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回 賣國陰謀 秦檜間關聯趙構 奮身破敵 岳雲匹馬斬京超

這時岳母婆媳業已接到洪州衙內。岳飛又奉朝命往攻大盜曹成,兵發賀州。暑熱行軍,連用計帶用兵,把曹成數十萬人馬殺了個落花流水。曹成殺一陣,敗一陣,由賀州太平場潰退。逃到北藏嶺、上梧關,收集殘兵十餘萬,據險固守,又被接連攻破。手下勇將楊再興,因和岳飛是舊友,也被收降了去。所佔據的五嶺一帶州郡也全被岳飛分兵攻破,實在勢窮力蹙,只得帶領殘兵一路潰逃,投降了韓世忠。

當靖康二年,金兵攻破汴京之時,數以千計的皇帝國戚、文武羣臣,連同他們的妻女均被擄走。到了金邦,受不盡的虐待凌辱,有的當時受到殘殺,有的更受盡了磨折慘痛,終於死亡,能夠保得一命的極少。只有秦檜同妻王氏,到了燕京以後,金主吳乞買先將他夫妻賜給達賚爲奴。秦檜受苦不過,常和王氏抱頭痛哭,說此生在負才華,一爲俘虜,永無出頭之日。

不料達賚因知秦檜是宋朝狀元,又是御史中丞,上來只是故意示威凌逼。等到看出他心膽已寒,才故作不知,藉着一個機會,與他相見。立談之下,便命沐浴更衣,將他夫妻接進府去又談論了一陣,命他參謀軍事,跟着升爲隨軍轉運使,相待甚厚。

秦檜夫妻做夢也沒想到轉眼就要被金兵凌虐而死的俘虜,居然平步青雲,當了大官,不由得感激涕零,出於意外。後又聽說,達賚本不知他夫妻撥在奴隸隊裡,後聽兀朮說起他的才名,才得訪查出來,加以重用。因此,把兀朮也當作了救命恩人。

這時金邦兵權大半是在達賚和兀朮手裡,二人常召秦檜夫婦飲宴,王氏人本機巧陰險,頗得二酋寵信,常預密謀。後來達賚圍攻楚州,秦檜夫妻隨軍南侵,爲金兵劃策,更得信任。

這日達賚忽接兀朮來信,說:“宋朝民心未死,我軍目前雖然得勝,但是各地義軍紛起,另外還有一些新起的勇將如岳飛、吳-、吳磷之流,都是勁將。照這樣下去,非但東南半壁難於吞併,連已奪到手的中原肥沃之地也恐不能長保,爲今之計,只有派上一兩個有名望的宋朝降官,許以重利,故意放他回國,命以和議打動宋主,作爲內應,才能得志。趙構庸懦昏愚,素無大志,一聽和議可成,定然求之不得。等派去的降官執掌朝政之後,再用他的權勢,專制諸將的時,這樣我軍纔有機可乘,進可以戰,退可以保。和戰兩面,都在我軍掌握之中,無往不利。”

達賚看完大喜,連稱妙計。一算宋朝這些降官,只有秦檜有才,可共機密。未被俘以前,當過御史中丞,並曾有過抗金的言論,頗有名望,用作內應,再好沒有。正想命他夫妻同回,不料兀朮也將秦檜夫妻看中,也有來信,除指示秦檜機宜外,並說:“王氏聰明可供機密,遇事不妨與她商計。將來金兵如果席捲東南,便立秦檜爲君。趙構如對秦檜不利,立統雄兵百萬,爲他報仇,秦檜不照所說行事,也決不容。”

一個甘心媚敵當奴才的漢奸,有這樣的主子爲他撐腰自然得意。覺着敵人得志,自可稱帝南方,成爲一國之主,即使劃江爲界,也必享受榮華,永保公侯將相之位,真個喜出望外,感激無比。當着來人便把信供上,穿了整齊的金人衣冠,口稱“千歲”,跪倒謝恩,連眼淚也擠了下來。

達賚接到兀朮回信,獨自一人偷偷趕來商計,正好撞上,連誇:“你真是我金邦的忠臣。”秦檜夫妻忙又跪倒謝恩,不住拭淚。達賚再三以好言勸住,方始破涕爲笑。兩下密計了好幾天,達賚纔給了許多金珠,派人護送秦檜夫妻駕上小舟,到了兩軍交界之處偷偷上岸,由海道趕往越州去見趙構,自稱是由敵軍中逃回。

衆朝臣因被擄的文武羣臣甚多,只有秦檜一人生還,連妻王氏也帶了來。中間路兩三千里,連穿過金人佔據之地,逾河越海,安然到達,許多可疑,都懷疑他是金邦派來的間諜。偏生奸相範宗尹和江西安撫大使李回,以前和秦檜交好,又受了好些賄賂,極力替他解釋,弁向趙構保奏,說秦檜是個忠臣。趙構便命人見。

