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章 決戰時候

“燒了,燒了,”李員外高興地說。

但一會兒他便高興不起來了,是燒了,可是二十幾人全部被活捉,無一人能逃走。

徐員外直哆嗦,道:“我就說不妥。”

這下子麻煩大了,田冊是燒掉了,但只要一審,他們這些人都會沒好下場,倒是便宜了其他人。

“急什麼,這些人現在哪裡?”

“關到牢房裡。”

“那一個牢房?”

“就是縣裡面的那個牢房,”下人不解地答道。他不知道,還有一個牢房呢。

“得立即想辦法,”曾員外說道。

好在王巨出城,可能會將這些人送到他那邊審問,不過那也要天亮了才能送過去。現在侯可正忙着指揮人救火呢。

於是他們立即喊來兩個人,一個叫田鬆,一個叫沈創,是兩名宋朝平民百姓最痛恨的訟師,也就是律師,都是些落魄文人,生活過不下去了,對宋律又比較精通,然後不顧廉恥,替富人們打官司,替富人撈好處,或洗脫罪名。

涇陽城中這兩人最有名氣。

兩人被叫了過來,睡眼惺忪,李員外拿出兩大錠金子,遞到兩人手中。

真怕!

弄不好王巨一發邪,那可能真會人頭滾滾,他們幾十人腦袋全部落地。

所以他出手豪闊。

兩人立即清醒過來,詢問情況,李員外隱晦將真相說出來,當然,不會說這二十幾個家僕是他們有意派出去的,不過田沈二人也聽明白了。

鄭白渠放水,水重要,但地更重要,都到了決戰時候,只要聽到賬房,他們就知道了。

但沒必要點破,地與他們無關,金子纔是真的。

李員外說道:“二位,想辦法將人犯留在縣牢房,不能帶到渠工上,畢竟燒的是縣賬房,不是渠工。”

“李員外,你這就讓我們爲難了,雖然是賬房,可是田冊豈能與渠工沾不到關係?王評事若強行帶人,又有數萬保捷軍,我們怎麼阻止?”

“你們有何高見?”

“高見倒是沒有,不過看守牢房的牢卒,你們能不能打通關係?”

“這個能打通關係,但他們也不可能私下放人的。”

“那就好辦,也不用他們私下釋放人,但可以帶幾句話進去,讓他們咬緊牙關,只承認自己進賬房是行竊,無意中將賬房燃起來了。只要他們不招供,這個罪行不大,頂多就是一個流配之罪。流配期滿,你們再拿出錢帛,補償他們本人與他們的家人。如果王評事真將人犯帶到渠工上,我們就在邊上搭一個茅棚,日夜監視,制止他用酷刑,一個月後事情水落石出,你們也不用擔心了。”田鬆說道。

“那就勞煩二位。”

“不用客氣,不過你們也要想辦法打聽一下,爲什麼官兵抓得如此及時。”沈創又補充了一句。

兩人退下。

但這句話讓二十幾人心中又開始發毛。

於是他們迅速行動,口訊順利帶到牢房裡。

同時他們又接到裡面傳出的口訊,看到了田冊,先燒的就是田冊。

這讓李員外他們有點不明白了,若是有備,那麼不可能讓他們手下燒掉田冊的。

若是無備,爲什麼抓得那麼及時。

天就漸漸亮了。

一層明媚的晨曦飄揚在涇陽縣城的上空。

這是秋天一個寧靜的清晨,不過在這個寧靜的表面下,卻流淌着一種騷動不安。

幾乎整個縣城百姓都在議論着昨夜的那把火。

從火又提到了田冊。

從田冊又提到了王巨的強硬作風。

大多數百姓還是認可王巨的,不貪,不收禮,帶頭吃苦,有才學,沒有王巨,就沒有鄭白渠。

不過有的百姓認爲王鉅作風過於強硬了,稍稍低一點頭,大家協商吧,不管怎麼說,那些田確實各個大戶人家的。圈田不對,不過這些隱田交給各個大戶,大家退讓一步不就能解決了嗎?

當真退讓一步就能解決?

後來王安石那麼強硬,都沒有辦法將隱田解決,這一退,說不定從涇陽能退到延州!

不過百姓見識終是有限,他們只是有着自己的認可與道義。

而且宋朝人對土地是很執着的,不管動了誰的耕地,誰都會急。

這是普通百姓的議論,還有一些大戶人家,他們在觀望着,昨夜的一些情況,也原原本本反饋到他們耳朵裡。

賬房燒掉了,田冊燒掉了,人也被抓起來。

其實這些人才是最開心的人。

況且他們雖然向王巨“獻忠”,但寫了什麼契約?沒有。

不過現在二十幾個人關在縣牢房裡,這就要看王巨如何處理了。

侯可一夜沒睡好,第二天一大早,就開始提審人犯。

人犯還沒有帶上來,沈創與田鬆兩個訟師便來到縣衙。

宋朝置訟師制度,用意本身也是好的,防止官員無能,造成冤案假案,這是對刑獄制度變相的設了一層監督。不過結果卻整變了味道。

而且越着訟師名聲越壞,這些訟師反而破罐子破碗破摔,比賽着不要臉。

涇陽城也有,這兩人就是其中名聲最臭的人。

侯可也不廢話,直接說道:“這二十名人犯昨天潛入縣賬房,燒掉了無數珍貴的賬冊。”

“請問明公,爲什麼他們要燒賬冊?”田鬆問道。

“田冊!”

