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_第四十七章 力行郡縣

“朕沒有功夫和你耽誤,快告訴朕解決辦法!”

嬴政一臉陰森,冷冷的看着嬌弱的那霓裳,他準備帶着王翦的屍首回咸陽厚葬,因此片刻不能停留。

好吧,那霓裳也不再賣關子,說:“安定五萬秦人軍心的最好辦法,是爲他們在這裡建一個家。”

“如何建?”

那霓裳翻眼看了看嬴政,心想這個皇帝當真是不懂風情,她繼續說,“有家室的士兵讓家人隨軍遷過來,無家室的則從咸陽調姑娘過來。如此一來,軍心穩也。”

“如此大費周章,在當地尋找不就完了?”嬴政憤憤的說。

“我說你這個……”那霓裳真想說你這個人真是木頭腦袋,但還是溫柔的假裝客氣的說,“皇上,您看這裡人煙稀少,就是有點姿色的人都被帶往秦國了,哪還有女人呢?”

“這倒也是。六國美女都入秦國也的確有些多了,不如賞給大秦將士,讓她們也有個好歸宿,兩全其美。”

於是嬴政下詔:六國姑娘,願意嫁往駐楚秦軍士兵者,享終生免稅之遇,並賜嫁妝五十金。

詔書一下,報名者數不勝數。其實這些人裡多數是楚女,她們在秦國實在呆不下去,思鄉情怯,恨不得早日迴歸故土。如今不僅可以回家,還可以免賦稅終生及黃金作爲嫁妝,何樂不爲?

至於嫁於誰,也不重要,亂世之中能有個歸宿已屬不易,無需挑挑揀揀。

秦咸陽城。

嬴政爲王翦舉行了盛大的厚葬儀式,一切後事完畢,開始了新的治國征程。

在經歷了二十餘年的奮鬥歷程,李斯終於登上了最高的政治舞臺,秦國丞相之位,而此時,他已是知天命的年紀。

三十歲還是一介布衣的李斯,在楚國糧倉中悟出了“倉中鼠、廁中鼠”之後毅然辭去公職前往秦國追求自己的夢想。經歷了呂不韋門下的門客小吏的陣痛,經歷了嫪毐謀反的殺戮,終於憑自己的才學和努力做到了廷尉之職。十餘年的廷尉,讓他從一個熱血青年變成了一個冷血執法者。而今,王綰逝世,他終於如願以償,成爲大秦丞相。

男人,都是熬出來的!

皇帝親自拜相,李斯感激涕零,這一刻他等了太久,也是從這一刻開始,他已經準備將自己的全部獻給大秦帝國。

今日朝會,李斯站在了最靠近嬴政的位置,德高望重的他面對滿朝文武心安理得,這份回報他當之無愧。

當然,那霓裳依舊坐在指定的位置,帶着面紗,象徵性的迴避着“後宮不得干政”的條例。

嬴政穿着嶄新的皇袍安坐在皇位上,他面無表情,對着大殿中的文武說:“治國方略,請各抒己見。”

這一次,李斯沒有再故作深沉。除了自己可以一展宏圖之外,更重要的他作爲丞相第一次參加朝會,理應做出表率,將自己的心中所想毫無保留的說出來,爲大秦的未來盡綿薄之力。

李斯說:“當今天下,混亂不堪。七國人民混雜交匯,一種事物七種標準,如何讓其成爲一種,此乃當前要解決的首要問題。”

“恩,丞相所言極是。”

“首先要解決的當是政治制度,沒有一個完善的制度,一切都將是空談。”

“願聞其詳。”

李斯繼續說:“周朝分封,亂象重生,諸侯國內只認諸侯,不知還有天子之事。今大秦統據天下,不可再重蹈周朝覆轍,應力行郡縣制。”

李斯這一席話可將滿朝文武得罪個大半,無數文臣武將眼巴巴的等着分封,讓自己有一塊土地,以致讓子孫後代享用不盡,也算是爲自己家族治一份家業。

這下可好,取消分封,直接郡縣了,那就是說天下都是秦國的地盤,各個郡縣都由皇帝親自任命官員。所有的賦稅錢糧都是國家的,那我們這些老弟兄們不是白乾了嗎?

