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4章 一路向北(下)

“王君萬,延州已經派兵去了金湯城,你也帶領部下,前往金湯城,不要太快,但聲勢要大。這樣才能將金湯城的夏軍逼走。”王巨說道。

這一戰戰果已經足夠了,錦上添花可以,但不必要付出慘重的犧牲去錦上添花,攻城戰西夏人不善長,宋軍同樣頭痛。金湯城雖然不能稱爲固若金湯,但在西夏前線諸堡砦,它幾乎接近了固若金湯,最少能算得上一座高大雄偉的保砦。

所以王巨試圖不戰而屈人之兵將金湯城拿下。

另外這個堡城中還有大量的糧草,只要敵人撤離,這些糧草就能爲宋軍所得。

馬上這個糧草問題也輪到王巨頭痛了。

“明公,這個,”王君萬支支吾吾。

“君萬,這一戰,你的功勞足夠多了,難不成你想封狼居胥?

封狼居胥指霍去病從代郡出兵兩千多裡,越過離候山、渡過弓閭河,與匈奴左賢王接戰,殲敵七萬多人,乘勝追殺至狼居胥山,在狼居胥山舉行了祭天封禮,在姑衍山舉行了祭地禪禮,兵鋒一直逼近到了瀚海(貝加爾湖),經此一戰,匈奴遠遁,使漠南無王庭。有一部分人就向歐洲逃去,然後歐洲的第一次上帝之鞭便來了。

自此以後,封狼居胥成了漢人軍功的最高成就之一。

但在宋朝幾乎不大可能,除非滅掉西夏,得到大量戰馬,否則沒有騎兵,到了大漠上。那可能是送死去的。

不要問霍去病同樣以步兵爲主。那時候有馬蹬嗎?

當然。王巨是開了一個小小的玩笑,王君萬雖然此時信心滿滿,也不敢說自己能封狼居胥啊。

王巨又說道:“戰爭實地進入尾聲,功勞並不多了,也要給其他人磨礪的機會,就象我這次,沒有章質夫協助謀劃,能否制訂出大勝的計策?你一路隨我前來。最是清楚不過,這個謀劃有多難?”

有多難,王巨在外表上看不出來的,必須保持一種從容的樣子,以便給大家信心。不過劉昌祚、王君萬兩人也僥倖參與到謀劃,知道真實的內幕。

總之,這一戰並不能反映出兩國軍隊真實的水平,主要還是陰謀詭道取勝,那怕是最後的會戰。之所以大勝,是因爲一再壓迫敵人的士氣。動援自己的士氣,士氣落差大。地形,合理的調兵遣將。如果憑藉這一戰,就認爲宋軍天下無敵了,那等於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

“未來會戰還是如此,諸將配合,纔是關健,朝廷不能指望就是你一員能用的大將,要有許多君萬,最好有二十個,三十個。那麼再有一個合格的主帥,後方的支持,下次大會戰還會勝利。只要來上兩三次這樣的會戰,西夏不攻自破。”

這一將過後,許多將領將會陸續退出舞臺。

比如竇舜卿,就漸漸感到體力不支,王巨不得不讓他負責押運糧草。

這項任務不用那麼日夜兼程,但實際也很重要,如果不是一個有經驗的老將,萬一讓西夏人將糧草劫了,大事休矣。而且往後去就是敵境了,當然,在敵境不會用戰俘押糧草,戰俘押運的地點也僅是大順城、白豹城,後面則是宋朝官兵與民夫的任務。不過在敵境,什麼事情都能發生。這得需要一個有經驗與穩重的老將,老竇無疑也是不二人選。

