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七章 殺雞儆猴

李師師聞聽張叔夜邀請她移居開封府,考慮到金兵未必能攻入汴京,再加上杏花樓中尚有自己常年來的積累,自己若是移居開封府了,兵士們趁自己不在,搶劫一番,損失頗大。另外,太上皇亳州進香只是躲避一時,畢竟還是要回來的。假若太上皇自亳州返回後,來到杏花樓,卻不見自己,會失望至極的。如此想着,李師師便婉拒道:“多謝府牧大人關心,妾身覺得,還是居住在杏花樓中爲好。只是希望府牧大人嚴格約束兵士,令他們不得無故進入樓中。”

張叔夜見說,心中疑慮,心裡暗想,李明妃既然如此說了,必然是有兵士進入樓中騷擾明妃娘娘了,若不然怎會有如此一說?於是,張叔夜轉首望向王江,問道:“王提轄,是什麼情況呀?”。

王江見問,遂答道:“稟告府牧大人,下官所屬部將王玉明誤認燕將軍爲陌生男子,遂進樓查問,結果被燕將軍驅趕毆打。”

王江得到的報告是,王玉明發現杏花樓中有陌生男子,遂進樓去查問,卻被陌生男子毆打。王江並不知道王玉明訛詐李師師、讓李師師爲他彈琴的情況。

張叔夜見說,遂又將目光看向燕青,以徵求情況是否屬實。

燕青本不想再提過去的事。燕青知道,以開封府牧、朝廷一品大員張叔夜的權力,殺一個小小兵士,就像踩死一隻螞蟻一樣,自己要是把王玉明訛詐李師師、讓李師師爲他彈琴的情況說將出去,張叔夜會殺了王玉明。燕青本不想說,但又一想,李師師催着俺去防衛汴京城池,俺要是離開了杏花樓,兵士們再騷擾李師師該如何辦?就現在的情況,殺一個不良之徒,對其他人也是警示。

如此一想,燕青衝王江抱拳致歉,然後說道:“王提轄所言不實。王提轄的部屬之所以進入樓中,並不是發現了本侍衛,而是居心不良。你那部屬,先是藉口通報情況,進入樓中;繼而以傾慕明妃娘娘容貌和才華爲由,訛詐明妃娘娘爲他彈琴唱曲,本侍衛忍耐不住,隨從屏障後出來,驅趕毆打王玉明,以保護明妃娘娘。事情經過便是如此。”

張叔夜見說,勃然大怒。張叔夜心想,我堂堂開封府牧、朝廷一品大員,見了明妃娘娘況且畢恭畢敬,他王玉明一個小小尉官,竟然也敢威逼明妃娘娘給他唱曲子?!明妃娘娘是誰?明妃娘娘乃太上皇專寵之女人,連一個小小尉官都逼迫着明妃娘娘給他唱曲子,成何體統?這是將太上皇置於何地呀?簡直是狂妄至極,色膽包天,不殺不足以立規矩!憤怒中的的張叔夜高聲吼道:“傳令!速將御林軍駐開封府尉官王玉明斬首示衆!”

王江聞令,轉身出樓,指着王玉明道:“速將王玉明捆綁起來,斬首示衆!”幾個兵士遂涌向王玉明,欲將其捆綁起來。王玉明大驚失色,叫道:“王提轄,小的知罪了,請轉告府牧大人,手下留情,饒小人一命,小的再也不敢了。”王江揮了揮手,命令兵士們道:“捆綁起來,拉下去,斬首!”兵士們遂將大呼小叫的王玉明捆綁起來,拉至一邊,咔嚓一刀,砍了王玉明的頭顱。王江令兵士們將王玉明的頭顱懸掛在街旁門樓上。

王江復入樓中,向張叔夜稟報道:“稟告府牧大人,末將已將王玉明斬首示衆。”

張叔夜聞報,站起身來,向李師師一拜,說道:“明妃娘娘在上。臣束兵不嚴,用人不當,致使兵士騷擾了明妃娘娘,臣對不起太上皇信賴,臣有罪,臣請明妃娘娘處置。”

李師師見狀,也忙起身,對張叔夜說道:“張大人言重了。此事與張大人無任何關係,張大人莫要自責。其實也沒啥大事,現在,既是王玉明已斬首示衆,此事就過去了,無需再提了。張大人公務繁忙,還請歸府吧。”

張叔夜見說,對着李師師又是一拜。拜畢,張叔夜反轉身,命令王江道:“明妃娘娘居住之地,乃太上皇家眷居住之重地,任何人不得侵擾。本官命令你親自駐守杏花樓,確保明妃娘娘不受到任何侵擾。但有不法之徒,格殺勿論!”

