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經綸

寧楓心中詫異,轉身望去,卻見十丈之外,一個身着青衣的仙人迎風而立,足下登履鞋,腰間朝着一束絲帶,面若冠玉,頜下飄着三屢白鬚,好一派得道仙人之象。

寧楓瞧其仙家姿容,出塵氣度,暗想其曾經定然是江湖上的有名之士,但苦思冥想,卻找不出一人可與其相對應。但對方卻道出妙應仙的名字,難道他與師父有所瓜葛麼?

殊不知他剛纔爲了抵擋青衣人的凌厲一指,無意間使出了太清真訣上的五行之術。他雖然對其中內容一知半解,但身體暗藏九鼎之靈,又對真訣時常查看,生死關頭靈光一閃,便用出了這太清門中的不傳之秘,連他自己也不曾想到。

猶豫片刻,還是恭敬地答道:“晚輩幼時遭魔門妖人毒手,曾得妙應仙出手相救,在他身邊學過十年的醫術。”

神秘人訝異一聲,銳利目光上下打量着寧楓,良久才道:“如此說來,你可算是妙應仙的徒弟了。”神情將信將疑。

寧楓暗暗思忖:“眼前這人道術精通,又認識師父,我若是承認,說不定可讓其回心轉意,相助於我。”當下便點頭。哪想到神秘人突然冷笑不止,笑聲中滿是嘲諷蕭索,只笑得寧楓眉頭緊皺,心底驚疑。

突然道:“你師父最是疼愛徒弟,你還有何擔心?說不定過幾日便會過來救你了!”

寧楓心中一沉,良久才緩緩道:“師父……他已經在遊仙山坐化了!”妙應仙是因當年超度上萬冤魂,再加上長年累月爲寧楓煉製鎮魂丹藥,方纔心力交瘁而死。他心頭一直頗爲自責,此刻又聽青衣人這般說,不由更是悲切痛楚,難以自抑。

青衣人突然全身顫抖,面色大變,驚道:“什麼?他……已經死了?他修爲絕世,醫術通天,世間有誰能殺得了他?”

寧楓低聲將十年的事詳敘一番,他心頭隱隱覺得眼前青衣人與師父必然有着不一般的關係,言語中便不再有所隱瞞,連武皇煉製陰珠的謀劃都全盤托出。

最後恨聲道:“前輩,此間一切都是由那幽木魔君引起,晚輩此次也是被其追殺,也偶然被困天氓山,所以特來求前輩相助。”

青衣人擡頭仰天,清嘯長吟,朗越之音聲震雲霄,直驚得四周飛鳥四散,濃密竹林花圃簌簌作響。寧楓見其神情古怪,不知是悲是喜,心底暗暗詫異,問道:“前輩,您……”

青衣人突然臉色陡轉平靜,直視寧楓,淡淡道:“小子,我可不止是你的前輩,說起來,還算是你的師叔呢!”

其言一出,直如當頭霹靂,震得腦中一片空白,目瞪口呆,半晌才支支吾吾道:“師叔?”青衣人笑着點了點頭,溫言相告。

當年太清門掌派仙人升玄道長一生雲遊四海,濟世爲善,曾經收過三位弟子,分別是天醫妙應仙人孫思邈、現任太清門執劍長老的王仙卿、人稱靈中隱士的陸經綸,還有一位記名弟子,便是那曾爲李唐大將,憑藉奇門術平定江山的衛國公李靖。

眼前這青衣人不是別人,正是靈中隱士陸經綸,他所修者乃水之靈,本是性情溫和,上善若水,在玄門中崇尚無爲得道,反對如妙應仙人那般入世修行。後來武皇掌權之後,大肆屠殺李氏宗族,打壓道門。但妙應仙卻令太清門不得與之相爭,陸經綸一怒之下,竟脫離了太清門,另立靈隱宗。自此江湖上所有被朝廷迫害的玄門道士皆入其門下,聲勢浩大,只是宗主約束門人隱世修道,所以名聲不顯。

陸經綸一直認爲若不是魔門發展,損害玄宗聲威,絕不會出現後來的佛派壯大,武皇登位的局面。所以他心底最恨魔教,同時也對妙應仙當年的心慈手軟而耿耿於懷。

只是不知他爲何會甘願被囚於天氓山中長達數十年,難道是被朝廷打壓捉來的麼?

