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6章 第一步

範純仁無言。

шшш✿ ⓣⓣⓚⓐⓝ✿ ¢Ο

他不能說慶州大治,乃是王巨於慶州大捷後,從鹽州得到大量的青鹽,用青鹽之利纔將慶州變好的。

如果那樣,泉州呢,泉州是海上貿易拉動起來的。

好吧,那麼廣南呢,那是打土豪,分田地,所以才全民狂歡。

都能說出一個主要的原因,可不管這些原因是能說得過去的,有爭議的,讓大家排斥的,但都讓他找出來了,然後將各地治好了。

那麼問題來了,爲什麼其他的大臣就想不到,或者想到了卻不敢去做。

可惜範純仁自視其高,未讀過張載後來所寫的那三篇文章,又未與王巨共處過,否則就會得出八個字的答案:因地制宜,因時制宜。

當然,得有那條件,比如如今宋朝最大的國中國,西南夷,王巨也慫了。

範純仁呆了好一會兒又說:“太保,你有何良策,要知道秋天即將到來。如果太保今年春天回來,還好辦一點,讓百姓用絲料代交夏稅……”

“今年春天回來,難道我長了翅膀不成?”王巨笑道。

不過也快了,再過兩年,技術進一步發展,那麼彼岸就可以用蒸汽機推動一些中小船舶。能做到這一點,就可以不考慮季風的因素。雖然這個成本會很高,等候季風仍是很長時間的大海航行的主流,不過能在緊急時候,或者運輸貴重商貨時,可以逆風而行了。

“再說,在你心中的民是什麼樣的民,如果是所有的百姓,我想,你未必有我愛民吧。”

王巨又譏諷道。

民如象在司馬光心中所指的大主戶士大夫的啥,那什麼也不用說了。如果這個民包括所有老百姓,恐怕範純仁論愛民也不及王巨。

就憑這一條,王巨會做出範純仁所擔心的大規模科配之舉?

“太保,那你打算怎麼做?”

“範公。此乃中書之決策,好象你無權過問吧。”王巨似笑非笑地說。

範純仁這纔想起王巨回來的三個要求,讓皇帝無條件的信任,無條件的支持。自己羅嗦啥哪。

於是鄭重地施了一個禮:“太保,生民不易,我也是替他們着想。”

“知道了,至少我不會剝削平民百姓的,不然也不會發起這個銀行司。而且我此舉一旦成功,大宋會更加穩定,收益的不是我,我未來還要去陝西拼命呢。但收益的是誰?大宋的百姓,以及你們,與你們子孫後代,就不要被某些人蠱惑了。”

總之,王巨對範純仁不惡的。

但他也不會傻呼呼地學習王安石,主動向範純仁示好,結果碰了一鼻子灰。可這個還真不能指責王安石。想變法,王安石雖然沒有金手指,不會象王巨看得這麼清楚,也知道會有很大壓力的,所以纔回到京城時拼命地找朋友。這個找朋友也不是想結黨,而是希望有更多有名望的大臣支持他。

範純仁走了。

不過王珪與張璪也有些擔心。

“範堯夫也不能說不對啊,”老王道。

“王公,就不要擔心了,”王巨將他的計劃一起說出來,實際許多已經寫下。送到門下審議去了。

“這一策妙啊。”

“無奈之舉,讓王公笑話了。”

…………

幾天後,開封城各個熱鬧地帶張貼了兩張大露布。

不僅在開封城,驛卒已經將許多露布送到了許多中大型城市。讓各城的官員張貼。

首先就是銀行司的。

彼岸帶回的金銀數量,以及朝廷準備的數量,未來彼岸承諾的數量,朝廷也打算繼續準備。並且露布刻意寫了一件事,倭國陸續發現了許多大大型銀礦,每年可以利用貿易形式。得到三百萬兩以上的銀子。還有,就是通往大食的海上商道全部打通,這個打通不是指以前零零碎碎的航行,而是大型船隊可以航行到彼岸,而大食那邊諸國的面積是宋朝的數倍,因爲航道完全打通,也可以利用貿易形式,換回大量金銀。

