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1章 軟

“子安,這麼做,很不錯。”老王說道。

曾鞏卻說道:“大海上還是有危險的。”

“子固,大海上是有危險,不過現在船隻技術漸漸改進,每千艘船每年出事率不過兩三艘,就這個比例我還嫌有些高了。而且出事的多是中小船隻,大型船隻罕有事故率。如果真有危險,我能讓大長公主殿下去彼岸嗎?”

“但章員外郎(章全忠)……”

“這事我知道,他們那次去彼岸時間較晚,爲了趕時間,乘座的小型護衛船,其實想要船不出事,一是船隻越大越安全,二是船隻質量越好越安全。如果偷工減料,那怕再大的船,幾波海浪一擊,船自己兒就散掉了。此外就是舵手與水手的能力。三樣缺一不可,實際那次他們雖遇到風浪,看似嚇人,同樣不會有危險。除了遇到特大風暴,那沒辦法了,其實爲了躲避風暴,許多水手都開始通過雲彩的變化,提前防備風暴到來,或者將船迅速駛離即將到來的風暴區,那麼也安全了。”

當然,還會有危險,就象這兩年,又有六艘船隻出了事故,有一艘純粹是人爲的失誤,觸礁沉沒。

餘下的皆是遇上特大風暴,兩艘貨船,三艘護衛船,沉入大海。

但說危險,哪裡沒有危險,走一個山路,說不定還會碰上山匪呢。

不過王巨話音一轉:“雖然我不想朝廷繼續分裂下去,但因此肆無忌憚破壞我的計劃安排,阻撓大宋走向繁榮富強之路,那就不是麗州了,而是那些熱帶島嶼!”

實際對於現在的士大夫來說,安燾生生流放到了海外,那無疑已經是最嚴厲的處罰。

…………

“韓兄,外面有何輿論?”王巨問。

“許多人先是不相信……”

主要是富弼名聲太好了,因此傳了出去,許多百姓以爲是謠傳。

於是有不少人跑到驛館處打聽。

現在驛館正常了。不要以爲王巨用驛館將富弼等人軟禁了十幾天是容易的,要知道驛館那一天沒有官員進進出出?

WWW ¤tt kan ¤¢○ 這就需要王巨在中書不斷地調控,不讓官員在這段時間進出驛館,其實想要做到。真的不容易。

現在結束了,驛館進出的官員數量猛然地增加了。

但富弼呢?

一起灰溜溜地回洛陽了。

他們事情還沒有完,象富弼、劉幾就是洛陽人,他們不需要搬家,然而其他人就要搬家了。

特別是王拱辰修的那棟豪宅。其中堂叫朝天閣,洛陽百姓叫它巢居,意思是在樹頂上的建築,高到雲彩裡。王拱辰從二十幾歲就開始修建,整修了四十多年,還沒有修好呢。

現在一道詔令下達,讓他回老家鹹平縣了。

王拱辰氣得要跳腳,好一個王子安,富弼他們對付你,俺沒有對付你啊!要命的是這棟豪宅價值好幾百萬貫。誰有這個錢帛接手?

但他還有苦說不出。

首先這道豪宅的錢帛是從哪兒來的?別說薪酬,就是你的薪酬也遠遠不足支付修這個宅子,甚至都不足支付這個宅子的中廳——朝天閣。

那麼哪兒來的?官員的灰色收入,以及王家用田租或者行商斂來的財富。

不揭破也就罷了,揭破了,難道這些收入是合法的嗎?

其實王巨也不是有意對付王拱辰,且看這一羣人,富弼、王拱辰、劉幾、席汝言、王尚恭、趙丙、張問、張燾、劉恕、範祖禹、程氏兄弟、邵雍、馮伸己、楚建中、範鎮、張宗益、史炤、二程的父親程珦、司馬光的大哥司馬旦、宋道、鮮于侁、祖無擇,範純仁未得王巨推爲操守第一,一段時間也在洛陽。算上半個,如果不是王巨,文彥博也要算一個。

這些人要麼就是名震天下的大儒,要麼就是一方大佬。可能後人對其中許多人不大清楚,但實際這些人在這時候多是名門之後,一方重臣,象楚建中曾任達慶州知州,王拱辰更不用說了,仁宗時就是一方重臣。劉幾曾是太原、涇原路總管,席汝言官至尚書司封郎中,王尚恭官至朝議大夫……

有的人現在已經死了,但有新的耆者又不斷地加入。

可想而知,這些人一旦聚集起來,賞花作詩,會引起多大的轟動。

那麼他們的思想,他們的反對聲音,也隨着這一次次耆老會,擴散出去。

因此王巨才藉着這次大好機會,強行用詔令,將這個耆老會拆散。

不要不服氣,正是這個風頭上,萬一王巨再下狠手呢,林市哪,青市哪,花市哪……這幾個名字蠻好聽的,但哪裡可有着無數食人族!

