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海面下一萬英尺

海面下一萬英尺

早晨八點鐘,陽光喚醒了我們。巖壁熔岩的無數個小平面沐浴着陽光,將陽光折射下來,像是閃爍的雨。

這一片光芒足以使我們看清周圍的東西。

“喂,阿克塞爾,你現在還有什麼話說?”我叔父搓着雙手問我,“你在我們科尼斯特拉斯家裡曾經度過比這裡更寧靜的一夜嗎?沒有車聲,沒有小販的吆喝聲,也沒有船伕的喊聲!”

“當然這井底是很寧靜的,但是這種寧靜有些叫人害怕呢。”

“不過,”我叔父叫了起來,“如果你現在已經害怕了,以後怎麼辦呢?我們現在連一英寸都沒有走進地球深處呢!”

“您這話是什麼意思?”

“我的意思是說,我們僅僅到了這座島的地面,和海平面幾乎平齊。”

“您有把握嗎?”

“絕對有把握,看看氣壓計吧。”

確實,我們下降時,氣壓計中的水銀總是漸漸地上升,現在停在二十九法寸這個刻度上。

“你看到了,”教授接着說,“我們現在還只有一種大氣的壓力,不久我就要用壓力計來代替氣壓計了。”

空氣的重量將要超過它根據海拔所能計算的壓力的範圍,這種氣壓計真的要失去它的作用了。

“那麼,”我說,“我們不就要擔心這種一直增長的壓力會使我們受不了嗎?”

“不用,我們是慢慢下去的,我們的肺部會適應呼吸密度漸漸增加的空氣。航空飛行者越往高飛越感到空氣不足,而我們正與他們相反,也許會有太多的空氣,我更喜歡這樣。好,不要浪費時間了。昨天我們最先扔下的包裹在哪裡?”

我這才記起我們昨天晚上找過包裹,但沒有找到。這會兒教授又問漢斯,漢斯用獵人般的目光仔細搜了一遍,然後說:“Däruppe(在那上邊)!”

“在那上邊。”

那包裹果真被鉤在我們頭頂上一百英尺左右的一塊突出的岩石上。這位身手敏捷的冰島人立即像貓一樣爬了上去,幾分鐘後,那包裹就回到了我們身邊。

“現在,”我叔父說,“吃早飯吧,要像要走遠路的人那樣多吃些。”

我們把摻着刺柏子酒的水稍微倒了些在餅乾和乾肉上,然後吃下去。

吃完飯以後,我叔父從口袋裡掏出一本筆記本,然後一件件地拿起各種儀器,記下了下列數據:

星期一,6月29日

時辰表:上午8:17

氣壓計:785mm

溫度計:6℃

方向:東南偏東

最後一項數據是用羅盤在暗道中測得的。

“現在,阿克塞爾,”教授興奮地叫道,“

我們將真正進入地球的深處。我們的地心之旅由此開始!”

說完,他一手拿起掛在脖子上的路姆考夫照明器,用另一隻手接通燈中蛇形管的電源,一道相當耀眼的光芒照亮了漆黑的通道。

漢斯拿着另一隻接通了電源的照明器。這種靈巧的電器造就了一個人造白晝,即使在最容易燃燒的氣體環境中,我們也能長久地行走。

“往前走!”我叔父叫道。

每個人都拿起自己要背的包裹。漢斯走在第二位,他把裝着繩子和衣服的包裹放在前面推着;我走在最後。我們都走進了通道。

在走進這黝黑的通道前,我擡起頭來,通過那條巨大的火山通道,最後看了一眼冰島的天空,我擔心我不會再看到它了。

一道相當耀眼的光芒照亮了漆黑的通道。

漢斯拿着另一隻接通了電源的照明器。

1229年最後一次火山爆發時,將熔岩開出了一條通道。它又在通道里鋪上了一層厚厚的、光滑的砂漿層,燈光一反射,變得更加明亮了。

我們前進時的全部困難就在於它的坡度約爲四十五度,我們不能走得很快。幸虧有些突出的岩石可以充做臺階。至於包裹,我們只要用長繩子繫住它們,讓它們自行滑下去就行了。

形成我們腳下臺階的,就是巖壁上的鐘乳石。有些多孔的熔岩像又圓又小的燈泡,而那些夾雜着火山玻璃晶瑩滴狀物的不透明石英晶體懸掛在頂上,彷彿是分支燈架,我們走過的時候,它們似乎也在發光。可以說,深淵的精靈們正在照亮它們的宮殿,迎接來自地面上的貴賓。

“太美啦!”我情不自禁地叫道,“多美的景象啊,叔叔!看這些熔岩的顏色慢慢地由紅棕色變成淺黃色,這些晶體像是發光的圓球,您不覺得挺美的嗎?”

“啊!你來了,阿克塞爾!”我叔父答道,“你覺得這好看,我的孩子!我希望你將能見到更好看的景象。往前走!往前走!”

