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2章 死亡樂章(一)

?“撤吧。”趙普說道。

他手中只有五千兵馬,有三千兵馬還留在木瓜堡,一是來不及調動,二是他們晚上還要配合周永清的行動。所以接到王巨命令後,趙普只能帶着兩千兵馬過來伏擊。

兩千兵馬,用來守惠丁堡是綽綽有餘,但用來做伏擊戰,兵力略有些不足了。況且這裡的地形也比較平坦。

可西夏那邊兵力真的很多,動不動便是以萬爲單位計算,就象西谷砦下,妹輕咩羅感到自己手中兵力不足,還輕鬆地分出了五千兵馬。確實,從兵力上來看,即便西夏吃了好幾次大敗仗,如今仍佔據着絕對優勢。

夏軍來了,趙普倚據着地形,一次次地將他們打退。

雖然他手中的兵力少,不過王巨給他的任務,不是全殲敵人,而是拖延時間。這個還是能辦到的。

王巨帶來了一些望遠鏡,數量很少,一個旅將只發了一個,不過趙普與周永清同樣也分到了一個。他又是站在高處的,坡下的西夏人不知道後方援兵快到了,不過趙普卻先發現了。

於是趙普下令撤退,西夏人不知道後方援兵即將到來,也不敢追,只好看着他們鑽入茫茫雪山,向惠丁堡撤去。

來的正是罔藏逋所率領的五千騎兵。

不算特別快,因爲他們還帶來一些物事。

後人對古代城牆高度往往認識很錯誤,甚至出現十幾丈高的說法。這是不對的。一般高度都在兩丈左右。比如開封城的城牆高度多在七米左右。唐朝長安城的高度只有六米多。到了明朝,城牆高度進一步提高,但高的城牆不過四丈。

現在宋朝前線各堡砦城牆高度同樣是兩丈,這是標準高度。

但這個兩丈很模糊,實際當中大半城牆高度不足兩丈,有的六米左右,這已經是合格產品了。還有一部分只有五米左右,包括白豹城的城牆。不然劉紹能也不可能將撓鉤扔到城牆上。但就是這個高度,也有了高度優勢,即便五六米,那也相當於後世居民樓一層半的高度。

西夏受財力物資的掣肘,只好臨時製造大量簡易的攻城梯。

這種攻城梯甚至都罕用到鐵釘,梯柱上鑿出榫眼,橫杆兩邊留下榫頭,然後將合上,一臺攻城梯便出來了。

然而也不以爲容易。

首先榫眼與榫頭要吻合。

其次橫杆同樣還要刨出來,最後是兩根梯柱的挑選。

城牆高五米。可是攻城梯是斜着搭上的,那麼梯子高度就要長達六米。並且不能太細了,太細質量不合格,又不能太粗了,太粗會很沉重。然而又不能將一棵棵粗樹伐下來,慢慢刨細,所以僅是找適合的木料,就讓西夏人頭痛了。

然而它有一門好處,可以拆卸。

仁多零丁接到消息後,立即派出五千騎兵,試圖破壞高敏這個冰堡。

但爲了預防萬一,讓罔藏逋還帶了一些攻城梯過去,橫杆沒有問題,掛在馬背上,難的就是梯柱。仁多零丁考慮到因爲時間的關係,可能高敏所築的冰牆不會太高,所以將攻城梯子的下面鋸掉,只留下上面的大半。這樣梯柱長度也隨之降低,但就是如此,也有四五米長,置在馬背上,跑起來很不方便。

因此雖是騎兵,來的速度並不快。

罔藏逋走過來問了經過,低低地對親衛說了幾句,讓他回去稟報。

他說的什麼呢,就是這場狙擊戰暴露了一個真相,那就是宋朝兵力實際還是不足。不管怎麼說,大順城之戰傳出後,整個西夏大軍都感到了震驚。

然而若是如大家所想的那樣,宋軍既然已經插到後方萌門三岔築冰城,並且就快要成功築起,如果兵力充足,那麼這時就會派出更多的兵力前去萌門三岔支援,包括加快築城速度,增強冰城的防禦力量……並且也容易能辦到,因爲這一路上不過有幾個小寨子,以及仁多零丁置的幾個小戍所。兵力並不多,防禦力量也不強。

