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0章 不聽話的阿南

此時的第八戰區就像是一個巨大的機器,從裡到外都在高速運轉,所爆發出來的能量讓所有人心驚不已。即便是康澤和鄧平、李雲昌這些非塞北系的大佬也大吃一驚,他們在第八戰區已經超過三年的時間了,都自認爲對於陳鋒已經陳鋒麾下的這支部隊很瞭解了,但是現在看來他們瞭解的只是個皮毛,距離真正的瞭解還差十萬八千里。

一直以來他們都知道陳鋒在這片土地上的威望很高,但是沒想到會有這麼高,要知道陳鋒對於塞北地區的政務幾乎不插手。正如他之前說的那樣,全部交由塞北省政府主席團處理,這幾年下來這個模式運作的很好,不管有什麼爭議,三方都能通過主席團會議解決,所以很長一段時間國共雙方都幾乎忽略了陳鋒這個大老闆的存在。

但是現在看來陳鋒雖然不插手塞北省的具體政務,但是它的影響力依然是無與倫比的,真的是應了那句話,哥雖然不在江湖,但是江湖上一直有哥的傳說,這種威望在陳鋒的幾道命令下迅速轉變成了實實在在的動力和戰鬥力,這些都是國共雙方所羨慕不已的。

8月29日,老蔣親自給陳鋒發報,希望它可以代表國民政府參加於9月2日在倫敦召開的同盟國會議,具體商討建立同盟國的事情。

但是卻被陳鋒拒絕了,陳鋒給出的理由無懈可擊,他很忙。如果不是有康澤等人在塞北。老蔣還以爲陳鋒在敷衍他,從康澤那裡得到的消息。陳鋒這段時間確實很忙,不單單他自己忙,整個塞北省都在忙。

這軍隊忙這調動,工人忙着生產,農民忙着收割莊稼,整個塞北省似乎就沒有一個閒人,即便是那些光着屁股滿地跑的小傢伙們也都被送到了學校,按照政府新頒發的規定。5—7歲的孩子要接受爲期一年的學前免費教育。

不參加就不參加吧,其實老蔣也知道這次倫敦會議主角註定不是中國人,美英兩國纔是真正的大爺,去了也是看着他們在哪裡扯皮,正好王寵惠等人還在莫斯科,正好從哪裡轉道倫敦。

陳鋒所部大規模的調動以及整個塞北地區熱火朝天的生產建設令日本人心驚不已,根據潛伏在塞北的日軍情報人員傳回來的情報顯示。第八戰區正在大規模的換防,大量有作戰經驗的部隊被集中到了歸綏,而新組建的部隊則是被調到了後方擔任守備部隊,種種跡象表明陳鋒所部正在醞釀一個大的陰謀。

日軍大本營經過嚴密細緻的推演分析,認爲陳鋒所部很有可能會對滿洲的關東軍以及華北的北支那方面軍展開前所未有的進攻,以策應支那政府在中支那以及美英在南太平洋的戰鬥。

大本營參謀本部的數十名高級將官和參謀在沙盤上進行了3次推演。結果都不是很理想,如果陳鋒所部僅僅只對北支那方面軍展開進攻,那麼雙方兩敗俱傷的可能性最大,因爲北支那方面軍的生存空間被壓縮在了山東以及平津二市如此大的範圍內,其防區面積比昭和13年最強盛的時候縮小了三分之二。

與此同時。北支那方面軍的總兵力卻增加了十餘萬,再加上人數激增的皇協軍的配合下。北支那方面軍並不懼怕支那軍隊的進攻,因爲在如此狹小的地方,太多的軍隊反而施展不開手腳。

但是如果支那軍隊向關東軍發起全面進攻的話,問題可就有點嚴重了,因爲大日本帝國爲了南下戰略的順利實施,不久前剛從關東軍抽調了4個野戰師團編入南方軍,雖然說已經向關東軍補充了2個新兵師團,但是關東軍實力下降那是不可否認的事實。