並且李定正帶着皇城司的人在洛陽查來查去。

想一想這些耆老曾經對李定的攻擊吧,那纔是真正的仇深似海!

洛陽的那邊暫時不用管,王巨關心的還是京城。

百姓來到驛館,很快消息就打聽出來了。富弼幾個大佬沮喪地回到洛陽,但還有人哉,那就是這些鄉紳所帶來的雜役,不一定這些雜役同樣都是壞人,但其中也有不少僕役曾經隨主人爲虎作倀過。

因此他們同樣送入開封府大牢。

然而這些案子並沒有了結,大慶殿一幕只是聽證的過程,並沒有驗實,只有驗實,朝廷才能判決。

朝廷先將這些人送入開封府大牢,然後由御史臺、開封府與大理寺三方審查這些案件。

大理寺還好一點,開封府也還好一點,王存是一個寬厚的長者。問題是御史臺,御史臺的大佬是誰?黃履,他與蔡確是好朋友,同樣是新黨,這一連大家都懂的。

作爲黃履,對洛陽這羣老傢伙會產生什麼看法?

然而朝廷僅是讓他們各回各的老家,黃履略有些不滿。那麼只好拿這些鄉紳們撒氣了。

實際也未做什麼,只是在開封府衙附近找了一些空地,讓官兵搭建了一些民棚,然後從倉儲裡拿出一些物資與糧帛,不能再呆在朵殿裡了。因此先行讓他們安頓下來後,等取證結束,再將他們遣送回去。

好了,這些鄉紳們平時究竟做了什麼。問這些百姓去吧。那麼這些君子的真面目也就揭露出來了。

其實沒有這些百姓,那天的許多真相也會被傳出,那麼多官員,能不說嗎?

如果不是趙頊阻攔,王巨那天還準備放在宣德門外。讓所有老百姓見識一下這些鄉紳的所做所爲。

面對這現實,百姓都不說話了。

其實大夥都知道高利貸的存在,就象京城,僅是在京城高利貸產業很可能超過了五百萬貫。

如果不是這麼嚴重,王安石的青苗法,都無法落實了。即便後來青苗法推廣後,弊病很多,但正是這些龐大又黑心的高利貸,儘管許多人反對,青苗法仍一直執行着。

也就是這個弊病很多的青苗法。是高利貸給它生存的土壤!

其實也很正常,後來的天朝,還不是有着大量的民間高利貸,只是因爲有銀行調節,這些高利貸可能利息也會很高,但不會出現象宋朝這樣天文般的利息。除非黑澀會了……

天朝都不能解決這個問題,況且是宋朝?

這是一個現實,但另一個現實,即便在宋朝,高利貸也不會得到主流的認可。

儘管有一些士大夫都參與到高利貸。但不會說,高利貸就是對的。

現在真相出來了,銀行打擊的就是高利貸,難道錯了嗎?富弼帶着這些鄉紳請願。所謂的鄉紳幾乎全是高利貸商人。

百姓還能說什麼?

實際知道真相後,有的百姓已經將富弼認爲是一個貪婪的奸臣。

當然,這中間還有一些雜音,可不足爲患了。

倒是彼岸,再次吸引了京城百姓的關注,於是這幾天常聽到這樣的議論聲:

那羣海商居然捐助了這麼多錢哪。

那邊村鎮是選舉制度啊。我們大宋如果能選舉里正耆長就好了。

這還不稀奇啊,你有沒有聽過那個幹部守則。

什麼幹部守則。

於是有人將那二十條幹部守則說了出來,立即引起無數平民百姓豔羨。

又有人說,難怪那些人到了那邊不想回來了,而且還很快寄錢給親戚,勸親戚們也過去。

是啊,是啊,這些人都是真正窮人唉。

不過又有人問出一個尖銳的問題,彼岸如此,難道我們大宋的這些士大夫還不及一羣海商?

但有聰明人也答了出來,人家那邊人少地廣,所以容易解決,我們大宋有多少百姓哪?

不過這個銀行司也不錯唉,利息只有一分,不知道我能不能貸上一些錢帛(某個做小生意但缺少本錢的人說的)。

能貸到的,就是你窮啊,恐怕貸不到多少錢帛。

能貸多少就是多少,反正還不起,到時候我替朝廷做短役去。

又有人說安燾,真將安燾送到麗州?

