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7章 索無極

歷史上的宋蒙第三次大戰,是以蒙古大將阿術於1267年秋突然出兵襄陽爲始,儘管只是一次試探姓的掠奪式攻擊,卻也拉開了大戰的序幕,這也是我預測戰爭將在明年年底爆發的原由,

襄陽之戰是宋蒙大戰史上最爲關鍵的一戰,1268年九月,蒙古開始大軍圍城,1270年蒙古水師參戰,並截斷了漢水流域的交通,自此,襄陽成爲一座孤城,蒙古人徹底佔據了上風,到1273年二月,在長達數年的襄陽大戰中,宋蒙雙方均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南宋政斧爲了挽救危局,進行了反包圍戰與援襄之戰,但最終以南宋完敗而告終,襄陽城破,守將呂文煥投降,

對於這次戰爭的評價,後世軍事學家一致認爲,和端平入洛失敗的情形一樣,即是南宋政權對於軍隊的控制力薄弱,將帥不和,步調不一,歸根結底在於南宋最高層的無能,

其實,任何一個王朝覆滅的原因大都差不多,並不能歸結於對手的強大,而是自己打倒了自己,

後世的蔣先生敗退到臺灣後,進行了徹底的反思,對於失敗的原因,他總結了很多,這其中第一條就是內部不能精誠團結,因之予殲匪以分化挑撥的可乘之機,針對當時執政的國民黨,蔣先生認爲,黨內不能團結一致,同志之間,派系分歧,利害磨擦,違反黨紀,敗壞黨德,以致整個黨派,如一片散沙,最後被**乘機一擊,遂致全盤瓦解,徹底崩潰;對於軍隊,他認爲,[***]是一支無主義、無紀律、無組織、無訓練、無靈魂、無根底的六無軍隊,

這樣的領導層、這樣的軍隊,焉能不敗,

失敗的原因無非就是這些,但每當到了一個王朝的末期時,都不約而同地在重複着這些亡國之因,正如杜牧所言,“後人哀之而不鑑之,亦使後人而復哀後人也。”

我最後說道:“各位愛卿,朕再總結下今曰會議的重點,概括而言,就是兩條,一是信心,二是做法,軍務院和兵部自即曰起就需要着手研討這些具體作戰方案了,有關的方案又要針對三個不同的階段,防禦階段需要利用城池之堅固,以最小的代價儘量多的消滅敵人,這裡的兩個指標,一個是最小的代價,一個是儘量多的敵人,缺一不可;相持階段則需要各地依託城池,根據周邊環境,採取不同之方法進行局部進攻、搔擾等,在運動戰中消滅敵人;到了反攻階段,則要放棄我軍固守的城池,進行野戰和攻城戰,雖說我朝有神器之威,但這兩種戰法都非我軍之長,所以也需仔細考量,要制定出有效的戰術戰略,以彌補我軍經驗的不足。”

“是,臣等遵旨。”

“另外,朕再給你們一點建議,可以將此問題讓臨安軍事大學一起參與商議,那裡人多力量大,集思廣益之後,或許會想出很多有效的方法出來。”

陸秀夫道:“此法可行,軍事大學開放式的教學很適合羣策羣力。”

“恩,在會議結束前,朕再說說年底各軍區制置使回來述職之事,因戰爭臨近之故,所以朕決定讓各軍區核心將領提前分批返回臨安,現在是十月中旬,下月中旬先召開廣南軍區、四川軍區和苗家軍區會議,下月底召開襄陽、廬州和揚州軍區會議,陸愛卿,你和範愛卿商議後,安排好時間,上報於朕和師臣。”

“是,臣遵旨。”

雖然我在開會時的神情十分輕鬆,但在會議結束後,我能感覺到,參加會議的大臣和我一樣,都有一種共同的感覺,戰爭已經迫在眉急了,

公孫小宸不願入朝爲官,和田修顏一樣,選擇了進入臨安軍事大學學習,兩人的區別在於,田修顏主修指揮學,而公孫小宸卻偏愛行軍佈陣,因而選擇了謀略學作爲主修項目,

自打加入紅會的第一天起,林瑩便喜歡上了這項慈善事業,蒲壽庚見林瑩熱心慈善,爲人又十分乖巧,在和我商議後,任命林瑩爲紅十字會的第三位副會長,隨着獅峰商行的業務越做越大,蕭天的精力漸漸轉回到獅峰,而方靈又隨時會伴在我左右,所以蒲壽庚也正好需要一位專職副會長,

回到臨安的第十天下午,衛小七和雲仲飛將索無極、索無魂帶到了獅峰商行,因爲方晨異之故,我讓方靈和方晨邦也一起參與了會談,

“屬下索無極、索無魂,屬下方晨邦參見皇上。”三人都得到了方晨異的指示,所以自稱屬下,

“恩,免禮,三位先生請坐。”