可宋軍選擇的是狙擊,拖延時間,而非是支援,所以罔藏逋判斷出宋軍兵力吃緊,還是想通過種種方法,將西夏大軍逼退回去。

親兵迅速騎馬回去稟報,罔藏逋看着坡下這羣人說道:“跟上。”

實際一會兒罔藏逋便將他們丟下了。

罔藏逋來到萌門三岔,宋軍也看到他們這支騎兵到來了,正在警備着。

不過後面還有許多人正在築這道冰牆,其中有不少似乎是西夏士兵,還有一些是周圍的百姓。

王巨下的大多數是一個大約的行動方案,除了一些必要的,這個行動方案都會下得更詳細。其他的多是讓各個主將,在這個行動方案上自我調節,讓他們根據實際情況去發揮。

包括高敏這一行。

王巨並沒有提到讓他們出擊周邊各個村寨,當然也談不上支持與反對了。高敏也沒有想到出擊周邊各個村寨,儘管這裡是三個小川交匯之所,有許多平坦的小河川塬子,生活着一些百姓。

不過這些位於前線的村寨與宋朝那邊一樣,不僅百姓兇悍,還建有一些寨牆,非是攻不下來,但攻下來傷亡必然很大,時間更加浪費不起。

然而將那支押糧夏軍擊敗後,高敏仍派出一些斥候出去探查,便探知一個消息。周邊有許多村寨,當然也有寨牆,可因爲西夏出現三十萬大軍,幾乎將寨中的丁壯一起徵走了。

高敏便動了心思,現在最缺的就是勞力。

古代城牆到了明朝後開始變高,如長安的近四丈高的城牆。但在唐宋並沒有那麼高。如壽州城牆。經過後來包括明朝的反覆修葺。高度只有八米來高。實際在宋朝它的高度不足七米。

但寬度上區別不大。

一道完整的城牆包括城牆基,也就是從牆腳到城頭這個高度,城牆高度指的便是這個牆基高度。但在這個牆基上還有建築,做掩體的女牆,反擊用的垛口。

廣義上的城牆還包括城樓、角樓、城門與甕城以及護城壕這幾大部分。

而且隨着攻防戰術的發展,攻城戰術不僅是強行登城,還有撞車,挖地道等等戰術。因此對城牆厚度要求也很嚴格。往往其厚度還超過了其高度。

最簡單的例子便是明長安城牆。高十二米,頂寬十五米,底寬十八米!

宋壽州城牆,高度不足七米,頂寬四到十米,底寬卻達到了十八到二十二米!當然,那是比較大的城市城牆,前線各堡砦城牆不會要求那麼嚴格。

但普遍的底寬也達了十米以上,頂寬最少在四米以上,這才能算是勉強合格的城牆。

萌門三岔這道圍牆僅是臨時的冰城牆。可它要擋下好幾天的敵人強攻,必須按最低要求的城牆去修建。也就是平均厚度要保持在七到八米之間,再加上近五米的高度,每修一米長,就產生了近四十個立方的工程。整個圍牆達到一千多米,是四萬多個立方的工程量。

如果不是時間緊急,那麼近三千兵士,兩天之內還是能完成這種快速冰牆的。然而西夏人會給他們兩天辰光嗎?

因此高敏又派出部分兵士,擄來附近三個村寨的百姓,但與西夏人做法不一樣,高敏並沒有貪圖他們的財富,更沒有屠殺,而是將老人與小孩子,以及有餵奶子女的婦人,一起留下。餘下的,擄入軍中,讓他們參加修牆。

