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5章 聖旨

就算後世權力到了頂峰時,內閣在名義上,仍然是皇帝的秘書機構。在現在的永樂朝,內閣遠沒有後世的權柄赫赫,不只名義上,實際上也是皇帝的秘書機構。故而內閣的值房設在大內文淵閣的東偏殿,低窪狹隘,夏日暴曬,冬日寒冷,辦公條件十分艱苦。

到了冬日,幾位大學士便乾脆擠在一間屋子裡辦公,一來方便溝通商量,二來擠擠也暖和。此刻,四位內閣大學士胡廣、楊榮、楊士奇、金幼孜,便頭對着頭,圍着桌上一份剛拆開的奏報,在大眼瞪小眼。

那奏報自然是剛從山西八百里加急而來,被皇帝轉到內閣來的那份。此刻已經被拆封,一張一張按順序用鎮紙玉石壓着,擺在大案上。裡面的內容幾位大學士都過目了,胡廣看得最慢,其餘三個看完後,都望着首輔大人,等他拿意見。

首輔見衆人都望向自己,想了想只好開口,卻誦起了《詩經》曰:“碩鼠碩鼠,無食我黍!三歲貫女,莫我肯顧。’這首詩也被吟唱了兩千多年了,可惜碩鼠年年打,年年打不盡。貪官朝朝殺,朝朝有貪官。這次又端了山西的一窩碩鼠,實在是大快人心,也爲永樂十二年畫了個圓滿的句號。”

其餘三人心裡一陣膩味,這首輔大人才華沒的說,就是缺了點風骨,謝學士入獄後,更是徹底沒了節操。凡事報喜不報憂,什麼壞事兒都能變好事兒。明明是查處了永樂朝至今最大的一樁貪腐窩案,在他嘴裡卻成了朝廷的成績,多大的功勞一般。

“元輔說的是。”楊榮忍着膩味道:“那依元輔的意思,這個票該怎麼出呢?”

“依法嚴辦就是,這份奏疏上,一一列舉了張春、賀鑄纔等人勾結匪類、貪墨軍糧等諸般罪名,審問詳實,鐵證如山,着將一干人犯押解進京,交大理寺複覈後嚴懲即可。”

“……”見三人都不吭聲了,胡廣有些不悅道:“這樣出票有何不妥?”

“妥。”金幼孜擠出一絲笑,楊榮和楊士奇也捻鬚點頭,這麼大的案子,皇帝看都不看,就讓內閣出票,本身就說明了皇帝對深究下去失去興趣。那還有什麼好說的,中規中矩出票就是。

“那爲何都不吭聲?”胡廣皺眉道。

“元輔,這案子實在沒法說,也只能不說。”楊榮是個實誠人,苦笑道:“糊塗着過去吧,趕緊掀過這一頁纔是正辦。”

胡廣才明白三人爲啥都等着自己說話,原來是都不想被貼上‘奉承上意、毫無原則’的標籤。心裡不禁暗暗埋怨自己,我嘴這麼快乾啥,應該先問問他們意思的。但話已出口,覆水難收,也只好板着臉道:“我看這個案子辦得很好,再往上扯就沒邊了。治大國若烹小鮮,急不得,一着急就要糊鍋的。”

“所以還是留個口子吧。”首輔都說了這麼多,楊士奇也不得不說話了,“給查案欽差的廷寄不能一味褒獎,要讓他再接再厲、繼續深挖,務必不放過一個壞人。”

“王賢還能查下去麼?”胡廣皺眉道。

“查不查是他的事,但朝廷並未對此事蓋棺定論。”金幼孜接着道:“這樣將來若有變局,皇上也不至於被動。”

“正是此理。”楊榮頷首道:“估計他多半是不會再查下去了,但留個伏筆總是好的,也能表明我們內閣沒有被糊弄。”

“就這麼辦吧,士奇你寫票擬,幼孜你寫廷寄,本官出去一下。”胡廣揮揮袖子,有些不快的離開了,他能感覺到,手下幾個大學士與自己日漸疏遠。原因也很簡單,他在今年太子危難之際,又習慣性的縮頭了。別人爲太子據理力爭,甚至被下獄時,他卻成了一言不發的扎嘴葫蘆,還去參加了趙王舉辦的菊花詩會。令一干清流很是不齒。

胡廣一走,三人眼裡都流露出興奮的神色,金幼孜急忙小聲道:“太子殿下這次可以自由了吧!”

“應該可以吧。”楊榮捻鬚頷首笑道:“山西軍糧案告破,已經洗清了太子的嫌疑,皇上還有什麼理由再懷疑太子?”

唯有楊士奇卻不興奮,兩人望向他道:“怎麼士奇兄?我們說得不對麼?”

“只怕沒那麼簡單。”楊士奇嘆氣道:“這次雖然不追查下去,看似沒漢王趙王什麼事,但其實兩位王爺已經丟了面子,更嚴重的時,可能皇上也對他們疑心了。”

“這不是好事兒麼?”