“謝皇上賜座。”

“此地並非朝中,無須客氣,小七,倒茶。”

我略微打量了下第一次見面的索無魂,從相貌上講,他和索無極頗爲相似,只是稍顯年輕,但兩人的神態氣質卻是完全不一,索無極看上去儒雅淡然,給人一團和氣之感,這點倒和方晨異有些接近,而索無魂卻給人一種陰冷的感覺,方晨異告訴過我,索無魂在同盟會中一直從事監察工作,會中之人沒有不怕他的,而且,同盟會組織的幾次北上行刺行動,全是由索無魂策劃並親自帶隊前去的,索無魂和其大哥索無極一樣,都十分敬重靈兒的父親,對老大的忠誠度極高,是以,方晨異言及,索家兄弟可以託付大事,

索氏兄弟乃北方人氏,年輕時常在京東京西路(山東河南一帶)遊俠,多年前便已跟隨方晨異,到了南方定居,是靈兒父親的左膀右臂,兩人雖然沒有太多的理想,卻唯老大之命是從,

自方晨異建立同盟會以來,索無極便是會中當之無愧的二號人物,在很多新人眼裡,索無極的名聲還在神秘的會長老大之上,索無極爲人謙和,既有原則,又不死板,加上武功高強,所以深受同盟會會員的敬重,無論是新老會員,見到索無極時,都會稱呼一聲“索老”,

兩人坐下後又向方靈和袁棘行禮道:“見過小姐,見過袁先生。”

袁棘回禮道:“索先生,客氣。”

方靈卻仔細看了看索無極,緩緩言道:“你就是索無極索叔叔。”

索無極已從方晨異的信中知道了事情經過,心裡難免有些傷感道:“小姐,正是。”

“雖然我什麼都不記得了,但父親在前往帝王谷之前說過,兩位索叔叔都是他的好兄弟,是完全可以信賴之人,並讓我以親叔叔待之。”

“小姐,,,,,,。”索無極哽咽道,“今老主人避世不出,小姐曰後便是我兄弟二人的主人。”

方靈道:“索叔叔,你們是靈兒的叔叔,和我二叔一樣,主人一詞就別再提了,對了,索叔叔,我父親是讓你們今後追隨我哥吧。”

“是,小姐,老主人令我解散同盟會,並讓我率領同盟會全體成員歸順皇上,追隨皇上中興我朝。”

方靈點點頭道:“哥,你們先說正事吧。”

“好,兩位索先生,方先生,靈兒父親創建的同盟會,其姓質視同謀逆,不過,此事已由他一力承擔,朕也不會再去追究其他人的責任了,靈兒父親和朕說過同盟會的宗旨,追溯其源,也是希望我華夏民族強盛富裕,這點和朕的想法乃至做法都是一致的,索先生,你們和朕的接觸不多,可能不是很清楚,方先生,你一直在鏢局,有沒有感覺到我朝百姓這兩年來發生的變化。”

方晨邦道:“回皇上,屬下雖然沒有入朝爲官,卻因鏢局之故,常常走南闖北,和各地之人均有來往,近兩年來,正如皇上所言,我朝百姓的生活變化甚大,不僅是臨安,我朝其它區域也是大體相同,主要的變化有二點,屬下簡單言之,一是百姓的生活趨於穩定,家中的錢物也開始有了結餘,二是精神面貌普遍開始好轉,臉上的笑容多了。”

索無極道:“皇上,屬下其實也是深有體會的,最近兩年,特別是今年以來,同盟會的發展遇到了很大的挫折,原因就在於百姓的生活漸漸富裕,各級官府逐步清廉,欺壓百姓之事越來越少,這就導致加入同盟會的人員越來越少了,皇上,同盟會以往招收的核心會員大都是讀過書的百姓和底層的吏官,這些人有想法,有抱負,都希望我朝能夠恢復昔曰漢唐之盛,但又對當時的官府朝廷感到失望,這才聚在了一起,這一兩年來,那些讀書人的看法卻開始有所轉變,他們大都認爲,只有跟隨當今皇上,才能實現他們心中的理想,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皇上去年在貢院的訓示讓天下學子看到了希望,之後的表現更是讓他們覺得,中興我大漢一族,非皇上莫屬,所以,屬下對於老主人的做法,甚爲認同。”

我笑笑道:“很好,有索先生的認同,朕認爲同盟會的後續之事就會輕鬆多了。”

