵一卒,可我們呢,卻已經投入近兩百萬人,包括滿洲在內,國家財政收入的八成投入到這場戰爭中,帝國在流血,必須把這道傷口縫上。”

“從目前我們得到的消息看,軍部的戰略已經失敗,徐州之戰的最好結果是攻克徐州,卻讓支那軍主力脫逃,這個結果,並不比失敗更好,支那軍可以撤到武漢,依託廣大的西部地區,繼續與我軍作戰,繼續拖住我們,繼續消耗帝國實力。”

“要打破支那人的幻想,所以我決定,放棄方面軍規定的任務,改單純的防禦爲積極的進攻。”

中島這話一出口,鹿草和古樹大爲振奮,林下卻有些憂慮,華北方面軍司令部給他們的任務是對一戰區的第一集團軍和三十二軍等部隊展開防禦,掩護主力的側翼,現在要發起進攻,這等於就是放開方面主力的後背;更爲可慮的是,他們的部隊只有八千多人,加上第一騎兵旅團,也只有一萬兩千多人,而他們面對的中[***]隊有五個軍,八萬人之多,衆寡懸殊,這種情況下脫離既設陣地去發動進攻,風險之大可想而知。

“孫子兵法上說,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我到前線之後,從各種渠道蒐集了支那一戰區的部隊的情況,我們當面的敵人是支那一戰區的第一集團軍,三十二軍以及九十七軍、五十三軍、九十一軍等部隊,這些部隊中,第一集團軍是久負盛名的原支那二十九軍,這支部隊的精華已經被調到五戰區,劃歸支那將軍麾下;剩下的是七十七軍、六十七軍、九十二軍。另外一個有戰鬥力的部隊是三十二軍,至於其他部隊大都爲戰後由保安團改編而來,戰鬥力不足爲慮,擋不住我軍一個大隊的進攻。”中島康健語氣平靜,其實他爲了蒐集這些資料花了很大功夫,從到華北司令部就開始了。

“爲此,我認爲我們完全可以摧毀當面的支那軍,攻克新鄉,然後轉兵原陽,在原陽渡過黃河,佯攻開封,吸引支那軍從黃河北岸南渡,而後直趨蘭考,從蘭考越過山東邊界,攻佔定陶,配合本間將軍封住支那軍的後路,圍殲五戰區的支那軍主力。”

中島說着在地圖上畫出一條運動軌跡,這條軌跡畫出一條弧線,直接劃到定陶。這條攻擊線路讓人激動萬分,又讓人膽戰心驚。

不光說擋在前面的八萬多中[***]隊,一旦深入支那軍腹地,支那軍從前線調回精銳部隊,孤軍深入黃河以南的部隊就會面臨被全殲的危險,而且菏澤方向出現的支那第一強軍四十九集團軍,落實調轉槍口對準他們,他們沒誰也不敢自吹戰鬥力超過有鋼軍之稱的第五師團。

看着三人有些凝重的神態,中島淡淡的說:“這是一條非常危險的作戰線路,但我相信只有這條路線才符合皇軍的戰略。”

“可我們要是南下了,支那軍反攻新鄉安陽呢?”鹿草擡頭問道:“方面軍主力的後背不就暴露在支那軍的攻擊下了,這樣會置方面軍主力於十分危險之地。”

“不會,這些支那軍是支那的雜牌部隊,膽氣早喪,根本不敢向皇軍發動進攻,”中島露出輕蔑的表情:“鹿草君,古樹君,在你們沒到之時,我們這個混成旅只有六千多人,他們有八萬多人,卻沒有發動一次進攻,因此只要有兩個大隊,他們就不敢發動進攻。”

