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5章 心機

桌子上擺着一張大地圖,地圖上畫着許多箭頭。這也是王巨送來的第二張行軍戰略圖。

畫得比較詳細,比如安疆堡一戰,高敏所部的移動先是從大順城突圍,一營半途返回大順城後方,用之迷惑敵人,高敏六營前進了一會,於提前準備好的地道藏身,從這個箭頭與箭身,就看出來了。然後撲向安疆堡,與姚麟兩部夾擊,大敗夏軍。然而這個箭頭並沒有結束,勝利過後,兩部一分去了柔遠寨,餘下去了東谷砦。

這是宋軍的,還有敵人的,他們也是大順城出發,以及樑永能的部下卡在了安疆堡前面。隨後戰役結束,如定哥所部幾乎覆滅,樑永能則前往柔遠寨與樑乙埋軍隊會合。

它僅是安疆堡一戰前後的敵我雙方軍隊的行兵與作戰。

實際這些天,近十二萬宋軍都在不停地穿插與移動,以至各堡砦最少也有三四個箭頭,多者象大順城,能達到二十幾個箭頭箭尾。

幾十個大佬整看傻了眼。

肯定都看不懂,但看不懂沒關係,反正看上去高大上就行了。

大家看着地圖,額頭冒冷汗。

看不懂,只好看奏報,這一回王巨寫得比較詳細了,包括戰前準備,一些戰役經過,各個立功將士的軍功,還有傷亡。宋軍同樣有傷亡,而且傷亡數量不小,前後共達一萬一千餘人,不是全部陣亡了,包括傷者。但這個傷者指的是重傷者。完全退出戰鬥行列了。這還不包括柔遠寨那些西夏戰俘的傷亡。

其實如果不是對方傷亡更加沉重。這個傷亡數量幾乎也超出了宋朝各個大佬所能忍受的範疇。

這是宋軍的傷亡數量,一個讓人感到極其沉重的數量。然而敵人呢,傷亡近九萬人!

可能會產生誤差,特別是考覈敵人的傷亡數量誤差會更大,比如柔遠寨前夏軍的傷亡,只有樑乙埋清楚,李三狗也只能做一個估計。還有幾次大捷時,敵人逃跑時。有的活活凍死在半路上,這又無法統計了。

但就是樑乙埋,也不能考覈算一個準確的數字,特別是大順城之戰,有的夏兵貪生怕死,反正逃出來了,索性逃回老家,不願意參加戰鬥了。

不過這個估計基本算是準確的,因爲樑乙埋手頭的傷亡與被俘人數統計是九萬兩千餘人,不過有的逃兵在繼續會合。有的逃回西夏,實際傷亡數量接近九萬人。但不會超過九萬人,與王巨的估計差不多。

而且王巨在那山谷與諸指使會面時,還刻意下了幾條軍令,不是他對保捷軍所說的軍令,而是另外三條。

我可以保證賞罰公平,但任何人不得誇大戰功,殺民充功,爭搶戰友與屬下之戰功,任何人違反一律問斬。就是老竇貪功誇大戰功,也要斬。有了這個緊箍咒,所以諸將報功時都小心翼翼的,本來勝得很光彩,多殺一人又能得到什麼好處,因此寧願少報一點,也不敢多報一點。

這一條王巨也稟報了朝廷。

並且他在知華池縣時,就做過類似之舉,所以王巨報出來的敵人傷亡,基本是可信的。

餘下兩條便是除反抗者,不得用任何藉口屠殺婦女老幼。這有一個前提,就是不反抗的人,西夏有些人很兇悍的,婦女有麻魁軍,還有一些童子軍,老人兵。這些人如果反抗,也不能眼睜睜地看着他們拿起傢伙往自己身上砍,那不叫仁愛,而是叫傻逼。

若是進入敵境作戰,若是對方不反抗者,不得以任何理由抄掠對方的財產,不論對方反不反抗,不得以任何藉口姦淫婦女。

這是指不反抗的各村寨城鎮,如果反抗,那就用不着客氣,不僅會用武器殺人,同樣也會抄掠財產,並且王巨還明確做了規訂,所抄掠的財物,一半充公,一半歸將士平均分配。

但這裡朝中各個大佬都忽視了一點,敵境,他們以爲的敵境就是萌門三岔,根本未想到,這個敵境將是真正的敵境。

不過有的人看了啼笑皆非,包括文彥博都是哭笑不得,這廝怕大夥說閒話,索性將戰俘劃在傷亡行列,難不成最後問得到多少戰俘,也學習李若愚、王克行,戰俘啊,只有一百幾十人,還讓俺釋放了。

王巨還真有這個打算,若大的渭原地區,被西夏反覆抄掠屠殺,幾乎成了死地,王韶開邊,說有田近萬頃,能開墾的最少也有好幾千頃,難道說錯了嗎?結果這兩廝夥同李師中,再脅迫竇舜卿下去核查的結果是一頃六十畝。

這兩人敢這麼做,王巨爲什麼不能說沒有了戰俘?