秦檜早由範宗尹口中探出趙構心意爲人,剛一見面,便說:“目前形勢,只宜和而不宜戰。休說金兵強盛,我軍決非其敵,陛下聖明天縱,文武兼資,好容易上膺天命,神器有歸,中興大業,期於指顧。假若兩宮還朝,陛下定必退居藩封,內招疑忌,擁虛名而受實禍。何況兩宮(指趙佶父子)在日,任用六賊,朝廷失政,人懷怨望,再若重登大寶,必致衆叛親離。豈止大河以南不可復收,便這東南半壁也不能保矣。”隨將所擬議和之策和向達賚求和的書稿呈上。

趙構本就害怕敵人,不願二聖還朝,一見秦檜所寫書稿,非但文章甚好,對於金邦的形勢和兵力的強大厲害,更說得詳詳細細,有條有理,不禁又驚又喜。趙構先雖屢次派人向金求和,到底還記着一點君父之仇和全家流離逃亡之痛。是和是戰,尚還舉棋不定。有起事來,只管怯敵先逃,一面卻想倚靠一些重臣大將和新起來的韓、嶽諸軍,爲他保障江淮,以多殺敵人爲喜。自從秦檜回朝,在便殿單獨召見,密談了兩次,這才專心一意,想與金人解仇求和,對於秦檜也就一天比一天寵信起來,曾對左右大臣說:

“檜朴忠過人,朕得之喜而不寐。”

趙構聽從秦檜之計,專心求和。金人卻是分兵幾路,到處焚掠,攻陷州郡,一路連破限、原、環。慶諸州。不是大將吳-、吳磷和劉子羽在鳳翔大散關東的和尚原孤軍奮戰,大破金兵,幾乎連四川也被奪去。另一路侵犯熙和,副總管列惟輔戰死殉國。

金人因所佔據的各州郡義軍紛起,當時河北境義兵八字軍最著名,面上都刺有“赤心報國,誓殺金賊”八字。而山西境義兵則以紅中軍最著名(起初在晉城、長治一帶,後來擴大到河北、陝西)。紅中軍聲勢浩大,組織極密,用建炎年號,但不用宋朝官號。

見有不願降敵、從金國逃回的官民,便厚贈衣糧,護送出境;路上見有宋官旗幟,立即引去,絕不殺害。遇敵即奮死進攻,決不畏避。他們聲稱:“只等官兵過河,並不要多,我們自有力量殺盡金虜。”

他們曾襲擊金軍大寨,宗翰幾乎被擒。金人痛恨紅中,捕逐最急,但只能妄殺平民泄憤,不能獲得真紅中,無法鎮壓,又急又怒。忽下密令,命各路金兵到處搜索河南、河北的善良百姓和路上的商販旅客,稱爲客戶。有的在耳朵上刺字爲號,鎖押在雲中一帶,賣給金邦的軍民爲奴;有的押往關外各種族部落,以人換馬;另外還有許多,竟被挖了大坑活埋。死的不計其數,活的更是受罪無窮。那少數由敵境逃來南方的,逢人哭訴,慘不忍聞。

朝臣據實奏報,趙構聽信秦檜之言,只想保全自己富貴,竟然是置若罔聞。才只半年,便把秦檜升爲首相。等紹興二年正月,回到臨安之後,秦檜升遷太快,朝臣不滿。

又因恃寵狂妄,對趙構講話也太隨便主要還是口口聲聲高談和議,金兵卻是一味南犯,進攻不已。趙構對他減去了信心,這纔將其暫時罷免。以前派去求和的使臣都被金邦拘留,金邦卻從未派一使臣來宋。

岳飛自從平定了曹成,便奉朝命,授爲中衛大夫、武安軍承宜使。這時,僞齊劉豫已遷都於汴梁,並與金人會同南侵,共起兵五十萬,命降賊李成爲前鋒,攻陷了襄陽府和唐。鄧、隨、郢、信陽軍等地。每佔一處州郡,均分派兵鎮守,一面打算煽動洞庭湖水寨首領楊麼,想用軍船攻打嶽州、鄂州、漢陽、-州、黃州,順流而下,再由李成帶精兵二十萬由江西旱路往浙江進發,聲勢甚是浩大。

趙構君臣聞報大震,嚴命岳飛防堵。

紹興四年三月,岳飛由江西、南路舒、薪州制置使,又除兼(“除”是實授,“兼”

是仍兼原職)荊南鄂嶽州制置使。立上奏疏,請朝廷許他收復襄陽六郡。

這時秦檜還未二次當政。趙構雖然苦盼求和,但見金人不斷南侵,劉豫、李成等叛賊又聯合金兵大舉來攻,聲勢比前更大,眼看國土日蹙,逃亡無地,又不得不依靠嶽,韓諸將,爲他抵禦金兵。接到岳飛奏疏,非但全照所說行事,並以親筆下詔,除收復失地不要越過以前界線外(仍恐激怒金人,心懷畏懼),一切均許便宜措置。又命湖北、荊南各路軍統歸岳飛節制,並還犒賞岳飛的全軍將士。岳飛接到詔旨,越發加緊準備,當年五月,又除黃、復州、漢陽軍。德安府制置使。

岳飛在當時諸將中,年紀最輕(時年三十二歲),地位本在張浚、劉椅、張俊、韓世忠諸大將之下,忽然得到趙構的嘉勉和信任,以爲可以收復中原,行其素志,自然感奮非常。預計先把郢州攻下,再去收復其他州郡。發兵渡江的那一天,船到中流,見江波浩蕩,上下天光,慨對黃機密等說:“如此大好江山,決不任其落於敵人之手!此時若不大破賊兵,收復襄陽六郡,我岳飛更無面目見此江水了!”