“那他們爲什麼燒田冊?”

爲什麼燒田冊,道理還不是很簡單,但現在沒有得到人犯的口證,侯可也不能亂說的。

“本官自會審問。”

衙役將人犯帶上來,侯可開始審問。

二十幾個人得到了口訊,於是咬緊了牙關不招供。

“行竊,你們知道這把火給官府造成多大的損失?給本官用刑。”

“且慢,”沈創走上前,拱手說道:“明公,按照我大宋律法,諸竊盜不得財笞五十,一尺杖六十,一匹加一等,五匹徒一年,五匹加一等,五十匹加役流。他們入夜行竊,雖犯我大宋律法,但也只屬於不得財者,笞五十須釋放。雖然無心燃起賬房,給官府造成一定損失,但屬於無心之過。真追究起來,明公同樣有失職之錯。還望明公以寬厚爲本,笞五十後,將人犯一一釋放。”

經他一說,侯可比二十幾名人犯責任都更大了。

“尖嘴利牙哪,”張茂則在邊上說道。

田鬆與沈創知道他就是朝廷派來的中使,似乎在宮中權利不小,因此也不再辨,隨便怎麼說吧,尖嘴利牙,狗腿子,重要嗎,那一錠黃金纔是重要的。

衙堂陷入沉默。

侯可忽然想到自己與王巨談論的寬厚。他又點迷茫,當真持以寬厚之道,就治好了國家?或者說學法家之道治國,但爲什麼秦朝不長久呢?

老侯在上面沒有弄清楚,實際自秦以後,西漢先是黃老無爲,後是尊儒家,其實那只是表,以道儒爲表,法家爲裡。

然而許多讀書人偏偏爲這種制度拼命的辨駁,導致一些讀書人也跟着產生誤區,真以爲用儒家的仁愛就能治國,然後糾葛了。

是寬厚爲本重要呢,還是其他手段重要呢,馬上就看出來了。

王巨也接到消息,風塵樸樸騎馬從渠工上衝到涇陽城。

正侯可爲難之時,王巨趕到縣衙。

他問清楚情況後,立即喝斥:“田鬆,沈創,本官問你,有人偷竊了漢高祖廟裡的玉環,被衛士抓住,漢文帝想要夷其人九族,張釋之問漢文帝,如果有人偷竊長陵上的一杯土,又該如何處理?於是漢文帝僅斬其本人,沒有株連。爲何?”

“以寬厚爲本。”

“那本官春天時斬殺幾名胥吏,據說有人反饋到京城,爲何京城從官家到宰執,沒有人追究?”

兩個訟師被問住了。

“斷案一憑律法,二憑故事,何謂故事,你們懂不懂?”

故事,就是前朝前代可以借鑑的事例。它也是宋朝官員斷案的一個準則,實際就是道理,只要講出一個道理,就可以有背律法判案。這也是律法不完善的無奈之舉。

王巨將兩人問住,又看着公堂上這羣人,繼續喝道:“膽子不小,以爲主家請了兩個惡訟師,就能庇護你們嗎?你們死定了!”

他這句話比什麼都管用,有幾個膽小的身體發起抖來。

“先將他們帶下去,侯知縣,等本官忙好了,再來配合侯知縣,審問此案。”

王巨說完,又騎馬回去。

侯可命令衙役先行將這些人犯重新帶回大牢,兩個訟師也離開衙堂。

李員外等人立即將他們圍上,沈創說道:“王評事會有些頭痛,不過還好,他沒有將人犯帶走,你們立即派人再通知他們,只要他們咬緊牙關了,沒有口狀,王評事就不會判他們死罪。但一旦招供,將會再無活路。不過有一個好消息,侯知縣表情我們未看出來,可看那中使的表情,十分焦急,大約對你們有利。”

“那就好。”這些人又開始活動。

時間一點一滴地過去,大家還繼續坐在李員外家中,直到這時候,李員外才走出前臺。不過也無所謂的,要麼扳倒王巨,將他逼離渠工,要麼就是他們人頭落地。

暫時聽到的是好消息,隨着消息送到牢房裡,這些僕人都是他們挑選出來的,比較忠心,在牢房裡都表態,那怕打死了,都拒不招供。

曾員外說道:“爲什麼他們當場那麼快就被抓住?”