趙頊也無語啊,這不是笑話,然而再認真想一想,實在是好笑。

當然,他還是很高興的,九萬人哪,這幾乎創造了宋對外戰爭史的記錄,如果不是夏軍還沒有退走,那就是特大的大大捷了。

只是讓他不滿意地是後面。

議和,王巨在搞什麼東東?那張高大上的地圖,趙頊看不懂,但也知道現在宋軍穩居上風,這時候議什麼和哉?

可他不滿的地方,卻是很多人最滿意的地方,連文彥博都罕見地露出笑容,帶頭說道:“陛下,雖然前方屢屢大捷,大快人心,可敵寇兵力仍佔據着優勢。而且打到現在,我軍傷亡慘重,也給一萬多戶百姓帶來了沉痛的噩耗,如果就此兩國罷兵,重修和好,實乃功德無量。”

老大發話了,小弟立忙表態,楊繪道:“一將功成,萬骨成枯,雖然前線略有捷報,然陝西路整路百姓民不聊生,爲了堅壁清野,整個環慶二州百姓於這塞外寒天,撤離家園。慘不忍睹。又有兵士拷打。酷吏刑訊。早點結束戰爭,是王巨明智之舉。

呂惠卿想抽他的大嘴巴。

因爲慶州之戰,後方陝西路百姓確實苦逼了。

但戰爭打響,百姓豈能不苦,關健以前各場戰爭百姓苦了,前線依然還吃敗仗。再說,西夏三十萬大軍入侵環慶,不打怎麼辦?難道默視西夏拿下環慶。以後再徐徐拿下整個陝西?

還有呢,他雖然未去陝西,不過也聽到一些消息,這次王巨錢用得很多,但最少在對待撤離的環慶二州百姓的安置上,做得還可以的,那來的慘不忍睹。是動用了兵士與胥吏,這也是有原因的,撤下來的百姓良莠不齊,有的不宵之徒趁亂胡作非爲。兵士不鎮壓,胥吏衙役不刑笞怎麼辦?

這小子簡真顛倒黑白哪。

而且這樣一說。王巨好象是戴罪立功似的。

不過也好,王巨一直學習蘇味道,模棱兩可,看看這些人是怎麼對你的,以後你還站不站隊?

王安石倒是清高公平地說了一句:“雖如此,然而不將西賊擊痛,以後還會屢屢入侵,到時候累加起來,百姓更苦,兵士傷亡也更多。”

說怎麼打,他是不懂的,但道理還是明白的,不將西夏打痛了,以後還會有的打,死的士兵會更多。而且朝廷要開邊河湟了,不將西夏打痛,說不定就演變成兩面開戰了。

“即便大勝,得隴望蜀,何日能休?”吳充說道。

這又是一種說法,今天打勝了,明天就有膽量反擊西夏了,戰事還不會結束。事實也是如此,就是西夏被打服了,暫時太平了,馬上又用兵河湟了。

但問題的就此議和,宋朝就不用兵河湟了嗎?

養兵千日,用兵一時。這是什麼意思?養歸養,但到打的時候,將士得敢打。然而還有一層意思,養三年多兵,就要打上一仗,只有經過實戰的考驗,三軍才能強大,大戰來臨,手中才能有一支強大的軍隊可用。

爲什麼三年多時間呢,這是一個虛數,是指根據國家的財力,適度地打一打,其實就是王巨所說的度,中庸。

因此又有了另一句話,國雖大,好戰必亡,天下雖安,忘戰必危。實際這些話雖不同,真正的含義卻是一樣的。

吳充也等於是深層次有學問的顛倒黑白。

不過王安石並沒有再說了,不是他對王巨反感,而是反感王巨的這種用兵方法。太浪費錢財了,如果象王韶那種自力更生的打法,也許還能支持一下。

趙頊感到一種孤獨,他轉了話題,道:“如果西夏不同意呢。”

王巨在奏報裡分析了同意的原因,西夏死了這麼多將士,樑乙埋當真不心痛,不怕打到最後,慘敗而去?

自己也表達了足夠的誠意,連自己萬分痛怪的宋吉也釋放回去,等於給了足夠的臺階,讓樑乙埋回去。難道樑乙埋真不知死活,不識大體?

說不定過兩天,董氈出兵河西的消息也傳到了樑乙埋耳朵裡,不回去也要回去了。

因此臣才斗膽與西夏議和。

事實是……反正大家一起顛倒黑白吧。

不過萬一樑乙埋就是一個不知死活,不識大體的人呢?

