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8章 第二國(下)

“納薩考恆哈耶……”

“華錄,請翻譯,”王巨表示頭大,因爲一句都聽不懂。

“訶黎跋摩說他對大宋一直很友好,爲何上人率領大軍進攻佔婆?”

兩國軍隊正在裡州那邊作戰呢,但這個不好說,畢竟這些流民一旦涌到占城,占城國那就亂掉了,換誰做國王,都會阻止的。至於占城想做漁翁,在後面撿便宜,佔據佈政三州後又佔據義安州,這個同樣有爭議。但王巨的做法也多少佔據着一些道義,比如你們占城不當侵佔義安州,這裡是你們占城人的地盤嗎?比如開始小股流民在義安州流竄,這個流民是在俺們地盤上流竄的,你們爲何要派軍隊伏擊?

但王巨不想扯這個皮了,這些君臣都成了自己大軍的階下囚了,用得着扯皮嗎?

王巨索性打斷他的話,說道:“華錄,請翻譯過去,我還會承諾讓他做占城國的國王。”

華錄愣了一下,不過還是忠實地翻譯過去。

訶黎跋摩與占城國的這幾十名大臣一起不作聲了,驚訝地看着王巨,不知道他葫蘆裡賣的什麼藥。

王巨說了這一句,努了一下嘴,王紫山帶着官兵將這些大臣押下去,只留下訶黎跋摩一個人。

“訶黎跨摩,本官還有其他的承諾,在這支官兵之後,我朝將會派出更多的官兵到達,因此本官可以扶持你改革占城國的制度,讓你的子孫永襲爲占城王。”

從宋朝立國後,占城一共出現十一位國王:波羅密首羅跋摩一世、因陀羅跋摩四世、因陀羅跋摩五世、毗闍耶跋摩、訶黎跋摩二世、建毗陀跋摩四世、闍耶僧伽跋摩二世、闍耶波羅密首羅跋摩一世、拔陀羅跋摩二世、律陀羅跋摩三世、訶黎跋摩三世。

現任的這個訶黎跋摩三世只是姓訶黎跋摩。而非是訶黎跋摩二世的兒子。

這是婆羅門教造成的結果。

從事宗教事務的僧侶爲婆羅門。

執掌行政事務與軍事權力的世俗貴族是剎帝利。

從事生產的平民叫吠舍。

低賤的奴隸則是首陀羅。

但占城國的婆羅門教略略有些不同。受中原文化影響。剎帝利手中的實權往往比婆羅門擁有的實權還要更大。

不過兩個權貴集團一直相互制約着,如果一個國家做得不好,往往就被兩大集團推選出一個新的剎帝利,也就是世俗貴族擔任國王。因此在占城國很難實現子承父襲的皇權制度。

訶黎跋摩聽完華錄翻譯後,不相信地看着王巨。

因爲他認爲王巨不可能實現。

王巨說道:“不要看我,我說了就可以替你實現。”

“如何實現?”

“黎訶(黎訶是姓,跋摩乃是王,國王的意思)。你們占城的賓童龍地區反叛了吧(今藩朗,占城國最南部地區,往南就是湄公河三角洲,但現在屬於真臘人地盤)?他們爲何能反叛成功,乃是你們占城國內許多婆羅門與殺帝利勾結,才讓他們反叛成功的……”

訶黎跋摩眼睛一亮。

王巨心說,通過一些跡象來看,這個訶黎三世比他的前任律陀羅三世要聰明能幹得多,只要不笨那就好辦。

“這是我的誠意之一,誠意之二就是幾天後。根據你的需要,裡州難民就會離開。或者轉向真臘……”

訶黎跋摩立即彎腰施禮。

但什麼時候離開,這個幾天是幾天,還是幾十天,王巨就沒有說清楚了,又繼續說道:“此外,我們可以派駐一支軍隊幫助你,但這個時間不會太長久,同樣根據你的需要,到你不需要之時,這支軍隊也隨着離開你們占城。並且我們還會協助你們將賓童龍地區的叛亂平定。”

“啊,啊,”訶黎跋摩都不相信了,若是這樣王巨幹嘛來入侵?

“當然,我也有幾個條件,第一個條件,你們占城自此以後誠服我們大宋,當然,這是你們付出的,但會得到我們大宋的庇護,包括適度協助你們對付強大的真臘人。不知你能否答應?”

