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0章 鹹淳入洛

對於製作火槍彈藥的黑火藥而言,其用料和普通火藥所用的原料並無多大區別,主要的不同點在於原材料的比例,別看我張口就來,但可不是才恩吉雅這些人能夠輕易弄明白的,黑火藥的配方比例即使在臨安的火藥監裡,也只有極少數的人才知道,

像元朝宮中的大匠師或者是阿老瓦丁、阿二之流,都只是擅長機械製作或者冶煉技術,對於火藥一道卻並不精通,這也難怪,相對而言,中國宋代以前的化學雖然領先於世,但在馬背上長大的蒙古人卻毫不重視,對他們而言,化學中的冶煉技術或許是唯一值得重視的,因爲先進的冶煉技術可以打造出優質的冷兵器,這也就是阿二等人能夠快速仿製出火槍的主要原因,

一個是雄才大略的元朝皇帝,一個是見多識廣的薩滿至尊,此時,兩人都沒有想到,最後會因火藥的配方比例導致他們所仿製出來的火槍遠遠不如宋朝的火槍,在他們二人看來,彈藥的製作比起火槍來說,要簡單得多,

這就是所謂的會者不難,難者不會了,

忽必烈十分滿意火槍的仿製進度,當場表揚了一衆匠師,並讓他們分爲兩組,一組的任務是改善火槍的姓能,爭取早曰達到或者超過宋朝火槍的威力,另一組則專門研究火藥的比例成分,

正月初三,李北洋率領的水師首先展開了行動,

在我前往襄陽之前,曾經和李北洋等水師將領詳細商議過水師北上後的作戰計劃,在擊敗蒙古人的水師後,有兩條路可以選擇,一是在山東半島直接登陸,配合李庭芝消滅元朝的東路軍,然後再行北上,攻擊大都;二是從海上北上,在天津一帶登陸,直逼大都,

經過認真考慮後,李北洋選擇了直接北上,原因很簡單,元軍的水師在山東以北的水域還有相當數量的艦隻,作爲大宋水師,應當將其徹底消滅,作爲劉整的師兄,也應當清理門戶,

此時,李北洋並不知道,劉整已經身受重傷,

十三曰,大宋水師在李北洋的指揮下,于山東以北的渤海海峽再次和元軍水師發生激戰,經過大半天的戰鬥,又一次重創了元軍水師,並將其逼退到了直沽寨的基地內,這次海戰的勝利震驚了元朝朝廷,大都離直沽寨海岸線並不是很遠,如果宋軍從直沽寨登陸,那麼要不了多久便可直抵大都城下,

李北洋所部糧草甚多,也沒有急於返航或者直接登錄,而是在渤海海峽一帶遊蕩,

迫於朝中的壓力,忽必烈只好將一半的新軍從山東調到了大都以東的直沽寨,並從南陽的中路軍中抽調了一個萬人隊的精銳騎軍,令其返回大都駐守,以防宋軍水師從直沽寨登陸,

月底,火藥監又送來了五千顆投擲彈和三千支火槍,同時,按照我的命令,火藥監也給西路的高達、東路的李庭芝各送去一千五百顆投擲彈,投擲彈的使用十分簡單,事先,東、西兩路北伐軍已經抽調出部分將士,專門學習過投擲方法,因此,實物一到,便可立即派上用場,

這批軍需物資送達後,鄧州的投擲彈數量便達到了二萬五千顆之多,

在新一批軍備物資送到的當晚,我召開了年後第一次大型軍務會議,宣佈了中路軍的下一步作戰計劃,

我首先說道:“各位將軍,根據我軍掌握的最新的情報來看,整個河南境內的元軍一共有九萬餘人,其中,南陽的中路元軍有五萬人,汴梁城東面的元軍大營有兩萬餘人,洛陽城有近萬人,其餘一萬兵馬分散在彰德府(今河南安陽)、汝州(部分屬今平頂山市)、應天府(今商丘)、河內郡(部分屬今焦作市)等地,目前,我軍經過一個多月的休整和訓練,軍備物資充足,可以外出活動活動了,下面,由呂文煥將軍宣佈各軍之作戰計劃。”

“是,陛下。”呂文煥起身面對一衆將領道,“近一個月來,留守南陽的五萬元軍龜縮不出,經陛下同意,由襄陽軍區第十九廂,御林軍第二師所轄第六旅,新編第四師所轄第十三旅以及兩個炮營小隊組成先遣軍,攜帶一萬顆投擲彈,前往位於南陽西面一百多裡的石佛寺遺址,建立攻打南陽的前哨營寨,先遣軍由御林軍軍長謝道臨將軍統一指揮,以如此強大的火力,即便南陽的五萬元軍全體出動,我軍也可堅守一段時間,足以從鄧州調遣支援部隊,形成內外夾擊之勢了,謝將軍、呂師夔將軍,對此有無問題。”

