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雷霆萬鈞

完成掃射、偵察任務的兩個中隊飛機依次在出發地降落、補給,此時的飛機因爲性能所限,一般只能升空後滯留最多2個小時,戰機無一不是趁勢而起、飛速而落。

“長官……”中隊長羅音緊緊糾纏着蔣方震,“爲什麼不讓我們繼續出擊?”

彙報了有關情況,補給完畢之後,衆飛行員原本以爲要痛打落水狗,沒想到居然等來一句,“原地待命,等候出擊!”

消息一來,所有飛行員全部都傻眼了——日本人張皇失措,應對無方,此時自己叫停,豈不是便宜了小鬼子?雖然軍令如山,不得違逆,但衆人已經提起了心氣,哪裡容得下這麼急剎車。一個個眼睛冒火,差點都要爆發起來。所幸平日紀律森嚴,雖然極端不滿,但終究沒有出格的舉動。

“長官……即便不出動轟炸機,也該讓我們再去戰場上空火力偵察一番。”羅音眼巴巴地望着蔣方震,深以不能繼續戰鬥爲苦。

“偵察機不是已經派出去第二波了麼?”蔣方震微微一笑,作爲歸屬於禁衛軍系統的精銳,他太瞭解這幫航空驕子的心理了——火力偵察?這不就是攻擊的代名詞麼?

“可是……”羅音大不甘心,“偵察機數量太少了,完不成任務。”

“咦,昨天誰還發誓來着,說哪怕剩下單人單機都足以完成任務,讓總指揮放心,現在就變成完不成任務了?”

“我……”羅音臉漲得通紅,半天憋不住一個字,神情卻是老大不服。

“聽說日軍損失慘重?”蔣方震眉頭一揚,又仔細問了起來。

“是……”一說起這個,羅音原本顯得黯淡的眼神忽地又有了光彩,詳細地將戰場所見重新敘述了一遍。

“你認爲總座不下令乘勝追擊是因爲什麼?”蔣方震調侃他,“你該不會在心裡誹謗總座裡通外國吧?”

“我們不是這意思。”羅音急了,“我們只是在想,這麼好的機會,爲什麼不……”

“你會明白的,小夥子,帶領大家趕緊休息好,補給好,仗有你們打。”

“可是,長官……”

“不要可是了,服從命令。”其實蔣方震比這幫年青的飛行員也大不了多少,但他還是冷靜地解釋,“蓄勢待發示形於敵。”

“示形於敵?”羅音還在反覆回味着這句話,甚至於連蔣方震何時撤走的都不知曉。

山縣有朋的命令激起了海軍極大的反彈,特別是他要求改組海軍的動議更是深深地挫傷了海軍內部的自尊心。雖然在內閣和大本營會議上陸海軍依舊維持着微妙的平衡,但在心底裡,海軍的怒火早已翻騰開來,加藤的言語很有代表性:“山縣有什麼資格對海軍指手劃腳?”

不過,現在的問題不是加藤要對山縣發牢騷,而是他要面對大本營發來的、措辭強硬的電報。

“限於24小時之內不惜一切代價完成登陸!”

不惜一切代價?加藤傻眼了,海軍的那些首腦何時變得與陸軍一般瘋狂?幾乎是出於本能,他都要覆電詢問究竟出了什麼事,但神尾用兩句話就打消了他的念頭。

“加藤君,戰事拖延對帝國不利,現在英國方面已經存了觀望之心,我們如果再拿不出決斷,大勢更加危險。”這是第一句。

第二句:“山東攻略,你我都是有進無退、責無旁貸的完成者,此處是最適合陸軍大規模登陸的地點,倘若爲了安全起見,派遣掃雷艇將水道掃出,恐怕陸軍將士的士氣和戰鬥力都要磨沒了,光是物資補給就是沉重不堪……支那人拖得起,我們拖不起。”

原本加藤將神尾當作半個飯桶看待,認爲陸軍高層都是腦子進水了,怎麼會派這麼個將領來指揮青島攻略的大局?現在看來,神尾還是有其過人之處的。

他一針見血地點出了本方的弱點——時間!

戰事每拖延一分鐘,日本就要額外多付出上萬的軍費,這是孱弱不堪的財政所不能忍受的,而且,每拖延一分鐘就多一分增加變數的危險。

事已至此,只能硬着頭皮闖了。

“給各艦發信號,除受創較重的軍艦趕赴關東州進行修繕外,其餘艦艇跟隨先導艦向灘頭進發……我重申一次,不惜任何代價,一定要打開通路,完成登陸!”

