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箭在弦上

“百密一疏啊!”

齊謹之用力捶了下椅子扶手,恨聲道:“都是我疏忽了,竟把這些給忘了。”

兩個多月前,齊謹之陸續收到了密探發回來的情報,他將這些情報整理、彙總,細細分析了一番,然後隱約猜到了一個驚人的計劃。

隨後,他專門命人盯着馬家及其姻親、故舊,幾天下來,還真發現了一些端倪。

另一邊顧伽羅也動用自己的人脈,查到了一些西南秘事。

夫妻兩個無意間提到了此事,兩人心中都是一驚,各自思忖半晌,都做出了決定——坦誠相告。

兩口子徹夜詳談,除了最後的底牌(即各家長輩分給他們的具體人手),兩人幾乎毫無保留的將自己知道的東西都告訴了對方。

齊氏小夫妻窩在架子牀上,放下帳幔,兩人盤膝相對,一起討論、分析。

你一言、我一語,竟將馬仲泰兩口子的計劃猜了個七七八八。

他們能如此順利的摸清馬仲泰夫婦的籌謀,原因有三:

一來是消息靈通,幫手衆多;

二是齊謹之兩口子都是極聰慧的人;

三來嘛,也是朱氏太自大,算計起人來更是肆無忌憚、毫無遮掩,落在有心人眼中,好容易便會發現問題。

既然察覺到了馬家的陰謀,齊謹之和顧伽羅當下便做出了應對的策略,即明修棧道暗度陳倉、丟出誘餌引蛇出洞。

明面上,齊謹之繼續在城外剿匪,迷惑馬家和朱家的人,令他們放鬆警惕。

他們也確實在剿匪。只不過所剿滅的山寨都是有針對性的,基本上都是與安南王府或是馬家有關係的‘賊窩’。

與此同時,齊謹之還悄悄奔赴水西,跟西南大營的馬將軍和幾位舊部頻繁聯繫,順便還請馬將軍做中間人,與水西安家、展家坐下來談判。

只可惜,那時安家、展家對齊家心存敵意。即便信了齊謹之的話。也不願跟他合作。

後來齊謹之才知道,原來這兩家早就覺察到了朱家有野心,且是頑固死硬派。與安、祿、展等幾家親近朝廷的家族頗有些齷齪。

否則,展阿卓也不會‘傻兮兮’的跟着朱氏來烏撒,還屢屢被她當槍使喚。

當然這是表面上的,事實上。阿卓性子直、腦子卻不笨,別看她沒正經讀過書。卻深知‘藏拙’的真諦。

朱氏利用她,想借她的手殺掉顧伽羅;阿卓也乾脆,藉着在馬家做客的機會,頂着一張‘單蠢’的臉。四處打探消息。

齊謹之不知道阿卓在馬傢俱體探聽到了什麼,但火把節前幾天,水西那邊忽然傳來消息。表示安、展等幾家願意同齊家聯手,於是便有了阿卓連夜抄了馬家的秘密宅邸。安、展兩家則在水西一舉拿下了朱家。

至於烏撒這邊就簡單多了。

或許是水西幾個豪族的影響,又或許是對馬家還有期望,烏撒的五大家族並不願和齊謹之合作,更不願供他驅使。

還是火把節的那一次爆炸,用血淋淋的事實驚醒了五大家族,爲了家族的利益和自身的安全,他們這才轉而求齊謹之幫忙。

雙方達成合作意向,五大家族全力配合齊謹之的‘引蛇出洞’——

一方面故意放出風聲,直說自家傷亡嚴重,整日閉門謝客;

另一方面則暗中調集人手、準備器械,於昨夜發動,將前來圍堵的王府私兵悉數消滅。

齊謹之的計劃很大,動用的人手衆多,效果嘛,也不錯。

唯一的疏漏便是忘了官倉和交通。

“好個馬仲泰,難怪他會這麼痛快,原來早就有所準備啊。”

齊謹之又捶了一下椅子扶手,恨恨的罵了一句。

顧伽羅凝神想着,聽了這話,卻搖頭,“大爺,依我之見,這應該不是馬仲泰所爲。”

如果只是單純的炸掉了通往烏撒的幾處要路,那麼還有可能是馬仲泰乾的。

可那動手之人,竟然把官倉也給燒了,這就有些說不通了。

齊謹之挑眉,“哦?阿羅想到了什麼?”

