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國事

寧楓和宮雨兒對視一眼,皆是微微訝異。

難道公主口中所說的鮫人便是渤海國將要獻給武皇的重寶麼?若是如此,那此番被薛懷義奪了去,可真是大大不妙。不過此事發生在大唐宮殿之中,若細論起來,天朝也當負保護不力之責。到時只要如實稟報,怕是她身爲天子,也未必會追究渤海衆人的罪責,爲何公主竟是有這般傷心欲絕的模樣?

宮雨兒見其淚如珠落,便是金明簡好言相勸也毫無作用,她心中略微不忍,便走上去勸道:“公主殿下,鮫人沒了再獻別的寶物便是了,何必如此傷心?”

公主搖頭哽咽道:“不一樣的,天朝皇帝陛下尋了鮫人已有數十年,只有鮫人……纔可以……”

金明簡滿面悲憤恨怒,咬牙道:“青兒莫急,待我明天召集新羅侍衛,前往洛陽城面稟武皇,定要將這搶奪鮫人的賊人找出來!”

寧楓見兩人言語之中似有深意,心中暗想:“怕是這鮫人絕非普通的靈獸!”

傳說中鮫人乃是東海和南海所特有的一種半人半魚的靈獸,生來美豔嬌羞,似海中的精靈。更爲奇特的是,鮫人垂淚成珠,吐氣成絲,全身都是天地至寶,乃是天下人夢寐以求的靈獸。

他心中一動,走上前去溫言發問。

公主瞧見寧楓走來,急忙將手從金明簡的懷中抽了出來,垂首低眉,待擦去淚痕之後又擡起頭來,恢復了那端莊尊貴的公主姿態,她朝寧楓微一欠身,道:“多謝公子再次出手相助,大恩沒齒難忘!”

金明簡也抱拳施禮道:“本王聽說中原多仙人俠士,今日一見名不虛傳!”

寧楓擺擺手,笑道:“舉手之勞,不足掛齒!這黑衣人多半也是鄂國公所遣,說起來若不是我白日裡自作主張,怕也不會惹怒了他,令其心中懷恨難平,這纔派人報復。”

公主急忙搖頭,道:“不是的,我猜那鄂國公定然是早就知道我渤海國要獻鮫人,他內心覬覦,所以纔會百般刁難,不惜深夜搶奪!”寧楓深以爲然,不住點頭。

突聽宮雨兒問道:“剛纔我看那些黑衣人搶走的是一人形絲囊,那便是傳說中的鮫人麼?”她其實是曾聽說鮫人美貌天下無雙,心中不服,是以才如此發問。

公主不疑有它,點頭道:“對的,那絲囊就是鮫人所織的鮫綃,又名龍紗,輕如羽毛,入水不濡。”

寧楓和宮雨兒聞聽不禁內心微微驚異,想不到這書中記載的鮫綃竟真有其物。

公主又道:“鮫人乃是海中精靈,不能離開水存活,所以我便將海水灌入鮫綃之中,織成絲囊,然後把鮫人藏在其中,既可保其性命,又可掩人耳目。”

寧楓出聲歎服,不由又贊其聰慧巧思,公主聞言臉色一紅,又是低下頭去,一旁金明簡見其容顏俏麗,姿態誘人,一時看得呆了。

宮雨兒心思靈敏,早已看出這公主心意,暗暗冷哼一聲,又替這新羅王子感到惋惜,便岔開話題問:“爲何公主說獻給武皇的寶物非鮫人不可呢?”

公主聞言突然面色一黯,眼眸悄悄地瞥了一眼金明簡,沉思半晌方纔緩緩說來。

原來渤海國雖稱“海東盛國”,卻是處在突厥、新羅、東瀛三國中央,可謂是虎狼環伺。尤其是那突厥,最善騎射,國民喜征戰殺伐,便是與強盛的大唐也曾發生過數場戰爭,那鄂國公薛懷義便曾代替武皇遠征過突厥。

後來突厥人雖失敗,但其國民好戰之心不死,又朝東向侵略,渤海國與其接壤,國中又多繁榮美麗,便首當其衝。不過突厥人知曉憑藉自己一國之力想要拿下渤海國,並非易事,便暗中聯絡最東方的新羅,準備前後夾擊,一舉瓜分了“海東盛國”。

此行渤海國主派出公主一行,除了參加天朝的祭天大典之外,還有一個目的便是準備獻鮫人給武皇,請求其派兵援助。

一旁金明簡聽得面紅耳赤,口中憤道:“青兒,你放心,我回去便勸父皇罷兵。”

寧楓暗暗搖頭,一國大事,豈會被小小兒女私情所左右,怕是新羅國主此舉,早已謀劃多時。他略思片刻,忽道:“我聽聞突厥人乃是妖狼之後,血性嗜殺,最好征戰,連天朝與之交戰也是互有勝敗,難道一個小小鮫人,便能讓武皇出兵了麼?”