這是客氣地說法,這份上不答應也得答應了。

“另外你必須隨我的手下進京一趟,覲見我朝陛下,但你放心,一我們大宋陛下不會扣留你,呆上幾天,讓你吃好喝好,還會給予你一些賞賜,就讓你回來繼續做占城的國王。如果你不放心,我們還可以寫上契約。”

還是客氣地說法,就是王巨派人將訶黎跋摩押到開封去,訶黎跋摩又能如何?

訶黎跋摩猶豫了好一會兒,只好答應。

王巨對華錄說了一句:“在路上你想辦法教導他說一些漢語,最少讓他能做到基本的交流。”

“喏。”

“再者,既然歸於我朝,自此以後,凡是我朝海商來此泊船交易,只能徵一半稅賦,以示尊敬。”

這一要求真的很人道,即便不讓占城徵稅,訶黎跋摩難道不答應?但想要長久羈縻,必須做一些讓步。

訶黎跋摩聽完華錄翻譯後,立即答應下來。

“爲了以後互相交流,你們占城必須推廣漢語與漢字。”

這個要求同樣不過份。

“還有,你們既然將佈政三州割讓給了交趾,我朝滅掉交趾,就要接收交趾的遺產,所以疆域必須還是以地哩州與烏州的分界線爲兩國疆域。”

實際地哩佈政三州王巨興趣不大,因爲自義安州起,就直接與真臘國開始有疆界了,以前交趾擴張,多次從義安州向真臘發起進攻。交趾國土狹小,那怕擴張一點領土也是好的,但對於宋朝來說。沒必要在南方分去太多精力。如果佔領佈政三州。意味着與真臘的直接疆界線更長。以後必然有糾紛與戰爭產生。而這三州又過於狹長,難以構成縱深防禦,如果不是占城貪婪,即便交給占城,也不是不可以。

他前世也是如此,南海大家共同開發吧,也就是大家共同擁有吧,但不行。就是這麼幾個小國家,卻拼命想將天朝徹底排除於南海之外。藏南擱置起來,兩國和好吧,實際就是默視阿三侵佔藏南了,但阿三不滿足,他們還想要整個大XZ。正是他們這種貪婪,反而逼得天朝不好再做退讓了。

道理一樣,只要王巨在這種勝利下都做了退讓,反而會激起占城人以後的覬覦之心。

說這話時,王巨腦海裡浮現着那三州的地形圖。在這三州的西部就是高大的長山山脈,他心中說。只能利用這個長山山脈佈置一些防禦工事了。

“不會,不會,我們只要那三州。”

“你們爲何派軍民進入義安州!不要忘記了,你們占城還是我們中國的地盤!”王巨怒喝道。

這話兒說得也不大正確,如今占城經過多次擴張,面積比原來的日南郡更大了,不過主體還是漢朝的日南郡。

“是,是,是。”訶黎跋摩被王巨一喝,一下子清醒過來。

不過他這種思想可是一個很不好的動態,於是王巨恫嚇道:“我們談妥後,我會派人於邊界處建一座長城,以此區分兩國疆域。就是這些,當然,你可以不同意,我不介意再扶持一個剎帝利擔任占城國的新國王。”

“我同意,我同意。”

“那麼那些婆羅門與剎帝利勾結賓童龍人反叛的,請速將名單寫給我。”

“好的。”

王巨也找來紙筆,但他寫的是奏摺。

他寫了這次用兵用意,如果不震懾,占城又會象唐朝那樣,意欲攻佔整個交趾。但在唐朝時,百姓還是忠於中國的,現在經過交趾的洗腦,百姓不但不忠於中國,相反的他們對中國反而很仇視。這也是王巨席捲,然後請求朝廷遷徙百姓過來定居的原因。

要地不要人!

