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七章 第一輛蒸汽機車

工業也是具有藝術美感的。

無論是現代多彩繽紛的智能產品,還是如今黑白爲主色調的蒸汽機械,都有自己的魅力。

如今的大明第一輛蒸汽機車“和諧號”就是如此。

黝黑的外殼如勇士健碩的肌肉,冉冉噴出的煙霧猶如白衣女子一般在棱角分明的機車上翩然起舞。

柔美與剛硬完美的融合,蔓延開來的鐵軌也給草綠色的原野增添了一絲硬朗。

“陛下,您請上去,扶好欄杆”,年過古稀的宋應星顫顫巍巍地拄着柺杖走了過來。

同宋應星一樣,也已成爲大明聖學領域泰斗,蒸汽機車與鐵路總設計師的方以智此時也跟了過來,期待着朱由檢對他製造出這樣的機車而表示讚賞。

“朕知道,要說坐這火車,朕可比你們熟悉”。

朱由檢笑着就登上了蒸汽機車,一進入車廂內,便見裡面有竹製座位,在兩邊各有兩排,車廂只有兩節,前一節是座位,後一節是臥鋪,中間有廁所與酒臺。

朱由檢選了個靠窗的位置坐下,而帝國隨行官員也陸陸續續地坐了進來,前來體驗新型機車的各界代表也坐了進來。

“可以開始了”,朱由檢說了一句。

彼時,朱由檢的話一落沒多久,大明的第一輛蒸汽機車便開始啓動。

先是一陣急促的汽笛聲傳來,嗤嗤的白色煙霧越來越多,緊接着便能聽見機器傳動時傳來的轟隆聲和叮噹聲,以及軸承傳動時的咔咔聲。

一股濃烈的機油味傳來,但車廂裡的大明官民們都沒有覺得不適,反而興奮地喊了起來:“開動了,開動了,真的動了耶!”

幾個錦衣衛都已經忘記了帝王還在身邊,完全不顧及形象,忍俊不禁地探出腦袋看着外面的機車車頭。

此時,外面的圍觀的百姓們也很激動,都指着機車喊道:“動了,真的動了,沒有馬拉,他真的能動!”

“真是太神奇了,這麼一鐵疙瘩,他是怎麼動起來的!”有百姓驚訝地問道。

朱由檢笑着看着這一切,窗外的百姓們不顧危險地拼命跟着火車跑,月臺上的士兵也不禁露出了豔羨之色,宣武門的城牆在往後退着,前面的樹木猶如幻燈片一般一張張地出現在窗前,但也很快消失。

不過,事實上,大明的蒸汽機車速度並不快,一個時辰只能跑個四十里左右,給朱由檢的感覺比後世的綠皮火車還慢,但對於大明的官民而言卻是這個世界上最快的非人力畜力交通工具。

新的內閣首輔張煌言就在朱由檢身後感嘆道:“陛下,這實在是太快了,微臣着實沒想到,靠燒煤的鐵疙瘩還能在鐵軌上跑這麼快,聖學還真是一門奇特的學問,若不是陛下推崇,微臣只怕永遠也不會知道這個世界上會有火車。”

“這還僅僅只是個開始,要是這樣的機車再多幾輛,多加幾節車廂,把鐵軌鋪的道路更遠些,鋪到漠南與東北去,這樣我大明就能一次性就能用火車運輸步兵上萬過去,這比以前讓步兵們跑步去關外要快得很多,到時候征伐漠北也不怕後勤不濟,直接運一車糧食過去,難道還擔心不夠吃?”

朱由檢這麼一說,宋應星也點了點頭:“陛下說的是,有了這樣的鐵路,我中央王朝也好管控地方,士兵以及糧食還有大宗貨物的運輸都不再是難題,尤其是北方水路不發達的地方,所以微臣覺得接下來幾年得趕緊藉此機會多修些鐵路才行。”

“嗯,這個就列進你們內閣這五年的計劃內,張煌言,你剛剛執掌內閣不久,正好拿這件事做做政績,當官不能只留下財和名,得也有自己的作品”,朱由檢說道。

“微臣遵旨”,張煌言剛點頭稱是,就聽見呲的一聲刺耳巨響,似乎列車關閉了氣閥,列車速度開始慢慢減了下來,最終停止在護城河邊上一新建的月臺旁,此時,方以智走了過來:

“陛下,下車歇息會兒吧,前面是終點站大明工業學堂機械分校,已經有內廷的人在裡面準備了御膳。”

“放到食堂,讓朕和這些參與火車製造與鐵軌鋪道的功臣們一起吃吧”,朱由檢用“功臣”二字形容製造蒸汽機車的技術人員讓方以智聽了很是歡喜,也知道皇帝陛下對於自己大明工業學堂的成績是很褒揚的。

朱由檢進入大明工業學堂就像是進入一鋼鐵森林裡一般,在這裡,他看到的是各種高爐與黑白雜糅的欄杆,還有敲敲打打的聲音從水泥房傳來,黝黑的溪流在蓄水池裡打轉,冒出各種刺鼻的鐵鏽味,穿着黑色大褂,帶着黑色西瓜帽的技術人員陸陸續續走了出來:“見過陛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免禮!”

