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_第三十五章 王翦滅楚2

秦南陽大營

後顧之憂解決,王翦大軍浩浩蕩蕩的開到了秦楚交接之地的南陽大營。

數日後,軍隊休整完畢,王翦第一次升帳聚將,除了糧草輜重大型器械還在運送的路上,六十萬大軍已經嚴陣以待了。王翦從帥案前站起,第一次對各位將領正面部署滅楚方略。

他用劍鞘指了指楚國地圖,中氣十足的說:“楚爲天下大國,國土面積爲戰國之最。滅楚之根本,在於杜絕驕躁之氣,要用面對趙國強敵那般冷靜從容。今我大秦傾國之兵伐楚,如再失利,我等項上人頭不保是小事,大秦根基動搖纔是你我等人承擔不了的歷史責任!”

“我等謹遵軍令!”

“各位明白老夫用心良苦就好。”王翦手握劍柄威嚴的說,“滅楚方針,不出輕兵,不求奇兵,全軍正面穩步推進,一城一池攻之,直到完全佔有楚國都城,全殲楚軍主力,俘獲楚國王室。若楚軍分兵固守,我軍則求之不得;若楚軍放棄陳城,向南集中兵力防守,我軍則進逼與其對峙,既不立即開戰,也不使其逃離。總之,與楚作戰,步步爲營,絕不可重蹈李信覆轍!”

“末將遵命!”

王翦看到將領士氣高漲,心中頓時一熱。將軍們能夠認同自己的部署,足以證明大家對首戰之錯的認識是徹徹底底的急功近利了。常言道:上下同心欲者勝。將士同心如臂使,何愁戰無不勝攻無不克?更重要的是,秦軍將士都認爲首戰敗北不是進兵之錯,更非戰力不及楚軍,而是分兵輕裝中了楚軍埋伏而已。

散會後,王翦從中軍大帳出來,看見了扶蘇和那霓裳在帳外等候。此時的那霓裳一身戎裝,入軍後爲了方便怕引人注意換下了長裙。髮髻盤在透頂,一雙炯炯有神的雙眸神采奕奕。纖細的身段,威風凜凜,一副巾幗英雄的氣質本色。

王翦立刻拱手相迎,說:“公子爲何在此等候,快請入帳,霓裳姑娘也快請。”

三人入賬,席地而坐後,扶蘇笑着說:“不是本公子要見老將軍,而是裳兒姐姐要爲您獻策,我只是旁聽啊。”

王翦一聽肅然起敬,趕忙說:“裳兒姑娘請講,老夫洗耳恭聽。”

那霓裳有些不好意思的笑了笑,說:“老將軍如此禮賢下士,讓晚輩有些不安啊。”

“哪裡,秦國唯纔是舉已是傳統,我等老朽不可僭越。”

“老將軍真乃國士之風!”那霓裳說,“老將軍力求穩紮穩打,可曾想過六十萬大軍暴露敵前,項燕會堅守不出,而我軍長途跋涉,若一城一池攻打,豈不事倍功半?”

王翦沉思一會說:“老夫考慮過,但爲了謹慎不出差錯,只好如此,請問霓裳姑娘有何良策?”

“藏兵不分兵!”

“哦?願聞其詳。”

那霓裳看了看身邊的扶蘇,意思是讓他認真聽着,然後說:“藏兵,是爲了讓對方做不到知己知彼,而且楚國地形多山地樹林,便於藏兵。不分兵則是遵循老將軍穩紮穩打滅楚方針,不急功近利,孤軍深入,步步爲營。”

“好!不知我軍該藏兵多少?”

“三十萬!”

“這麼多嗎?”

“當然,必須讓楚國君臣認爲我大秦急於報上次敗楚的一箭之仇。以致讓其認爲我軍定會急於求成,與其決戰。而楚國也會集中全國兵力與我對峙,當他們發現自己兵力佔優時定會出戰,這樣可一戰定天下矣。”

王翦聽了認真的點了點頭:“霓裳姑娘分析的很有道理,老夫只是所慮項燕會上當嗎?”

“老將軍常在軍旅,對楚國廟堂之微妙可能有所不知。”那霓裳繼續說,“楚國君臣關係之微妙遠不如秦國之清明。即便如此,老將軍都受到猜忌,何況項燕?另外,四國老世族急於復國,見到楚國兵力佔優定會催其向前推進。楚國族族有兵,軍令不一,項燕手下只有十多萬能夠效忠的軍隊,如此掣肘,如何能夠勝秦。老將軍放心,此戰楚國必敗!”

