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秦馬如雷

原本還晴朗的天空忽然暗了下來,給人一種沉悶的壓抑。蘇阿里士德的臉色變了變,他有一種不好的感覺。難道真的要遭受敵人的攻擊了?不可能,秦人怎麼可能有這麼快的速度?一定是自己的錯覺。對,一定是自己的錯覺。

羅馬軍隊的單兵戰鬥力並不弱於秦軍多少,但雙方裝備上的差距決定了一切。更爲關鍵的是,羅馬人雖然效仿秦人,製作了一批馬鐙和馬鞍,但因爲他們對這一切並不十分了解,秦人對這些東西又十分保密,再加上注重步兵,羅馬高層並沒有意識到這東西的重要性,只製作了很少的一部分,裝備擔任衝鋒的重裝騎兵部隊。

蘇阿里士德看着裝備了馬鐙的騎兵,猶豫了片刻,還是下達了讓他們到前面探路的命令。如果真的有埋伏的話,讓他們先抵擋一陣也不錯。憑藉他們的精良的裝備,應該可以抵擋住秦人的威脅。

秦軍前進的速度並不快,甚至可以用緩慢了形容。他們催動着戰馬,先是緩慢前行,待戰馬熱身之後,這才逐漸加速。他們這是爲了體恤馬力。誰都知道,這場戰爭,是一場異常艱苦的戰爭。雖然他們堅信,大秦將最終取得勝利,但他們的敵人,也不是等閒之輩,他們是西方最強大的國家的常備軍。

佔據兩側山坡的羅馬士兵站得高,看得遠。很快就現了遠處揚起的淡淡地煙塵。他們的指揮官阿里達恩的臉色變了,他瘋的向下面報警。可是山谷裡亂成一團。而山谷外也是人喊馬嘶,根本聽不將他在說什麼。

阿里達恩顧不得自己的安危,一下子從山坡上滑了下來,跌跌撞撞的從山下的一名士兵手中搶了一匹馬,飛快地追了上去。

蘇阿里士德正一臉高傲的看着前進中地部隊,雖然他內心有些不安,但這並不足以讓他失去一個指揮官應有的穩重。他看到阿里達恩狼狽的樣子。臉色微微一變。他雖然討厭這個聰明的小子,但他知道。在羅馬的幾次戰爭中,即使再危險的時候,阿里達恩也能保持一顆平常的心。此時他如此失態,難道生了什麼不得了地大事不成?他猛的想起心中的不安,臉色更是難看,難道自己的預感成真了不成?

阿里達恩奔到蘇阿里士德跟前,張大了嘴巴。瘋狂的喘息着。在喘息中,他費力的吼道:“將軍……秦……秦人……上來……”

蘇阿里士德已經不需要再聽他說下去了,他已經明白了對方的意思。他顧不得再理會這個大口喘息的屬下,他瘋狂地條下高坡,跳上隨從牽着的戰馬,隨即指揮正在前進的步兵布好陣勢,準備迎敵。

正所謂兵貴神速,只有在特定的時間、特定的地點。才能體會到這句話的真實含義。在羅馬人剛剛散來,還沒有布成陣形地時候,秦人的大軍,就已經出現在地平線上。黑壓壓的一大片,一眼看不到頭。

擔任前鋒的羅馬帝國騎兵立刻做出了衝鋒的姿勢。他們只有三千人,雖然身上披着厚重的鐵甲。但他們並不受羅馬將軍的喜愛。馬其頓方陣的作用,似乎要比他們大得多,甚至普通騎兵,都要比他們有用得多。這些人除了在剿滅亂民的時候有些作用外,其他的時候,似乎一無是處。

羅馬重裝騎兵地統帥名叫馬恩,他是一個破落貴族出身地軍人。雖然出身貧寒,但他卻具有很多人都沒有的戰略眼光。他是所有羅馬將軍中,唯一一個意識到重裝騎兵重要性地人。同時,他也是羅馬軍中。第一個提出大規模使用騎兵。放棄戰車的人。但羅馬人顯然不喜歡這麼做。在平原戰爭中,戰車仍然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馬其頓方陣。也使得騎兵無用武之地。所以在羅馬帝國的軍事編制中,騎兵仍然屬於從屬的地位。