於是,王賁首先不同意,他仗着自己功勞大,起身反對說:“天下之大,僅憑咸陽一地鞭長莫及。大秦欲安天下,當效法周朝分封制,讓皇帝各位皇子爲諸侯國,鎮守邊遠地區,纔是長久之計啊。”

“王將軍所言差異。”那霓裳開口了,“分封制之論,不合五百年天下潮流。自春秋戰國以來,禮樂崩壞,瓦釜雷鳴。國家變了,人民變了,以致變法風生水起。說白了,還是分封諸侯明爭暗鬥,導致天下大戰連綿不斷,讓百姓流離失所。若再行分封,便是歷史的倒退,幾百年過去了,王將軍還在說同樣的事情,當真刻舟求劍也。”

王賁滿腔熱血哪能聽得了這個,他正要發作,那霓裳繼續緊追不捨的說:“夏商周時期,天下爲發生激盪,生產力低下,當然不知郡縣爲何物。殊不知周武王屍骨未寒,周王室便發生諸侯亂政,若不是大秦千里勤王浴血奮戰,何來八百年周朝天下?而如今大秦坐了天下,多少佔了分封的便宜。難道,王將軍想讓我大秦重蹈周朝覆轍?”

“你……”王賁氣的說不出話來,這頂帽子扣的太大,壓的這位叱吒風雲的將軍擡不起身來。

看着滿朝文武不發一語,那霓裳知道很多人都心知肚明的有着私心。她對着朝臣用中肯的話勸說着,她要爲父親的政治生命延續的同時儘可能的少樹敵。

“大家爲大秦出生入死,得到一塊封地理所當然。可是大家知不知道這樣一個即將淘汰的制度是不適合當今的時代的。”那霓裳苦苦的說,“按說丞相大人在統一戰爭*勞也不小,如果分封的話也應該獲得不小的一塊封地。他爲何不要?是不想要嗎?誰都想!可是,爲了大秦帝國的利益必須放棄,只有讓整個帝國在一個權力中樞中運行着,才能保證他強大的生命力!”

那霓裳的話有理有據,由不得人不同意。對於私心,秦人不是那麼小肚雞腸,在這一刻,似乎很多人的想法都轉變了。是啊,在大秦的任命下做官,同樣能夠得到想要的東西,何必要逆着皇帝和天下的心背道而馳呢?

嬴政默默的肯定着,李斯暗暗的欣賞着,這些話,他們君臣都不能說,只有她,纔有最適合說的立場和角度。

終於,人們被她忽悠了……

昭:朕會同大臣複議,審時天下大勢,決定推行郡縣制。從今以後,天下力行郡縣,分封諸侯不復存在。

爲了讓百姓誠服,李斯特別在詔書最後加了三點理由:

一、戰國之世,七國相距數千裡,若行分封,無以防地方禍亂。同時,國力難聚,一旦天下有變,則無從應對。

二、若行分封,國小稅收則小國家法令難以推行,必影響國家之建設。郡縣則緩急有度,利於各地方調度之便。

三、天下初定,再行分封,便是再次立國,使統一戰爭沒玩沒了喋喋不休,只有郡縣,纔可保一方永久平安,百姓方可安居樂業。

秦人是純樸的,一番肺腑之言,讓百姓們看到了這一套領導班子的確是以爲人民服務爲宗旨,當咸陽城內到處張掛詔書之時,滿城萬人空巷,都在議論今後的國家大事與自己生活。讚不絕口之外還流露出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李斯獨自一人在酒肆裡喝酒,低調的默默無聞的看着百姓們對新政的反應。他看到自己傾注多年的郡縣制深入人心之時,一口秦酒下肚,暖意瞬間涌現。

三杯酒下肚,李斯興致躍起,他將小兒叫來,說:“拿筆墨來。”

頃刻間,筆墨伺候完畢,李斯用他冠絕天下的書法開始了揮灑。三十六個郡的郡名與郡守,一一對應。對於這些人選,他胸有成竹,不用皇帝審覈,只要他點頭,他們便可上任了。

優雅的書法在紙上行雲流水般的穿插,一些讀書人被這一手難以遇見的書*底給深深吸引了。他們從來沒有見過一個人在喝的滿臉通紅一手端着酒杯一手寫字的人。而且,書寫的內容還是秦國的三十六個郡。

“此乃何人?”