說完她和扶蘇手牽着手走出中軍大帳,王翦看着兩人離開的背影不由一笑,心想:這二人還真的挺般配啊!

三月初,晴朗無雲的日子,王翦下令,左右軍三十萬大軍沿樹林行軍藏匿,中軍三十萬進逼陳城。一時間,南陽大營轟轟隆隆,大軍浩浩蕩蕩的向項燕及四國老世族所在地陳城進發。

楚陳城之地

陳城的項燕幕府前所未有的緊張。

去歲打敗秦軍後,楚國朝野大爲振奮,向秦國進兵的呼聲響徹了整個江淮大地。楚國王室與大臣們興奮不已,平日裡萬難出手的各色私兵一夜之間變成了各地官軍。這些近乎烏合之衆的軍隊一反常態的爭相趕往淮北,不管項燕的軍令如何,瘋一樣的搶佔一座座失而復得的空城。項燕大怒,下令讓所有原來抗秦的私兵全都到大軍營地,然軍令歸軍令,執行起來卻拖拖拉拉,一直到兩個月後,這些所謂的抗秦大軍才陸陸續續的來到大軍營地。

可能連項燕自己都沒有想到,楚國蜂擁而至的大軍竟然達到了六十萬之多!楚國私兵衆多,族族有兵,難怪李信會吃大虧呢!

楚國有四大家族,分別是屈氏、昭氏、景氏加上如今的項氏。項燕統領楚國王室軍隊十五萬,項氏私兵五萬。屈、昭、景三族軍隊各十萬,加之楚國各中小族兵和四國老世族殘餘十萬,共計六十萬人。先不論這些軍隊是否有戰鬥力,就看這陣勢,加之糧草充足,他們也可以擁有抗秦的勇氣。

項燕升帳議事,各族將領齊聚一堂。項燕首先站起來對大家拱手道:“今我楚國傾國之兵齊聚淮北,紮營於陳城,是我等爲國效力的大好時機。若此戰再勝秦國,則定能動搖秦國根基,到時候四國復國,我大楚當雄霸天下,成爲天下霸主。各位將軍,要好好打好這一仗了。”

“我等定全力以赴!”

“好!我在這裡先謝過了。”項燕拱手謝過,繼續說,“今探馬來報,秦軍再一次來攻,這一次的軍隊較上次更多,而且統率是老奸巨猾的王翦。”

“愛他是誰,老子就是要把他吃掉!”

“手下敗將還敢再來,看來是活的不耐煩了!”

“叫秦國人又來無回!”

“……”

項燕看着帳下衆人一副不知天高地厚的嘴臉心中不免有些厭煩。可是此時絕對不可以明說的。楚國不如秦國軍令政令統一,項燕最多能直接控制的軍隊最多二十萬人。屈景昭三族實力不可小覷,雖然討厭他們,但還是要用這些人。

而如今,項燕能用的辦法不是強行下達軍令,這樣的效果只會讓各族軍隊分崩離析,到最後被秦軍各個擊破。他只有採用近乎宗教的手段對其施加影響,讓衆人最大限度的團結在一起,至於能走多遠,就看楚國的國運造化了。

“諸位!請安靜!”頓時大帳內鴉雀無聲,項燕開始談論抗秦方略了,“此次戰鬥和上次戰勝李信一樣。再度放棄陳城諸城,大軍退後相機出戰。之所以沿襲此戰法,根本原因還是秦強楚弱,楚軍欲取勝,得空其當守,以淮北之地爲誘餌分散秦軍兵力,方能尋到戰機。否則,我軍必敗!”

衆人聽了面面相覷,一時間竊竊私語。誰心裡都清楚,淮北諸城已被他們爭先恐後的先後駐紮,現在屁股還沒有捂熱就要放棄,退回到自己封地附近尋找戰機,這是各族將領無論如何都接受不了的。更何況楚軍剛剛打敗秦軍,認爲自己天下無敵,秦軍也不過爾爾,更加不贊同項燕的方略了。

“項老將軍,我有探馬來報,秦軍此次出兵三十萬,而我軍六十萬,如何要退守?難道二比一的兵力還怕他不成?”