不過因爲是從內陸遷徙,百姓數量很少,頂多十幾萬戶,相比於若大的交趾,這點百姓疏散下去,人口仍然很稀少。可能以後一部分交趾百姓會返回,但這些百姓未必能堪用,至少不經過十幾年大治,是休想他們忘掉仇恨了。

所以以後交趾在很長時間內,力量不強大,必須靠從廣南那邊調兵過來拱衛。但如果與占城糾纏上了,不但不利於治理,反而戰火不休,朝廷得到交趾不但不利於國家,反而分散了精力。因此這纔出兵占城,給予占城人震懾,來換取交趾的長久和平。

不過這個東南半島不僅是占城一個國家,還有更強大的真臘國。

占城被交趾屢屢打敗,又被宋軍多次打敗,馬上還要平定賓童龍地區,這個平定王巨不會打算出動主力的,主要的還是讓占城人自己去平定,宋軍在邊上做一個幫手。那麼占城軍隊還會產生大量死傷。

也就是說占城馬上就要進入衰敗狀態,他們與交趾有仇,與真臘人在五代更替時也打了好長時間,同樣有仇。面對正在衰退的占城,另一邊急欲擴張的真臘會怎麼做?

真臘現在的國王乃是曷利沙跋摩三世,曷利沙跋摩在梵語中就是戒日王,這個還不噁心,真臘還有闍耶跋摩,人家不滿足做真臘的國王了,而要做整個宇宙的國王(闍耶跋摩,輪轉王,宇宙王)。

所以真臘人醒悟過來,十之八九,就會對占城用兵,一旦讓真臘吞沒了占城,等於將交趾半包圍起來。那時候宋朝就會真頭痛了。

因此王巨雖用兵占城,但不會大肆破壞占城,僅是震懾,讓它成爲宋朝的一個羈縻郡國,再逼迫他們學習漢語漢字,以便讓他們以後對宋朝更忠誠親近。

扶持占城,讓他們與真臘人作戰,那麼宋朝就可以安心發展交趾。

一旦交趾人煙稠密,就不用擔心這些國家侵犯交趾了。不過在這個人煙稠密之前,必須有一個平穩過渡時間。

從這個角度來考慮,更應當要出兵占城,不然占城爲什麼聽宋朝的話?

實際王巨考慮更多。

當時他也考慮過讓百姓席捲,不過立即就放棄了這個想法。太狹長,不易防禦,弄不好就陷在這個占城了。遷徙百姓數量不多,攤派在交趾各地,都嫌數量少了,如何再攤派百姓來占城?

不攤派百姓過來,而是駐紮官員官兵,不過占城與大理不同,駐紮的官兵少了不管用,多了不值。若無官兵,僅是官員,那麼來了也是一個傀儡官。

於是就有了這個“人道”的政策。

然而這個就沒有必要寫在奏章上。

王巨寫完了,訶黎跋摩也寫完了。占城的文字王巨同樣看不懂,不過能看出來是一個個人名字。他將紙頭放下,說道:“名單上的名字太少了。”

想了想又說白了:“訶黎,我軍不會在你們占城久駐,一旦撤退,你真能保住自己的地位,還能象中國那樣世襲,你的子孫做占城的國王?”

大清洗吧。

對你有意見,有聲望號召力的剎帝利、婆羅門,一起寫出來,然後俺纔好用勾結賓童龍的名義,將他們處決抄家……不抄家俺那來的財富?

毗闍耶城中開始了清洗,奏摺則用快馬遞向京城。

兩府幾個大佬整個傻眼,這纔多少天哪,第二個國家又被滅掉了。而且他們現在接到了王巨呈到京城的情報,這個王巨不隱瞞的,既然想經營交趾了,得讓朝中的大佬們知道南方的情況,他們也知道占城是東南半島五極力量之一,不要看他們國家小,但戰鬥力也比較強大。

吳充則是喃喃道:“這纔是第二國……”