而根據上一次雙方衝突時支那軍隊表現出來的強大戰力,關東軍很難在支那軍隊手裡討得便宜,因此大本營一方面緊急向關東軍調運部隊,同時督促中國戰場上的第11軍儘快結束戰鬥,準備增援關東軍。

但是日軍大本營壓根沒有想到,第十一軍指揮官阿南惟幾早就改變了戰術,戰鬥正在向不可預料的方向發展。

8月31日,日軍第6師團第23聯隊在龍鳳橋附近追上奉命後撤的第20軍第133師,雙方隨即投入戰鬥,由於是奉命撤退,所以133師並沒有慌亂,雙方在龍鳳橋附近激戰8個小時,日軍在付出了巨大的傷亡之後終於於當日21時佔領133師陣地。

與此同時,第40師團第236聯隊於下午抵達陳家橋,同時第234聯隊抵達關王橋附近。當日第236聯隊在步、炮、工的協助下,攻擊陳家橋東1公里的斗南尖高地,但是由於第九戰區堅守該高地,因此日軍一直未能得手。

不過,第40師團的第234聯隊進攻卻很順利,當天就攻佔了關王橋,並且由該地南下,於當夜抵達長樂街,與第九戰區第37軍展開對峙。

鑑於第九戰區第37軍第60師、第95師在甕江、桃花、桐子山、湖源山、磨石山一線;又以第140師從花門樓到周家灣一線,各自佔領陣地,企圖長期戰。因此第11軍指揮部決定對佔領汨水左岸高地陣地的第37軍,在9月1日天明前發起攻勢。

當天夜裡,阿南惟幾給第十一軍各個師團下達了攻佔長沙的命令:“命令第3師團應在31日天明前,將位置向前移動到汨水左岸地區,對歸義南方高地之敵,準備攻擊。第6師團應在31日以後,把位置向前移動到新市附近的汨水左岸,在9月1日天明前,對正面之敵,準備攻擊。同時命令第40師團,應適時以主力向長樂東南地區前進。以一部向新牆河對岸移動。在第3、6師團發動進攻的同一時間,對正面之敵準備發動攻擊。”

與此同時,阿南惟幾向中國派遣軍司令部發去了攻佔長沙的作戰計劃和請示!

很顯然,阿南本人對戰況是樂觀的。這倒不是阿南惟幾多麼狂妄自大,而是第11軍重創中國野戰部隊的目的似乎已經達到,而國民政府第九戰區計劃以20軍爲主力,煙新牆河血戰十天的計劃在2天內就告吹了,現在面對的37軍原計劃後面“血戰15天”看來也是不可能的。加上28日第3師團一部渡河成功的刺激,阿南本人已經把攻掠長沙視爲理所當然。

然而,對於日軍來說,此時實在不是渡河的好時候。由於連日暴雨,汨羅江水位增高,流速增大,給日軍渡河製造了不少麻煩。守備汨水的,是第37軍和第99軍這是以逸待勞,給日軍度和造成了巨大的麻煩。

由於無法度過新牆河,阿南惟幾所謂的各師團分別要在31日晨以前做好攻擊準備的命令在當日就成了空話。

不過阿南惟幾並不氣餒,遂命令第6師團、第40師團推後一天發動進攻,並且命令這兩個師團在9月1日前渡過河就可以了。當日第11軍指揮部向第40師團在空投了大量的橡皮船,同時派出大量的飛機協同作戰。

在飛機以及橡皮船的協助下,第40師團第235聯隊第12中隊於9月1日黎明前首先渡河成功,2小時內就驅逐了長樂對岸附近的中國部隊,掩護架橋部隊。4個小時後,架橋工作完成,日軍大部隊開始渡河。

然而,就在此時中國派遣軍司令部的回電打了阿南惟幾一記悶棍。中國派遣軍司令部的回電很簡短,只有區區42個字:“進攻長沙,由總軍根據東京的批示和廣東方面的情況,另作指示。不必消極。”

