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2章 宋朝特色(下)

“那好啊,”黃公公欣然說道,但又問:“與誰打?”

不是說好的明年用兵嗎?

“你隨我來就知道了,一個具有宋朝特色的地方。”

“宋朝特色?”

宋朝特色有很多,但這個地方還真具有宋朝特色。

“你去了就知道了。”

“不行,官家還讓咱家去看一看那個長城。”

“別當真,就是一個厚實的院牆,”王巨說,說長城是好聽的說法,連普通堡砦的城牆都不如呢。但這個超大院牆,現在就起作用了。王巨有的還沒有說,負責指揮北面的是韋勝,交趾將朱庭光的這支百姓解決掉,集中全力對付韋勝這支百姓,於是也漸漸不敵了,這些土著人終不是兇悍的女真人,儘管在飢餓之下,什麼事都能幹得出來。

韋勝也且戰且走,向鐙州方向敗退,鐙州就是後世的越南老街,不過老街在紅河南岸,鐙州在紅河北岸。這一席捲無論勝敗,破壞了多少地方。

現在正在打着呢,如果到了萬不得己之時,韋勝就帶着真正屬於宋朝的部下,向大理方向逃跑,再撤到廣南西路來。反正大理那邊,王巨已經利用貿易,佈下了很多眼線。

這一破壞,交趾又有多少地區被席捲一空?

“不過要看,等這一戰我會帶你過去看一看,對了,再替我向官家帶一句話,說不定明年我會給陛下帶去一個更大的驚喜。”

“何?”

“現在還沒有十成把握,如果有十萬把握。我才能行動。所以先不要驚動官家了。”王巨沒有說。究竟能不能動手。他確實還沒有想好。而且朝堂變化,也讓他變得更小心。

去年兩府宰相,吳充、王珪、元絳、馮京。

且不說這幾個人的能力吧,宋朝那麼多事務,兩府四個宰相如何能處理得好?特別西府,只有馮京一個宰相……

所以今年陸續又添加了一些宰相,將呂公著與韓縝調到西府,加上曾孝寬孝期結束。也去了西府。曾孝寬與韓縝,王巨不擔心,他擔心的就是呂公著,呂公著與司馬光、文彥博關係太深了。

其實王巨應當幸運了,原先趙頊準備將孫固調回京城的,但考慮到王巨想法,於是才用韓縝取代了孫固。否則這個政敵去了西府,王巨纔有的是麻煩了。

王巨不說,黃公公不好詢問,但心中也在想。何謂更大的驚喜?難道是占城?

一行人上馬出發。

目的地就是特麻道!

其實整個廣南西路,有許多地區還是王巨束手無策的。不僅僅是特磨道,較大的地盤就有好幾處。

桂州過去就是融州,融州過去就是宜州,在宜州的西北與融州交界的地方就有一處,撫州蠻。開始知道種稻捕魚……就是這個,還受了中原文明的薰陶,否則還不知道會是什麼樣子,說不定與呂宋島現在那些土著人文明差不多。不過技術很落後,種植幾乎完全是刀耕火種,甚至都不會養殖,所以吃不飽了,便打獵,一個地方鳥獸打完了,便遷徙他處。兵器有環刀、標牌(一種粗掉的盾牌)、木弩,但會在箭上抹上毒藥,中者隔夜便會死亡,後來還是邕州一名醫官找出配方,才化解了這個毒箭的危害。

吃不飽了,周圍百姓開化,那麼他們就做強盜了。宋太宗沒辦法,只好讓官兵將其首領捉住,押到京城詰問,對答道,臣等蠻陬小民,爲飢寒所迫耳。趙匡義無奈,賜錦袍、冠帶、銀彩,讓他們回去安份守己。

若干年後又來,曹克明與楊守珍又將其擊破,宋真宗同樣無奈,將其首領釋放,然後用錢買安。慶曆時,撫州蠻又屢屢抄掠,那隻好派兵清剿。可清剿過後怎麼辦?難不成將這麼多蠻人一起殺掉吧。於是送錢送糧食。

