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不歸之途

建安元年十一月,拂曉。

塞北的一個小縣城外,一羣穿着白衣的勇士悄然爬上了城牆,砍斷了吊橋的繩索;號角聲驟起,無數士兵藉着黎明前的黑暗,宛如憑空出現,涌進了縣城。城中的守衛幾乎沒有來得及作出任何抵抗,明晃晃的戰刀已經架在了脖子上。

這是鄭綸攻下的第五個縣城,距離大軍出塞還不到一個月。趙雲、徐晃的先鋒部隊銳不可當,充分發揮了閃電戰的最大優勢,甚至都極少出現人員損耗。趙雲在早年幾乎遊歷遍整個河套地區,對雲中郡的情況非常熟悉,下屬十一個縣城的位置瞭若指掌,因此事半功倍。

匈奴在西漢時期曾是北方威脅最大的遊牧民族,然而接連的內訌和西遷,使之很快衰弱;河套地區原是西漢主父偃建議漢武帝屯兵抗胡的前線根據地,開設朔方、雲中、定襄、五原、西河等諸郡;後來,匈奴分裂爲南北兩支,北匈奴西遷,南匈奴則被允許定居在河套地區,成爲大漢朝的歸附國。新單于將五郡的匈奴重新統一,經過相對平穩的發展之後,逐漸產生了南侵的野心,而中原的割據混戰則提供了一個最佳的時機。

河套地區多是平原和高原,引黃河水灌溉,孕育了富饒肥沃的河套諸郡,然而匈奴畢竟是遊牧民族,雖然建立了許多郡縣,但是定居的觀念並不強烈。相對來說,居住在縣城裡的,多半都是漢族的移民,有許多邊塞的百姓爲了躲避戰禍而遷居到塞外,因此語言溝通的障礙並不明顯。

爲了保障後方運輸的暢通,鄭綸在每個縣城中都會安排足夠的守衛軍,並且還有相當數量的遊擊部隊,隨時抵禦匈奴的反擊。可是兵力逐漸分散,要在廣袤的草原、高原上驅逐匈奴人,非常困難:有牛羊的地方,必定有匈奴人,但不一定是兇暴的侵略者;然而最危險的暴徒往往會潛伏在善良的牧人羣中。

鄭綸的到來引起了衆多牧族的恐慌,他們警惕地組織起規模不一的自衛武裝,鄭綸恪守不擾民的原則,盡全力逼近雲中郡城。地域的差別使鄭綸無法理解,單于南下之後,居然把雲中郡完全變成了空城,鄭綸奪取雲中郡的意義就變得無足重輕。

消息傳到洛陽,劉協幾乎難以置信,爲什麼強大凶悍的匈奴大軍在鄭綸面前會如此不堪一擊,劉協即便是再有成見,也不可能懷疑鄭綸是在虛報。劉協沒有爭取楊彪和朱雋的意見,立刻下達了進軍五原、朔方的命令,他滿心以爲,如果能借助鄭綸的力量,從匈奴的後方切斷歸路,那麼將徹底消除匈奴的隱患,這可是連偉大的漢武帝都不能做到的功績!

單于和右賢王得知消息的時候,鄭綸已經在雲中郡站穩了腳跟,而且已經開始向五原郡滲透;然而單于對一城一池的得失,遠比中原人要淡漠許多,匈奴人是馬背上生活的民族,有草有水的地方就是他們的歸宿,這一次南侵已經足以讓他們滿載而歸。他們要殺回去,但決不是爲了那區區十幾座冷冰冰的城牆,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近二十萬匈奴鐵騎漫卷黃沙而來。

*

狡猾的曹操異常敏銳地捕捉到了最合適的戰機,幾乎是躡着單于北歸的腳步,一路兵不血刃地收復馮翊、高陵、池陽、北地、上郡。楊奉、韓暹心知不妙,索性跟隨單于投奔塞外,然而白波軍軍紀散漫,移動速度非常遲緩,士卒又不慣長途跋涉,漸漸地被匈奴騎兵遠遠地拋下。

長城城關之南,曹操發動了對叛軍的致命一擊,曹仁斬楊奉於上郡,樂進斬韓暹於河西。至此從關中到河套以南的廣大地域都被曹操平定,邊關戍守面貌一新,然而曹操卻絲毫沒有退兵之意,大軍駐紮在上郡,隱隱瞄着河西,以及河西以東的幷州。

黃昏,曹操巡視完軍營,欣賞完塞上落日,志得意滿地回到軍營,隨行的曹仁、樂進大惑不解。

曹仁問道,“主公今日爲何面有喜色?”