除了竇舜卿外,還有楊文廣、劉闃以及環州的和斌,這幾個人都老了。

就包括李三狗,也要漸漸退出舞臺。

不過中生代卻有很多名將,姚氏兄弟、燕達、高永能、苗授、劉昌祚、周永清等人,這些人不但會打會指揮,性格也好,不過想讓他們走上舞臺,就要給他們成長的空間。

相對於前面這數將,王君萬的性格確實有點兒糟糕,只是王巨未說出來。

“明公,不用再說,我去了。”王君萬不好意思地說。

王君萬帶着手下前往金湯城。

劉闃與劉紹能則帶着騎兵一大早奔向馬嶺川,支援西線會戰。

竇舜卿押着戰俘戰馬,一大早返回柔遠寨,這些戰俘大部分人繼續押向慶州,讓他們來承擔押運糧草之職,任務還有很多,不僅慶州這塊,往後去,還要從後方押運大量的糧草。

王巨戰前“透支”,讓諸村寨百姓將糧草與牲畜家禽一起交給諸堡砦官兵,因此一下子諸堡砦得到了大量的糧草。但百姓回來了,必須要返回糧食給他們,這就要從後方慢慢調運。這些戰俘來得正是時候。至少在勞力上,不用勞煩百姓了。除了糧草,還有很多事務,王巨挾借大勝之勢,生生從西夏的橫山啃掉一大塊。但啃下來得守住,必須修建十餘箇中型以上的堡砦。甚至可能象北宋末年那樣,於此置軍。

這又需要很多勞力,還有呢,西夏來了,雖然清壁清野,然而西夏人拆了很多房宅,既然官府提前就做過承諾,現在就必須要出人工與錢帛替他們重建家園。

如果不是手中有這些龐大的戰俘,僅是勞力,馬上就讓王巨頭痛了。

不過竇舜卿主要的任務還是糧草,此外,柔遠寨自城東七八里一直到白豹城,這一路不知道有多少屍體。屍體還需要甄別,宋軍的遺體要帶回家,西夏人要尋地埋藏,否則準得將回來的百姓嚇着。

楊文廣繼續在周邊地區搜尋夏軍。

此刻白豹城只留下歸娘浪埋一部兵馬,十分地安靜。

“明公,爲什麼不挾此大勝,挺進靈州?”歸娘浪埋問。

多好的時機哪,至少蔡挺會配合王巨的,延州郭逵雖然未必會配合王巨,但那個韓相公爭功都爭到了慶州。那麼韓絳回到延州。延州同樣會撥出一部兵馬。

經此大敗。西夏還能抽出多少兵馬反抗?

王巨搖頭說道:“沒錢了。”

不但沒錢,一旦面臨滅國,西夏魚死網破的反抗,宋軍仍面臨着一些不可預料的風險。

因此王巨自去年起就做了一些安排,一個讓所有人都想不到的安排,賀蘭硯!

至少現在還不是滅掉西夏的時候。

“沒錢了?”歸娘浪埋一臉的不可思議。不要多,就是將陝西路富人的一半財產抽出來,也足以支持滅夏戰爭了。怎麼沒錢了?

這個問題王巨還真不能回答啊。

就象明末。李自成起義,難道明朝窮嗎?明朝也不窮,窮的是國家財政收入,只要明朝那些地主們拿出二十分之一的財產捐獻,陝西的災荒問題便可以解決,李自成何來的起義土壤?清人又如何得以入關?

“西邊的那邊戰事不知道怎樣了?”

“浪埋,勿用擔心,你小視了劉昌祚將軍。”

那纔是大宋第一良將。

仁多零丁在繼續撤兵,不過這時候苗授帶着兵馬果斷跟上。

夏軍撤退,他帶領着手下。就在後面殺敵。夏軍反擊,他立即命令手下嚴陣以待。就地防禦。當然他這點兵馬不會放在仁多零丁眼中,不過這裡是山溝,兵馬再多發揮不了用場,相反的因爲反擊,而會耽擱時間。