這就是磚家筆下宋朝壓迫,蠻人“起義”的真正真相。

王巨來到廣南西路後,撫州蠻仍有小規模的抄掠。

今年長城修結束後,王巨用兵清剿了幾個部族,清剿過後怎麼辦?還得送錢送糧食。不過王巨做得更深入一點,主動派人過去修道路,教他們先進的種植養殖。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吧。

但是結果修路,無人反對,然而讓俺出苦力參與修路,那是萬萬不能,象漢人那麼辛苦的勞動,更是不可能!至於送來的牛犢子,羊羔子,立即就宰殺吃掉了……養,養個鬼啊!

這如何是好?王巨到現在還沒有想出好辦法。

不僅是撫州蠻,撫州蠻下面就是環州蠻,宋仁宗時有一讀書人區希範,居然還中了進士。估計名次很低,因此沒有重用。然後其叔區正辭應募討安化蠻,結束後去了京城敲登聞鼓,俺與叔叔立下大功,朝廷要錄用。宋仁宗聽到後,立即讓宜州知州馮伸己斟酌此事。馮伸己便查功勞,募軍是有的,可哪裡有這麼多功勞。原來是冒功請賞,馮伸己便將兩人發配於全州編管。是進士嘛,不能黠字流配的。

區希範便逃了回來,蠱惑當地蠻人造反,意欲奪取整個廣西,說若得廣西一方,當建爲大唐國……

所以這是一塊神奇的土地,什麼樣的人都想做皇帝。

宋朝也一直沒有好辦法解決。

不是不努力了,在王巨之前,有n個宋朝優秀的官員,想授之以漁。

然而人家就是這個傲驕的性子,怎麼着。

至於徵稅的什麼,根本就不指望了,就象儂智高,宋朝向他徵過稅麼?連稅都未徵過,何來的壓迫,何來的正當起義?

因此不但不徵稅,平時呢還得小心哄着,腦白金娃哈哈的什麼。一箱箱地送……

然而這個送能解決問題嗎?甚至連刀耕火種都談不上的耕作方式。如何能使得肚子溫飽。餓了,又化爲強盜下山搶掠了。於是又用官兵鎮壓。隨後算一下賬,用兵兵費太多了,還不如買安吧。於是送的腦白金數量更多。

這成了宋朝的特色,至少是治理蠻人政策的特色。

並且宋朝的聖母婊們很多,就象區希範那次造反起義,都立大唐國了,那還用得着客氣。杜杞前來鎮壓,便對部下說,這些叛賊是走投無路才投降的,威不足制則恩不能懷,所以數叛,不如盡殺之。

話外之音便是指這些蠻人每次造反後不但不處理,反而送許多錢帛糧食安撫,所以膽子越來越大,而且越來越傲驕。餓了,就下山來搶。或官員做得稍不如意,便攻城破寨。殺戳官兵百姓。

但他們這種耕作方式,飢餓是避免不了的。官員同樣也是,誰能保證派下來的官員個個都是好官。如果有一個官員做得不好,就要造反,就要起義,如何了得。

因此得換一種方法對付,必須狠狠震懾後,再施恩,百姓才能久安。

於是將其首領五十六人殘酷地解剖,刳出五臟六腑。好了,一下子環州全部安靜下去,至今沒有產生大規模的叛亂抄掠。

問題是宋朝的聖母們很多,御史紛紛彈劾,然後朝廷下詔書警告。甚至杜杞死後,宋人鄭景望在《夢齋筆談》中說,杜杞平定叛亂後不久,如廁時撲倒,血從鼻口中流出,家人將他救出,他說區希範鬼魂用拳打我。三天後便死去。這是何等的誣衊!

事實是杜杞在平定這次叛亂後,還擔任了兩浙轉運使,又在河北任職,又知慶州,何來三天而亡的說法?

