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三章 人選問題(下)

鍾裕此時站出來並不是出於一時的衝動,而是經過仔細考慮的。之前所以沉默,是因爲覺着譚綸這個兵部尚書比自己更合適,或者另有別的武官比自己這麼個言官更有把握平息叛亂。

但在冷眼看了好一陣,發現同殿爲臣者都沒有去山西的意思後,他就再忍不住,當即站了出來。面對萬曆有些疑惑的詢問,鍾裕也不慌張,如實道:“臣乃是山西人,對那兒的環境極其熟悉。而且,臣少年時也曾想過披盔頂甲爲國守邊,更因此讀過不少兵書。只是後來因爲身體原因,纔沒有走上從軍這條路,最終棄武從文,考中進士。

“臣這一生,都以未能於邊地報效朝廷爲憾。今日既有這等機會,臣又身爲山西籍官員,就斷沒有坐視的道理!”

這一席話鏗鏘有力,既表明了心跡也回答了皇帝的問題,直聽得萬曆精神便是一振。與此同時,其他那些同樣是山西出身的官員這時候卻神色略顯尷尬。人就是怕比,鍾裕這麼一說話,很容易就把他們給比了下去,顯得他們不夠忠君,更不爲家鄉着想一般。

少年皇帝萬曆可沒有想得那麼深遠,聽完鍾裕的這番話後,便讚了個好字:“鍾卿能於此危急關頭挺身而出,確不愧是我大明的忠臣,朕心甚慰。你……”就在他準備就此敲定由鍾裕爲欽差前往山西平定叛亂,查明兵變根由時,突然一眼瞥見了離自己並不太遠的張居正,便又改了口:“張師傅,你以爲鍾卿可還能用嗎?”這就是如今萬曆的處境了,大事幾乎都要先徵詢張居正的意見。

其實張居正並不是太看好鍾裕來擔當此重任。因爲他很清楚,山西那邊的水-很深,一般文臣去了根本壓不住那些地方豪強和軍中將領勢力。到時候平息叛亂或許不難,但想要就此打開整頓軍隊的契機可就不容易了。

但轉念一想,張居正又覺得派鍾裕去總好過讓那些心不甘情不願的官員去山西。至少從他的言辭裡可以看出他是想去那兒做一番事業的。即便不能破開那裡的黑幕,也有一定的震懾作用,爲今後整頓軍隊開個好頭。軍中弊端早已積重難返,可不是短短時日裡就能解決的。

有此考慮後,張居正便也和皇帝有了一樣的決定。只見他微一欠身道:“陛下,臣以爲鍾裕確實是個不錯的人選,由他爲首前往山西平亂必能成事。不過……”

見張居正難得地沒有反對自己的看法,萬曆心裡自然是大受鼓舞。但一聽他還有轉折,小皇帝的心就又一次提了起來:“張師傅還有什麼顧慮嗎?”

“臣以爲只以鍾裕一個文臣前往山西終究有些不妥,那兒多是粗魯不文的武將,讓鍾御史與他們打交道卻難了些。所以若想成事,朝廷就必須派出一個能力出衆的武官輔佐於鍾御史,如此文武聯合,才能事半功倍。”張居正給出了自己的看法,確實比萬

歷要老成得多。

萬曆一愣,面上便露出了羞赧之色來。自己確實太急切了些,事情沒有能考慮周全,這一點上自己確實離張師傅還太遠。但在羞意一去後,他心裡就是一動:“武官……他會是個合適的人選嗎?”

萬曆少年心性,一旦有了主意也不會藏着,便道:“張師傅提到還需要一個武官輔佐鍾卿,朕倒是想到了一個可用之人。”

“哦?卻不知陛下屬意的是哪位武官,他可在殿上嗎?”張居正一愣,自己都沒有想出合適人選,小皇帝竟想出了嗎?其實他本來是把主意都打到了譚綸身上,只是落了空,才一時沒能想出備選方案來。

萬曆這時的心情不覺有些緊張,在猶豫了一下後才道;“朕以爲錦衣衛千戶楊震就是個合適的人選。他無論個人勇武還是頭腦,以及對朝廷的忠貞都無可挑剔。而且,他還是武官出身,足以和尋常將領交往而沒有隔閡。不知張師傅以爲如何?”