顧伽羅也沒有賣關子,直接說:“大爺莫非忘了,烏撒的官倉比女人的臉都乾淨,除了一些陳舊的農具、檔案,以及發黴發芽的種子,還有什麼值錢的?馬仲泰又不傻,何必浪費時間、柴火和人力去燒一個空倉庫?”

顧伽羅脣角微翹,嘲諷的說:“馬仲泰和朱氏是同一種人,無利不起早,且最喜歡討巧,絕不會做賠本的事。如果他們的目的是想阻斷烏撒的交通,直接把幾條大路炸了就好,又何苦多此一舉。”

官倉是朝廷設立的倉庫的總稱,一般來說,每個縣、府會設有好幾個倉,如正倉、義倉、常平倉等等。

烏撒縣城太小,且時有動亂,山民彪悍抗稅,豪族兼併土地,朝廷規定的稅賦年年都收不全,官倉最後也就只剩了一個正倉。

最近十來年,僅存的正倉也日漸荒廢,下頭收了租稅,扣掉縣衙官吏的祿米和衙署的日常開銷,其餘的皆有六大家族分割,根本就用不到倉庫。

烏撒正倉位於城中,距離縣衙僅一街之隔。

正如顧伽羅所言,若燒燬官倉、炸燬道路的人真是馬仲泰的話,他絕不會冒着被發現的危險,巴巴的跑去燒一個毫無價值的倉庫。

修長的手指輕輕敲着扶手,齊謹之沉吟片刻,緩緩點頭:“阿羅說的極是。然而不是馬仲泰,又會是誰?”

顧伽羅沒說話,因爲她也不知道。

“同時炸掉幾條路,好大的手筆,竟一點都不比我們齊家差。”

齊謹之眼睛盯着房間的一角,嘴裡喃喃的說着:“昨夜城裡到處都是咱們的人,尤其是縣衙附近更是重兵把守。‘它’竟能瞞過所有人的注意,悄無聲息的摸進官倉放火,不簡單,絕對不簡單哪。”

顧伽羅深有同感,這纔是他們夫妻最擔心的。

他們夫婦不怕對手強,就怕有未知的敵人。因爲你不知道‘它’是誰,更不知道‘它’會什麼時候冒出來。殺你個措手不及。

“唉~~”齊氏小夫妻同時犯了難。

然而任誰都沒想到的是。他們的難題,竟被阿卓隨口給解決掉了。

“應該是仰阿莎,”

阿卓坐在椅子上。兩隻小腳懸空,一下一下的晃悠着,手裡拿着個青蘋果,咔嚓、咔嚓的咬着。

只聽嘴裡含糊的說:“她是苗寨的人。後來跟着家人去了益州,聽說又去了安南。前些日子還來探望阿娜依。”

“仰阿莎?安南?”

顧伽羅腦中靈光一閃,脫口問道:“莫非她是安南王府遣來與朱氏聯繫的密使?”

阿卓三兩口將果子啃完,隨手一丟,果核穩穩的落入一旁高几上的白瓷碟中。她斜過身子,又從果盤裡摸起一個,繼續啃了起來。

顧伽羅見她吃得歡快。忍不住吞了口唾沫,她倒不是饞的。而是覺得酸。

這是烏蒙特產的一種蘋果,酸甜脆口,成熟後果皮也是翠青色,故而得名青蘋果。

謝氏商號的夥計特意送了一些來,顧伽羅嚐了一口,就險些被酸倒了牙,剩下那缺了一口的果子直接被齊謹之消滅了。

吃完蘋果,齊謹之還笑顧伽羅‘挑食’。

顧伽羅很冤枉,她從不挑食,只是對於某些味道的接受能力不是很高罷了。

比如酸和甜,少量的還可以,稍微多一點兒,顧伽羅就享受不了了。

眼瞧着阿卓一個接一個的啃着青蘋果,顧伽羅都替她酸的慌,嘴裡不停的分泌酸水。

“果然聰明,難怪能算計阿娜依,”

阿卓一邊咔嚓一邊說:“沒錯,雖然沒有確鑿的證據,但我可以斷定,仰阿莎定是王府派來的。她與阿娜依一樣,都喜歡耍弄心機,整日裡鼻孔朝天,最是傲慢不過。”

