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四章

蕭沐仁和呦呦帶着太皇太后給的箱子回了花家, 呦呦沒有跟譚麗娘隱瞞, 直接給她看了箱子和箱子裡物品,然後向譚麗娘詢問, “娘,要不要拿出一半來給姐姐?”她估計太皇太后不會想到已經嫁給皇商的陶陶。

沒想到譚麗娘斷然拒絕了,“不用。太皇太后當初也給了我東西, 說是給我和你們幾個孩子的, 我分了三分之一給你姐姐,本來想再分三分之一給你,既然太皇太后給你留了, 那我就不給你了。”

呦呦對着譚麗娘看了看,無法分辨出她話語裡的真假,想了想覺得還是要拿出幾幅字畫給陶陶才行,譚麗娘反對, 但是又說讓呦呦自己跟蕭沐仁商量。

呦呦想想也是,也就作罷了。

呦呦帶着兒子在孃家住了半個月,蕭沐仁也想天天住這裡, 不過他才從嘉峪關回來,要先去吏部報道, 然後又要跟往來的官員和曾經的朋友飲宴來往,半個月裡幾乎每天都要帶一身酒氣來到花家。

譚麗娘心疼蕭沐仁, 天天讓人醒酒湯人蔘茶地伺候着,蕭沐仁嘴甜,感謝的話一串一串的, 說的譚麗娘心花怒放。倒是呦呦,抱着兒子在一旁看着,冷哼了一聲。不過心底也是心疼他,然後又一次地想起外放的好,他在嘉峪關的時候,除了要賣倪將軍的面子,誰都要看他臉色的。

蕭沐仁到吏部交了印信留了名,和別的進京的官員四處活動不一樣,他喝了半個月的酒之後,再誰叫都不出門,說喝酒喝得頭疼,要養一養。

然而實際上卻是人窩在家裡陪兒子玩,陪夫人養胎。呦呦在孃家住着的半個月,經過丁香以及丁香叔父丁太醫的診脈,已經可以確定,她現在有三個半月的身孕了。

不過,因爲最危險的頭三個月已經在路上過去了,所以呦呦並不需要臥牀休息,反而每天坐在廊下看着蕭沐仁同和和父子倆一起玩。

此時已經進入八月,不過京城的天氣還很好,秋高氣爽不冷不熱的。他們一家已經搬回了蕭府,蕭府本身就比花家大,更別說是嘉峪關的家,而且又是皇上暗示按郡王的規格修整的,處處都十分講究精緻。

這樣大的一個宅子,最高興地就是小和和,他正是活潑好動的時候,又是男孩子,機會沒有一刻閒下來的時候,每天的活動就是在家裡玩探險,前院、內院、客院、花園、武場,沒有一處不去的,蕭沐仁也不攔着他,只跟在身後保護。

沒過幾天,到了八月十五中秋節。蕭沐仁和安寧侯府已經很久不來往,中秋節頭一天,福賢王按照皇上的想法和吩咐,將安寧侯和蕭沐仁叫到一起來,又請了誠國公和魏國公還有大長公主駙馬以及順天府知府做中間人和見證人,將蕭沐仁從安寧侯府裡分家出來,另立宗祠族譜。

安寧侯以爲是蕭沐仁的主意,而蕭沐仁又以爲這是安寧侯的主意,兩個人見面都沒有好顏色,一個說蕭沐仁背根棄源數典忘祖,蕭沐仁則是冷哼一聲心想你也是爲老不尊爲老不仁。

福賢王見安寧侯一點都不給自己面子,十分生氣,本來還想着看在老安國公的面子上回頭跟皇兄說說,讓他對安寧侯不要下手太狠。現在看來,沒有必要了,他那些見不得人的勾當,可以公開了。這也是爲什麼皇上讓蕭沐仁儘快同安寧侯府分家的原因。