“嗯?”張居正還沒有做出反應呢,站在萬曆側後方的馮保已皺起眉頭來:“怎麼陛下對楊震竟如此念念不忘?好不容易把他從宮裡趕出去了,這也過了好幾個月了,本以爲陛下少年心性早把他拋到了腦後,怎的今天又提起他來?”

雖然馮保對皇帝的這一安排心裡大爲不滿,但他身爲一個內宦,即便權力極大,在這等廷議的場合裡還是沒有任何發言權的。所以即便他心裡急切想否決,卻也做不到,只能把希望寄託到盟友張居正的身上了。

張居正也有些愣怔,沒想到皇帝竟會提出楊震這個人選來。但在仔細考慮之後,他又覺着或許此人還真能一用呢。之前楊震在短時間裡查明元宵節火災真相一事就讓他印象深刻,覺着這個人還是有些才幹的。

而後,張居正還着意查了下楊震的履歷,發現此人不但是自己的同鄉,而且還做過不少惹人矚目的事情。就是前幾年鬧得沸沸揚揚的杭州庫銀失竊一案居然也是由他從旁協助才得以告破的。

照之前的種種事情來看,楊震確實不光是個普通的武人,其查案的能力也是一流。若是將這樣一個人派去山西,說不準真能被他查出些什麼問題來。

至於張居正之前有所耳聞的關於楊震和天子關係緊密,還似乎在背地裡說自己不是的事情,他是不怎麼放在心上的。一個錦衣衛千戶而已,難道還真能成爲他張太嶽的對手不成?有時候執政者用人不光要用自己的親信,用那些自己的對頭也不失爲一個好辦法嘛。

最後,楊震在自己眼皮底下都敢做動作,就說明他是個膽子極大之人。現在山西情勢不明,正需要一個膽大敢爲的人去攪和一下,或許能有奇效。只靠鍾裕這個文官從正面入手未必能成事,楊震或許能起到奇兵的效果!

一番思索下來,張居正已有了決定:

“陛下聖明,此楊震確實可用。現在唯一可慮的,就是在他自身,不知他肯否爲朝廷效力了。”畢竟,這次去山西可比在京城辦案要難得多,也危險得多了,不是每個人都敢去的。

萬曆對此卻很有把握:“楊震是個忠義之人,此事他必不會推辭!”見張居正竟再次接受了自己的看法,他不覺大爲興奮,胖臉上都有紅暈出來了。

而他身後的馮保此時臉色就有些發黑了,沒想到這君臣二人竟如此相得,幾句話間就把人選給敲定了。而以他二人的身份,既然當着這麼多臣子做了決定,就斷沒有更改的可能。要是真讓楊震在此事上再立下大功,那此人可就徹底出頭了。

與馮公公內心的糾結相反,殿上其他官員卻明顯鬆了口氣,尤其是那些武官們。當張居正突然提出該有一個武官陪同鍾裕前去時,可着實有些擔心會點到自己。現在既然他們君臣都已選定了人選,自然是最好不過了。至於這個楊震到底是什麼人物,有何本事,會不會因此立功上位,就不是他們現在會去考慮的。

既然兩人人選都沒有人反對,萬曆就當殿拍板,讓人寫下旨意,宣佈由鍾裕爲此次山西平叛欽差兼巡按山西各軍事。至於楊震,則以錦衣衛千戶的身份爲其副手。好在錦衣衛向來有監察百官的職責,邊疆的武官也在其列,倒也不算突兀。

既然人選挑定,這場廷議便就此結束。羣臣也隨之散去,如今山西發生了兵變,朝中事情必然增多,他們各衙門也是極忙的。

雖然手上還有不少事情等着做,可回大司禮監的馮保卻根本沒那心思,他滿腦子裡想的就是楊震的事情。而越想之下,他的心就越是不安。不光是擔心楊震立功,更擔心楊震去了山西后會給自己帶來麻煩。

這個傢伙膽子之大,他馮公公是深有體會的。那是個在宮裡都敢傷人,在皇帝面前都能侃侃而談的年輕人,那他去了山西還會因爲忌憚當地的將門和豪門而不追查到底嗎?

