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3章 借糧要求

女帝可算鬆口不再打下去,不管是誰都鬆了一口氣,楚昭呢,轉頭看向柴景,“柴尚書剛剛不是想代朕與大單于比試嗎?贏了朕,朕就讓你們打。”

挑事啊挑事,皇帝有你這樣的嗎?不少人都齊齊地看向韋尚任,巴不得韋尚任能說一句話,叫楚昭能夠打消息念頭。

偏偏身爲唯一個能夠管住楚昭的鐘氏輕輕地道:“昔日柴七郎與大郎齊名,我也很想知道,柴七郎比起大郎來,誰更勝一籌。阿昭算是大郎手把手教出來的徒弟,讓阿昭代兄討教一番,比出個勝負來也挺好!”

哦,太后娘娘啊,你這樣說好嗎?妥妥就是給楚昭找了個光明正大的理由跟柴景動手嘛!

楚昭看向柴景笑意加深,“甚是甚是。啊,要是柴尚書覺得跟朕動手實在不妥,那這樣,咱們借旁人之手來分勝負也行。”

一聽楚昭鬆口說的這一句,多少人眼睛都亮了,“陛下之意?”

“柴夫人在,皇后也在。夫妻本是一體,讓他們代爲動手,誰贏誰輸了,想必能分出來!”楚昭趕緊將她的主意說了出來,柴景已經看向了楚昭,鬧不清楚楚昭究竟是想做什麼。

“陛下如此提議,我也想看看。”衛治還是第一次碰到楚昭這樣的人,她那提議聽起來甚是不錯,所以衛治表露了好奇,一定要看個究竟!

“皇后。”楚昭衝着齊冶喚了一聲,齊冶乖乖地走了過來,“陛下!”

“朕教着你,跟柴夫人打一場。”楚昭笑眯眯地衝着齊冶說,齊冶想都不想地點頭,“是,陛下!”

柴景一看着齊冶那張臉,都已經三十好幾的人了,連鬍子都不留,多不像話啊!偏偏楚昭不覺得哪裡不對,再看齊冶那與多年前並無二樣的神態,可見他這些年的日子過得有多好。

“柴尚書,還不快讓你的夫人過來。”楚昭與柴景說着,柴景看向了一旁那端莊的婦人,招了招手,柴夫人從楚昭提議開始,一顆心就已經提了出來,柴景一招手,她知道是再沒有反悔的餘地了,只能乖乖地走了過來,“陛下,皇后。”

相比起齊冶這個皇后來,楚昭在女人中的名聲更響。

“你借柴夫人之手,朕借皇后之手。”楚昭衝着柴夫人一笑,與柴景說着,柴夫人看向了柴景,喚了一聲郎君。

“無事,來!”柴景朝柴夫人安撫了吐了這幾個字,楚昭拉過齊冶,齊冶好奇地問道:“陛下,要怎麼打?”

他可是手無縛雞之力的人,雖然打的人是柴夫人,然而他這心裡依然沒底。

“有朕在,不須你操心,你只要聽朕的就行。”楚昭還能不清楚齊冶是什麼樣的人,什麼話都用不着跟他多說,只要他乖乖的依她就行了。

這麼多年齊冶早習慣了聽楚昭的,得了楚昭這話,再不多問,如此,楚昭站在齊冶的身後,柴景站在柴夫人的身後,楚昭突然一推齊冶的手,齊冶那手立刻握成了拳手地擊向柴夫人的肩頭,柴景環住柴夫人的腰一閃,楚昭又將齊冶的手代爲刀刃的形狀,一下子落在了柴景的肩上,柴景痛得蹙了眉頭,齊冶驚奇地咦了一聲。

楚昭道:“放心,要打也是要打柴尚書,哪能讓皇后打女人,傳了出來,皇后還有什麼名聲。”

齊冶非常認同的點頭,他剛剛最是不能接受的就是打柴夫人這事,如今一看楚昭讓他打的是柴尚書,那就沒什麼問題了。

“陛下真是!”蕭其陳無奈地搖頭說了四個字,齊淮道:“陛下如此甚好啊!”

