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章 成功購島

波蘭投降了,這個在十年前敢同德國以及蘇聯開戰的東歐軍事強國就這樣滅亡了,而距離德國向波蘭發起進攻的日子僅僅只有一個月,德國軍隊表現出來的強悍戰鬥力讓歐洲各國驚訝的同時,更多的卻是恐惶,他們似乎又看到了一戰時的那個德意志帝國了。

但是令人感到不可思議的是,儘管英法都深知德國的威脅,然而他們卻在波蘭遭受德國進攻的時候卻在西線按兵不動,尤其是擁有當時世界上最強大陸軍的法國,上百萬大軍靜悄悄的看着與之相對峙的26個德國師,這樣巨大的優勢下,法國軍隊非但沒有把握住機會,反而卻躲在鋼骨水泥的工事背後靜靜地坐着,眼看着一個唐.吉訶德式的英勇的盟國就這樣被德國人消滅了。

英法的不作爲令東歐各國極爲驚慌,他們國力不如波蘭,軍隊更少的可憐,如果德國向他們動手的話,那麼可以預見結果將會是什麼,因此還沒等德國有新動向,東歐以及南歐的一些小國就紛紛向德國拋出了橄欖枝。

其實,不單單是東歐的那些小國慌了,英法現在也害怕了,別看他們此時一個個貌似很強大,但是實際上自己家的情況自己知道,尤其是號稱擁有世界第一陸軍的法國。在此之前,法國政府曾在法波軍事協定中明確向波蘭政府作出保證,一旦波蘭遭到德國以及其他國家的共計,法國方面將“在總動員令下達後不出3天的時間內逐步對有限目標發動攻勢”。該條約還進一步規定:“一旦德國以主力進攻波蘭,法國將從法國總動員開始後第15天起,以其主力部隊對德國發動攻勢”。

當時波蘭副參謀總長雅克林茲上校問到法國能夠派出多少部隊參加這一大規模的進攻時,法國的甘末林將軍曾經告訴他。法國屆時大約可以派出35個到38個師。

但是事實上,法國根本就沒有做好戰爭的準備。或者說英法,尤其是法國,在軍事上處於毫無準備的狀態。這樣說不是毫無根據的,首先在德國向波蘭發起進攻的時候。作爲波蘭的盟友,法國的軍事工業根本沒有跟上時代的節奏,甚至經濟上沒有轉入戰時軌道,物質上缺乏準備。

當時法國每月只能生產飛機三十八架,而德國月產已超過一千架。開戰時,法國前線的反坦克炮。高射炮,輕機槍都很缺乏,甚至將官們佩帶的手槍也難買到。大敵當前,很多軍火工廠的熟練工人卻被調離公廠“去打掃花園或剝山芋”幹些雜工;在工廠裡的也照樣“按和平時期的速度去進行工作”並不加班生產。一切軍火定貨和建立新廠都按1942年纔打仗的計劃去做。但是戰爭終於不按其主觀願望提早爆發了,軍民勉強被拉進戰爭,然而卻缺乏戰鬥激情。有的人甚至連但澤在那裡都不知道,更感到沒有必要去“爲但澤而死”。上述這些亂糟糟的情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法國既參戰而又在物質上,精神上缺乏準備的現實。

不過德國乾淨利落的攻佔波蘭,卻給陳鋒創造了一個不小的機會。德國的強勢崛起令英法感到心驚恐惶,英國急忙向其殖民地以及聯邦成員國抽調兵力返回歐洲,同時抽調錢物準備戰爭。作爲英聯邦最大的成員國,澳大利亞當然也接到了英國政府的請求,按照英國政府的意思,澳大利亞要爲英國提供至少30億英鎊的資金以及5萬以上的軍隊。

軍隊還好說,畢竟澳大利亞現在已經有9萬軍隊了,儘管這9萬軍隊裡面只有1萬是正規軍,其他的都是非正規部隊,但是澳大利亞政府卻相信,只要經過一段時間的集訓,湊齊五六萬軍隊還是沒問題的。