財產交割完畢,在官府留下文書備案,將安國公長子和長媳的牌位挪到蕭沐仁家的新祠堂,商議下移墳的日子,從此以後,蕭沐仁與安寧侯府再無瓜葛。

分家後的第二天就是中秋節,一大早上蕭沐仁就帶着呦呦和兒子去了花府。他現在還沒有被安排官職,時間自由的很。

在花家吃了一個午飯,又吃了一個晚飯,入夜時蕭沐仁才帶着呦呦和兒子回去。呦呦本來想在孃家住一晚上的,小和和卻鬧着回去,說他昨天在後院種下了蘋果籽,今天要回去看有沒有發芽。

呦呦翻個白眼,且不說蘋果籽能不能發芽,就算是能發芽也不會一點就長出來,不過花易巖卻同意他們回去,說孩子有好奇心有耐心是好事,讓他們回家去,有空再來。

譚麗娘本來想給外孫親香親香,結果被花易巖一番話給落空了,有些不高興,瞪了他一眼,親自抱着和和送到馬車上。

呦呦早就想到譚麗娘會對和和好,但是一開始以爲她又有孫子孫女又有外孫外孫女的,不至於對和和十分溺愛,可是現在看來,她也無法脫離一般祖輩對孫輩的態度。

回到家,小和和的蘋果籽當然沒有長出來,他失望了一晚上後就拋在了腦後,繼續玩探險遊戲。不過探險也總是有盡頭的一天,等和和過了四歲生日,呦呦琢磨着不能讓他這麼瘋玩下去了,先不提別人家的孩子三歲就已經啓蒙了,就是在現代,四歲的年紀也可以上幼兒園了。

於是呦呦開始給和和設定每日的活動日程,可惜呦呦忘記了,四歲上幼兒園的都是小班小朋友,小班小朋友能幹嘛呢,還是玩的時候多啊。

這個時代,沒什麼物理化學這類的學科,除了武藝,就是學文,學文自然是四書五經,呦呦想了想給加了一科算數。

蕭沐仁看到呦呦這份計劃表的時候卻提出了反對意見。他覺得太早了,而且呦呦一下子要和和學這麼多東西,他肯定受不了拘束。

“你也不要急,慢慢來。”蕭沐仁安撫呦呦,“才四歲就讓他坐到學堂書桌前背書,萬一養個小書呆子出來怎麼辦?咱們兒子那麼聰明,就是比別人晚學一兩年都能追的上。”

呦呦對蕭沐仁的話翻了個白眼,不過也承認他說的是對的,學科太多了,四歲的孩子肯定受不住拘束,只能循序漸進一步步來了。

“你也別看別人家三歲四歲就啓蒙,根本學不到什麼,就是死記硬背,學的孩子們死板的要命,一點兒都不如咱們和和靈活可愛。”蕭沐仁見呦呦翻了個白眼,以爲她不贊同,就繼續勸說她。

“行吧,聽你的,先讓他一邊玩一邊學。”呦呦懶洋洋地歪在榻上,然後同蕭沐仁說起家裡的事情。

“三元在京城這幾年,管得挺好,下人們也挺服帖,我想着把容媽媽放到和和房裡去統管,具體事務由四喜負責。”呦呦仰臉看了一眼蕭沐仁,問他覺得怎麼樣。

“唔,家裡的事你管就行了,不過三元會不會太年輕了些?會不會有人不服?”然後不等呦呦回答,又說:“我看,不如讓容媽媽和三元一起管着,容媽媽總是年齡大些,經驗多些。”

呦呦原本真的是按蕭沐仁說的家裡事自己說的算就行了,可是聽了蕭沐仁的話,覺得他好像不太希望三元做內院管事嬤嬤,她有些奇怪,就問蕭沐仁爲什麼。

蕭沐仁斟酌了一下,告訴呦呦,“前些天和鋪子裡的掌櫃還有留下來的管事們喝酒的時候,聽說曾經在陳度她孃的屋子看到過用內造匣子裝的連藕粉。”