馬恩輕輕的嘆了口氣,他指揮手下的三千人馬開始了慢跑。他知道,自己要和這個世界上,擁有最強大的騎兵的秦人展開一場戰鬥。這場戰鬥,他輸定了。但他卻不想輸了羅馬帝國的威勢。他掣出腰間的佩劍,大喝道:“爲了帝國的榮耀,爲了騎士的尊嚴,衝鋒——”所有的騎兵都出了怒吼,一起催動戰馬,絕望的開始了衝鋒。

呂布也看到了對面衝鋒的部隊,他輕嘆了口氣,敵人還是很強大的。最起碼,對方這份決死衝鋒的勇氣,是很多人不具備的。如果羅馬人真的大力展騎兵,將騎兵作爲一隻**的武裝來使用,他們將是大秦鐵騎所要面對的,最強大、最恐怖的對手。可此時,他只能爲對面那三千人的隊伍感到悲哀。他舉起手中的大戟,大喝道:“爲了帝國的榮耀,爲了大秦鐵騎不敗的輝煌,騎兵們,衝鋒——”所有的騎兵都爆出一聲大喝:“爲了帝國的榮耀,衝鋒——”所有人都瘋狂的催動着戰馬,宛如一道黑色的怒潮,瘋狂的向對面的敵人撲去。

萬馬奔騰是什麼感覺?沒有親身經歷過的人絕對無法形容。萬馬奔騰的生意宛如雷霆,衝鋒的氣勢如同迅疾的閃電。在衝鋒的過程中,他們說什麼都聽不到,耳中只有轟轟作響的馬蹄聲。

兩軍終於撞在了一起,彷彿爲了見證大秦鐵騎的無敵,他們竟出奇的沒有使用弩箭。呂布輕巧的將馬恩挑下了戰馬。這個在羅馬帝國,可以算得上最睿智的將軍之一的年輕人,雙眼帶着迷離,雙臂舒展,宛如一片落葉,跌落在異鄉的土地上。他手下的重裝騎兵,在和秦人的交鋒中,也紛紛落馬。他們的兵器和鎧甲,根本抵擋不住大秦的兵器。但他們中,沒有一個人退縮,都是勇往直前,盡到了一個士兵應盡的責任。

三千人馬全軍覆沒,佔據絕對優勢,又十分注重配合的秦人只陣亡了兩個人。死者的屍體被萬馬踐踏,因爲盔甲的保護,並沒有徹底融入大地。馬恩兩眼望着天空,作爲羅馬重裝騎兵的統帥,他贏得了對手的尊敬。所有的秦騎,都自覺的避免踏到他的屍體。即使是這樣,帶着希望和憧憬的卡恩,再也看不到故鄉的土地,看不到心愛的人。

呂布並沒有理會地上的三千多具屍體,他一聲大喝:“爲了帝國的榮耀,衝鋒——”所有的騎士出刺耳的怒吼,繼續衝鋒。

蘇阿里士德的臉都白了,他的步兵還沒有準備好,秦人就衝了上來。那八百餘步的距離,對於騎兵來說,不過是一瞬間的事罷了,對他們來說,根本不是問題。他做夢也沒有想到,騎兵會敗得那麼快,居然連阻擋的作用都沒有起到。可他似乎忽略了一個問題,是誰一直不重視騎兵的?

秦軍的鐵騎宛如霹靂一般一下子衝進了還沒有徹底佈置好陣勢的羅馬步軍之中。一些精明的羅馬士兵,用最快的速度,拋出手中的長矛和斧頭,試圖給秦人制造一些傷亡。隨即他們掣出自己隨身攜帶的短劍,左手拿着盾牌,抵擋着秦人的攻擊。