“古樹君,在攻佔新鄉後,你的部隊將留守,鹿草君,你和我一起過河。這一戰的關鍵在迅速毫不猶豫的行動,過河後,在任何一地的停留不得超過一天,凡是一天之內不能攻取的地區就要放棄,既要繞道而行。”中島的語氣還是平靜,村下卻聽出一絲激動,他明白中島把古樹留下的原因,中島是擔心古樹部隊跟不上行軍。中島出任第五混成旅團後,第五旅團長的訓練強度明顯超過其他部隊,士兵現在能打能跑,一天一夜行軍百里毫無問題。

“諸君,有沒有膽量與我一起去河南旅行一趟?”中島將雙手插進寬大的袍袖中,神情輕鬆,就像在邀請朋友去冬遊一樣。

房間裡陷入了沉默,村下到沒說什麼,他早被中島說服了,中島現在就等鹿草的表態了,這是一場置之死地的進攻,鹿草如果不同意,中島還真不敢下決心,他的兵力不足。

“我也不瞞鹿草君,”中島說:“這是一場置之死地的進攻,我們很可能會全軍覆滅,但我們的行動將徹底打亂支那軍的部署,策應方面軍主力的行動,爲圍殲支那軍主力創造條件,因此就算戰死,我們也將青史留名,永載帝國戰史。”

中島這一激,讓鹿草和古樹頓時激動起來,兩人齊聲說:“願服從命令!爲帝國效力!”

“如此,兩位就去準備一下吧,黎明我們發起進攻。”

“哈依!”

鹿草和古樹同時轉身出去,到了門邊,鹿草還有些興奮的對古樹說:“古樹君,靖國神社見。”

“真羨慕你呀,”古樹嘆口氣:“能殺過黃河去,徹底打亂支那軍的部署!”

“古樹君,方面均後背就交給你了。”鹿草的興奮勁還是沒過去。

“放心吧,支那軍不可能突破我們的防線,請你們放心攻擊,我們就算全數戰死也不會容許,支那軍威脅方面軍的後背。”

兩人互相勉勵着告別,中島待他們一走,就對村下說:“按照預定部署,準備進攻吧,凌晨六點必須打響,七點必須突破支那軍防線,今天上午要攻抵新鄉城下,如果做不到,就讓小松大隊長在陣地前切腹。”

中島的語氣讓人不寒而慄。

黎明,新鄉前線炮聲轟鳴,中島排開以三個大隊齊頭並進,兩個大隊隨後跟進,古樹支隊則從左翼向三十二軍發動進攻,鹿草旅團從右翼出擊向六十九軍石友三部發動進攻。中島完全不留預備隊,一上來就使出了全力。

(未完待續)