“不知道,看起來是個大學問人。”

“唉,他寫的什麼?我不識字。快點告訴我。”

“我也不識字。”

李斯寫完大筆一揮,將筆墨紙硯放於桌前,扔下一串銅錢,哈哈大笑的離開了。

那一晚,李斯喝醉了。這是這麼多年來第一次喝醉了。多年的奮鬥,讓今日的他出人頭地的站在了權利的頂峰,享受着人間的富貴榮華。

然而,他並不是一個追求財富的“倉中鼠”,如果是,他完全可以主張分封,從中得到一塊封地,享盡其中的樂趣。

他是有政治追求的人,他要將平時所學,平生所願在這裡實現,讓自己能夠像所有的歷史人物一樣永載史冊。郡縣制只是他宏偉藍圖的一個開始,他還有更多更務實的治國方針獻於皇帝。

而嬴政也需要他,他們君臣猶如魚和水相互支持,相互前進。人生得一知己,乃之大幸。何況,這個知己還是一位千古帝王。

李斯要正式施展他的才華了,而很多時候,那霓裳的背後支持纔是更加重要的。

第三章 嫪毐謀反誅三族1第六章 後宮之亂正文_第六十三章 方士亂國4第三章 嫪毐謀反誅三族1正文_第九十一章 李斯之死1正文_第三十五章 王翦滅楚2正文_第六十六章 坑殺儒家2正文_第五十六章 重修長城1第十章 弱女子的力挽狂瀾2第二十一章 李牧之死2正文_第九十五章 鉅鹿之戰1正文_第二十九章 李信伐楚3正文_第六十五章 坑殺儒家1正文_第三十六章 相認之苦正文_第三十九章 王翦滅楚5正文_第98章 秦國覆滅1正文_第八十二章 相見不如想念正文_第八十八章 起義軍的潰敗正文_第六十四章 焚書令第六章 後宮之亂正文_第六十四章 焚書令正文_第七十五章 沙丘之變5正文_第七十六章 貴人相助正文_第三十六章 相認之苦第十章 弱女子的力挽狂瀾2正文_第三十五章 王翦滅楚2正文_第三十七章 王翦滅楚3正文_第三十七章 王翦滅楚3正文_第四十一章 楚國滅亡正文_第四十八章 深思熟慮步步爲營1正文_第三十七章 王翦滅楚3第二十六章 尋策與佳人正文_第三十一章 痛定思痛第二十五章 廟堂之爭2正文_第五十三章 大敗匈奴1第四章 嫪毐謀反誅三族2正文_第97章 鉅鹿之戰3正文_第96章 鉅鹿之戰2第二十二章 秋風掃落葉正文_第六十三章 方士亂國4正文_第七十七章 爭分奪秒正文_第三十六章 相認之苦正文_第三十四章 美人隨軍第五章 嫪毐謀反誅三族3第六章 後宮之亂正文_第七十九章 蒙恬下獄正文_第六十章 方士亂國1第十二章 情色交易正文_第四十五章 登基大典正文_第三十一章 痛定思痛正文_第九十五章 鉅鹿之戰1第十四章 君王也有無奈的時候第二十五章 廟堂之爭2楔子第二十四章 廟堂之爭1正文_第六十二章 方士亂國3第五章 嫪毐謀反誅三族3第五章 嫪毐謀反誅三族3第十章 弱女子的力挽狂瀾2正文_第四十四章 美人之殤正文_第七十六章 貴人相助第十一章 弱女子的力挽狂瀾3正文_第六十九章 亡秦之論正文_第五十七章 久別重逢第二十章 李牧之死1第十八章 權錢與美女1正文_第六十三章 方士亂國4正文_第五十九章 復辟暗流第十一章 弱女子的力挽狂瀾3正文_第九十章 棄暗投明正文_第七十章 三千弱水留神傷第一章 夢迴大秦正文_第六十章 方士亂國1正文_第六十二章 方士亂國3正文_第九十二章 李斯之死2正文_第八十一章 泯滅人倫正文_第九十一章 李斯之死1第十九章 權錢與美女2第六章 後宮之亂第十九章 權錢與美女2第一章 夢迴大秦第二十五章 廟堂之爭2正文_第三十二章 李信之死正文_第五十章 深思熟慮步步爲營3正文_第九十四章 指鹿爲馬正文_第六十三章 方士亂國4第十八章 權錢與美女1第十一章 弱女子的力挽狂瀾3正文_第三十一章 痛定思痛正文_第八十一章 泯滅人倫第二十二章 秋風掃落葉第十五章 真命天子現身正文_第七十三章 沙丘之變3第二十三章 草原一夜正文_第四十五章 登基大典第十一章 弱女子的力挽狂瀾3正文_第四十六章 將星隕落正文_第三十三章 王翦滅楚1正文_第五十三章 大敗匈奴1