可不是,這回太保真怒了,實際彼岸的百姓生活也不容易,這個安燾太不識相了。

安燾過去後,那些海商會不會真讓安燾與那些吃人的野人談判哪?

天知道,也許會吧。

安燾這回慘了,這哪裡是談判,而是那些土著的食物啊。

韓韞將情況說完,道:“時機應當有了。”

銀行司如果執行成功,當真不好?富弼也知道會對宋朝有利。

但執行不成功呢,首先能看到的,現在銀行司放貸,普通百姓不會借幾個錢的,而且銀行司也擔心百姓還不起,對於赤貧百姓借貸做了嚴格的限制,不超過五貫錢或相當於五貫錢的銀糧帛,還不起也沒有關係,用短役替代之,現在宋朝的日工錢一般平均下來在一百文左右,不過役錢嘛,一般平均下來只有五十文了,但就是五十文,一百天短役也就還了。

然而有了這五貫錢或五貫錢的糧食,一家人到關健時候就能救命了。或者借高利貸,那能還得起嘛,最低利息是六分,高達三十分,這還不是可怕的,可怕的是利滾利,不是年滾,是月滾日滾,所以曹小理借了六十五貫錢,兩個來月後,滾成了八百六十多貫,那就是日滾,不過這時代沒有計算器的啥,最後風家管事也算糊塗了,因此餘下四百幾十貫,滾了三年,也只漲到了四千多貫。

就是富弼看到這一條後,也不得不承認銀行司如果執行得好,會惠及很多平民百姓。

但問題是平民百姓能借多少錢,它的出現,主要還是謀利的,必然是向商人爲發放主體。

賺了錢,大家都開心,虧了本,怎麼辦?無疑會用商賈抵押的宅子或田地或作坊等固定財產賠償。

到時候矛盾就產生了。

這是能預料到的,因爲它是新事物,還有許多是無法預料的。

這是冠冕堂皇的道理與擔心之處。

還有呢,對高利貸的衝擊,以及齊商稅。

富家沒有放高利貸,富弼還沒有出生呢,富家就是洛陽富豪了,到了富弼手中,更是發揚光大。所以富弼纔有錢修那棟奢侈得讓人髮指的莊園。

但齊商稅了,富家一年會損失多少錢帛?

好了,於公於私,富弼對銀行司排斥了,安燾一挑唆,於是老富帶着一羣人進京請願……

富弼進京原因只是一個縮影。

無論是齊商稅或者銀行司,都讓許多頂級權貴感到不喜。

所以王巨選了一個鄭俠,也就是安燾,將這些矛盾提前爆發,又利用陝州這些高利貸商人,進行狠狠地打壓,以換取半年左右的環境與空間。

只要在這半年內,不再爆發較大的抗議聲,銀行司基本就能成功了。

王巨點點頭,穿上公服去中書當值。

不過到了中書後,他又去覲見趙頊。

“陛下,李侍郎還有洛陽查問那些鄉紳有何不法,不過陝西鄉紳許多罪行已經確定,同時開封府大牢因爲關押犯人太多,人滿爲患,也實是不便。因此臣懇請立即判決。”

“準。”

“陛下,然而因爲犯人太多,雖然這些高利貸商賈個個當死,然而國家不能將這麼多商賈一一棄市,若那樣,未免有些傷天和。”

“這也是哪,王卿,你說怎麼辦?”

“陛下,臣以爲,將他們從百姓身上魚肉來的錢帛,一一退還給苦主,包括賣掉的妻子兒女,也用他們家的錢帛全部贖回來,讓百姓全家團圓。至於這些商賈本人,以及協助他們作惡的惡奴們,雖不能全部斬首,但可以將他們流放到陝西各路,用他們來押運糧草,但必須期滿三年後,才能釋放回來。”

“這一條妙啊,”趙頊說道。

陝西死了那麼多丁壯,許多耕田荒蕪,於是陝西百姓缺少糧食,三軍將士缺少糧食,不能指望遷徙百姓,雖然遷徙了一些孤兒寡母,減輕了朝廷負擔,但那能遷徙多少百姓?