或者說區希範與這些蠻人是人,那些被殺害被搶的無辜軍民就不是人?

因此這種虛僞的聖母們,使得宋朝政策越來越偏軟,越來越畸形。

聖母們,王巨不會管的,雖然這些聖母也讓王巨頭痛。

更主要的是四個字,量力而行。

因此改造的線就在宜州到橫山寨,以這條線往東,往西,王巨只好買安了。

邕州西側橫山寨就是宋朝與大理商人互市的地方。從橫山寨往西,還有一些屬於宋朝羈縻的小州。再往西就是特磨道,原來屬於大理,不過嘉佑七年,儂夏卿帶着儂平、儂亮背叛大理,投奔宋朝,他們的地盤就是特磨道。但特磨道下面還有一個羣體,那就是白衣九道,又叫富雅州,王巨派人招降其首領李聚明。李聚明先是不情不願,但看到交趾慘狀後,立即來降。

於是一個完整的特磨道,被王巨拿下。

這條道路修建得比較順利。

但還有一條商道,那就是北道。

從宜州往西就是南丹州,宋太宗時,洪皓派子洪準通獻貢銀碗二十,銅鼓三面,銅印一枚,旗一帖,繡真珍紅羅襦一件。這讓趙匡義樂得不行,其他的收下,這個比較貴重的珍珠紅襦帶回去吧,另賜一百匹上等彩絹。

不過這個洪皓做得也不錯,每年輸白金百兩(此白金非彼白金,乃是以銀爲主的合金物),那時是宋朝銀價最低的時候,一兩銀子只有五六百文。然而也不錯了,最少人家是主動送禮物過來,而不是宋朝送過去。

後來其弟洪沅與其鬧翻了,被攆出南丹州,於是到京城請朝廷發兵征討,宋朝沒有同意。洪沅死後,其子洪淮勍襲父任,然而弟弟洪淮辿帶着親信將哥哥打跑了,自立爲主。宋朝無奈,只好將哥哥洪淮勍安置在宜州,每年發放一些工資養活着。洪淮辿傳位於子洪世漸,洪世漸傳位於子洪長帳。然而內亂又開始,洪淮辿另一個兒子洪世忍帶着手下將侄子洪長帳殺死,向朝廷效忠。

反正這個亂的……王巨與宋朝的政策一樣,只要你們不要禍害其他地方百姓,由着你們吧。

但總的來說,洪世忍還是蠻配合王巨的,甚至在王巨募兵時主動地出了一百多個子弟。王巨今年也沒有動這個南丹州。

隨後雙方配合相對比較和睦,王巨修路,建設水利。甚至騎馬過去與洪世忍談了一個多時辰的心。讓他明白其意義。洪世忍也同意了。

因此這一段商道擴建,絕對沒有問題。

關健是南丹州過去。南丹州北部就是鼎鼎大名比儂氏規模更大的羅氏,後來還建立了羅氏鬼國、羅殿國這些國家,但宋朝也不問,你們來稱臣,送你們腦白金,不來稱臣自稱爲王也行,只要別學儂智高。

羅殿就在南丹州的西北。

南丹州西邊就是王巨所說的自杞。現在還不能屬於宋朝,直到北宋末年,黃遠稱臣,才成了宋朝的一個羈縻州。北宋滅亡,南宋要買馬,只好從大理那邊買馬了,於是造就了自杞與羅殿的繁榮,最後發展成了一個龐大的自杞國。據說有鐵騎上萬,雄兵十萬。那個也不能當真,蒙古人來了。實際攻入大理的蒙古人到了大理後,只有兩三萬騎兵了。自杞的十萬雄兵在哪兒了,怎麼一眨眼就被蒙古滅掉?

