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迴歸,混亂的局面

呂布回來了,是帶着勝利和豐厚的財貨回來的。隨他出徵的士兵,只要是有命回來的,都得用滿載而歸來形容。對於戰死的士兵,呂布也沒有吝嗇,他加倍撫卹那些爲了大秦而戰死在異鄉的士兵。至於那些將軍,他們得到的更多。

這次戰爭,大秦的商人也了財。因爲戰爭的刺激,大秦的支柱產業,尤其是軍工產業都有了長足的展。當然,這種況,可以用畸形的繁榮來形容。一些民生產業,並沒有太大的展。而且因爲激烈的競爭,除了由政府嚴格控制的重工業以外,一些產業甚至出現了小規模的壟斷。這意味着商人已經可以影響到朝廷的權威。

一些精明的商人已經意識到了朝廷對壟斷的警覺,他們猶如膽小的蝸牛一樣,小心翼翼的將腦袋縮回了殼裡,只在外面留了一根觸角,查探着風吹草動。一些精明而謹慎的商人,甚至有意讓自己的財產縮水,開始大規模的購買奢侈品,盡的享受。一些人甚至致力於公益事業,同時爲戰爭捐款捐物。他們的舉動,自然贏得了百姓的一致好評。爲了避免刺激到朝廷,這些人又不得不做出一些舉動,刻意詆譭自己的形象,以避免在百姓心中的威望過高,引起官府的注意。

當然,不可能所有的人都這麼聰明,一些人即使有這麼聰明,也控制不住自己的,心中總是存在着一絲僥倖。要不然也就不會有得隴望蜀這個成語地存在了。絕大多數商人,依然瘋狂的擴充着自己的經濟實力,一些人甚至有意進行惡意競爭,通過一些不正當的手段,拼命打壓對手。一些人更是猖狂,甚至以壞充好,將一些殘次產品賣給部隊。作爲軍需物資,至於會產生什麼樣的結果。這就不是他們所要關心的了。不過不得不承認,這些人通過這種手段,終於獲得了高貴的地位,積攢了豐厚地身家。這些人不笨,他們知道自己甚至觸犯了大秦的法律,他們拼命爲自己積累着好名聲,在他們看來。只要自己擁有一個好名聲,在百姓中有一個好評,至少朝廷不會輕易動自己,即使動,也要三思而後行。

這些商人地舉動,以及他們心中的小算盤,不要說在田豐這樣超一流的謀士面前等於魯班門前弄大斧,就是在甄毅和糜竺眼中。也得用小兒科來形容。

這兩個人都曾是天下有名的大商人,憑藉過人的本事,積累了得用富可敵國來形容的財富。他們如何不知道那些商人打的是什麼算盤?只不過他們已經脫離了商人地身份,成爲帝國的官員,甚至是皇親國戚。他們雖然理解那些商人,卻不能同他們。

甄、糜二人雖然遲遲沒有動手。任由這些商人胡作非爲,卻是在等待一個契機,一個可以徹底打擊他們的契機。呂布遠征的時候,後方需要穩定,也離不開這些商人的支持,他們不能給呂部添亂。如今呂布回來了,也到了該動手的時候了。只不過兩個人心裡清楚,如果由自己提出來,怕是要被商人罵一輩子。

呂布很惱火,他一回來。還沒有來得及和後、妃溫存。就碰到這些爛事。他既惱怒那些商人不知道天高地厚,不知道深淺。居然存了不應該存在的念頭,這些人都該殺;同時他也惱怒田豐他們不會選擇時機,這些天都等了,還在乎這幾天不成?難道就不能讓自己清淨清淨,好好享受一下閨房畫眉之?

