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_第二十九章 李信伐楚3

李信大怒,拔劍向前一揮:殺!

前一晚,李信與蒙武對飲了不少溫酒,雖不是對症的驅毒黃酒,但也有效的化解了體內的溼毒。軍中不少將士昨夜也飲了酒,還保留着六七成的戰鬥力,當軍令一出,全軍依舊奮不顧身的衝向前去。

秦軍的毅力強的驚人,很多溼毒深重的士兵在上吐下瀉的同時依舊可以揮舞手中的長劍與楚軍搏鬥。有些士兵四肢無力手無寸鐵,便直接向楚軍撲去,對着臉頰耳朵咬去,活生生的撕下一大塊肉來。

秦軍在這個時候還遇到另外一個困難,那便是地形的影響。此地雖不是茂密的樹林,但樹的密度也遠遠大於他們安營紮寨的河邊。秦軍鐵騎在衝殺時,一來不能夠全力衝擊,稍不留神就會撞到樹上;二來手中長劍揮舞受阻,一不小心就會砍到樹上。這個時候,秦軍騎兵只好下馬戰鬥,地勢不平,加之身披重甲,戰鬥力便又打了折扣。

兩軍昏天黑地的廝殺着,血的顏色似乎把初升的太陽染模糊了。一個時辰過去,雙方死傷過半,誰也沒有在局面上佔據主動。

項燕目光凝神,看着那些身中數劍還踉踉蹌蹌滿臉不甘的秦軍,心中感慨無比。我軍已佔據天時地利與人和,依舊不能將秦軍徹底擊潰,若是公平對陣,結果可想而知,看來秦滅三晉的確是摧朽拉枯的順理成章。

項燕不能放過這次打敗李信的絕佳機會,他知道如果不能戰勝秦軍,楚國定然人心渙散,再想聚兵抗秦將不再可能了。於是他親自躍馬奔向城內,他要讓楚王能夠和自己一樣同仇敵愾,打出最後一張底牌。

此時的楚王與楚國王室貴族都在城樓上看這場史無前例的秦楚大戰,二十餘萬秦楚軍隊從日出殺到中午,喊殺聲與辱罵聲如鋼針一般一根根刺進楚國君臣的心中。在都城前,和秦軍一決高下,將是楚國生死存亡的最後決戰,無路可退的時候,往往讓懦弱的人也會拼死一搏。

此時城中還有三萬禁軍,這是郢都守城的最後精銳,不到萬不得已是絕對不能出城迎敵的。他們保護着城內的王侯將相,保護着百姓糧草,如果不復存在,那麼郢都城只有束手就擒任人宰割了。

而項燕則是要說服楚王將這壓箱底的力量調動到前線戰場,這場戰役的重要性已不言而喻,勝負直接關係到楚國命運,相信再昏庸的廟堂也能夠明白這個道理。

“敢情我王,將城內三萬禁軍調往戰場,我軍太需要一場勝利了。”項燕開門見山毫不遮掩。

楚王猶豫了一下,此時的楚王不是沒有想過將最後的力量投向前線,只是,萬一……

項燕看出了楚王的顧慮,慷慨陳詞的說:“大王,您的將士正在浴血奮鬥,戰機轉瞬即逝,請大王快做決斷!”

楚王也不再拐彎抹角,扶起已經跪下的項燕說:“項將軍,我當然想要一場勝利,但是現在敵我雙方局勢不明朗,我軍並沒有取得壓倒性的勝利,若這三萬人都打沒了,我們可是連守城的士兵都沒有了啊!”

項燕說:“大王勿憂,秦軍中溼毒很深,現已疲憊不堪,已是強弩之末。加之地形複雜戰鬥力直線下降。大王請看,秦軍現在全靠意志支撐,如我軍增派援軍將能夠從心智上摧毀敵軍,大王請不要再猶豫!我願以項氏一族的人頭擔保,我們定會旗開得勝!”

“項老將軍嚴重了。”楚王急忙說,“就依老將軍就是。”

“謝大王!”項燕轉身離開,“傳令!城中軍隊整裝待發,隨我出城與秦軍決一死戰!”

“殺——”

楚軍士氣高漲,一個個帶着國恥家仇奔向戰場,正在和秦軍廝殺的楚軍見援軍到來士氣大振,瘋一樣的向秦軍撲去……

漸漸的,秦軍支撐不住了。蒙武看着一個個倒下的秦軍痛苦的對李信說:“將軍,撤吧!”