但就是這樣,也不能指望馬上就能將這道千米長的圍牆修好,因此先修一個大模樣出來,然後加厚。

罔藏逋騎在馬上看着。

他立即就看出來,其厚度不足,不過這一條他沒有很好辦法對付了,上哪兒找撞車,就是撞木也來不及伐木製造了。

也不是很高,大約一丈六左右,而且前面女牆都修上了,這個高度基本就定下來了。這說明了宋軍時間很緊張,想加高一點顯然來不及了。

然後他又繼續看着,還有許多他看不明白的,首先他想不明白這支宋軍從哪兒冒出來的,況且不僅是人,還有這麼多版具與物資呢。

但有一條他又看出來了,不管他們從哪兒冒出來的,這些修牆的夏軍戰俘與夏國百姓是白天擄來的,昨夜修牆的只有這兩三千宋軍。

已經將這麼長的城牆修出一個大模樣,可見他們在這近十個時辰內都沒有得到很好的休息。

從衣服上也能甄別出來,有的宋軍衣服上還沾着溼淋淋的泥水。

當然,他還看出一些細節。比如爲了節約工程量,整個冰堡壓成了一個扁圓形,最闊處只有一百來步。如果夏軍兩面進攻,那麼可以用投石機與強弩將整個冰堡覆蓋。

因此宋人一邊取泥,一邊修地道,地道的出入口就在城牆下面,甚至有的地道都修得差不多了,宋軍正在向裡面搬運物資。

還有,西邊的城牆將北邊小河籠罩進去,中間還砌了一個泥埂,大約宋人打算從中間再修一道冰牆將兩寨隔開,讓西側單獨成爲水寨,那麼宋軍再也不用爲水源發愁,甚至因爲地形,就是夏軍從上游將這條小河掐斷,因爲無處導開水流,最終會蔓延下去。

顯然,這是宋朝早就謀算好的一次築城。

甚至可能在仁多零丁大軍還沒有進入車廂峽之前,他們就謀算了這一天的築城。

想到這裡,罔藏逋忽然不由地打了一個冷戰。

但這個冰城必須得拿下了。一旦讓宋軍將它修好,還有地道可以藏身,甚至還有幾百名戰俘又讓他們做了活盾牌,他們本身又有近三千兵馬,想拿下很困難了。

能不能拿下,就在今天,因爲今天宋軍很疲憊。

想到這裡,他撥馬下了土山,然後下令,三軍於後面用弓箭掩護,前面用盾牌掩護,將攻城梯搭在冰牆上,強行攻城。

高敏也在城頭上動員着:“諸位兄弟,我們只要堅持幾個時辰,就能立下大功了。”

幾個時辰後,周永清就會率領五千兵馬替換他們了。

至於是不是大功,還用得着說嗎?

但這幾個時辰不容易能堅持下來的,這五千騎兵只是開胃菜。後面還有,馬上妹輕咩羅手下五千兵馬也要到來了,儘管在趙普的狙擊下,出現了一些傷亡,但趙普那只是狙擊,傷亡並不大。隨後還有第三波兵馬,又是五千人,押運着大量糧草物資趕來。他們殿後就是民夫,衝鋒時就是戰士。

不過罔藏逋也輕視了宋軍。

宋軍現在真的很累,但是士氣卻很高昂,一是知道了王巨主持的慶州戰役,僅是這道消息便讓他們感到樂觀了,況且昨天晚上神奇的一幕,又證明了以前民間的傳說。

二是趙普五千兵馬即將到來,他們並不是孤軍作戰。

慘烈的攻防戰拉開了序幕。

城下夏軍在攻城,城上宋軍在防禦,天空中亂箭紛飛,又不停地傳出慘叫。北風呼嘯,旌旗欲裂,戰鼓悲鳴,彷彿在這個平靜的地帶忽然響起一道死亡樂章……(……)