王江高聲答道:“末將謹遵府牧大人之令,確保明妃娘娘安全無虞。”

張叔夜隨即又轉視燕青道:“燕將軍,金軍進犯,汴京危急,此危急存亡之際,正是朝廷用人之時,請燕將軍隨本官返回開封府,本官將向聖上鄭重推薦燕將軍。”

燕青挺身站立,雙手抱拳,對張叔夜一拜後,高聲答道:“在下願追隨府牧大人爲保衛汴京效死命。”

“好!”張叔夜大喜,高聲說道:“給燕將軍備馬!”說畢,張叔夜又對着李師師一拜道:“明妃娘娘在上,下官已安排王提轄率五百餘御林軍護衛杏花樓,明妃娘娘的安全,絕對沒有問題。明妃娘娘在上,下官離開後,若有不良之徒膽敢侵擾明妃娘娘,明妃娘娘隨時派人告訴下官,下官決不輕饒於他。”

李師師彎腰做了個萬福,輕聲答道:“多謝府牧大人。”

張叔夜望李師師又是一拜,高聲說道:“下官告退!”

隨即,張叔夜帶着燕青返回開封府。

當夜,張叔夜款待燕青,準備第二天早朝時,將燕青推薦給欽宗皇帝。

就在張叔夜款待燕青的時候,宰相白時中、李邦彥又偷偷地於天黑時入宮,覲見欽宗皇帝趙桓,鼓動着趙桓離京南下,前往襄陽。

白時中、李邦彥之所以偷偷入宮,乃是爲了躲避太常少卿李綱,想揹着李綱,鼓動欽宗趙桓離京南下,前往襄陽。白天的時候,因爲李剛的堅持,欽宗已經決定留在汴京了。白時中、李邦彥不死心,遂於天黑時又偷偷入宮,覲見欽宗皇帝趙桓。

白時中、李邦彥跪拜欽宗皇帝,口呼:“聖上萬歲!萬歲!萬萬歲!”欽宗皇帝趙桓擺手說道:“二位卿平身。”白時中、李邦彥爬起身來。

龍座上,欽宗看着白時中、李邦彥問道:“二位卿連夜入宮,又是爲了何事?”

白時中邁前一步,望欽宗趙桓一拜,說道:“啓奏聖上。白日時,臣等與李少卿爭執,勸聖上離京,前往襄陽,此乃萬全之策。李少卿勸阻聖上留京,乃是置聖上安危於不顧。聖上啊!李少卿說得誓言旦旦的,然而,李少卿如何保證汴京不失?假若汴京失陷,聖上該將如何?聖上,以臣之見,莫要管李少卿的勸阻,還是趁早離京南下,前往襄陽爲好。”

ωwш ★тt kΛn ★C〇

李邦彥也從旁勸導:“啓奏聖上。白宰相所言極是。李少卿書生意氣,指靠不得。那金兵乃虎狼之師,殘暴兇蠻,京師萬一失守,後果不堪設想。啓奏聖上,既是已任命李少卿全權負責汴京防務事宜,汴京城便交給他李少卿了;他既是誓言旦旦,就全力守城便是,聖上萬不可把希望寄託在毫無保障的空說上。臣恭請聖上,趁金兵尚未圍困汴京之前,迅速離京,南下襄陽,待時機成熟,再揮軍北上,光復汴京。”

在白時中、李邦彥兩個奸臣佞賊的鼓動下,欽宗趙桓又變卦了,打算第二天一大早便動身,離京南下,前往襄陽。

欽宗趙桓對白時中、李邦彥說道:“二位卿,今晚所議之事,莫讓他人知道了,特別是莫讓李少卿知道了。二位卿當選派精兵強將,護送朕前往襄陽,不得有誤。另外,二位卿回府後,也抓緊準備,帶上家眷,與朕一同離京南下,前往襄陽。”

白時中、李邦彥彎腰答道:“聖上放心,臣等連夜準備兵馬,明日一大早,護送聖上離京,南下襄陽。”