到了紹興三年十二月,尼嗎哈才遣前宋使韓肖胄同了金使金允濤、王翊來見趙構,索還劉豫的俘虜和以前曾在西北、後又逃往江南的士民,並要把大江以北的土地,都劃歸給漢好劉豫。這正是以前秦檜向趙構提出的求和計劃。

殿中侍御史常同說:“先振國威,則和戰常在我。若一意議和,則和戰常在彼。靖康以來,分爲兩事,可爲鑑戒。”

趙構說:“現在可靠的兵力只有二十萬,怎麼打得過金人呢?”

常同答道:“古人一城一旅可致中興,從沒聽說有二十萬大兵,還在害怕敵人的道理。何況新招撫的民兵義軍更要多出好些倍呢!”

趙構聽了竟不答理,又派樞密都承旨章誼爲金國通問使,去向金人求和。無奈金人仍是一面空談和議,一面分路南侵,並命漢好劉豫,帶領數十萬僞軍同時進攻。不是韓。

嶽、吳玖等抗敵名將將其擋住,江南嶺表一帶幾乎又成了敵騎蹂躪之地。

趙構畏敵成了心疾,鬧得終日惶惶,無計可施。

紹興六年八月,帥臣張浚見各路將領多半都將金兵敵住,嶽、韓諸將並還常打勝戰,便上奏本,大意說:“東南形勢,莫重於建康,實爲中興根本。且使人主居此,北望中原,常懷憤惕,不敢暇逸。而臨安僻在一隅,內則易生安肆;外則不足以號召遠近,系中原之心。請臨建康,撫三軍以圖恢復。”

趙構正在猶疑不決,忽聽諜報,僞齊劉豫將要聯合金兵,大舉入寇。趙構嚇得趕快逃往平江,命秦檜爲行營留守,並參決尚書省樞密院事。二次拜相,威權更重。自從範宗尹、秦檜等相繼免官這三四年中,韓、嶽諸將分別收復了好些失地,內中戰無不勝,立功最多的是岳飛。

秦檜二次當權以後,一心媚外通敵,專和這些抗敵將士作梗,諸將往往功敗垂成。

若非岳飛這一支孤軍治軍有條,愛民有方,到處都有義軍響應,百姓歡迎,軍民一心,百戰百勝,接連先後幾次大戰役,都將敵人的主力攻破,非但收復中原,迎還二聖,成了一種空喊,永無指望,便這南宋半壁殘山剩水,也早被金人吞併去了。

宋軍兵到郢州,正是五月端陽。敵將京超乃劉豫的勇將,號“萬人敵”。部下還有金、齊合派的好些勇將精銳,耀武揚威,兵力甚強。正在準備過節,忽聽岳飛兵到,立時登城抗拒。

岳飛早知當地形勢,先命張憲向城上發話,說:“你們都是宋人,曾受本朝厚恩,爲何叛降劉豫,去做金人的爪牙?”賊兵軍師劉揖應聲喝道:“今日各爲其主,少說廢話!”

岳飛大怒,連進攻了二日,軍吏忽在夜間來報:“因爲大軍急行,後面糧船忽遇風浪,暫時還不能到,糧草恐不敷用。”岳飛便問:“餘糧還有多少?”軍吏答說:“夠吃兩頓。”岳飛笑說:“我軍明早已時便可破賊,只消一頓飽餐足矣。”

岳飛當夜傳令,命全軍半夜飽餐,趁着月初天陰,偃旗息鼓,輕悄悄藉着地形和樹木隱蔽,先進到郢州城腳不遠,等天快亮,突然進攻。另派岳雲帶領了五百“背嵬軍”,進攻東北城角敵樓,再命徐慶、湯懷、張顯帶兵在後接應。

那敵樓因崖而建,甚爲高大,下面都是野草雜樹,內有兩條小路可通城腳。京超自恃武勇無敵,初來不曾留意。岳飛大軍攻城又在正面,虛張聲勢,喊殺震野。京超聞報宋軍攻城甚急,忙上正面城樓防禦時,岳雲早帶了五百“背鬼軍”進到東北腳了。

守城賊兵由睡夢中驚起,匆匆迎敵。見宋軍勢猛,正在驚慌,那五百“背鬼軍”,已頭頂特製的牛皮頭盔,手持護手鉤,一個踏着一個肩膀,分幾處連肩而上,守城賊兵立被殺散。

岳雲手持鐵錐當先,剛一上城,便將迎面趕來的一名賊將一椎打死。衆兵校看出對面來的全是金人,一聲喊殺,紛紛拔出腰刀,上前猛斫,只殺得這夥金兵狼逃鼠竄,鬼哭神號,好些墜城而死。

