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內緊外鬆

新來瘦,非幹痛酒,不是悲秋。

……

“徐叔!”好容易盼到徐世昌回來,以開放彷彿看到了救星,忙不迭地迎上去。

“雲臺?”徐世昌關切地問道,“你怎麼了,臉色這麼難看?”

“我……我……”袁克定期期艾艾說不出話來,只能小心翼翼地問道,“楊叔他?……”

“唉……”對方長嘆一聲,示意他進了書房。

“徐叔,楊叔他怎麼了?咱們部裡說什麼話都有,大家全盼着呢……”

果然,徐世昌拿過門房簿一看,除了少數幾個外地來京例行拜見的生面孔外,幾乎所有農工商部的要員都已經來過了。

“別慌,沉住氣!”徐世昌深吸了一口氣道,“楊士琦取死之道,他算是廢了。”

“啊?!”雖然早有準備,袁克定還是倒吸一口涼氣,嘴巴張大成了O型。

“千不該萬不該以收受銀子來要挾趙秉鈞。趙智庵是什麼人?翻臉能把祖宗都賣了的傢伙,你還敢拿把柄要挾他?”

“其他說了些什麼?”

“趙智庵假意尋了一個禁衛軍做內應,佯稱準備放火燒掉西大殿,騙得楊士琦信任,結果一轉身就跑到肅親王府上去出首……就這麼着,楊士琦連夜就被抓起來了。”

“真的?”

“千真萬確!”徐世昌壓低聲音,“賢侄,我和你說說不要緊,楊士驤也已經死了。”

“什麼?”

“昨天晚上病死的,皇上現在拖着沒發喪。”

“爲什麼?”

“這也要問爲什麼?”徐世昌心裡直搖頭,袁慰亭怎麼生了這麼個愚鈍兒子?“這你還看不出來?楊士驤一案已查的差不多了,只差公佈,如果現在發喪,又要擬諡號,又要追賜,過幾天再來取消,皇上不是自個打自個耳光麼?乾脆就遲幾天公佈。”

“其他還有什麼消息?”

“非常時期,少說少動。”徐世昌拍拍他肩膀,“楊家兄弟的案子牽連必廣,你千萬不要再趟渾水了,否則必死無疑。”

“謝謝徐叔!”

“還有最後一句話告訴你!”徐世昌刻意關緊房門,湊到他耳朵邊上說,“楊士琦交代時攀咬了不少人,其中就有你。皇上說了,‘此言不可信,一概不用。’但如果誰拼命爲楊士琦喊冤抱不平的,同黨可能性極大,你要注意分寸,千萬別被流矢誤傷了。”

“好險!”袁克定長出一口氣,恭恭敬敬地跪了下去,“多謝叔叔提點,小侄永世不忘。”

真當是楊士琦攀咬太多而皇帝不採信?非也!楊士琦見事情敗露,乾脆一不做二不休,將整個過程原原本本訴說了一遍,袁克定自然也在其列。秘密審訊時,徐世昌當場就聽得心驚肉跳,哪還敢吱聲。不動袁克定是皇帝的主張——暫不追究。

暫不追究?那是不是秋後算總賬的代名詞?徐世昌不敢去想,更不敢在袁克定面前透露半分。這番話皇帝只當着自己的面說出來,一旦走漏風聲,自己也便完了,何苦爲楊家兄弟殉葬?再者楊士驤在北洋任上的虧空幾天前就已經調查的一清二楚,所有細節報告都用專折放在上書房的隱秘處,楊士琦便是沒有此節也難逃一劫。

楊家兄弟的覆滅是板上釘釘的事情,自己最多是一個御下不嚴的訓誡,難道還要把老本都賠進去?傻子才這麼幹,更何況我已經和袁家撇清了關係。

慶親王府上,奕匡也是焦頭爛額,楊士琦一倒,北洋的虧空一暴露,自己這一派必然也要受牽連,怎麼辦?

“阿瑪,阿瑪!”載振急匆匆跑來,上氣不接下氣。

“打聽得怎麼樣了?”

“走了小德張的路子,已經打聽到了,皇上已經弄清楚楊士驤的虧空了……”

“啊!”這如何是好?

“不過似乎皇上沒有深究的意思,只嘀咕了一句,楊士驤的打點倒是夠上心的,哼……”

“這什麼意思?”奕匡不解,“你也不問問清楚?”