“撤?”李信的字典裡從來沒有這個字,“自孝公以來,我大秦將士從來沒有在狹路相逢中撤退過!只有戰勝或者戰死,沒有戰退!”

蒙武很理解年輕氣盛的李信,但戰爭不是賭氣,他要對大秦將士負責,說:“將軍,青山若在,柴燒不完,聽我一句,先撤再從長計議!”

李信也漸漸看出了問題的嚴重性,加之蒙武邊說邊拉着他往後退,只好下令:“撤!”

撤退是一門學問,撤的合理就可以最大限度的減少傷亡,撤的倉促則會加大傷亡的數量,還不如死戰到底,不如不撤。

撤退時首先自己不能亂,否則前軍後軍互相踩踏,自相殘殺只會親者痛仇者快。一定要有序,只有嚴格的軍紀做保證才能讓更多的士兵撤離戰場。

第二則是斷後,敵軍追擊若立刻調轉馬頭只會成爲對方的活靶子,這個時候就必須有人掩護。在時間上保證大部隊的撤離,只是這斷後的這些人凶多吉少了。

另外,撤退時依然需要保持戰鬥力,身邊的戰友與自己的兵器不能丟,丟盔卸甲那是敗軍的表現,只有毫無軍紀的逃跑,纔會有盲目的自相踐踏。

而秦軍,則是擁有優良傳統的軍隊。蒙武看到大軍危險,主動要求斷後,他告訴李信,你是主將,要帶領大家脫離危險,你若不在,軍心也隨之煙消雲散。

李信不怕死,他堅決要蒙武先走,自己親自斷後。就在他們爭執的時候,一個精煉的將領大聲說:“二位將軍快走,末將墊後!”

二人一看是章邯,心中有底,互相拱手,相繼完成使命。

章邯帶着五千騎兵一字排開,爲主力大軍的撤退提供了強有力的屏障。楚軍豈可善罷甘休,紅着眼舉着刀殺了過來,在他們眼裡十幾萬主力大軍都被擊退,區區幾千人,何足掛齒。

此時的秦軍已後退數裡,剛纔的顛簸地形已遠離,章邯就是看着這樣的平坦路面才下令軍隊擺開陣勢,要和楚軍決一死戰。

在秦軍的作戰字典裡,沒有人多人少的概念。剛纔在矮樹林中的憋屈到現在還憤憤不平,由於這些士兵昨夜都飲了酒加上剛纔一戰大汗淋漓,溼毒已經影響不到他們的身體,一個個精神抖擻滿面殺氣。

楚軍漸漸接近,秦軍拿出剛纔一直沒有用到的弓弩,拉滿弓,對着楚軍就是一陣狂射。五千支箭,像黃蜂一般帶着風聲迎面飛來,頓時楚軍前軍倒下一片。與此同時,秦軍將士拿出長劍,喊聲震天的和楚軍混戰在一起。

騎兵對步兵,戰鬥力不可同日而語。五千騎兵猶如狼入羊羣,酣暢淋漓的砍殺,彷彿秦軍不是在打仗,而是在享受着一種樂趣。

一種無與倫比的樂趣……

“鈴鈴鈴……”楚軍鳴金收兵了。

章邯看到任務已完成,也很識相的追隨主力軍隊去了。秦軍沒有戀戰,沒有人會想着用這幾千人吞下對方都城,人心不足蛇吞象,秦軍,很務實。而項燕,則有他的考慮。

李信撤回了淮北,清點了軍隊,傷亡五萬餘人,輜重幾乎全部丟失。攻城器械和戰車強弩都不復存在,進攻是不可能了,能不能回到秦國現在都是一個問題。

然而李信很不甘心,他本是豪氣萬丈的少壯將軍,心懷滅國雄心而來卻徒然經歷如此莫名敗績,情何以堪?

令李信和蒙武沒有想到的是,更糟糕的事情還在後面。

當夜,秦軍在城內休整,經歷了一天的戰鬥全軍人困馬乏,飽食戰飯後很快睡着了。李信與蒙武相視無言,盤算着如何向嬴政交代。不管怎樣,總算佔領了一些城池,也算是給自己和秦國一點安慰吧。

突然,城內火光四起,喊聲震天。敏感的蒙武立刻從夢中醒來,只聽有人來報:“不好了將軍,我們的糧草被人燒了。”

“什麼?”李信大怒,“這是在我們自己的城裡,何人如此大膽?”