據說這裡的百姓左右佩雙刀,喜鬥好殺,父子兄弟之間一言不合,則兵刃相接,以輕死爲勇。尤兇狡嗜利,少拂意,即撥刀向人。

說得有些誇張,越傳也越邪,但民風確實很剽悍。

王巨能打下來,但琢磨了一下,易打不易治,於是同樣放棄了,派人與他們的首領談了談,我幫你們修路,以後這裡通商了,對你們也有好處。喜歡嗜利,就以利動之了。

而且王巨對這條道路十分慎重。

閉塞了就落後了,落後了就貧困了,貧困了餓了就下山來抄掠了。

其實從自杞有一條道路直達橫山寨。然而王巨還想從自杞修一條道聯貫南丹州、宜州、融州與桂州,並且還想在南丹與宜州邊境處也置一個互市。

開始比較順利。

今年黃良帶着那批百姓來到廣南,王巨又抽調了一些丁壯,增援兩條道路的修建。

修路就是爲了商業繁榮的,也包括買馬,還有就是能鼓勵當地種茶業的發展。宋朝茶政,廣南西路茶葉不能外銷到其他路,那麼銷往海外沒有關係吧,銷往大理與藏邊沒有關係吧。王巨開始買馬是以廣南西路本土的馬爲主,直到今年春天,才從特磨道運來滇馬。隨着自杞道拓建,五百匹馬也從自杞道運向內陸。

但到了自杞道後,忽然被當地人扣剋了一半戰馬下來。

主持修路的是左千牛衛將軍胡廣林,以及指使鄧羣、劉質江、趙儼。四人就上門論理,結果當地幾個豪強用手比劃着,說是要徵稅。

那有這樣徵稅的?兩相沖突起來。幾個豪強便發起百姓,圍攻修路的各營軍士。

但這個王巨早就招呼過了,胡廣林立即帶着各營兵士,以及修路的那些崑崙奴轉移到一處險要所在,與當地蠻人鏖戰,同時又派人騎馬向後方求援。

這個可以不急,胡廣林據險而守,有兵有糧,可以堅守一段時間,稍拖一拖,說不定能剷除更多的毒瘤。黃公公來了,那就一道過去看一看,也讓他對廣南西路有一個瞭解,回去才能向趙頊稟報。

王巨帶着黃公公先是去了橫山寨。雖然不急,王巨也開始點集兵馬了,在橫山寨集結了五千騎兵,五千兵步,還有四千押運糧草的役夫,兩千護糧軍。

王巨與燕達帶着騎兵先行。

越往西人煙越是稀疏,只是偶爾在青山綠水之間傳來幾聲蠻人嘹亮的歌喉,但認真去看,卻看不到任何人影,只有鳥在兒山林裡飛來飛去。

燕達卻蹙起眉頭。

這裡如此,那麼西邊呢。

當然建功立業是好事,可弄不好,王巨不是建功立業,而是替宋朝帶來一個超級大包袱……

攻易治難啊。

就是用對付交趾的辦法對付大理都不可能,大理可沒有靠海,而且面積更大,是交趾的數倍。

黃公公看得頗有興致,說道:“這裡倒是山清水秀,風景美麗。”

“風景雖好,可寨民很好。”燕達說道。

“慢慢來吧……”王巨幽幽道,這也是無奈,正常發達,海邊的比內陸的肯定要好,內陸大江大河邊上的肯定比偏遠的要好,平原又比山區好。

到了這裡,即便在前世,發展依然緩慢。

燕達又說道:“難,難,難!”