公主淡淡道:“鮫人可是海中最爲神秘的靈獸,尤其是腹中元丹,號稱是天下最明亮的寶珠。呃……天朝皇帝陛下她初登基不久,又是……女人,聽說她最喜歡這些罕見的寶物,以象徵其權位,鮫人元丹更是她千方百計想要得到的寶珠!”

宮雨兒見其和寧哥哥問答相合,心中微微不悅,便柳眉一挑,問道:“據我所知,靈獸要是沒了元丹,必死無疑。公主雖是爲了渤海國人,但因此犧牲了鮫人的性命,怕是也非善舉吧。”

直到此刻,寧楓方纔發現雨兒對這渤海公主的淡淡敵意,心中不明所以,想要阻攔卻已來不及,便苦笑道:“公主莫要介意,我這妹子向來率真,言語有不妥之處還望包容一二。”

金明簡心中不屑,暗道:“爲了國家興亡,犧牲一個小小鮫人算得什麼?”他雖如此想,但礙於寧楓救命恩人的身份,卻不便說出。

公主聞言卻是神色大變,連忙擺手,道:“不是這樣的,姐姐誤會了,這鮫人是自願的……”

宮雨兒不顧寧楓的眼色,冷笑道:“這倒是奇了,哪有人自願不要性命的,除非是被人威脅,不敢反抗。”言語中暗指渤海國人定然以卑鄙的方法脅迫鮫人,方纔令其答應。

金明簡見公主委屈的表情,神色大變,正欲厲聲喝問,一旁寧楓已是微笑賠罪,他只好生生將口中之言嚥了下去,扭頭轉向別處。

公主神情又是黯淡,似是想起了什麼傷心之事,良久才道:“姐姐這麼說,也並非不對。這鮫人乃是族中公主,身份也是尊貴,若不是情勢所迫,哪裡能甘願受人魚肉呢?只是這脅迫之人不是我渤海國,而是那突厥人。”

寧楓心中隱約猜到其中原委,又見宮雨兒面有愧色,便說笑道:“想不到竟是鮫人公主,只是不知道以後兩位公主同處一室,我們該如何稱呼呢?”

公主微微欠身,輕聲道:“我叫大靈映青,家父便是渤海國主大祚榮。”

寧楓微笑施禮,朗聲道:“久聞渤海國主乃一代英傑,最喜儒家文化,將一個小小部落建立成‘海東盛國’,好不興旺!以前還不相信,今日見靈映青公主矜持秀麗,文雅端莊,方纔不得不信。”說罷又使眼色給宮雨兒,宮雨兒無奈,只得也點頭示意。

金明簡見兩人稱讚靈映青公主,直比讚美自己還要開心,面上不悅之色盡去,也笑道:“就是,便連我這新羅王子,也仰慕的很呢。”

寧楓又問:“公主剛纔說鮫人乃是受突厥人脅迫,是何意思?”

靈映青公主道:“突厥人乃是草原上的民族,平日裡喝酒吃肉,粗狂之極。但他們對於珠寶等精緻之物其實更爲狂熱,突厥人幾次與天朝交戰,便也是爲了搶奪絲綢、金銀。”

“不知他們從哪裡得來的消息,知曉近年來在東海處有鮫人出沒,便暗中向東瀛人買了一隻艦隊,在海上大肆搜捕,喪命在他們手中但見鮫人已有數十。我渤海國與海中魚族向來交好,屢次阻攔,這才激怒了突厥人。後來鮫人公主主動派人找到我父皇,商議對策,這纔有了這進獻武皇借兵的計劃。”

寧楓和金明簡同時恨聲道:“這些突厥人真是可惡!”說罷兩人對視一笑,心中芥蒂盡去。

便在此刻,殿外突然傳來一陣喧譁,寧楓和宮雨兒不由朝外望去,卻見靈映青臉色一喜,道:“是乞羽將軍和勿吉他們來了!”