寧楓見其不願言明,自己也不方便多問。

自從師父妙應仙化羽登仙,他便一直自覺孤苦無依,孑然一身,此時在天氓山竟然偶遇陸師叔,不由心底歡欣,生出一分親切之意,之前的些許忐忑慌亂盡皆煙消雲散。

陸經綸聽寧楓所說,魔教妖人蟄伏數十年之後,竟是有死灰復燃,捲土重來之勢,他心底驚怒,坐立難安,皺眉思慮。寧楓於一旁不敢打擾,良久才聽其說道:“寧師侄,你說那妖后重出江湖,只是在峨眉山上現過一次身,是不是?”

寧楓聞言一愣,道:“是。不過最近的獻飛車、控巨佛刺殺武皇一事,定然也是其在幕後謀劃。那妖后麾下上萬妖人,卻只有秋泠仙子一人出現,不知其背後,還在醞釀着什麼驚天陰謀?”

陸經綸突然雙眉一挑,淡淡道:“當今佛門掌權,武皇爲尊,這除魔衛道的事情,便留給他們去考慮了。”

寧楓本來還想勸解陸師叔走出天氓山,聯繫道佛兩派一起搜尋魔教妖人的蹤跡,將其鎮服。不想竟聽對方說出這番言語,他剛欲反駁,卻又見到陸師叔神情蕭索,意興闌珊,顯是無意再參與江湖爭鬥。他雖不知其中緣由,但人各有志,也不好勉強,只好作罷。

思慮片刻,便又重新說明來意。

陸經綸聞言笑道:“天氓山上被人施了八門陣法,你既然修於妙應師兄門下,應當也曉得此陣了?”寧楓雖不曾聽師父親口說過,但也算是得聞於《太清真訣》,便點點頭。

陸經綸又道:“八門陣乃是奇門遁甲中的精妙之術,絕非那般容易解開的。”頓了頓,又看着寧楓,似笑非笑道:“縱使我真的破了八門陣,你難道不怕山下那些魔教妖人逃出麼?”

寧楓心頭一怔,默然當場。他原本打算只放出佔算元、炎流山、雲心和尚等人,但轉念一想,魔教衆人人數衆多,朝夕相處,若是其中一部分走出了天氓山,剩下的人如何肯善罷甘休?那時定然是惡語相向,大打出手!

想了一會兒,才恭敬說道:“那時便請師叔出手,留下那些心惡之人,放出心善之人即可。”

陸經綸聽完冷笑一聲,說道:“你不曾得了妙應師兄的道法修爲,卻學會了他的迂腐愚昧。這些妖人已經遁入魔道,哪裡還有什麼心善之輩?你若想走出此山,便幫師叔我回去引那些妖人過來,我設下一陣,將他們一網打盡,以絕後患!”

寧楓聞言怒極,他初時聽到陸經綸的身份,以爲他也如妙應仙那般悲天憫人,心懷蒼生。不想竟真的像雲心和尚所說,性子乖張,非黑即白。

他雖痛恨魔門,但又怎能幫助陸經綸做下這等滅絕人性之事?便不顧犯下衝撞師叔之罪,冷言拒絕:“師叔此議,恕晚輩斷不能苟同。”

陸經綸也不驚訝,似是早就預料到寧楓會這樣回答,淡淡道:“既然如此,那師叔便不能相幫了。八門之陣牽一髮而動全身,貿然打開,魔教妖人必會羣起而出,便連我也控制不了。你回去吧!”

寧楓心頭大震,這樣豈不是要永遠的困在這荒涼冰冷的天氓山上了麼?他身負仇恨,又心懷消滅魔門的壯志,若是不能走出八門陣,那一切都是夢幻空想。

陸經綸見寧楓低頭思慮,裹步不走,微微一笑,道:“怎麼?有所動搖了麼?”又見寧楓沒有回答,又道:“師叔我一直住在這山谷中,你若回心轉意,便來谷中找我。切記!莫要與魔教那些妖人爲伍!”說罷腳下輕輕一躍,周圍募的涌起一陣微風。寧楓再擡頭看時,已不見了陸經綸的身影。

就這般靜靜地站在原地,心頭糾結之極,腦海中閃過萬千思緒,如絲麻交織,最終亂作一團,再也拆分不開。不知過了多久,天邊日落西斜,山谷中夜色降臨,更給這個隱居之處增添了幾分幽靜,不是從那小河邊的綠草叢中飛出幾點螢火蟲,在黑暗中閃爍不定。

那竹屋亮起一盞微弱的燈光,襯地碧綠翠竹格外的別緻。寧楓想進屋再試,卻也知曉陸師叔的想法絕非自己可以改變,他嘆了口氣,暗想:“也不知佔前輩他們是不是已經等不及,回到山洞去了?”