第850章 磨古斯第421章 新世紀第413章 總向愁中白第214章 故人第654章 不會吧第583章 致命的耳光第150章 葬花第191章 初戰(上)第845章 撲朔迷離第715章 犧牲品第187章 三清在上第346章 潑污第511章 不好解決的問題第634章 足跡第311章 屠刀(上)第756章 第一步第351章 共妾第192章 初戰(下)第595章 市易市易(上)第218章 王巨的審判(下)第222章 誰更蠻橫誰更狂(上)第755章 你不懂第131章 簡單的妙策第342章 羣龍無首第804章 小小懷孕案第821章 一家人第621章 膽子大第572章 提醒第24章 寶藏(上)第337章 白衣女子第141章 沽名釣譽第31章 幸運草第356章 世襲第75章 對子第812章 想不到的人第858章 樂極生悲第528章 開胃菜(中)第853章 囚籠(上)第718章 拯救第18章 折服第685章 撈人第724章 孤臣?第710章 山匪第462章 三個富翁第857章 割土(下)第588章 兩個蠢貨(上)第690章 正統第537章 會戰(二)第269章 那一公第259章 屹立(中)第564章 退一步第457章 拿捏(下)第8章 懷疑第705章 殺母(下)第847章 上海務(下)第64章 買馬社第747章 六個大禮第289章 水中壩第5章 斬首第50章 滿意第519章 天上(上)第623章 自保第42章 爲難第459章 空談嗎?第518章 死亡樂章(七)第494章 會戰開始(上)第450章 門客第388章 交好他第541章 放過樑乙埋第474章 鼓聲(上)第618章 大錢第136章 快意恩仇(上)第771章 軟第163章 蕃騎(上)第443章 市易第769章 反轉(下)第487章 歪樓第739章 裂車(上)第84章 鬧大吧(三)第741章 裂車(下)第109章 三丁刺一第166章 推官(下)第179章 兄弟第99章 王巨的妙計第391章 鬥將第763章 牛鬼蛇神第731章 假像第138章 鄉黨第183章 賽跑第98章 祭父第128章 快活第851章 雙保險第373章 增兵第800章 點將第559章 替死鬼(下)第181章 神文字第36章 漁夫的故事第215章 希望第805章 授業第70章 潤筆費
第850章 磨古斯第421章 新世紀第413章 總向愁中白第214章 故人第654章 不會吧第583章 致命的耳光第150章 葬花第191章 初戰(上)第845章 撲朔迷離第715章 犧牲品第187章 三清在上第346章 潑污第511章 不好解決的問題第634章 足跡第311章 屠刀(上)第756章 第一步第351章 共妾第192章 初戰(下)第595章 市易市易(上)第218章 王巨的審判(下)第222章 誰更蠻橫誰更狂(上)第755章 你不懂第131章 簡單的妙策第342章 羣龍無首第804章 小小懷孕案第821章 一家人第621章 膽子大第572章 提醒第24章 寶藏(上)第337章 白衣女子第141章 沽名釣譽第31章 幸運草第356章 世襲第75章 對子第812章 想不到的人第858章 樂極生悲第528章 開胃菜(中)第853章 囚籠(上)第718章 拯救第18章 折服第685章 撈人第724章 孤臣?第710章 山匪第462章 三個富翁第857章 割土(下)第588章 兩個蠢貨(上)第690章 正統第537章 會戰(二)第269章 那一公第259章 屹立(中)第564章 退一步第457章 拿捏(下)第8章 懷疑第705章 殺母(下)第847章 上海務(下)第64章 買馬社第747章 六個大禮第289章 水中壩第5章 斬首第50章 滿意第519章 天上(上)第623章 自保第42章 爲難第459章 空談嗎?第518章 死亡樂章(七)第494章 會戰開始(上)第450章 門客第388章 交好他第541章 放過樑乙埋第474章 鼓聲(上)第618章 大錢第136章 快意恩仇(上)第771章 軟第163章 蕃騎(上)第443章 市易第769章 反轉(下)第487章 歪樓第739章 裂車(上)第84章 鬧大吧(三)第741章 裂車(下)第109章 三丁刺一第166章 推官(下)第179章 兄弟第99章 王巨的妙計第391章 鬥將第763章 牛鬼蛇神第731章 假像第138章 鄉黨第183章 賽跑第98章 祭父第128章 快活第851章 雙保險第373章 增兵第800章 點將第559章 替死鬼(下)第181章 神文字第36章 漁夫的故事第215章 希望第805章 授業第70章 潤筆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