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新的方案

過藏相的耐心解釋和一干經濟界大佬的勸說,山本首結束戰爭,鞏固內閣地位保持了傾向性意見,但他同時擔心:陸軍這邊如何安撫?爲了表示誠意,他可以以謹慎爲由下令在山東沿海附近的艦隊放棄登陸任務,但對已在船上的增援師團,他找不到適合的辦法予以勸阻――否則陸軍必定會起來鋌而走險。

事態發展到這裡,局面已經很清晰了――陸軍派希望能夠利用此次事件來推翻海軍內閣!爲了達到這個目的,陸軍有兩種方式,一是搞臭山本本人,攻擊山本貪婪、膽小、虛僞,這是立竿見影的方法,可惜沒有找到太多有力的證據;二是樹立陸軍的功勳,通過朝鮮軍、關東軍的相互配合,利用日軍的優勢在東北扳回局面甚至造成更有利的局面,這是效果明顯的手法,但卻耗費浩大,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權衡之下,長州派認爲還是採用第二種方法較爲妥當……

但最近以來陸軍一直沒有推倒海軍的想法,臨時起意也要有個準備期不是?但面對山本的緊急叫停,長州派的憤怒卻怎麼也壓抑不住,在大本營召開的例會上,陸軍少壯派發脾氣斥責海軍方面膽小如鼠、污損了“皇軍的名聲”。海軍方面的中級軍官雖然對最高指示也有些摸不着頭腦,但並不等於他們就會任由陸軍辱罵,海軍中堅派則不甘示弱地回擊道:“倒是陸軍膽大包天。居然能讓支那軍殲滅了一個師團,真是創下了‘皇軍不朽地威名’!”雙方從言語諷刺、相互人身攻擊、進而爆發肢體衝突開始,居然在大本營裡上演了全武行,引發了足有10人蔘加的“海陸大會戰!”,直到10多分鐘後才被聞訊趕來的海領所制止。

從場面上看雖然雙方勢均力敵。但陸軍方面的少壯派大多出身農家,沒有接受過多少正規教育,完全是從孩子羣中摸爬滾打出來的,無論身體還是野性,抑或對於打架地領悟能力也要略高一些;海軍則截然相反,基本都接受了高等教育並且出身良好,平素並沒有養成用拳頭說話的習慣,論單兵作戰能力是決計比不上陸軍的。但是海軍師法英國,對於運動精神一直較爲強調,無論足球、橄欖球海軍將士都有所涉獵,因此團隊協作性較好,幾個人羣起圍毆在場面上也程度上堪堪敵手……雖然事件只維持短短的十多分鐘。事後海陸軍高層也緘默不語,沒有發表任何公開或者過激的話語,但雙方的對立情緒和憤懣程度則更甚一層。

對於海軍方面的擅自撤退,陸相在第一時間就表示抗議,山本耐着性子聽完了他的想法後纔不疾不徐地說道:“海軍地決策,事先經過了深刻的檢討。海相也及時向我進行了通報,我原則上是贊同的。”

眼看對方要忙着說話,山本擺擺手,制止了後者的衝動,繼續用慢條斯理的話語解釋道:“海軍這麼做有些突兀,但卻是合理地。經過一段時間高強度的作戰,敵我形勢已經發生了劇烈的變化,不根據這些變化做出相應調整是異常愚蠢的。另外,從戰場的態勢上來看。山東沿線集中了支那軍的主力,神尾師團地結局就是最好的明證。我軍縱然再增加一個師團的兵力,與事又有何益呢?只能白白犧牲……”

陸相本能地想反駁,山本還是繼續往下說不鬆口:“你不要告訴我只要一個師團就可以改變整個戰局的話……山東攻略發動之前,陸軍方面曾親口向我保證,得到加強以後的第18師團是帝國陸軍最隊,足以完成對支那軍隊的致命一擊,現在怎麼樣?你現在再說那些話,要麼是不折不扣的大話。要麼是在表示戰前所說的‘最爲精銳’地話語純粹是謊言。”