寧楓憶起那白鬚將軍和鐵塔一般的壯漢,微微一笑。

金明簡也是拍手大叫:“他們終於來了,想起來我已經有好幾年未見到他們了。勿吉他定是長得壯似頭熊了吧。”

寧楓哈哈大笑,卻見靈映青公主面現爲難神色,緩緩說道:“金明簡,你還是先走吧。”

金明簡疑惑不解,又見寧楓無奈表情,恍然大悟,新羅、渤海兩國此劍拔弩張,若是讓渤海衆人見到新羅王子在公主殿中,怕是要生出不少事端。

金明簡看向公主,戀戀不捨,又聽門外吵鬧喧譁聲越來越近,他終於嘆了口氣,似是下定決心一般,對寧楓說道:“俠士……”

寧楓笑道:“叫我寧兄便可。”

金明簡笑道:“那好,寧兄,今日之恩再次謝過,來日若有機會,定要喝上幾杯。”

寧楓道:“一定。”

外面衆人已然踏進花園,走到殿門之外,金明簡又朝公主看了一眼,隨後越過窗戶,消失在夜色之中。

“公主,我們進來了!”一聲粗重的聲音響起,正是勿吉衛戍長。

靈映青公主輕聲應允,只聽得高大殿門發出嘎吱一聲悶響,呼啦啦涌起來數十名侍衛,領頭的正是乞羽將軍和勿吉。

兩人見到大殿之中還有另外一對俊秀男女,大吃一驚,心中戒備,紛紛拿出武器,待聽得公主說是白日裡相助的天朝仙人時,又驚又喜,棄下武器,倒頭便拜。

寧楓連忙扶起衆人,施禮迴應。

乞羽將軍遣散衆侍衛,只留下幾名心腹和勿吉留在殿中,不住的詢問公主發生之事,神情之中盡是關切之意,語氣關切,倒不像是對這一朝公主,反而似是關心自己的女兒。

衆人交談之際,寧楓二人微笑立於一旁,勿吉插不上話,忽的想到白日裡的種種神技,便走了過來,摸着腦袋笑道:“你就是那白天替公主出手的俠士麼?看你這麼瘦弱,不知道能不能承受住勿吉的一拳呢?”

乞羽將軍聞言呵斥:“勿吉,休得無禮。”

寧楓擺擺手,笑道:“無妨,勿吉他天性淳樸,十分難得。”又對勿吉道:“哪天有空,我們來比試比試力氣。”

勿吉大喜,叫道:“說話要算話。”寧楓微笑點頭。

此時天空已然泛白,衆人索性也不去再睡,便在公主的寢殿之中席地而坐,互相介紹攀談,興奮之極。聊至後來,渤海衆人幾乎已將寧楓當作兄弟,就差焚香殺牛馬,祭天結拜了。

從乞羽將軍口中得知,突厥人雖驍勇,但也不是戰無不勝。渤海國人與其交戰多年,早已尋得了剋制其騎兵的辦法,只是數年之前,突厥國中突然出現了一名神秘白衣人,升爲國師。自那時起,突厥人煞氣更重,作戰之時幾乎是以命搏命,但卻又暗合章法,來去都以陣列,或似烈火、或似山嶽,戰鬥力大增。

寧楓一動,不禁想到:“難道是中原的修道之人前去相助突厥?”

又聽靈映青公主說道:“所以父皇無奈之下才派我和鮫人公主前來天朝,求天朝神兵來剋制突厥,只可惜……“衆人聞言又一陣嘆息黯然。

一旁的宮雨兒忽然道:“想要找回鮫人,也不是那麼難。”

