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又有喜事

月二十九的早晨,離着嘉靖四十二年的新年,僅僅只候了。

這麼長時候以來,蕭墨軒已是養成了早起的習慣,眼下雖是在京城的家裡頭,卻也仍習慣性的在寅時中便醒了過來。

小香蘭不在身邊,蕭墨軒便也沒依着習慣在房裡用早膳,而是略躺到寅時末便直接起了身。

蕭夫人臨時打發來臨時幫着蕭墨軒打理的於四姑娘見少爺起了身,連忙去拿了漱口的細鹽和熱水過來。

蕭墨軒漱洗完畢,便整了整衣冠,朝着花廳的方向走去。蕭尚書和蕭夫人日常都是在那裡用早膳。

“今年的冬天都過去一多半了。”花廳外的走廊上,幾個丫頭拿着銅盆和粗布,正在擦拭着走廊上的雕花柱。明個就是年三十了,家裡家外,須得好好打掃上一回。

“這冬天過去了一多半,卻仍是沒下雪呢。”丫頭們似乎並沒有看見少爺走了過來,仍是沒停住了口,“三十九到四十年的時候,據說是皇上在宮裡頭齋戒才求來了雪,今年個聽說皇上龍體欠佳,卻不知道如何是好了。”

“少……問少爺安。”有個眼尖的丫頭,第一個發現了走過來的蕭墨軒,連忙手忙腳亂的丟下手裡的粗布,朝着蕭墨軒行了個萬福。粗布落到了盆裡,濺出了水來,打溼了腳邊的裙角。

旁邊的幾個丫頭,也連忙一起回過身來,向着蕭墨軒道着安。

“這大清早的。”蕭墨軒的嘴角微微翹着,看見了一雙雙被凍得通紅的小手,“怎生是不等到了午時後再來。這大清早的天冷水寒,若是手腳豈是不好。”

“回少爺地話,奴婢們是從井裡頭打的水。”幾個丫頭聽見蕭墨軒的話,頓時心裡一暖的水,一年四季都是這個溫。明個就是年三十了,忙好了這些,奴婢們且還是其他的事兒要去做。”

“那便就小心些,別當真弄溼了衣裳。”蕭墨軒笑着點了點頭,目光落到了剛纔被打溼的裙角上,“着涼。”

說完這話。蕭墨軒便回過了身,朝着花廳裡頭走了過去。

“都說當今皇上是神仙下凡。”看着蕭墨軒轉進花廳的背影,剛纔打溼了裙角的丫頭也是禁不住眼圈略紅了一下,“依我看,咱家少爺卻也是呢。”

“少爺的官是越做越大,可對咱家裡頭的人,卻是平常連個臉色都沒。”小丫頭重新從水裡頭撈出了粗布,用力地擰了一下,“老爺和夫人也是好人,可若要是做到少爺這般。憑誰家的主子也不能呢。”

這些做下人,雖是地位卑劣。卻怎麼也是個人。誰對自個好,誰對自個不好,也都分得清楚。其實若說起來,他們辛苦伺候做主子的,平日裡所想着的最大的獎勵,也只是聲好。心裡所喜的,也是隻做主子的能和和氣氣的對着自個,可是在大多數的人家裡,如此微薄的要求,也只能是一個奢望。

“且是動心了不是?”旁邊一個丫頭。“咯咯“笑着接過話來,“若不然去求夫人把你派到少爺身邊,日後興許也能學着小蘭姐姐不是。”

“盡說些不着邊際地話。”被取笑的丫頭,頓時就羞紅了臉。不過好在一張小臉早就被晨風吹得有些發紅,倒也看不真切,“我等哪有小蘭姐姐那般地福氣。那般的體貼。”

“都說人善被人欺,只求咱家少爺平平安安的纔好。”站在一隻小凳上,擦拭着雕欄的一個丫頭,忽然回身微嘆一聲。

“你啥時候見咱家少爺吃過虧?”立刻就有人不服氣似的回過話來,“便是連嚴嵩家裡當日那等風光,也動少爺不得,咱家少爺有神佛保佑着呢。”

