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七章 醞釀出兵 (2)

蔡京老奸巨猾,老成穩重,謀略極高,且善於投機專營。對蔡京其人,徽宗皇帝從內心深處是抱有成見的,在使用蔡京的同時,徽宗皇帝會另外安排人,以牽制蔡京。然而,對蔡京的意見,徽宗皇帝還是重視的。所以,聞聽了蔡京的上述言語後,徽宗皇帝頻頻點頭。

王黼、趙良嗣、蔡攸三人,見蔡京、童貫皆主張出兵伐遼,徽宗皇帝也頻頻點頭,知道徽宗皇帝心裡已經決定要執行與金國簽訂的盟約了,故此均不肯落後,慌忙趨身出列,向徽宗皇帶奏道:“啓奏聖上。臣等以爲,蔡太師、童樞密所言極是,臣等附議。”

徽宗皇帝見狀 ,大喜,遂下達旨令道:“諸卿聽旨!”

蔡京、童貫、王黼、趙良嗣、蔡攸五人,齊身站立在徽宗皇帝面前,高聲答道:“臣等在,請聖上宣旨。”

徽宗皇帝下旨道:“依據我朝與女真所結聯盟條約,着童貫統帥馬步兵二十萬,以西北諸鎮兵馬爲主,於近日擇期出師,北上伐遼,收復幽燕失地。着蔡攸爲監軍,共行兵馬調劑及伐遼之事。”

童貫、蔡攸聞旨,邁前一步,高聲答道:“臣遵旨!”

徽宗皇帝繼續宣旨道:“着蔡太師、王太宰統籌糧草,確保大軍後勤供應,不得有誤。”

蔡京聞言,邁着老態龍鍾之步,與王黼一同邁前站定,高聲答道:“臣遵旨!”

徽宗皇帝見狀,甚是滿意,續看着趙良嗣道:“着趙良嗣速與女真使臣會商,告知女真使臣,我朝即將發兵,征剿契丹,令女真使臣急速返回,告知他家皇帝,按雙方約定計劃,立即發兵,積極推進,共行討遼,不得有誤。”

趙良嗣大步向前,站定,高聲答道:“臣謹遵聖旨!”

當即,蔡京等人告辭徽宗皇帝,各自準備去了。

有了徽宗皇帝明確的旨意,趙良嗣心裡有底了,知道該如何答覆完顏胡特和阿博了。

趙良嗣隨着蔡京等人出宮後,蔡京等人各自忙自己的事情去了,趙良嗣急忙趕往皇家驛站,去見金國使臣完顏胡特與阿博。

完顏胡特和阿博早已等急了,心裡火燒火燎的的,在驛站中坐不住,遂不時出到驛站門外,眼巴巴地望着,盼望着趙良嗣能趕緊來,且帶來宋朝朝廷的準確答覆。

兩個人站在驛站外,正眼巴巴地望着,就見遠處街道中,趙良嗣急匆匆而來,臨近時又發現趙良嗣滿臉喜色。兩人情知事情有了眉目,大喜,遂將趙良嗣迎入驛站住所,讓至主位。

趙良嗣入座主位後,完顏胡特又衝趙良嗣施禮。施禮畢,完顏胡特問道:“趙秘書丞匆匆趕來,且面有喜色,敢情是事情有了眉目?”

趙良嗣起身,也衝完顏胡特、阿博抱了雙拳致禮,然後高聲說道:“大喜!大喜呀!兩位貴使,剛纔,俺覲見了俺朝聖上,稟告你們已等候多日,就宋金兩國共行伐遼之事,專侯朝廷回覆。俺朝聖上聽俺稟告後,已頒發了聖旨,責令樞密院近日即發兵北上、征剿契丹,以收復幽燕失地。”

完顏胡特、阿博見說大喜,衝趙良嗣說道:“非是趙秘書丞,他人辦不了此等大事。現在好了,南朝大軍一發,復燕有望,恭喜趙秘書秘書丞,又爲朝廷立了大功一件。”

趙良嗣被捧,難免得意,望着完顏胡特、阿博,嗔怪道:“咋纔是復燕有望?是復燕必定。二位使臣,你們速速返國,告訴你家大皇帝,早發大軍,即行伐遼,萬勿失約,以共成好事。”

完顏胡特答道:“趙秘書丞,俺國方面,沒有任何問題,在俺們出使貴國前,俺國兵馬便已集結完畢,專等着南朝有所行動,纔好共行伐遼之事。”

趙良嗣道:“如此最好,萬莫延誤。”