“據有人說,是城內百姓燒的。”

“啊——”蒙武一聲驚歎。

蒙武最擔心的事情還是發生了,全軍退回淮北時他就想到新占城池人心不穩,如果他們臨時倒戈,我軍內外受敵該如何是好?由於白天消耗精力太多,沒等到和李信溝通這個問題,事情就出了。

這時,天空瞬間如白晝般明亮,敏銳的李信潛意識的喊了一聲“注意隱蔽!”後,上萬支帶着火焰的箭飛逝而下——楚軍攻城了!

李信惱羞成怒,大喊一聲:“打開城門,出城迎敵!”

無論蒙武如何在身後吶喊,也沒有攔下李信的坐騎。李信一馬當先,奔着項燕的中軍車轅衝了過去,敗的如此窩囊,年輕氣盛的他寧願和楚軍魚死網破。

可惜,魚會死,網沒有破。數支箭射向了李信坐騎的馬腿,李信一個跟頭跌倒在地,幾個士兵五花大綁送到軍前,楚軍一片歡騰。

活捉敵方主將,前所未有的勝利!

“將軍!”章邯對着城外撕心裂肺的喊着,上馬就要出城營救。

“章將軍!你不能去!”蒙武此時此刻體現出了老將應有的冷靜,“關閉城門,方爲上策。”

章邯焦急的說:“主將被擒,我等都要問斬,你不知道嗎?”

蒙武說:“我當然知道,但我要對城內的十萬大秦將士負責。我要把他們帶回秦國!”

“可是……”章邯回頭看了看城外,“難道我們就不管李將軍的死活了嗎?”

“楚軍既然活捉李將軍就沒想讓他死,項燕是個君子,不會讓李將軍受皮肉之苦的。先把城內的叛亂平息。”

