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回 鏖兵大蟲河

經過初期的試探,努爾哈赤下令代善與皇太極在金州城前詐敗,見城內沒有迴應,便調集重兵將鐵工城團團圍住,準備強行攻城,並試圖引誘金州內的守軍應援鐵工城。

本來,攻打金州城,以引誘鐵工城的守軍,似乎效果要更好一些,只不過金州城頭的大量火炮,讓建奴感到膽寒,努爾哈赤現在極度懷疑遼南明軍的數量到底有多少人,看樣子鐵工城與金州城的兵力並不少,那出現在鎮江堡附近的又是什麼人?

努爾哈赤很快接到岫巖城那邊送來的戰報,在莽古爾泰、烏爾古岱領軍到來之時,阿敏在鎮江堡附近大敗,損兵折將。

也就是在努爾哈赤在廣寧收到阿敏消息的同時,阿敏指揮旗下數千大軍,對臨江大營起了猛烈攻擊,漢軍不行就上女真兵,用了三天時間,接連填平了臨江大營前的數道壕溝,清除了營寨前的障礙,也付出了巨大的傷亡代價。

攻到寨牆跟前的建奴很快現,想要繼續推進,依然是那樣的困難,明軍已經依託寨牆,將整個營寨內部都修成了防禦工事,到處都是矮牆,到處都是壕溝。

對於明軍的步兵來說,這些矮牆與壕溝可以作爲掩體,但對建奴的騎兵來說,卻是障礙,優勢無從起,只能依靠步兵強衝。

已經達到寨牆前,而且前面還付出了那麼大的代價,阿敏也不肯放棄,指揮大軍繼續猛烈進攻。

兩天之後,西路軍進抵湯站堡,用火藥炸開低矮的湯站堡堡牆。攻破此堡,強勢切入鳳凰城與鎮江堡之間。

而此時,阿敏也攻破了臨江大寨三道寨牆,眼看勝利在即,阿敏一面令偵騎看住明軍主力,一面繼續猛攻,直到明軍與次日攻取了險山堡。奪走了建奴在險山堡囤積的糧草,阿敏這才意識到他所處的處境有多麼的糟糕。

湯站堡、險山堡被明軍佔領,無論他打算撤向寬甸還是鳳凰城,後路都被明軍掐得死死地,雖然阿敏不認爲明軍能堵得住自己,但終究是個麻煩。

阿敏想不通的是明軍大部分都是騎兵,怎麼會行動這樣迅,而且攻城迅疾,兩日之間,連取兩城。雖然只不過是兩個小堡壘,但都有幾百的披甲兵,怎麼着也該扛個半天吧?

他沒想到地是建奴本來就不擅長守城。而選鋒營中已經有戰鬥工兵地編制。他們最擅長爆破城牆。湯站堡、險山堡這樣地小型堡壘。幾乎不費什麼事。

湯站堡、險山堡一丟。阿敏就不能在鎮江堡呆着了。建奴地優勢是機動。要是被人圍起來。那麼優勢就沒了。防守也不是他們所擅長地。

不過阿敏也沒有選擇逃走。他始終覺得明軍只有龜縮防守地能力。而在野戰地時候。根本不是建奴地對手。

阿敏地選擇是聚集大軍。回攻險山堡。他不僅要奪回險山堡。還要給那支明軍京營精銳一次慘痛地教訓。

鎮江堡距離險山堡並不遠。讓阿敏意外地是。明軍並沒有選擇龜縮在城裡。而是在大蟲江北岸佈下陣勢。好像等着他們過去一樣。

明軍並沒有時間構築複雜地防禦工事。沒有亂七八糟地深壕。這讓阿敏放心不少。

至於大蟲江,雖然已經開凍,大軍直接開過去有風險,但這是苦水季節。江水本來就不深。填過去就是。

堂堂正正的野戰,對建奴來說。也是比較喜歡地作戰方式,看到對面的明軍連車陣都沒有。阿敏是徹底放心了。

但是壞消息還是有,江邊那座營寨的明軍居然拔營而出,阿敏思量着是不是回頭滅了這股明軍再說,畢竟調動明軍之後,利用機動優勢攻擊殲滅,這纔是建奴最喜歡的作戰方式。

但是讓阿敏擔心的是臨江大營的明軍,還有從對岸的義州渡河的明軍,數量並不少,大概有七千人左右,而且軍容整齊,大軍是排成了陣勢,在遼東地野地裡緩緩前進,度不快,但想要偷襲卻也不能。