小鬼子來了,在下了死命令之後,日軍艦隊不顧水雷和魚雷的威脅,強行突進,在付出沉沒2授,受創3艘的高昂代價後,終於在雷區中打開一條通道,準備掩護陸軍登陸。

“各艦注意,用炮火掩護陸軍搶灘登陸。”雖然付出了慘重的代價,但面對已經赫然在望的海岸,加藤還是躊躇滿志地給大本營發去了,“我軍登陸成功”的電報。

“奶奶的,小鬼子還是來了。”日軍擬登陸的灘頭陣地上,擔任貫徹的國防軍觀測員忍不住怒罵。

“怎麼辦?”收到了一線情報之後,駐守此地的3營營長連忙請示。

“隊伍不要動,不要與鬼子接觸……我再重申一遍,不得開火,不得進攻,不得……”

“是!”三營長拖長了聲調,老大不情願地應承了下來。

少頃,觀察員重新報告,“營長,鬼子摸上來了,咱們怎麼還不出擊,不是說要將鬼子趕下海去麼?”

“他奶奶的,這到底打得什麼窩囊仗?”三營長罵罵咧咧,重新撥通了通往指揮部的電話。

“不要管他,我再重申一遍,把鬼子放進了再打。”電話那頭的聲音比這頭還急,“鬼子有艦炮火力,不要硬扛……”

啪嗒一聲,指揮部掛斷了電話,營長呆呆地捧着話筒發愣,少頃才反應過來,這不是誘敵深入麼?

“奶奶的,傳令各連,誰都不得輕舉妄動,誰要敢不聽指揮,老子第一個便崩了他。”

指揮部估計的不錯,其實加藤等人已經率領艦隊做好了炮擊的準備,甚至於還進行了三輪齊射爲陸軍壯膽,但齊射過後,內陸方向絲毫沒有動靜,讓他誤以爲國防軍在此並無佈置,便脫離炮擊陣位,把泊位讓給運輸艦和補給艦,方便他們執行登陸任務。

既然用不着進行火力壓制,加藤便命令帶傷的各艦脫離編隊,自行組織臨時編隊前往關東州進行修理維護,搖搖晃晃的周防在一大批軍艦之前晃盪了幾下,便朝着北方海域開去。

沒有了國防軍的干擾,鬼子的登陸任務進行地很順利,一批批的鬼子乘坐着運輸艦抵達灘塗,然後涉水上岸,輕武器和補給品全部由個人自行攜帶,重武器和其他物資則需要專門的負責單位。

鑑於嶗山灣三島大隊的教訓,上了岸的鬼子並沒有急於推進,相反卻是派遣了工兵先對進軍道路進行偵探,看看究竟有無大面積的雷區。

夜幕漸漸降臨,眼看灘頭上的鬼子越聚越多,三營面對的壓力亦越來越大。雖然樸素的愛國情感支持着整個士氣,但面對對此如此懸殊的實力差距,衆人心中着實惴惴不安,一舉一動都將神經繃得極緊,生怕對方突然發難而本方難以招架。

難道,指揮部裡的王士珍等人真的坐等敵人打上門來?

非也,其實自日軍登陸的第一刻,特別是日軍登陸的主登陸場確定之時起,國防軍就啓動了“雷計劃”。按照當初的作戰方案,除了各部的直屬小口徑火炮外,凡是口徑大於75mm的火炮一律脫離各部隊編制,由前敵統一掌握,編成山東前線集團炮羣,成爲前指獨立單位。

雖然事先已經判斷對了日軍的主要登陸方向,但在確認之前,不得不予以一定的機動安排。因此,要動用“雷計劃”對日軍發動出其不意的打擊,就需要時間。

三營身後幾裡遠的地方,工兵和炮兵部隊正在加緊修建炮位工事,做好火炮進場的準備。

來了,一門門火炮在大批馱馬的拖曳之下,進入了指定位置。

“炮口調校完畢。”

“射擊諸元校正完畢。”

“好,各單位注意,聽我命令,準備執行雷計劃。”