這還真不大好說。

馮京道:“陛下,探報說契丹集腹裡兵三十萬,勿說三十萬,就是十萬壓境,兩面受敵,我朝也危矣了。能支持一場慶州之戰,但我朝財力還能再支持一場代州之戰或府州之戰?因此夏人不想和,也要逼他們和。依臣之計,最好派一使者前去慶州主持。”

“馮京此言有理。”文彥博道。

呂惠卿眼睛一亮,在邊上說:“陛下,若此,最好派一得力大臣前往慶州,否則慶州眼下全是一羣虎狼之士,未必聽從朝廷詔令,萬一生變,徒是不美。臣以爲,最好派馮公親自前往。”

馮京怒視,俺與你有仇啊!

文彥博也急了,道:“西府數相貶離,本已空虛,豈能再讓馮京離開西府?”

“如此,可以讓楊繪前往慶州。”呂惠卿道,這纔是他真正的用意。這小子不是好東西,讓你去慶州,嘗一嘗滋味吧。

趙頊又想揉腦袋,然而靈機一動,這確實是一個不錯的主意哎,於是未等楊繪反應過來便說:“就依呂卿之意,楊卿,你馬上準備行裝,火速趕往慶州。”

楊繪臉都氣白了,慶州一羣虎狼之士不怕,可那個倔強小子,自己也怕哪。況且慶州整是那小子的地盤!可趙頊都下旨了,他敢拒絕麼,只好站起來說:“臣領旨。”

文彥博略有些癡呆,怎麼成了這個節奏,他腦海裡轉了轉說:“陛下,郭逵與韓絳在延州略有不和,老臣之見,西府正好空虛,不如將郭逵召回,以趙卨權知延州。”

這很有深意的,韓絳是什麼人哪,王安石變法的哼哈二將,然而郭逵卻是韓琦的人,韓琦以前與文彥博不能稱爲親密好友,但因爲王安石變法,卻變成了親密戰友。因此郭逵等於是保守派的人,文彥博一派系的人!他重新進入西府,利於文彥博鞏固西府勢力。

再說這個趙卨,他擔任的官職有些模糊,掌鄜延路陝西安撫使機宜文字,似乎與王韶那個官職差不多,實際不同,從字面理解王韶主管的是秦州軍政事務,但不能從字面理解趙卨這個官職,一他不是王巨的副手,二也無權過問整個陝西路的軍政事務。真正的官職是前面的鄜延路總管,這便是文人的待遇,無論張玉、楊遂或是竇舜卿,他們只是兵馬副總管,但到了文臣身上,就是總管。

實際這個官職就是是做爲郭逵的助手處理陝西軍務的。

爲何文彥博要推薦趙卨,因爲趙卨去年寫了一個奏子,上面說:種諤又欲修配崗及義合鎮。諤貪狡,所爲皆取謀折繼世。繼世庸奴,利在兵興營私計。諤恣睢屠戮,務以立威,凶德參會,恐貽近憂。羅兀城必不守,賓草、撫寧悉未有緒,遽興配崗之役,至以被邊爲近裡,亟徹守具,以苟難必之功。籬落墮壞,人民單殘,甚於寇至。勁兵良將鹹隸偏裨,臣之所管城郭鬥訟而已。既修義合,又規配崗,遼邈相望,足明欺罔。

種諤不是好東西,折繼世僅是一個庸奴,不但是奴才,還是一個平庸的奴才。

這讓替宋朝拼死拼活的折繼世何以情堪哪。

因此種諤成了韓絳的人,趙卨卻是郭逵的人,由他坐鎮延州,足以能牽制種諤與韓絳。

這些關係理出來了,也能明白文彥博提議的含義了。

這纔是真正的慶曆五大名臣的真面目,范仲淹絕對可以,龐籍同樣不錯,富弼一般般,雖然就那麼一回事,不過富弼好歹還要一張臉面。至於韓琦與文彥博這兩人,那就別當真了。

但趙頊卻未反應過來,只認爲文彥博說的是事實,韓郭二人在延州撕逼,他也聽說了,想了想說:“就依卿意。”

文彥博大喜,又說:“曾公亮年老,知永興軍力不從心,不如讓他繼續判永興軍,然後再由司馬光知永興軍,協助曾公亮,處理具體事務。”

看,我辦事多公正哪,主動讓司馬光外放。

然而呂惠卿急了,說道:“陛下,王巨在慶州,再由司馬光去永興軍,恐怕不妥。”

這小子一去長安,準得扯王巨後腿啊。

但是他弄不懂了,爲什麼文彥博主動讓司馬光外放?