岳雲照例一見金人,怒火就往上撞,一路窮追,恨不得斬盡殺絕才能解恨。轉眼由城上殺到城下,先將城門大開,放進徐慶、湯懷、張顯,兩下會合,威勢更盛。

城內除賊兵外,還有兀朮派來的三員大將和好幾千人馬,做夢也沒想到宋軍來勢這樣神速,一清早便將東北城攻破,殺了進來。內二金將慌不迭正要召集手下兵將迎敵,徐慶等已經城中百姓指點,分頭殺到。內一勇將萬戶阿吉里,連馬都沒來得及騎上,便被徐慶一槍刺死,另一金將,也爲湯懷、張顯所殺。

金,齊的兵心膽已寒,再聽徐慶等同聲吶喊:“投降免死!”便忙丟了兵器,紛紛跪倒。有那還想突圍逃走的金邦頭目,均被宋軍追上打死。

岳雲更是猛將,見了黑衣金兵,舉椎就打,所帶“背鬼軍”又都武藝高強,動作如飛,轉眼便殺到正面城門左近。

京超正在城上指揮賊兵守城頑抗,因見宋軍來勢甚猛,下令準備滾木擂石,等宋軍攻到城腳,往下打時,遙聞城內吶喊之聲。兩次命人往探,均未回來,也無人來報信。

心正憂急,不料岳雲來勢特炔,所向無敵。等到發現,宋軍已由城內殺來。

京超知道不妙,剛由城上逃下,一躍上馬,正遇岳雲。忙將手中大刀猛斫過去,被岳雲用鐵椎一擋,震得兩膀發麻,幾乎脫手。才知這員小將比他厲害得多,不禁大驚,回馬便逃。京超一走,城上守軍紛紛潰竄。幾個搶在前面的“背鬼軍”又將城門打開,岳飛的大軍立時衝殺進來。

京超逃出不遠,見軍師劉揖同了金邦另一著名勇將馬黃帶了手下數千金兵趕來接迎。

心想:“馬黃平日倚仗兀朮的勢力,盛氣凌人;今天正好讓他做個替死鬼,擋上一陣,我好逃走。”忙把馬一撥,竟由左側小巷中縱馬逃去。初意南面有一土崖與城相連,只要逃到城上,便可越城逃走。不料岳雲早認出他是主將京超,怎肯放過?又見前面雖有金兵迎抗,張憲、牛皋、王貴已由後面殺到,隨將椎一揮,飛步趕了下去。

京超馬快,逃到崖前,岳雲相隔還有十多丈。若是棄馬上崖,越城而逃,也許有望。

也是驚慌太甚,拼命縱馬飛馳,等到崖前,業已收不住勢。只得把兩腿一夾,縱馬順坡而上,相隔城牆也只數尺光景。不料馬前立着一塊突出崖石,離地有三四尺高,百忙中猛一拎馬繮,妄想硬躥上去。

京超那馬把頭一仰,一個猛勁,兩條前腿正撞崖石角上,右腿立時折斷,連馬帶人一齊翻落。京超左膀已折,驚慌過甚,口雖急呼“將軍饒命”,右手大刀卻朝岳雲撩去。

岳雲本來還想生擒,見他昨日那樣驕狂,今天卻是這樣兇狡無恥,不禁有氣,揚手一鐵椎,那柄大刀竟被反震回去,刀背正斫在京超頭上,深嵌入骨,就此斃命。岳雲割下首級,又往回跑。

金將馬黃最是勇悍,隨同劉豫、李成連破了許多州郡,自負功高,兀朮卻命他當了一名副將,隨同京超鎮守郢州,心中大是不服。因所部四千金兵都是久戰的精銳,一見京超戰敗,城被攻破,竟妄想把宋軍打出城去,好丟京超的臉。正吩咐手下兵將隨他拼鬥,不許後退,忽見宋軍趕來,當頭一員手持長槍的小將連馬都未騎。只當也和以前所遇宋將一樣,憑着手中一對鐵架,一照面便可打死。剛把雙槊一揚,匹馬當先,未容開口,來將業已衝到馬前,耳聽一聲大喝:“張憲在此!”聲如洪鐘,甚是震耳。心中一驚,忙把雙槊一分,揚架便打。

哪知張憲槍法精奇,看出敵人身材高大,勢猛力沉,早已打好主意。槍桿緊貼架頭微微一起,先將敵人的勁卸去,更不容第二架打到,就勢把槍頭往下一繞,抖起一個寒光,分心就刺。馬黃胸前鎧甲立被刺穿。負痛情急中,再用右手槊猛力一撩,張憲就勢一挑,當時把屍首挑起,撞向人家屋檐之上,把磚瓦砸碎了一大片。牛皋、王貴再往上一追殺,那些金兵金將挨着就死,自然抵擋不住。