“其實少爺倒也不是弱主。”一直沒說話的一個,突然略低聲音,開了口,“你們可記得,韃子的歸化城,當日的老城便是被少爺一把火給燒了,那火據說燒了三天三夜呢,把草原上的天都給映紅了。”

這幾個丫頭,誰也不知道當日的板升是個什麼模樣,更沒見過蕭墨軒火燒板升地情形。在她們眼裡,凡是城市約莫都是和北京城差不多的模樣,那麼燒個三天三夜,也不奇怪。其實以當日板升的那麼些板房,毛氈,只消半日便燒了個乾淨。

“且是呢。”見說得來勁,又有人接過話頭,“你們可聽說了,少爺在南京平定亂軍,坑殺了上千號人。”

蕭墨軒拿着振武營在手上,做了一場戲,即便真的是坑殺了,也只有百來號人,可傳到京城,卻不知如何卻變成了上千人,以訛傳訛,便就是這麼回事。

“亂臣賊子,本就是該殺之人。”說起這事兒,有人開始爲蕭墨軒開始辯護,“若不是少爺平定亂軍,還不知南京城要牽

少人,多少戶人家呢。少爺這般做,按照書上地話以菩薩心腸,行雷霆手段。”

蕭家也算得是書香門第,凡是府裡的人,即便是廚房裡燒火的,也都讀過幾本書呢。

“我且也沒說少爺地不仁慈。”剛纔說事的丫頭也笑着轉過頭來,“你便這般急着,也且是動心了不是?”

“你……卻不知是誰上個月的時候,拿着少爺幫描的像紅了眼呢。”被取笑的,毫不客氣的掀出了一樁糗事兒。

幾個丫頭,“咯咯”笑着鬧成了一團,在走廊裡灑下了一串銀鈴。

懷春的少女,總是那麼可愛,甚至有幾分傻傻的感覺。只可惜的是,某少爺的心裡頭,卻再也沒了空。

因爲蕭墨軒起身之前,在牀上又躺了一會兒,所以等起身的時候,爹爹已經去了吏部衙門裡頭。今個是四十一年的最後一次公辦,蕭墨軒和張居正兩個,也是昨天才把錢糧運到了京城。京城裡頭的百官。包括蕭天馭在內,且都還是沒領俸祿呢。

花廳裡頭,只有蕭夫人和寧夫人兩個坐在當中,手裡撥弄着一雙虎頭童鞋。

“子謙。”蕭夫人見蕭墨軒走了進來,沒等蕭墨軒來得及上前請安,便笑眯眯的朝着兒子微微點頭喚道,“你且是過來看看這雙鞋子做得如何?”

蕭墨軒是個男人,凡是男人,百分之八十都會對這些針紅之事毫無興趣,所以蕭墨軒也不例外。不過見是孃親叫了。蕭墨軒卻也不得不走上前去。

“子謙見過孃親,見過岳母。”蕭墨軒先長身一作揖,“問兩位早安。”

“適才早上廚房裡頭只燉了蓮子羹。”蕭夫人拉着兒子,讓他在身邊坐下“我們幾個年紀大了,只吃那些卻是無妨,給你卻怎生是吃得飽。可巧上回刑部王大人家裡有人回鄉省親,帶了些湖廣老家地血糯回來,我且是讓廚房給你做了送來。”

“你且看看這雙鞋倒是做得如何。”蕭夫人說着,又把那雙虎頭鞋,塞到了蕭墨軒的手上。

“孃親。且還是早着呢。”蕭墨軒覺得不好撫了孃親的好意,只能是呵呵笑了一聲。

“如何還能說早。”蕭夫人立刻略瞥了下眼。“再說了,你那有你家岳母幫着料理呢,我這卻是幫着裕王妃準備的。”

“妹子……王妃也有喜了?”蕭墨軒頓時大吃一驚訝,“兒子在江南的時候,也和王爺常有書信,怎生卻是沒聽王爺提起過。”