完顏胡特道:“趙秘書丞,我國爲金宋聯盟、共行伐遼之事,數番出使貴國,催促貴國採取行動。從我國方面來講,自然是不會延誤的;倒是貴國,自盟約簽訂以來,拖拖拉拉,各種塘塞,延誤出兵。現在好了,既是你國大皇帝已頒下旨令,令大軍近日即北上伐遼,征剿契丹,那就是既定的事了。”

趙良嗣見說點頭,表示認同。

完顏胡特繼續說道:“實不瞞趙秘書丞說,俺兩人既受我國大皇帝委派,專程來貴國徵詢兩國聯盟之事,責任重大;故此,俺們仍將請求覲見貴國大皇帝,親耳傾聽貴國大皇帝御音,如此方能回國向我國大皇帝交差。還望趙秘書丞能引薦。”

趙良嗣見說,心想,今天上朝,聖上已經確定了北上伐遼之事,也令童貫、蔡攸掛帥出征,這種情況下,俺引薦金國使臣覲見聖上,也不爲過。另外,趙良嗣還想領着完顏胡特和阿博,親眼看看朝廷集結起來的大軍,如此才能對方更加信服。

如此想着,趙良嗣遂說道:“貴使所言極是。要想公道,打個顛倒,就是俺到你國出使,俺也要親自覲見你國大皇帝,如此方纔覺得妥當。既然如此,兩位使臣稍安勿躁,待俺再次進宮,稟告俺朝聖上,待聖上準見時,俺立即回告你們,並引薦入宮。”

完顏胡特和阿博聞言大喜,再次致謝道:“多謝趙秘書丞!有勞趙秘書丞大駕了。”

“不用客氣,兩位貴使稍安勿躁,靜待俺的消息。”

趙良嗣和完顏胡特、阿博告辭後,出了皇家驛站,再次入宮,覲見徽宗皇帝去了。

趙良嗣入宮進殿,跪拜徽宗皇帝后,稟告道:“啓奏聖上。卻纔,臣已遵旨拜會了金國使臣,通告了俺朝將於近日發兵,北上徵遼之決定,令其速返其國,告知他家皇帝,早日發兵,協同行動,不得有誤;然金國使臣,敬仰聖上姿容,請求覲見聖上,好在回去後向他家皇帝復事。臣推辭不過,故此入宮,啓奏聖上,是否安排金使覲見?”

徽宗皇帝聽後,微微一笑,說道:“卿之奏報,朕知曉了。要說起來,也的確如此,他們請求覲見朕的的心情,也是可以理解的。假若是朕派了卿去出使他國,結果連他國皇帝都未見着,卿回來如何向朕交代?!即使如此,金使覲見之事,就由趙卿着手安排,令金國使臣,即刻進宮覲見。”

趙良嗣聞旨,大喜,跪地向徽宗皇帝山呼萬歲後,出宮去了。

趙良嗣出了宮後,急急忙忙,屁顛屁顛地又來到皇家驛站,告訴完顏胡特和阿博,經俺稟告,俺朝聖上已特許你們進宮覲見。你二人速隨俺入宮,覲見俺朝聖上。

完顏胡特和阿博見說,大喜過望,立即整理衣衫,隨同趙良嗣,趕往皇宮。

完顏胡特和阿博遂趙良嗣來到皇宮,在臨進殿前,想起臨行前完顏阿骨打的囑咐,讓他們在見了南朝大皇帝后,態度一定要萬分尊敬,莫要託大,以免招惹得南朝大皇帝不悅的話,遂在進入大殿,見到徽宗皇帝后,也像宋朝大臣一般,跪伏於地,連扣着頭,高聲奏道:“金國使臣完顏胡特、阿博,覲見南朝大皇帝,祝南朝大皇帝萬歲萬歲萬萬歲!”

徽宗皇帝見狀,大喜,呵呵笑道:“貴使乃客,無需多禮。快快請起。”

完顏胡特、阿博遂爬起身來,站立在徽宗皇帝對面。

徽宗皇帝看着完顏胡特和阿博,笑容可掬地問道:“兩位貴使,你國大皇帝這一向可好?”

完顏胡特彎腰答道:“託南朝大皇帝的福,俺國大皇帝這一向都好。俺國大皇帝萬分敬仰南朝大皇帝,在俺們出使貴朝臨行之前,大皇帝專門召見俺們,特意囑咐道:見了南朝聖上,一定要代俺表達敬仰之情,祝南朝大皇帝萬壽無疆。”

徽宗皇帝見說,心裡更加高興,笑着答道:“謝謝你國大皇帝的好意,你們回國後,也代朕問候你家大皇帝。”

完顏胡特、阿博答道:“多謝大皇帝!”

