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_第六十九章 亡秦之論

項羽已早早的逃離咸陽,逃離函谷關,一口氣回到了楚國故地。

項蓉蓉在馬車上一路顛簸,抱怨中流露出對張良的不滿,她悄悄對身邊騎馬手握霸王槍的項羽說:“咸陽到底什麼情況,我們至於一路狂奔千里回到江東之地嗎?”

項羽也沒有主意,只囑咐說是張良的安排,看着項蓉蓉舟車勞頓,只好安慰她說:“姑姑暫且忍耐,坑殺儒家誅殺方士定是我們的人暴露了,我們才必須跑的遠遠的,爲了安全起見,還是先回江東再從長計議吧。”

跨渭水,過淮水,最後終於來到江邊,眼看自己的根據地就在眼前,項羽一行人的心也漸漸放了下來。

項羽回身看了看正在樹下低頭沉思的張良,笑着走了過來說:“後面秦軍追的很緊,不知先生還在思考什麼?”

張良擡起頭,神秘的對項羽笑了笑:“將軍有所不知,我等既然逃了出來不能白白逃出,昨夜我夜觀天象發現大秦的國運不長了,我想給皇帝一個驚喜,否則這一趟不就白跑了嗎?”

“什麼驚喜?”

“將軍請將我的行李取下來。”

項羽力大無窮,將張良沉重的行李拿了下來。只見張良在一塊巨大的岩石上刻了幾個字,然後用墨水將其染好。

項羽看了有些哭笑不得,對滿頭大汗的張良說:“先生也太拿秦國人當兒戲了,如此簡單的騙局秦國君臣能相信嗎?”

“越是簡單的東西,他們越會相信。”張良得意的說,“別忘了,亡秦之論接二連三,大秦皇帝已成驚弓之鳥,我此次只是推波助瀾罷了。”

秦軍的騎兵已然趕來,當他們看見項羽一行已在江水對面燒水做飯時一陣懊惱。爲首的秦軍將領隔着江面一陣狂罵,也不管對方能否聽見,罵到有些疲倦了才調轉馬頭回去。

正當他們調轉馬頭之時,一個秦兵突然大喊一聲:“將軍,快看這裡!”

秦軍將領打馬過來,對着一個巨大的石塊定睛一看險些被驚到馬下。他用力的拉着馬頭繩保持着平衡,再次確定自己看到的東西,臉刷的一下就白了。

巨石上用秦國統一字體小篆清清楚楚的雕刻着“亡秦者胡”四個黑色的大字。

傳令:迅速將此字破壞掉,全軍調轉馬頭回咸陽,快!

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就在嬴政聽完從楚國回來的將領稟報完此事後,天下百姓似乎也開始議論此預言了。嬴政雖感到有些困惑,但依舊不敢怠慢,他命令趙高迅速請來丞相李斯,咸陽令蒙毅,廷尉姚賈以及老將章邯等人。

“啓稟皇上,此事微臣已經知曉。”李斯沒等嬴政開口急切是說,“如今局勢很明顯,六國老世族在軍事上沒有力量與大秦對抗,只得用這下三濫的手段在輿論上讓百姓的心裡不安。”

“當真可惡!”蒙毅憤憤的說,“有本事咱們擺開陣勢好好幹一場,做這些偷雞摸狗的事情算什麼英雄?”

章邯閉着眼睛說:“他們本來就沒有將自己當成英雄。”

衆人的調侃與半開玩笑的語氣並沒有讓嬴政的心平靜下來。嬴政老了,到了知天命的年紀時也就越來越相信“天意”了。一連串的亡秦之預言,讓這位在大秦執政三十多年的君王感到力不從心。統一六國之前,還沒有遇到過如此多的反對之聲,即便遇到,也只是在戰場上,成王敗寇,立見分曉,何時也沒有在政治輿論上打過仗。

焚書坑儒也許是嬴政君臣對天下打響的文化革命的第一槍,但這樣的打壓並不能讓天下人有所收斂,相反,在僻靜的角落隨時都涌現着毛骨悚然之聲,讓人防不勝防。

張良的攻心之術很高明,他看透了強硬的皇帝背後是一顆脆弱的心。人越是對自己的政敵實施打壓,內心越是感到害怕。他們患得患失,疑心極重,同時也會讓自己迷失方向。

嬴政肅穆的看着李斯問道:“你們是如何得知這個預言的?”

李斯沉默着,他當然不能說是聽到百姓中的市井之民之言論了。他看了看嬴政說:“微臣也是聽歸來的將領稟報的。”

“那你如何看?”

