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8章 武漢淪陷

事關八十多萬平方公里土地的交易,肯定是瞞不了人的,中國陳氏家族以百多億的資金向澳大利亞政府購得新幾內亞以及塔斯馬尼亞兩島的消息很快就傳遍了世界,人們在感嘆陳氏家族有錢的同時,也羨慕澳大利亞的好運,要知道新幾內亞島在一戰前和澳大利亞毛的關係也沒有,只是澳大利亞政府善於捕捉機會,一戰後趁着各國都忙於歐洲的事務迅速佔領了這個原屬於德國的殖民地。

這才僅僅十幾年的時間,當時那個破落的荒島竟然賣了上百億美元,更令人羨慕的還有那個青黴素藥物的授權專利,儘管只是授權專利,但是澳大利亞卻是世界上第二個可以量產純青黴素藥物的國家。

青黴素藥物的價值各國都很清楚,隨着世界大戰的愈演愈烈,這種原本屬於民用藥物的藥品馬上就會成爲世界各個國家爭相搶奪的戰爭資源,君不見中國軍隊越打越勇,而與他們作戰的日軍卻每況愈下,這與這種強悍的藥物不無關係。尤其是德蘇等國,他們一直與中國政府有着密切的聯繫,知道青黴素藥物在戰爭中的巨大作用。澳大利亞政府能在這個時候得到青黴素藥物的授權,這絕對是一筆穩賺不賠的買賣。

另外新幾內亞島和塔斯馬尼亞島雖然有幾十萬原住民,但是經濟卻極其不發達,基礎設施更是差的太遠,要開發這兩個島所需要的人力物力將會是一個天文數字,而陳氏家族的老家的中國,中間隔着這麼大的太平洋,可以說中國根本對這兩個島的開發沒有任何幫助,想要開發這兩個島就必須同澳大利亞進行交易。這對於澳大利亞的經濟來說肯定是一個不小的刺激,一舉三得的好事,怪不得世界各國要羨慕嫉妒恨了。

對於這次私人與國家的交易,最不滿意的肯定是日本人了,陳鋒委託美國政府代爲訓練海軍這件事雖然做的很隱秘。但是日本人已經從特殊渠道得到了消息,而且還知道美國政府已經向陳鋒出售了30多艘海軍艦船,其中還包括2艘八千噸排水量的退役巡洋艦和8艘五千噸排水量的驅逐艦。

儘管這點實力日本還真沒看在眼裡,但是這卻不是一個好的信號,日本最擔心的便是美國插手中日戰爭,要是美國全力支持中國的話。那麼以美國強大的經濟實力以及工業生產能力以及中國龐大的人口,日本攻佔滅亡中國的既定戰略根本不可能完成。

現在陳鋒在南太平洋買下了如此大的一塊土地,以陳鋒所部強勢而又詭異的崛起速度,日本人有理由相信陳鋒很可能會在很短的時間內建起一支強大的海軍部隊。因此在澳大利亞政府宣佈售島交易之後,日本人第一個跳出來反對,認爲澳大利亞政府擅自將新幾內亞島出售給私人很不妥。因爲新幾內亞島並不能算是澳大利亞的土地。

但是日本人的反對沒有人會在意的,最起碼在日本沒有發動太平洋戰爭之前,英法美德蘇等主要國家是不怎麼看得起日本的,認爲他們只能在亞洲這塊沒有巨人的土地上跳一跳,上述幾個大國動動手指頭就能將小小的日本滅掉。澳大利亞雖然沒有這個實力,但是澳大利亞可是英聯邦的主要成員,一旦澳大利亞遭到攻擊。駐紮在馬六甲海峽以及新加坡要塞的大英帝國的強大海軍很快就能趕到,因此澳大利亞對於日本的反對根本懶得迴應!