徽宗道:“二位貴使請坐。”

執殿官遂招呼着完顏胡特、阿博坐了下來。

趙良嗣仍站立在大殿中。

徽宗道:“趙卿也坐。”

趙良嗣答道:“多謝聖上!”

謝畢,趙良嗣在完顏胡特、阿博對面坐了下來。

因爲方臘起義鎮壓了,朝廷軍隊集結了,接下來該北上伐遼了,如戰事順利就能收回燕雲十六州故土了,徽宗皇帝心情大好,對完顏胡特、阿博熱情有加,會見場面氣氛熱烈,效果良好。

趁徽宗皇帝心情大好之機,完顏胡特起身,衝徽宗皇帝致禮後,徵詢道:“大皇帝在上。卑使有一事要問,不知當問不當問?”

徽宗道:“你乃金國使臣,肩負溝通對接重任,有不明之事,只管詢問便是,沒有什麼當問不當問的。”

完顏胡特再次致禮後,說道:“多謝大皇帝洪恩。大皇帝在上,貴國趙秘書丞剛纔向下使通報,說大皇帝已頒發聖旨,令大軍近日內即行北伐,征剿契丹,收復燕雲故土。下使想徵詢一下,此情是否屬實,下使返國後,好向俺國大皇帝據實稟報。”