項燕立刻應對:“我也有探馬來報,秦軍大營的確駐紮三十萬大軍,可你知道這是秦軍中軍還是全部兵力?王翦用兵如神,焉知不會有詐?”

“秦軍新敗,捲土重來理當虛張聲勢,何苦隱藏實力滅自己士氣漲他人威風,這不和常理吧?”

項燕繼續給予回覆:“戰場變幻莫測,不能用固定思維分析問題。王翦此人老夫瞭解,他不是一個虛僞之人,相反他務實的程度讓人目瞪口呆,我相信,王翦定不會輕易透露底牌的!”

衆人看說不過項燕,又不願輕易撤兵,便開始無理取鬧了:“我等要和秦國決一死戰!讓秦軍血債血償!”

這便是楚國,軍有私兵族有私將,戰場決斷往往牽扯到種種利益讓人難以取捨。統兵之人不僅做不到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甚至連麾下的將軍們有時候都難以駕馭。衆人三人成虎般的要和秦軍決一死戰,讓人覺得他項燕若採用以退爲進之戰法就是畏敵就是不忠君愛國了。作爲戰國末年楚國名將,無論如何清醒,也改變不了楚國數百年的傳統,於是他只有明知不可爲而爲之了。

難道真的要讓六十萬大軍各自爲戰,眼睜睜的看着他們被秦軍吞併嗎?

於是,項燕無可奈何的下令:全軍各司其職,準備與秦軍決一死戰!