城中百姓平日受盡敵人欺凌搶掠,見宋軍把城攻破,統兵大將又是岳飛,全都驚喜欲狂,紛紛爬到屋頂上面觀戰。一見金、齊的兵逃過,拿了磚石瓦塊往下就打。金兵空被打得頭破血流,心中恨毒,無計可施。

張憲、牛皋見全城百姓登高助威,一面用磚石屋瓦亂打敵軍;一面同聲吶喊說:

“這些狗強盜,姦淫擄搶,無惡不作,我們恨他入骨。諸位將軍千萬要替我們報仇雪恨,不要放跑一個!”有的並在房上連哭帶跳。

這一來,越發激動衆兵將的義憤,追殺更急。有那受傷倒地未死的金兵,又被百姓們紛紛趕出,拿了廚刀棍棒亂斫亂打,敵軍的死屍到處都是。

剩下一兩千殘餘的金兵,正往城南土坡亡命奔逃,又被岳雲和所帶“背鬼軍”迎頭截住。

岳雲本來還是想擒些回去,因後面的老百姓紛紛趕來,同聲咒罵喊殺,好在沒有奉到將令,這些金兵又都情急頑抗,兩下一夾攻,又殺死了十之八九。不是傅慶由後面趕來,說要擒些俘虜審問,幾乎殺光。

這一仗,共殺死了七八千,金兵佔六千以上,下餘賊兵全部投降。

岳飛進城安民,問知前事,對衆將道:“兀朮派來幫助京超守城的兵將,只生擒了數十人,餘均被我軍民殺死。雖然由於民憤使然,但是兩軍對陣,降者免死。並非愛惜敵人,以表仁義之師,用意是使敵人上陣時,有了投降免死的生路,便可削弱他們的鬥志。否則,打起仗來人人拼命,我軍就能必勝,也難免於多出傷亡,何況還可探問出許多虛實呢。這次殺得太多,都是本帥疏忽,又有許多是百姓們打死雪恨,難怪你們。功勞照記,下次對敵,卻是不可。”

衆將同聲應諾。跟着一夥百姓又把劉揖擒來獻上。岳飛問知劉揖平日專向金、齊兩面討好,於中取利。表面上決不做惡人,背後盡出壞主意。方纔金將中槍落馬時,劉揖看出不妙。恰巧左近有一民家,與其相識,主人以前受到賊兵騷擾,他曾經出頭阻止。

以爲對那家有過好處,便溜了進去,許以重利,打算隱藏些日,偷空出城逃走。哪知主人親族受害太深,照樣恨他,話未說幾句,便被主人全家合力將他綁起,任他喊爹喊娘,全都不聽。跟着同了一些街坊,將他綁送大營。岳飛再想起劉揖前日城上的答話,越發有氣。

劉揖還在急喊饒命,說:“金、齊虛實,我全知道……”岳飛已命推出斬首。王貴問道:“此賊頗知敵人虛實,元帥爲何不問而斬?”

岳飛笑道:“要知敵人虛實,首在能得民心和久經訓練的精明探報,豈能倚靠這類亂臣賊子?休說逆賊喪心病狂,所說未必可信,即使所說是真,必先許其不死,才肯吐實。問明再斬,失信於賊,所失大矣。”

吉青又問:“元帥用兵,向來以少勝多。這次賊兵連兀朮所派兵將才兩萬人,我軍倒有五萬之衆,結果用了不到一萬人馬,豈非小題大做了麼?”

岳飛笑道:“五倍而圖,十倍而攻;不勝則保全力以退;退必相機再戰。先聲奪人,勝者爲多。郢州形勢險要,京超。馬黃都是金、齊猛將,號‘萬人敵’。我以全軍之力,連夜急行,一舉將其攻破,下餘賊佔州郡,聞風膽寒。只要分兵往擊,破之必矣。”衆將聞言,更加敬服,暗贊不已。

岳飛隨命張憲、徐慶帶兵收復隨州。賊將王嵩聞報,不戰而逃,退保隨城。岳飛又命牛皋照着所示機宜,只帶三天糧草,往攻隨城。牛皋到的第二天便將城攻破,生擒王嵩斬首,收降了五千僞齊兵將。岳飛再命張憲、徐慶收復唐、鄧二州,自領大兵往攻襄陽。李成聞報,率領金、齊十多萬人馬,出城四十里迎敵。王貴首先討命出戰,牛皋、吉青也要同去。

岳飛見賊兵左臨襄江,右布平野,密壓壓一大片,刀槍耀日,旗幟如林,比自己的人馬,少說也多三倍以上。笑對王貴等說:“你們莫忙!我先以爲此賊屢次被我打敗,受過幾次教訓,必有一些打算,不料還是這樣愚蠢。自來步兵打仗,要有險阻之地才能得利,騎兵衝殺卻非平原曠野不可。此賊竟將大隊騎兵列在江邊,步兵列於平地。雖然人馬衆多,一擊必敗!”