第五十二章 雀翎第一百零八章 壓頂第六十一章 夢筆第六十五章 暗流(4)第四十八章 燒香第七十九章 天門(4)第一百章 光明(2)第一百零三章 光明(5)第一百零七章 崑崙(4)第二十五章 龍脈(8)第九十四章 青丘(3)第二十九章 諧陣第四十六章 九易第四十章 龍陣第一百一十六章 雲散第八十章 天門(5)第一百二十七章 佛怒第六章 幽木第五章 洞天第六十八章 噴發第三章 壓制第八十三章 天門(8)第七十六章 出世(1)第一百一十五章 崑崙(12)第七十二章 重生第七十八章 出世(3)第一百章 逃亡(3)第一章 聖陽(1)第九十七章 白馬第九十七章 白馬第七十三章 菩薩(3)第三十八章 知音第一百二十六章 破陣第一章 論道(1)第七十八章 閉月第七十二章 重生第二十二章 魔教第六十三章 陽謀第五十七章 泰山(2)第四十五章 七怪(7)第一章 論道(1)第七十六章 出世(1)第四十五章 七怪(7)第五十二章 龍珠(2)第十四章 緊逼第八十七章 隱城第四十八章 玄冰第七十章 逢生第九十一章 密宗第一百零四章 光明(6)第九十五章 國事第九十五章 青丘(4)第三十章 龍脈(13)第十八章 驚現第二十九章 諧陣第八十七章 隱城第四十八章 燒香第二章 陰童第七十七章 月華第二十二章 魔教第八十五章 天門(10)第三十六章 附身第五十六章 廝殺第一百零二章 逃亡(5)第四十六章 兵變第六十九章 神鍾第十八章 鐘聲第五十七章 泰山(2)第四十六章 九易第三十七章 神威第四十五章 七怪(7)第七十八章 閉月第二章 論道(2)第六十九章 絕境第五十五章 火厄第七十二章 重生第四十二章 木厄第十一章 天氓第十三章 論道(13)第二十一章 周旋(3)第三十六章 仙山(6)第四十五章 七怪(7)第十章 巨壑第四十七章 比試(2)第六十九章 神鍾第十二章 妖魔第六十五章 暗流(4)第五十七章 泰山(2)第十五章 騰空第七章 論道(7)第八十一章 出世(6)第四十章 七怪(2)第十三章 結界第九十二章 太白(1)第二十二章 周旋(4)第一百一十七章 獻寶第二十三章 歸來第五十二章 雀翎第三章 聖陽(3)第八十七章 隱城
第五十二章 雀翎第一百零八章 壓頂第六十一章 夢筆第六十五章 暗流(4)第四十八章 燒香第七十九章 天門(4)第一百章 光明(2)第一百零三章 光明(5)第一百零七章 崑崙(4)第二十五章 龍脈(8)第九十四章 青丘(3)第二十九章 諧陣第四十六章 九易第四十章 龍陣第一百一十六章 雲散第八十章 天門(5)第一百二十七章 佛怒第六章 幽木第五章 洞天第六十八章 噴發第三章 壓制第八十三章 天門(8)第七十六章 出世(1)第一百一十五章 崑崙(12)第七十二章 重生第七十八章 出世(3)第一百章 逃亡(3)第一章 聖陽(1)第九十七章 白馬第九十七章 白馬第七十三章 菩薩(3)第三十八章 知音第一百二十六章 破陣第一章 論道(1)第七十八章 閉月第七十二章 重生第二十二章 魔教第六十三章 陽謀第五十七章 泰山(2)第四十五章 七怪(7)第一章 論道(1)第七十六章 出世(1)第四十五章 七怪(7)第五十二章 龍珠(2)第十四章 緊逼第八十七章 隱城第四十八章 玄冰第七十章 逢生第九十一章 密宗第一百零四章 光明(6)第九十五章 國事第九十五章 青丘(4)第三十章 龍脈(13)第十八章 驚現第二十九章 諧陣第八十七章 隱城第四十八章 燒香第二章 陰童第七十七章 月華第二十二章 魔教第八十五章 天門(10)第三十六章 附身第五十六章 廝殺第一百零二章 逃亡(5)第四十六章 兵變第六十九章 神鍾第十八章 鐘聲第五十七章 泰山(2)第四十六章 九易第三十七章 神威第四十五章 七怪(7)第七十八章 閉月第二章 論道(2)第六十九章 絕境第五十五章 火厄第七十二章 重生第四十二章 木厄第十一章 天氓第十三章 論道(13)第二十一章 周旋(3)第三十六章 仙山(6)第四十五章 七怪(7)第十章 巨壑第四十七章 比試(2)第六十九章 神鍾第十二章 妖魔第六十五章 暗流(4)第五十七章 泰山(2)第十五章 騰空第七章 論道(7)第八十一章 出世(6)第四十章 七怪(2)第十三章 結界第九十二章 太白(1)第二十二章 周旋(4)第一百一十七章 獻寶第二十三章 歸來第五十二章 雀翎第三章 聖陽(3)第八十七章 隱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