這幾年蕭沐仁和呦呦雖然不在京城,可是宮裡有什麼好東西還是會賜給他們一份,直接送到府裡來,由往來京城和嘉峪關的車隊帶到嘉峪關去。

“你是說,三元私自拿主子的東西回家?”呦呦想了半天覺得不太可能,若是真的,怎麼能做的如此不避人耳目?所以呦呦遲疑地問蕭沐仁,“你確定不是什麼人故意挑撥或者栽贓?我還是覺得三元不會這麼做。”

呦呦這麼一說,蕭沐仁也不確定起來,“也沒準,聽說陳度現在做的非常好,說不定是遭人嫉妒了。”

“我一會兒叫三元進來問問她,”呦呦想了想,說到,“不過你剛纔說的也是對的,容媽媽雖然不熟悉京城的規矩,不過年齡大些經驗充足,是沒錯的。”

蕭沐仁不過是因爲呦呦提到這件事纔想起來說一句,他對家裡的事務一向不管,全都由呦呦做主,因此呦呦一說,他就點頭了,“你自己看着辦,我呀,只要每天帶我兒子玩就行了。”

說着看了一眼在炕上睡着和和。

呦呦也順着她的目光看過去,笑嘻嘻地說好呀好呀,“以後家裡男主內女主外,咋樣?”

蕭沐仁捏捏她的鼻子,“有何不可?”

第二天,三元進來伺候的時候,呦呦假裝不經意地問起她那個臥病在牀的婆婆,“現在身體怎麼樣了,若是用藥材什麼的,就跟我說。”

三元搖頭,“用不上了,去年人已經走了。”

呦呦心裡一驚,後面想說的話就說不出來,倒是三元並沒有注意到她的表情,繼續往下說着,“老太太臥牀十多年,見到孫子出生會叫奶奶了,就覺得沒什麼遺憾了,走的倒是沒什麼痛苦。”

“你……”呦呦想了半天,只能說一句“你節哀”,後面的話無論如何再也問不出來,卻也知道,即便三元再熟悉京城事務,也不可能放到內管家的位子上了,她心中有了懷疑就等於有了裂痕,這樣的情況下,就算她是主三元是僕,也是沒有辦法做事的。

於是呦呦思考了一下午後,做了調整,讓三元去做庫房總管事,而內管家的事,只能由容媽媽暫時代着,等她再觀察一陣再選擇新的管家。

十月過半的時候,天氣就驟然冷了下來,似乎是一夜過去,西風就席捲了京城,不過這樣的寒冷對於從嘉峪關回來的蕭沐仁一家來說,並不算什麼,呦呦甚至都沒有主動提燒地龍,還是蕭沐仁想起來她怕冷,讓人把地龍燒上。

地龍一燒上,屋裡就格外暖和了,呦呦因爲肚子慢慢鼓了起來,人越發怠懶,很多時候就窩在屋裡不出去。反而小和和小人精力旺盛火力更是強,屋裡熱起來後就不肯穿厚厚的棉衣,只穿着家常衣服跑來跑去。

後來有一天蕭沐仁見呦呦這麼憊懶下去不是辦法,找到丁太醫商量了一個對策,拿譚麗娘懷着懷信時候的例子嚇唬了呦呦,呦呦這才恢復了每日飯後走步的習慣,不過多數時候也是蕭沐仁陪着走。

天氣若是好,兩個人就在院子裡走。京城蕭府可比嘉峪關蕭府大得多,景緻也好,雖然已經是初冬,可是大花園裡還是有不少松柏,這樣翠綠的顏色,總是讓人心情舒服的。

兩個人一邊走一邊賞景。其實說起來,呦呦和蕭沐仁根本就沒有好好看過自己這個家這個宅子,畢竟成親後直接在孃家住了半個月,然後就是收拾打點去嘉峪關的一切,半個月後就出城遊玩去了,哪有時間好好看看。