楊震查案的能力馮保是心知肚明的,要是他全力追查,只怕山西將領那些烏七八糟的事情都瞞不下來。而這些人裡,有許多都與他馮公公有着千絲萬縷的關係——要沒有他這座大靠山在,那些將領怎敢做出如此無法無天,把事情做絕到逼得軍士都造反了?

查出他們倒是沒什麼,可一旦繼續查下去,順藤摸瓜,他馮保可就無所遁形了,這纔是馮公公現在最擔心的事情。

“不成,我絕不能讓他壞了我的事!”馮保暗暗咬牙。但同時又有些爲難,這是皇帝和首輔的意思,自己有辦法更改嗎?若更改不了,卻該如何是好?

就在馮保糾結不定時,他的目光突然落到了桌面的一份回執上,看到上面那人的筆跡,他的心裡便是一動:“或許派他去能把事情辦好吧?”

(本章完)

第四百六十四章 另有所圖(終)第六百零三章 鋌而走險第三百六十四章 龐然大物第六百零六章 瘋子縣令(上)第一百六十七章 人能勝天第三百七十六章 秋之噩耗第四百七十八章 水來土屯(上)第八百二十三章 偷入泗城州第七百二十八章 訊問(下)第六百三十二章 鬆羅鎮(下)第八百九十二章 漫長一日之戌時(上)第五百六十三章 大開殺戒(下)第八百六十四章 隱憂第九百三十七章 各有所得第七百七十一章 攘外先安內(中)第一百十六章 查案陳家坳(中)第三百零二章 人選問題(上)第一百五十九章 所圖爲何(上)第八百二十一章 自告奮勇(上)第三十七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第二百九十二章 論功行賞(上)第一百八十四章 簡單粗暴第二百九十四章 論功行賞(下)改2第二百六十八章 又是一年年節至第四百五十三章 操練(上)第三十四章 出獄(二更求下收藏)第七百八十四章 坐困愁城第七百三十二章 唯一的選擇(上)第八百九十章 漫長一日之酉時(上)第二百零五章 立威(終)第九百十五章 證據確鑿第七百十三章 後招不斷(下)第一百六十章 所圖爲何(下)第四百零七章 變生肘腋(下)第四百八十五章 三司會審(上)第三百二十二章 西行路上之追究(下)第六百零七章 瘋子縣令(中)第七百十九章 雷霆(上)第一百十一章 打成一片(下)第七百五十四章 靖王(上)第六百四十三章 喜與悲第八百三十四章 猿回頭(下)第三百三十六章 財色動人心(下)第一百六十五章 一場豪雨,兩種心情第四百三十四章 面君交旨(下)第五百五十四章 芳蹤杳杳(三)第二百六十九章 溫馨的初一第二百二十九章 被捉之後(下)第一更第五百三十五章 樹倒猢猻散(下)第三百八十六章 同病相憐第三百八十五章 不辭而別(下)第三百九十章 最難消受美人恩(上)第二百四十三章 美人在側第八百二十一章 自告奮勇(上)第二百五十六章 君臣對話(上)第二百二十九章 被捉之後(下)第一更第一百三十四章 外援第九百三十六章 殺雞儆猴第九百九十八章 萬曆十五年第七百一十章 丁憂與奪情(中)第一百七十七章 幕後黑手(下)第三百六十一章 來遲一步第六十八章 話不投機第四百九十九章 水患亦人患(一)第二百五十章 遭嫉第三百五十二章 入彀(上)第六百四十章 回家第五百九十章 走投無路(上)第四百九十一章 滿盤皆輸(下)第八百十九章 後患(上)第三百八十六章 同病相憐第三百零八章 離京啓程(上)第六百七十七章 求助上門(下)第八百十二章 出人意料(下)第六百零七章 瘋子縣令(中)第二百三十四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九百三十二章 攪動一池死水(下)第二百四十章 審案(下) 第二更第四百六十五章 再起波瀾第五百五十章 意外收穫第四十章 文藝太監第四百六十一章 另有所圖(上)第四百零二章 挑撥離間第八百二十一章 自告奮勇(上)第二百四十九章 進宮面君(下)第一百十二章 機會第三十三章 交易(多謝書友筆墨遙仙投票支持)第一百十七章 查案陳家坳(下)第五百零五章 水患亦人患(七)第四百四十五章 分化奪權(下)第十一章 考場鬥法第三百八十四章 不辭而別(上)第五百五十四章 芳蹤杳杳(三)第一百十八章 再拿嫌犯第三十八章 我是錦衣衛第七百四十五章 似有蹊蹺(下)第三百五十八章 突圍(上)第三百十三章 西行路上之巧斷案(下)第八百二十七章 泗城內訌(中)第九百八十章 楊震的目的