苗授的兵馬不怕,可後面哪。

仁多零丁只好抽出最強大的步兵殿後,一邊與苗授的部下作戰,一邊繼續前行。

實際這時,他的部下士氣也變得低落。

前面不遠就是西夏領土,可到了西夏地盤上,又能如何?後方的兵力一起抽光了,宋軍就是追到沒煙峽,也沒有救兵過來。

但他們連西夏疆土都休想到達了。

兩軍不停地糾纏着,看到西夏人一起逼到了這條几十里長的山溝裡,種古讓種誼率軍也尾隨跟上了,他懂的,王巨提撥自己這個小弟弟,那麼就給他立功機會吧。

高敏也請求出戰,種古同樣同意。

高敏走了,劉昌祚的大軍浩浩蕩蕩來了。

隨着劉闃帶着幾千騎兵也殺過來。

並沒有結束。

看到正午過去,罔藏逋派出人,請求投降,但提出條件,我們投降可以,必須讓我們回家。

如果在上午,他談條件還可以,現在談條件,周永清根本就不理睬他。戰馬是好,可是這麼多戰俘豈不是更好?但他讓幾座大營前面懸掛了一個牌子,上面一行大字:“投降請進。”

主動投降地請過來。

但沒有效果,於是高敏又掛上一個牌子,上書一行大字:“申時不降者死!”

申時就是下午三到五點鐘,不過從字面意思上來看,不是指五點鐘,而是指三點鐘!

這時早就一點多鐘了,給他們留下的時間只有一個來小時。

這個牌子一掛,罔藏逋下令都不管用了,無數夏軍紛紛放下武器,向宋營奔去。不管未來下場如何,總比死強吧。

而且從昨天下午,他們軍營中就缺少做飯的柴禾了,以至將夜裡取暖的褥草都拿來做飯。難不成真的從現在起,開始吃生馬肉?

也不用打了,只要到夜晚,自己兒就自動炸營了。

罔藏逋長嘆一聲,撥劍自殺。

不管怎麼說,最後他死得還是很壯烈的,以至周永清刻意命人替他打造了一副棺柩下葬。

西夏三軍投降,周永清安排人手,將他們先行關押在永和寨,隨後帶着大軍也追了下去。

現在仁多零丁後面吊着的不僅有苗授的部下,還有種誼、高敏、劉昌祚、姚兕父子、曲珍、林廣、李三狗、顧永平、楊培、劉闃以及周永清各自的部下。

前面還有呢。

其實這時的宋軍兵力已經超過了仁多零丁的兵力。

當然仁多零丁手上的騎兵數量更多,但在這個山溝地區,甚至還不及柔遠寨那道山溝寬闊,騎兵能發揮多大作用?

仁多零丁知道不妙,不停地看着日頭,不停地催促着軍隊加快速度。

就在這時。前面斥候稟報。說前面又有宋軍在大落乾川口築下柵牆。

仁多零丁一聽腦袋都要炸開了。

他繼續讓三軍前行。然後騎馬到前面看。

前面就是宋軍的柵牆,可能也是從早上開始緊急築的,因爲時間的關係,東側柵牆略薄弱一點,沒有完全築好。但當真如此?

現在仁多零丁有些意會了,其實若不是有和斌與郭成的一萬援兵到來,即便肅遠寨下的那道柵牆,他們也要攻很長時間。才能攻破。不過有了和斌這支援兵到來,劉昌祚“擅自”改變了王巨的計劃,讓種古提前放行,減少不必要的傷亡,但必須要將仁多零丁的大軍逼入到這道山溝。然後和斌率領一萬涇原路來的宋軍,昨夜夜行軍到達這裡,天明時搶修了這道柵牆。

但不是完全堵死,否則西夏人就要拼命了,況且這裡的山峁矮小,仁多零丁手下的兵馬龐大。

所以刻意讓東柵牆不完善。

仁多零丁想不到就是陰謀。想到了也是陽謀。

無論想到想不到,宋軍留下這個缺。他只能選擇強攻。

攻防戰再次開始。

酣戰了大半個時辰,天色臨近傍晚,和斌才說道:“放。”

放開東柵牆。

但這時劉昌祚已經率領兵馬趕了上來。

主要是士氣太低落了,仁多零丁想了想說:“丟下輜重,迅速撤退。”

不要問晚上怎麼辦了,得闖過這道死亡線。

苗授與劉昌祚先後下令:“清掃路障,任何人撿戰利品,斬首以問。”

“追殺。”

