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5章 楚昭選後

禮部很快拿出了章程,即與先前的君論,定製楚昭的後一人,卿四人,侍九人。餘下的未入之名,忽略不計。楚昭看了看後頭的側卿九人之數,好笑地看了看武平之,“這是諸卿之意?還是隻是禮部之意?”

武平之汗淋如雨,抹了一把答道:“這是朝中諸公商議之後定的。”

楚昭應了一聲,武平之道:“陛下即是帝君,而以天子論,後、宮充實,子嗣繁衍,方是大昭之幸。”

“這不管有多少個男人,就朕一個人生,懷胎即是十月,難道他們還想爭着誰讓朕先有孕不成?”楚昭笑笑而問,武平之,武平之已經說不出話來。

生子之事,乃是婦人之職,男人何時管過啊!架不住楚昭這個皇帝是女的,正是以往他們不想管之類啊。

“陛下!”武平之喚了一聲,實在不想跟楚昭繼續討論這個話題。楚昭道:“行了,一切就按你說的做吧。那麼,皇后人選,你們又是怎麼樣的商議的?”

這又是一個問題啊,還好武平之早有準備,畢竟如果名份定下了,必然選定皇后的人選。

“若有意入陛下宮中的可自請上折,再由陛下選之,陛下以爲如何?”武平之詢問。楚昭這樣強勢的人,將來的皇后,她又怎麼可能沒要求的任人說話呢。

楚昭笑了笑,對於武平之的體貼很滿意,“告訴他們,朕只要乾淨的男人,但凡有過通房侍妾的,朕一個都不要。”

武平之擡起了頭,怔怔地看向楚昭,楚昭道:“怎麼,有什麼不對嗎?”

已經要哭的武平之顫顫地道:“陛下怎麼知道,上報的人會不會作假?”

“你當朕的斥部是吃素的?”楚昭反問一句,“提醒他們一句,別打渾水摸魚的主意,朕向來不是好欺負的人,敢耍朕的人,想清楚了後果。欺君之罪,是要誅滅九罪的。”

此時此刻武平之真心覺得楚昭是故意的,故意的提出這樣苛刻的要求。不對,還有一樣忘了問了,武平之道:“皇后人選,歲數有何要求?”

“十八歲以上,二十八歲以下皆可。”楚昭很是迅速地提出要求,武平之在聽到十八歲以上已經完全呆住了,世家的公子,十三四歲就知人事,十八歲還是清清白白的能有幾個,武平之顫顫地道:“若以陛下的要求,只怕人選,人選……”

“若依朕的要求,符合的人選只怕沒有幾個。有多少算多少,皇后只有一個,朕還要委屈了自己不成。朕是清清白白的人,要求皇后清清白白有什麼不對嗎?歷代的皇帝選後,不在意的人,在意的也不少,朕的要求出格了?”

若是個男人,完全不出格啊。可是,楚昭是女人這麼要求男人那就出格了啊!武平之有心要反駁一句,擡頭看到楚昭那發亮的眼睛,算了吧,七相都吵不過楚昭,他一個人跟楚昭吵,純屬找虐。

“好好選,你也不希望朕的後院起火吧。”楚昭這一句,立刻將武平之所有的雜念都清掃一空,楚昭提出這樣的要求,既於自身有益,又何嘗不是與大昭有益。

爲後者,國之典範也,那是皇帝身邊最親近的人,若是在皇帝之前就已經有了別的人,這樣的人,心能向着皇帝嗎?帝后不合,總會惹出許多的事端來,既然如此,把一切掐死在萌芽狀態,這樣有什麼不好的。

“陛下英明!”想明白了楚昭的深意,武平之拜服,楚昭道:“朕只有兩隻眼睛,兩隻手,能看到的,做到的太少,所以朕需要你們輔佐朕,只有我們君臣一心,才能讓天下太平,百姓安樂。”

趁機給武之洗腦,武平之甚是愧疚,“臣一時想偏了,辜負了陛下的信任。”

“哎,自冀州興起,大昭建成,到現在不說你,也多了去的人沒有適應朕的身份,你們第一個想起的是朕是女兒身,而忘了,朕是皇帝,大昭的皇帝。朕是站在大昭的長遠而想,所以朕會忽略了朕是女人的身份,朕希望你將來也可以忘記,朕不僅是女子,更是大昭的帝王。”楚昭衝着武平之這麼一說,武平之拜下道:“陛下教導得是。”

“餘下的事,望卿辦好!”楚昭表露了對於武平之的信任,武平之恨不得肝腦塗地,脆聲應道:“陛下放心,臣一定辦好。”

如此,武平之上奏請楚昭選後,爲十八至二十八歲的郎君,選五品以上人家,清清白白的郎君。

歲數,官階都沒意見,那所謂清清白白,立刻就惹人噴了,“凡世家之子,十四而知人事,若依此而選,如何選?”