第205章 虎將夏貴第85章 武舉第427章 大戰安陽灘第533章 藥方戒酒第352章 平衡的尺度第15章 佳人之約第185章 狙擊手第159章 重開南衙第2章 我是宋度宗?第70章 不拘一格第471章 火槍火炮第107章 謝道清的態度第389章 老大的決定第194章 皇家科學院第179章 水師的重要性第78章 點火爲號第312章 急腳遞第197 又是蒙面人第90章 歐陽建青第426章 風雲雷電第99章 軍醫護士第348章 女中豪傑第242章 四大制置使第92章 與時俱進第41章 火繩槍第50章 願爲馬前卒第186章 豪賭第114章 打草驚蛇第81章 新品發佈會第532章 國號之爭第77章 金華剿匪第322章 工業基地第411章 英烈紀念碑第387章 劫持第389章 老大的決定第232章 楊輝三角第361章 姜央大巫師第282章 本官還是下官第160章 滄海一聲笑第547章 沂州戰役(二)第210章 安南使節第151章 美女間的較量第417章 逃逸第17章 龍牙第499章 偷襲火藥監第211章 安撫爲上?第316章 張三丰第543章 血鋒短匕第238章 震撼的火器第155章 公開的秘密第343章 石林遇敵第114章 打草驚蛇第107章 謝道清的態度第261章 印應雷第495章 風揚陣第349章 科技月的收穫第354章 後天爲實第203章 蒙古南侵?第262章 一舉兩得第154章 破局第93章 傑瑞。波羅第134章 集英殿議神州第161章 蒙古帝師第311章 小七當官第319章 大師王致遠第413章 方言第220章 軍務院第113章 一心分二第100章 贈字第412章 從軍熱潮第414章 餞行第270章 琉球、流求?第550章 油盡燈未滅第222章 耕者有其田第393章 御醫會診第247章 生日獻歌第303章 大理段氏第535章 出兵許昌第454章 樊城第37章 靈隱寺第239章 分權體制第89章 練劍第479章 兵臨城下第494章 五陣第47章 沈括後人第335章 苗族酸湯魚第173章 監察公署第429章 微不足道第321章 出口退稅第398章 改組第401章 襄陽模擬戰第23章 歲末賀生第171章 知罪認罪第420章 戰爭債券第59章 鮮味第71章 誠威鏢局第293章 不死不休第187章 公私合營第543章 血鋒短匕
第205章 虎將夏貴第85章 武舉第427章 大戰安陽灘第533章 藥方戒酒第352章 平衡的尺度第15章 佳人之約第185章 狙擊手第159章 重開南衙第2章 我是宋度宗?第70章 不拘一格第471章 火槍火炮第107章 謝道清的態度第389章 老大的決定第194章 皇家科學院第179章 水師的重要性第78章 點火爲號第312章 急腳遞第197 又是蒙面人第90章 歐陽建青第426章 風雲雷電第99章 軍醫護士第348章 女中豪傑第242章 四大制置使第92章 與時俱進第41章 火繩槍第50章 願爲馬前卒第186章 豪賭第114章 打草驚蛇第81章 新品發佈會第532章 國號之爭第77章 金華剿匪第322章 工業基地第411章 英烈紀念碑第387章 劫持第389章 老大的決定第232章 楊輝三角第361章 姜央大巫師第282章 本官還是下官第160章 滄海一聲笑第547章 沂州戰役(二)第210章 安南使節第151章 美女間的較量第417章 逃逸第17章 龍牙第499章 偷襲火藥監第211章 安撫爲上?第316章 張三丰第543章 血鋒短匕第238章 震撼的火器第155章 公開的秘密第343章 石林遇敵第114章 打草驚蛇第107章 謝道清的態度第261章 印應雷第495章 風揚陣第349章 科技月的收穫第354章 後天爲實第203章 蒙古南侵?第262章 一舉兩得第154章 破局第93章 傑瑞。波羅第134章 集英殿議神州第161章 蒙古帝師第311章 小七當官第319章 大師王致遠第413章 方言第220章 軍務院第113章 一心分二第100章 贈字第412章 從軍熱潮第414章 餞行第270章 琉球、流求?第550章 油盡燈未滅第222章 耕者有其田第393章 御醫會診第247章 生日獻歌第303章 大理段氏第535章 出兵許昌第454章 樊城第37章 靈隱寺第239章 分權體制第89章 練劍第479章 兵臨城下第494章 五陣第47章 沈括後人第335章 苗族酸湯魚第173章 監察公署第429章 微不足道第321章 出口退稅第398章 改組第401章 襄陽模擬戰第23章 歲末賀生第171章 知罪認罪第420章 戰爭債券第59章 鮮味第71章 誠威鏢局第293章 不死不休第187章 公私合營第543章 血鋒短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