在這段話下面,還有一張小地圖,上面大約標註了中亞東非北非與歐洲的各國分佈圖,另一邊就是宋朝了,在這張地圖上宋朝小得可憐……

同時朝廷還打算通過在京城的挑筋教徒,以及廣州大食商人的渠道,向他們詢問更多的西方情況,以及翻譯一些西方著作,未來刊印出來,以便使大家對遙遠的西方,有一個更多的瞭解。

爲何說這段話呢,也就是西方也有許多文明發達的國家,並且有大量的財富,甚至不是用銅幣做貨幣,而是用金銀幣爲貨幣。

主要就是穩定民心的。

另外對於一些精明的商人,就會產生一個想法,如此,以後金銀價不是會漲,而是會跌,那麼一金銀價不會因爲銀行司紊亂,至少不會上漲。現在怕漲不怕跌,跌可以調控的,一旦漲了,那有那麼多金銀來調控。二就是會使許多人自發地用金銀加入銀行司,以逃避金銀價下跌的風險。

然後就是銀行司的運作情況,其實大多數消息靈通的人都知道這件事了,正是爲了這個銀行司,王巨才推出齊商稅,然後讓文彥博等權貴羞怒,派人打探,得到王巨與大長公主曖昧的關係,逼得王巨出走海外。隨後就是兩場超級慘敗。

實際一開始在有的人謠傳下,許多京城富貴人家都產生恐慌,這個謠傳是什麼呢,也就是王巨在廣南的改土歸流,打土豪,分田地,於是謠傳藉着王巨這個做法,說王巨要“均貧富”。

隨後慘敗到來,真相漸漸揭曉。

而且旅行社也發揮威力了,在那條主線上,又分出一條岔線,推出了建州採茶節,有茶葉的地方很多,可建州茶纔是宋朝最好的茶!導致市面上出現大量山寨建州茶餅。

去建州採茶吧,用茶葉向茶農換正宗的建州茶餅!

採茶節過後,又有荔枝節。

那麼到處轉了轉後,就轉到了泉州。

聽聽泉州的商賈是如何評價王巨的。於是今年這些消息也漸漸帶回京城。

王巨確實是在泉州執行了齊商稅,也處罰了一些無惡不作的劣紳,但那終是極少數,餘下大多數商賈富豪們。全部在王巨治理下受益了。

雖然王巨不象王安石那樣,到處找朋友,但是敬重王巨的中下層官員可不少,特別是中青年官員,他們還沒有墮落。滿腔熱血之時,多將王巨當成了偶像。

因此又有一條消息傳出,論繁華,如今泉州還不及杭州、鄂州、成都、蘇州繁華,但論稅賦,泉州幾乎與杭鄂相差無幾,遠遠超過了蘇揚等繁華的大城市。

這還不包括市舶使的抽解,否則幾乎與杭州收入差不多了。

要知道以前泉州雖然也繁華,但在史上到了南宋時才達到巔峰,在北宋時遠遠不及杭州鄂州的。

這豈不是真正的不加賦稅而國自用?

不但國自用。而且百姓也一個個變得更富裕起來。

至於那些被處罰的劣紳,值得同情嗎?

直到這時,京城的百姓才漸漸認清楚王巨,不僅是武功,治理上也很厲害的。

銀行司的種種,也被扒了出來。

露布上變動不大,大多數是大家都知道的,銀行司成立後,將與飛錢司二合一,郵驛使沒有合在一起。畢竟它還有一個重要的責任,那就是替朝廷傳達消息。因此將它分爲兩個部門,一是民用書信往來與郵寄,這個部門是屬於銀行司管轄的。替朝廷傳達消息。則與銀行司無關。

這個一分爲二,大家也不感到驚訝,再亂,還有現在的宋朝官制亂嗎?