三軍在後面涌了上去。

如果是正面碰撞,勝負都不大好說,可關健這時候有多少西夏人還有勇氣繼續作戰,況且前面的道路已經讓開。

甚至仁多零丁自己都明智的沒有下令,讓三軍調頭反抗,而是催促大家快撤。

那就逃吧,但也不那麼好逃的,他們從東柵牆撤退,和斌與郭成帶着部下在西柵牆後面不停地放箭,這一壓迫,逼得夏軍不得不順着更東面狹隘的通道逃向大落乾川。

然而這一擠,又開始出現了自相踐踏。

仁多零丁提前派出了執法隊執行軍法都不管用。

在後面宋軍瘋狂的狡殺下,越來越多的夏軍涌入這條通道。眨眼間這條通道便成了死亡峽谷。

不僅如此,劉闃又率領着騎兵到達了。

數千騎兵涌入到前線,立即使得宋軍戰鬥力得到加強,而且不久,周永清又帶着大軍接近這裡。雖然還有一段距離,不過能看到周永清的部下,能看到了他的軍中大旗。

這一撥撥的宋軍到來,終於殿後的夏軍喪失了戰鬥的勇氣,也調頭開始了逃跑。

“殺。”和斌說道。

他們是在前面的,因此立即殺出來,隨着西夏中軍糾纏下去,以求最大限度地殺傷敵人。

前面是宋軍,身邊還是宋軍,身後是更多的宋軍,終於在宋軍的呼喊下,夏軍又開始紛紛投降。

這一路夏軍的遭遇可能比樑乙埋那路夏軍稍好一點,可還是很慘,宋軍連連追了一夜,差一點追到了蕭川的葫蘆河畔。

其實能追殺到這裡,也是各個主將之功。特別是劉昌祚部與和斌部,和斌昨天起程,只休息了三個時辰,又趕到大落乾川口,接着大戰。劉昌祚部同樣如此,先是參與了柔遠寨之戰,接着又趕到淮安鎮。昨天白天又急行軍八十里,插到大落乾川口。兩軍能瘋狂地追擊一夜,這已經算是創造了一個奇蹟。