他可以更確切地說“往前滑”,因爲我們正讓自己毫不費勁地在這斜坡上朝前走,正如維吉爾所說的:“迅速降入地獄”。我常常看一下羅盤,這時它正不偏不倚地指着東南。熔岩流既不偏向這邊也不斜向那邊,它是直線流淌的。

溫度並沒有顯著地上升,這一事實證實了戴維的理論。我不止一次地看溫度計,感到很奇怪。我們出發以後兩小時,它只達到十攝氏度,就是說增加了四攝氏度。這使我想到,我們與其說是往下走,還不如說是朝前走。至於要準確地瞭解我們究竟下降到怎樣的深度,那真是太容易了。教授準確地計算了路面的傾斜角度,只是他沒有將觀察結果告訴我們。

晚上將近八點鐘時,他叫我們停下來。漢斯立刻坐下,照明燈被紮在突出的熔岩上。我們彷彿

置身在一個洞穴中,裡面並不缺少空氣,相反,還有些微風吹拂着我們。它是怎樣產生的呢?是哪種大氣的波動造成的呢?當時,我不想去解答這個問題。飢餓和疲勞使我已經無力去思考了。連續下降七個小時,不可能不消耗大量的體力。我已經精疲力竭。因此,我一聽到“停下休息”這句話時,真是高興極了。漢斯把一些食物擺在一塊熔岩上,我們每個人都吃得很多。不過,有件事情令我擔心起來,我們的水已喝掉了一半。我叔父打算用地下水來補充,可是直到現在,我們還沒有遇到一處水源。我不得不提醒我叔父注意這件大事。

“沒有水源使你害怕了嗎?”他說。

“是的,我很焦急。我們的水只夠喝五天的了。”

“放心吧,阿克塞爾。我向你擔保,我們會找到水源的,而且多得我們用不了。”

“什麼時候可以找到?”

“當我們走出這層熔岩的時候。水流怎麼可能從這些巖壁中噴射出來呢?”

“不過,也許這層熔岩還長着呢。我覺得我們還沒有下降得很深。”

“你怎麼會這樣想?”

“因爲,如果我們在地殼裡面走得很深,那會熱得多。”

“按照你的理論,”我叔父答道,“現在溫度計上有多少度?”

“差不多十五攝氏度,我們動身以後,只上升了九攝氏度。”

我們彷彿置身在一個洞穴中,裡面並不缺少空氣。

“那麼,作個結論。”

“我的結論是這樣的:根據最正確的觀察,每往下一百英尺,地球內部的溫度就會上升一攝氏度。可是,所處地方的某些情況也可能改變這個數據。例如,在西伯利亞的雅庫茨克,每往下三十六英尺,溫度就上升一攝氏度。顯然,這種差別取決於岩石的導熱性。我還要補充說,在死火山的鄰近區域,穿過片麻岩,有人注意到,每往下一百二十五英尺,溫度才上升一攝氏度。我們採用最後一種也是最有利的估計來計算一下吧。”

“算了吧,孩子。”

“沒有什麼比這更容易的了,”我說着,便在筆記本上計算起來,“9×125英尺=1125英尺,這就是深度。”

“完全正確。”

“然後?”

“然後,根據我的觀察,我們現在已經到達海平面以下一萬英尺的深處了。”

“這可能嗎?”

“當然可能,除非數字本身不是數字!”

教授的計算是正確的。我們已經越過前人所到達的最深地方,比第羅爾的基茨-巴爾和波希米亞的烏騰堡礦井還深六千英尺。

我們所在的地方,照理說溫度應該是八十一攝氏度,而溫度計上只有十五攝氏度。這個問題真值得思索。

(本章完)