帥氣的把果核丟入白瓷碟,阿卓又摸了個荔枝,低頭剝皮,嘴裡還在說着:“不過,她比阿娜依聰明,也比她狠。阿娜依到底是做了母親的人,心裡有所顧忌。仰阿莎卻是獨身一人——”

用文藝一點兒的方式來說,朱氏雖壞,心中還有愛(母愛),而仰阿莎卻是肆無忌憚,底線、節操什麼的早就被她自己給吃掉了。

顧伽羅恍然。

這麼說倒是很符合燒官倉、炸山路那人的風格啊。

齊謹之曾經跟她分析,那人之所以‘多此一舉’的火燒官倉,目的無非有兩個:

一,自然是想燒光烏撒的糧食儲存,趁機制造混亂;

二,卻是紅果果的挑釁——你丫齊謹之不是厲害嗎,不是算無遺策嗎,姑奶奶就在你眼皮子底下把你的糧倉給燒了,你能奈我何?!

“仰阿莎,具體是個什麼樣的人?能給我說說嗎?”

人家出手了,她卻連對方的底細都不知道,太失職了,難怪會失敗。

阿卓將整顆剝好的荔枝丟入口中,腮幫子鼓動幾下,吐出一枚不帶一絲果肉的果核,“她今年三十左右的年紀,年輕時跟益州一個小地主的兒子訂了婚,結果……自那以後她性子就變得有些古怪,長得還算清秀,皮膚有些黑,個子不高,瘦瘦的。”

阿卓起初還有些興致,提及仰阿莎的負心漢,語氣也冷了下來,更沒了吃水果的興致,拿起几上放着的溼帕子,低頭仔細的擦起手來。

顧伽羅正聽得入神,忽見阿卓變了臉,不禁有些納悶,旋即想到齊家和展家的恩怨,臉上也有些不自然。

顧伽羅張了張嘴,想解釋兩句,卻不知說什麼好。畢竟齊勉之是東齊的人,她一個隔房的新婦,實在不好插手。

顧伽羅沉默了,阿卓卻突然開了口,“現在烏撒的道路全都斷了,齊謹之可有什麼辦法把信送出去?”

顧伽羅愣怔了下。送信?水西那邊不是都安排好了嗎?

難道阿卓想借齊謹之的渠道給京城的阿朵寫信。

阿卓撇撇嘴,涼涼的說道:“放心吧。我不是跟阿朵寫信,早在她選擇跟齊勉之走的時候,就已經背叛了家族,不再是我們展家的人了。”

顧伽羅不解的問了句:“那你爲什麼還要去找她?甚至爲了她找尋齊家的不是?”

阿卓‘嘁’了一聲,“一碼歸一碼,我可以不認阿朵,但也不會坐視她被個臭男人欺負。”

阿卓確實有點兒單細胞。但卻有種動物天然的直覺。想法也簡單直接,對就是對、錯就是錯,端得是恩怨分明。

她雖然恨姐姐對家人無情。可也心疼她獨身一人在陌生的京城漂泊,所以自打阿朵離開西南後,阿卓便大張旗鼓的尋找阿朵,口口聲聲的要爲‘可憐的姐姐’報仇。

她這麼做。只是想‘提醒’齊家人,展阿朵不是孤女。她還有孃家,還有水西苗寨的幾百族人給她撐腰。

顧伽羅看了阿卓一眼,不知爲何,她對這個粗魯、潑辣的夷女生出幾分欣賞。

阿卓還在說:“我、我說到哪兒了?哦。對了,寫信!對,我要給阿爹寫信。事情牽扯到了仰阿莎。就須得留意一下益州。而原來的計劃,也要進行調整。”

顧伽羅似是想到了什麼。“益州?你的意思是,安南王府可能會放棄水西,直接出兵蜀地。”

是了,烏撒失敗了,安南王想要佔據烏蒙六部,蠶食昆明、大理,繼而攻佔整個雲南的計劃就要落空。

水西那邊早已做好了準備,只等着王府的兵馬自投羅網。

仰阿莎是個聰明人,自然不會眼睜睜看着自己人被打了埋伏,所以,她纔會毀掉烏撒的交通,讓消息傳不出去。

然後她再勸主人調整計劃,比如放棄雲南,改而攻打毫無防備的蜀地。

阿卓點了下頭。

顧伽羅騰地站起來,欠身恭敬一禮,“展二小姐,多謝了!”