“便就是王爺,也是這個月頭才知道的,你不知道,又怎得奇怪?”寧夫人微微一笑,擺了擺手。“上回聽說蘇兒那丫頭有喜,這些娃娃日用的東西,都是我攬了下來。你家孃親一直眼紅着呢,這一回。可算是找着機會補了回來。”

“你且只當你有女兒?”蕭夫人也有些得意的揚了揚頭。

原來只是這個月頭的事兒,蕭墨軒那倒也不奇怪了。

這個月,自個在南京只在出發的臨行前。才收到了一封裕王爺寫來地書信,說的也都是關於海瑞的事。

雖然海瑞的事兒,內閣幾位閣老的信箋上已經寫的清楚,可是裕王爺倒也牽掛着。

當時事出緊急,裕王只說了海瑞的事兒,卻沒提王妃有喜的事兒,也是正常了。

“前些日子裕王派人送信來,說正月初二的時候要帶王妃來府裡省親。”蕭夫人接着對蕭墨軒說道,“今個已是臘月二十九了,你若是得了閒,不若先去王爺那裡拜見一回。王爺常記掛着你,你也莫要失了禮節。”

“兒子明白。”蕭墨軒點了點頭,“只是……這上午的時候,兒子還有些京城裡地事兒要去料理,須得晚些去便是。”

“莫是忘記了便是。”蕭夫人手裡又拿着一件小小的錦衣,觸手卻摸着了一個線頭,要過剪刀略修了一下,“難道還有什麼事兒比拜見王爺還緊要?莫不是你那幫國子監裡地同窗聽說你回京,要一起湊了酒席去吃?你該是顧着些正經纔是。”

“孃親哪裡的話。”蕭墨軒被蕭夫人說的也有些哭笑不得,自個啥時候有酒吃便把天都給忘了,“兒子要去辦的,自然是緊要的事兒,也不費甚工夫。裕王爺那裡,兒子從江南迴來的時候便就是備好了東西,哪裡又會忘了。”

蕭墨軒堂堂一個二品大員,封疆大吏,在孃親和岳母面前,卻也是溫馴得像只小貓。

正說着話,劉嬸已經端着剛燉好的血糯粥送了過來。

“這一夜了,快去用些。”蕭夫人朝着蕭墨軒揮了揮手,“這血糯倒也是好東西,王大人送來得又多,你稍後去裕王府的時候,倒是也好帶上些送了過去。”

“哎……

軒此時肚中確實有些飢餓了,應了一聲,便起身朝着

臘月二十九,除了極少數的商家在年前便早早歇了業,趕回外地的老家過年,京城裡地大部分鋪子卻都是仍開着業。

加上今年京裡百官的俸祿發得格外的遲,所以直到今天,大街上頭仍是熙熙攘攘,水泄不通的一般。

蕭墨軒並沒有乘着轎子,而是蕭三和蕭五。便朝着外頭轉了出去。

蕭四生得機靈,眼下正在龍江船塢主持着,這回臨時回京,蕭墨軒暫且也沒把他帶了回來。雖然蕭墨軒回了京,可是船塢裡地活計絲毫不能停下,在第一批福船下水,以及沒有找到更合適地人手主持之前,蕭墨軒也只能把蕭四仍放在那裡。

況且這回回京,家眷還都留在南京,總得有個機靈的人幫着打理南京地宅子。

崇文門邊的惠豐行。比起當日剛開辦的時候,鋪面竟是大上了整整三倍。

更加富麗堂皇和寬敞的店鋪,琳琅滿目的貨物,再加上蕭家在京城的影響,讓這裡漸漸成了京城裡邊達官貴人買辦的首選之地。

充裕的資金,以及強勢地地位,也讓惠豐行開始嘗試買斷和直購式的經營。只是這一個法子,卻不是蘇兒,想出來來的了,而是蕭大少爺依葫蘆畫瓢折騰出來的。

景德鎮的瓷器。湖廣的大米,江南的絲綢。西域的寶玉。這些店鋪裡所賣的貨物,也已經不完全是行走的商人們寄售在這裡地,其中的幾種,便是惠豐行直接派人前去採購,或者從商人們手上一次性完全吃下。