欽宗道:“好!好!二位卿上心,千萬莫誤了朕。”

白時中回道:“聖上只管放心,有臣等在,必保聖上萬無一失;只是……”

見白時中欲言又止,欽宗趙桓問道:“只是什麼?卿只管直言。”

白時中道:“明日早朝,必有大臣反對聖上離京南下,前往襄陽,臣建議取消早朝,派御林軍把守宮門,任何人無詔不得入宮覲見。”

欽宗見說,忙道:“卿所言極是,朕令御林軍嚴守宮門,不放任何大臣入內。”

白時中、李邦彥遂向欽宗告退,出了宮,回到府中,連夜準備兵馬,準備第二天一大早便護送着欽宗趙桓離京南下,千萬襄陽。

第二天一大早,張叔夜帶着燕青,前往朝中,準備將燕青推薦給欽宗趙桓。張叔夜帶着燕青來到宮門前。宮門前兩邊站立着一百餘名御林軍兵士,殿前司指揮使、大將張炳忠親率百十名御林軍把守宮門。

這個情況明顯不同於平常。平常的時候,宮門前執勤的乃是班直類的小官,鮮有指揮使之類的大官親自帶隊值守宮門的。

張叔夜心中暗自疑惑,心想,今日宮中,必有蹊蹺之事。

第二百一十七章 大爲驚慌第一百二十三章 凱旋途中第一百三十九章 雲壁救難第一百六十五章 大禹山中 (6)第二百二十六章 金兵渡河第六十四章 太祖稱帝 (2)第二百二十八章 徽宗禪位 (4)第八十二章 魔君排座第十三章 徽宗皇帝第二百二〇一章 收復燕京 (15)第一百五十八章 保媒拉縴 (1)第二十二章 王黼其人第二百五十九章 宮前情願 (1)第三十七章 完顏崛起第一百七十三章 銀芝歸燕第二百三十七章 殺雞儆猴第二百一十八章 收復燕京 (12)第一百一十三章 前往睦州第二百五十三章 追殺王黼第二百三十七章 殺雞儆猴第二百二〇二章 收復燕京 (16)第二十六章 大興土木第二百四十九章 西軍抵京第二十四章 三次任相第一百七十八章 首次伐遼 (5)第一百〇七章 江南民變第一百七十三章 銀芝歸燕第五十八章 密謀反遼第五十一章 天祚繼位第二十二章 王黼其人第二百四十七章 保衛太原 (3)第二百五十九章 宮前情願 (1)第六章 趙氏諸君第一百〇五章 征剿梁山 (4)第一百四十三章 閣樓議事第十三章 徽宗皇帝第四十九章 結識世忠 (1)第一百六十二章 大禹山中 (3)第一百八十三章 鴆殺宋江 (1)第二百四十一章 北郊之戰第二百二十六章 金兵渡河第十七章 二次任相第一百七十六章 首次伐遼 (3)第九十九章 君臣議事第九十章 遼臣使金第四章 奇花異草第二百一十七章 大爲驚慌第一百八十章 首次伐遼 (7)第一百三十三章 攔路打劫 (2)第二百三十五章 燕青護花第七十四章 林沖遭禍第二十二章 王黼其人第一百七十九章 首次伐遼 (6)第二百五十三章 追殺王黼第二百二十四章 晉陽城下(2)第七十八章 金屋藏嬌第五十七章 事出有因第七十三章 楊志賣刀第二十八章 童貫得勢第九十四章 暗通梁山 (2)第四十三章 暗中施計 (1)第二百二〇一章 收復燕京 (15)第一百五十二章 挽留銀芝第二百二十六章 金兵渡河第二百二十八章 徽宗禪位 (4)第七十四章 林沖遭禍第一百六十九章 醞釀出兵 (4)第二百四十九章 西軍抵京第二百二〇五章 張覺降宋 (2)第一百七十五章 首次伐遼 (2)第七十七章 火併梁山第一百八十八章 藥師投宋 (2)第二十四章 三次任相第二百二十六章 金兵渡河第二百六十章 宮前情願 (2)第二百四十四章 與金議和第九十四章 暗通梁山 (2)第二百一十一章 收復燕京 (5)第二百一十八章 收復燕京 (12)第一百六十七章 醞釀出兵 (2)第一百六十八章 醞釀出兵 (3)第八十七章 激烈爭論第四十八章 馬植探營 (2)第二百四十六章 保衛太原 (2)第一百七十一章 再見馬植 (1)第一百九十二章 藥師投宋(6)第六十九章 反攻上京第一百三十三章 攔路打劫 (2)第四十四章 暗中施計 (2)第十五章 榮升太尉第二百一十一章 藥師叛宋 (1)第二百二〇四章 張覺降宋 (1)第二十五章 哄惑徽宗第一百九十一章 藥師投宋(5)第一百一十四章 巧言令色第一百〇二章 征剿梁山 (1)第一百二十七章 雙林幽谷第二百三十二章 趙佶南逃 (2)第七十七章 火併梁山