但是這個30億英鎊的金錢可就不是一個小數字。要知道30億英鎊相當於135億美元。而此時澳大利亞全國只有不到七百萬人口,全國一年的財政收入也不足150億美元,這還不算政府的正常的預算,每年世紀餘額不足25億美元。要是說整個澳大利亞全國湊不齊30億英鎊當然不可能,但是一旦將如此龐大的一筆資金交給英國政府的話。那麼澳大利亞就要面臨極爲嚴重的財政危機。

正在澳大利亞政府危急之際,其財政部長亞瑟.蓋達爾向政府提議,可以考慮重啓與中國大軍閥陳鋒的談判,只要雙方達成協議,那麼澳大利亞政府就會在短期內得到大筆的資金,既可以幫助母國度過危機,同時又可以讓自己免遭財政危機。

更重要的是,亞瑟認爲世界大戰已經不可避免,因此可以治療刀槍傷口的青黴素藥物必將成爲各國爭相搶奪的戰爭資源,到時候青黴素藥物的價格肯定還會再度提高,因此,如果在戰爭大規模爆發前得到青黴素藥物的配方以及生產工藝,這無疑與得到了一顆搖錢樹,到時候政府除了可以得到大量的財政收入,同時還可以得到更多金錢之外的東西。

亞瑟的提議得到了時任澳大利亞總理孟席斯的認可,很快內閣便召開了緊急會議,96%的內閣成員贊同與陳鋒重啓談判。

很快澳大利亞政府便與陳鋒的四姨太閻嫦曦取得了聯繫,希望雙方重新展開購島談判,對此閻嫦曦表現的並不是很積極,此外從美國傳來的消息令澳大利亞政府很是沮喪,美國政府似乎正在和陳鋒進行談判,有意將菲律賓附近的包括呂宋島在內的幾個大島出售給陳鋒,而且價格僅需要不到百億美元。

幸好他們之間並沒有達成最終的協議,而澳大利亞政府對於新幾內亞島以及塔斯馬尼亞島還是很有信心的,畢竟新幾內亞島巨大的面積優勢不是任何國家的任何島嶼都能相比較的,因此孟席斯急忙派出以財政部長牽頭的談判團前往美國。

他們的努力得到了回報,閻嫦曦同意雙方正式重啓談判,澳大利亞這次也知道形勢對他們很不利,因此一上來主動變降低了出售價格,願意以200億美元的現金以及青黴素藥物的專利授權出售新幾內亞島以及塔斯馬尼亞島。

不過這個價格並沒有被閻嫦曦的談判團隊接受,理由當然是澳大利亞雖然擁有新幾內亞島以及塔斯馬尼亞島的主權,但是卻幾乎沒有在島上進行任何的基礎建設,現在這兩個島幾乎荒蕪的不毛之地,陳氏家族即使是買了這兩個島還需要大量的金錢進行基礎改造,所花費的金錢將會是一個天文數字,因此不如購買一個面積較小但是卻經過全面建設開發的島嶼,最後閻嫦曦的談判團隊給出的購買價格是100億美元以及青黴素藥物的專利授權,或者是200億美元的現金。

當然這個價格澳大利亞政府根本接受不了,這與一個月前的價格相差了三分之一,儘管他們也知道即便是這個價格他們也賺翻了,但是他們也清楚這肯定不是陳氏家族的價格底線,因此不同意這個價格。

直到10月8日雙方纔最終敲定交易的金額,陳氏家族最終以140億美元的金錢以及青黴素藥物的專利授權的價格將原屬於澳大利亞的新幾內亞島和塔斯馬尼亞島買了下來,不過與澳大利亞在售島之前的那些附屬條件一樣,陳鋒在買島之前也提出了4條附屬條件。

:澳大利亞所生產的青黴素藥物不能出售給日本,也不能假借其他國家的手賣給日本。

:在新幾內亞島上的礦產資源沒有開發之前,澳大利亞要與陳氏家族建立和平友好的貿易關係,爲新幾內亞島的發展提供必要的資源,例如鐵礦石、銅礦石等。

:在交易完成後,陳氏家族的護衛隊便會進駐新幾內亞島,在3年內澳大利亞有責任有義務保護新幾內亞島和塔斯馬尼亞島,不管是私人勢力還是國家勢力來犯,澳大利亞必須全力保護陳氏家族在島上的投資!