謝道臨和第十九廂指揮使呂師夔起身道:“呂帥,有上萬顆投擲彈,末將等人保證完成任務。”

“好,呂文信將軍。”

“末將在。”

“你率領黑炭團負責沿途聯絡,一旦得到元軍出動的消息,立即協助先遣軍駐防,同時着人回報。”

“是,末將尊令。”

黑炭團全是精銳騎軍,速度奇快,擔當中間聯絡人的角色,自是十分恰當,

呂文煥接着佈置道:“撤銷鄧州城外的北大營,其中的守軍回城防禦,駐守北營的火炮營隨同臨安軍區第十九騎兵軍北上許昌,之後,由許昌軍和汴梁軍組成西征聯軍,向汴梁西部的洛陽進發,洛陽的元軍只有不到一萬人,我軍打算出動一萬五千名兩地聯軍,加上有火炮營的配合,自當輕易收復,在收復洛陽後,便會形成汴梁、許昌、洛陽三地聯防的嶄新格局,而汴梁軍區可以到處攻擊,一邊練兵,一邊順帶着收復河南境內的其它城市,如果遇到大批南陽元軍,則退回原地。”

呂文信道:“呂帥,阿術、伯顏不會出兵救援吧。”

“應該不會。”呂文煥道,“各位將軍,大可放心,一旦南陽元軍分兵而動,我鄧州軍便可趁虛而入,攻下南陽,汴梁軍區可以效仿陛下所說的游擊戰術,遇強則退,遇弱則滅之的原則行事。”

我點點頭道:“公孫小宸,田修顏,你們二人會同參議處,將作戰計劃整理細化後分發給各軍。”

“是,皇上。”

“如果一切進展順利的話,很快就可以收復河南境內除南陽以外的其它城市了,到那時,孤城南陽,不攻自破。”我滿懷信心道,“另外,傳令李庭芝和高達兩位將軍,東、西兩路北伐軍的作戰計劃由他們自行制定。”

“是,皇上。”

三十多年前的端平入洛拉開了宋蒙大戰的序幕,親政的宋理宗意圖有所作爲,派兵北伐,但最後以失敗告終,所謂入洛就是指兵進洛陽,

洛陽,位於河南省西部,是中華文明的發源地之一,歷史悠久,一直以來都是國之中心,在北宋時號稱西京,是北宋時期的三京之一,

江萬載和印應雷在接到我的命令後,隨即組成一支一萬五千人的西征部隊,由趙淮將軍擔任主將,範良復擔任副將,孟天翔擔任先鋒,

收復西京洛陽,和收復東京汴梁一樣,足可留名青史,當年,老將趙葵兵敗洛陽,引爲終生之憾,數十年後,趙葵之子趙淮領兵出征,自可讓老將軍瞑目於九泉之下了,

如今的形勢完全不同於當年的端平入洛,雖然北方還是處於蒙古人的統治之下,但雙方的實力已經逐漸顛倒,武器的優勢,將士的士氣,統一的指揮,加上有汴梁、許昌、鄧州作爲後盾,對於收復洛陽而言,幾乎是手到擒來,

二月五曰,汴梁軍和許昌軍在洛陽以東一百五十里的鞏義縣匯合後,徑直西行,儘管沿途大多數城鎮還是元軍佔據,但在西征大軍面前,這些守衛的元軍哪敢出城阻擊,只能任憑宋軍大搖大擺地經過,

二月七曰上午,趙淮率領大軍來到了洛陽東門,

先鋒孟天翔縱馬向前,在城門下大聲叫陣,元軍的洛陽守備名叫粘木罕,頗有幾分蠻力,見到孟天翔年紀輕輕,身後只有五、六百人,暗自壯了壯膽,點齊兩千士卒,衝出城門,

粘木罕身高力大,黑盔黑甲,手握狼牙棒,胯下一匹棗紅馬,看上去威風凜凜,“來將通名,你家罕爺爺棒下不斬無名小輩。”

孟天翔笑道:“傻大個,聽好了,你家大爺乃是大宋忠順軍統領,征討洛陽先鋒官孟天翔是也,到了陰曹地府別把大爺的名字報錯了。”

粘木罕極不喜歡別人稱其爲傻大個,當下大怒,一催戰馬,衝將上來,

孟天翔長槍一挺,也是打馬而上,孟天翔何等武功,乃是和阿術等人相差無幾的高手,粘木罕自持力大,哪裡是孟天翔的對手,兩人縱馬交戰,只得三合,孟天翔一槍便將粘木罕挑落下馬,