現在趁着她懷孕,而蕭沐仁暫時還沒有職務安排的時候,兩個人竟然想前兩個月的小和和一樣,把家裡的每個地方都看了一遍,走了每個角角落落。

也是直至此時,呦呦才知道自己家到底有多大,不說別的,光客院就有四個,花園也分內外院,內院院子除了正院還有五座,蕭沐仁甚至跟她開玩笑說,可以多生幾個孩子,這回不怕家裡沒地方住了,惹得呦呦瞪了他好幾眼。

小和和看着母親的肚子一天天大了起來,十分好奇,覺得裡面一定是藏了好吃的,甚至覺得裡面是個西瓜,很多次撩起呦呦的衣服下襬要看,當然看不到西瓜也沒有好吃的,惹得他好生失望。

蕭沐仁就告訴他,孃親的肚子裡有小妹妹,等到過幾個月的時候,小妹妹就出來陪他玩了。哪知道小和和還是那個想法:妹妹不能玩,弟弟纔好玩。

不過說完這句話之後,小和和就有疑問了,問的問題還是蕭沐仁招架不住的——弟弟妹妹從哪兒來的,怎麼進到孃親肚子裡的,他們什麼時候出來,從哪兒出來,怎麼出來……

呦呦正歪在榻上吃葡萄,聽到小和和的問題,再看到蕭沐仁尷尬的臉色,毫不留情地哈哈大笑起來。然後一不注意,被嘴裡的葡萄給嗆住了,立刻咳了起來。蕭沐仁見狀趕緊上前去拍拍她的後背,就連小和和也湊了過來,端起炕几上的水杯晃晃悠悠遞給她,結果自己沒拿穩,撒了呦呦一身的水,逗得她笑的更厲害,咳的也更厲害。

這一年的第一場雪,一直到了十一月中旬才下起來,呦呦早上起來看到銀裝素裹的院子,突然想起來還在櫟陽時,有一年也是也是這麼大的雪,厚厚的一層將整個院子鋪滿,呦呦和陶陶看着院子裡潔白無瑕的積雪,都不忍心破壞,倒是懷宇和懷瑾當時打打鬧鬧,懷瑾還倒在了雪地裡。

呦呦這麼想着,就喊了丫鬟拿筆墨過來,她動手寫了兩張帖子,一張送到花家去,另外一張送到孟府去,請譚麗娘和陶陶來家裡賞雪。然後又還是開庫房搬火盆佈置花園裡那座臨湖的小樓,決定母女三人好好聚一聚。

譚麗娘和陶陶接到呦呦的帖子之後都很奇怪,心說不就一場雪,有什麼好看的,難道她在嘉峪關沒有看夠?然後轉念又一想,難道是她有什麼事不好說出來,才約了自己上門去商量?這麼一想,就趕快讓人收拾了往蕭府來。

不得不說,譚麗娘和陶陶真的是母女,想法都是出奇的一致。

因爲送帖子是派了兩個人分別去送的,而花、孟兩家同蕭家的距離又是差不多的,所以母女倆人幾乎是同時到的。到了蕭府大門口,譚麗娘看到了陶陶陶陶也看到了她娘,兩個人更是擔心了,到底是什麼事,居然把兩個人都叫了來。

結果進了府裡,下人沒有領她們去內院,反而往花園走去了。因爲擔心呦呦有事,譚麗娘和陶陶都沒來得及看景緻。

等上了花園臨湖的小樓,看到呦呦悠閒自在地在榻上吃吃喝喝,兩個人都搞不明白呦呦的葫蘆裡到底賣的什麼藥。

呦呦見母親和姐姐來了,立刻挪動着下榻來,“娘,姐姐,”然後往她倆身後看了一眼,“咦,沒有帶孩子們來嗎?”她還想着把孩子們也帶來,跟和和一起玩一天呢。

譚麗娘見此更加奇怪了,拉住呦呦的手就問她,“你到底把我和你姐叫來幹什麼?是家裡出了什麼事了嗎?”