未得到澳大利亞政府的正面迴應,這讓日本高層極爲憤怒,監獄陳鋒所部的巨大威脅,大本營緊急召集高層會議協商此事,決定一邊繼續給澳大利亞施加壓力,同時派出精銳小隊前往美國刺殺陳鋒在美國的代言人閻嫦曦,阻止這次交易。

顯然日本人得到消息的時候已經晚了,等他們的人趕到美國的時候,澳大利亞代表團已經拿着一百四十億美元的現金反悔了澳大利亞。交易已經結束了。

但是日本人毅然決定繼續刺殺閻嫦曦,以破壞陳鋒在美國以及整個海外的佈局,然而這次刺殺很失敗,還沒等他們的殺手行動,便被美國的情報部門給一鍋端了。同時美國政府向日本政府發出了嚴厲的外交抗議。如果日本政府再如此啊肆無忌憚的在美國行兇的話,美國太平洋有必要到日本海轉一轉了。

刺殺計劃失敗,而且還被人家找上門來,這讓日本政府極爲惱怒,日本天皇親自下詔斥責大本營方面辦事不力,要求儘快平息這次事件。

經過一番外交努力,日本政府平息了這次事件,但是這樣更讓日本政府忌憚陳鋒的實力了,沒想到短短一年多的時間陳鋒已經得到了美國政府如此力度的支持,這對於日本政府顯然不是一個好消息。

因此,日軍大本營立即給中國戰場上的日軍下達了最新指示,命令華中方面儘快攻佔武漢,結束華中方面的戰鬥,然後集中全力對付塞北的陳鋒所部,解決這個威脅。

接到大本營的命令之後,第十一軍司令官岡村寧次中將立即召開了師團長以上的軍官會議,會議決定放棄圍殲支那第九戰區主力的計劃,改爲全力攻佔武漢。

經過第一次武漢會戰,實際上國民政府已經丟掉了武漢外圍絕大多數的要塞重鎮,包括富池口要塞、馬當要塞等等。武漢已經暴露在了日軍的槍口下了,只不過岡村寧次打算徹底圍殲第九戰區的主力,因此作戰目的一直不是佔領武漢。現在顯然是不成了,大本營命令儘快結束華中的戰事。

10月3日,日軍主力兩個師團放棄追擊南昌外圍的中國軍隊,全部調往武漢外圍,接着日軍向武漢守軍發動最大規模的進攻。此時國民政府在武漢外圍的軍隊已經聚集了31萬,精工武漢的日軍有4個師團兩個混成旅團一個支隊,共計12萬人。

雙方在武漢外圍三十公里的範圍內反覆爭奪,戰況極爲慘烈,戰至6日下午,日軍已經逼近武漢城垣,同時日軍軍艦也已經逼近漢口碼頭,艦炮不斷地向城內開炮,飛機也不間斷地向武漢進行空襲。

鑑於部隊傷亡極爲慘重,而且失去了所有的戰略要地,國民政府軍政部下達命令,要求武漢所有的軍政機關兩日內必須撤出武漢,同時定重慶衛陪都,同時命令部隊三日後撤離武漢。

10月8日晚,國民政府武漢衛戍部隊全部撤離武漢,日軍隨即佔領這座華中重鎮,武漢淪陷。

武漢會戰歷時1個半月,以中國軍隊主動撤出武漢而告結束。就戰役而言,日軍佔領了武漢三鎮,並控制了中國的腹心地區,取得了勝利。但就戰略而言,則日本並未能實現其戰略企圖,未能圍殲國民政府第九戰區以及第五戰區的主力,更爲重要的是,日軍高層一直認爲只要攻佔了武漢以及廣州南昌這些大城市,國民政府就會屈服,中日戰爭就會以日本勝利而結束。

但是實際上這次戰役日軍並沒有令國民政府屈服,國民政府決定遷都重慶,後方機關已經工廠全部遷往四川、雲南等地,繼續堅持抗戰。武漢雖然淪陷了,但是第二次武漢會戰卻讓日軍付出重大代價,相比於第一次武漢會戰,這一次日軍損失更爲慘重,其陸軍傷亡超過了11萬人,海空軍損失也極爲慘重,海軍共有48艘大小艦艇被擊傷擊沉,空軍有240架戰機被擊落。