反正楚昭目標一直都是柴景,柴夫人或是齊冶都只是掩人耳目的擺設,柴景是不敢動楚昭,拳頭自然是要落在齊冶身上的。

柴景捱了一刀,已經知道了楚昭的意圖,越是清楚,看着齊冶就越是礙眼,動手的時候越是不留情,招招逼退,就是要打在齊冶的身上。

楚昭是什麼人,柴景一動手她就猜出來了,齊冶雖然不曾練武,對於楚昭卻是全然的信任,楚昭讓他放鬆了身體由她擺佈,齊冶乖乖的聽話,全由楚昭怎麼使喚身體都行。

柴景突然藉着柴夫人來了一個橫掃千秋,楚昭直接環着齊冶,借力躍起,再與齊冶一同來了個三百六十五度大旋轉,穩穩地落在地上,齊冶還傻乎乎的沒弄清楚情況,楚昭再一拉齊冶,一拳穩穩地落在了柴景的小腹。

“郎君!”柴夫人比齊冶的反應要快一點,一看到柴景捱了一拳,驚喚了一聲。

楚昭是讓人喘氣的人嗎?與以同時,藉着齊冶的手又是接二連三地將拳頭落在了柴景的身上,那樣連環而打,雖然並沒有用多少力,不會要了柴景的性命,讓他躺幾日是絕對可以的。

如是再三,柴景被打倒在地,楚昭拉回齊冶,叫他收了拳,居高臨下地看着柴景,“柴尚書,你們夫妻一體,沒想到借夫人之手,柴尚書竟然使不出三分之一的本事來,真是叫朕失望啊!”

那樣婉惜的語氣,是人都聽出了她的遺憾,柴夫人已經扶着柴景起來,柴景道:“皇后能聽從陛下的擺佈,臣不如陛下。”

眼睛看向齊冶,偏偏齊冶就像是沒聽出他的話外之意,碰到柴景那眼神甚是莫名,還以爲柴景是怪他出手無狀,趕緊的道歉道:“柴尚書,我不是願意打你的,陛下,陛下出手,我收不回來。”

柴景覺得十分的氣悶,他話裡話外的意思是指衛治不像個男人,竟然由着楚昭任意擺佈,衛冶所言無異於堵他。

楚昭卻是高興地笑了,“朕的皇后不聽朕的話,難道還要聽柴尚書的話不成。柴七郎啊柴七郎,事隔多年,朕覺得你與朕的阿兄齊名,頗辱於朕的阿兄啊!”

這樣感慨的一句,無異於在柴景的傷口上撒鹽,柴景拿眼看向楚昭,“臣不如端敬皇帝。”

聽到柴景那理所當然的一句回答,楚昭有些失望,但是同樣有着激動,柴景越是忍着,將來忍不住了爆發的時候,絕對會威力驚人,她就睜大眼睛好好地看看,柴景能忍到什麼時候。

“皇后辛苦了,回去到朕的庫房裡挑幾樣東西,喜歡什麼拿什麼。”楚昭沒忘齊冶的配合,所以一高興就給賞啊,齊冶一聽可高興了,趕緊的道謝道:“謝陛下!”

“陛下與皇后的感情很好!”衛治一場看下來,雖然他不太清楚大昭內部的事,柴景顯然是不得楚昭喜歡。

否則的話,楚昭也不會當着那麼多人的面落柴景的面子。

不過,讓衛治如何也想不到,楚昭對於衛冶竟然如此寵愛。衛冶看起來並無男子氣概,對於楚昭竟然喜歡這樣的男人,衛治毫不掩飾他的驚訝。

楚昭道:“大單于不覺得朕的皇后很好嗎?赤子之心,能夠全心全意地相信朕。”

對比柴景跟柴夫人的配合,她跟齊冶的配合,齊冶是完全將自己交託於楚昭,楚昭想怎麼擺弄就怎麼擺弄,而柴夫人呢,哪怕明知道楚昭是不會借齊冶的手傷她半點,她依然害怕,每每柴景出招的時候,根本就使不出其中的一半來,所以楚昭能夠贏了柴景。

“帝后和睦,莫怪大昭如此繁盛。”衛治聽出了楚昭話外之意,不得不承認楚昭說得很對。

“借糧一事,朕已經跟政事堂商議了,借給大單于沒問題,大單于怎麼還,就是我們眼下要商量的事。”比已經比完了,該知道的楚昭已經知道,那麼就該說正事了。

衛治聽到大昭竟然已經同意了借糧,喜形於色,說到還,衛治與楚昭抱拳道:“不知陛下有何要求?”