“這個……”對於山本的質問,陸相顯然沒有料到。想了半天后纔不痛不癢地回答道,“下官確實低估了支那方面抵抗的決心,也承認我軍在山東方向暫時受挫……但是帝國的實力遠遠高於支那確實毋庸置疑,支那只是僥倖打贏了第一局,並不能代表什麼,只要我們一鼓作氣,發揚皇軍一貫的忠勇精神,我深信支那一定會匍匐在我們腳下。”

看着山本不置可否的眼神,陸相有些着急,但還是剋制住情緒說道:“首相大人和我一樣清楚,中國方面的戰事進展到現在,不但是陛下,就是大多數元老重臣也是不滿意的……這對您的威望是一個重大地損失,我們唯有予以用武力加以挽回。海陸軍之間雖然有時候因爲見解不一致會有這樣那樣的衝突,但畢竟都是陛下地軍隊,都是帝國的皇軍,許些小衝突並不會改變我們並肩作戰的立場。山東方面陸軍遭到了重大挫敗,這是前所未有的,我表示承認。

在心痛之餘,我仍然要對海軍將士表示感謝,沒有他們的鼎力支持,沒有他們的無私援助,陸軍可能會更加難堪……”說到這裡,寺內正毅立正鞠躬,頭深深地低了下去:“陸軍辜負了海軍的期望,讓您失望了……”

“寺內君……”聽對方說到這裡,山本的臉色開始和緩下來,“我的本意也並非要壓制陸軍,陸軍爲帝國立下了赫赫功勳,雖百折而不悔,這份執著本身就令人欣賞。我只是希望能有一個更好的策略與判斷……”

“首相大人所言極是!”寺內正毅抓住有利時機勸說道,“下官已經會同參謀本部制定了相應的計劃,乘支那軍主力雲集山東之際,我們力爭在另一個方向打開局面並進而扳回局面。今天我來。就是

得到您地首肯……”

……“這個計劃幾乎是20年前日清戰爭的翻版!”聽完紹,山本就下了結論。

“首相大人明鑑,要在滿洲打開局面,這個計劃幾乎是完美的……經過我們的偵察,滿洲方面支那軍兵力空虛。雖然號稱有10萬以上部隊,但僅僅只有3師左右地兵力是有戰鬥力的,其餘都是正在訓練的新兵,毫無作戰能力;現在我軍在滿洲方向已經有關東軍和朝鮮軍進行了展開,如果擬增援的2師團到位,在兵力對比上我軍將有團,8人左右,除開留守和擔任警備任務的兵力。我軍也能集中左右用於一線進攻,只要我們集中必要的兵力就可以形成足夠的優勢……”

“寺內君的意思是?”

“利用我軍較爲便利地運動能力,將進攻的主要方向指向滿洲,同時再請海軍辛苦一趟,在山東方面進行佯攻以牽制敵人的兵力……”寺內正毅解釋道。“對於再投入1個師團並從根本性上改變山東戰場的局勢,下官本身也不敢抱此奢望,但我以爲,此次增援的1個師團足以完成牽制當面之敵地任務。只要滿洲攻略取得勝利,山東方向這點小小的挫折算得上什麼?”

“你有多少把握?”山本首相皺眉問道,“軍費如何解決?目前的財政困境如何緩解?”

“這麼說來。眼下所傳政府與中國方面接觸的謠言並不是空穴來風?”其實,對於這些“傳言”,寺內正毅早就知道的一清二楚,之所以這麼表示完全是給山本一個面子並進而求得他在其他方面的“諒解”,雖然大本營對於海陸軍資源調配擁有決定權,但真正能夠指揮地動的還是要依靠各體系內部的固有資源――在另一個時空的瓜島爭奪戰中,日本陸軍已經在瓜島陷入了絕境,守軍被迫以野草、樹皮甚至人肉爲食,大本營派出了代表要求山本五十六命令聯合艦隊盡全力(包括動用大和號)予以支援。雖然山本在聽完陸軍的悲慘遭遇後痛哭流涕地表示一定支援,但卻僅僅派出了潛艇和幾艘驅逐艦擔任“東京特快”了事,本人卻在大和號上優哉遊哉,根本就沒有出動的意思。沒有海相、軍令部總長乃至聯合艦隊司令長官的命令,大本營指揮不動海軍艦隊。因此,陸軍方面要想真正得到海軍的配合,沒有山本、齋藤實的首肯和支持必定是紙上談兵。寺內正毅深諳此中道理,故而有此一說。