呂布雖然惱怒,但他也知道,對付這些商人,可不像對付貴霜人那麼簡單,如果處理的過激,很容易激化國內地矛盾,大消商人的積極性,這是得不償失的舉動。他必須處理好這個問題。更何況自己現在還不清楚,這些商人的實力究竟達到了什麼程度,賈詡還沒有暗中向他彙報。如果這些人在軍隊中也有了自己的觸角的話,動手地時候,自己只能使用最殘忍的手段,株連九族了。

賈詡如何不知道自己一句話可以決定上萬人的生死。他有些無奈,這些人雖然沒有在軍中拉幫結派,但他們的所作所爲,卻比拉幫結派更爲嚴重。至少有上百萬金元的劣質軍事物資流入軍中,秦軍將士因此而陣亡的,怕也不在少數吧!賈詡對這件事也很憤怒,但他沒有別的辦法。諜報部門除了對敵國的間諜有審問權以外,他對國家只有監督權。但他又不能將這件事放到明面上來說,一旦事不密,泄露了出去,必然影響到百姓。誰知道自己的鄰居是不是報人員?以後誰還敢隨便說話,長此以往,一些有心人難免不會興風作浪。

呂布看了賈詡呈上來的報,居然沒有動怒,只是在沉思。他在盤算這件事該如何處理,如何才能收到最好地效果。至於商人地命運,他已經不需要考慮了,犯了這種事,難道還能指望活命嗎?自己幾年沒有殺人,別人都以爲自己變得仁慈了吧!自己正好借這件事打壓一下又有些擡頭的官員。

賈詡有些畏縮地看着沉吟不語的呂布,他有一種感覺,這是暴風雨前的寧靜。他不由得想起當年呂布對待朋黨時的冷酷手段,不禁打了一個寒戰。當年呂布不動聲色的調動大軍入城,徹底掌握了都城的一起,突然難,那一天,京城的官員似乎沒有什麼太大的事,最起碼絕大多數參與了朋黨之爭的人都保住了一條性命,但那些地方官,在一年內,被陸續裁撤、調離,或只束之高閣,一些倒黴的,甚至直接被抄家砍頭。難道這樣的事,還要再生一次嗎?

呂布終於露出了一個笑容,輕聲道:“文和,你乾的不錯。沒有疏漏的人吧!”

賈詡一聽,不由得打了一個哆嗦,這是什麼意思,一個都不能放過?想到這裡,他不由得爲那些商人感到悲哀。年年勞碌,日日繁忙,一生辛苦,攢下了偌大的家業,卻因走錯了路,不知道被誰享用。他嘆了口氣道:“陛下,臣已將密諜所說之人,都寫在了上面,應該沒有疏漏什麼。陛下,正所謂水至清則無魚。偶爾有一兩個漏網的小魚,似乎也沒有什麼關係。畢竟天下那麼的,商人那麼多,我們也不能挨個審問。那些漏網的小魚小蝦,陛下不用放在心上。”

呂布看了賈詡一眼,輕嘆了一聲道:“文和,你變了,你不再是以前那個讓人感到畏懼的毒士了。我很高興你的轉變,但我不希望看到你變得太過溫和。當士兵們爲國家的利益,爲百姓的利益流血犧牲時,我們難道能容忍那些忘恩負義的商人,用殘次品濫竽充數,以至於讓士兵流下不該流的鮮血嗎?”

聽了呂布的話,賈詡跪伏在地上,不敢多說什麼,他知道,呂布已經下定了決心,那些商人的命運,也已經被決定了。

在大秦遠征軍得勝歸來的一個月後,各地不約而同的有了舉動。一些精明的百姓,敏銳的感覺到,各個城市裡,都或多或少的開進了一隊士兵。曾當過兵的人,一眼就看出了這些士兵都是上過戰場,手中都有過幾條人命的狠角色。雖然不知道這些士兵要幹什麼,但想來是有什麼大人物要過來了。

一些精明的商人嗅到了不好的味道。一些做了虧心事的商人更是犯嘀咕。不過他們還帶着一絲僥倖,要知道,如果朝廷真想收拾他們的話,一個獄吏就足夠了,根本不需要調動軍隊,這不是殺雞用牛刀,大材小用了嘛!