第508章 逆轉(中)第43章 大哥第826章 紙老虎(上)第461章 最大的底牌(下)第164章 蕃騎(下)第515章 死亡樂章(四)第404章 私軍(下)第101章 見龍在田(下)第752章 找骨頭(上)第425章 侵利第25章 寶藏(下)第462章 三個富翁第312章 屠刀(下)第289章 水中壩第489章 慘戰第769章 反轉(下)第750章 張睦(下)第405章 頂替第635章 抽解第114章 請教第757章 低稅的宋朝第155章 文臣(上)第712章 兩個半第802章 有了第124章 觀燈第632章 右孫吳第736章 最暗黑(中)第307章 南方第581章 最強最不要臉的吼聲第74章 成親第334章 翻盤第451章 十將·雪城第619章 堵水導水第556章 生疑第816章 驚喜第326章 背後的賬第746章 三個要求第173章 攏心第526章 開胃菜(上)第784章 曼尼普爾第694章 一天第20章 講道理第573章 以進爲退第678章 溫水之戰(下)第42章 爲難第697章 芒種第83章 鬧大吧(二)第448章 十將-春行第276章 威名(下)第454章 膽大包天(下)第705章 殺母(下)第289章 水中壩第226章 底氣第488章 泄露第389章 那個名字第411章 第一天第243章 虎踞炮第413章 總向愁中白第362章 竊賊第612章 北部灣海盜第251章 地獄(上)第558章 替死鬼(上)第89章 高家第519章 死亡樂章(八)第288章 莫明其妙的拜訪第617章 呵呵第416章 潑(下)第417章 請求第67章 逆天西夏第817章 一波波第756章 第一步第763章 牛鬼蛇神第471章 迷宮(上)第796章 露底第818章 致命之旅第266章 龍手(上)第405章 頂替第274章 蘭陵王入陣曲第140章 明妃曲第409章 各自找朋友(下)第99章 王巨的妙計第659章 海戰(下)第634章 足跡第450章 十將-躍馬第447章 一頃第831章 降第14章 小翅膀第767章 控訴第458章 胃口好第58章 苦逼的丁家(下)第320章 加強版韓琦(下)第702章 大事(上)第417章 請求第750章 張睦(下)第101章 見龍在田(下)第447章 禽獸不如第126章 捉婿第184章 子午山剿匪記(上)第763章 牛鬼蛇神第628章 苦澀的勝利
第508章 逆轉(中)第43章 大哥第826章 紙老虎(上)第461章 最大的底牌(下)第164章 蕃騎(下)第515章 死亡樂章(四)第404章 私軍(下)第101章 見龍在田(下)第752章 找骨頭(上)第425章 侵利第25章 寶藏(下)第462章 三個富翁第312章 屠刀(下)第289章 水中壩第489章 慘戰第769章 反轉(下)第750章 張睦(下)第405章 頂替第635章 抽解第114章 請教第757章 低稅的宋朝第155章 文臣(上)第712章 兩個半第802章 有了第124章 觀燈第632章 右孫吳第736章 最暗黑(中)第307章 南方第581章 最強最不要臉的吼聲第74章 成親第334章 翻盤第451章 十將·雪城第619章 堵水導水第556章 生疑第816章 驚喜第326章 背後的賬第746章 三個要求第173章 攏心第526章 開胃菜(上)第784章 曼尼普爾第694章 一天第20章 講道理第573章 以進爲退第678章 溫水之戰(下)第42章 爲難第697章 芒種第83章 鬧大吧(二)第448章 十將-春行第276章 威名(下)第454章 膽大包天(下)第705章 殺母(下)第289章 水中壩第226章 底氣第488章 泄露第389章 那個名字第411章 第一天第243章 虎踞炮第413章 總向愁中白第362章 竊賊第612章 北部灣海盜第251章 地獄(上)第558章 替死鬼(上)第89章 高家第519章 死亡樂章(八)第288章 莫明其妙的拜訪第617章 呵呵第416章 潑(下)第417章 請求第67章 逆天西夏第817章 一波波第756章 第一步第763章 牛鬼蛇神第471章 迷宮(上)第796章 露底第818章 致命之旅第266章 龍手(上)第405章 頂替第274章 蘭陵王入陣曲第140章 明妃曲第409章 各自找朋友(下)第99章 王巨的妙計第659章 海戰(下)第634章 足跡第450章 十將-躍馬第447章 一頃第831章 降第14章 小翅膀第767章 控訴第458章 胃口好第58章 苦逼的丁家(下)第320章 加強版韓琦(下)第702章 大事(上)第417章 請求第750章 張睦(下)第101章 見龍在田(下)第447章 禽獸不如第126章 捉婿第184章 子午山剿匪記(上)第763章 牛鬼蛇神第628章 苦澀的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