“哪裡是我不肯問,人家壓根就說不上來,就這還求了大半天,花了10萬兩銀子才擺平的。”載振有些氣惱,“這幫狗奴才,平素拿錢拿得挺歡,關鍵時候偏這麼拿大,老子恨不得宰了他們。”

“不可!”奕匡擺擺手,“明兒再送5萬兩,這條線一定要保住。王商鹽米不進,小德張這條線再斷了可就真成睜眼瞎了。

“要不要讓徐叔……”

“不用!他是農工商部尚書,楊士琦出了事,他身上擔子也很重,不能再給他添麻煩了。”

“那我們?……”

“簡單。皇上不是查賬麼,咱就把楊家兄弟給咱的孝敬全給皇上。載振,一共多少數目你還有數否?”

“阿瑪,吃下去的還要再吐出來?”載振有些捨不得。

“你瘋了?要錢不要命了?”奕匡氣得不打一處來,“皇上既然查清了賬,就知道那些銀子的去向,咱們不主動交難道還等他挨家挨戶上門收?你不怕丟臉皇上還怕丟臉呢。”

“是是!倒是我糊塗了。”

王商在幾個禁衛軍的陪同下走進了陰冷潮溼的天牢,最末尾那一間便關着楊士琦。似乎很多年沒有關押過當朝大員了。

“王公公!皇上肯放我了?”蜷縮在角落裡的楊士琦一看王商進來,立即跳將起來。

王商厭惡地看着他,冷冷說道:“皇上不忍你受苦,特意派我來送你一程。”

哈哈哈哈!整個天牢都回蕩着楊士琦毛骨悚然的笑聲。

“你放明白點,現在上路,你留個體面,皇上也給你留點情面。不然真要三堂會審撕破臉來,不要說你這條命同樣保不住,你家裡那100多號人你也不管了?”

剛纔是狂笑,轉瞬卻變成了嚎哭!王商從袖子裡掏出一道白綾:“念你過去的功勞,皇上賞你一個全屍,順便給你準備付好棺材,家裡也不用你擔心,皇上宅心仁厚,只罪你一人,不干他人事!”

說完,也不管楊士琦什麼反應,只說:“送楊大人上路!”

幾個禁衛軍七手八腳地將白綾打成結掛好,抱起楊士琦就把他的脖子套在裡面,楊士琦的手死死地攥住兩端,努力擡起下巴:“四哥,咱們來世再做兄弟!”

喊出如此淒涼的一聲後,手便鬆開了,白綾刷地繃緊,禁衛軍放開手,楊士琦的身子只晃盪了一下便掛穩了,白綾牢牢吃住了這一百多斤的分量。

他死了!

楊士琦之死對很多人而言是一種解脫。如果他不死,相關傳言和沸沸揚揚的輿情只能愈發不可收拾——所有人都在猜測楊士琦下獄的真實原因,所有人都不相信已經公佈出來的真相是“真相”。

——有人猜測,楊士琦勾結禁衛軍意圖謀反,可怎麼也看不出這麼做的必要性與可能性;

——有人斷言,楊士琦勾結禁衛軍意圖謀刺,那背後深藏不露的主謀又是誰?

——有人推理,楊士琦因爲趙秉鈞誣告而下獄,所謂勾結禁衛軍不過是欲加之罪,可趙秉鈞這麼做的動機何在?

……等等等等,事實永遠充滿了撲朔迷離,充滿了疑雲重重,充滿了人心浮動,除直接當事的數人外,所有人都只能憑藉着表面上的蛛絲馬跡來進行懷疑,而且往往謬以千里。謠言止於智者!可在成百上千個“智者”看來,公佈出來的真相纔是謠言,他們或是竭力打探着所謂的內幕,或是在私下深藏不露進行揣測,每個人都希望弄清楚與自己利益密切相關的事實,一種與生俱來的、真相不明的壓抑感和恐懼感——連坐法的威懾力已經深入人們的心髓。但他一死,便只剩下了官方口徑公佈的事實,一種讓許多人懷疑卻又不得不接受的事實——誰也無法再找死人進行對證。

他死了,這是好事——死人是不會再攀咬別人、再牽連他人的,許多與楊士琦過往密切的官員可以吃得下飯、睡得着覺了;他死了,也是好事——農工商部的侍郎便空出來了,這是個肥缺,數個自認爲足夠資格的人在那裡躍躍欲試,意圖頂上。

