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二將歸心

張饒的百萬青州黃巾折戟壽張,緊接着管亥、孫仲聯手攻打北海,雖然被鄭綸擊敗,但是整個青州陷入了空前的混亂,加上原青州刺史焦和病故,青州迅速成爲北方袁紹和公孫瓚爭霸的焦點。公孫瓚率先發難,委任部下田楷爲青州刺史,然而率先抵達青州的卻是劉備。

劉備雖然沒有得到孔融的求援,但是久在平原蟄伏,劉備顯然不想錯過南下青州發展的機會,可是鄭綸的東平大軍戰無不勝,不但嚇退孫仲,一戰而勝管亥,而且從種種跡象來看,孔融似乎很想把鄭綸挽留在北海,因爲一旦鄭綸撤回河內,管亥一定會捲土重來!北海、青州的局勢立刻變得非常微妙,然而孔融並未阻止和反對田楷入主青州,這使劉備可以從容地協助田楷把青州首府臨淄作爲一塊堅實的跳板。

鄭綸和郭嘉當然不會視而不見,但是在沒有徹底擊潰管亥之前,鄭綸的使命就不算完成,而暫時的駐紮在北海城外,更象是在等待時機,或者說,從鄭綸個人意願來說,太史慈還必須留在自己的軍營裡。

沉不住氣的是劉備,他需要用戰功來進一步穩固田楷在青州的地位。

這一日,劉備親自來見鄭綸,關、張都來了。

鄭綸率衆將出營三裡相迎,隔着老遠就向關羽打起了招呼,“信都一別,將軍風采更勝往昔。”

關羽臉色微變,正欲接話,劉備搶先道,“鄭太守別來無恙?”

鄭綸笑道,“玄德公久違了!關東將臺之事,袁將軍沒找玄德公討教那破除邪術之法嗎?”

劉備神色不變,只是淡然一笑。

旁邊早惱了張飛,環眼怒睜,“豎子如何屢數我兄弟短處?!”

華雄和典韋一齊上前,雙方頓時劍拔弩張。

按說鄭綸本不該對劉備有那麼重的敵意,但是在信都城南一戰,關羽和黑衣人是先後出現的,而且從關羽的口吻不難判斷,他們與黑衣人難脫干係。就從這一點,鄭綸自然不會給劉備好顏色,劉備只帶了區區幾十個隨從,而鄭綸則可以輕易地留下他們。

劉備身邊有一位四十歲許的中年謀士打扮的人,見勢不妙,忙乾笑幾聲打起了圓場,“鄭太守何故如此?其中莫不是有什麼誤會?”

鄭綸冷笑着問劉備,“玄德公是來與我約戰管亥的吧?要我出兵襄助不難,只須回答我一個問題

劉備點了點頭,“某知無不言。太守大人可否借一步說話?”

“不用!”鄭綸一指身邊的衆多突擊營的勇士,“這些都是從河北跟隨我的好兄弟,我的問題也是他們想知道的,告訴我!那夥黑衣人到底是何來歷?何人手下?!”

太史慈與鄭綸以及東平軍相處有些時日,他知道,鄭綸所說的黑衣人是東平軍最恨的敵人,黃河血戰更是被所有人引以爲破虜營的最大恥辱。可是鄭綸當着這麼多人的面,如此直接地質問劉備,氣氛凝重地幾乎讓人喘不過氣來,很簡單,如果劉備不能給出令人滿意的答案,那麼毫無疑問地,他將成爲鄭綸乃至整個東平軍的死敵!太史慈心頭產生了一種很奇怪的感覺,能將個人榮辱與所有的士兵聯繫在一起的,鄭綸這個將軍實在太出色了!

劉備顯然已經充分判斷了此時的處境,他確實有些線索,可是一旦在這個場合說出來,雖然能及時化解了與鄭綸的矛盾,但是勢必會影響另一端。

劉備的猶豫和躊躇,只能受到鄭綸最鄙視的目光,鄭綸語氣一緩,“我這個人恩怨分明,只要玄德公能提供一些黑衣人的線索,那麼您不但不是我們的敵人,還是我們的恩人。有朝一日,大仇得報,我鄭綸一定率破虜軍突擊營前往拜謁謝恩!”

劉備心動了,擡頭望着鄭綸,又看了看鄭綸身邊的數百勇士,還是遲疑!