曹操忍不住滿臉的笑意,反問道,“我們在上郡呆了多久了?”

曹仁一怔,忙道,“算來已有十五日了。我們既然已經把匈奴趕出了長城,爲什麼還要呆在這裡呢?軍師有書信來,呂布果然中了軍師驅狼吞虎之計,佔了徐州,反而讓劉備守小沛,徐州客主易位,一戰可定。”

曹操大笑,“此事不忙,我料近日內塞外必有消息。”

樂進奇道,“說來也怪,單于大軍北歸半月之久,按理早該與鄭綸開戰,如何沒有消息?”

曹操更是得意,“你等有所不知,匈奴人不必我們漢人,如果換作在中原,幾處要塞都被佔領,他的十幾萬騎兵就算再厲害也難逃敗亡。可是你們不要忘記了,那是在塞外,天高地闊,有得是他們施展拳腳的機會。鄭綸如果還龜縮在雲中、五原的話,那麼將很快領教到匈奴騎兵的滋味,我們只需要渡過黃河東進,幷州唾手可得。”

樂進、曹仁恍然。

果然不出三日,塞外就傳來了消息。可是令曹操意外的是,鄭綸在匈奴騎兵發動攻擊之前,撤出雲中,一路向北,躲進了陰山。曹操遲遲不敢下令東進,又等了十日,竟沒有再收到任何前線的消息,不得不暫時撤回長安,繼而進軍徐州。

敕勒川,陰山下,天似蒼穹,籠蓋四野。陰山是一道天然的屏障,將農耕區和遊牧區清晰地劃分開來,在當時來說,陰山以北幾乎已經完全荒廢,放眼盡是荒漠黃沙,而陰山之南則是匈奴人最自由最豐饒的天地。

鄭綸完全以一種侵略者的姿態,趕在單于和右賢王兩路大軍合圍之前撤離雲中,並且將主要打擊目標轉移到陰山以南的牧場,這無疑等於在匈奴的後方縱火。鄭綸將繳獲來的馬匹迅速裝備到軍營裡,用牛羊的皮革打造了許多皮甲和馬具,這樣特殊的戰利品比攻取雲中郡的意義相比,幾有云泥之別。

陰山在蒙語中被稱爲“達蘭喀剌”,意思是七十個黑山頭,而每一個山頭腳下,都孕育着肥沃的草場,這些草場纔是單于最可寶貴的地方。鄭綸事先並不知道陰山牧場是單于的私人領地,而且牧場中的馬匹和牛羊幾乎就是單于全部的財產,將馬匹掠奪來組建騎兵,使鄭綸的軍隊中很快就出現了一支堪與匈奴騎兵匹敵的騎射力量,迅速拉近了雙方的實力對比。

然而鄭綸並不願意直接面對匈奴的進攻,藉助陰山的有利地形,發揮在芒碭山積累的山地遊擊作戰經驗,屢屢挫敗了匈奴騎兵的攻擊,同時還不放棄對牧場的繼續侵擾。

單于和右賢王苦思無計,只好將牧場南移到河套以南,開始了長達半年之久的對峙,企圖將鄭綸軍困死在陰山。可是在晉陽甄宓的暗中斡旋下,憑藉鮮卑、烏桓等族的良好關係,由上谷郡轉道,爲鄭綸提供了許多適合高原生長的植物種子,竟從根本上實現了糧食的自給。

勝利的天平正在慢慢地向鄭綸軍傾斜,這讓單于和右賢王倍感焦慮,終日飲酒作樂。不料,在匈奴南侵之時,有相當一部分白波軍的殘部跟着來到塞北,他們中有不少人還見過,個別楊奉部下還一起到過洛陽。其中有一個叫王戚的,原是李樂部下,李樂被徐晃殺死之後,王戚搶了個頗有些姿色的女人獻給楊奉,就做了楊奉的隨從,竟是倍受信任。有一次在洛陽,王戚跟着楊奉去鄭綸府中,那時候正巧蔡琰在鄭綸身邊,王戚驚若天人。偏偏就這麼巧,單于南侵擊破州郡,擄掠了許多漢家女子,一起回到塞外,王戚在無意中竟然發現了蔡琰,慌忙讓人把蔡琰從匈奴兵手裡要了過來,自己卻來見單于。