比如如今的西府……

於是業務範圍,包含了以前飛錢司與郵驛司的業務,寄錢寄物。異地取款,等等,當然,這得收手續費的,它也是未來銀行司的主要收入來源之一。

然而這個業務收入切不可小視,以前想異地取款很難的,無他,缺少貨幣也。

往往一些出產布帛的地區,兩司下屬司務,也因爲沒有銅幣,可能百姓不願意接受原來的紙交,於是只好拿出布帛給百姓或商賈。這可是布帛產區哎,百姓樂意麼?

但現在不同,因爲即將發行大量的新交,幾乎完全可以實現真正的異地取款。

露布上不僅指明瞭這一點,還說了一件事,那就是在這五六年內,朝廷將撥出四千萬斤銅,彼岸將支援一千萬斤銅,分四次鑄造大量銅幣。

實際合在一起不過五千萬斤銅,就算是偷工減料,也發行不了兩千貫銅幣。

而以前因爲缺少貨幣,宋朝幾乎每隔兩三年就要鑄造一批銅幣,特別是火藥運用後,平均每次鑄造量都達到了四百多萬貫,然並卵,這個數量甚至都跟不上宋朝經濟增加數量的一半,因此無論宋朝鑄了再多的銅幣,市面上仍然陸續錢荒,甚至越來越嚴重。

其實說不說,這一千幾百萬貫銅幣起的作用都不大,但說了出來,就會振奮人心。

有那麼多金銀,似乎又有了那麼多新銅幣,交子信譽也就有了,當然,異地取款等,也可以完全實現了。

這就意味着,僅憑藉這一條,就可以獲得大量收益。

其二就是貸存利差,其實許多消息靈通的人士同樣也知道了,王巨在慶州已經做過了相關的示範。

存的利息與慶州的利息差不多,在三釐之間,存的越長,利息越高,越短利息越低,活期的沒有,但不會象一些錢櫃那樣,收取“保管費用”。

貸的利息是一分,但三年以上的長貸,則會漲到一分二釐。

以家中的固定財產抵押,如果能抵押出來一萬貫,就可以貸到一萬貫。

赤貧百姓與客戶也可以貸款,不過貸款的數額比較小,最高不超過五貫錢或相當於五貫錢的糧布棉。如果還不起,就替朝廷做短役了。反正現在朝廷執行了免役法,許多差役是短役。役滿後,官府代替百姓將役錢交給銀行司。

但莫要小看了這個小數額貸款,春荒到來,那怕就是五貫錢的小貸,或者相當於五貫錢的糧貸,那也會救命的。

有一些有良心的官員看後。不停地點頭,表示認可,這纔是真正的青苗貸!

王安石那個青苗法豈不是胡來嗎?

但沒有王安石的免役法,那來的這個以役償貸之策?

然而有極少數官員與一些高利貸商人全部蹙起眉頭。如果是這樣。將會嚴重衝擊了他們的高利貸市場。

所以未來還會有反對聲音的,因此王巨必須得快快快!

也是王巨要求趙頊無條件支持相信他,並且給他權利的原因。

但還有一些聰明人就看到了缺陷。

缺陷何處?

一分貸利息真的不高,但當真指望貧困百姓貸之?那能賺多少利息差?這還是以貸給商人爲主,也就是王巨所說的會繁榮宋朝經濟的奧秘所在。成功了更好。商人會感謝會受益,朝廷也會得到許多賦稅,然而失敗了怎麼辦?

必然會強行收取其宅或地作坊,或者其他固定財產。

不要說杞人憂天,宋朝還真有不少杞人憂天的大臣,包括範純仁在內。

接下來,就讓所有人譁然了。

因爲銀行司出現,自今天起,青苗法廢罷,不要了。

其實這一條大家也早知道了。

讓大家譁然的是下面兩條。不僅廢掉爭議大的青苗法,而且從今天起,所有大牲畜與屋宅不計戶等,在未交易的情況下,也不會再徵稅。

大牲畜不計戶等,實際宋朝也很早執行了,不過後來爲了稅賦,又重新計入戶等。

實際讓大家譁然的是後面的屋宅。

如果連屋宅都不計入戶等,宋朝將會減少多少一等戶,二等戶。三等戶,四等戶?