“關閉城門!”一聲令下讓還在城外的秦軍成了甕中之鱉。

但是,城內的秦軍有生力量卻得到了奇蹟般的倖存。

正文_第七十五章 沙丘之變5第十六章 君王本性1正文_第四十二章 美人妙計安天下1正文_第六十二章 方士亂國3第十七章 君王本性2第十七章 君王本性2正文_第四十五章 登基大典正文_第四十八章 深思熟慮步步爲營1正文_第八十章 大清洗正文_第八十四章 魂斷函谷關2正文_第六十章 方士亂國1正文_第八十一章 泯滅人倫正文_第九十章 棄暗投明第十七章 君王本性2正文_第四十七章 力行郡縣正文_第五十六章 重修長城1正文_第八十一章 泯滅人倫正文_第三十八章 王翦滅楚4正文_第九十三章 李斯之死3正文_第六十章 方士亂國1第二十六章 尋策與佳人正文_第七十二章 沙丘之變2正文_第五十七章 久別重逢第二十三章 草原一夜正文_第七十六章 貴人相助正文_第六十三章 方士亂國4正文_第八十四章 魂斷函谷關2正文_第五十九章 復辟暗流正文_第七十一章 沙丘之變1正文_第六十九章 亡秦之論正文_第八十八章 起義軍的潰敗正文_第六十三章 方士亂國4正文_第三十七章 王翦滅楚3第十七章 君王本性2正文_第三十一章 痛定思痛第十三章 最毒婦人心正文_第四十四章 美人之殤正文_第八十三章 魂斷函谷關1正文_第五十六章 重修長城1第二十一章 李牧之死2正文_第五十二章 深思熟慮步步爲營5正文_第八十一章 泯滅人倫正文_第三十四章 美人隨軍正文_第九十一章 李斯之死1正文_第二十八章 李信伐楚2正文_第八十二章 相見不如想念正文_第三十三章 王翦滅楚1正文_第六十六章 坑殺儒家2第四章 嫪毐謀反誅三族2正文_第七十五章 沙丘之變5正文_第五十四章 大敗匈奴2楔子正文_第四十五章 登基大典第五章 嫪毐謀反誅三族3正文_第七十七章 爭分奪秒正文_第五十八章 重修長城2正文_第八十五章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1第五章 嫪毐謀反誅三族3正文_第五十四章 大敗匈奴2正文_第三十章 營救蒙武正文_第六十九章 亡秦之論正文_第五十八章 重修長城2正文_第五十六章 重修長城1正文_第五十章 深思熟慮步步爲營3正文_第四十二章 美人妙計安天下1正文_第97章 鉅鹿之戰3正文_第七十八章 生死抉擇正文_第八十九章 楚漢雛形第二十六章 尋策與佳人第十九章 權錢與美女2第十七章 君王本性2正文_第六十六章 坑殺儒家2正文_第三十四章 美人隨軍正文_第97章 鉅鹿之戰3正文_第八十六章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2正文_第98章 秦國覆滅1正文_第六十三章 方士亂國4第五章 嫪毐謀反誅三族3正文_第七十五章 沙丘之變5正文_第七十五章 沙丘之變5正文_第九十章 棄暗投明正文_第八十章 大清洗正文_第四十四章 美人之殤第五章 嫪毐謀反誅三族3正文_第四十二章 美人妙計安天下1正文_第八十一章 泯滅人倫正文_第三十六章 相認之苦正文_第四十章 王翦滅楚6正文_第七十七章 爭分奪秒正文_第三十四章 美人隨軍正文_第四十七章 力行郡縣第二十一章 李牧之死2正文_第四十六章 將星隕落正文_第96章 鉅鹿之戰2正文_第六十章 方士亂國1第六章 後宮之亂第十八章 權錢與美女1第十章 弱女子的力挽狂瀾2第五章 嫪毐謀反誅三族3
正文_第七十五章 沙丘之變5第十六章 君王本性1正文_第四十二章 美人妙計安天下1正文_第六十二章 方士亂國3第十七章 君王本性2第十七章 君王本性2正文_第四十五章 登基大典正文_第四十八章 深思熟慮步步爲營1正文_第八十章 大清洗正文_第八十四章 魂斷函谷關2正文_第六十章 方士亂國1正文_第八十一章 泯滅人倫正文_第九十章 棄暗投明第十七章 君王本性2正文_第四十七章 力行郡縣正文_第五十六章 重修長城1正文_第八十一章 泯滅人倫正文_第三十八章 王翦滅楚4正文_第九十三章 李斯之死3正文_第六十章 方士亂國1第二十六章 尋策與佳人正文_第七十二章 沙丘之變2正文_第五十七章 久別重逢第二十三章 草原一夜正文_第七十六章 貴人相助正文_第六十三章 方士亂國4正文_第八十四章 魂斷函谷關2正文_第五十九章 復辟暗流正文_第七十一章 沙丘之變1正文_第六十九章 亡秦之論正文_第八十八章 起義軍的潰敗正文_第六十三章 方士亂國4正文_第三十七章 王翦滅楚3第十七章 君王本性2正文_第三十一章 痛定思痛第十三章 最毒婦人心正文_第四十四章 美人之殤正文_第八十三章 魂斷函谷關1正文_第五十六章 重修長城1第二十一章 李牧之死2正文_第五十二章 深思熟慮步步爲營5正文_第八十一章 泯滅人倫正文_第三十四章 美人隨軍正文_第九十一章 李斯之死1正文_第二十八章 李信伐楚2正文_第八十二章 相見不如想念正文_第三十三章 王翦滅楚1正文_第六十六章 坑殺儒家2第四章 嫪毐謀反誅三族2正文_第七十五章 沙丘之變5正文_第五十四章 大敗匈奴2楔子正文_第四十五章 登基大典第五章 嫪毐謀反誅三族3正文_第七十七章 爭分奪秒正文_第五十八章 重修長城2正文_第八十五章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1第五章 嫪毐謀反誅三族3正文_第五十四章 大敗匈奴2正文_第三十章 營救蒙武正文_第六十九章 亡秦之論正文_第五十八章 重修長城2正文_第五十六章 重修長城1正文_第五十章 深思熟慮步步爲營3正文_第四十二章 美人妙計安天下1正文_第97章 鉅鹿之戰3正文_第七十八章 生死抉擇正文_第八十九章 楚漢雛形第二十六章 尋策與佳人第十九章 權錢與美女2第十七章 君王本性2正文_第六十六章 坑殺儒家2正文_第三十四章 美人隨軍正文_第97章 鉅鹿之戰3正文_第八十六章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2正文_第98章 秦國覆滅1正文_第六十三章 方士亂國4第五章 嫪毐謀反誅三族3正文_第七十五章 沙丘之變5正文_第七十五章 沙丘之變5正文_第九十章 棄暗投明正文_第八十章 大清洗正文_第四十四章 美人之殤第五章 嫪毐謀反誅三族3正文_第四十二章 美人妙計安天下1正文_第八十一章 泯滅人倫正文_第三十六章 相認之苦正文_第四十章 王翦滅楚6正文_第七十七章 爭分奪秒正文_第三十四章 美人隨軍正文_第四十七章 力行郡縣第二十一章 李牧之死2正文_第四十六章 將星隕落正文_第96章 鉅鹿之戰2正文_第六十章 方士亂國1第六章 後宮之亂第十八章 權錢與美女1第十章 弱女子的力挽狂瀾2第五章 嫪毐謀反誅三族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