武漢會戰以後,本來就感兵力不足的日軍,隨着戰線的延長,兵力益發感到不足,無力再組織像淞滬、徐州和武漢會戰這樣大規模的、以攻城略地爲目標的戰略進攻,而被迫轉爲戰略保守。這就使中國的抗戰由戰略防禦階段發展爲戰略相持階段,同時也使得這個戰略相持階段因爲這兩次大的會戰而大幅度縮短,使得日本侵略軍陷入了它自身所最不願意進行的持久戰的泥淖之中,無法自拔。

另外,巨大的兵員傷亡以及物資損耗,讓日本國力因損耗過巨而開始急劇表面化。打仗本身就是在打經濟打資源,日本是一個島國,戰略物資缺乏,主要依賴輸入,同時日本的經濟實力並不很強。

“七七”事變時日本“儲備的黃金,包括髮行紙幣的準備金,全部只不過十三億五千萬日元”。這樣的經濟情況註定了這場戰爭日本並不能堅持的太久,因此日本在發動戰爭的同時,卻又千方百計地“謀求早期解決”。

爲了維持侵華戰爭,“昭和十二年從海外輸入的軍需物資總額達到九億六千萬日元”。爲了進行武漢會戰,日軍連學校教練用的步槍都被收回,用於裝備擴建的軍隊。更由於兵員的不斷增加,國內勞力、糧食、能源均感不足。到1939年,日本軍費的支出已達61.56億日元,已遠遠超出了日本國家的儲備量,從而使“日本國力窮困急劇表面化”,已經失去了充分保障軍隊軍事物資供應的能力,從而“加重了中央統帥部首腦的痛苦和壓力”,以致其參謀總長和陸相自稱:“外強中乾是我國今日的寫照,時間一長就維持不住了”。大致在第一次武漢會戰之後,日軍的編制、裝備和部隊戰鬥力,比戰前以及開戰之時有了明顯的下降。

第二次武漢會戰雖然持續的時間並不是很長,只有一個半月,但是日軍傷亡之慘重物資消耗之巨大卻是之前前所未有的。這也使得日本以上問題更加的凸顯,這也迫使日軍不得不提前發動太平洋戰爭,以彌補其戰爭資源的消耗。