李斯說:“微臣的意見很簡單,這定是六國老世族的陰謀詭計,故意設計亡秦之論讓我君臣胡亂猜測,以致荒廢國事,從而從中漁利啊!”

“不過丞相不覺得這樣的把戲也太小兒科了嗎?”

李斯明白嬴政的意思,繼續說道:“皇上考慮的是,這四個字很有可能是張良等人故意刻在石頭上以蠱惑天下人的。只可惜那些個士兵已經給破壞了,不能知道具體是怎麼回事。”

嬴政低頭沉思,聲音沉重,繼續分析:“朕也覺得此乃張良小兒的攻心之計,據說此人經天緯地,有將相之才,我等不可小覷。只是如今預言四起,一個接着一個,難不成都是巧合嗎?”

“謊言說了一千遍就是真理。”李斯說,“三人成虎,何況這些言論經過了無數個三人才來到咸陽的,因此皇上不必擔心。”

嬴政點了點頭,他並沒有糊塗,他看着衆人期待的目光,提出了心裡最後一個疑慮:“愛卿請看,這‘亡秦者胡’到底是什麼意思?”

廟堂之間一片安靜,皇帝的這個問題的確很微妙,這是一個回答肯定也不可以回答否定也不可以的問題,這個時候就需要語言藝術了。

李斯沉思了一會說:“微臣來看,‘亡秦者胡’的危言或許可以視爲杞人憂天。”

嬴政等人認真聽着,他們都知道也許只有李斯可以解釋的清。

“‘胡’少數民族也,亡秦之論歸結於‘胡’,這意思很明確就是希望大秦能夠毀於少數民族之手。而對我大秦有威脅的少數民族不用說,人們都會想到匈奴。六國老世族想利用匈奴入侵中原之時天下大亂之際趁機復國,纔會放出如此之預言的。”

“爲了一己之私,任華夏蒼生於不顧,當真可恥也!”章邯氣憤的說。

李斯笑了笑說:“可惜他們的算盤打錯了,如今匈奴主力已被蒙恬九原大軍徹底摧毀,沒有個十數二十年匈奴很難恢復元氣,即便恢復元氣了,也很難重新集結兵力,再一次大規模的南下。”

蒙毅聽了覺得很有道理:“丞相言之有理,更何況哥哥又在北方修葺長城,等匈奴大軍再到之時,一道天險已然完工了。”

“蒙將軍說的好。”李斯轉身對嬴政笑了笑說,“皇上大可放心,‘秦’亡不了,‘胡’也沒有那個實力。因此‘亡秦者胡’的言論自然不攻自破了。”

聽李斯這一剖析,嬴政的心稍稍踏實了,但是在他們君臣的內心依舊隱藏着一股莫名的恐懼,不知爲何,嬴政和李斯互相交換了眼神,似乎都已讀出對方心中的不安。

李斯首先對着嬴政說:“皇上,您覺得要不要向裳兒諮詢一下?”

“裳兒?”嬴政冷笑一聲,“朕還沒有問罪與她,你可知她已犯了欺君之罪?”

李斯的身體抖了一抖,他極力的控制住自己的不安說:“皇上,一碼歸一碼,還是宣她來問問吧。”

嬴政想了想,對趙高一聲說:“傳令,宣那霓裳。”

甘泉宮中,那霓裳一人獨處,愛人的離去,讓她憂傷萬分。這一次,是皇上發現他們的事情,也許,今生都不能與扶蘇相見了。

嘔心瀝血的將扶蘇調回咸陽,沒想到陰差陽錯了幾次他們又回到了原來的地方。九原苦寒不重要,更重要的是那霓裳知道天下很快就要大亂,扶蘇不知命歸何方,而自己除了在這裡嘆息,竟不能做任何事情。

正沉思,趙高進門宣讀聖諭,那霓裳一見趙高眼圈都發紅,她知道,定是這個小人作祟,纔將扶蘇和自己如此痛苦。

“霓裳姑娘,皇上宣你覲見呢!”

那霓裳看都沒看他一眼,冷冷的問道:“何事?”

“哎呦,這我就不知道了。”趙高的嗓子如老母鴨一般不陰不陽,“皇上的事情,我們做奴才的如何得知呢?”

那霓裳懶得跟他廢話,換了身衣服,覲見去了。

那霓裳一進殿,嬴政開門見山,那霓裳想了想這四個“亡秦者胡”之後斬釘截鐵的說:“皇上聽了臣妾的話能否按照臣妾的做法執行?”