正文_第八十二章 相見不如想念正文_第98章 秦國覆滅1正文_第八十一章 泯滅人倫第三章 嫪毐謀反誅三族1第二十一章 李牧之死2正文_第四十章 王翦滅楚6正文_第七十一章 沙丘之變1正文_第七十章 三千弱水留神傷正文_第六十四章 焚書令正文_第三十二章 李信之死正文_第三十七章 王翦滅楚3正文_第五十五章 大敗匈奴3正文_第六十章 方士亂國1第十二章 情色交易正文_第九十四章 指鹿爲馬正文_第九十四章 指鹿爲馬正文_第四十九章 深思熟慮步步爲營2正文_第三十二章 李信之死正文_第六十六章 坑殺儒家2第二十三章 草原一夜正文_第八十一章 泯滅人倫楔子正文_第八十二章 相見不如想念正文_第七十五章 沙丘之變5楔子正文_第三十二章 李信之死正文_第八十五章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1正文_第五十三章 大敗匈奴1正文_第三十八章 王翦滅楚4正文_第四十二章 美人妙計安天下1正文_第四十五章 登基大典第五章 嫪毐謀反誅三族3第三章 嫪毐謀反誅三族1第七章 似曾相識,你已不在正文_第五十九章 復辟暗流正文_第六十五章 坑殺儒家1第二十三章 草原一夜第二十章 李牧之死1正文_第九十二章 李斯之死2正文_第三十三章 王翦滅楚1正文_第三十六章 相認之苦正文_第九十四章 指鹿爲馬正文_第六十章 方士亂國1正文_第三十八章 王翦滅楚4正文_第三十五章 王翦滅楚2正文_第七十六章 貴人相助第一章 夢迴大秦第六章 後宮之亂正文_第五十三章 大敗匈奴1第十三章 最毒婦人心正文_第七十二章 沙丘之變2正文_第四十一章 楚國滅亡正文_第五十四章 大敗匈奴2正文_第八十六章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2正文_第96章 鉅鹿之戰2正文_第五十六章 重修長城1正文_第六十八章 父子離心正文_第六十一章 方士亂國2正文_第五十七章 久別重逢第一章 夢迴大秦正文_第四十三章 美人妙計安天下2正文_第三十九章 王翦滅楚5第十章 弱女子的力挽狂瀾2正文_第八十一章 泯滅人倫正文_第六十三章 方士亂國4第二十五章 廟堂之爭2第十九章 權錢與美女2正文_第九十一章 李斯之死1正文_第三十四章 美人隨軍正文_第六十四章 焚書令正文_第八十二章 相見不如想念正文_第六十七章 坑殺儒家3正文_第96章 鉅鹿之戰2正文_第五十章 深思熟慮步步爲營3第五章 嫪毐謀反誅三族3正文_第96章 鉅鹿之戰2正文_第五十一章 深思熟慮步步爲營4正文_第八十四章 魂斷函谷關2正文_第三十九章 王翦滅楚5第十五章 真命天子現身正文_第七十六章 貴人相助正文_第八十四章 魂斷函谷關2第七章 似曾相識,你已不在第二十一章 李牧之死2正文_第三十六章 相認之苦正文_第八十五章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1楔子正文_第四十九章 深思熟慮步步爲營2正文_第七十三章 沙丘之變3正文_第五十七章 久別重逢正文_第七十一章 沙丘之變1正文_第三十五章 王翦滅楚2第四章 嫪毐謀反誅三族2正文_第八十章 大清洗第十六章 君王本性1第二十四章 廟堂之爭1正文_第八十八章 起義軍的潰敗正文_第五十六章 重修長城1正文_第五十六章 重修長城1
正文_第八十二章 相見不如想念正文_第98章 秦國覆滅1正文_第八十一章 泯滅人倫第三章 嫪毐謀反誅三族1第二十一章 李牧之死2正文_第四十章 王翦滅楚6正文_第七十一章 沙丘之變1正文_第七十章 三千弱水留神傷正文_第六十四章 焚書令正文_第三十二章 李信之死正文_第三十七章 王翦滅楚3正文_第五十五章 大敗匈奴3正文_第六十章 方士亂國1第十二章 情色交易正文_第九十四章 指鹿爲馬正文_第九十四章 指鹿爲馬正文_第四十九章 深思熟慮步步爲營2正文_第三十二章 李信之死正文_第六十六章 坑殺儒家2第二十三章 草原一夜正文_第八十一章 泯滅人倫楔子正文_第八十二章 相見不如想念正文_第七十五章 沙丘之變5楔子正文_第三十二章 李信之死正文_第八十五章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1正文_第五十三章 大敗匈奴1正文_第三十八章 王翦滅楚4正文_第四十二章 美人妙計安天下1正文_第四十五章 登基大典第五章 嫪毐謀反誅三族3第三章 嫪毐謀反誅三族1第七章 似曾相識,你已不在正文_第五十九章 復辟暗流正文_第六十五章 坑殺儒家1第二十三章 草原一夜第二十章 李牧之死1正文_第九十二章 李斯之死2正文_第三十三章 王翦滅楚1正文_第三十六章 相認之苦正文_第九十四章 指鹿爲馬正文_第六十章 方士亂國1正文_第三十八章 王翦滅楚4正文_第三十五章 王翦滅楚2正文_第七十六章 貴人相助第一章 夢迴大秦第六章 後宮之亂正文_第五十三章 大敗匈奴1第十三章 最毒婦人心正文_第七十二章 沙丘之變2正文_第四十一章 楚國滅亡正文_第五十四章 大敗匈奴2正文_第八十六章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2正文_第96章 鉅鹿之戰2正文_第五十六章 重修長城1正文_第六十八章 父子離心正文_第六十一章 方士亂國2正文_第五十七章 久別重逢第一章 夢迴大秦正文_第四十三章 美人妙計安天下2正文_第三十九章 王翦滅楚5第十章 弱女子的力挽狂瀾2正文_第八十一章 泯滅人倫正文_第六十三章 方士亂國4第二十五章 廟堂之爭2第十九章 權錢與美女2正文_第九十一章 李斯之死1正文_第三十四章 美人隨軍正文_第六十四章 焚書令正文_第八十二章 相見不如想念正文_第六十七章 坑殺儒家3正文_第96章 鉅鹿之戰2正文_第五十章 深思熟慮步步爲營3第五章 嫪毐謀反誅三族3正文_第96章 鉅鹿之戰2正文_第五十一章 深思熟慮步步爲營4正文_第八十四章 魂斷函谷關2正文_第三十九章 王翦滅楚5第十五章 真命天子現身正文_第七十六章 貴人相助正文_第八十四章 魂斷函谷關2第七章 似曾相識,你已不在第二十一章 李牧之死2正文_第三十六章 相認之苦正文_第八十五章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1楔子正文_第四十九章 深思熟慮步步爲營2正文_第七十三章 沙丘之變3正文_第五十七章 久別重逢正文_第七十一章 沙丘之變1正文_第三十五章 王翦滅楚2第四章 嫪毐謀反誅三族2正文_第八十章 大清洗第十六章 君王本性1第二十四章 廟堂之爭1正文_第八十八章 起義軍的潰敗正文_第五十六章 重修長城1正文_第五十六章 重修長城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