這個回覆很有學問,也很滑頭,派遣軍總部一方面沒同意阿南的進攻計劃,另一方面又鼓勵阿南惟幾“不必消極”,擺明着一副:“進攻可以,出事自己負責”的態度。

結合昨天大本營發來的儘快結束長沙方向的戰鬥,隨時準備增援關東軍的電報,阿南惟幾就知道該怎麼打需要自己拿主意,派遣軍司令部是不會給自己任何指示了,畢竟明着對抗大本營的命令是最不理智的做法了。

按道理,他這個前敵總指揮也應該接受大本營的命令,畢竟軍人嗎,就是應該以服從命令爲天職。違抗軍令的軍人那還叫軍人嗎,尤其是日軍這種制度森嚴的軍隊裡,這一點更是堅決不被允許的。

但是作爲前線最高指揮官,阿南惟幾又覺得自己不應該浪費帝國用使用生命換來的大好戰機,這是對第11軍數萬將士的不負責任。

不得已阿南惟幾隻得將麾下幾個師團長叫過來商討這個問題,是撤還是繼續進攻。經過商議,絕大多數軍官認爲眼下局勢對於皇軍十分有利,應該繼續打下去,如果支那軍隊援兵到了,皇軍依然沒能打下長沙,到時候再撤退也不遲。

隨後,阿南惟幾命令部隊繼續進攻,也正是這個決定,造成了第11軍前所未有的慘敗!