那麼連帶着兩稅與免役法,同樣會統統減少。

還有呢,房產稅也是宋朝商稅的一種。這也等於沒有了。

不要看屋宅稅在宋朝商稅中比例不大,實際數量也不小,只是多進入胥吏口袋,未被宋朝朝廷得到罷了。一旦廢罷,許多隱形的支出又會浮現來了,就象宋仁宗時的邛州鹽一樣。

還有一個隱形損失。大家都沒有想到。

那就是官府的房租。

就象百姓養牛一樣,因爲牛計戶等,所以許多百姓不願意養牛,那怕租賃官府的官牛交牛租。

房屋也是一樣。

當真富弼家那個豪宅會徵屋宅稅?實際徵的還是無權無勢之人的屋宅稅。

這就造成許多百姓寧肯將錢埋在地上,住着草棚子,也不願意蓋房屋。因此農村多是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實際就是農村全部是又矮又小的草棚子,這也能變成優美的文字,不得不讓人佩服啊……

所以現在城郭戶當中,租客所佔的比例也不小的。正是這種情況,許多官府將官屋挪出來,租給百姓,其一年收入也有好幾十萬貫,至於實際的收入那就更多了。

但王巨爲什麼這麼做?

一個房屋建設,會拉動多少經濟?

從木材到磚石,那麼會有更多的商賈向銀行司借貸,籌辦磚瓦作坊,石灰作坊,舟車作坊,木材作用,甚至連帶着鐵釘需求都會增加。

同樣也是王巨爲什麼要求齊商稅的原因。

這兩條執行後,朝廷會減少大量收入,並且許多隱形的支出一一浮現出來,如果不齊商稅,朝廷損失就會慘重了。

不過看到此處,許多人更加心動,爲何,王巨能想到的,許多人也能想到,一旦大規模房屋建造,會有許多商賈借貸,這可是兩千億文,相當於兩億六千萬新交,以及若干百姓存錢的放貸,一年會得到多少收益?

不能這樣想的,還有相關官員的成本,胥吏的成本,死賬爛賬,貪污受賄,以及其他種種開支。

因此真正的收益可能是他們腦海中的一半,萬一經營不當,貪污嚴重,說不定只能保本。

不過王巨真正看重的不僅是朝廷收益,而是在銀行司的刺激下,整個宋朝工商業會進一步的繁榮。

圍觀的百姓想不到這麼長遠了,因此全部在胡算亂算,這樣一算,那還了得。於是一個個心想。難怪說不加賦稅而國自用。

其實王巨草寫的這道露布到了門下後,蔡章二人同樣在胡想亂想了,然後呆若木雞。

肉戲來了。

下面所說的是爲了防止銀行司腐敗呆板不作爲,朝廷刻意挪出相當於兩千兩銀子的金銀。讓給個人。並且個人可以聯合起來,委派相關的經濟人蔘與管理與監督,若是銀行司的官吏經營不當,或者貪墨,其經濟人可以直接擊登聞鼓舉報。中書會立即派人查辦處理。

但有一個條件,這個數額達到相當於兩千萬兩銀子時爲止,先來先得,至於後來者,那隻能等下一次擴張時纔能有機會了。然而不是交了金銀就有機會的,從現在起,立即收購絲料,以絲料數量分配可以參加的金銀數量,運到京城後,銀行司撥出錢帛支付給各個商賈或聯合起來的團行。

接下來就是各地絲料的價格。

分爲五批。十文錢交子用的是廣絲,二十文錢用的是浙絲,但這個浙絲比較廣泛,指的是淮河以南,三峽以東,嶺南之北所有的絲料。五十文錢用的是蜀絲。八十文的是膠絲,指的是京東路的絲料。一百文用的是河北絲料。

然而這是面向所有百姓的,因此五種交子發行的數額是一樣的,也就是十文錢的絲料將是一百文錢絲料的三倍!