朱由檢笑了笑,他從來沒有想到自己大明已經有這麼多機械人才,他走了過來,想熱情的和這些人打打招呼:“你們辛苦了,大明因爲有你們的付出,纔有今日的強盛。”

所有的人都露出了微笑。

朱由檢和這些機械技術人員渡過了一個愉快的下午,而在這以後,大明便開始進入了鐵路建設時期。

第一條在宣武門外的鐵路,朱由檢沒有讓大明工業學堂拆除,而是允許民間所有人可以通過購票乘坐這輛車進出內外城。

甚至,朱由檢還着令內閣成立了鐵道總局,並命令各省設立鐵路分局,而宣武門的鐵路則由順天府鐵路分局管理。

朱由檢允許民間投資建設鐵路,允許其運營某條鐵路線,以此達到激勵民間資本參與鐵路建設。

但最初的時候,除了從南京到北京以及北京到瀋陽兩條幹線由大明官府負責營建外,民間資本還不太信任鐵路運營帶來的效益,還比較謹慎。

但當有一個叫秦徵的商人賣掉了家裡的礦修了一條從南京到杭州的鐵路而賺得盆滿鉢滿後,開始引起了民間資本的極大興趣。

而這秦徵又開始投資松江到南京以及武昌到南京的鐵路,一時間成爲大明聞名遐邇的鐵路大王,成爲新時代的首富。

第四百四十一章 內官第一百四十八章 左良玉反了第三百四十三章 朝廷裡的明爭暗鬥第六十七章 經濟操控第三百一十八章 海戰 三 海上交鋒 第二更!第四百九十二章 第13更 周則反清第五百八十二章 開創新式教育與設立新式學堂第三百三十九章 文官針對王承恩第四十八章 倒打一耙第二百四十四章 未來的大敵會變第一百九十五章 寸土必守第三百八十一章 合圍開封第一百二十一章 給鹽商吃定心丸第四百六十九章 嫌隙人有心生嫌隙第三百三十五章 藩王集團問題解決第三百一十九章 海戰 四 大勝 第三更!第七十七章 執法從嚴第二百七十六章 應天巡撫與東廠抓人第三十一章 貪小利無野心第二百一十章 一萬清軍攻定遠第二百八十六章 參觀大明船政局第八十三章 即便是書生,亦當投筆從戎!第五百二十二章 收復廣寧城第二百二十二章 劉希堯擋阿拉善第五百零二章 北伐進擊之橫掃千軍第五百零二章 北伐進擊之橫掃千軍第二百二十五章 孔有德敗退和全軍出擊第七十六章 給我一把刀第六百六十二章 南直隸衆議司駁回諮議司提案第三十一章 貪小利無野心第一百九十七章 朕現在還不能走第三百章 洪承疇的心思第三百零四章 新的松江知府第四百八十六章 大明官員在吳橋的新政第五十九章 醞釀新政第三百七十二章 大明軍工基地第三百一十九章 海戰 四 大勝 第三更!第三百七十八章 空心陣全殲清軍鐵騎又是一年初夏時第一百五十七章 李巖臨危受命第二百九十八章 秦良玉進京第二百一十章 一萬清軍攻定遠第六百二十八章 大明與朝鮮的戰事第一百二十七章 興風作浪第五百三十三章 近衛軍經略山西第五十二章 錢謙益覲見第三百八十三章 關於土地和糧價第三百七十五章 大軍出征第一百六十五章 商議合圍全殲左軍事宜第二百四十一章 明清統治下的黃河兩岸第四百三十二章 分封土地第二百二十四章 大明野戰炮發威第四百八十一章 線膛炮轟炸清軍騎兵第五百零五章 剿殺旗人惡奴第二百四十七章 多鐸求饒與孔有德刑場吶喊第五百七十六章 表白與暗下陰謀第三百三十六章 庶民站在自己這邊第九十五章 確定第一軍第一營番號第四百二十九章 處決滿洲多羅郡王阿巴泰第五百一十六章 收復瀋陽第四百二十六章 藩王被坑第五百六十四章 戰爭要繼續進行下去第三百七十一章 大明槍械製造的現狀第三百零八章 靖平松江府第二百九十二章 不一樣的帝國治理方式第五百五十四章 陳名夏被乞丐羞辱第二百六十九章 你鄭家別威脅朕!第二百七十六章 應天巡撫與東廠抓人第五百五十七章 范文程被押上刑場第二百二十六章 孔有德敗退和全軍出擊第五百一十七章 滿清太廟前殺清軍第四百六十七章 李定國偷襲銅仁失敗第五百三十三章 近衛軍經略山西第五十四章 大加封賞第四百三十九章 滿清想議和第六百四十二章 刺刀拼殺與佔領九州島全境第五百四十四章 我是皇帝我怕誰第三百七十二章 大明軍工基地第六百三十一章 機炮營出動第三百二十一章 軍隊也可以賺錢第三百六十八章 戰前準備第五百三十五章 抄沒晉商之介休範氏第三百八十九章 後勤第五百一十一章 北伐進擊之血肉橫飛第一百零三章 聖學第三百七十九章 清軍大敗第四百五十二章 這纔是天下民意!第三百七十三章 火藥局的爆炸第五十四章 大加封賞第五百六十八章 大明多了一個縣第六百七十六章 這筆債務由我們大明軍方來要第六百七十一章 逼迫牛頓去大明第五百五十七章 范文程被押上刑場第四十三章 李自成是背鍋俠第四百四十六章 造訪光華日報報社第二十二章 詐降第四百七十二章 錦衣衛俘虜張獻忠第三百九十一章 洪承疇的應對之策第三十六章 未雨綢繆 二第四百八十五章 近衛軍的南北運動