不過一些比較穩重的商人還是想方設法的探聽消息,不過那些官員也都含糊其詞,只說這些部隊是過來演習的,並沒有什麼特殊的目的,讓這些商人不要太過擔心。不過讓人懷疑的是,那些和商人沾親帶故的官員,他們對這些部隊知道的事更少,得到的信息,也是道聽途說的,這讓那些精明的商人更加狐疑。

就在所有人都疑神疑鬼的時候,秦軍將士突然動手。城裡的百姓驚訝的現,那些裝備精良的士兵,一隊隊的開進了那些富得流油的商人家中。一些文官打扮的官員,也帶着一隊隊的差役,衝進一些和商人沾親帶故的官員家中。雖然不清楚這些人究竟要幹什麼,但是從庭院裡傳來的哭喊聲,還是讓這些淳樸的百姓知道,這絕對不是什麼好事。

參加這次行動的士兵,都是跟隨呂布遠征的老兵,戰鬥力之強悍,可見一斑。呂布倒不是怕這些商人有什麼異動,他只是希望不要有漏網之魚。也只有這些戰場上的老兵,才能真正做到一絲不苟。在他們眼中,那些人就是他們的敵人,是害死他們戰友的兇手。也只有戰場上鑄就的友誼,纔是最牢不可破的友誼。

這次清洗,至少有三萬人被株連,一萬人被殺,兩萬人被配邊疆,就像賈詡想的那樣,那些不知道花費多少力氣才積累下來的財富,全都進了國庫。當然,在剷除這些商人的同時,呂布也沒有忘記輿論的力量,經過宣傳,這次行動的真實目的被公佈於衆,他在百姓和士兵的心中,地位又提高到新的層次。