“莫不是依你的意思,不管那人有什麼,只要他是郎君,就能當任皇后?哪怕他已經有了幾個庶子,妾侍?若是如此,陛下豈不成了奪他人之夫?如此大昭顏面何存?”武平之要是個傻的,楚昭就不可能會讓他成爲六部尚書之一。

之前是因爲他把自己侷限住了,處處盯着楚昭是女子的身份,而一但放開了這一層身份,想着楚昭是大昭的皇帝,很多問題就迎刃而解了。

“況且,帝后和諧,嫡長子出,方爲國之大幸,難道諸位是打算叫後、宮爭亂不休,如此而令陛下分心,至使國不安,民不定?”武平之畢竟跟楚昭混了那麼多年,上綱上線,說難不難,說易不易,學着點還是可以的。

“你,武尚書你慎言。”被武平之扣了那麼大的一頂帽子,韋佗黑着一張臉,武平之冷哼一聲,“若不是說中了韋御史的心事,韋御史又何必怕。況且,我之所言,又哪裡說得不對,既是爲了大昭安寧,爲了陛下着想的,就該選了性情溫和,深明大義之子入宮爲後。所謂娶妻娶賢,難不成韋御史家裡娶兒媳就沒有要求,隨便什麼人都可以嗎?”

韋佗急道:“焉是此意。”

“既無此意,韋御史娶媳都有要求,陛下立後提的要求,又有什麼不妥?”

武平之一個人已經把韋佗給堵死了,韋佗死在了沙灘上,其他人,武將都是楚昭的人,文臣裡頭大半都是公正的人,武平之言之有禮,他們也沒有不支持的理由。

只有那打着歪心思的人才會憤憤不平,既然武平之把話說開了,不同意的,那就是別有用心。

總之,哪怕是別有用心,這個時候也絕對不能承認。

選後之事就那麼定下了,楚昭提出的清清白白這個要求,立刻就把大半的人都三振出局,最後,武平之報上來的人選寥寥無幾,怎麼看,怎麼的可憐。

楚昭卻不在意,詢問道:“那接下來就讓他們進宮,人的品性別人說了不算,親眼見到了才知道是真是假。進宮的人就安頓在掖庭住下。”

“是!”楚昭既然不覺得人少,武平之是鬆了一口氣。

“這一次的科考,世家子弟沒人蔘加,朕有意興太學,建武堂。”楚昭將終身大事隨手放在了一邊,說起了關乎後世之事。

“興太學,建武堂,陛下是要大興教育?”蕭其陳聞弦而知雅意,楚昭道:“是,世家之所以敢拒絕科考,打的無非是寒士識字知禮之人甚少,讀書而知禮,世家藏書巨豐,而寒門無書可讀。昔日在冀州朕讓建的萬書樓,就是讓天下人都有書可讀,開的是一代風氣。風氣一開,若得名師教導,世家所有的倚仗高傲,都將化爲虛爲。”

跟自己人說話用不着藏着掖着,這一番話,楚昭也不怕任何人聽見。

“陛下高瞻遠矚,臣佩服,可是,太學招收的弟子,該如何制定?另有武堂,所謂武堂,是陛下專爲將士所設的學堂?”蕭其陳再問。

楚昭道:“說起來,朕一直都不明白一件事,爲什麼武將征戰沙場,爲江山安定浴血奮戰,爲何卻處處被文人看不起?”

“因爲武人粗俗,大字不識?”楚昭一言道破,楚昭道:“在你們看來的問題,於朕而言什麼都不是,朕也曾帶兵打仗,在朕眼裡,沒有文武之分,你們各司其職,缺一不可。所謂武人粗俗,大字不識一說,難道就是天生的?朕不信什麼天生的。朕於此也立下規矩,往後政事堂的諸卿,必須有兩位知武事之輩,如齊卿,魯卿。”

“陛下,武人治國,有所不妥。”說話的是衛九,楚昭道:“若是政事堂的諸卿均不知武事,難道就妥了?”