凌晨五時,東方剛剛露出魚肚白,如炸雷般的排炮聲音響起,國防軍的反擊開始了……

第69章 蓋棺論定第34章 排除干擾第28章 心亂如麻第92章 鬥爭哲學第39章 生死一線第2章 鏈鎖效應第39章 曉之以理第62章 悲情訴說第53章 不可收拾第20章 咬牙堅持第76章 黑虎掏心第44章 各有所第17章 戰術轉型第28章 深謀遠慮第21章 偉大母愛第34章 心有靈犀第95章 制度改良第94章 趁勢改革第1章 秘密佈置第75章 人心惶惶第57章 御案九件第60章 五權制衡第24章 走出陰影第45章 不虛此行第24章 怒不可遏第72章 惡有惡報第59章 錦囊妙計第27章 暗度陳倉第43章 鹽政改革第15章 兵事興革第22章 方寸大亂第18章 精兵強將第23章 深明大義第16章 內緊外鬆第30章 語重心長第40章 革故鼎新第21章 雙管齊下第54章 國會大廈第20章 誘之以利第47章 針鋒相對第95章 循序漸進第30章 原來如此第17章 鞠躬盡瘁第27章 暗度陳倉第43章 風雲際會第40章 殊途同歸第19節 棋高一着第7章 多事之秋第82章 劍指廣州第8章 海雷神威第60章 五權制衡第4章 暗度陳倉第73章 革新兵器第37章 心心相印第4章 東亞角逐第32章 新的方案第93章 真相大白第13章 轉危爲安第1章 辯論之光第44章 顛撲不破第9章 短兵相接第6章 寧缺毋濫第56章 中外同理第80章 亡命天涯第48章 始於海關第13章 轉危爲安第39章 生死一線第56章 弄巧成拙第52章 維新重寶第64章 大驚失色第1章 獨闢蹊徑第24章 怒不可遏第88章 各有所謀第11章 雷霆萬鈞第38章 刺客來臨第87章 表面功夫第62章 另有用意第48章 始於海關第92章 善後處理第10章 進攻方向第65章 財政預算第21章 另闢蹊徑第58章 回心轉意第28章 心亂如麻第42章 五體投地第29章 音若沉雷第47章 過於輕敵第98章 最後關頭第63章 釜底抽薪第44章 顛撲不破第7章 真才實學第49章 本位之辯第40章 革故鼎新第61章 明察暗訪第21章 出動新銳第1章 獨闢蹊徑第65章 心有靈犀第23章 人才薈萃第35章 以華制華卷首語
第69章 蓋棺論定第34章 排除干擾第28章 心亂如麻第92章 鬥爭哲學第39章 生死一線第2章 鏈鎖效應第39章 曉之以理第62章 悲情訴說第53章 不可收拾第20章 咬牙堅持第76章 黑虎掏心第44章 各有所第17章 戰術轉型第28章 深謀遠慮第21章 偉大母愛第34章 心有靈犀第95章 制度改良第94章 趁勢改革第1章 秘密佈置第75章 人心惶惶第57章 御案九件第60章 五權制衡第24章 走出陰影第45章 不虛此行第24章 怒不可遏第72章 惡有惡報第59章 錦囊妙計第27章 暗度陳倉第43章 鹽政改革第15章 兵事興革第22章 方寸大亂第18章 精兵強將第23章 深明大義第16章 內緊外鬆第30章 語重心長第40章 革故鼎新第21章 雙管齊下第54章 國會大廈第20章 誘之以利第47章 針鋒相對第95章 循序漸進第30章 原來如此第17章 鞠躬盡瘁第27章 暗度陳倉第43章 風雲際會第40章 殊途同歸第19節 棋高一着第7章 多事之秋第82章 劍指廣州第8章 海雷神威第60章 五權制衡第4章 暗度陳倉第73章 革新兵器第37章 心心相印第4章 東亞角逐第32章 新的方案第93章 真相大白第13章 轉危爲安第1章 辯論之光第44章 顛撲不破第9章 短兵相接第6章 寧缺毋濫第56章 中外同理第80章 亡命天涯第48章 始於海關第13章 轉危爲安第39章 生死一線第56章 弄巧成拙第52章 維新重寶第64章 大驚失色第1章 獨闢蹊徑第24章 怒不可遏第88章 各有所謀第11章 雷霆萬鈞第38章 刺客來臨第87章 表面功夫第62章 另有用意第48章 始於海關第92章 善後處理第10章 進攻方向第65章 財政預算第21章 另闢蹊徑第58章 回心轉意第28章 心亂如麻第42章 五體投地第29章 音若沉雷第47章 過於輕敵第98章 最後關頭第63章 釜底抽薪第44章 顛撲不破第7章 真才實學第49章 本位之辯第40章 革故鼎新第61章 明察暗訪第21章 出動新銳第1章 獨闢蹊徑第65章 心有靈犀第23章 人才薈萃第35章 以華制華卷首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