因此不僅連同銀行司徵收各地絲料的價格,包括數量也標寫出來。

如果遲了。則就沒有了。頂多銀行司支付相關的錢帛。

實際這也是不可能的,最少今年是不可能將這相當於四千多萬貫的金銀籌足的。這只是造成一種緊張的氣氛罷了,以便讓各個商賈能以最快速度將絲料收購上來,迅速運到京城。

關健這個露布有的地方寫得不清不楚。於是一些聰明人就在算其收益了,若是按照他們計算,那還了得,可能每年會得到二分的收益比!

看到此處,許多手中有閒錢的人一起瘋掉了。

因爲這不是在京城一處向百姓募股,而是面向全國的。想一想宋朝有多少有錢人了。特別是京城,家產不到十萬貫,都不算有錢人,就是家產超過百萬貫的,都有不少,當然,窮人更多……

最後就是樣品的展示。

這個新交是什麼樣子,就放在相國寺門口,大家可以親自參觀去。

京城在相國寺,還有幾十個城市,也放了樣品展示。

這是第一道露布。

第二道露布就是蒸汽機了。

它沒有銀行司那麼苛刻的條件,就是兩千萬資金爲成本,朝廷一半,私人一半。私人用錢糧帛都可以做爲本錢注入,不過申明的是,它的收益前期會很低。

這不能隱瞞的,否則最後必然會鬧將起來。

但只是前期,一旦技術進一步提高,於全國推廣起來,其收益會遠遠超過銀行司的收益。

不過還有一條露布上未寫,這個私人的募股,只限於北方,也就是所謂朔黨的大本營,用此來拉攏他們,減少未來齊商稅的壓力。

然而也有樣品,這時正是莊稼將要成熟但還需灌溉的時候,也是秋潦將要到來的時季,因此在幾個重點城市郊外,都放了樣品,讓大家參觀。

並且也派人詳細解說了它的諸多作用。

參觀後如果感興趣,那麼就能參加,與銀行司的募股一樣,還是先來先得。

蒸汽機的啥,先放在一邊,幾乎所有人看完了,都向相國寺方向跑去。

一時間相國寺門口人山人海,好在王巨早有準備,派了許多衙役維護着秩序。

在相國寺門口放着幾張桌子,桌子上則擺放着五種王巨帶過來的交子。但不是未來的交子,這幾種交子僅是樣品罷了。

邊上則是畫院用工筆畫畫的五張圖畫,這纔是未來的交子。

這也是經過爭議後的結果。

雖然這種新交確實得到諸多大臣認可,也認爲它在這幾十年內,是不易仿造的。

然而彼岸同樣掌握着各種模具,大夥終不大放心的。於是王巨與大家討論後,做了修改。

首先是顏色的修改,原來的新交主色是王巨仿造後世人民幣的主色,橘紅色,顏料是彼岸一種顏料與硃砂搭配出來的。

然而諸士大夫認爲這種紅不那麼喜慶,於是索性改成硃砂爲主料。那麼就成了硃紅色爲主色。

王巨無語,好吧,紅紅火火的新交子。

接着就是將原來的圖案縮小,圖案與其他的顏色也做了一些改動。正面兩側是銀行司與中書的印章。

反面圖案一切爲二,側面小圖分別還有宣德門、御街、相國寺、鐵塔與東水門五張小圖,上面是幣額。

這樣彼岸就不易僞造了……

實際就是不變動,彼岸也不易僞造的,因爲想僞造。只有僞造五十文以上這三種大鈔,那麼必須進口大量蜀絲、朔絲,然而彼岸雖然也開始發行交子,用的全是廣絲與浙絲。

如果僞造得少沒意思,僞造得多,僅從這一點,就能被宋朝察覺了。不過王巨補充了一句,在下面另設十六位數數字代碼,但不一定從0000000000000001到9999999999999999排列,前面加上年號。如今年則是元豐六年,那麼就可以挪出九九九以上的代碼出來,這些挪出的代碼只有銀行司的主管官員與各城市的行務官員知道,其他人皆不得過問。