第二百一十七章 大爲驚慌第一百二十三章 凱旋途中第一百三十九章 雲壁救難第一百六十五章 大禹山中 (6)第二百二十六章 金兵渡河第六十四章 太祖稱帝 (2)第二百二十八章 徽宗禪位 (4)第八十二章 魔君排座第十三章 徽宗皇帝第二百二〇一章 收復燕京 (15)第一百五十八章 保媒拉縴 (1)第二十二章 王黼其人第二百五十九章 宮前情願 (1)第三十七章 完顏崛起第一百七十三章 銀芝歸燕第二百三十七章 殺雞儆猴第二百一十八章 收復燕京 (12)第一百一十三章 前往睦州第二百五十三章 追殺王黼第二百三十七章 殺雞儆猴第二百二〇二章 收復燕京 (16)第二十六章 大興土木第二百四十九章 西軍抵京第二十四章 三次任相第一百七十八章 首次伐遼 (5)第一百〇七章 江南民變第一百七十三章 銀芝歸燕第五十八章 密謀反遼第五十一章 天祚繼位第二十二章 王黼其人第二百四十七章 保衛太原 (3)第二百五十九章 宮前情願 (1)第六章 趙氏諸君第一百〇五章 征剿梁山 (4)第一百四十三章 閣樓議事第十三章 徽宗皇帝第四十九章 結識世忠 (1)第一百六十二章 大禹山中 (3)第一百八十三章 鴆殺宋江 (1)第二百四十一章 北郊之戰第二百二十六章 金兵渡河第十七章 二次任相第一百七十六章 首次伐遼 (3)第九十九章 君臣議事第九十章 遼臣使金第四章 奇花異草第二百一十七章 大爲驚慌第一百八十章 首次伐遼 (7)第一百三十三章 攔路打劫 (2)第二百三十五章 燕青護花第七十四章 林沖遭禍第二十二章 王黼其人第一百七十九章 首次伐遼 (6)第二百五十三章 追殺王黼第二百二十四章 晉陽城下(2)第七十八章 金屋藏嬌第五十七章 事出有因第七十三章 楊志賣刀第二十八章 童貫得勢第九十四章 暗通梁山 (2)第四十三章 暗中施計 (1)第二百二〇一章 收復燕京 (15)第一百五十二章 挽留銀芝第二百二十六章 金兵渡河第二百二十八章 徽宗禪位 (4)第七十四章 林沖遭禍第一百六十九章 醞釀出兵 (4)第二百四十九章 西軍抵京第二百二〇五章 張覺降宋 (2)第一百七十五章 首次伐遼 (2)第七十七章 火併梁山第一百八十八章 藥師投宋 (2)第二十四章 三次任相第二百二十六章 金兵渡河第二百六十章 宮前情願 (2)第二百四十四章 與金議和第九十四章 暗通梁山 (2)第二百一十一章 收復燕京 (5)第二百一十八章 收復燕京 (12)第一百六十七章 醞釀出兵 (2)第一百六十八章 醞釀出兵 (3)第八十七章 激烈爭論第四十八章 馬植探營 (2)第二百四十六章 保衛太原 (2)第一百七十一章 再見馬植 (1)第一百九十二章 藥師投宋(6)第六十九章 反攻上京第一百三十三章 攔路打劫 (2)第四十四章 暗中施計 (2)第十五章 榮升太尉第二百一十一章 藥師叛宋 (1)第二百二〇四章 張覺降宋 (1)第二十五章 哄惑徽宗第一百九十一章 藥師投宋(5)第一百一十四章 巧言令色第一百〇二章 征剿梁山 (1)第一百二十七章 雙林幽谷第二百三十二章 趙佶南逃 (2)第七十七章 火併梁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