而且,阿敏能看到對岸的明軍中有很多騎兵,他現在處在了被前後夾擊的不利局面之中。

阿敏想了想,還是決定以不變應萬變,一方面,他讓人帶着兩個千人隊,不停的騷擾臨江大營北上的明軍,一方面驅使鎮江堡附近抓來的遼民,抓緊時間填河。

在大蟲河對岸的一共是明軍滅虜營與選鋒營八個哨,以及金州營兩個哨,其中有三個哨騎兵,真正的步兵戰陣也就是四個哨三千人。

火銃手排布在前,依然是五列排布正面排開二百五十多人,近一百丈,兩翼是騎兵,身後是緊密排列的長槍兵戰陣,各陣之間地空隙處也擺放了幾門火炮,但是數量非常少,爲了行軍的度,這些都沒有攜帶太多。

陣前也確實沒有時間佈設工事,只有兩排簡單的齊胸高木柵,相距不遠,只能延緩騎兵的衝擊,起不到多大的作用。

兩方的騎兵沿着河岸不時奔馳來往,要是有對方的騎兵想要渡河,另外一邊就會有一隊騎兵過去堵截。

建奴騎兵的數量要比明軍多很多,但分出兩千人去延緩南面的明軍,中間的隊列也不能亂動,分出來地騎兵就不會太多。

再說這些騎兵地目的只是偵察對岸地情況,並不是要突襲渡河,雙方也只是相互試探而已。

阿敏估算了一些對岸的明軍,總數一萬多,主力戰兵不到一萬,雙方應該是差不多。

阿敏心頭有個疑問,這裡地明軍還有這麼多人,難道說明軍已經放棄了剛剛打下的湯站堡?

王國興確實放棄了湯站堡,那本來就不是他們的目標,而且兵留少了守不住,留多了又會導致分兵,所以在攻佔湯站堡以後,只留下一隊輕騎兵,就全軍進攻險山堡,然後在大蟲河北岸佈下陣勢,等待建奴過來。

劉文炳猜到建奴必然北進,南下的話復遼軍在孤山,以及劉家坳建有兩處營寨,建奴弄不清楚狀況,不會貿然前往。

建奴北進有兩個選擇,一是直接繞道進入寬甸,整理大軍以後再回身作戰,一是奪回險山堡,依然牢牢地盯着鎮江左近。

要是建奴鐵了心退回寬甸,那麼明軍就毫無辦法,索性就在距離險山堡不遠的大蟲河北岸列陣,要是建奴真的過來,就打上一仗,要是建奴走了,那也沒有辦法,只能順勢佔了鎮江堡,重建東江防線就是。