王巨話外之音,那就是彼岸如果大規模僞造,因爲不知道這些代碼,必然出現許多挪出來的代碼僞交,只要迴歸到各行務手中,行務官員看到了,也就察覺到彼岸或者其他人僞造了。那麼立即稟報朝廷,想出針對辦法。

雖未說,大夥也聽出來了,有的大臣老臉一紅。

但爲了防止萬一。還是堅持着改造交子,那就改造吧。

因此現在正在調試新交子,樣品還沒有拿出來,於是先行放了工筆畫,再用王鉅獻上來的交子做實際的樣品先行展示。

“怎麼樣?”王巨向兩名堂吏問道。

張商英同樣很緊張。

正是王巨提議,朝廷下詔。以張商英爲未來銀行司使。

這可能是未來宋朝一個無比重要的官職,關係到朝廷兩千萬貫以上的收益,甚至關健到許多百姓的產業安危。

一旦張商英做好了,那麼從此以後在仕途上就會鯉魚躍龍門了。

但做不好,說不定就會成爲千古罪人。特別是它是千古以來從未有過的產物,從任何史冊裡都找不到半點借鑑的經驗。

而今天百姓對新交的認可,乃是最重要的第一步。

王巨也知道,所以派堂吏刻意去相國寺觀察了一會。

一名堂吏稟報道:“太保,張公,百姓一起被新交驚呆了,幾乎所有人都驚歎萬分。”

另一名堂吏說道:“許多百姓幾乎都不相信這是交子,有人用手摸過後,不顧樣品以後不能使用,居然要求用同樣的銅錢將這些樣品換回去。”

他感到好笑,這些樣品換回去有什麼用?

王巨也是一笑:“他們雖然好奇,但做得不傻,某帶來的樣品並不多,以後就是絕版了,頗有收藏價值。”

宋朝發展到今天,相對環境比較和平,因此開始出現了一些收藏,特別到了宋徽宗之時,甚至出現了“考古學”。

“不過無論他們出多少錢,也不會賣給他們的。”王巨又說道,這些樣品會陳放很長時間,直到新交樣品出來,纔會用新交代替其展示,新交正式發行了,展示結束。

兩名堂吏傻笑了一下,其中一人又說道:“還有的百姓發出疑問,認爲朝廷如果發行十文二十文交子,會不會虧空。”

“不會虧空,但私人想僞造,必然虧空。”王巨道。

張商英一顆心也定了下來。

實際這才勉強算是第一步。

後面的事兒還有很多,如一些高利貸商人的反抗,還有便賣一些虧損商賈抵押宅地等固定資產所產生的爭議,但也不是這些,同樣不是絲料,今年只是將框架搭起來,即便絲料不足問題也不大,除非一點絲料都沒有,那是不可能的。

同樣非是金銀價格的變動,有了王巨那些文字的洗腦,在這幾年內,只要王巨小心謹慎,金銀是不會出現大的波動。

其實最大的問題,是大家包括張商英在內根本想不到的,那就是百姓對它的真正認可。

非是原來的舊交,它的數額終是不大的,而現在一旦正式發行,最少就是幾千萬貫!

必須讓這幾千萬貫龐大的交子,都得到認可。

這纔是最最重要的前提所在。(~^~)