第一百九十八章 二次伐遼 (1)第一百六十七章 醞釀出兵 (2)第二百章 二次伐遼 (3)第四十六章 監視女真 (2)第二百二〇一章 收復燕京 (15)第七十九章 宋江殺惜第二百〇九章 收復燕京 (3)第一百四十七章 半夜求宿第一百三十七章 比武招親 (3)第一百八十四章 鴆殺宋江 (2)第一百五十四章 又見宋江第三十九章 奇人出世第八十三章 攻破上京第一百五十八章 保媒拉縴 (1)第一百九十九章 二次伐遼 (2)第一百三十二章 攔路打劫 (1)第一百八十章 首次伐遼 (7)第二百五十三章 追殺王黼第二百五十二章 蔡攸伏法第二百五十七章 商議出兵第五十一章 天祚繼位第二百二〇九章 張覺降宋 (6)第一百七十〇章 醞釀出兵 (5)第一百二十七章 雙林幽谷第二十五章 哄惑徽宗第一百九十三章 藥師投宋(7)第二百二一〇章 張覺降宋 (7)第二十五章 哄惑徽宗第二百〇四章 二次伐遼 (7)第一章 引子第二百一十八章 收復燕京 (12)第二百四十章 君臣議事第一百〇一章 運籌帷幄第一百三十七章 比武招親 (3)第一百四十一章 惺惺相惜第一百三十八章 節外生枝第十一章 算命先生 (1)第二百〇九章 收復燕京 (3)第十四章 得遇高俅第五十三章 馬植獻策第一百六十五章 大禹山中 (6)第九十六章 海上之盟 (2)第二百二〇一章 收復燕京 (15)第二百三十四章 杏花樓中第一百七十〇章 醞釀出兵 (5)第四十九章 結識世忠 (1)第一百一十九章 大戰清溪第二百〇五章 二次伐遼 (8)第四十八章 馬植探營 (2)第一百四十一章 惺惺相惜第一百〇一章 運籌帷幄第一百五十三章 拜見舊主第三十四章 完顏函普 (2)第八十一章 宋江上位第一百七十八章 首次伐遼 (5)第五十五章 征剿海里第五章 橫生災禍第一百六十八章 醞釀出兵 (3)第三十章 女真起源第一百五十二章 挽留銀芝第一百二十六章 夜議國事第一百五十七章 得見柴進第一百〇九章 過江討賊第一百〇二章 征剿梁山 (1)第二百三十四章 杏花樓中第四十章 立業初期第三章 女皇碩貞第一百二十四章 銀芝公主第九十三章 暗通梁山第一百七十五章 首次伐遼 (2)第六十二章 首戰寧邊 (3)第九十四章 暗通梁山 (2)第一百九十二章 藥師投宋(6)第一百七十五章 首次伐遼 (2)第一百九十一章 藥師投宋(5)第二百三十三章 臨危受命第三十六章 調停族爭 (2)第二百五十六章 搬運金銀第一百四十七章 半夜求宿第八十五章 初次使金第一百四十七章 半夜求宿第四十一章 討伐阿疏第一百三十三章 攔路打劫 (2)第二百五十一章 朱勔伏誅第二百二十八章 徽宗禪位 (4)第八十一章 宋江上位第二百三十九章 陳東上書第一百九十三章 藥師投宋(7)第十二章 算命先生 (2)第一百三十八章 節外生枝第一百一十五章 柴進成婚第二百四十一章 北郊之戰第一百八十五章 宋江託夢 (1)第十八章 二次罷相第三章 女皇碩貞第一百七十五章 首次伐遼 (2)第十章 元祐黨碑第十章 元祐黨碑第二百二〇五章 張覺降宋 (2)第二百三十三章 臨危受命
第一百九十八章 二次伐遼 (1)第一百六十七章 醞釀出兵 (2)第二百章 二次伐遼 (3)第四十六章 監視女真 (2)第二百二〇一章 收復燕京 (15)第七十九章 宋江殺惜第二百〇九章 收復燕京 (3)第一百四十七章 半夜求宿第一百三十七章 比武招親 (3)第一百八十四章 鴆殺宋江 (2)第一百五十四章 又見宋江第三十九章 奇人出世第八十三章 攻破上京第一百五十八章 保媒拉縴 (1)第一百九十九章 二次伐遼 (2)第一百三十二章 攔路打劫 (1)第一百八十章 首次伐遼 (7)第二百五十三章 追殺王黼第二百五十二章 蔡攸伏法第二百五十七章 商議出兵第五十一章 天祚繼位第二百二〇九章 張覺降宋 (6)第一百七十〇章 醞釀出兵 (5)第一百二十七章 雙林幽谷第二十五章 哄惑徽宗第一百九十三章 藥師投宋(7)第二百二一〇章 張覺降宋 (7)第二十五章 哄惑徽宗第二百〇四章 二次伐遼 (7)第一章 引子第二百一十八章 收復燕京 (12)第二百四十章 君臣議事第一百〇一章 運籌帷幄第一百三十七章 比武招親 (3)第一百四十一章 惺惺相惜第一百三十八章 節外生枝第十一章 算命先生 (1)第二百〇九章 收復燕京 (3)第十四章 得遇高俅第五十三章 馬植獻策第一百六十五章 大禹山中 (6)第九十六章 海上之盟 (2)第二百二〇一章 收復燕京 (15)第二百三十四章 杏花樓中第一百七十〇章 醞釀出兵 (5)第四十九章 結識世忠 (1)第一百一十九章 大戰清溪第二百〇五章 二次伐遼 (8)第四十八章 馬植探營 (2)第一百四十一章 惺惺相惜第一百〇一章 運籌帷幄第一百五十三章 拜見舊主第三十四章 完顏函普 (2)第八十一章 宋江上位第一百七十八章 首次伐遼 (5)第五十五章 征剿海里第五章 橫生災禍第一百六十八章 醞釀出兵 (3)第三十章 女真起源第一百五十二章 挽留銀芝第一百二十六章 夜議國事第一百五十七章 得見柴進第一百〇九章 過江討賊第一百〇二章 征剿梁山 (1)第二百三十四章 杏花樓中第四十章 立業初期第三章 女皇碩貞第一百二十四章 銀芝公主第九十三章 暗通梁山第一百七十五章 首次伐遼 (2)第六十二章 首戰寧邊 (3)第九十四章 暗通梁山 (2)第一百九十二章 藥師投宋(6)第一百七十五章 首次伐遼 (2)第一百九十一章 藥師投宋(5)第二百三十三章 臨危受命第三十六章 調停族爭 (2)第二百五十六章 搬運金銀第一百四十七章 半夜求宿第八十五章 初次使金第一百四十七章 半夜求宿第四十一章 討伐阿疏第一百三十三章 攔路打劫 (2)第二百五十一章 朱勔伏誅第二百二十八章 徽宗禪位 (4)第八十一章 宋江上位第二百三十九章 陳東上書第一百九十三章 藥師投宋(7)第十二章 算命先生 (2)第一百三十八章 節外生枝第一百一十五章 柴進成婚第二百四十一章 北郊之戰第一百八十五章 宋江託夢 (1)第十八章 二次罷相第三章 女皇碩貞第一百七十五章 首次伐遼 (2)第十章 元祐黨碑第十章 元祐黨碑第二百二〇五章 張覺降宋 (2)第二百三十三章 臨危受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