第四百四十一章 內官第一百四十八章 左良玉反了第三百四十三章 朝廷裡的明爭暗鬥第六十七章 經濟操控第三百一十八章 海戰 三 海上交鋒 第二更!第四百九十二章 第13更 周則反清第五百八十二章 開創新式教育與設立新式學堂第三百三十九章 文官針對王承恩第四十八章 倒打一耙第二百四十四章 未來的大敵會變第一百九十五章 寸土必守第三百八十一章 合圍開封第一百二十一章 給鹽商吃定心丸第四百六十九章 嫌隙人有心生嫌隙第三百三十五章 藩王集團問題解決第三百一十九章 海戰 四 大勝 第三更!第七十七章 執法從嚴第二百七十六章 應天巡撫與東廠抓人第三十一章 貪小利無野心第二百一十章 一萬清軍攻定遠第二百八十六章 參觀大明船政局第八十三章 即便是書生,亦當投筆從戎!第五百二十二章 收復廣寧城第二百二十二章 劉希堯擋阿拉善第五百零二章 北伐進擊之橫掃千軍第五百零二章 北伐進擊之橫掃千軍第二百二十五章 孔有德敗退和全軍出擊第七十六章 給我一把刀第六百六十二章 南直隸衆議司駁回諮議司提案第三十一章 貪小利無野心第一百九十七章 朕現在還不能走第三百章 洪承疇的心思第三百零四章 新的松江知府第四百八十六章 大明官員在吳橋的新政第五十九章 醞釀新政第三百七十二章 大明軍工基地第三百一十九章 海戰 四 大勝 第三更!第三百七十八章 空心陣全殲清軍鐵騎又是一年初夏時第一百五十七章 李巖臨危受命第二百九十八章 秦良玉進京第二百一十章 一萬清軍攻定遠第六百二十八章 大明與朝鮮的戰事第一百二十七章 興風作浪第五百三十三章 近衛軍經略山西第五十二章 錢謙益覲見第三百八十三章 關於土地和糧價第三百七十五章 大軍出征第一百六十五章 商議合圍全殲左軍事宜第二百四十一章 明清統治下的黃河兩岸第四百三十二章 分封土地第二百二十四章 大明野戰炮發威第四百八十一章 線膛炮轟炸清軍騎兵第五百零五章 剿殺旗人惡奴第二百四十七章 多鐸求饒與孔有德刑場吶喊第五百七十六章 表白與暗下陰謀第三百三十六章 庶民站在自己這邊第九十五章 確定第一軍第一營番號第四百二十九章 處決滿洲多羅郡王阿巴泰第五百一十六章 收復瀋陽第四百二十六章 藩王被坑第五百六十四章 戰爭要繼續進行下去第三百七十一章 大明槍械製造的現狀第三百零八章 靖平松江府第二百九十二章 不一樣的帝國治理方式第五百五十四章 陳名夏被乞丐羞辱第二百六十九章 你鄭家別威脅朕!第二百七十六章 應天巡撫與東廠抓人第五百五十七章 范文程被押上刑場第二百二十六章 孔有德敗退和全軍出擊第五百一十七章 滿清太廟前殺清軍第四百六十七章 李定國偷襲銅仁失敗第五百三十三章 近衛軍經略山西第五十四章 大加封賞第四百三十九章 滿清想議和第六百四十二章 刺刀拼殺與佔領九州島全境第五百四十四章 我是皇帝我怕誰第三百七十二章 大明軍工基地第六百三十一章 機炮營出動第三百二十一章 軍隊也可以賺錢第三百六十八章 戰前準備第五百三十五章 抄沒晉商之介休範氏第三百八十九章 後勤第五百一十一章 北伐進擊之血肉橫飛第一百零三章 聖學第三百七十九章 清軍大敗第四百五十二章 這纔是天下民意!第三百七十三章 火藥局的爆炸第五十四章 大加封賞第五百六十八章 大明多了一個縣第六百七十六章 這筆債務由我們大明軍方來要第六百七十一章 逼迫牛頓去大明第五百五十七章 范文程被押上刑場第四十三章 李自成是背鍋俠第四百四十六章 造訪光華日報報社第二十二章 詐降第四百七十二章 錦衣衛俘虜張獻忠第三百九十一章 洪承疇的應對之策第三十六章 未雨綢繆 二第四百八十五章 近衛軍的南北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