“是好事,但他們不會無動於衷的。”楊士奇皺眉道:“我擔心他們會再組織一次針對太子的進攻,太子殿下,可承受不了這份打擊了。”

“是要小心防範。”金幼孜點頭道:“可也不能嚇得睡不着覺。這次既然動不了他們,那他們必然還要出招的,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吧。”

“嗯。”楊士奇點點頭,眉頭緊緊擰着,他也很清楚,太子最難熬的日子就要過去了,可最危險的就是這黎明前的黑暗,太子身邊可是空前的空虛啊!

內閣很快將票擬呈上,朱棣看了一下,就批了紅,丟還給當值的楊榮道:“莫忘了那個在翰林院寫小說的!他身爲按察使,就算沒參與,也是昏聵無能,如癡如盲。若是參與了,就更加罪不容誅!”

“遵旨!”楊榮應一聲。

“再擬旨。”皇帝還有別的旨意。

楊榮趕忙走到大案旁,大案上常備着筆墨紙硯,楊榮麻利的提起筆來蘸蘸墨,屏息凝神望着皇帝。

“朕受命於天、有保國安民之職。廣靈縣劉子進盤踞日久,阻斷交通,塗炭生民,地方官軍清剿不力,今命……”皇帝說着,頓一下道:“皇太孫朱瞻基爲總兵官,率本部兵馬北上平叛,大軍接旨即刻啓程,不得有違!”

楊榮聽着皇帝的話,一陣心情激動,那穩如磐石的手,竟差點把字寫草了。皇上最終選擇派太孫率幼軍平叛,這意味着什麼?意味着太子殿下的嫌疑已經洗清,皇帝在給太孫一個一雪前恥的機會!

畢竟九龍口差點被俘,實乃太孫之奇恥大辱,只有揭過這一頁,他才能繼續擡頭做人。

“還有,”朱棣緩緩道:“錦衣衛千戶王賢,辦差得力,實爲幹才。朕唯纔是舉,不吝超擢,升爲錦衣衛鎮撫使,暫歸太孫帳下聽用。”

“是,”楊榮應一聲,飛快的起草第二份旨意。

“再者,故汾陽知縣趙常真一身正氣、不避斧鉞,不肯與上司同流合污,暗中蒐集罪證,終致被害。居心可謂忠耿清正,實爲羣臣之表。特令加賞知府銜,由內帑出錢優厚安葬,封其爲汾陽城隍,繼續守護一方百姓……”皇帝說着嘆息一聲道:“好人不長命,禍害萬萬年……把這十個字,原原本本的刻在趙知縣的碑上,算是朕贈他的墓誌銘了。”

“是……”永樂皇帝就是這樣充滿個性的一位大帝,比這出格的事兒多了去了,楊榮早就見怪不怪了。

“就這樣吧。”朱棣說完,便把注意力轉向別處,他是大明朝億萬子民的皇帝,不可能總把精力放在山西的。

接到旨意,朱瞻基一蹦三尺高,他算是服了他爹……面上不動聲色,心裡卻比誰都清楚。趕忙換上朝服,進宮向皇爺爺辭行。

朱棣也正好要用午膳,便命給太孫添雙筷子,讓朱瞻基陪他一起用膳。朱棣看着眉飛色舞的孫兒,不禁取笑他道:“終於不是強顏歡笑了?”

“孫兒是強顏歡笑,卻不是皇爺爺想的那樣……”朱瞻基不好意思笑道:“只是腦海裡一直盤旋着九龍口那一幕,實在笑不痛快。”

“嗯,知恥才能後勇。”朱棣的神情也變得莊重道:“吃一塹、長一智,以後不可再冒失了。”

“孫兒謹記了。”朱瞻基重重點頭道。

“這次進剿的白蓮叛匪,可是宣府大同二鎮精兵都無可奈何的,你可有信心?”朱棣的飯量很小,吃了一小碗飯,便開始喝湯。

“孫兒是有信心的。”朱瞻基沉思一下道:“以孫兒愚見,白蓮叛匪難除,實際並非其本身有多強大,而是因爲山西的文武、親王互相牽絆,錯綜複雜,纔給了賊人可乘之機。如今皇爺爺已經爲孫兒制住了文武,壓住了親王,匪首劉子進也不知所蹤,廣靈縣叛匪正是羣龍無首之際,這時候以大軍突襲,必可一擊奏效!”

“呵呵好。”朱棣露出讚許的目光道:“能看出皇爺爺的苦心,你這半年確實長進了。不錯,白蓮叛匪現在已經是外強中乾,虛弱不堪,正是孫兒立威的好機會!”說着卻加重語氣道:“但越是這樣,你就越要謹慎,要是陰溝翻船,就算朕不怪罪?你還有臉回來見我?”

“沒臉。”朱瞻基堅定搖頭道:“孫兒再犯同樣的錯誤,只能一死以謝皇上了!”