關羽一捋美髯,“此事與吾兄無關,關某願替吾兄回答。”

鄭綸對關羽遠比劉備客氣許多,在馬上一拱手,“關將軍請說。”

劉備看了關羽一眼,關羽一擺手,乃對鄭綸道,“前者我奉公孫將軍之命,前往劫糧,與黑衣人不期而遇,我還與黑衣人的首領交過手,此人武藝超羣,真吾之敵手也!”

鄭綸頷首,“確實如此,世間能爲將軍敵手者,不多。”

關羽傲然把青龍刀往地下一拄,“某隻聞他們自稱‘虎衛’,由南而來,目的也是劫糧。”

“所以,你們就很快達成了一致計劃?”

“是。”

“他們是誰的屬下?”

“不知。”關羽回答得很乾脆。

鄭綸笑了,“對方是什麼人都不知道,我不覺得你們有信賴合作的基礎,正如現在你們來與我合作剿滅管亥一樣,我爲什麼要幫你們?”

關羽冷然道,“同是大漢官軍,清剿匪賊,俱分內事耳!”

鄭綸大笑搖頭,“我今奉命駐守河內,不日啓程;汝等遠在平原;青州之事,豈容我等插手置喙?”

劉備忙道,“吾今奉青州刺史大人前往剿匪。”

“刺史大人?”鄭綸哈哈一笑,“焦大人病故不久,新刺史的誥命何在?”

劉備神色大變,“伯純真欲與我爲敵?”

鄭綸正色道,“‘虎衛’背後可是曹操?”

劉備頓時逼急了,“既然伯純已知真相,又何苦爲難我兄弟?”

“我只是想確定,你們與‘虎衛’到底有無關聯。”

“絕無關聯。”

“好!我信你。”鄭綸的試探並不單純,而且話語中只是撇清了劉備與虎衛的關係,但是很明顯,鄭綸的死敵是曹操,而劉備與曹操之間是否有什麼默契,鄭綸不願意深究,可是這樣一鬧,多少算是給了劉備一個警告,尤其是在此時劉備勢力微薄的時候。

這次見面的氣氛很糟糕,劉備三人只是禮節性地在鄭綸的行營報了個到,放下了一些禮物之後,匆匆告別。鄭綸派太史慈帶了一千騎兵兩千弓弩手協助劉備:這是太史慈第一次統兵,而且戰術思想非常明確,只是協助劉備的進攻。鄭綸的唯一要求就是務必讓太史慈把三千河北子弟一個不少地帶回來。

猶如驚弓之鳥的管亥根本不是關羽的對手,再加上太史慈帶來的三千破虜營精銳,黃巾軍無心戀戰,勉強應付了幾陣,就敗退進了泰山山區。管亥元氣大傷,近五萬軍馬損失殆盡,手下都言可降鄭綸,管亥無奈,引了數百親信,投到太史慈軍中。太史慈始信郭嘉之智:出征前,郭嘉再三叮囑太史慈臨戰不必盡全力,只管打擊敵軍士氣,管亥勢窮,必念及青州營裡的舊部而降伏,果然應驗。

劉備出死力得戰功,鄭綸卻平白得了兩員虎將:管亥自不必說;太史慈退敵建功,回東萊黃縣見母親覆命,盛讚鄭綸、郭嘉之能,慈母聽了非常開心,又命太史慈迴歸軍中,與鄭綸同往河內。

鄭綸破天荒下令全軍改善了一次伙食,以示慶賀,人的伙食裡增添了一塊大肉;沒有宴會,自鄭綸、郭嘉以下人人平等。然而就是這樣的待遇,已經讓全營所有將士都感覺到了溫馨;太史慈和管亥的感動卻是由衷的,因此在此後很長的一段時間裡,那樣的待遇都不曾出現。

東平郡的民衆,有很大一部分都是程昱收容的流民難民,在東平得到的安定生活都是鄭綸賦予的,而鄭綸的調任使他們感到了深深的憂慮,因此追隨鄭綸去河內的民衆竟超過了東平總人口的一半。鄭綸創造了一個歷史,從來沒有任何官吏的調任,有那麼多民衆跟隨,而且都是自發自願。