第三十二章 航行在地下海上第八章 我們到了哥本哈根第三十七章 一個人頭第四十一章 直往下墜第十八章 海面下一萬英尺第三章 破譯的困惑第四十二章 又朝上升第八章 我們到了哥本哈根第二十二章 還是找不到水第二十三章 “漢斯小溪”第二十三章 “漢斯小溪”第六章 叔侄大辯論第九章 抵達冰島第十五章 登上斯奈弗山頂第四十章 前進受阻第三十二章 航行在地下海上第一章 利登布洛克叔父第十五章 登上斯奈弗山頂第三十一章 木筏第十一章 嚮導漢斯·布傑克第三十一章 木筏第九章 抵達冰島第四十三章 火山爆發第三章 破譯的困惑第二十三章 “漢斯小溪”第三十一章 木筏第二十章 一條死衚衕第三十五章 暴風雨第四十三章 火山爆發第六章 叔侄大辯論第三十二章 航行在地下海上第二十七章 奮力找出路第九章 抵達冰島第二十章 一條死衚衕第二十五章 休息日的談話第三十四章 阿克塞爾島第十五章 登上斯奈弗山頂第三十三章 巨獸格鬥第三十八章 叔父的講演第二十七章 奮力找出路第二十八章 聲音的傳送第四十四章 我們到了斯特隆博利第三十四章 阿克塞爾島第四十一章 直往下墜第一章 利登布洛克叔父第四十一章 直往下墜第三十四章 阿克塞爾島第十八章 海面下一萬英尺第四十一章 直往下墜第三十五章 暴風雨第三十二章 航行在地下海上第三十一章 木筏第三十章 地下海——利登布洛克海第二十六章 我走失了第三十四章 阿克塞爾島第二十章 一條死衚衕第二十四章 海下第十章 冰島的一次晚餐第三十六章 我們走回頭路了嗎第五章 叔父的決定第二十八章 聲音的傳送第二十四章 海下第三十三章 巨獸格鬥第三十一章 木筏第四十章 前進受阻第二十九章 得救第三十一章 木筏第十九章 我們要實行定量配水了第四章 我解開了密碼第三十章 地下海——利登布洛克海第九章 抵達冰島第二十四章 海下第三十三章 巨獸格鬥第四十章 前進受阻第二十五章 休息日的談話第十三章 即將到達斯奈弗山第二十四章 海下第二十四章 海下第五章 叔父的決定第十九章 我們要實行定量配水了第三十六章 我們走回頭路了嗎第二十一章 渴!第九章 抵達冰島第一章 利登布洛克叔父第二十七章 奮力找出路第四章 我解開了密碼第五章 叔父的決定第四十二章 又朝上升第二十六章 我走失了第五章 叔父的決定第十二章 前往斯奈弗山的路上第三十八章 叔父的講演第十八章 海面下一萬英尺第九章 抵達冰島第二十二章 還是找不到水第三十章 地下海——利登布洛克海第三十八章 叔父的講演第四十三章 火山爆發第三十五章 暴風雨第二十五章 休息日的談話
第三十二章 航行在地下海上第八章 我們到了哥本哈根第三十七章 一個人頭第四十一章 直往下墜第十八章 海面下一萬英尺第三章 破譯的困惑第四十二章 又朝上升第八章 我們到了哥本哈根第二十二章 還是找不到水第二十三章 “漢斯小溪”第二十三章 “漢斯小溪”第六章 叔侄大辯論第九章 抵達冰島第十五章 登上斯奈弗山頂第四十章 前進受阻第三十二章 航行在地下海上第一章 利登布洛克叔父第十五章 登上斯奈弗山頂第三十一章 木筏第十一章 嚮導漢斯·布傑克第三十一章 木筏第九章 抵達冰島第四十三章 火山爆發第三章 破譯的困惑第二十三章 “漢斯小溪”第三十一章 木筏第二十章 一條死衚衕第三十五章 暴風雨第四十三章 火山爆發第六章 叔侄大辯論第三十二章 航行在地下海上第二十七章 奮力找出路第九章 抵達冰島第二十章 一條死衚衕第二十五章 休息日的談話第三十四章 阿克塞爾島第十五章 登上斯奈弗山頂第三十三章 巨獸格鬥第三十八章 叔父的講演第二十七章 奮力找出路第二十八章 聲音的傳送第四十四章 我們到了斯特隆博利第三十四章 阿克塞爾島第四十一章 直往下墜第一章 利登布洛克叔父第四十一章 直往下墜第三十四章 阿克塞爾島第十八章 海面下一萬英尺第四十一章 直往下墜第三十五章 暴風雨第三十二章 航行在地下海上第三十一章 木筏第三十章 地下海——利登布洛克海第二十六章 我走失了第三十四章 阿克塞爾島第二十章 一條死衚衕第二十四章 海下第十章 冰島的一次晚餐第三十六章 我們走回頭路了嗎第五章 叔父的決定第二十八章 聲音的傳送第二十四章 海下第三十三章 巨獸格鬥第三十一章 木筏第四十章 前進受阻第二十九章 得救第三十一章 木筏第十九章 我們要實行定量配水了第四章 我解開了密碼第三十章 地下海——利登布洛克海第九章 抵達冰島第二十四章 海下第三十三章 巨獸格鬥第四十章 前進受阻第二十五章 休息日的談話第十三章 即將到達斯奈弗山第二十四章 海下第二十四章 海下第五章 叔父的決定第十九章 我們要實行定量配水了第三十六章 我們走回頭路了嗎第二十一章 渴!第九章 抵達冰島第一章 利登布洛克叔父第二十七章 奮力找出路第四章 我解開了密碼第五章 叔父的決定第四十二章 又朝上升第二十六章 我走失了第五章 叔父的決定第十二章 前往斯奈弗山的路上第三十八章 叔父的講演第十八章 海面下一萬英尺第九章 抵達冰島第二十二章 還是找不到水第三十章 地下海——利登布洛克海第三十八章 叔父的講演第四十三章 火山爆發第三十五章 暴風雨第二十五章 休息日的談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