“別說不吉利的話。”朱棣卻又搖頭道:“還是要保重自己,平安回來的。”

“是,孫兒謹記了!”朱瞻基恭聲應下。動情道:“皇爺爺也要保重龍體,不要熬夜,多多休息。” WWW _t t k a n _¢Ο

“好吧,咱們爺倆互相保重。”朱棣也有些動情,看着跟自己一個模子刻出來的孫兒,他竟像尋常祖父一樣,對即將遠征的孫兒,生出許多不捨和牽掛來。

第281章 假期第525章 北鎮撫司第913章 天火降第845章 霸道第968章 就義第552章 勸說第1200章 摘桃子第770章 戰局定第596章 永樂皇帝的決心第84章 王樂天第245章 見太子第649章 黑夜行動第1151章 公祭第919章 交易第523章 大敵第382章 大舅子第72章 降價第1024章 夜攻第746章 奸細第119章 殺招第177章 儒生誤國第437章 螳螂捕蟬第650章 洪武門內第1274章 孤膽英雄第1202章 巷戰第849章 又一對父子反目第106章 陷害第1147章 送別第819章 落水第337章 夜宴第846章 回家第179章 心思第269章 練兵第601章 滷煮第354章 錯有錯着第1027章 再下一城第1222章 遇襲第399章 唐賽兒第827章 憤怒第1169章 狗急跳牆第1120章 粉墨登場第1245章 掙扎第527章 以權謀私第190章 回家第372章 回家第332章 軍師去哪兒第1034章 無敵第749章 寶藏第1172章 大朝第809章 最後一夜第931章 真空家鄉第358章 大戈壁第968章 就義第211章 周臬臺的決心第752章 沙場秋點兵第417章 燈下黑第70章 買賣雙方第996章 較量第1119章 暴雨夜第677章 生產第961章 突破第1194章 兵臨城下第1183章 同去同去第305章 陰謀重重第666章 欽差駕到第274章 憤怒的韋公子第582章 受命第1265章 粉身碎骨渾不怕第968章 就義第1159章 出殯第1269章 套路深第5章 誰是誰冤家?第353章 韃靼人第1233章 全殲第198 拜年與關節第503章 陳年舊案第1240章 打不過了第130章 項莊舞劍第777章 動搖第220章 太孫第971章 逃出生天第282章 合縱第703章 站隊第10章 烏篷船上第165章 逼供第831章 潛入第596章 永樂皇帝的決心第1069章 回家第501章 避險第776章 衝陣第426章 原委第565章 酷刑第40章 如何擠走上司(五)第1063章 合流第262章 金尚書第751章 萬事具備第1168章 奇蹟創造者第926章 隆重第101章 插曲第372章 大閱
第281章 假期第525章 北鎮撫司第913章 天火降第845章 霸道第968章 就義第552章 勸說第1200章 摘桃子第770章 戰局定第596章 永樂皇帝的決心第84章 王樂天第245章 見太子第649章 黑夜行動第1151章 公祭第919章 交易第523章 大敵第382章 大舅子第72章 降價第1024章 夜攻第746章 奸細第119章 殺招第177章 儒生誤國第437章 螳螂捕蟬第650章 洪武門內第1274章 孤膽英雄第1202章 巷戰第849章 又一對父子反目第106章 陷害第1147章 送別第819章 落水第337章 夜宴第846章 回家第179章 心思第269章 練兵第601章 滷煮第354章 錯有錯着第1027章 再下一城第1222章 遇襲第399章 唐賽兒第827章 憤怒第1169章 狗急跳牆第1120章 粉墨登場第1245章 掙扎第527章 以權謀私第190章 回家第372章 回家第332章 軍師去哪兒第1034章 無敵第749章 寶藏第1172章 大朝第809章 最後一夜第931章 真空家鄉第358章 大戈壁第968章 就義第211章 周臬臺的決心第752章 沙場秋點兵第417章 燈下黑第70章 買賣雙方第996章 較量第1119章 暴雨夜第677章 生產第961章 突破第1194章 兵臨城下第1183章 同去同去第305章 陰謀重重第666章 欽差駕到第274章 憤怒的韋公子第582章 受命第1265章 粉身碎骨渾不怕第968章 就義第1159章 出殯第1269章 套路深第5章 誰是誰冤家?第353章 韃靼人第1233章 全殲第198 拜年與關節第503章 陳年舊案第1240章 打不過了第130章 項莊舞劍第777章 動搖第220章 太孫第971章 逃出生天第282章 合縱第703章 站隊第10章 烏篷船上第165章 逼供第831章 潛入第596章 永樂皇帝的決心第1069章 回家第501章 避險第776章 衝陣第426章 原委第565章 酷刑第40章 如何擠走上司(五)第1063章 合流第262章 金尚書第751章 萬事具備第1168章 奇蹟創造者第926章 隆重第101章 插曲第372章 大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