齊謹之也曾懷疑放火的人是安南王府的奸細,也推測他們可能會修改計劃。但卻不知道安南王府會對哪裡下手。

他們到底不如阿卓瞭解西南啊,哪怕他們想破了腦袋,將周遭的府縣討論一個遍,也猜不出王府的下一個目標到底是哪個。

阿卓這個提醒,真是太及時了!

顧伽羅暗自琢磨,是哪個傻子說阿卓‘傻’,喵了個咪的,世間有這麼聰明的‘傻子’嗎?

當夜,齊謹之便接連寫了好幾封信,用齊家的秘密渠道分別送了出去。

……

“今兒又有什麼消息?”

清河縣主處理完家務,回到正房的時候,發現齊令先從宮裡回來了,趕忙上前詢問。

最近幾天,也不知道自家得罪了哪路神明,兒子好好的西南做官,卻平白招惹了好幾個御史彈劾。

什麼爲官不仁、苛待治下山民,什麼陰狠毒辣、故意激起民變,什麼……清河縣主聽了那些胡言亂語,恨不得跑到宮門口叩閽鳴冤。

幸而聖人是真聖明,壓下了那些不靠譜的彈章,一面命雲南布政使、烏蒙府覈實情況,一面着大理寺、都察院和刑部選派官員親赴西南調查,至於某幾個上躥下跳喊着把齊謹之罷官、押解進京問罪的話,聖人理都不理。

隨後,聖人又召齊令先入宮,繼續向他問詢西南情況,事後還數次公開稱讚齊令先是悍將、幹才。

齊謹之被人彈劾,聖人雖然沒有明着迴護,卻用實際行動告訴所有人:齊家,是咱罩着的功勳之家,齊謹之,是咱信任的少年俊彥。

什麼,齊謹之有罪?

證據呢?!

某御史:……

聖人無奈的攤攤手:瞧,朕不是袒護亂臣的昏君,實在是你們沒證據呀。等什麼時候查有實據了,咱們再處置齊謹之不遲!

面對這樣的皇帝,向來有嘴炮之稱的御史們也啞了。

齊謹之激起民變的事,暫時被聖人壓了下去。

但朝中關於西南事務的討論卻多了起來,說着說着,有人就會把齊家拉出來掛牆頭。

不管是去年的齊勉之,還是今年的齊謹之。都成爲許多話題的主角。

甚至連死去多年的齊子孺,都被有心人翻了出來,列數其功過,最後還得出什麼功過相抵、遺禍至今的狗屁結論。

齊家兩府的人聽了,就沒有一個不生氣的,心裡將那多事的御史罵了個狗血淋頭。

清河縣主更是氣憤不已,因爲除了外人給自家兒子潑髒水外。連東齊也冒出來湊熱鬧。冷嘲熱諷的說怪話,就差直接說,讓齊謹之自己頂罪、切莫連累旁人。

外人污衊齊謹之。清河縣主不過罵兩句‘胡說’,可隔壁這般,卻着實讓她心寒。

想當初,齊勉之害得齊家丟了爵位、丟了軍權。老爺和她也只是暗地裡嘆幾聲氣,人前從未說過責怪的話。更沒有似大長公主那般言語擠兌、翻臉無情。

“還有一個多月就是萬壽節了,朝中應該沒人再關注謹哥兒的事情了吧。”

清河縣主不等齊令先回答,又自言自語的說了句。

齊令先道:“我不是說過了嘛,聖人最是聖明。他嘴上沒說,心裡卻明白,那些人不過是無事生非。謹哥兒的性情和爲人,聖人也清楚。再者——”

齊令先猶豫了下。左右看了看,手肘撐在炕桌上,身子前傾,壓低聲音道:“我聽宮裡的劉內侍偶爾提了一句,說聖人剛收到彈章的時候,也有些氣惱,恰好那日妙真大師進宮,與聖人談了一會兒話,待大師出宮後,聖人便恢復如常了,自那以後,再有御史上彈章,聖人就直接壓下。”

清河縣主眼睛一亮,也學着丈夫的姿勢,向前傾了傾身子,低聲道:“老爺是說,大師幫謹哥兒說了好話?”