第四百六十四章 另有所圖(終)第六百零三章 鋌而走險第三百六十四章 龐然大物第六百零六章 瘋子縣令(上)第一百六十七章 人能勝天第三百七十六章 秋之噩耗第四百七十八章 水來土屯(上)第八百二十三章 偷入泗城州第七百二十八章 訊問(下)第六百三十二章 鬆羅鎮(下)第八百九十二章 漫長一日之戌時(上)第五百六十三章 大開殺戒(下)第八百六十四章 隱憂第九百三十七章 各有所得第七百七十一章 攘外先安內(中)第一百十六章 查案陳家坳(中)第三百零二章 人選問題(上)第一百五十九章 所圖爲何(上)第八百二十一章 自告奮勇(上)第三十七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第二百九十二章 論功行賞(上)第一百八十四章 簡單粗暴第二百九十四章 論功行賞(下)改2第二百六十八章 又是一年年節至第四百五十三章 操練(上)第三十四章 出獄(二更求下收藏)第七百八十四章 坐困愁城第七百三十二章 唯一的選擇(上)第八百九十章 漫長一日之酉時(上)第二百零五章 立威(終)第九百十五章 證據確鑿第七百十三章 後招不斷(下)第一百六十章 所圖爲何(下)第四百零七章 變生肘腋(下)第四百八十五章 三司會審(上)第三百二十二章 西行路上之追究(下)第六百零七章 瘋子縣令(中)第七百十九章 雷霆(上)第一百十一章 打成一片(下)第七百五十四章 靖王(上)第六百四十三章 喜與悲第八百三十四章 猿回頭(下)第三百三十六章 財色動人心(下)第一百六十五章 一場豪雨,兩種心情第四百三十四章 面君交旨(下)第五百五十四章 芳蹤杳杳(三)第二百六十九章 溫馨的初一第二百二十九章 被捉之後(下)第一更第五百三十五章 樹倒猢猻散(下)第三百八十六章 同病相憐第三百八十五章 不辭而別(下)第三百九十章 最難消受美人恩(上)第二百四十三章 美人在側第八百二十一章 自告奮勇(上)第二百五十六章 君臣對話(上)第二百二十九章 被捉之後(下)第一更第一百三十四章 外援第九百三十六章 殺雞儆猴第九百九十八章 萬曆十五年第七百一十章 丁憂與奪情(中)第一百七十七章 幕後黑手(下)第三百六十一章 來遲一步第六十八章 話不投機第四百九十九章 水患亦人患(一)第二百五十章 遭嫉第三百五十二章 入彀(上)第六百四十章 回家第五百九十章 走投無路(上)第四百九十一章 滿盤皆輸(下)第八百十九章 後患(上)第三百八十六章 同病相憐第三百零八章 離京啓程(上)第六百七十七章 求助上門(下)第八百十二章 出人意料(下)第六百零七章 瘋子縣令(中)第二百三十四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九百三十二章 攪動一池死水(下)第二百四十章 審案(下) 第二更第四百六十五章 再起波瀾第五百五十章 意外收穫第四十章 文藝太監第四百六十一章 另有所圖(上)第四百零二章 挑撥離間第八百二十一章 自告奮勇(上)第二百四十九章 進宮面君(下)第一百十二章 機會第三十三章 交易(多謝書友筆墨遙仙投票支持)第一百十七章 查案陳家坳(下)第五百零五章 水患亦人患(七)第四百四十五章 分化奪權(下)第十一章 考場鬥法第三百八十四章 不辭而別(上)第五百五十四章 芳蹤杳杳(三)第一百十八章 再拿嫌犯第三十八章 我是錦衣衛第七百四十五章 似有蹊蹺(下)第三百五十八章 突圍(上)第三百十三章 西行路上之巧斷案(下)第八百二十七章 泗城內訌(中)第九百八十章 楊震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