建奴果然是不甘心一推了之,事實上建奴預定的作戰計劃,要是明軍進攻蓋州、岫巖,都會示弱誘敵,但是在東線,卻是狠狠地打回去,他們都沒想到遼南軍將主戰場預設在了東江

大蟲河不寬,水也不深,但是建奴能徵集到的遼民並不多,很多奴隸與漢軍都在進攻江邊大營的時候死掉,一時之間也無法補充,填河的度自然也不快。

明軍的陣型壓得很前,火銃能夠覆蓋到江邊,不過他們並沒有射擊,只有幾門輕型的火炮不時轟擊兩下製造點麻煩,其餘時間,似乎也不管不顧。

同樣的,建奴也沒有派弓箭手到前面去,大家都在養精蓄銳,等着決戰時刻的到來。

建奴在河中鋪設了三處寬達十幾丈的通道,在河的兩岸終於連接起來的時候,建奴直接派出了女真鐵騎,準備衝擊,而沒有打算浪費時間進行試探。

一則建奴大軍的身後還有一支七千餘人的明軍,從臨江大營的戰鬥來看,這支明軍也異常的頑強,戰鬥力不容小窺。

此外就是能用的炮灰在臨江大營的戰鬥中,已經消耗得七七八八,沒有可以拿來用的了。

就連一向用來衝陣的利器車,也都消耗在那裡,現在也只有用騎兵衝陣,好在對方的陣列前面,並沒有太過複雜的工事。

兩軍隔岸對峙,對岸的動靜都能看得清清楚楚,建奴開始調動騎兵的時候,復遼軍的戰士們也結束了休息,開始披掛上陣。

這幾天連續奔襲,將士們也確實是累了,纔要抓緊時間休息。

不過滅虜營、選鋒營都是復遼軍中的精銳,就算金州營的兩個哨,在經歷了這段日子的行動以後,也有了彪悍的氣質。

號角聲響起,全軍將士都是精神一振,立刻以最快的度進入各自的位置。

火銃手開始仔細檢查彈丸、火藥,還有火石,裝好彈藥以後,將火銃架設在前面的木柵上。

他們只有兩次射擊的機會,對於後排的火銃手來說,甚至可能只有一次,射擊結束以後,他們就要以最快的度退到長槍兵方陣之間的空隙中,繼續用火銃,或是短刀戰鬥。

建奴的第一次衝擊就沒有保留餘力,十幾騎一排,分作三隊,後面的騎兵保持着幾丈遠的距離,開始緩緩加,一排接着一排衝向道口。

在建奴的騎兵衝上道口的第一時間,明軍的火銃手也扣下了扳機,頓時火銃聲大作,衝在前面的騎兵頓時倒下不少。

第143回 炮兵初戰第204回 一戰功成第212回 相迎第127回 建車船廠第47回 拜訪徐光啓第158回 海上貿易第85回 是男是女第82回 誰更霸道第175回 雙城戰記第231回 立憲第149回 敵退我進第115回 魏進忠!李進忠!第10回 問 罪第177回 鏖兵大蟲河第214回 問罪第219回 弄權第64回 簡易溫室第167回 東江計劃第55回 鎖匠徒刑第261回 我有一個夢想第64回 簡易溫室第60回 分工合作第200回 空前激烈第166回 遼東軍情第1回 騙子第219回 弄權第109回 紡織機器第186回 孫承宗閱關第51回 當堂論辯第29回 施恩第255回 屠刀第129回 東林非黨第74回 雕版刻工第150回 產業升級第50回 特務頭子第91回 名動天下第182回 挫敗建奴第16回 才子第56回 精密製造第136回 攻取金州(中)第227回 身死第174回 決戰遼南第34回 徐光啓發癲第234回 輿論第2401回 內監第169回 誘敵出城第201回 血色戰場第39章 滿城風雨第159回 東江攻略第55回 鎖匠徒刑第7回 寡 婦第21回 紅顏第246回 盟友第2401回 內監第2回 種菜第54回 三日製鎖第201回 血色戰場第150回 產業升級第180回 工事專家第196回 營造輿論第249回 私宴第102回 代言人第56回 精密製造第68回 人才路線第218回 前夜第2403回 新城第78回 妙計退婚第74回 雕版刻工第166回 遼東軍情第123回 火器部隊第230回 內閣第171回 初戰告捷第158回 海上貿易第200回 空前激烈第148回 戰守之策第177回 鏖兵大蟲河第191回 兩大問題第183回 加官進爵第121回 欲往遼東第106回 輪番大戰第111回 新政展望第128回 大辦工廠第184回 發行紙鈔第116回 一將無能第10回 問 罪第129回 東林非黨第67回 軸承計劃第113回 兵戰遊戲第59回 寶鎖問世第123回 火器部隊第182回 挫敗建奴第4回 尋仇第154回 兩隻烏龜第254回 糧荒第25回 家僕第237回 建設第138回 金州攻略第237回 建設第163回 登萊練兵第75回 滿城飛紙
第143回 炮兵初戰第204回 一戰功成第212回 相迎第127回 建車船廠第47回 拜訪徐光啓第158回 海上貿易第85回 是男是女第82回 誰更霸道第175回 雙城戰記第231回 立憲第149回 敵退我進第115回 魏進忠!李進忠!第10回 問 罪第177回 鏖兵大蟲河第214回 問罪第219回 弄權第64回 簡易溫室第167回 東江計劃第55回 鎖匠徒刑第261回 我有一個夢想第64回 簡易溫室第60回 分工合作第200回 空前激烈第166回 遼東軍情第1回 騙子第219回 弄權第109回 紡織機器第186回 孫承宗閱關第51回 當堂論辯第29回 施恩第255回 屠刀第129回 東林非黨第74回 雕版刻工第150回 產業升級第50回 特務頭子第91回 名動天下第182回 挫敗建奴第16回 才子第56回 精密製造第136回 攻取金州(中)第227回 身死第174回 決戰遼南第34回 徐光啓發癲第234回 輿論第2401回 內監第169回 誘敵出城第201回 血色戰場第39章 滿城風雨第159回 東江攻略第55回 鎖匠徒刑第7回 寡 婦第21回 紅顏第246回 盟友第2401回 內監第2回 種菜第54回 三日製鎖第201回 血色戰場第150回 產業升級第180回 工事專家第196回 營造輿論第249回 私宴第102回 代言人第56回 精密製造第68回 人才路線第218回 前夜第2403回 新城第78回 妙計退婚第74回 雕版刻工第166回 遼東軍情第123回 火器部隊第230回 內閣第171回 初戰告捷第158回 海上貿易第200回 空前激烈第148回 戰守之策第177回 鏖兵大蟲河第191回 兩大問題第183回 加官進爵第121回 欲往遼東第106回 輪番大戰第111回 新政展望第128回 大辦工廠第184回 發行紙鈔第116回 一將無能第10回 問 罪第129回 東林非黨第67回 軸承計劃第113回 兵戰遊戲第59回 寶鎖問世第123回 火器部隊第182回 挫敗建奴第4回 尋仇第154回 兩隻烏龜第254回 糧荒第25回 家僕第237回 建設第138回 金州攻略第237回 建設第163回 登萊練兵第75回 滿城飛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