若不是這個疑問,他們都能小慶祝一下。

就在這時,一個管事騎着毛驢匆匆匆忙忙地進來,說道:“不好了,那個王明公帶着官員在林塬村親自查田。”

“他憑什麼查我的田?”李員外怒道。

林塬村離涇陽不遠,只有二十幾里路,因爲臨近南白渠,莊外多是良田。其中李家的地最多,大約有十幾頃,不僅李員外家的地,還有村中其他一些百姓帶地入佃,僅是在這個莊子掛在李員外名下的耕地幾乎有二十多頃,而且九成都是隱田。

“走,過去看看,”二十幾個鄉紳一起站了起來,說道。

主要沒田冊,他們膽子都壯了,不管你怎麼查,手中總得有一個憑證吧。

第450章 門客第416章 潑(下)第194章 東澗橋(下)第62章 六拜(下)第417章 請求第503章 大轉移第385章 鬱悶唐三少第835章 同意第201章 不能喝的水第193章 東澗橋(上)第170章 大功績(下)第734章 愛國人士(下)第114章 請教第38章 垂涎第781章 真正的助手第800章 點將第222章 誰更蠻橫誰更狂(上)第341章 釣魚第309章 帶頭第665章 半郡之國第726章 微調第727章 鬧劇第234章 喜上加喜第114章 請教第749章 六個禮物(下)第29章 畫皮第519章 天上(上)第614章 兩朝元勳第685章 撈人第605章 冒泡(上)第594章 長子第188章 玩於股掌第504章 放棄第843章 朔正第449章 非急第101章 見龍在田(下)第586章 值得第843章 朔正第52章 不能得罪的人第812章 想不到的人第175 新私商(上)第360章 一句話第560章 請功第54章 插釵第203章 兩位高人第244章 蕃奸第155章 文臣(上)第590章 戰鬥,已經開始第9章 震盪第298章 舅舅們(上)第66章 長大啦第91章 第一躍(一)第400章 二王(下)第422章 楹聯第30章 以直報怨第253章 更上一層樓第291章 一扇窗第534章 小孩子第124章 觀燈第472章 迷宮(中)第467章 兵臨第224章 心驚肉跳第683章 文豪的產生(上)第431章 撫養第757章 低稅的宋朝第238章 不能比第71章 天塌了第520章 天上(下)第451章 聖斷第316章 直臣第156章 文臣(下)第654章 不會吧第112章 省錢第607章 冒泡(下)第287章 實話第431章 撫養第591章 良臣第214章 故人第392章 合資第312章 屠刀(下)第337章 白衣女子第806章 三國第404章 私軍(下)第737章 最暗黑(下)第806章 三國第451章 聖斷第349章 大家比着坑(上)第319章 加強版韓琦(上)第820章 屍車第185章 子午山剿匪記(中)第390章 大智慧大勇氣第24章 寶藏(上)第74章 成親第204章 空頭支票第793章 大捷(下)第49章 惡人自有惡人磨(下)第212章 行歌第389章 那個名字第47章 奇蹟之戰(四)第506章 飛天(下)
第450章 門客第416章 潑(下)第194章 東澗橋(下)第62章 六拜(下)第417章 請求第503章 大轉移第385章 鬱悶唐三少第835章 同意第201章 不能喝的水第193章 東澗橋(上)第170章 大功績(下)第734章 愛國人士(下)第114章 請教第38章 垂涎第781章 真正的助手第800章 點將第222章 誰更蠻橫誰更狂(上)第341章 釣魚第309章 帶頭第665章 半郡之國第726章 微調第727章 鬧劇第234章 喜上加喜第114章 請教第749章 六個禮物(下)第29章 畫皮第519章 天上(上)第614章 兩朝元勳第685章 撈人第605章 冒泡(上)第594章 長子第188章 玩於股掌第504章 放棄第843章 朔正第449章 非急第101章 見龍在田(下)第586章 值得第843章 朔正第52章 不能得罪的人第812章 想不到的人第175 新私商(上)第360章 一句話第560章 請功第54章 插釵第203章 兩位高人第244章 蕃奸第155章 文臣(上)第590章 戰鬥,已經開始第9章 震盪第298章 舅舅們(上)第66章 長大啦第91章 第一躍(一)第400章 二王(下)第422章 楹聯第30章 以直報怨第253章 更上一層樓第291章 一扇窗第534章 小孩子第124章 觀燈第472章 迷宮(中)第467章 兵臨第224章 心驚肉跳第683章 文豪的產生(上)第431章 撫養第757章 低稅的宋朝第238章 不能比第71章 天塌了第520章 天上(下)第451章 聖斷第316章 直臣第156章 文臣(下)第654章 不會吧第112章 省錢第607章 冒泡(下)第287章 實話第431章 撫養第591章 良臣第214章 故人第392章 合資第312章 屠刀(下)第337章 白衣女子第806章 三國第404章 私軍(下)第737章 最暗黑(下)第806章 三國第451章 聖斷第349章 大家比着坑(上)第319章 加強版韓琦(上)第820章 屍車第185章 子午山剿匪記(中)第390章 大智慧大勇氣第24章 寶藏(上)第74章 成親第204章 空頭支票第793章 大捷(下)第49章 惡人自有惡人磨(下)第212章 行歌第389章 那個名字第47章 奇蹟之戰(四)第506章 飛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