:自協議簽訂之後,島上所有的資產封存,原隸屬於澳大利亞的產業全部歸屬於陳氏家族,同時島上的所有私人財產不能包含有土地、礦山以及森林河流湖泊等,除居民正常的房屋用地外,兩個島上的所有土地資源全部是陳氏家族的。

這4個附屬條件也就第三個讓澳大利亞考慮了幾天,前兩個澳大利亞想都沒想就答應了,他們知道中日之間的關係,也知道其中的規矩,這麼重要的戰爭物資當然不能讓敵對國得到。

不過讓澳大利亞保護這兩個島,這讓澳大利亞政府很是爲難。陳鋒作爲中國的抗日名將,他與日本之間的仇恨是可以想象得到的,更重要的是他們可以想象得到,陳鋒將這兩個大島購買下來之後,肯定要修建一些軍事設施,要是日本以此爲藉口攻打這兩個島的話,那麼也是名正言順的,畢竟雙方現在還處於戰爭狀態!

但是想到中間還隔着美國的菲律賓以及諸多的島嶼,澳大利亞政府認爲日本爲了避免與世界各國鬧僵,應該不會派兵來攻打這兩個島,再加上這次交易對他們很重要,因此澳大利亞政府在經過慎重的考慮之後還是答應了陳鋒的這四個條件!(未完待續。。。)