眼前又浮現起柳飛、洗心夫人等人的狠厲面龐,心中一怔,思忖:“這些妖人雖然可惡,但被關押在此地良久,肯定是對我抱了十分的期待。我若是無功而返,他們情急憤怒之下,不知道爲做出什麼事情?”

一時竟退也不是,進也不是,陷入兩難境地。

寧楓仰天觀望,但見滿天繁星,爭相閃爍,又有一輪玉盤橫在空中,月光皎潔,如水銀般涌瀉而下。他心中一動,又想:“佔前輩說天氓山已被人改了天,換了地,難道這明月也是虛假的麼?既然日光月華能毫無阻滯地射入山谷,那我爲何卻不能出去呢?”

想罷內心疑惑之極,百思不得其解,到底八門之陣是什麼精妙的陣法?奇門遁甲又爲何被稱爲帝王之術?許許多多以前從未想過的問題如潮水般涌入寧楓的腦海之中,衝擊着敏銳的神識,他目光又看向那竹屋,募的生出一股豪氣:“陸師叔你不教我破解八門之術的方法?難道我便不可以自己去尋找麼?”

在峨眉山九老仙人洞時,寧楓曾經閱過《太清真訣》,將其中的五行術法學了個遍,雖由於體內靈力屬性和修爲的限制,大部分的法術他暫時還用不出來,但其神識深處,已對陰陽五行之說有了不一樣的認知。

“我記得師父在真訣的前篇有註解,看看其中有無關於八門陣的解釋?”他對於奇門遁甲一無所知,是以唯有從頭看起,當下指尖燃起火靈術,將羊皮製的真訣映得雪亮。

他循跡尋找,果然見到真訣的最頂端有幾行優美的小篆文,仔細辨別,讀道:“餘雖知曉天地,算盡前後百年,但不想世間萬事萬物如浮雲變幻,雲波詭譎,紛至沓來,竟無一能擋者,自此封太乙、大六壬之術,唯留奇門遁甲以蔭後人……”

寧楓心中驚奇:“這不是在九老仙人洞石壁上所見到的文字麼?”那註解也當是妙應仙人所留,以前皆是草草閱過,竟沒有發現。此時見到師父的文筆,恍若隔世。忽然心頭一動,疑道:“師父文中所說,已經封了太乙、六壬之術,爲何佔前輩卻是能夠使出?”

思索良久,得不到答案,只好胡亂推測,道家三式既然是上古仙人所留,那會使用的說不定不止太清門一派,魔教中有人會用也並不稀奇。

當下又朝後看去,果然發現羊皮紙上被人以靈力裁剪,少了兩篇,若不細看差點沒有發現。寧楓心頭不禁有些惋惜,六壬可以盡知世間衆人,奇門又可改天換地,移山動嶽,不知那太乙又有何神通?

