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完顏崛起

考慮到這個非常現實的問題,許多部落的酋長頭領心裡就急了,就相約了來找完顏函普,請求完顏函普想出一個能永久解決問題的辦法來,以便即使是將來完顏函普不在了,各部落依然能很輕鬆地解決相互間仇殺的問題。

完顏函普的大院內,擠滿了各部落的酋長們。各部落酋長們拐彎抹角地把這個意思說給了完顏函普。

完顏函普聽完各部落首領的話,用手捋着稀疏的白鬚,沉吟了許久,沒有說話。

各部落酋長都緊張地看着函普,滿臉的期待。

看到各部落酋長期待的目光,完顏函普款款說道:“尊敬的各位酋長,從常理上來講,既使我不在了,尚有我兒子在;我兒子不在了,還有孫子在;子子孫孫,無窮無盡,都會盡力來解決女真族這些問題的。然而,常理是常理,特殊情況還是有的,個別情況下,人終究是靠不住的,我也不敢保證我兒子,或我兒子的兒子,就只生兒子而不生女子。假若,未來我兒子,或兒子的兒子,或我孫子的兒子,反正不定到哪一代,生不出兒子的情況,或許也會有的。如果是這樣一種情況,豈不是耽誤了各位子孫後代的大事?再說了,我也不敢保證我兒子,或我兒子的兒子,或我孫子的兒子,就一定有能力解決大家的問題;所以,我覺得,靠人終究不是辦法,咱們女真人得制定一套規矩,大家都按規矩來辦事,就不再依賴某一個人了;這樣的話,既使是我明日就死去,各部落間再發生相殺爭執的事情,也不需要我來斡旋調停了,只需依照規矩來辦就是了。”

各部落酋長聞言,齊聲說好,然後便紛紛說道:“完顏酋長,你說的這個辦法太好了,這纔是長治久安的好辦法,我們大家就按您說的辦。不過,尊敬的完顏酋長,你只說了個大概,並沒有具體規定,我們其他人也制定不出來,還是麻煩您費點心思,來給咱們女貞女真各部落制定個規矩吧,我們女真各部落一起遵守,這樣就能解決部落間仇殺不休的問題了。”

完顏函普聞言道:“既是大家如此看重我,那我只好當仁不讓了。大家且聽,從今以後,如果哪個部落的人被其他部落的人給殺了,除了讓殺人者償命外,還要讓他們家賠償黃金六兩,母牛十頭,馬二十匹;並且,既是他殺了別人家的人,別人家便少了勞動力,他們家就去一個人給被殺的那家人當兒子去。這個作爲一個規矩定下來,以後遵章辦事就是了。”

其他部落的酋長頭領一聽,覺得這還真是個好辦法,條理和邏輯都清楚得很,可操作性也強,將來再發生仇殺傷亡的事情,就好按這個規矩辦就是了。

於是,各部落酋長首領就齊聲稱好,說這個辦法太好了,要作爲約定俗成的規矩確定下來,我們大家共同遵守。

也就是從那時起,女真人開始有了最早的習慣法,並嚴格遵守着,一直沿用了二百餘年,每當出現殺人傷人的事情,處理起來也簡單多了,再也沒有因爲爭鬥殺死一人就全部落羣起仇殺的事情了。

自約定了這個規則後,又過了幾年,年近八十的的完顏函普就死了。

後來,女真立國後,金太祖完顏阿骨打追尊老祖宗完顏函普爲始祖皇帝。

那麼,完顏函普死了,他的子女情況又如何?

話說完顏函普六十多歲時生下的兩個兒子,長子女真名叫完顏烏魯,次子女真名叫完顏斡魯。完顏函普的酋長職務由長子完顏烏魯繼承。

經過完顏函普十多年的教化,完顏烏魯繼承酋長職位後,女真族社會制度發生了根本性改變,女真部落不再是原始社會的酋長制,而是進化到和契丹一樣的奴隸制了。女真各部落的酋長,也相應地變成了女真各部落的頭領。

再後來,完顏烏魯生了完顏跋海,完顏跋海生下了完顏綏可,完顏綏可生下了完顏石魯,完顏家族或父子或兄弟相繼繼位,就把完顏部落發展成女真族實力最爲強盛的的部落了。

再再後來,完顏石魯生下了九個兒子,最著名的是完顏烏古乃。完顏石魯死後,完顏烏古乃繼位。

當時,遼國在位的是遼聖宗耶律隆續,其母親便是著名的蕭太后蕭綽。因在澶州與宋簽訂了“澶州之盟”的緣故,蕭太后歸政於兒子耶律隆續,她和韓德讓逍遙自在地安享晚年去了。然而,沒過上幾年好日子,蕭太后、韓德讓便相繼離世。