第211章 聯合指揮部第112章 尋找塔娜第10章 作戰部署第370章 序幕——顧家營鎮遭遇戰第125章 刺殺進行時(五)第697章 希特勒之死第59章 喋血孤城之瘋狂地進攻第499章 日軍的反擊計劃第236章 翻版珍珠港第439章 “大東亞戰爭”的準備第223章 亨利第427章 恐怖的軍費預算第323章 戰事升級第120章 捧殺(三)第58章 喋血孤城之折翼塞北第643章 大東北戰略——東京大轟炸第414章 逼蔣抗日(上)第590章 蔣陳談話第49章 基地發展戰略(二)第321章 鏖兵山西第285章 波詭雲譎第403章 意外之喜第552章 拉開蘇德戰爭的大幕第240章 計劃實施第243章 宣戰(2)第541章 兵臨滿洲里第27章 興和縣保衛戰之偷襲日軍炮兵陣第185章 達成共識第453章 鋼鐵洪流的碰撞第182章 《察哈爾省發展綱要》(1)第466章 慘勝第513章 刷存在感的大韓民國臨時政府斷更之人在囧途第532章 岡村的三件事第648章 大東北戰略——刺殺陰謀第244章 宣戰(3)第82章 死局(六)第396章 聽聽大家的想法第258章 談判4第680章 宜昌保衛戰和大庸爭奪戰第489章 松岡外相的預言第634章 大東北戰略——捷報與風靡世界第75章 各有所動第427章 恐怖的軍費預算第519章 美日動態——近衛文磨致羅斯福的電文第38章 興和縣保衛戰之全殲本田聯隊第343章 會議1第350章 亞瑟的擔心第615章 華盛頓會議第52章 整合情報網第385章 收復保定第128章 刺殺進行時(八)第159章 撤退第244章 宣戰(3)第129章 中彈第381章 大和神鷹的隕落(下)第314章 戰雷(八)第512章 棒子和鬼子同樣可恨第255章 談判1第646章 大東北戰略——大起義第169章 人才第663章 秀肌肉與大整編第673章 驚雷行動第36章 興和縣保衛戰之對戰新平堡第666章 日軍方面的反應第93章 國軍的精銳第674章 戰前部署第465章 賽音山達之戰第338章 嚴重的問題第167章 投桃報李緩和關係第78章 死局(二)第123章 刺殺進行時(三)第346章 失控的中國戰場與波蘭投降第354章 瘋狂的“奴隸”貿易第317章 大戰的序幕第35章 興和縣保衛戰之擊斃酒井鎬次第578章 血戰鄭州(一)第679章 “勇”字號作戰計劃第60章 喋血孤城之圍點打援第671章 夜襲第13章 坑爹的系統獎勵第585章 美日開戰前奏(三)第341章 二戰風起好生意第33章 興和縣保衛戰之偷襲軍火庫第415章 逼蔣抗日(中)第367章 汪僞政權的成立第148章 國民政府的回報第577章 自己打自己的嘴巴第261章 營救失敗第449章 陳鋒的想法第628章 大東北戰略——美菲軍投降與不期而遇的精銳第633章 大東北戰略——大漢魂和大和魂的碰撞第50章 魂祭作戰計劃(一)第47章 瘋狂擴編(二)第149章 戰車第9章 馬匪的挑釁第382章 總攻的前奏第52章 整合情報網第687章 盟軍反攻第449章 陳鋒的想法
第211章 聯合指揮部第112章 尋找塔娜第10章 作戰部署第370章 序幕——顧家營鎮遭遇戰第125章 刺殺進行時(五)第697章 希特勒之死第59章 喋血孤城之瘋狂地進攻第499章 日軍的反擊計劃第236章 翻版珍珠港第439章 “大東亞戰爭”的準備第223章 亨利第427章 恐怖的軍費預算第323章 戰事升級第120章 捧殺(三)第58章 喋血孤城之折翼塞北第643章 大東北戰略——東京大轟炸第414章 逼蔣抗日(上)第590章 蔣陳談話第49章 基地發展戰略(二)第321章 鏖兵山西第285章 波詭雲譎第403章 意外之喜第552章 拉開蘇德戰爭的大幕第240章 計劃實施第243章 宣戰(2)第541章 兵臨滿洲里第27章 興和縣保衛戰之偷襲日軍炮兵陣第185章 達成共識第453章 鋼鐵洪流的碰撞第182章 《察哈爾省發展綱要》(1)第466章 慘勝第513章 刷存在感的大韓民國臨時政府斷更之人在囧途第532章 岡村的三件事第648章 大東北戰略——刺殺陰謀第244章 宣戰(3)第82章 死局(六)第396章 聽聽大家的想法第258章 談判4第680章 宜昌保衛戰和大庸爭奪戰第489章 松岡外相的預言第634章 大東北戰略——捷報與風靡世界第75章 各有所動第427章 恐怖的軍費預算第519章 美日動態——近衛文磨致羅斯福的電文第38章 興和縣保衛戰之全殲本田聯隊第343章 會議1第350章 亞瑟的擔心第615章 華盛頓會議第52章 整合情報網第385章 收復保定第128章 刺殺進行時(八)第159章 撤退第244章 宣戰(3)第129章 中彈第381章 大和神鷹的隕落(下)第314章 戰雷(八)第512章 棒子和鬼子同樣可恨第255章 談判1第646章 大東北戰略——大起義第169章 人才第663章 秀肌肉與大整編第673章 驚雷行動第36章 興和縣保衛戰之對戰新平堡第666章 日軍方面的反應第93章 國軍的精銳第674章 戰前部署第465章 賽音山達之戰第338章 嚴重的問題第167章 投桃報李緩和關係第78章 死局(二)第123章 刺殺進行時(三)第346章 失控的中國戰場與波蘭投降第354章 瘋狂的“奴隸”貿易第317章 大戰的序幕第35章 興和縣保衛戰之擊斃酒井鎬次第578章 血戰鄭州(一)第679章 “勇”字號作戰計劃第60章 喋血孤城之圍點打援第671章 夜襲第13章 坑爹的系統獎勵第585章 美日開戰前奏(三)第341章 二戰風起好生意第33章 興和縣保衛戰之偷襲軍火庫第415章 逼蔣抗日(中)第367章 汪僞政權的成立第148章 國民政府的回報第577章 自己打自己的嘴巴第261章 營救失敗第449章 陳鋒的想法第628章 大東北戰略——美菲軍投降與不期而遇的精銳第633章 大東北戰略——大漢魂和大和魂的碰撞第50章 魂祭作戰計劃(一)第47章 瘋狂擴編(二)第149章 戰車第9章 馬匪的挑釁第382章 總攻的前奏第52章 整合情報網第687章 盟軍反攻第449章 陳鋒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