所以在未來幾年內,陝西糧草物資運輸必將成爲沿途百姓的一個沉重負擔。

這些鄉紳人數不少,並且還有許多作惡的惡奴,能攏起一千餘人,懲戒震懾有了,還能或多或少能減輕一些運輸壓力。

WWW ✿ttκǎ n ✿℃o

趙頊又問:“王卿,爲何軟了下來?”。

第749章 六個禮物(下)第717章 那個人第781章 真正的助手第647章 蘇茂蠻第173章 攏心第669章 改土歸流與某人跑了第54章 插釵第403章 私軍(上)第245章 王巨心很野第659章 海戰(下)第13章 殿下(下)第362章 竊賊第348章 又坑了第757章 低稅的宋朝第49章 惡人自有惡人磨(下)第304章 獻舞(上)第708章 聖儒(上)第318章 資格第717章 那個人第240章 保衛家園第248章 九屍迎客(二)第488章 泄露第46章 奇蹟之戰(三)第114章 請教第210章 謀事在人第792章 大捷(上)第740章 裂車(中)第756章 第一步第699章 另一個世界(上)第452章 爭標第826章 紙老虎(上)第309章 帶頭第383章 王八之氣第513章 死亡樂章(二)第79章 人選第791章 九丐十儒第650章 海盜(下)第835章 同意第510章 雪祭第228章 有些歡喜有些憂(上)第744章 擔擾第862章 崩第33章 愚者第716章 睜眼說瞎話第453章 三十萬第272章 來了第809章 沒完沒了第194章 東澗橋(下)第643章 原來是虎(下)第768章 反轉(上)第801章 後手第736章 最暗黑(中)第237章 三百斤第417章 請求第819章 孤獨的背影第851章 雙保險第633章 南國山河第643章 原來是虎(下)第720章 王遍天下第413章 總向愁中白第773章 開業第618章 大錢第258章 屹立(上)第674章 惡婚(下)第385章 鬱悶唐三少第621章 膽子大第360章 一句話第744章 擔擾第671章 新的開始第800章 點將第485章 人樣子第300章 一箭第334章 翻盤第389章 那個名字第663章 老朋友第504章 放棄第488章 泄露第84章 鬧大吧(三)第824章 遲了第465章 四樣物事(下)第714章 有點難聽第456章 拿捏(上)第840章 富弼出使第362章 竊賊第159章 錢哪(上)第286章 周郎顧曲,瓊娘亂弦第635章 抽解第420章 美好時代第51章 想法第218章 王巨的審判(下)第575章 錦衣晝行(上)第119章 三個規則第99章 王巨的妙計第535章 號角第601章 保馬第714章 有點難聽第414章 粗人第603章 幾振(上)第423章 畫花第819章 孤獨的背影
第749章 六個禮物(下)第717章 那個人第781章 真正的助手第647章 蘇茂蠻第173章 攏心第669章 改土歸流與某人跑了第54章 插釵第403章 私軍(上)第245章 王巨心很野第659章 海戰(下)第13章 殿下(下)第362章 竊賊第348章 又坑了第757章 低稅的宋朝第49章 惡人自有惡人磨(下)第304章 獻舞(上)第708章 聖儒(上)第318章 資格第717章 那個人第240章 保衛家園第248章 九屍迎客(二)第488章 泄露第46章 奇蹟之戰(三)第114章 請教第210章 謀事在人第792章 大捷(上)第740章 裂車(中)第756章 第一步第699章 另一個世界(上)第452章 爭標第826章 紙老虎(上)第309章 帶頭第383章 王八之氣第513章 死亡樂章(二)第79章 人選第791章 九丐十儒第650章 海盜(下)第835章 同意第510章 雪祭第228章 有些歡喜有些憂(上)第744章 擔擾第862章 崩第33章 愚者第716章 睜眼說瞎話第453章 三十萬第272章 來了第809章 沒完沒了第194章 東澗橋(下)第643章 原來是虎(下)第768章 反轉(上)第801章 後手第736章 最暗黑(中)第237章 三百斤第417章 請求第819章 孤獨的背影第851章 雙保險第633章 南國山河第643章 原來是虎(下)第720章 王遍天下第413章 總向愁中白第773章 開業第618章 大錢第258章 屹立(上)第674章 惡婚(下)第385章 鬱悶唐三少第621章 膽子大第360章 一句話第744章 擔擾第671章 新的開始第800章 點將第485章 人樣子第300章 一箭第334章 翻盤第389章 那個名字第663章 老朋友第504章 放棄第488章 泄露第84章 鬧大吧(三)第824章 遲了第465章 四樣物事(下)第714章 有點難聽第456章 拿捏(上)第840章 富弼出使第362章 竊賊第159章 錢哪(上)第286章 周郎顧曲,瓊娘亂弦第635章 抽解第420章 美好時代第51章 想法第218章 王巨的審判(下)第575章 錦衣晝行(上)第119章 三個規則第99章 王巨的妙計第535章 號角第601章 保馬第714章 有點難聽第414章 粗人第603章 幾振(上)第423章 畫花第819章 孤獨的背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