所以惠豐行地其中一部分貨物,比起京城裡的任何一家,都要來得便宜。便宜的東西自然更加容易吸引人,一年四季裡,惠豐行裡都是人來人往,只一家鋪子便就幾乎趕得上一整條街。

眼下在蕭墨軒看來。目前的惠豐行卻是已經和現代的大型超市越來越像。

所不同的是,貨櫃上所放的只是極少量的樣品,顧客所看中的貨物,仍然需要讓店裡的夥計去倉庫裡取。而貴重地東西。又單獨放在了一角,與尋常的貨架隔了開來。

若是按照這般下去,只怕是補了龍江船塢每年十萬兩的虧空。卻還能留下大大的利潤。蕭墨軒有些欣慰地笑了一下,拾步朝着門裡擠了進去。恩……確實是擠進去的,因爲人實在太多了。

在四周的貨架上略看了幾樣東西,蕭墨軒又轉過了身,朝着最後邊地庫房轉了過去。

“客官,後頭是店鋪裡的庫房,不待客。”還沒等邁出第三進,便就從後院裡邊閃出了兩個人來,攔住了去路。

“客官您請看。”其中一人指着旁邊的一塊牌子,“庫房重地,閒人莫入。還請客官見諒。”

店鋪增大了,店鋪裡的人手自然也是增加了。想來這兩個該是新招來的,所以纔會派了站在這裡攔着誤闖的客人。

“大膽,便是連主子也敢攔。”蕭五難得跟着蕭墨軒出來轉,正愁找不着表現的機會,一聲輕喝,上前一步,“且還不快讓寧義出來,就說是蕭少爺來了。”

蕭少爺?這兩個倒也不是糊塗之人,雖是沒見過蕭墨軒,可在這裡呆了好兩個月,起碼也聽說過這麼一位,一聽蕭五這麼一喝,立刻明白了面前是誰。卻又猶豫着不敢擅自離開,只能先讓開一些,讓蕭墨軒一行先進了後院,又分出一人,飛一般的朝着帳房跑了過去。

“當真是姑爺……”不一刻,便見寧義從帳房裡頭走了出來,擡頭朝着蕭墨軒看了一眼,立刻咧開了嘴,一溜煙的到了面前。

寧義倒也是忠心,專心之人,受了蘇兒的託付打理這京城裡惠豐行,倒也是做得有生有色,甚至把牀鋪都搬到了這裡來。但即便是這樣,蕭墨軒回京的事兒,他也是知道的。

“姑爺,小姐可安好?”寧義樂呵呵的上前行禮,“小的們都等着見小孫少爺呢。”

頓時身邊幾個人,一起咧開了嘴看着蕭墨軒。蕭墨軒也不是個害羞的人,呵呵笑了聲,伸手在寧義的肩膀上拍了幾下。

“姑爺來這兒,可是要補上些家裡要用的年貨?”今個是臘月二十九,蕭墨軒又是一路奔波,昨個剛回來京城裡,寧義自然想不出蕭墨軒這時候來這裡,還會有什麼事兒,“這年年的生意,是格外的好,店鋪裡的事多。昨個聽說姑爺回來了,也是等不及去見,原想着明個打烊之後再去見呢。若是家裡頭缺什麼東西,又怎好勞煩姑爺親自來取,小的自然會讓人送了回去。”