第40章 二荀之抉第121章 現實第53章 銜枚夜襲第55章 賢士論鄭第8章 潛伏使命第100章 病從口入第37章 南轅北轍第40章 二荀之抉第18章 命運蛻變第115章 智者遠謀第13章 飛熊鐵軍第96章 困獸欲搏第53章 銜枚夜襲第71章 焦尾琴情第19章 穎川四士第119章 愛之第43章 黃河水賊第19章 穎川四士第43章 黃河水賊第100章 病從口入第89章 不歸之途第33章 女兒心思第65章 重立破虜第14章 蔡氏父女第88章 白髮征夫第84章 司農朱雋第16章 急轉直下第14章 蔡氏父女第80章 琴由心生第48章 暗潮涌動第93章 各懷心思第15章 刑場混戰第40章 二荀之抉第41章 死地求生第13章 飛熊鐵軍第31章 安平校尉第119章 愛之第20章 李代桃僵第77章 宜陽血戰第73章 兗州決斷第67章 二虎相鬥第53章 銜枚夜襲第1章 竹簡誄文第6章 調虎離山第27章 斂財取道第103章 將計就計第13章 飛熊鐵軍第73章 兗州決斷第26章 黑衣死士第32章 百變伊人第1章 竹簡誄文第90章 命運轉機第91章 自投羅網第109章 宿怨爭衡第31章 安平校尉第16章 急轉直下第87章 雁門奇襲第36章 弄巧成拙第18章 命運蛻變第35章 白虎之威第28章 屯兵博陵第116章 黃河分兵第75章 偃旗息鼓第112章 英雄無敵第45章 故人相見第117章 絕地孤軍第38章 虛虛實實第31章 安平校尉第74章 青皇促駕第23章 血戰磐河第88章 白髮征夫第10章 適閒雅居第64章 二將歸心第65章 重立破虜第47章 計出連環第1章 竹簡誄文第16章 急轉直下第9章 洛陽故舊第84章 司農朱雋第6章 調虎離山第19章 穎川四士第31章 安平校尉第73章 兗州決斷第29章 與商相謀第51章 東平太守第41章 死地求生第81章 關中混戰第57章 飛戟擲敵第40章 二荀之抉第68章 英雄胸襟第8章 潛伏使命第4章 將計就計第94章 胡笳聲斷第103章 將計就計第98章 難竟之功第50章 意外收穫第50章 意外收穫
第40章 二荀之抉第121章 現實第53章 銜枚夜襲第55章 賢士論鄭第8章 潛伏使命第100章 病從口入第37章 南轅北轍第40章 二荀之抉第18章 命運蛻變第115章 智者遠謀第13章 飛熊鐵軍第96章 困獸欲搏第53章 銜枚夜襲第71章 焦尾琴情第19章 穎川四士第119章 愛之第43章 黃河水賊第19章 穎川四士第43章 黃河水賊第100章 病從口入第89章 不歸之途第33章 女兒心思第65章 重立破虜第14章 蔡氏父女第88章 白髮征夫第84章 司農朱雋第16章 急轉直下第14章 蔡氏父女第80章 琴由心生第48章 暗潮涌動第93章 各懷心思第15章 刑場混戰第40章 二荀之抉第41章 死地求生第13章 飛熊鐵軍第31章 安平校尉第119章 愛之第20章 李代桃僵第77章 宜陽血戰第73章 兗州決斷第67章 二虎相鬥第53章 銜枚夜襲第1章 竹簡誄文第6章 調虎離山第27章 斂財取道第103章 將計就計第13章 飛熊鐵軍第73章 兗州決斷第26章 黑衣死士第32章 百變伊人第1章 竹簡誄文第90章 命運轉機第91章 自投羅網第109章 宿怨爭衡第31章 安平校尉第16章 急轉直下第87章 雁門奇襲第36章 弄巧成拙第18章 命運蛻變第35章 白虎之威第28章 屯兵博陵第116章 黃河分兵第75章 偃旗息鼓第112章 英雄無敵第45章 故人相見第117章 絕地孤軍第38章 虛虛實實第31章 安平校尉第74章 青皇促駕第23章 血戰磐河第88章 白髮征夫第10章 適閒雅居第64章 二將歸心第65章 重立破虜第47章 計出連環第1章 竹簡誄文第16章 急轉直下第9章 洛陽故舊第84章 司農朱雋第6章 調虎離山第19章 穎川四士第31章 安平校尉第73章 兗州決斷第29章 與商相謀第51章 東平太守第41章 死地求生第81章 關中混戰第57章 飛戟擲敵第40章 二荀之抉第68章 英雄胸襟第8章 潛伏使命第4章 將計就計第94章 胡笳聲斷第103章 將計就計第98章 難竟之功第50章 意外收穫第50章 意外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