隨命王貴、吉青帶了三千手持長槍的步兵,往攻李成的騎兵;再命牛皋帶領三千“遊奕軍”往攻李成的步兵,自率諸將隨後接應。

李成的騎兵剛在江岸一帶擺開陣勢,耀武揚威。不料王貴、吉青帶兵趕來,手下兵將都持長槍,見馬就刺。賊騎馬倒人翻,後隊不能再進,再吃前面退逃的騎隊一衝,軍心大亂。王貴、吉青再帶兵一路縱躍衝殺,所向無敵。賊軍騎兵全數潰逃,互相沖突,有好些都被擠墜江中,激濺起江水高達丈許。

另一面的步兵又被牛皋帶領三千精騎衝殺進去,一路刀斫槍挑,勇不可當。賊兵又是一陣大亂,岳飛大軍再往上一涌,殺得李成帶了殘兵潰卒,連夜逃走。

這一戰,又將李成一二十萬人馬殺得大敗,收復了襄陽府。劉豫聽說李成戰敗,又派了二十萬援兵,連同兀朮新派來的金兵和李成原有殘兵,號稱三十萬人馬,屯在襄江北岸新野市,還想奪取襄陽,報那屢次戰敗之仇。

岳飛先命王萬帶了五千人馬駐兵清水河誘敵,再自領大軍跟蹤往擊。李成這次打算以多爲勝,不再擺列陣勢,一味猛衝。王萬先領兵詐敗,李成賊兵正往前進,不料岳飛同了全軍衆將,連埋伏帶截擊,分七八路殺到,伏屍將三十里。同時張憲、徐慶也將唐、鄧二州攻下,襄陽六郡全被收復。