“三年,三年的時間匈奴將所借的糧還來,朕不需要什麼利息,字據卻是必須要立了。而且,如果在三年裡,匈奴還不上所借的糧食,此後每拖一年,就按一成的利息來收,這是爲了大昭,大昭的糧食不能白借,對於言而無信的人,朕收回利息也是理所當然。”

誰能說不是呢,衛治聽着楚昭的要求,都不過分,三年之內將所借的糧食還上,大昭不收任何的利息,只有超過三年之後,大昭纔會加收,這也是對於言而無信的人一種處罰,合情合理。

“大單于若是覺得沒有問題,朕會讓人擬下協議,亦爲兩國的國書,不僅有大昭的文字,也有匈奴的文字。”一式兩份,對應各國的文字,這樣一來誰都不能耍賴了吧。

衛治道:“陛下的要求合情合理,我代匈奴的萬萬百姓,謝過陛下,匈奴願與大昭永世結好。”

落井下石,錦上添花的人從來不少,但那雪中送炭的人何其難得。

衛治來時有八成的把握,他是相信楚昭的爲人,如今親耳聽到了楚昭的同意,衛治心中的大石算是完全放下了。

“大單于爲了匈奴百姓不遠萬里地奔波而來,朕亦爲國君,爲百姓之心,朕是感同身受,匈奴有大單于這樣的君王,是匈奴百姓之福。”楚昭也是感念衛治的一顆愛民之心。

確定衛治沒有說謊,匈奴確實是遭受了瘟疫,而且百姓流離失所,食不裹腹,在這樣的情況下,衛治沒有想發動戰爭,不勞而獲地從大昭搶糧,而是與楚昭借,也是爲了大昭的安寧着想,這三萬擔糧草,楚昭沒有拒絕不借的理由。

所以在查清楚匈奴的情況之後,楚昭已經跟政事堂諸公商量過了,爲免匈奴爲了活命而發動戰爭,糧食必須要借,但是有借就要有還,怎麼還也是要先說清楚的。

一致商議,考慮着匈奴也要時間恢復元氣,所以他們定下的是三年還清所借糧食的時間,三年一過,就要收利息了。

防人之心不可無,害人之心不可有。大昭坦蕩,不等於匈奴也一樣坦蕩,況且,如今匈奴是衛治爲大單于,三年之後,誰知道還會不會是衛治,白紙黑字的寫清楚了,也是爲了在大昭着想。

主意自然又是楚昭出的,蕭其陳與吳用都同時提到了這點考慮,爲人臣子的,縱然是被說成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爲的也是大昭而已,楚昭聽着點點頭,立刻同意了這點防範。

所以纔有了楚昭如今對於要求匈奴三年這內一定要還清三萬擔糧食的要求,不還嘛就要加利息。

“大單于,莫怪大昭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最後還有一條,如果十年內,匈奴不肯還所借之糧,又不願給利息,無論匈奴是何人爲單于,大昭是何人爲帝,必將興兵討要。”楚昭將最後一句,也是最重要的一句說了出來。

衛治看向楚昭,楚昭道:“大昭鄰國非只有匈奴一國,還有其他諸國,大昭爲匈奴解困,來日若是有旁人也如匈奴一般與大昭借糧,借與不借,借了還,還與不還,總會有講多爭議,朕是相信大單于,可朕也要爲大昭着想,你是匈奴的單于,朕是大昭的皇帝。”

雖然他們是朋友,相交多年,如今他們又各爲兩國之君,相互之間說清楚了總比自己亂猜要好吧。

楚昭也是寧願先小人後君子,她辛苦打下的江山,不是準備讓人給借空的,拿了她的東西要還,不還的話,那就別怪她不客氣了。該是她的東西,不還也得還。

衛治又怎麼會不明白楚昭的意思,“我與匈奴歷代大單于的名義起誓,將來不管是我還是誰,只要是當了匈奴的大單于,都必須歸還所借大昭的糧食,誰若不從,大昭興兵討要,匈奴絕不敢有異議。”

楚昭聽着衛治這明白說的話,高興地拍拍衛治的肩,“如此,我們便立下國書,你與朕各自代表匈奴與大昭。”

“多謝陛下!”楚昭爲了以防萬一提的要求,站在衛治的立場,要是他的話,他也一定會這麼做。

誰的糧食都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有借有還,理所當然。

“其陳,速速去擬下國書,勞你以兩國語言各定兩份,各存兩份,想必都沒有爭議。”楚昭吩咐蕭其陳,蕭其陳立刻應下而去。

“大單于還是儘快安排人手運糧,在大昭的境內,朕能安排,出了大昭,還得要大單于自己妥善安排。”

三萬擔的糧食,那是多大的數目啊,匈奴指着這糧食回去救命。衛治道:“大昭境內有賴陛下,到了匈奴,我立刻叫人安排妥當了,多謝陛下關心。”