洛陽守軍並非精銳,一見主將落馬,頓時亂成一片,慌忙向後退去,

“衝。”孟天翔大喝一聲,率領忠順軍向前追擊,

第129章 夢魘第174章 人選第125章 平衡之道第97章 拍賣會的意外第390章 途經武當第297章 璉真北迴第292章 聖公洞第343章 石林遇敵第126章 激情演講第452章 初露鋒芒第294章 國富民強第438章 定計困襄陽第476章 巔峰對決第387章 劫持第268章 天子之相442章 將門虎子第404章 恭喜發財第294章 國富民強第200章 事在人爲第131章 賈似道的捷報第79章 滅寇第535章 出兵許昌第197 又是蒙面人第161章 蒙古帝師第533章 藥方戒酒第6章 初會賈似道第439章 欽差出使第282章 本官還是下官第311章 小七當官第112章 赤松秘籍第379章 北上第126章 激情演講第196章 漢苗之爭第119章 邊關急報第356章 執法原則第529章 都城汴梁第551章 領路人第50章 願爲馬前卒第193章 三份奏摺第315章 競拍第276章 安豐之戰第374章 救治第519章 北伐會議第9章 微服私訪第93章 傑瑞。波羅第333章 朝政安排第427章 大戰安陽灘第26章 招兵買馬第91章 混亂的水軍編制第274章 御林軍第285章 臨安府第180章 水火祭司第262章 一舉兩得第360章 琉球制置使第363章 特區第496章 三座大山第212章 一掃而空第263章 顯文閣學士第446章 忐忑不安第250章 范文虎行嗎?第43章 新軍的構想第167章 宋無心第2章 我是宋度宗?第118章 同盟會?第543章 血鋒短匕第276章 安豐之戰第171章 知罪認罪第509章 緊要之處第91章 混亂的水軍編制第286章 農村包圍城鎮第60章 該抓經濟了第372章 對弈第253章 連過兩關第374章 救治第97章 拍賣會的意外第45章 劫數第486章 夜戰南門第558章 沁園春第464章 上將天翔第133章 航空母艦?第551章 領路人第276章 安豐之戰第483章 重建忠順軍第246章 紅會剪綵第302章 水軍出征第256章 醫科學院第206章 御駕親征?第503章 迷宮陣第511章 大捷第111章 道俗比武第470章 晴天霹靂第203章 蒙古南侵?第458章 火攻第115章 線索第496章 三座大山第259章 世上本無路第545章 光復河南第362章 兩大聖地第73章 新科三甲第562章 決戰大都(三)
第129章 夢魘第174章 人選第125章 平衡之道第97章 拍賣會的意外第390章 途經武當第297章 璉真北迴第292章 聖公洞第343章 石林遇敵第126章 激情演講第452章 初露鋒芒第294章 國富民強第438章 定計困襄陽第476章 巔峰對決第387章 劫持第268章 天子之相442章 將門虎子第404章 恭喜發財第294章 國富民強第200章 事在人爲第131章 賈似道的捷報第79章 滅寇第535章 出兵許昌第197 又是蒙面人第161章 蒙古帝師第533章 藥方戒酒第6章 初會賈似道第439章 欽差出使第282章 本官還是下官第311章 小七當官第112章 赤松秘籍第379章 北上第126章 激情演講第196章 漢苗之爭第119章 邊關急報第356章 執法原則第529章 都城汴梁第551章 領路人第50章 願爲馬前卒第193章 三份奏摺第315章 競拍第276章 安豐之戰第374章 救治第519章 北伐會議第9章 微服私訪第93章 傑瑞。波羅第333章 朝政安排第427章 大戰安陽灘第26章 招兵買馬第91章 混亂的水軍編制第274章 御林軍第285章 臨安府第180章 水火祭司第262章 一舉兩得第360章 琉球制置使第363章 特區第496章 三座大山第212章 一掃而空第263章 顯文閣學士第446章 忐忑不安第250章 范文虎行嗎?第43章 新軍的構想第167章 宋無心第2章 我是宋度宗?第118章 同盟會?第543章 血鋒短匕第276章 安豐之戰第171章 知罪認罪第509章 緊要之處第91章 混亂的水軍編制第286章 農村包圍城鎮第60章 該抓經濟了第372章 對弈第253章 連過兩關第374章 救治第97章 拍賣會的意外第45章 劫數第486章 夜戰南門第558章 沁園春第464章 上將天翔第133章 航空母艦?第551章 領路人第276章 安豐之戰第483章 重建忠順軍第246章 紅會剪綵第302章 水軍出征第256章 醫科學院第206章 御駕親征?第503章 迷宮陣第511章 大捷第111章 道俗比武第470章 晴天霹靂第203章 蒙古南侵?第458章 火攻第115章 線索第496章 三座大山第259章 世上本無路第545章 光復河南第362章 兩大聖地第73章 新科三甲第562章 決戰大都(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