呦呦聽到譚麗孃的話詫異了一下,然後立刻笑了起來,“什麼事都沒有,是我早上起來看着下雪了,就想到原來在櫟陽的時候,所以就下帖子給娘和姐姐,過來一起賞雪。”說完笑的更加歡快,“娘和姐姐不會以爲我有事不方便說才找的藉口吧。”

“你這個丫頭,嚇死我!”譚麗娘伸出手點了點呦呦的額頭,然後才牽着呦呦和陶陶一起上了榻,一人靠着兩個大軟枕,坐下來說話。

陶陶也有着身孕,比呦呦早一個月,但是她的肚子比呦呦的大多了,惹得呦呦直問是不是雙胎,陶陶卻搖頭,表示太醫看過了,並不是。

“那,姐姐,你要控制下飲食了,孩子太大不好生,這個道理你比我懂。”呦呦面色正經地看向陶陶。

陶陶笑着點頭,然後又說呦呦也要注意,“你這個愛操心的性子,還沒改呢。”

呦呦笑嘻嘻地聳肩,“改不了啦,管得越來越多了,我也煩呢。”說到這兒呦呦又想起來,得讓人去把玉兒琰兒還有寶寶貝貝都接過來,然後忍不住同譚麗娘和陶陶說,“你們真是想太多,我帖子上不是說了帶孩子們一起過來?”卻也知道這是娘和姐姐擔心她。

女人嘛,尤其是做了母親的女人,坐在一起的話題無非的就是孩子孩子孩子,更尤其譚麗娘還是做了祖母的,經驗不少,恨不得能一下子都傳授給兩個女兒。

呦呦聽了一會就不耐煩了,趁着譚麗娘停下來喝水的空,轉了話題,“娘,哥哥和嫂子過年回來嗎?”

說到這個,譚麗娘也黯然了,“不知道呢,你嫂子說回來,你哥哥,太遠了,怕是來不及。”

看到譚麗孃的黯然,呦呦一時後悔問出這句話來,不過譚麗娘很快就轉好起來,“總算他們倆給我生了一個孫子一個孫女,讓我不至於膝下空虛。”

“咦,要是懷瑾和懷信聽了孃的話,一定會很傷心的。”陶陶笑着打趣了譚麗娘,譚麗娘和呦呦也一起笑起來。

這個時候,去接玉兒琰兒和寶寶貝貝的人已經回來了,將人帶到小樓上見了禮之後,就被帶去了和和的院子,五個孩子湊到一起玩起來了。

譚麗娘和陶陶呦呦母女三人,則是在小樓上吃吃喝喝好不愜意。這座小樓成親前重新修葺過,蕭沐仁他們不在這幾年也又福賢王府的人年年來幫忙整修,所以一點都看不出破舊。小樓裡還放了七八個火盆,即便開了窗子賞雪賞景也不冷。

不過這麼坐着賞雪到底沒有意思,陶陶和呦呦雖說都是當孃的,可是少女心上來,任譚麗娘也攔不住,最後三個人穿好裘衣、一人抱了一個暖手爐下了小樓,在花園裡走了一圈,看了不少景緻。

譚麗娘和陶陶雖然是蕭沐仁的岳母和大姨姐,可是他們不在家的時候,也不能隨意上門,這次竟然是兩個人第一次好好看蕭家的宅院,看完之後,譚麗娘輕聲問呦呦,“這院落,是不是按公爵的規制建的?”

呦呦搖頭,“不是,是郡王規格。”她也是這回回來才聽蕭沐仁說的。

譚麗娘和陶陶對視一眼,異口同聲地說:“皇上對你們不錯。”

呦呦只能點頭,說不出別的來,心裡卻想:現在的皇上對着不錯,以後呢?

母女三人在花園裡走了一圈,見時間要到用午飯的時候了,就回了院子,院裡裡卻憑空冒出來兩座雪人,五個孩子都穿的厚厚的圍着雪人跑着玩。

“咦,這是誰堆的雪人兒?”呦呦好奇,“是爺回來了嗎?不是說同曲公子他們去打獵?”