衛治如何不懂這個道理,謝了楚昭的好意。

074章 教訓楚鴻229章 爲君不喜148章 討要嫁妝143章 海納百川042章 憶事論今253章 封王賜府171章 鴛鴦交頸180章 你試我探233章 滿載歸來216章 大義滅親141章 楚昭稱帝269章 柴景爲相099章 又要搞事168章 打架鬧事050章 再出妖蛾106章 自行募兵250章 戰事再起140章 太尉身死047章 楚愉訓言001章 生得如何050章 再出妖蛾066章 何去何從085章 柴景相救272章 楚昭昏倒050章 再出妖蛾018章 婚事已定020章 各自心思051章 所謂見鬼063章 賺大發了142章 爲帝爭論114章 自相殘殺119章 柴太尉動185章 欲廢帝陵234章 拍賣競價095章 礦山交易234章 拍賣競價212章 柴家之人144章 親征徐禹252章 敬酒之人029章 欲謀衛氏161章 再催立後043章 好好玩玩211章 項氏寶藏257章 有朋遠來084章 楚昭被擄227章 要辦女學008章 父母爭執070章 朝中爭執076章 當堂對峙180章 你試我探131章 殺雞儆猴064章 梁州遇刺039章 命懸一線041章 陳年舊事085章 柴景相救244章 求和索賠094章 柴景上門151章 家常一二191章 衆志一心148章 討要嫁妝163章 女科打算226章 惠臣之心174章 楚宸之志138章 太尉來訪150章 準備遷都147章 楚愉被休011章 長兄歸來262章 兩國比試160章 柴景選擇270章 荊州水災215章 開啓寶藏186章 昭華之律233章 滿載歸來080章 終於離京138章 太尉來訪141章 楚昭稱帝191章 衆志一心109章 天下大亂193章 擒住賊人160章 柴景選擇107章 長嫂有喜102章 楚昭親事030章 兄長出手174章 楚宸之志244章 求和索賠223章 付出代價122章 血染梁州187章 所謂承繼194章 獄中談論150章 準備遷都234章 拍賣競價158章 刺客來了028章 楚氏出手132章 兗州歸附207章 水軍之敗085章 柴景相救108章 璐王逼宮139章 人心異動011章 長兄歸來099章 又要搞事
074章 教訓楚鴻229章 爲君不喜148章 討要嫁妝143章 海納百川042章 憶事論今253章 封王賜府171章 鴛鴦交頸180章 你試我探233章 滿載歸來216章 大義滅親141章 楚昭稱帝269章 柴景爲相099章 又要搞事168章 打架鬧事050章 再出妖蛾106章 自行募兵250章 戰事再起140章 太尉身死047章 楚愉訓言001章 生得如何050章 再出妖蛾066章 何去何從085章 柴景相救272章 楚昭昏倒050章 再出妖蛾018章 婚事已定020章 各自心思051章 所謂見鬼063章 賺大發了142章 爲帝爭論114章 自相殘殺119章 柴太尉動185章 欲廢帝陵234章 拍賣競價095章 礦山交易234章 拍賣競價212章 柴家之人144章 親征徐禹252章 敬酒之人029章 欲謀衛氏161章 再催立後043章 好好玩玩211章 項氏寶藏257章 有朋遠來084章 楚昭被擄227章 要辦女學008章 父母爭執070章 朝中爭執076章 當堂對峙180章 你試我探131章 殺雞儆猴064章 梁州遇刺039章 命懸一線041章 陳年舊事085章 柴景相救244章 求和索賠094章 柴景上門151章 家常一二191章 衆志一心148章 討要嫁妝163章 女科打算226章 惠臣之心174章 楚宸之志138章 太尉來訪150章 準備遷都147章 楚愉被休011章 長兄歸來262章 兩國比試160章 柴景選擇270章 荊州水災215章 開啓寶藏186章 昭華之律233章 滿載歸來080章 終於離京138章 太尉來訪141章 楚昭稱帝191章 衆志一心109章 天下大亂193章 擒住賊人160章 柴景選擇107章 長嫂有喜102章 楚昭親事030章 兄長出手174章 楚宸之志244章 求和索賠223章 付出代價122章 血染梁州187章 所謂承繼194章 獄中談論150章 準備遷都234章 拍賣競價158章 刺客來了028章 楚氏出手132章 兗州歸附207章 水軍之敗085章 柴景相救108章 璐王逼宮139章 人心異動011章 長兄歸來099章 又要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