當時,北宋在位的乃是宋真宗。“澶州之盟”後,宋遼之間確立了兄弟之國的關係,遼聖宗耶律隆續稱宋真宗趙恆爲兄;宋真宗趙恆稱蕭太后爲叔母、耶律隆緒爲弟。宋每年向遼輸送三十萬兩銀子。接下來,兩國保持了長達百年的相對友好關係。

因爲遼宋之間相安無事,如此一來,遼聖宗耶律隆緒得以將精力放在發展國內經濟及向東北方向擴張上。當時,遼聖宗採取的策略是西南用西夏牽制北宋,東北則選擇代理人,用女真人治理女真人。

遼聖宗耶律隆緒在女真人中尋找到的代理人便是完顏烏古乃。

遼聖宗耶律隆緒之所以尋找到完顏烏古乃爲朝廷管控生女真的代理人,一來是因爲完顏烏古乃繼承完顏石魯部落長職位後,先後征服了哈赤、白山、耶悔、統門、耶懶、土骨論、阿鄰七個部落,成爲了當時女真族中力量最強大的一個部落。二來是因爲當時發生了一件令朝廷頭疼的事情,朝廷不得不倚重完顏烏古乃來管控女真人。

當時,鑑於對女真人分而治之的策略,遼聖宗耶律隆緒派大將南遷緊靠生女真的邊民,想使生女真得不到豐足的物質供應,以維持生女真部落的落後現狀;結果,緊靠生女真部落的邊民,不願意南遷,反而逃到了生女真的地盤上。

遼國邊官將這個情況奏報給了耶律隆緒。耶律隆續聞奏大怒,令曷魯林牙率領軍隊前來,到生女真部落追剿逃到女真部族的邊民。

完顏烏古乃聞聽到這個消息,害怕遼軍乘機深入女真族腹地,將女真各部落山川道路等情況摸清楚,爲以後圖謀侵佔女真的地盤打下基礎,遂對前來追剿邊民的曷魯說道:“大將軍且聽我言,朝廷大軍深入女真部落追剿邊民是不明智的。大將軍且想,女真部落皆高山峻林、浩瀚草原,朝廷大軍一旦深入林間草原,女真諸部落一定會受到驚擾;如果他們不明情況,以爲朝廷乃是侵擾女真人,引得女真人發生了激變,那麼逃跑的邊民就捉不到了,朝廷如此做,實在不是一條好計策。以本人只見,不如暫且寬限,時間一久,邊民自己就回歸了,也省得朝廷大動兵戈,空耗錢糧。”

曷魯聞聽了完顏烏古乃的一番話後,覺得非常有道理,乃是誠心實意地爲朝廷考慮,是女真人中朝廷可以倚重的對象。於是,曷魯便沒有率兵進入女真族的地盤搜索邊民,反倒對完顏烏古乃有了好感。

曷魯林牙率軍返朝後,向耶律隆續推薦了完顏烏古乃。

耶律隆緒也想在女真人中找個可靠之人,幫着朝廷節制生女真各部落,遂對完顏烏古乃恩寵有加,多有褒獎。

自那時起,完顏烏古乃開始受到遼國朝廷的關照,經常得到朝廷的資助,成爲遼國朝廷彈壓女真其他部落的有力幫手。

和遼國朝廷攀上關係的完顏烏古乃,審時度勢,遂憑藉與遼國朝廷良好的關係,加緊了對女真其他部落的征服。

然而,完顏烏古乃征服生女真其他部落的道路並非一帆風順的。

隨着生女真一些小部落被完顏烏古乃陸續征服後,在征服剩下的一些大部落時,完顏烏古乃便遇到了許多困難。其他部落不甘心被完顏部落征服、吞併,便奮起反抗。

烏林答部落首領石顯就對完顏部落不屈服。石顯自完顏石魯時便一直抵制完顏部落用教條約束其他部落,甚至趁完顏石魯死後棺材運回完顏部落之機,率領烏林答部落兵馬,把完顏石魯的棺材給劫持了。