呦呦話音才落,房間裡就走出來兩個人,卻是懷瑾和懷信,“娘,大姐,二姐。”

“你倆怎麼來了?”譚麗娘十分好奇,不過話才問出口,幾個孩子就撲了過來,喊祖母的喊祖母喊外祖母的喊外祖母,譚麗娘摟着一圈五個孩子樂的合不攏嘴,祖孫幾個一起進屋去了。

懷瑾見他們娘沒空搭理他們倆,就跟呦呦和陶陶說話,“翰林院午休,我去太學接了懷信回家,家人告訴我娘到這兒來了,我們倆就過來了。”然後笑嘻嘻地呦呦,“二姐二姐,小舅子上門,姐夫怎麼不回來招待?”

“你姐夫跟朋友打獵去了,誰知道什麼時候回來。”呦呦拉着懷瑾和懷信往屋裡走,“雪人你倆堆的吧,這手涼的。”

懷瑾和懷信就一起笑,陶陶也笑,“又開始操心了。”

“姐,姐夫在家不,要不也請來一起?”呦呦本來是想着母女三個聚聚,再讓孩子們玩玩,結果現在這對兄弟來了,就得再找個人陪着他倆。

“你姐夫也不在家,和你們家那個一起去的。”陶陶也笑起來,“看來就我們這些女人孩子湊一起吃了。”

呦呦笑起來,帶着一家人進屋,將風雪關在外頭,將溫情融滿一室。

第三十八章第一九七章第一七三章第八十七章第六十二章第四十六章第九十二章第四十六章第一三八章第九章第一六九章第三十四章第二四三章第三十四章第一二七章第六十章第一九八章第一五四章第一三三章第七十九章第二四二章第一零四章第一六七章第一六六章第一八六章第九十四章第十九章第十二章第一八二章第二零零章第二四六章第二零四章第一四一章第一九三章第五十三章第一三零章第五十章第二三四章第一六、四章第八十四章第一四四章第一六九章第二二七章第二一零章第三十八章第二四五章第二三一章第十七章第一三一章第六十三章第六十章第二三二章第三十八章第一九三章第一一六章第一八七章第二一一章第二零六章第二四零章第六十章第一二八章第八十三章第一一五章第一九三章第九十三章第一五五章第一七四章第二二五章第一一四章第二二六章(捉蟲)第六十八章第一七三章第二一四章第六十五章第一九八章第四十四章第五十一章第二三七章第一零八章第一四八章第二三六章第一六、四章第一二九章第二二三章第十六章第四十三章第一五七章第八十章第二十二章第一二八章第一九八章第一三一章第七十八章第一一七章第七十二章第一三零章第三十三章第九章第一八三章
第三十八章第一九七章第一七三章第八十七章第六十二章第四十六章第九十二章第四十六章第一三八章第九章第一六九章第三十四章第二四三章第三十四章第一二七章第六十章第一九八章第一五四章第一三三章第七十九章第二四二章第一零四章第一六七章第一六六章第一八六章第九十四章第十九章第十二章第一八二章第二零零章第二四六章第二零四章第一四一章第一九三章第五十三章第一三零章第五十章第二三四章第一六、四章第八十四章第一四四章第一六九章第二二七章第二一零章第三十八章第二四五章第二三一章第十七章第一三一章第六十三章第六十章第二三二章第三十八章第一九三章第一一六章第一八七章第二一一章第二零六章第二四零章第六十章第一二八章第八十三章第一一五章第一九三章第九十三章第一五五章第一七四章第二二五章第一一四章第二二六章(捉蟲)第六十八章第一七三章第二一四章第六十五章第一九八章第四十四章第五十一章第二三七章第一零八章第一四八章第二三六章第一六、四章第一二九章第二二三章第十六章第四十三章第一五七章第八十章第二十二章第一二八章第一九八章第一三一章第七十八章第一一七章第七十二章第一三零章第三十三章第九章第一八三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