“你且說說看。”

“皇上有個幼子胡亥,天下將毀於他手。”那霓裳看着嬴政驚訝中帶着疑惑的眼神說,“‘亡秦者胡’的‘胡’正是此等出處。”

“裳兒!”李斯急切的勸阻着,示意不要再往下說。

那霓裳不顧嬴政已經黑下的臉色繼續說:“當然,那個小兒還沒有能力興風作浪,皇上歸天后,這個閹黨將爲虎作倀,一手遮天的在大秦興風作浪!”

趙高聽了腿都軟了,趕忙向嬴政表忠誠:“皇上明鑑啊,奴才忠心耿耿伺候皇上二十多年,如何有這樣想法和能力啊!”

嬴政黑着臉,一直隱忍自己內心的憤怒。

“爲今之計,只有一法可讓大秦度過此劫。”那霓裳說,“誅殺胡亥與閹人趙高,只有如此方可讓那個預言消逝。”

“是不是再立扶蘇爲太子,等朕百年以後,你就是皇后了?”

那霓裳的心中霹靂般的一涼,但此時她也沒有了先前的顧忌。扶蘇的命運將面臨挑戰,那麼自己也不能如此受制於人,她的心一橫,豁出去了。

“皇上此言不差,扶蘇必須立爲太子,他仁義之名滿天下,定能將大秦治理的井井有條,還望皇上下旨,否則定然後悔莫及!”

“放肆!”嬴政再一次大怒,這是在扶蘇大不敬之後又一個人對自己如此不敬如此不恭的,“你們倆真是心有靈犀啊,連對朕的態度都驚人的相同。看來朕對你實在是太客氣了。來人,押往雲陽監獄……”