第458章 胃口好第629章 條件(上)第476章 鼓聲(下)第860章 堯舜(上)第814章 狗不如第231章 迷惑第360章 一句話第256章 上火把第516章 死亡樂章(五)第592章 修房子第561章 扯皮第723章 親戚關係第452章 一路向北(上)第500章 大殺器第68章 悲催的馬政第252章 地獄(下)第457章 拿捏(下)第812章 想不到的人第9章 震盪第52章 不能得罪的人第444章 二王(上)第381章 五分心第778章 瘋了第682章 嚇一嚇第528章 開胃菜(中)第443章 市易第209章 真相第576章 錦衣晝行(下)第400章 二王(下)第773章 開業第322章 小痛痛第512章 死亡樂章(一)第478 鼓聲(續下)第756章 第一步第206章 重諾第798章 風雪定天都第453章 三十萬第220章 三次點集(上)第511章 不好解決的問題第685章 打開天窗說亮話第90章 好兆頭第630章 條件(下)第298章 舅舅們(上)第820章 屍車第43章 大哥第714章 有點難聽第411章 第一天第361章 很軟很暖和第574章 維穩第332章 水與火第770章 最嚴厲的處罰第793章 大捷(下)第451章 十將·雪城第687章 飛錢司第683章 文豪的產生(上)第47章 奇蹟之戰(四)第799章 不敢碰第219章 賀蘭硯第38章 垂涎第217章 王巨的審判(上)第224章 心驚肉跳第813章 青唐第一名將第646章 長城(下)第451章 聖斷第451章 十將·雪城第803章 真正的太傅第219章 賀蘭硯第219章 賀蘭硯第531章 斬第337章 白衣女子第815章 溫馨第780章 二桃殺三士第87章 鬧大吧(六)第864章 最後三十里第447章 一頃第863章 遺臭萬年第833章 贊普的人選第460章 最大的底牌(上)第156章 文臣(下)第380章 桑弘羊第195章 **(上)第810章 黑白顛倒第603章 幾振(上)第678章 溫水之戰(下)第242章 大順大順(下)第561章 扯皮第37章 魅影第254章 早晨的故事第398章 困惑第22章 禍福第816章 響第781章 真正的助手第825章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第452章 爭標第338章 小人第91章 第一躍(一)第615章 威名(上)第123章 妹夫生猛第661章 自曝第390章 大智慧大勇氣
第458章 胃口好第629章 條件(上)第476章 鼓聲(下)第860章 堯舜(上)第814章 狗不如第231章 迷惑第360章 一句話第256章 上火把第516章 死亡樂章(五)第592章 修房子第561章 扯皮第723章 親戚關係第452章 一路向北(上)第500章 大殺器第68章 悲催的馬政第252章 地獄(下)第457章 拿捏(下)第812章 想不到的人第9章 震盪第52章 不能得罪的人第444章 二王(上)第381章 五分心第778章 瘋了第682章 嚇一嚇第528章 開胃菜(中)第443章 市易第209章 真相第576章 錦衣晝行(下)第400章 二王(下)第773章 開業第322章 小痛痛第512章 死亡樂章(一)第478 鼓聲(續下)第756章 第一步第206章 重諾第798章 風雪定天都第453章 三十萬第220章 三次點集(上)第511章 不好解決的問題第685章 打開天窗說亮話第90章 好兆頭第630章 條件(下)第298章 舅舅們(上)第820章 屍車第43章 大哥第714章 有點難聽第411章 第一天第361章 很軟很暖和第574章 維穩第332章 水與火第770章 最嚴厲的處罰第793章 大捷(下)第451章 十將·雪城第687章 飛錢司第683章 文豪的產生(上)第47章 奇蹟之戰(四)第799章 不敢碰第219章 賀蘭硯第38章 垂涎第217章 王巨的審判(上)第224章 心驚肉跳第813章 青唐第一名將第646章 長城(下)第451章 聖斷第451章 十將·雪城第803章 真正的太傅第219章 賀蘭硯第219章 賀蘭硯第531章 斬第337章 白衣女子第815章 溫馨第780章 二桃殺三士第87章 鬧大吧(六)第864章 最後三十里第447章 一頃第863章 遺臭萬年第833章 贊普的人選第460章 最大的底牌(上)第156章 文臣(下)第380章 桑弘羊第195章 **(上)第810章 黑白顛倒第603章 幾振(上)第678章 溫水之戰(下)第242章 大順大順(下)第561章 扯皮第37章 魅影第254章 早晨的故事第398章 困惑第22章 禍福第816章 響第781章 真正的助手第825章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第452章 爭標第338章 小人第91章 第一躍(一)第615章 威名(上)第123章 妹夫生猛第661章 自曝第390章 大智慧大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