還沒有完呢,在後面王巨說了一些話,然後正式向朝廷討要兵將了,五千騎兵,三千川兵,熊本、苗授、劉昌祚……

第28章 高人第49章 惡人自有惡人磨(下)第98章 祭父第265章 朱序(下)第291章 一扇窗第30章 以直報怨第345章 天下第一女(下)第498章 後方第12章 殿下(上)第426章 楚懷王第709章 聖儒(下)第479章 貪婪第493章 夜襲(下)第841章 一土蓋天第145章 衙內第339章 國賊第599章 白衣(下)第682章 嚇一嚇第725章 斷錯了第660章 漁翁第817章 一波波第714章 有點難聽第822章 是他第54章 插釵第97章 放榜(下)第569章 戲耍(上)第405章 頂替第488章 泄露第767章 控訴第42章 爲難第93章 第一躍(三)第32章 山那邊的人第516章 死亡樂章(五)第71章 天塌了第83章 鬧大吧(二)第599章 白衣(下)第264章 朱序(上)第568章 隱患第177章 買撲第862章 崩第250章 九屍迎客(四)第834章 浴火重生第173章 攏心第857章 割土(下)第196章 破\處(下)第539章 會戰(四)第476章 鼓聲(下)第149章 東華唱名(下)第92章 第一躍(二)第323章 吃柿子第613章 虯髯客第184章 子午山剿匪記(上)第227章 燒酒戰爭第827章 紙老虎(下)第220章 三次點集(上)第768章 反轉(上)第99章 王巨的妙計第49章 惡人自有惡人磨(下)第793章 大捷(下)第268章 龍手(下)第517章 死亡樂章(六)第137章 快意恩仇(下)第217章 王巨的審判(上)第473章 迷宮(下)第581章 最強最不要臉的吼聲第364章 十萬火急第780章 二桃殺三士第642章 原來是虎(上)第9章 震盪第261章 家第229章 有些歡喜有些憂(下)第784章 曼尼普爾第725章 斷錯了第379章 不可行第514章 死亡樂章(三)第129章 吹三秦第137章 快意恩仇(下)第587章 燕歸來第685章 撈人第507章 逆轉(上)第451章 聖斷第220章 三次點集(上)第412章 掣天大樹第513章 死亡樂章(二)第738章 哭第260章 屹立(下)第454章 美麗的物事第500章 大殺器第219章 賀蘭硯第728章 黃河第564章 退一步第116章 四告(下)第814章 狗不如第186章 子午山剿匪記(下)第119章 三個規則第571章 貴人第84章 鬧大吧(三)第319章 加強版韓琦(上)第622章 都在變第699章 另一個世界(上)
第28章 高人第49章 惡人自有惡人磨(下)第98章 祭父第265章 朱序(下)第291章 一扇窗第30章 以直報怨第345章 天下第一女(下)第498章 後方第12章 殿下(上)第426章 楚懷王第709章 聖儒(下)第479章 貪婪第493章 夜襲(下)第841章 一土蓋天第145章 衙內第339章 國賊第599章 白衣(下)第682章 嚇一嚇第725章 斷錯了第660章 漁翁第817章 一波波第714章 有點難聽第822章 是他第54章 插釵第97章 放榜(下)第569章 戲耍(上)第405章 頂替第488章 泄露第767章 控訴第42章 爲難第93章 第一躍(三)第32章 山那邊的人第516章 死亡樂章(五)第71章 天塌了第83章 鬧大吧(二)第599章 白衣(下)第264章 朱序(上)第568章 隱患第177章 買撲第862章 崩第250章 九屍迎客(四)第834章 浴火重生第173章 攏心第857章 割土(下)第196章 破\處(下)第539章 會戰(四)第476章 鼓聲(下)第149章 東華唱名(下)第92章 第一躍(二)第323章 吃柿子第613章 虯髯客第184章 子午山剿匪記(上)第227章 燒酒戰爭第827章 紙老虎(下)第220章 三次點集(上)第768章 反轉(上)第99章 王巨的妙計第49章 惡人自有惡人磨(下)第793章 大捷(下)第268章 龍手(下)第517章 死亡樂章(六)第137章 快意恩仇(下)第217章 王巨的審判(上)第473章 迷宮(下)第581章 最強最不要臉的吼聲第364章 十萬火急第780章 二桃殺三士第642章 原來是虎(上)第9章 震盪第261章 家第229章 有些歡喜有些憂(下)第784章 曼尼普爾第725章 斷錯了第379章 不可行第514章 死亡樂章(三)第129章 吹三秦第137章 快意恩仇(下)第587章 燕歸來第685章 撈人第507章 逆轉(上)第451章 聖斷第220章 三次點集(上)第412章 掣天大樹第513章 死亡樂章(二)第738章 哭第260章 屹立(下)第454章 美麗的物事第500章 大殺器第219章 賀蘭硯第728章 黃河第564章 退一步第116章 四告(下)第814章 狗不如第186章 子午山剿匪記(下)第119章 三個規則第571章 貴人第84章 鬧大吧(三)第319章 加強版韓琦(上)第622章 都在變第699章 另一個世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