這纔是文彥博的心機。

第509章 逆轉(下)第838章 願望第789章 宿命之傭第215章 希望第277章 新的誓言第70章 潤筆費第557章 最美麗的攻城第510章 雪祭第80章 磨練第513章 死亡樂章(二)第657章 海戰(上)第338章 小人第4章 伏擊(下)第361章 很軟很暖和第562章 人是吃人的第736章 最暗黑(中)第759章 張睦(上)第75章 對子第24章 寶藏(上)第298章 舅舅們(上)第505章 飛天(上)第372章 欣喜若狂第28章 高人第169章 大功績(上)第778章 瘋了第226章 底氣第160章 錢哪(下)第415章 潑(上)第11章 圍殺第493章 夜襲(下)第273章 撈好處第35章 關學第393章 攻長避短第644章 長城(上)第124章 觀燈第590章 戰鬥,已經開始第173章 攏心第425章 侵利第478 鼓聲(續下)第9章 震盪第419章 剋星第738章 哭第812章 想不到的人第311章 屠刀(上)第30章 以直報怨第711章 苦肉計嗎?第591章 良臣第697章 芒種第353章 種諤不死,邊事不己(下)第676章 藉口第511章 不好解決的問題第85章 鬧大吧(四)第65章 拜節第832章 慘第843章 朔正第7章 路窄第506章 飛天(下)第188章 玩於股掌第230章 都想第140章 明妃曲第764章 進京第389章 那個名字第18章 折服第491章 這個夜晚不平靜(下)第637章 一念之間(上)第371章 爲難第389章 那個名字第387章 天下第一武藝第263章 斬龍(下)第329章 送神容易請神難第642章 原來是虎(上)第293章 一個訪客第452章 一路向北(上)第168章 坦白第522章 你們回家啦第430章 大鬧宣德門第350章 大家比着坑(下)第260章 屹立(下)第790章 五天第621章 膽子大第248章 九屍迎客(二)第813章 青唐第一名將第677章 溫水之戰(上)第316章 直臣第496章 仁多零丁的等級第752章 找骨頭(上)第407章 真正的老師第256章 上火把第240章 保衛家園第156章 文臣(下)第240章 保衛家園第284章 應戰(下)第666章 入彀第777章 與活人鬥,與死人鬥(下)第661章 自曝第759章 張睦(上)第540章 春雷第589章 兩個蠢貨(下)第163章 蕃騎(上)第146章 相約
第509章 逆轉(下)第838章 願望第789章 宿命之傭第215章 希望第277章 新的誓言第70章 潤筆費第557章 最美麗的攻城第510章 雪祭第80章 磨練第513章 死亡樂章(二)第657章 海戰(上)第338章 小人第4章 伏擊(下)第361章 很軟很暖和第562章 人是吃人的第736章 最暗黑(中)第759章 張睦(上)第75章 對子第24章 寶藏(上)第298章 舅舅們(上)第505章 飛天(上)第372章 欣喜若狂第28章 高人第169章 大功績(上)第778章 瘋了第226章 底氣第160章 錢哪(下)第415章 潑(上)第11章 圍殺第493章 夜襲(下)第273章 撈好處第35章 關學第393章 攻長避短第644章 長城(上)第124章 觀燈第590章 戰鬥,已經開始第173章 攏心第425章 侵利第478 鼓聲(續下)第9章 震盪第419章 剋星第738章 哭第812章 想不到的人第311章 屠刀(上)第30章 以直報怨第711章 苦肉計嗎?第591章 良臣第697章 芒種第353章 種諤不死,邊事不己(下)第676章 藉口第511章 不好解決的問題第85章 鬧大吧(四)第65章 拜節第832章 慘第843章 朔正第7章 路窄第506章 飛天(下)第188章 玩於股掌第230章 都想第140章 明妃曲第764章 進京第389章 那個名字第18章 折服第491章 這個夜晚不平靜(下)第637章 一念之間(上)第371章 爲難第389章 那個名字第387章 天下第一武藝第263章 斬龍(下)第329章 送神容易請神難第642章 原來是虎(上)第293章 一個訪客第452章 一路向北(上)第168章 坦白第522章 你們回家啦第430章 大鬧宣德門第350章 大家比着坑(下)第260章 屹立(下)第790章 五天第621章 膽子大第248章 九屍迎客(二)第813章 青唐第一名將第677章 溫水之戰(上)第316章 直臣第496章 仁多零丁的等級第752章 找骨頭(上)第407章 真正的老師第256章 上火把第240章 保衛家園第156章 文臣(下)第240章 保衛家園第284章 應戰(下)第666章 入彀第777章 與活人鬥,與死人鬥(下)第661章 自曝第759章 張睦(上)第540章 春雷第589章 兩個蠢貨(下)第163章 蕃騎(上)第146章 相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