但師父既然言稱世間萬事萬物不能以人力擋之,說明這道家三式也並非是可以算盡所有事的。寧楓並非拘泥之人,便放下其餘的念想,專心從奇門遁甲篇開始看起。

第二十二章 魔教第五十四章 來使第一百零八章 崑崙(5)第九十六章 青丘(5)第六十三章 陽謀第十二章 妖魔第七十九章 天日第三十六章 附身第五十六章 泰山(1)第六十三章 火山第二十一章 龍脈(4)第二十三章 龍脈(6)第一百零七章 佛力第三十二章 奇獸第六十八章 紫氣(2)第八十九章 天門(14)第九十六章 青丘(5)第十章 巨壑第二十四章 生開第一百零九章 隔絕第四十一章 徘徊第六十二章 暗流(1)第一百零四章 邪陣第十七章 真訣第一百零七章 光明(9)第九章 身死第十九章 經綸第三十一章 寶塔第三十二章 萬佛第十七章 靈隱第二十二章 潛修第十五章 論道(15)第二十五章 道宣第六十四章 岩漿第一百零一章 巨佛第一百零六章 崑崙(3)第四十七章 比試(2)第八章 羽化第四十三章 迷離第二十一章 掌故第十三章 走之第五十章 九宮第二十二章 潛修第八十七章 隱城第九十二章 青丘(1)第八章 飛鳥第八章 論道(8)第八十九章 天犼(3)第六十九章 神鍾第八十八章 天門(13)第二章 陰童第七十三章 少主第四十三章 南疆第五章 論道(5)第一章 仙人第一百一十章 暗道第七十五章 歸程第八十五章 東瀛第一百零八章 光明(10)第四十六章 九易第一百零一章 逃亡(4)第六十一章 魔衆第九十五章 太白(4)第七十六章 出世(1)第十三章 同行第一百零一章 逃亡(4)第二十章 龍脈(3)第二十三章 龍脈(6)第三十七章 仙山(7)第七十九章 天門(4)第五十一章 龍珠(1)第五十九章 瑤臺第九十五章 太白(4)第八十八章 天門(13)第七十四章 盟誓第三十章 慈恩第九十七章 太白(6)第七十六章 鼎立第三十二章 萬佛第九十一章 天犼(5)第一百二十八章 驅使第四十八章 玄冰第八十六章 丹青第一百零八章 光明(10)第四十七章 比試(2)第三十三章 九嬰第二十八章 光寂第七十章 鎮山第四十四章 叢林第六十九章 絕境第一百二十七章 佛怒第三十章 龍脈(13)第二十四章 峨眉第二十七章 雲歌第一百零三章 光明(5)第三十七章 識樂第九十五章 國事第六十一章 夢筆第一百二十九章 羅網第十一章 行醫
第二十二章 魔教第五十四章 來使第一百零八章 崑崙(5)第九十六章 青丘(5)第六十三章 陽謀第十二章 妖魔第七十九章 天日第三十六章 附身第五十六章 泰山(1)第六十三章 火山第二十一章 龍脈(4)第二十三章 龍脈(6)第一百零七章 佛力第三十二章 奇獸第六十八章 紫氣(2)第八十九章 天門(14)第九十六章 青丘(5)第十章 巨壑第二十四章 生開第一百零九章 隔絕第四十一章 徘徊第六十二章 暗流(1)第一百零四章 邪陣第十七章 真訣第一百零七章 光明(9)第九章 身死第十九章 經綸第三十一章 寶塔第三十二章 萬佛第十七章 靈隱第二十二章 潛修第十五章 論道(15)第二十五章 道宣第六十四章 岩漿第一百零一章 巨佛第一百零六章 崑崙(3)第四十七章 比試(2)第八章 羽化第四十三章 迷離第二十一章 掌故第十三章 走之第五十章 九宮第二十二章 潛修第八十七章 隱城第九十二章 青丘(1)第八章 飛鳥第八章 論道(8)第八十九章 天犼(3)第六十九章 神鍾第八十八章 天門(13)第二章 陰童第七十三章 少主第四十三章 南疆第五章 論道(5)第一章 仙人第一百一十章 暗道第七十五章 歸程第八十五章 東瀛第一百零八章 光明(10)第四十六章 九易第一百零一章 逃亡(4)第六十一章 魔衆第九十五章 太白(4)第七十六章 出世(1)第十三章 同行第一百零一章 逃亡(4)第二十章 龍脈(3)第二十三章 龍脈(6)第三十七章 仙山(7)第七十九章 天門(4)第五十一章 龍珠(1)第五十九章 瑤臺第九十五章 太白(4)第八十八章 天門(13)第七十四章 盟誓第三十章 慈恩第九十七章 太白(6)第七十六章 鼎立第三十二章 萬佛第九十一章 天犼(5)第一百二十八章 驅使第四十八章 玄冰第八十六章 丹青第一百零八章 光明(10)第四十七章 比試(2)第三十三章 九嬰第二十八章 光寂第七十章 鎮山第四十四章 叢林第六十九章 絕境第一百二十七章 佛怒第三十章 龍脈(13)第二十四章 峨眉第二十七章 雲歌第一百零三章 光明(5)第三十七章 識樂第九十五章 國事第六十一章 夢筆第一百二十九章 羅網第十一章 行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