第266章 諜戰風雲(二)第234章 以工代賑第152章 艱難前行的中國海軍第144章 寺內壽一的試探第633章 大東北戰略——大漢魂和大和魂的碰撞第587章 夫妻夜話第186章 陳鋒的憂慮(1)第615章 華盛頓會議第222章 針鋒相對第490章 美國激烈的反應第441章 反應不一(中)第290章 四:日軍戰鬥序列的沿革第639章 大東北戰略——陸海軍部的妥協第605章 日本人的支那作戰計劃第459章 不淡定的朱可夫第50章 魂祭作戰計劃(一)第487章 註定不成功的美日談判 二合一第246章 板垣徵四郎的陰謀第508章 日本媒體的法西斯化以及日本民意論調第327章 全殲(三)第275章 一觸即發第253章 阜平第182章 《察哈爾省發展綱要》(1)第123章 刺殺進行時(三)第2章 第一個系統任務第442章 反應不一(下)第631章 大東北戰略——大漢魂和大和魂的碰撞(中)第409章 日本內部分歧第599章 珍珠港是個陰謀第381章 大和神鷹的隕落(下)第591章 副委員長第20章 空手套白狼第284章 佔井陘第456章 朱可夫第229章 交易(二)第155章 揚帆遠航第485章 美日談判的前奏第347章 成功購島第171章 陳鋒的軍火計劃(二)第468章 日本的動作第656章 大東北戰略——老頭子的遺囑第495章 大雲山——第二次長沙會戰的前奏第290章 五:婚前的瑣事第138章 自食惡果第277章 第一軍的戰略部署第585章 美日開戰前奏(三)第542章 日本航空兵的犀利反擊第373章 序幕——老蔣的手段第146章 攻佔天津第310章 戰雷(五)第682章 日本人要和談第141章 請君入甕第120章 捧殺(三)第24章 練手第198章 疫情初現第244章 宣戰(3)第198章 疫情初現第448章 連鎖反應第647章 大東北戰略——斬龍伏虎第310章 戰雷(四)第475章 陳鋒的選擇第83章 破局(一)第207章 瘋狂報復第637章 大東北戰略——東北亞戰區第474章 談判進行時第84章 破局(二)第374章 序幕——特混三旅的危機第610章 不聽話的阿南第178章 交易第426章 陳大司令的野心第115章 大搜山第79章 死局(三)第312章 戰雷(六)第119章 捧殺(二)第126章 刺殺進行時(六)第225章 齊聚塞北第191章 憋屈的談判第80章 死局(四)第315章 戰雷第534章 審判—死刑第559章 視察南洋領(三)第241章 虎!虎!虎!第80章 死局(四)第374章 序幕——特混三旅的危機第428章 問罪第404章 初聞金百合(上)第671章 夜襲第689章 蟄伏一年後的大動作第535章 生存的“希望”第578章 血戰鄭州(一)第43章 再添一個老婆第429章 煙俊六的決定第431章 獸入魯西第80章 死局(四)第71章 公祭(一)第230章 糧食危機第269章 諜戰風雲(五)第394章 自作孽不可活第685章 大決戰第336章 第二次武漢會戰與好事連連
第266章 諜戰風雲(二)第234章 以工代賑第152章 艱難前行的中國海軍第144章 寺內壽一的試探第633章 大東北戰略——大漢魂和大和魂的碰撞第587章 夫妻夜話第186章 陳鋒的憂慮(1)第615章 華盛頓會議第222章 針鋒相對第490章 美國激烈的反應第441章 反應不一(中)第290章 四:日軍戰鬥序列的沿革第639章 大東北戰略——陸海軍部的妥協第605章 日本人的支那作戰計劃第459章 不淡定的朱可夫第50章 魂祭作戰計劃(一)第487章 註定不成功的美日談判 二合一第246章 板垣徵四郎的陰謀第508章 日本媒體的法西斯化以及日本民意論調第327章 全殲(三)第275章 一觸即發第253章 阜平第182章 《察哈爾省發展綱要》(1)第123章 刺殺進行時(三)第2章 第一個系統任務第442章 反應不一(下)第631章 大東北戰略——大漢魂和大和魂的碰撞(中)第409章 日本內部分歧第599章 珍珠港是個陰謀第381章 大和神鷹的隕落(下)第591章 副委員長第20章 空手套白狼第284章 佔井陘第456章 朱可夫第229章 交易(二)第155章 揚帆遠航第485章 美日談判的前奏第347章 成功購島第171章 陳鋒的軍火計劃(二)第468章 日本的動作第656章 大東北戰略——老頭子的遺囑第495章 大雲山——第二次長沙會戰的前奏第290章 五:婚前的瑣事第138章 自食惡果第277章 第一軍的戰略部署第585章 美日開戰前奏(三)第542章 日本航空兵的犀利反擊第373章 序幕——老蔣的手段第146章 攻佔天津第310章 戰雷(五)第682章 日本人要和談第141章 請君入甕第120章 捧殺(三)第24章 練手第198章 疫情初現第244章 宣戰(3)第198章 疫情初現第448章 連鎖反應第647章 大東北戰略——斬龍伏虎第310章 戰雷(四)第475章 陳鋒的選擇第83章 破局(一)第207章 瘋狂報復第637章 大東北戰略——東北亞戰區第474章 談判進行時第84章 破局(二)第374章 序幕——特混三旅的危機第610章 不聽話的阿南第178章 交易第426章 陳大司令的野心第115章 大搜山第79章 死局(三)第312章 戰雷(六)第119章 捧殺(二)第126章 刺殺進行時(六)第225章 齊聚塞北第191章 憋屈的談判第80章 死局(四)第315章 戰雷第534章 審判—死刑第559章 視察南洋領(三)第241章 虎!虎!虎!第80章 死局(四)第374章 序幕——特混三旅的危機第428章 問罪第404章 初聞金百合(上)第671章 夜襲第689章 蟄伏一年後的大動作第535章 生存的“希望”第578章 血戰鄭州(一)第43章 再添一個老婆第429章 煙俊六的決定第431章 獸入魯西第80章 死局(四)第71章 公祭(一)第230章 糧食危機第269章 諜戰風雲(五)第394章 自作孽不可活第685章 大決戰第336章 第二次武漢會戰與好事連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