京城,暗流涌動……

第25章 煽風點火第58章 回心轉意第5章 果斷決策第29章 高深莫測第14章 否極泰來第76章 校閱大典第36章 當頭一棒第16章 緊鑼密鼓第28章 體察聖意第73章 明修棧道第42章 五體投地第21章 另闢蹊徑第4章 暗度陳倉第93章 步步緊逼第37章 心心相印第24章 走出陰影第14章 百感交集第14章 謀定後動第7章 多事之秋第25章 山窮水盡第63章 親王鬧事第42章 五體投地第57章 御案九件第38章 刺客來臨卷首語第29章 音若沉雷第15章 兵事興革第48章 始於海關第60章 投機倒把第98章 最後關頭第39章 分道揚鑣第5章 錯綜複雜第8章 改弦易轍第7章 身陷雷區第43章 風雲際會第3章 決不退讓第81章 漸次推行第12章 大張旗鼓第65章 財政預算第97章 圖窮匕見第35章 虛虛實實第33章 現成題目第39章 分道揚鑣第35章 以華制華第48章 始於海關第27章 相互妥協第1章 辯論之光第10章 驚天鉅變第35章 虛虛實實第31章 暴起發難第73章 革新兵器第42章 五體投地第16章 緊鑼密鼓第14章 百感交集第11章 綿綿不絕第74章 暗度陳倉第10章 變亂紛呈第20章 咬牙堅持第3章 慈禧歸西第51章 積極穩妥第26章 冠冕堂皇第90章 危在旦夕第94章 趁勢改革第43章 日新月異第95章 制度改良第30章 既往不咎第98章 國內建設第18章 敲山震虎第8章 箭在弦上第76章 黑虎掏心第1章 辯論之光第86章 特殊使命第71章 利益交換第19章 推心置腹第82章 如履薄冰第32章 海闊天空第22章 怒不可遏第24章 兩全其美第83章 煞費苦心第35章 虛虛實實第14章 謀定後動第44章 強行貸款第56章 弄巧成拙第18章 防禦殲敵第30章 既往不咎第31章 暴起發難第16章 離鄉情怯第44章 強行貸款第42章 五體投地第48章 沉着應戰第17章 弦外之音第92章 善後處理第7章 真才實學第23章 人才薈萃第37章 狗急跳牆第72章 校場展示第31章 果有天書第20章 恩威並施第92章 善後處理第91章 禍水旁引
第25章 煽風點火第58章 回心轉意第5章 果斷決策第29章 高深莫測第14章 否極泰來第76章 校閱大典第36章 當頭一棒第16章 緊鑼密鼓第28章 體察聖意第73章 明修棧道第42章 五體投地第21章 另闢蹊徑第4章 暗度陳倉第93章 步步緊逼第37章 心心相印第24章 走出陰影第14章 百感交集第14章 謀定後動第7章 多事之秋第25章 山窮水盡第63章 親王鬧事第42章 五體投地第57章 御案九件第38章 刺客來臨卷首語第29章 音若沉雷第15章 兵事興革第48章 始於海關第60章 投機倒把第98章 最後關頭第39章 分道揚鑣第5章 錯綜複雜第8章 改弦易轍第7章 身陷雷區第43章 風雲際會第3章 決不退讓第81章 漸次推行第12章 大張旗鼓第65章 財政預算第97章 圖窮匕見第35章 虛虛實實第33章 現成題目第39章 分道揚鑣第35章 以華制華第48章 始於海關第27章 相互妥協第1章 辯論之光第10章 驚天鉅變第35章 虛虛實實第31章 暴起發難第73章 革新兵器第42章 五體投地第16章 緊鑼密鼓第14章 百感交集第11章 綿綿不絕第74章 暗度陳倉第10章 變亂紛呈第20章 咬牙堅持第3章 慈禧歸西第51章 積極穩妥第26章 冠冕堂皇第90章 危在旦夕第94章 趁勢改革第43章 日新月異第95章 制度改良第30章 既往不咎第98章 國內建設第18章 敲山震虎第8章 箭在弦上第76章 黑虎掏心第1章 辯論之光第86章 特殊使命第71章 利益交換第19章 推心置腹第82章 如履薄冰第32章 海闊天空第22章 怒不可遏第24章 兩全其美第83章 煞費苦心第35章 虛虛實實第14章 謀定後動第44章 強行貸款第56章 弄巧成拙第18章 防禦殲敵第30章 既往不咎第31章 暴起發難第16章 離鄉情怯第44章 強行貸款第42章 五體投地第48章 沉着應戰第17章 弦外之音第92章 善後處理第7章 真才實學第23章 人才薈萃第37章 狗急跳牆第72章 校場展示第31章 果有天書第20章 恩威並施第92章 善後處理第91章 禍水旁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