第九節 中央入川(二)第十節 風雲(十五)第二節 川軍(一)第四節 魚非魚,網非網(四)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九)第九節 佈局敵後(一)第四節 經濟改革(五)第五十八節 棉湖(四)(修改)第八節 黃河南岸的曙光(二)第二節 英雄報告團(四)第九節 魅影(十五)第四節 以牙還牙(十一)第五節 積聚(一)第一節 上海風波(三)第七節 曙光(六)第八節 武漢保衛戰(十一)第一節 蟄伏(十一)第九節 魅影(二)第八節 轉折(十八)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十六)第八節 刺廖(一)第二節 陝北行(四)第八節 刺廖(四)第四節 視察(三)第八節 十問(修改)第八節 轉折(一)第二十五節 雲聚(二)第五節 號角(一)第五節 盟國(七)第七節 鄂北圍殲戰(一)第二節 減租減息(二)第四節 魚非魚,網非網(三)第二節 沸騰與暗流(一)第十一節 《北伐》第五節 調整(一)第六十三節 羣毆第五節 號角(十一)第八節 天火(九)第十節 撤退(四)第二節 沸騰與暗流(七)第十節 風雲(十六)第十節 餘波(五)第二節 起航(六)第一節 德黑蘭(三)第八節 南京,南京(八)第二十一節 逃兵(一)第二十節 廣西(一)第四節 戰鼓(六)第七節 生機(六)第八節 轉折(三)第一節 黨爭(二)第一節 挽弓(二)第二節 戰後之戰(二)第一節 挽弓(十)第十節 大撤退(十)第九節 殤(十)第九節 殤(六)第五節 戰雲密佈(十)第七節 生機(八)第五節 戰雲密佈(二)第八節 光復武漢(十七)第八節 日薄(二)第二節 川軍(二)第九節 臨沂破軍(五)第四十三節 生死之間(二)第七節 鎮藍衣(三)第三節 狙擊(四)第四節 密林血戰(二)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十五)第五節 海關(二)第六節 和約(一)第三節 巧取(三)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十)第十一節 大捷(六)第二節 沙基(二)第十六節 誓言第七節 風波(七)第二節 初戰(三)第四節 九天之上(五)第三節 聚才(五)第五節 積聚(三)第三節 魅影(七)第二節 交易(三)第三節 巧取(二)第一節 德黑蘭(一)第三節 會戰(二十)第八節 南線(五)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六)第二節 交易(一)第九節 魅影(七)第十八節 血戰惠州(二)第五節 突擊(八)第八節 艱難的花(三)第八節 轉折(二十三)第五節 反攻(三)第七節 生機(三)第六節 平津上空中的謎雲(七)第四十七節 分路(三)第一節 陰謀(十)第五節 調整(三)
第九節 中央入川(二)第十節 風雲(十五)第二節 川軍(一)第四節 魚非魚,網非網(四)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九)第九節 佈局敵後(一)第四節 經濟改革(五)第五十八節 棉湖(四)(修改)第八節 黃河南岸的曙光(二)第二節 英雄報告團(四)第九節 魅影(十五)第四節 以牙還牙(十一)第五節 積聚(一)第一節 上海風波(三)第七節 曙光(六)第八節 武漢保衛戰(十一)第一節 蟄伏(十一)第九節 魅影(二)第八節 轉折(十八)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十六)第八節 刺廖(一)第二節 陝北行(四)第八節 刺廖(四)第四節 視察(三)第八節 十問(修改)第八節 轉折(一)第二十五節 雲聚(二)第五節 號角(一)第五節 盟國(七)第七節 鄂北圍殲戰(一)第二節 減租減息(二)第四節 魚非魚,網非網(三)第二節 沸騰與暗流(一)第十一節 《北伐》第五節 調整(一)第六十三節 羣毆第五節 號角(十一)第八節 天火(九)第十節 撤退(四)第二節 沸騰與暗流(七)第十節 風雲(十六)第十節 餘波(五)第二節 起航(六)第一節 德黑蘭(三)第八節 南京,南京(八)第二十一節 逃兵(一)第二十節 廣西(一)第四節 戰鼓(六)第七節 生機(六)第八節 轉折(三)第一節 黨爭(二)第一節 挽弓(二)第二節 戰後之戰(二)第一節 挽弓(十)第十節 大撤退(十)第九節 殤(十)第九節 殤(六)第五節 戰雲密佈(十)第七節 生機(八)第五節 戰雲密佈(二)第八節 光復武漢(十七)第八節 日薄(二)第二節 川軍(二)第九節 臨沂破軍(五)第四十三節 生死之間(二)第七節 鎮藍衣(三)第三節 狙擊(四)第四節 密林血戰(二)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十五)第五節 海關(二)第六節 和約(一)第三節 巧取(三)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十)第十一節 大捷(六)第二節 沙基(二)第十六節 誓言第七節 風波(七)第二節 初戰(三)第四節 九天之上(五)第三節 聚才(五)第五節 積聚(三)第三節 魅影(七)第二節 交易(三)第三節 巧取(二)第一節 德黑蘭(一)第三節 會戰(二十)第八節 南線(五)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六)第二節 交易(一)第九節 魅影(七)第十八節 血戰惠州(二)第五節 突擊(八)第八節 艱難的花(三)第八節 轉折(二十三)第五節 反攻(三)第七節 生機(三)第六節 平津上空中的謎雲(七)第四十七節 分路(三)第一節 陰謀(十)第五節 調整(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