第三章 嫪毐謀反誅三族1第六章 後宮之亂正文_第六十三章 方士亂國4第三章 嫪毐謀反誅三族1正文_第九十一章 李斯之死1正文_第三十五章 王翦滅楚2正文_第六十六章 坑殺儒家2正文_第五十六章 重修長城1第十章 弱女子的力挽狂瀾2第二十一章 李牧之死2正文_第九十五章 鉅鹿之戰1正文_第二十九章 李信伐楚3正文_第六十五章 坑殺儒家1正文_第三十六章 相認之苦正文_第三十九章 王翦滅楚5正文_第98章 秦國覆滅1正文_第八十二章 相見不如想念正文_第八十八章 起義軍的潰敗正文_第六十四章 焚書令第六章 後宮之亂正文_第六十四章 焚書令正文_第七十五章 沙丘之變5正文_第七十六章 貴人相助正文_第三十六章 相認之苦第十章 弱女子的力挽狂瀾2正文_第三十五章 王翦滅楚2正文_第三十七章 王翦滅楚3正文_第三十七章 王翦滅楚3正文_第四十一章 楚國滅亡正文_第四十八章 深思熟慮步步爲營1正文_第三十七章 王翦滅楚3第二十六章 尋策與佳人正文_第三十一章 痛定思痛第二十五章 廟堂之爭2正文_第五十三章 大敗匈奴1第四章 嫪毐謀反誅三族2正文_第97章 鉅鹿之戰3正文_第96章 鉅鹿之戰2第二十二章 秋風掃落葉正文_第六十三章 方士亂國4正文_第七十七章 爭分奪秒正文_第三十六章 相認之苦正文_第三十四章 美人隨軍第五章 嫪毐謀反誅三族3第六章 後宮之亂正文_第七十九章 蒙恬下獄正文_第六十章 方士亂國1第十二章 情色交易正文_第四十五章 登基大典正文_第三十一章 痛定思痛正文_第九十五章 鉅鹿之戰1第十四章 君王也有無奈的時候第二十五章 廟堂之爭2楔子第二十四章 廟堂之爭1正文_第六十二章 方士亂國3第五章 嫪毐謀反誅三族3第五章 嫪毐謀反誅三族3第十章 弱女子的力挽狂瀾2正文_第四十四章 美人之殤正文_第七十六章 貴人相助第十一章 弱女子的力挽狂瀾3正文_第六十九章 亡秦之論正文_第五十七章 久別重逢第二十章 李牧之死1第十八章 權錢與美女1正文_第六十三章 方士亂國4正文_第五十九章 復辟暗流第十一章 弱女子的力挽狂瀾3正文_第九十章 棄暗投明正文_第七十章 三千弱水留神傷第一章 夢迴大秦正文_第六十章 方士亂國1正文_第六十二章 方士亂國3正文_第九十二章 李斯之死2正文_第八十一章 泯滅人倫正文_第九十一章 李斯之死1第十九章 權錢與美女2第六章 後宮之亂第十九章 權錢與美女2第一章 夢迴大秦第二十五章 廟堂之爭2正文_第三十二章 李信之死正文_第五十章 深思熟慮步步爲營3正文_第九十四章 指鹿爲馬正文_第六十三章 方士亂國4第十八章 權錢與美女1第十一章 弱女子的力挽狂瀾3正文_第三十一章 痛定思痛正文_第八十一章 泯滅人倫第二十二章 秋風掃落葉第十五章 真命天子現身正文_第七十三章 沙丘之變3第二十三章 草原一夜正文_第四十五章 登基大典第十一章 弱女子的力挽狂瀾3正文_第四十六章 將星隕落正文_第三十三章 王翦滅楚1正文_第五十三章 大敗匈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