至於呂布動用軍隊的目的,也很簡單,他在讓士兵泄,心中的怒火只有泄出來,纔不會演變成騷亂。

呂布已經感到累了,政務太繁重了,遠不如指揮部隊來得輕鬆,他有休息的衝動。

第37章 霹靂車和水軍第23章 卻月第178章 令人糊塗的調整第75章 沒有永遠的朋友和敵人(三)第159章 是螳螂,還是黃雀第131章 利字當頭第170章 和郊狼的第一次親密接觸第4章 大勢第68章 商紂王還是秦始皇?(上)第89章 割須棄袍第149章 兩大強國的目的第3章 出山第64章 逃亡第106章 戰?!不戰?!第128章 末日第93章 武器制勝論第140章 龍怒第16章 鏖戰第171章 龍騰虎躍第171章 龍騰虎躍第162章 戰鬥第133章 休養生息,不代表安分守己第6章 狼騎第61章 拒婚第69章 漢中之戰(上)第15章 討伐第7章 發展第138章 朋黨第144章 登陸第134章 前進,決戰第148章 艱難的第一次較量第54章 徐州之戰(一)第43章 幽州之戰(六)第117章 戰爭前的準備第83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147章 來,喝酒,都是朋友,都是朋友第26章 連環第54章 徐州之戰(一)第100章 爲什麼受傷的總是我第31章 太史慈和魯肅(下)第73章 沒有永遠的朋友和敵人(一)第163章 有我無敵,大秦無敵第37章 霹靂車和水軍第108章 悲歌(一)第74章 沒有永遠的朋友和敵人(二)第153章 冷兵器時期的閃電戰第122章 最後一戰!?(五)孫策第48章 雍、司攻略(三)第144章 登陸第125章 最後一戰?!(八)第23章 卻月第137章 敗退第23章 卻月第139章 聰明人做聰明事第141章 雛鷹第9章 冀州第25章 緩和第46章 雍、司攻略(一)第178章 令人糊塗的調整第34章 徐州之戰第77章 形勢明朗中第19章 相爭第126章 最後一戰!?(九)第72章 烽煙滾滾第132章 你們不累嗎?第142章 海上生活初體驗第173章 爲將者的悲哀第6章 狼騎第96章 幣制改革第19章 相爭第84章 暴風雨前的寧靜第2章 兵戈第55章 徐州之戰(二)第69章 漢中之戰(上)第123章 最後一戰?!(六)第151章 彆着急,慢慢來第92章 家大業大也犯愁第56章 徐州之戰(三)第17章 背盟第57章 徐州之戰(四)第69章 漢中之戰(上)第166章 秦馬如雷第62章 劫持第1章 我,呂布?!第139章 聰明人做聰明事第39章 幽州之戰(二)第139章 聰明人做聰明事第49章 雍、司攻略(四)第160章 殘酷第136章 希望第112章 錢,錢,錢,我要錢第71章 能捉住老鼠的就是好貓第64章 逃亡第36章 變革第64章 逃亡第108章 悲歌(一)第48章 雍、司攻略(三)第50章 雍、司攻略(五)第144章 登陸
第37章 霹靂車和水軍第23章 卻月第178章 令人糊塗的調整第75章 沒有永遠的朋友和敵人(三)第159章 是螳螂,還是黃雀第131章 利字當頭第170章 和郊狼的第一次親密接觸第4章 大勢第68章 商紂王還是秦始皇?(上)第89章 割須棄袍第149章 兩大強國的目的第3章 出山第64章 逃亡第106章 戰?!不戰?!第128章 末日第93章 武器制勝論第140章 龍怒第16章 鏖戰第171章 龍騰虎躍第171章 龍騰虎躍第162章 戰鬥第133章 休養生息,不代表安分守己第6章 狼騎第61章 拒婚第69章 漢中之戰(上)第15章 討伐第7章 發展第138章 朋黨第144章 登陸第134章 前進,決戰第148章 艱難的第一次較量第54章 徐州之戰(一)第43章 幽州之戰(六)第117章 戰爭前的準備第83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147章 來,喝酒,都是朋友,都是朋友第26章 連環第54章 徐州之戰(一)第100章 爲什麼受傷的總是我第31章 太史慈和魯肅(下)第73章 沒有永遠的朋友和敵人(一)第163章 有我無敵,大秦無敵第37章 霹靂車和水軍第108章 悲歌(一)第74章 沒有永遠的朋友和敵人(二)第153章 冷兵器時期的閃電戰第122章 最後一戰!?(五)孫策第48章 雍、司攻略(三)第144章 登陸第125章 最後一戰?!(八)第23章 卻月第137章 敗退第23章 卻月第139章 聰明人做聰明事第141章 雛鷹第9章 冀州第25章 緩和第46章 雍、司攻略(一)第178章 令人糊塗的調整第34章 徐州之戰第77章 形勢明朗中第19章 相爭第126章 最後一戰!?(九)第72章 烽煙滾滾第132章 你們不累嗎?第142章 海上生活初體驗第173章 爲將者的悲哀第6章 狼騎第96章 幣制改革第19章 相爭第84章 暴風雨前的寧靜第2章 兵戈第55章 徐州之戰(二)第69章 漢中之戰(上)第123章 最後一戰?!(六)第151章 彆着急,慢慢來第92章 家大業大也犯愁第56章 徐州之戰(三)第17章 背盟第57章 徐州之戰(四)第69章 漢中之戰(上)第166章 秦馬如雷第62章 劫持第1章 我,呂布?!第139章 聰明人做聰明事第39章 幽州之戰(二)第139章 聰明人做聰明事第49章 雍、司攻略(四)第160章 殘酷第136章 希望第112章 錢,錢,錢,我要錢第71章 能捉住老鼠的就是好貓第64章 逃亡第36章 變革第64章 逃亡第108章 悲歌(一)第48章 雍、司攻略(三)第50章 雍、司攻略(五)第144章 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