第33章 談權論勢第24章 暗潮涌動第17章 矯旨第19章 疑心漸起第52章 重壓之下第21章 孃親的自豪第18章 汪洋大海第46章 真正的目的,宿命第33章 不信第8章 學道理第50章 法中懺第18章 汪洋大海第28章 長城西隘第27章 一份大禮第45章 種葫蘆?第15章 東征日記第11章 飛騎南下第51章 草原上的糧食第26章 舊相識第29章 同生共死第9章 夜半驚第6章 上善若水第19章 美人倚闌第4章 殿前大法第16章 武力奪城第20章 請魚上鉤第2章 國手聚診第24章 關門打狗第24章 南洋的紅毛鬼第14章 萬壽帝君第37章 金翅大鵬第27章 以騎戰騎第39章 官私合營第3章 湊一盤馬吊第14章 莫傷仲永第15章 中計第11章 飛騎南下第6章 危局第16章 關外的動靜第37章 爭便宜第31章 兵者詭道第21章 大明超市第53章 寧波港的壓力第30章 口令第29章 同生共死第1章 誰有可爲第5章 左右爲難第4章 春第7章 計定東南第13章 量小非君子第14章 莫傷仲永第42章 損招第14章 霧裡看花第24章 南洋的紅毛鬼第37章 俺答黃金史第47章 國之利器第37章 永康模式第2章 小香蘭的心思第37章 永康模式第46章 分人情第41章 一聲嘆息第46章 真正的目的,宿命第46章 王命旗牌第31章 兵者詭道第12章 共處一室第9章 夜半驚第17章 又有喜事第4章 香浴第26章 江南美女第39章 萌芽第7章 計定東南第29章 同生共死第7章 壓而制之第9章 斷其一臂第41章 袁煒之邀第20章 在此一戰第21章 都是普通人第2章 真正的榮光第38章 遼東軍情第2章 花嶼島之誤第27章 一份大禮第12章 共處一室第1章 大謀第19章 疑心漸起第26章 出大事兒了第24章 南洋的紅毛鬼第31章 波中仙子第6章 經略江南第45章 虎焉羊焉第11章 命中剋星第40章 好好的第16章 太監一樣可以有種第47章 花前月下第52章 關鍵證據第27章 捷報請功第56章 風俗?第41章 袁煒之邀第14章 莫傷仲永第17章 西湖釣魚第42章 兄弟之情
第33章 談權論勢第24章 暗潮涌動第17章 矯旨第19章 疑心漸起第52章 重壓之下第21章 孃親的自豪第18章 汪洋大海第46章 真正的目的,宿命第33章 不信第8章 學道理第50章 法中懺第18章 汪洋大海第28章 長城西隘第27章 一份大禮第45章 種葫蘆?第15章 東征日記第11章 飛騎南下第51章 草原上的糧食第26章 舊相識第29章 同生共死第9章 夜半驚第6章 上善若水第19章 美人倚闌第4章 殿前大法第16章 武力奪城第20章 請魚上鉤第2章 國手聚診第24章 關門打狗第24章 南洋的紅毛鬼第14章 萬壽帝君第37章 金翅大鵬第27章 以騎戰騎第39章 官私合營第3章 湊一盤馬吊第14章 莫傷仲永第15章 中計第11章 飛騎南下第6章 危局第16章 關外的動靜第37章 爭便宜第31章 兵者詭道第21章 大明超市第53章 寧波港的壓力第30章 口令第29章 同生共死第1章 誰有可爲第5章 左右爲難第4章 春第7章 計定東南第13章 量小非君子第14章 莫傷仲永第42章 損招第14章 霧裡看花第24章 南洋的紅毛鬼第37章 俺答黃金史第47章 國之利器第37章 永康模式第2章 小香蘭的心思第37章 永康模式第46章 分人情第41章 一聲嘆息第46章 真正的目的,宿命第46章 王命旗牌第31章 兵者詭道第12章 共處一室第9章 夜半驚第17章 又有喜事第4章 香浴第26章 江南美女第39章 萌芽第7章 計定東南第29章 同生共死第7章 壓而制之第9章 斷其一臂第41章 袁煒之邀第20章 在此一戰第21章 都是普通人第2章 真正的榮光第38章 遼東軍情第2章 花嶼島之誤第27章 一份大禮第12章 共處一室第1章 大謀第19章 疑心漸起第26章 出大事兒了第24章 南洋的紅毛鬼第31章 波中仙子第6章 經略江南第45章 虎焉羊焉第11章 命中剋星第40章 好好的第16章 太監一樣可以有種第47章 花前月下第52章 關鍵證據第27章 捷報請功第56章 風俗?第41章 袁煒之邀第14章 莫傷仲永第17章 西湖釣魚第42章 兄弟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