先人的棺材被劫持,這對完顏部落來講,是極大的侮辱。

完顏烏古得知父親的棺材在運送回部落時被烏林答部落首領石顯給劫持了,心中大怒,遂統帥完顏部落兵馬,疾馳烏林答部落,與石顯展開了激戰。

經過一番苦鬥後,完顏烏古乃終於把父親完顏石魯的棺材給奪了回來。

雖然在和完顏部落的爭鬥中吃了敗仗,把已經劫持到手的完顏石魯棺材又被完顏部落給搶回去了;但石顯並不因此而沮喪,反而洋洋得意,到處宣揚說:“你們總以爲石魯是有才能的人,一直推尊他,現在他的棺材不是被我獲取了嗎?雖說他的兒子又奪回了他的棺材,但不管咋說,他的棺材畢竟是讓我給搶奪過來了一回。你們說說。女真部落中有我這般雄武的人嗎?那完顏部落又有個啥可怕的?!”

完顏烏古乃聽到石顯的這番話後,心裡特別地生氣,特別地感到沒面子,就對石顯恨之入骨,時刻等待着機會,好一舉而征服石顯及他的烏林答部落,將他的城隍、財產、女人們都給搶來了,好出一番惡氣。

這個機會,終於被完顏烏古乃給等着了。

第一百二十章 柴進稱雄第四十七章 馬植探營 (1)第一百七十二章 再見馬植 (2)第十三章 徽宗皇帝第一百八十七章 藥師投宋 (1)第七十七章 火併梁山第六十六章 達魯之戰 (2)第一百八十一章 截擊童貫第一百一十八章 幫源峒中第二百三十九章 陳東上書第一百七十一章 再見馬植 (1)第二百〇四章 二次伐遼 (7)第二百一十二章 收復燕京 (6)第六十四章 太祖稱帝 (2)第一百七十六章 首次伐遼 (3)第七十二章 馬植投宋第二百二〇七章 張覺降宋 (4)第七十一章 返朝途中第八十二章 魔君排座第二百一十一章 收復燕京 (5)第九十一章 二次使金第二百三十一章 趙佶南逃 (1)第八十九章 三次罷相第一百一十九章 大戰清溪第一百四十八章 借宿莊院第二百章 二次伐遼 (3)第二百一十三章 收復燕京 (7)第一百三十五章 比武招親 (1)第二百一十章 收復燕京 (4)第三十七章 完顏崛起第一百一十五章 柴進成婚第一百九十二章 藥師投宋(6)第一百二十六章 夜議國事第一百四十章 宋江釋疑第二十八章 童貫得勢第二百四十六章 保衛太原 (2)第一百〇四章 征剿梁山 (3)第九章 奸賊蔡京 (3)第一百八十九章 藥師投宋 (3)第二百一十九章 收復燕京 (13)第一百五十九章 保媒拉縴 (2)第六十七章 金使喪命第九十六章 海上之盟 (2)第二百三十二章 趙佶南逃 (2)第一百六十九章 醞釀出兵 (4)第五十四章 海里叛亂第二百六十章 宮前情願 (2)第一百九十二章 藥師投宋(6)第六十章 首戰寧邊 (1)第七十三章 楊志賣刀第九十八章 海上之盟 (4)第一百五十六章 石碣村中第一百二十六章 夜議國事第二十章 一代名妓第二百二十六章 金兵渡河第一百八十九章 藥師投宋 (3)第七十七章 火併梁山第七十章 叛賊下場第一百六十六章 醞釀出兵 (1)第一百七十〇章 醞釀出兵 (5)第四十五章 監視女真 (1)第六十一章 首戰寧邊 (2)第四十二章 出爾反爾第九章 奸賊蔡京 (3)第二百二十七章 徽宗禪位 (3)第五十一章 天祚繼位第二百三十六章 拜見師師第三章 女皇碩貞第九十一章 二次使金第一百〇九章 過江討賊第十九章 結識朱衝第五十八章 密謀反遼第七十八章 金屋藏嬌第六十一章 首戰寧邊 (2)第二十七章 童貫用兵第一百七十一章 再見馬植 (1)第四十五章 監視女真 (1)第一百四十四章 巧扮出城第二百一十六章 收復燕京 (10)第一百七十七章 首次伐遼 (4)第二百三十五章 燕青護花第二百一十一章 收復燕京 (5)第一百四十二章 暗中較勁第一百〇五章 征剿梁山 (4)第一百三十八章 節外生枝第十二章 算命先生 (2)第一百一十六章 三娘死節第六十章 首戰寧邊 (1)第二百三十章 徽宗禪位 (6)第一百〇五章 征剿梁山 (4)第二百五十二章 蔡攸伏法第一百八十章 首次伐遼 (7)第一百四十六章 避入山中第二十八章 童貫得勢第一百七十〇章 醞釀出兵 (5)第一百一十七章 攻取睦州第一百五十四章 又見宋江第二百一十五章 藥師叛宋 (5)第一百二十六章 夜議國事第一百四十八章 借宿莊院