齊令先坐回炕上,手指抿着鬍鬚。

清河縣主見狀,便知道自己猜對了,懸着的心總算放了下來,雙手合十拜了拜,連連唸了幾聲佛。

齊令先又道:“方纔你提到萬壽節,進獻聖人的節禮可準備好了?”

他沒了國公的爵位,可最近聖人對他頗爲優待,保不齊會特許他們西齊進宮賀壽。

再者,清河縣主身上還有誥封,依律卻是要進獻賀禮的。

清河縣主放下了心中的大石,整個人都輕鬆起來,笑着說:“老爺就放心吧,我早就備好了,雖算不得太貴重,可也是咱們的一份心意。”

壽禮嘛,太貴重了扎眼,太減薄了失禮,不輕不重才最合適。

“對了,謹哥兒上次寫信說他下鄉去剿匪了,還收繳了不少好東西。他媳婦兒是個實誠孩子,挑了上好的命人送回京,”

清河縣主掐着手指,“算着時間,約莫也快到了,到時候再看看,或許還有更合適的,到時候一併進獻上去。”

齊令先從不管這些家務事,隨意的點了下頭,任由妻子處理。

他只提醒了一句,“也選幾樣雅緻的,命人送到山上去。貴人不稀罕這些俗物,好歹是孩子的一點心意。”

清河縣主立時明白了丈夫的意思,妙真幫了自家兒子,禮尚往來,他們也不能忘了人家。而且送禮的時候,也要用齊謹之和顧伽羅的名義去送,這樣也顯得齊謹之是個有恩必報、有情有義的好孩子。

爲兒子刷好評,清河縣主最喜歡了,爽快的點頭應下。

夫妻兩個又說了些京中的新聞。

齊令先忽的想起一事,“出宮的時候,恍惚聽到有人說劉賢妃昏迷不醒,似是得了什麼怪病。”

“嘁,隔壁那位又有露臉的機會了。”清河縣主難得刻薄了一回。

齊令先搖頭,“侄媳婦去瞧過了,卻說無能爲力。”

清河縣主倒是來了興致,“哦?也有她治不好的病?嘶~~劉賢妃雖然算不得多康健,可也不是無福之人,怎麼會——”

齊令先並不關心劉賢妃有沒有福氣,他之所以提及此人,乃是因爲,“劉家掌管禁衛,萬壽節臨近,還是不要有什麼意外才好。”

劉家是貞烈皇后的孃家,老牌子的外戚,劉家的男人平庸,但勝在聽話。

且劉賢妃無子,平日又是個守本分的人,聖人挑來選去,便提拔劉賢妃的二哥、永恩伯嫡次子劉靖嗣任京衛指揮使,護衛宮禁、守禦城門。

劉賢妃在宮裡算不得要緊人物,可有這麼一個掌管宮禁安全的兄長,卻也讓人不敢小覷。

齊令先是武將,有着最敏銳的直覺,聽到這則八卦後,第一反應就是劉靖嗣。

清河縣主皺了皺眉,“老爺許是想多了,劉賢妃素來和善,應該不會有人借她來算計劉家。”

齊令先笑了笑,不置可否。

被他們討論着的劉賢妃,如今正沉沉的昏睡着,牀前,兩個年輕宮裝女子正竊竊私語。

“她不會忽然醒來吧?”九公主不敢看劉賢妃,再三確認。

“不會,除非你提前給她吃了解藥。”姚希若暗自鄙夷,這九公主,小小年紀就敢毒害生母,真是畜生不如。

但眼下九公主還有利用的價值,姚希若不敢得罪,耐心的保證:“我的醫術,公主應該信得過的。”

九公主嗯了一聲,心裡卻嘀咕,信不過又能怎樣,事情已經發展到眼下這個地步,她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了,而那件事,也要儘快準備了……

ps:最近進度有點慢,那啥,某薩會盡量拉近進度條,還請親們繼續支持哈。()