第一五回 賣國陰謀 秦檜間關聯趙構 奮身破敵 岳雲匹馬斬京超第一四回 桴鼓戰金山 女將威風殲敵寇 分兵屯牛首 岳飛勇略定江淮第一一回 一將最難求 有意憐才全國士 深仇須緊記 含悲刺字勉佳兒第一○回 百官被擄 二帝蒙塵 舊日繁華成夢逝 逐北追奔 冰河夜戰 漫天風雪建奇功第九回 不能戰而貪 以迅敗亡 遺羞千載 爲求和致死 其存氣節 終遜完人第一一回 一將最難求 有意憐才全國士 深仇須緊記 含悲刺字勉佳兒第一八回 急詔促回軍 大憝當前 萬民茹怒 分耕爲再舉 輕騎斷後 全師乃還第五回 人已雲亡 孤軍長眠悲宿草 世方多難 哀鳴四野痛災黎第一九回 親自壞長城 昏主內奸 孰爲禍首 疾風知勁草 皇天后土 實鑑此心第一○回 百官被擄 二帝蒙塵 舊日繁華成夢逝 逐北追奔 冰河夜戰 漫天風雪建奇功第十七回 媚外圖偏安 更何知君父羈囚 黎民塗炭攻心除隱害 決不許河山破碎 逆賊猖第一四回 桴鼓戰金山 女將威風殲敵寇 分兵屯牛首 岳飛勇略定江淮第一三回 懾以前鋒 八百精騎平醜虜 計然後戰 沿江燈火震兀木第一五回 賣國陰謀 秦檜間關聯趙構 奮身破敵 岳雲匹馬斬京超第一回 立雪聽書聲 只有英雄能耐苦 張弓穿雁羽 要將絕技授傳人第一三回 懾以前鋒 八百精騎平醜虜 計然後戰 沿江燈火震兀木第八回 播遷憑社鼠 相州開府起孱王 制勝是奇兵 賊寨攻堅擒巨盜第一○回 百官被擄 二帝蒙塵 舊日繁華成夢逝 逐北追奔 冰河夜戰 漫天風雪建奇功第五回 人已雲亡 孤軍長眠悲宿草 世方多難 哀鳴四野痛災黎第四回 應變識先機 午夜仍爲一惡狙 關心惟後起 彌留猶問九連槍第一九回 親自壞長城 昏主內奸 孰爲禍首 疾風知勁草 皇天后土 實鑑此心第一回 立雪聽書聲 只有英雄能耐苦 張弓穿雁羽 要將絕技授傳人第一一回 一將最難求 有意憐才全國士 深仇須緊記 含悲刺字勉佳兒第七回 抵足談心 徐慶單騎傳密信 防邊禦寇 岳飛初次入行間第八回 播遷憑社鼠 相州開府起孱王 制勝是奇兵 賊寨攻堅擒巨盜第一六回 大勢論當前 請此日定策興師 營田漢水悲歌言壯志 問何時長車雪恥 痛飲黃第一八回 急詔促回軍 大憝當前 萬民茹怒 分耕爲再舉 輕騎斷後 全師乃還第八回 播遷憑社鼠 相州開府起孱王 制勝是奇兵 賊寨攻堅擒巨盜第一九回 親自壞長城 昏主內奸 孰爲禍首 疾風知勁草 皇天后土 實鑑此心第十七回 媚外圖偏安 更何知君父羈囚 黎民塗炭攻心除隱害 決不許河山破碎 逆賊猖第一回 立雪聽書聲 只有英雄能耐苦 張弓穿雁羽 要將絕技授傳人第十七回 媚外圖偏安 更何知君父羈囚 黎民塗炭攻心除隱害 決不許河山破碎 逆賊猖第一三回 懾以前鋒 八百精騎平醜虜 計然後戰 沿江燈火震兀木第一六回 大勢論當前 請此日定策興師 營田漢水悲歌言壯志 問何時長車雪恥 痛飲黃第一九回 親自壞長城 昏主內奸 孰爲禍首 疾風知勁草 皇天后土 實鑑此心第一九回 親自壞長城 昏主內奸 孰爲禍首 疾風知勁草 皇天后土 實鑑此心第七回 抵足談心 徐慶單騎傳密信 防邊禦寇 岳飛初次入行間第六回 老眼實無花 能識英雄於未遇 長才容小試 從知事業在將來第一六回 大勢論當前 請此日定策興師 營田漢水悲歌言壯志 問何時長車雪恥 痛飲黃第四回 應變識先機 午夜仍爲一惡狙 關心惟後起 彌留猶問九連槍第一五回 賣國陰謀 秦檜間關聯趙構 奮身破敵 岳雲匹馬斬京超第一五回 賣國陰謀 秦檜間關聯趙構 奮身破敵 岳雲匹馬斬京超第四回 應變識先機 午夜仍爲一惡狙 關心惟後起 彌留猶問九連槍第十七回 媚外圖偏安 更何知君父羈囚 黎民塗炭攻心除隱害 決不許河山破碎 逆賊猖第一五回 賣國陰謀 秦檜間關聯趙構 奮身破敵 岳雲匹馬斬京超第一回 立雪聽書聲 只有英雄能耐苦 張弓穿雁羽 要將絕技授傳人第一九回 親自壞長城 昏主內奸 孰爲禍首 疾風知勁草 皇天后土 實鑑此心第九回 不能戰而貪 以迅敗亡 遺羞千載 爲求和致死 其存氣節 終遜完人第九回 不能戰而貪 以迅敗亡 遺羞千載 爲求和致死 其存氣節 終遜完人第一○回 百官被擄 二帝蒙塵 舊日繁華成夢逝 逐北追奔 冰河夜戰 漫天風雪建奇功第一一回 一將最難求 有意憐才全國士 深仇須緊記 含悲刺字勉佳兒第一八回 急詔促回軍 大憝當前 萬民茹怒 分耕爲再舉 輕騎斷後 全師乃還第五回 人已雲亡 孤軍長眠悲宿草 世方多難 哀鳴四野痛災黎第一九回 親自壞長城 昏主內奸 孰爲禍首 疾風知勁草 皇天后土 實鑑此心第六回 老眼實無花 能識英雄於未遇 長才容小試 從知事業在將來第八回 播遷憑社鼠 相州開府起孱王 制勝是奇兵 賊寨攻堅擒巨盜第九回 不能戰而貪 以迅敗亡 遺羞千載 爲求和致死 其存氣節 終遜完人第九回 不能戰而貪 以迅敗亡 遺羞千載 爲求和致死 其存氣節 終遜完人第十七回 媚外圖偏安 更何知君父羈囚 黎民塗炭攻心除隱害 決不許河山破碎 逆賊猖第六回 老眼實無花 