秦人最前面的騎兵都披掛着厚重的鐵甲,拿着巨大的塔盾。羅馬士兵的遠程攻擊並沒有對他們造成多大的傷亡。他們如同一輛輛坦克一般,瘋狂的踐踏着羅馬的步兵。在他們身後,則是呂布的禁衛精騎和大秦鐵騎。這些部隊,如同收割機一樣,輕鬆的收割着羅馬人的生命。如同割麥子一樣,憑藉居高臨下的優勢,將一個個堅持抵抗的羅馬人砍倒。即使有漏網之魚,也將承受後面騎兵的踐踏。

羅馬士兵和安息以及貴霜士兵的差別,在這一刻體現得淋漓盡致。他們並沒有放棄抵抗,而是利用手中的一切兵器進行還擊。一些人甚至用石塊進行攻擊。他們的頑強,給秦軍造成了不小的損失。

蘇阿里士德這個時候真的很後悔,他後悔爲什麼不讓騎兵先通過山谷,這樣一來,也可以多爭取一些時間。他扯着脖子,勉強聚集起一萬人左右的步兵,讓德阿汗指揮,抵擋秦人暴風雨一般的攻勢。同時,他命令山谷內的騎兵和車兵加快速度,抓緊時間穿過山谷,以便回擊秦人。

呂布瘋狂的揮舞着手中的畫戟,沒有人是他一招之敵。他所到之處,原本還能勉強維持的羅馬人馬上潰不成軍。在他的率領下,秦軍的鐵騎,如同雷霆一般,將阻擋在他們面前的一切,劈得粉碎。

德阿汗率領的一萬人馬,勉強列成了一個方陣。迎向了大秦的鐵騎。但是步兵和騎兵相比,具有先天的缺陷。一百名步兵,即使在裝備精良的況下,似乎也不是一百名騎兵的對手,更何況在騎兵佔據優勢的況下,戰局沒有懸念。

呂布大戟一揮,德阿汗的頭顱高高飛起,他手下的士兵,毫不顧忌的斬殺着拿着段劍,處與劣勢地位的羅馬士兵。不得不承認,羅馬士兵的戰鬥力的確很強大。佔據了偷襲優勢的秦人,在對手的反抗下,雖然消滅了五萬左右敵人,但他們付出了近七千人的代價。這些,都是帝國的精銳啊。

呂布沒有時間去想這些,他的目光,已經盯住了山谷出口處,按上百輛戰車。他知道,徹底終結羅馬援軍的時刻到了。今天的戰鬥,將在此時,敲定戰局。勝利或者失敗,全看自己下面一戰了。