第43章 再添一個老婆第334章 改組省政府與大跨步發展第95章 後宮淳的陰謀第77章 死局(一)第209章 僞軍騎兵第二師第280章 悲催的第四集團軍第333章 購島計劃與驚喜第504章 美國國務卿的口頭聲明第632章 大東北戰略——大漢魂和大和魂的碰撞(下)第468章 日本的動作第613章 長沙大捷與新加坡淪陷第106章 引蛇出洞第446章 要開戰了第335章 再度擴編第40章 興和縣保衛戰之全殲本田聯隊第588章 南下重慶第58章 喋血孤城之折翼塞北第568章 海軍雄起(八)第619章 拯救大兵麥克阿瑟(中)第450章 蘇聯援兵第692章 絕路第491章 中美談判與陳鋒眼中的美國第357章 過江龍地頭蛇座山雕第610章 不聽話的阿南第28章 興和縣保衛戰之暴怒的東條英機第503章 組建美國援華志願航空隊第406章 德國侵佔挪威第392章 甕中之鱉——駐山西第一軍第183章 《察哈爾省發展綱要》(2)第253章 阜平第120章 捧殺(三)第93章 國軍的精銳第228章 交易(一)第59章 喋血孤城之瘋狂地進攻第487章 取名第307章 戰雷(一)第662章 兩個方案第428章 問罪第302章 小姨子的三個條件第54章 作戰部署第530章 朕,決心對美英一戰第368章 激烈的反應第309章 戰雷(三)第386章 各有算計第523章 豬一樣蠢的隊友第238章 一起燴第661章 更深層次的合作第368章 激烈的反應第225章 齊聚塞北第321章 鏖兵山西第654章 大東北戰略——重慶方面的消息第551章 大編制第101章 四子王部落的厄難第238章 一起燴第508章 日本媒體的法西斯化以及日本民意論調第31章 興和縣保衛戰之土狗炸彈第190章 準備閱兵第458章 攻佔扎門烏德第75章 各有所動第15章 葉赫莉娜的條件第149章 戰車第237章 虛驚一場第103章 大北溝鎮第113章 救援第106章 引蛇出洞第325章 全殲(一)第136章 驅民攻城第160章 這次系統沒坑爹第196章 火了第607章 大本營的殺手鐗第98章 小團體第463章 6.8大空戰(下)第516章 陳鋒的顧慮第353章 猶太人的希望第438章 日本的《基本國策綱要》第529章 閒院宮載仁親王第415章 逼蔣抗日(中)第108章 日軍騎兵第四旅團的末日第548章 黑龍江艦隊的危機第573章 孫殿英投敵第391章 重創戰車第三師團第123章 刺殺進行時(三)第146章 攻佔天津第195章 強大的裝備方陣第519章 美日動態——近衛文磨致羅斯福的電文第217章 塵埃落定第10章 作戰部署第101章 四子王部落的厄難第369章 不得不打的戰役斷更之人在囧途第532章 岡村的三件事第175章 抵達開封第7章 軍火買賣第152章 艱難前行的中國海軍第464章 石油危機第226章 整編師第118章 捧殺(一)第470章 烏蘭巴托大決戰第29章 興和縣保衛戰之傅司令的疑惑第227章 重工業基地
第43章 再添一個老婆第334章 改組省政府與大跨步發展第95章 後宮淳的陰謀第77章 死局(一)第209章 僞軍騎兵第二師第280章 悲催的第四集團軍第333章 購島計劃與驚喜第504章 美國國務卿的口頭聲明第632章 大東北戰略——大漢魂和大和魂的碰撞(下)第468章 日本的動作第613章 長沙大捷與新加坡淪陷第106章 引蛇出洞第446章 要開戰了第335章 再度擴編第40章 興和縣保衛戰之全殲本田聯隊第588章 南下重慶第58章 喋血孤城之折翼塞北第568章 海軍雄起(八)第619章 拯救大兵麥克阿瑟(中)第450章 蘇聯援兵第692章 絕路第491章 中美談判與陳鋒眼中的美國第357章 過江龍地頭蛇座山雕第610章 不聽話的阿南第28章 興和縣保衛戰之暴怒的東條英機第503章 組建美國援華志願航空隊第406章 德國侵佔挪威第392章 甕中之鱉——駐山西第一軍第183章 《察哈爾省發展綱要》(2)第253章 阜平第120章 捧殺(三)第93章 國軍的精銳第228章 交易(一)第59章 喋血孤城之瘋狂地進攻第487章 取名第307章 戰雷(一)第662章 兩個方案第428章 問罪第302章 小姨子的三個條件第54章 作戰部署第530章 朕,決心對美英一戰第368章 激烈的反應第309章 戰雷(三)第386章 各有算計第523章 豬一樣蠢的隊友第238章 一起燴第661章 更深層次的合作第368章 激烈的反應第225章 齊聚塞北第321章 鏖兵山西第654章 大東北戰略——重慶方面的消息第551章 大編制第101章 四子王部落的厄難第238章 一起燴第508章 日本媒體的法西斯化以及日本民意論調第31章 興和縣保衛戰之土狗炸彈第190章 準備閱兵第458章 攻佔扎門烏德第75章 各有所動第15章 葉赫莉娜的條件第149章 戰車第237章 虛驚一場第103章 大北溝鎮第113章 救援第106章 引蛇出洞第325章 全殲(一)第136章 驅民攻城第160章 這次系統沒坑爹第196章 火了第607章 大本營的殺手鐗第98章 小團體第463章 6.8大空戰(下)第516章 陳鋒的顧慮第353章 猶太人的希望第438章 日本的《基本國策綱要》第529章 閒院宮載仁親王第415章 逼蔣抗日(中)第108章 日軍騎兵第四旅團的末日第548章 黑龍江艦隊的危機第573章 孫殿英投敵第391章 重創戰車第三師團第123章 刺殺進行時(三)第146章 攻佔天津第195章 強大的裝備方陣第519章 美日動態——近衛文磨致羅斯福的電文第217章 塵埃落定第10章 作戰部署第101章 四子王部落的厄難第369章 不得不打的戰役斷更之人在囧途第532章 岡村的三件事第175章 抵達開封第7章 軍火買賣第152章 艱難前行的中國海軍第464章 石油危機第226章 整編師第118章 捧殺(一)第470章 烏蘭巴托大決戰第29章 興和縣保衛戰之傅司令的疑惑第227章 重工業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