“皇上不可啊!”李斯跪下來聲音嘶啞的喊着。

正文_第五十九章 復辟暗流正文_第五十四章 大敗匈奴2第二十二章 秋風掃落葉第六章 後宮之亂正文_第四十七章 力行郡縣正文_第五十八章 重修長城2第二十五章 廟堂之爭2正文_第二十八章 李信伐楚2正文_第二十八章 李信伐楚2正文_第九十一章 李斯之死1正文_第六十章 方士亂國1正文_第三十一章 痛定思痛正文_第八十章 大清洗第十二章 情色交易正文_第七十章 三千弱水留神傷正文_第九十三章 李斯之死3正文_第三十二章 李信之死正文_第六十四章 焚書令第二十二章 秋風掃落葉第十五章 真命天子現身正文_第96章 鉅鹿之戰2正文_第七十八章 生死抉擇正文_第五十四章 大敗匈奴2正文_第六十三章 方士亂國4正文_第八十四章 魂斷函谷關2正文_第四十四章 美人之殤正文_第六十七章 坑殺儒家3第十一章 弱女子的力挽狂瀾3第十一章 弱女子的力挽狂瀾3第十四章 君王也有無奈的時候正文_第七十六章 貴人相助第十八章 權錢與美女1第十章 弱女子的力挽狂瀾2第二十六章 尋策與佳人正文_第八十五章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1正文_第三十七章 王翦滅楚3正文_第八十七章 臨危受命正文_第八十六章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2正文_第九十一章 李斯之死1正文_第九十三章 李斯之死3正文_第六十章 方士亂國1正文_第六十四章 焚書令第四章 嫪毐謀反誅三族2正文_第四十三章 美人妙計安天下2正文_第三十六章 相認之苦正文_第六十七章 坑殺儒家3正文_第四十八章 深思熟慮步步爲營1第十九章 權錢與美女2正文_第七十章 三千弱水留神傷第九章 弱女子的力挽狂瀾1正文_第四十六章 將星隕落正文_第八十四章 魂斷函谷關2第二十三章 草原一夜正文_第七十二章 沙丘之變2正文_第六十章 方士亂國1正文_第三十六章 相認之苦正文_第四十三章 美人妙計安天下2正文_第七十六章 貴人相助第二十六章 尋策與佳人第二十四章 廟堂之爭1第二十三章 草原一夜正文_第六十五章 坑殺儒家1正文_第八十九章 楚漢雛形正文_第四十七章 力行郡縣第八章 可愛的妹妹正文_第八十九章 楚漢雛形第六章 後宮之亂正文_第四十三章 美人妙計安天下2正文_第二十七章 李信伐楚1正文_第六十五章 坑殺儒家1正文_第四十七章 力行郡縣第二十六章 尋策與佳人正文_第六十章 方士亂國1正文_第七十一章 沙丘之變1正文_第七十二章 沙丘之變2正文_第九十四章 指鹿爲馬正文_第二十九章 李信伐楚3正文_第六十三章 方士亂國4正文_第七十七章 爭分奪秒正文_第六十四章 焚書令第二十三章 草原一夜正文_第八十二章 相見不如想念正文_第四十四章 美人之殤正文_第四十二章 美人妙計安天下1正文_第六十九章 亡秦之論正文_第八十九章 楚漢雛形正文_第八十八章 起義軍的潰敗正文_第三十七章 王翦滅楚3正文_第七十七章 爭分奪秒正文_第96章 鉅鹿之戰2第十四章 君王也有無奈的時候正文_第四十七章 力行郡縣正文_第三十五章 王翦滅楚2第一章 夢迴大秦正文_第三十八章 王翦滅楚4正文_第四十五章 登基大典正文_第四十八章 深思熟慮步步爲營1第十八章 權錢與美女1正文_第九十二章 李斯之死2
正文_第五十九章 復辟暗流正文_第五十四章 大敗匈奴2第二十二章 秋風掃落葉第六章 後宮之亂正文_第四十七章 力行郡縣正文_第五十八章 重修長城2第二十五章 廟堂之爭2正文_第二十八章 李信伐楚2正文_第二十八章 李信伐楚2正文_第九十一章 李斯之死1正文_第六十章 方士亂國1正文_第三十一章 痛定思痛正文_第八十章 大清洗第十二章 情色交易正文_第七十章 三千弱水留神傷正文_第九十三章 李斯之死3正文_第三十二章 李信之死正文_第六十四章 焚書令第二十二章 秋風掃落葉第十五章 真命天子現身正文_第96章 鉅鹿之戰2正文_第七十八章 生死抉擇正文_第五十四章 大敗匈奴2正文_第六十三章 方士亂國4正文_第八十四章 魂斷函谷關2正文_第四十四章 美人之殤正文_第六十七章 坑殺儒家3第十一章 弱女子的力挽狂瀾3第十一章 弱女子的力挽狂瀾3第十四章 君王也有無奈的時候正文_第七十六章 貴人相助第十八章 權錢與美女1第十章 弱女子的力挽狂瀾2第二十六章 尋策與佳人正文_第八十五章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1正文_第三十七章 王翦滅楚3正文_第八十七章 臨危受命正文_第八十六章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2正文_第九十一章 李斯之死1正文_第九十三章 李斯之死3正文_第六十章 方士亂國1正文_第六十四章 焚書令第四章 嫪毐謀反誅三族2正文_第四十三章 美人妙計安天下2正文_第三十六章 相認之苦正文_第六十七章 坑殺儒家3正文_第四十八章 深思熟慮步步爲營1第十九章 權錢與美女2正文_第七十章 三千弱水留神傷第九章 弱女子的力挽狂瀾1正文_第四十六章 將星隕落正文_第八十四章 魂斷函谷關2第二十三章 草原一夜正文_第七十二章 沙丘之變2正文_第六十章 方士亂國1正文_第三十六章 相認之苦正文_第四十三章 美人妙計安天下2正文_第七十六章 貴人相助第二十六章 尋策與佳人第二十四章 廟堂之爭1第二十三章 草原一夜正文_第六十五章 坑殺儒家1正文_第八十九章 楚漢雛形正文_第四十七章 力行郡縣第八章 可愛的妹妹正文_第八十九章 楚漢雛形第六章 後宮之亂正文_第四十三章 美人妙計安天下2正文_第二十七章 李信伐楚1正文_第六十五章 坑殺儒家1正文_第四十七章 力行郡縣第二十六章 尋策與佳人正文_第六十章 方士亂國1正文_第七十一章 沙丘之變1正文_第七十二章 沙丘之變2正文_第九十四章 指鹿爲馬正文_第二十九章 李信伐楚3正文_第六十三章 方士亂國4正文_第七十七章 爭分奪秒正文_第六十四章 焚書令第二十三章 草原一夜正文_第八十二章 相見不如想念正文_第四十四章 美人之殤正文_第四十二章 美人妙計安天下1正文_第六十九章 亡秦之論正文_第八十九章 楚漢雛形正文_第八十八章 起義軍的潰敗正文_第三十七章 王翦滅楚3正文_第七十七章 爭分奪秒正文_第96章 鉅鹿之戰2第十四章 君王也有無奈的時候正文_第四十七章 力行郡縣正文_第三十五章 王翦滅楚2第一章 夢迴大秦正文_第三十八章 王翦滅楚4正文_第四十五章 登基大典正文_第四十八章 深思熟慮步步爲營1第十八章 權錢與美女1正文_第九十二章 李斯之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