“昔日三公九卿之制,三公之太尉掌兵權,無兵而立國者無。不僅是朕,往後無論是公主皇子,都要入武堂。”楚昭繼續丟下一顆炸彈。“太學之初,招七歲至十四歲的幼兒,不分男女,十四歲以上的人,可以申請另考,成績優秀者可入。”

楚昭一茬接一茬地說,姜參道:“男女要另分班嗎?”

“若是分了班,還有先生肯入女班教學嗎?”楚昭反問一句。

“男女有別,若是男女混居,恐惹非議。”姜參苦口婆心地勸,楚昭冷笑道:“君子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若是因爲有小娘子在就按捺不住,犯下大錯,這樣的人,有資格入朝嗎?”

這句話堵得姜參無可反駁,蕭其陳道:“雖然男女有別,若以屏風相隔,姜老擔心的問題便迎刃而解。”

如此總也比男女對看的好。姜參還是扎心地問一句,“陛下怎麼能確定,太學一開,會有人家將小娘子送來上學呢?”

楚昭笑了,“太學與武堂即開,六年內,不收任何束脩,若是成績優異者,另設獎學金,一應費用都由朕私庫所出。”

所有人聽到這話全都怔怔地看向了楚昭,這樣大手筆,六年不收任何束脩,還有獎學金,還都是楚昭的私庫出。

要說這天下誰最有錢,除了楚昭再無他人。鹽以平價而售,所得的銀錢全進了楚昭的腰包,如這修建新城,養軍隊,哪一樣不要錢,楚昭可從來沒有從國庫裡要過銀子。戶部尚書將算盤打得很響,得虧了楚昭的私庫有錢,國庫不夠楚昭還可憐他撥了些給他。

如今又以興太學和武堂設獎學金,總覺得楚昭在放大招。

對啊,楚昭就是在放大招,教育是人才之本,世家爲什麼能高高在上,不就是因爲他們有藏書,一般的百姓連書長什麼樣都少見。當初楚毅之爲什麼進御史大夫府,衝的就是御史大夫府裡的藏書。

所以,楚昭真不缺書。只是缺人。世家到現在都不肯來參加科考,不就是想逼得楚昭求他們嗎?楚昭就是要打碎他們的幻想,她求他們是不可能,他們求她還差不多。

楚昭決定了,“這是朕早些年在冀州寫好的相關程序,諸卿看看。”

放在一邊案邊的幾疊書本,四珠幾個紛紛交到諸公的手裡,下面的人聽到早些年在冀州寫好的程序,嘴角陣陣抽搐。

這麼說,楚昭早就已經料到今天這樣的境地,早些年就已經開始準備了?

“太選與武堂的位置就定在城南,高卿,那兩處地方都收尾了?”楚昭問的是工部尚書高明,高明立刻出列,臉上那神彩飛揚的模樣怎麼看怎麼惹眼。

“回陛下,都按陛下的要求做好了。”高明跟所有人的表情都不一樣,他原本不過是一個只會修房子,做工程的人,自從跟了楚昭之後,不僅建成了古往今來的大城池,更是平步青雲。他已經總結到了,跟楚昭有肉吃,不管楚昭想做什麼,他只要按吩咐辦好就好,別想太多。

楚昭點了點頭,“很好,下午諸卿隨朕去看看,若是沒有問題,立刻傳訊各州招生,不拘哪州的人,只要想上進的,都只管來。報名截止就定於九月初一,過期不候。”

已經翻着楚昭寫的關於太學和武堂相關文件看的諸公們,再聽楚昭這話,嘴角抽得就更厲害了。

“那太學和武堂的先生?”衛九伸手問了一句。

“諸卿當先生不好嗎?”楚昭反問,得,他們都成了免費的先生了。偏偏,食君之祿,擔君之憂,太學和武堂若是成了,那是利於千秋的大事啊!