第一百二十章 柴進稱雄第四十七章 馬植探營 (1)第一百七十二章 再見馬植 (2)第十三章 徽宗皇帝第一百八十七章 藥師投宋 (1)第七十七章 火併梁山第六十六章 達魯之戰 (2)第一百八十一章 截擊童貫第一百一十八章 幫源峒中第二百三十九章 陳東上書第一百七十一章 再見馬植 (1)第二百〇四章 二次伐遼 (7)第二百一十二章 收復燕京 (6)第六十四章 太祖稱帝 (2)第一百七十六章 首次伐遼 (3)第七十二章 馬植投宋第二百二〇七章 張覺降宋 (4)第七十一章 返朝途中第八十二章 魔君排座第二百一十一章 收復燕京 (5)第九十一章 二次使金第二百三十一章 趙佶南逃 (1)第八十九章 三次罷相第一百一十九章 大戰清溪第一百四十八章 借宿莊院第二百章 二次伐遼 (3)第二百一十三章 收復燕京 (7)第一百三十五章 比武招親 (1)第二百一十章 收復燕京 (4)第三十七章 完顏崛起第一百一十五章 柴進成婚第一百九十二章 藥師投宋(6)第一百二十六章 夜議國事第一百四十章 宋江釋疑第二十八章 童貫得勢第二百四十六章 保衛太原 (2)第一百〇四章 征剿梁山 (3)第九章 奸賊蔡京 (3)第一百八十九章 藥師投宋 (3)第二百一十九章 收復燕京 (13)第一百五十九章 保媒拉縴 (2)第六十七章 金使喪命第九十六章 海上之盟 (2)第二百三十二章 趙佶南逃 (2)第一百六十九章 醞釀出兵 (4)第五十四章 海里叛亂第二百六十章 宮前情願 (2)第一百九十二章 藥師投宋(6)第六十章 首戰寧邊 (1)第七十三章 楊志賣刀第九十八章 海上之盟 (4)第一百五十六章 石碣村中第一百二十六章 夜議國事第二十章 一代名妓第二百二十六章 金兵渡河第一百八十九章 藥師投宋 (3)第七十七章 火併梁山第七十章 叛賊下場第一百六十六章 醞釀出兵 (1)第一百七十〇章 醞釀出兵 (5)第四十五章 監視女真 (1)第六十一章 首戰寧邊 (2)第四十二章 出爾反爾第九章 奸賊蔡京 (3)第二百二十七章 徽宗禪位 (3)第五十一章 天祚繼位第二百三十六章 拜見師師第三章 女皇碩貞第九十一章 二次使金第一百〇九章 過江討賊第十九章 結識朱衝第五十八章 密謀反遼第七十八章 金屋藏嬌第六十一章 首戰寧邊 (2)第二十七章 童貫用兵第一百七十一章 再見馬植 (1)第四十五章 監視女真 (1)第一百四十四章 巧扮出城第二百一十六章 收復燕京 (10)第一百七十七章 首次伐遼 (4)第二百三十五章 燕青護花第二百一十一章 收復燕京 (5)第一百四十二章 暗中較勁第一百〇五章 征剿梁山 (4)第一百三十八章 節外生枝第十二章 算命先生 (2)第一百一十六章 三娘死節第六十章 首戰寧邊 (1)第二百三十章 徽宗禪位 (6)第一百〇五章 征剿梁山 (4)第二百五十二章 蔡攸伏法第一百八十章 首次伐遼 (7)第一百四十六章 避入山中第二十八章 童貫得勢第一百七十〇章 醞釀出兵 (5)第一百一十七章 攻取睦州第一百五十四章 又見宋江第二百一十五章 藥師叛宋 (5)第一百二十六章 夜議國事第一百四十八章 借宿莊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