所以三軍睏乏,大半士兵都跑不動了,因此劉昌祚才停下追擊,小息了一會,押着戰俘戰馬,向肅遠寨返回。

太陽冉冉升起,王巨深深呼吸着清晨新鮮的空氣。

春天腳步終於來臨了,如果站在萌門三岔哪裡,能看到冰牆到了正午時迅速地在融化着,大滴大滴的水珠順着光滑的牆體流向地表。但春天來的正是時候。

王君萬、楊文廣與歸娘浪埋正在清點兵馬。

王君萬不願意去金湯城,然而他剛剛出兵不久,金湯城的夏軍看到兩部宋軍滾滾而來,嚇得魂飛魄散,立即撥馬就逃向西夏。

西夏人既然逃了,郭逵也得到了金湯城,王君萬任務完成了,立即調頭回來。

王巨也無奈地苦笑,那麼就向北方進軍吧。

三軍一路向北。

自從李元昊侵奪白豹城後,白豹城的北面,宋軍根本就沒有進入過。從現在起,他們每向北行軍一步,都在創造着歷史。

第372章 欣喜若狂第226章 底氣第353章 種諤不死,邊事不己(下)第247章 九屍迎客(一)第798章 風雪定天都第209章 真相第703章 大事(下)第662章 破城第一百〇四章 公主怎麼辦下第307章 南方第468章 旅(上)第783章 如履薄冰第685章 打開天窗說亮話第266章 龍手(上)第812章 想不到的人第52章 不能得罪的人第784章 曼尼普爾第780章 二桃殺三士第161章 立威(上)第365章 鞭屍第626章 不是不想第603章 幾振(上)第305章 獻舞(下)第478 鼓聲(續下)第642章 原來是虎(上)第534章 小孩子第796章 露底第732章 愛國人士(上)第373章 增兵第52章 不能得罪的人第359章 聰明人第805章 授業第240章 保衛家園第95章 第一躍(五)第494章 會戰開始(上)第244章 蕃奸第108章 姐第15章 夏國劍第55章 後悔的趙禎第707章 會不會殺人第705章 殺母(下)第213章 重要與派不上用場第90章 好兆頭第388章 交好他第485章 人樣子第510章 雪祭第637章 一念之間(上)第612章 北部灣海盜第99章 王巨的妙計第638章 一念之間(下)第316章 直臣第671章 新的開始第459章 空談嗎?第381章 五分心第389章 那個名字第358章 不可傳第691章 不滿第503章 大轉移第440章 天知道呢第835章 同意第194章 東澗橋(下)第460章 最大的底牌(上)第323章 吃柿子第485章 人樣子第634章 足跡第724章 孤臣?第229章 有些歡喜有些憂(下)第606章 冒泡(中)第612章 北部灣海盜第517章 死亡樂章(六)第106章 捉他第297章 胡鬧(下)第453章 膽大包天(上)第529章 開胃菜(下)第350章 大家比着坑(下)第19章 天翻地覆第403章 私軍(上)第286章 周郎顧曲,瓊娘亂弦第305章 獻舞(下)第235章 孩子氣第359章 聰明人第843章 朔正第344章 天下第一女(上)第188章 玩於股掌第782章 捨得第60章 拒第747章 六個大禮第93章 第一躍(三)第719章 雙鵰第615章 威名(上)第541章 放過樑乙埋第379章 不可行第795章 讓(下)第654章 不會吧第700章 另一個世界(下)第529章 開胃菜(下)第42章 爲難第658章 海戰(中)第32章 山那邊的人第155章 文臣(上)
第372章 欣喜若狂第226章 底氣第353章 種諤不死,邊事不己(下)第247章 九屍迎客(一)第798章 風雪定天都第209章 真相第703章 大事(下)第662章 破城第一百〇四章 公主怎麼辦下第307章 南方第468章 旅(上)第783章 如履薄冰第685章 打開天窗說亮話第266章 龍手(上)第812章 想不到的人第52章 不能得罪的人第784章 曼尼普爾第780章 二桃殺三士第161章 立威(上)第365章 鞭屍第626章 不是不想第603章 幾振(上)第305章 獻舞(下)第478 鼓聲(續下)第642章 原來是虎(上)第534章 小孩子第796章 露底第732章 愛國人士(上)第373章 增兵第52章 不能得罪的人第359章 聰明人第805章 授業第240章 保衛家園第95章 第一躍(五)第494章 會戰開始(上)第244章 蕃奸第108章 姐第15章 夏國劍第55章 後悔的趙禎第707章 會不會殺人第705章 殺母(下)第213章 重要與派不上用場第90章 好兆頭第388章 交好他第485章 人樣子第510章 雪祭第637章 一念之間(上)第612章 北部灣海盜第99章 王巨的妙計第638章 一念之間(下)第316章 直臣第671章 新的開始第459章 空談嗎?第381章 五分心第389章 那個名字第358章 不可傳第691章 不滿第503章 大轉移第440章 天知道呢第835章 同意第194章 東澗橋(下)第460章 最大的底牌(上)第323章 吃柿子第485章 人樣子第634章 足跡第724章 孤臣?第229章 有些歡喜有些憂(下)第606章 冒泡(中)第612章 北部灣海盜第517章 死亡樂章(六)第106章 捉他第297章 胡鬧(下)第453章 膽大包天(上)第529章 開胃菜(下)第350章 大家比着坑(下)第19章 天翻地覆第403章 私軍(上)第286章 周郎顧曲,瓊娘亂弦第305章 獻舞(下)第235章 孩子氣第359章 聰明人第843章 朔正第344章 天下第一女(上)第188章 玩於股掌第782章 捨得第60章 拒第747章 六個大禮第93章 第一躍(三)第719章 雙鵰第615章 威名(上)第541章 放過樑乙埋第379章 不可行第795章 讓(下)第654章 不會吧第700章 另一個世界(下)第529章 開胃菜(下)第42章 爲難第658章 海戰(中)第32章 山那邊的人第155章 文臣(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