“寺內君,你是陸相。我也不打算瞞你。”山本嘆了口氣,“和談一事。確非空穴來風。”

寺內正毅靜靜地聆聽下文。

“支那方面通過經濟界人士給政府施加了很大地壓力。寺內君,你站在我的位置上應該能體會到這種不安。藏相的口氣雖然差了點,但說的都是實情,帝國的財政確實到了極爲危險的邊緣。前次五相會議上之所以他不同意繼續撥款,就是出於此種考慮。”

“下官惶恐,藏相一片公忠體國的決心鄙人一直非常敬重。爭吵歸爭吵,終歸是爲了帝國大業,沒什麼好抱怨的。”

“帝國財政前次因爲日俄戰爭已經債臺高築,確實經不起又一次折騰。站在軍人的立場上,我是堅決同意將戰爭打到底地。可惜……”山本搖頭道,“我現在是首相,肩負帝國臣民和天皇陛下的重託,不能不考慮到方方面面……我也很爲難啊!”

“首相大人地心情我很理解……可是,支那有句古話,‘能戰方能和!’,請您三思……”寺內正毅上前一步,狠狠一鞠躬道,“請您再支持陸軍一次!我們絕不會讓您失望的。”

“寺內君,我告訴你一個確切的消息,英國方面不贊成我們繼續同支那作戰,美國人已經提交了抗議書。”

“帝國可以選擇性地無視。

“寺內君……”山本猶豫了一下還是開口說到,“再過5有一筆1200萬英鎊的外債到期,支那方面已經=時候做出明確表態,明天他們便要通過新聞媒體發佈18師團據藏相的估計,短時間內匯率可能貶值25%以上,也就是說大約會需要帝國額外付出3000萬日元的代價。”

“什麼?”後者大驚失色――這足以完成陸軍一直以來強烈要求個常備師團擴充計劃了……

“如果我們選擇性地無視或者推辭償還呢?”

“那樣就會是更糟糕的局面,第一,政府發行的國債和其他債券將立即被調低等級,甚至一文不值;第二,英國方面將凍結帝國在大不列顛範圍內的財產;第三,匯率可能會下降得更快……”

“這該死的。”陸相狠狠捶了桌子一拳,“那麼……支那方面提出什麼樣的和談條件了呢?”

山本將有關條件複述了一遍,寺內正毅略微沉思後說道:“單純從條件上看來,支那的條件似乎並不苛刻,反而對我有利……但在實際上,卻是對國民信心的重大打擊。政府一直宣言帝國國力強大,如旭日東昇,現在居然淪落到連匯率都要依靠支那挽救的地步,如何能夠說服民衆?經濟上的自我保障是國本的基礎,更是國民信心的寄託,一旦不能實現,後果……”

“我現在有一個折中的方案,需要陸軍的支持。”