第3章 隨遇而安第49章 風雨欲來第95章 咫尺天涯第83章 以退爲進第120章 無需多問第97章 落尾神箭第67章 二虎相鬥第39章 世人負我第61章 弓弩之道第45章 故人相見第57章 飛戟擲敵第91章 自投羅網第21章 以假亂真第78章 洛河之水第84章 司農朱雋第95章 咫尺天涯第77章 宜陽血戰第13章 飛熊鐵軍第65章 重立破虜第42章 殺戮夢魘第33章 女兒心思第16章 急轉直下第18章 命運蛻變第10章 適閒雅居第24章 走馬擇主第21章 以假亂真第67章 二虎相鬥第51章 東平太守第85章 倒行逆施第100章 病從口入第16章 急轉直下第107章 鉅細無遺第22章 穎川疑雲第111章 單騎虎膽第98章 難竟之功第31章 安平校尉第104章 恩威並施第76章 柳暗花明第110章 奮勇短兵第122章 待我如故第56章 寧陽相會第64章 二將歸心第91章 自投羅網第74章 青皇促駕第100章 病從口入第96章 困獸欲搏第82章 新仇舊恨第20章 李代桃僵第110章 奮勇短兵第51章 東平太守第92章 傲骨涉險第85章 倒行逆施第49章 風雨欲來第16章 急轉直下第10章 適閒雅居第92章 傲骨涉險第88章 白髮征夫第14章 蔡氏父女第78章 洛河之水第50章 意外收穫第44章 販夫走卒第84章 司農朱雋第78章 洛河之水第59章 不戰而定第44章 販夫走卒第67章 二虎相鬥第33章 女兒心思第26章 黑衣死士第61章 弓弩之道第65章 重立破虜第20章 李代桃僵第34章 馬不停蹄第42章 殺戮夢魘第89章 不歸之途第51章 東平太守第33章 女兒心思第46章 閉月添愁第56章 寧陽相會第5章 倉促上陣第93章 各懷心思第19章 穎川四士第31章 安平校尉第62章 北海馳援第26章 黑衣死士第17章 折命皇宮第100章 病從口入第88章 白髮征夫第53章 銜枚夜襲第32章 百變伊人第25章 戰場第43章 黃河水賊第68章 英雄胸襟第29章 與商相謀第102章 一波未平第47章 計出連環第90章 命運轉機第114章 太史金戟第7章 摯肘伏虎第95章 咫尺天涯第59章 不戰而定
第3章 隨遇而安第49章 風雨欲來第95章 咫尺天涯第83章 以退爲進第120章 無需多問第97章 落尾神箭第67章 二虎相鬥第39章 世人負我第61章 弓弩之道第45章 故人相見第57章 飛戟擲敵第91章 自投羅網第21章 以假亂真第78章 洛河之水第84章 司農朱雋第95章 咫尺天涯第77章 宜陽血戰第13章 飛熊鐵軍第65章 重立破虜第42章 殺戮夢魘第33章 女兒心思第16章 急轉直下第18章 命運蛻變第10章 適閒雅居第24章 走馬擇主第21章 以假亂真第67章 二虎相鬥第51章 東平太守第85章 倒行逆施第100章 病從口入第16章 急轉直下第107章 鉅細無遺第22章 穎川疑雲第111章 單騎虎膽第98章 難竟之功第31章 安平校尉第104章 恩威並施第76章 柳暗花明第110章 奮勇短兵第122章 待我如故第56章 寧陽相會第64章 二將歸心第91章 自投羅網第74章 青皇促駕第100章 病從口入第96章 困獸欲搏第82章 新仇舊恨第20章 李代桃僵第110章 奮勇短兵第51章 東平太守第92章 傲骨涉險第85章 倒行逆施第49章 風雨欲來第16章 急轉直下第10章 適閒雅居第92章 傲骨涉險第88章 白髮征夫第14章 蔡氏父女第78章 洛河之水第50章 意外收穫第44章 販夫走卒第84章 司農朱雋第78章 洛河之水第59章 不戰而定第44章 販夫走卒第67章 二虎相鬥第33章 女兒心思第26章 黑衣死士第61章 弓弩之道第65章 重立破虜第20章 李代桃僵第34章 馬不停蹄第42章 殺戮夢魘第89章 不歸之途第51章 東平太守第33章 女兒心思第46章 閉月添愁第56章 寧陽相會第5章 倉促上陣第93章 各懷心思第19章 穎川四士第31章 安平校尉第62章 北海馳援第26章 黑衣死士第17章 折命皇宮第100章 病從口入第88章 白髮征夫第53章 銜枚夜襲第32章 百變伊人第25章 戰場第43章 黃河水賊第68章 英雄胸襟第29章 與商相謀第102章 一波未平第47章 計出連環第90章 命運轉機第114章 太史金戟第7章 摯肘伏虎第95章 咫尺天涯第59章 不戰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