第36章 撕破臉第107章 戳心窩子第65章 終於動手了(二)第81章 以彼之道第19章 “媒人”第132章 浮出水面第62章 親事第166章 回京第25章 冷落第96章 交鋒開始第93章 孺人威武第142章 坑第22章 之災第107章 戳心窩子第50章 又要開始了第47章 借刀第70章 家有遠客第66章 終於動手了(三)第14章 計中計第107章 惡意第120章 春耕忙第43章 分家風波(二)第16章 莫名的敵意第151章 好心機第20章 不讓進門第26章 論‘洗白’的重要性第66章 兩樁親事第19章 腦洞大開第73章 添妝(一)第88章 則強第36章 偷雞不成第32章 中毒第17章 喜事第42章 分家風波(一)第165章 心頭血第32章 無妄第4章 錢錢錢第70章 共患難第30章 準備動手第2章 有緣人第19章 互動第42章 噩耗第36章 大長公主出招第18章 公主駕到第60章 圖謀第39章 新聞還是醜聞第72章 明算賬第141章 隱瞞第60章 一語驚人第101章 無果第159章 打臉第145章 那一天第125章 揍他第72章 明算賬第14章 ‘釣魚’第18章 公主駕到第21章 我也哭第1章 穿了又穿第96章 紛至第55章 同年同月同日生第18章 回家第113章 告狀第9章 討債的第152章 應對第40章 姚希若來了第59章 活見鬼第3章 被困第25章 冷落第100章 詭異第33章 詭異第100章 定局(二)第144章 妙真的報復第66章 終於動手了(三)第34章 捉姦?第81章 在洛陽(一)第14章 ‘釣魚’第25章 語出驚人第98章 另一個世界(一)第13章 狠第67章 縣主出馬第141章 隱瞞第28章 嫌隙第80章 狠第96章 紛至第144章 逼反第51章 還是有哥哥好啊第69章 也好第3章 猿糞哪第72章 明算賬第140章 殤第49章 箭在弦上第146章 壽王第35章 好心辦壞事第70章 有仇不報非貴女第73章 鬧劇進行中第166章 回京第12章 明爭第61章 女人就是任性(一)第69章 下馬威第37章 錦、羅第二次談心
第36章 撕破臉第107章 戳心窩子第65章 終於動手了(二)第81章 以彼之道第19章 “媒人”第132章 浮出水面第62章 親事第166章 回京第25章 冷落第96章 交鋒開始第93章 孺人威武第142章 坑第22章 之災第107章 戳心窩子第50章 又要開始了第47章 借刀第70章 家有遠客第66章 終於動手了(三)第14章 計中計第107章 惡意第120章 春耕忙第43章 分家風波(二)第16章 莫名的敵意第151章 好心機第20章 不讓進門第26章 論‘洗白’的重要性第66章 兩樁親事第19章 腦洞大開第73章 添妝(一)第88章 則強第36章 偷雞不成第32章 中毒第17章 喜事第42章 分家風波(一)第165章 心頭血第32章 無妄第4章 錢錢錢第70章 共患難第30章 準備動手第2章 有緣人第19章 互動第42章 噩耗第36章 大長公主出招第18章 公主駕到第60章 圖謀第39章 新聞還是醜聞第72章 明算賬第141章 隱瞞第60章 一語驚人第101章 無果第159章 打臉第145章 那一天第125章 揍他第72章 明算賬第14章 ‘釣魚’第18章 公主駕到第21章 我也哭第1章 穿了又穿第96章 紛至第55章 同年同月同日生第18章 回家第113章 告狀第9章 討債的第152章 應對第40章 姚希若來了第59章 活見鬼第3章 被困第25章 冷落第100章 詭異第33章 詭異第100章 定局(二)第144章 妙真的報復第66章 終於動手了(三)第34章 捉姦?第81章 在洛陽(一)第14章 ‘釣魚’第25章 語出驚人第98章 另一個世界(一)第13章 狠第67章 縣主出馬第141章 隱瞞第28章 嫌隙第80章 狠第96章 紛至第144章 逼反第51章 還是有哥哥好啊第69章 也好第3章 猿糞哪第72章 明算賬第140章 殤第49章 箭在弦上第146章 壽王第35章 好心辦壞事第70章 有仇不報非貴女第73章 鬧劇進行中第166章 回京第12章 明爭第61章 女人就是任性(一)第69章 下馬威第37章 錦、羅第二次談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