第28章 辯駁熹平六年大漢鮮卑之戰第100章 爲什麼受傷的總是我第30章 儒生第127章 最後一戰(十)第170章 和郊狼的第一次親密接觸第173章 爲將者的悲哀第69章 漢中之戰(下)第79章 巨星隕落第157章 撲朔迷離第16章 鏖戰第102章 大耳賊,我和你沒完第87章 前進,和時間賽跑第68章 商紂王還是秦始皇?(上)第47章 雍、司攻略(二)第131章 利字當頭第91章 喜悅還是憂慮第68章 商紂王還是秦始皇?(上)第170章 和郊狼的第一次親密接觸第1章 我,呂布?!第96章 幣制改革第71章 能捉住老鼠的就是好貓第14章 無奈第22章 無敵第83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雪峰第一次答讀者問及飛將後續情節 批露第24章 鄴城第50章 雍、司攻略(五)第24章 鄴城第4章 大勢第16章 鏖戰第67章 生意第69章 漢中之戰(上)第9章 冀州第132章 你們不累嗎?第165章 序曲第50章 雍、司攻略(五)第33章 馬騰和曹操第14章 無奈第5章 築基第138章 朋黨孫策第176章 脣槍舌劍,爭一線生機第155章 屠殺?要俘虜有什麼用?第132章 你們不累嗎?第77章 形勢明朗中轉貼東吳二喬第59章 第二次改革第84章 暴風雨前的寧靜第80章 一個朝代的終結第18章 悲哀第124章 最後一戰?!(七)第50章 雍、司攻略(五)第15章 討伐第28章 辯駁第17章 背盟第49章 雍、司攻略(四)第64章 逃亡第178章 令人糊塗的調整第49章 雍、司攻略(四)第7章 發展第33章 馬騰和曹操第108章 悲歌(一)第57章 徐州之戰(四)第158章 爲達目的,無所不用其極第27章 隕落第24章 鄴城孫策第124章 最後一戰?!(七)第151章 彆着急,慢慢來第158章 爲達目的,無所不用其極第160章 殘酷第98章 亂,接着亂,越亂越好第19章 相爭第36章 變革第123章 最後一戰?!(六)第125章 最後一戰?!(八)第4章 大勢第21章 豪氣第3章 出山第115章 人才,讓我頭疼讓我愛第117章 戰爭前的準備第168章 窘境第13章 龍潛第64章 逃亡熹平六年大漢鮮卑之戰第136章 希望第177章 迴歸,混亂的局面第123章 最後一戰?!(六)第152章 戰雲密佈,烽火連天第65章 求存第139章 聰明人做聰明事第87章 前進,和時間賽跑第49章 雍、司攻略(四)第115章 人才,讓我頭疼讓我愛第42章 幽州之戰(五)熹平六年大漢鮮卑之戰第157章 撲朔迷離第120章 最後一戰(三)第73章 沒有永遠的朋友和敵人(一)
第28章 辯駁熹平六年大漢鮮卑之戰第100章 爲什麼受傷的總是我第30章 儒生第127章 最後一戰(十)第170章 和郊狼的第一次親密接觸第173章 爲將者的悲哀第69章 漢中之戰(下)第79章 巨星隕落第157章 撲朔迷離第16章 鏖戰第102章 大耳賊,我和你沒完第87章 前進,和時間賽跑第68章 商紂王還是秦始皇?(上)第47章 雍、司攻略(二)第131章 利字當頭第91章 喜悅還是憂慮第68章 商紂王還是秦始皇?(上)第170章 和郊狼的第一次親密接觸第1章 我,呂布?!第96章 幣制改革第71章 能捉住老鼠的就是好貓第14章 無奈第22章 無敵第83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雪峰第一次答讀者問及飛將後續情節 批露第24章 鄴城第50章 雍、司攻略(五)第24章 鄴城第4章 大勢第16章 鏖戰第67章 生意第69章 漢中之戰(上)第9章 冀州第132章 你們不累嗎?第165章 序曲第50章 雍、司攻略(五)第33章 馬騰和曹操第14章 無奈第5章 築基第138章 朋黨孫策第176章 脣槍舌劍,爭一線生機第155章 屠殺?要俘虜有什麼用?第132章 你們不累嗎?第77章 形勢明朗中轉貼東吳二喬第59章 第二次改革第84章 暴風雨前的寧靜第80章 一個朝代的終結第18章 悲哀第124章 最後一戰?!(七)第50章 雍、司攻略(五)第15章 討伐第28章 辯駁第17章 背盟第49章 雍、司攻略(四)第64章 逃亡第178章 令人糊塗的調整第49章 雍、司攻略(四)第7章 發展第33章 馬騰和曹操第108章 悲歌(一)第57章 徐州之戰(四)第158章 爲達目的,無所不用其極第27章 隕落第24章 鄴城孫策第124章 最後一戰?!(七)第151章 彆着急,慢慢來第158章 爲達目的,無所不用其極第160章 殘酷第98章 亂,接着亂,越亂越好第19章 相爭第36章 變革第123章 最後一戰?!(六)第125章 最後一戰?!(八)第4章 大勢第21章 豪氣第3章 出山第115章 人才,讓我頭疼讓我愛第117章 戰爭前的準備第168章 窘境第13章 龍潛第64章 逃亡熹平六年大漢鮮卑之戰第136章 希望第177章 迴歸,混亂的局面第123章 最後一戰?!(六)第152章 戰雲密佈,烽火連天第65章 求存第139章 聰明人做聰明事第87章 前進,和時間賽跑第49章 雍、司攻略(四)第115章 人才,讓我頭疼讓我愛第42章 幽州之戰(五)熹平六年大漢鮮卑之戰第157章 撲朔迷離第120章 最後一戰(三)第73章 沒有永遠的朋友和敵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