那麼,便洗耳恭聽吧……

第39章 平地驚雷第13章 僞託神蹟第54章 驚弓之鳥第4章 智困梟雄第23章 內外有別第52章 狗急跳牆第57章 推心置腹第57章 御案九件第6章 折戟炮戰第11章 綿綿不絕第35章 以華制華第50章 衆矢之的第74章 暗度陳倉第5章 錯綜複雜第2章 火上澆油第85章 事有反覆第63章 釜底抽薪第98章 最後關頭第97章 深入調整第8章 箭在弦上第7章 大浪涌來第19章 考題買賣第52章 維新重寶第74章 創新思路第32章 海闊天空第17章 弦外之音第6章 寧缺毋濫第30章 聖意難懂第52章 維新重寶第20章 誘之以利第11章 雷霆萬鈞第96章 各有招法第29章 高深莫測第27章 外交折衝第25章 山窮水盡第20章 恩威並施第82章 如履薄冰第74章 創新思路第67章 紛至沓來第88章 各有所謀第55章 首日議程第22章 別出心裁第72章 惡有惡報第79章 面授機宜第25章 煽風點火第36章 多方觸談第9章 以暴制暴第88章 各有所謀第18章 敲山震虎第46章 晉封爵位第30章 語重心長第82章 如履薄冰第26章 冠冕堂皇第24章 怒不可遏第63章 親王鬧事第65章 財政預算第6章 暗潮將起第71章 利益交換第24章 怒不可遏第79章 面授機宜第79章 逃之夭夭第9章 短兵相接第8章 改弦易轍第34章 排除干擾第51章 積極穩妥第58章 回心轉意第84章 睚眥必報第27章 外交折衝卷首語第41章 革命前途第21章 另闢蹊徑第90章 危在旦夕第61章 近代要素第78章 步步爲營第44章 強行貸款第5章 建章立制第22章 怒不可遏第80章 亡命天涯第8章 改弦易轍第64章 大驚失色過渡內閣時期帝國主要中央機構及人員第33章 現成題目第23章 人才薈萃第84章 利器準備第82章 劍指廣州第51章 積極穩妥第80章 深度介入第80章 深度介入第59章 錦囊妙計第93章 步步緊逼第93章 真相大白第92章 善後處理第33章 各顯神通第48章 沉着應戰第37章 頭頭是道第8章 改弦易轍第67章 紛至沓來第12章 快速炮擊第22章 別出心裁
第39章 平地驚雷第13章 僞託神蹟第54章 驚弓之鳥第4章 智困梟雄第23章 內外有別第52章 狗急跳牆第57章 推心置腹第57章 御案九件第6章 折戟炮戰第11章 綿綿不絕第35章 以華制華第50章 衆矢之的第74章 暗度陳倉第5章 錯綜複雜第2章 火上澆油第85章 事有反覆第63章 釜底抽薪第98章 最後關頭第97章 深入調整第8章 箭在弦上第7章 大浪涌來第19章 考題買賣第52章 維新重寶第74章 創新思路第32章 海闊天空第17章 弦外之音第6章 寧缺毋濫第30章 聖意難懂第52章 維新重寶第20章 誘之以利第11章 雷霆萬鈞第96章 各有招法第29章 高深莫測第27章 外交折衝第25章 山窮水盡第20章 恩威並施第82章 如履薄冰第74章 創新思路第67章 紛至沓來第88章 各有所謀第55章 首日議程第22章 別出心裁第72章 惡有惡報第79章 面授機宜第25章 煽風點火第36章 多方觸談第9章 以暴制暴第88章 各有所謀第18章 敲山震虎第46章 晉封爵位第30章 語重心長第82章 如履薄冰第26章 冠冕堂皇第24章 怒不可遏第63章 親王鬧事第65章 財政預算第6章 暗潮將起第71章 利益交換第24章 怒不可遏第79章 面授機宜第79章 逃之夭夭第9章 短兵相接第8章 改弦易轍第34章 排除干擾第51章 積極穩妥第58章 回心轉意第84章 睚眥必報第27章 外交折衝卷首語第41章 革命前途第21章 另闢蹊徑第90章 危在旦夕第61章 近代要素第78章 步步爲營第44章 強行貸款第5章 建章立制第22章 怒不可遏第80章 亡命天涯第8章 改弦易轍第64章 大驚失色過渡內閣時期帝國主要中央機構及人員第33章 現成題目第23章 人才薈萃第84章 利器準備第82章 劍指廣州第51章 積極穩妥第80章 深度介入第80章 深度介入第59章 錦囊妙計第93章 步步緊逼第93章 真相大白第92章 善後處理第33章 各顯神通第48章 沉着應戰第37章 頭頭是道第8章 改弦易轍第67章 紛至沓來第12章 快速炮擊第22章 別出心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