若非只看眼前之利的人,都能明白此事若成的好處。

192章 蛛絲馬跡159章 出逐韋佗078章 準備離京058章 一語驚醒137章 閒事逗侄162章 昭立皇后198章 刑部大牢185章 欲廢帝陵189章 挑選伴讀141章 楚昭稱帝266章 鍾家摻和043章 好好玩玩045章 馬場騎馬242章 戰事不停273章 心知肚明192章 蛛絲馬跡270章 荊州水災145章 一統天下249章討回公道256章 描繪藍圖215章 開啓寶藏074章 教訓楚鴻251章 楚宸殺人046章 命硬克父229章 爲君不喜138章 太尉來訪052章 配合無間176章 太學應考277章 楚昭退位263章 借糧要求065章 郡守慘死162章 昭立皇后080章 終於離京148章 討要嫁妝061章 柴景作證090章 步步經營128章 藥坊爭權135章 匈奴再犯274章 母子爭執049章 解決辦法269章 柴景爲相119章 柴太尉動016章 孃舅鍾鬱274章 母子爭執168章 打架鬧事076章 當堂對峙098章 追殺海盜245章 姜參之死096章 解決麻煩239章 心機表白056章 楚昭揍人070章 朝中爭執081章 災民圍堵045章 馬場騎馬124章 靈堂鬧劇207章 水軍之敗028章 楚氏出手139章 人心異動006章相府宴請154章 帝夫何何255章 有女長成237章 開創蹴鞠161章 再催立後042章 憶事論今125章 楚茂生懼124章 靈堂鬧劇274章 母子爭執101章 琉璃進京033章 楚章被打241章 敵軍進犯277章 楚昭退位186章 昭華之律195章 涉案之人195章 涉案之人199章 自作聰明154章 帝夫何何276章 同歸於盡215章 開啓寶藏026章 楚章變故046章 命硬克父261章 自薦少年065章 郡守慘死198章 刑部大牢095章 礦山交易233章 滿載歸來006章相府宴請145章 一統天下107章 長嫂有喜267章 針鋒相對264章 一屋不掃197章 幕後之人121章 死士暗殺180章 你試我探242章 戰事不停055章 周氏生辰255章 有女長成239章 心機表白207章 水軍之敗072章 莫氏自盡
192章 蛛絲馬跡159章 出逐韋佗078章 準備離京058章 一語驚醒137章 閒事逗侄162章 昭立皇后198章 刑部大牢185章 欲廢帝陵189章 挑選伴讀141章 楚昭稱帝266章 鍾家摻和043章 好好玩玩045章 馬場騎馬242章 戰事不停273章 心知肚明192章 蛛絲馬跡270章 荊州水災145章 一統天下249章討回公道256章 描繪藍圖215章 開啓寶藏074章 教訓楚鴻251章 楚宸殺人046章 命硬克父229章 爲君不喜138章 太尉來訪052章 配合無間176章 太學應考277章 楚昭退位263章 借糧要求065章 郡守慘死162章 昭立皇后080章 終於離京148章 討要嫁妝061章 柴景作證090章 步步經營128章 藥坊爭權135章 匈奴再犯274章 母子爭執049章 解決辦法269章 柴景爲相119章 柴太尉動016章 孃舅鍾鬱274章 母子爭執168章 打架鬧事076章 當堂對峙098章 追殺海盜245章 姜參之死096章 解決麻煩239章 心機表白056章 楚昭揍人070章 朝中爭執081章 災民圍堵045章 馬場騎馬124章 靈堂鬧劇207章 水軍之敗028章 楚氏出手139章 人心異動006章相府宴請154章 帝夫何何255章 有女長成237章 開創蹴鞠161章 再催立後042章 憶事論今125章 楚茂生懼124章 靈堂鬧劇274章 母子爭執101章 琉璃進京033章 楚章被打241章 敵軍進犯277章 楚昭退位186章 昭華之律195章 涉案之人195章 涉案之人199章 自作聰明154章 帝夫何何276章 同歸於盡215章 開啓寶藏026章 楚章變故046章 命硬克父261章 自薦少年065章 郡守慘死198章 刑部大牢095章 礦山交易233章 滿載歸來006章相府宴請145章 一統天下107章 長嫂有喜267章 針鋒相對264章 一屋不掃197章 幕後之人121章 死士暗殺180章 你試我探242章 戰事不停055章 周氏生辰255章 有女長成239章 心機表白207章 水軍之敗072章 莫氏自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