能識英雄於未遇 長才容小試 從知事業在將來第十七回 媚外圖偏安 更何知君父羈囚 黎民塗炭攻心除隱害 決不許河山破碎 逆賊猖第二回 勁敵當前 只有小心操勝算 憂危慮遠 密聯豪士備時艱第一九回 親自壞長城 昏主內奸 孰爲禍首 疾風知勁草 皇天后土 實鑑此心第一二回 虎帳淡兵 對敵當知尺土重 偏師陷陣 重來還使一軍驚第一五回 賣國陰謀 秦檜間關聯趙構 奮身破敵 岳雲匹馬斬京超第一回 立雪聽書聲 只有英雄能耐苦 張弓穿雁羽 要將絕技授傳人第一五回 賣國陰謀 秦檜間關聯趙構 奮身破敵 岳雲匹馬斬京超第一三回 懾以前鋒 八百精騎平醜虜 計然後戰 沿江燈火震兀木第一三回 懾以前鋒 八百精騎平醜虜 計然後戰 沿江燈火震兀木第十七回 媚外圖偏安 更何知君父羈囚 黎民塗炭攻心除隱害 決不許河山破碎 逆賊猖第一四回 桴鼓戰金山 女將威風殲敵寇 分兵屯牛首 岳飛勇略定江淮第一五回 賣國陰謀 秦檜間關聯趙構 奮身破敵 岳雲匹馬斬京超第十七回 媚外圖偏安 更何知君父羈囚 黎民塗炭攻心除隱害 決不許河山破碎 逆賊猖第一九回 親自壞長城 昏主內奸 孰爲禍首 疾風知勁草 皇天后土 實鑑此心第一九回 親自壞長城 昏主內奸 孰爲禍首 疾風知勁草 皇天后土 實鑑此心第六回 老眼實無花 能識英雄於未遇 長才容小試 從知事業在將來第一二回 虎帳淡兵 對敵當知尺土重 偏師陷陣 重來還使一軍驚第一五回 賣國陰謀 秦檜間關聯趙構 奮身破敵 岳雲匹馬斬京超第一回 立雪聽書聲 只有英雄能耐苦 張弓穿雁羽 要將絕技授傳人第十七回 媚外圖偏安 更何知君父羈囚 黎民塗炭攻心除隱害 決不許河山破碎 逆賊猖第一○回 百官被擄 二帝蒙塵 舊日繁華成夢逝 逐北追奔 冰河夜戰 漫天風雪建奇功第一二回 虎帳淡兵 對敵當知尺土重 偏師陷陣 重來還使一軍驚第一九回 親自壞長城 昏主內奸 孰爲禍首 疾風知勁草 皇天后土 實鑑此心第一四回 桴鼓戰金山 女將威風殲敵寇 分兵屯牛首 岳飛勇略定江淮第一三回 懾以前鋒 八百精騎平醜虜 計然後戰 沿江燈火震兀木第一四回 桴鼓戰金山 女將威風殲敵寇 分兵屯牛首 岳飛勇略定江淮第一五回 賣國陰謀 秦檜間關聯趙構 奮身破敵 岳雲匹馬斬京超第一四回 桴鼓戰金山 女將威風殲敵寇 分兵屯牛首 岳飛勇略定江淮第一回 立雪聽書聲 只有英雄能耐苦 張弓穿雁羽 要將絕技授傳人第一四回 桴鼓戰金山 女將威風殲敵寇 分兵屯牛首 岳飛勇略定江淮第三回 民怒已如焚 猶溺狂歡 不知死所 敵強何可媚 自招凌侮 更啓戎心第九回 不能戰而貪 以迅敗亡 遺羞千載 爲求和致死 其存氣節 終遜完人第一八回 急詔促回軍 大憝當前 萬民茹怒 分耕爲再舉 輕騎斷後 全師乃還第一八回 急詔促回軍 大憝當前 萬民茹怒 分耕爲再舉 輕騎斷後 全師乃還第一五回 賣國陰謀 秦檜間關聯趙構 奮身破敵 岳雲匹馬斬京超
第一五回 賣國陰謀 秦檜間關聯趙構 奮身破敵 岳雲匹馬斬京超第一四回 桴鼓戰金山 女將威風殲敵寇 分兵屯牛首 岳飛勇略定江淮第一一回 一將最難求 有意憐才全國士 深仇須緊記 含悲刺字勉佳兒第一○回 百官被擄 二帝蒙塵 舊日繁華成夢逝 逐北追奔 冰河夜戰 漫天風雪建奇功第九回 不能戰而貪 以迅敗亡 遺羞千載 爲求和致死 其存氣節 終遜完人第一一回 一將最難求 有意憐才全國士 深仇須緊記 含悲刺字勉佳兒第一八回 急詔促回軍 大憝當前 萬民茹怒 分耕爲再舉 輕騎斷後 全師乃還第五回 人已雲亡 孤軍長眠悲宿草 世方多難 哀鳴四野痛災黎第一九回 親自壞長城 昏主內奸 孰爲禍首 疾風知勁草 皇天后土 實鑑此心第一○回 百官被擄 二帝蒙塵 舊日繁華成夢逝 逐北追奔 冰河夜戰 漫天風雪建奇功第十七回 媚外圖偏安 更何知君父羈囚 黎民塗炭攻心除隱害 決不許河山破碎 逆賊猖第一四回 桴鼓戰金山 女將威風殲敵寇 分兵屯牛首 岳飛勇略定江淮第一三回 懾以前鋒 八百精騎平醜虜 計然後戰 沿江燈火震兀木第一五回 賣國陰謀 秦檜間關聯趙構 奮身破敵 岳雲匹馬斬京超第一回 立雪聽書聲 只有英雄能耐苦 張弓穿雁羽 要將絕技授傳人第一三回 懾以前鋒 八百精騎平醜虜 計然後戰 沿江燈火震兀木第八回 播遷憑社鼠 相州開府起孱王 制勝是奇兵 賊寨攻堅擒巨盜第一○回 百官被擄 二帝蒙塵 舊日繁華成夢逝 逐北追奔 冰河夜戰 漫天風雪建奇功第五回 人已雲亡 孤軍長眠悲宿草 世方多難 哀鳴四野痛災黎第四回 應變識先機 午夜仍爲一惡狙 關心惟後起 彌留猶問九連槍第一九回 親自壞長城 昏主內奸 孰爲禍首 疾風知勁草 皇天后土 實鑑此心第一回 立雪聽書聲 只有英雄能耐苦 張弓穿雁羽 要將絕技授傳人第一一回 一將最難求 有意憐才全國士 深仇須緊記 含悲刺字勉佳兒第七回 抵足談心 徐慶單騎傳密信 防邊禦寇 岳飛初次入行間第八回 播遷憑社鼠 相州開府起孱王 制勝是奇兵 賊寨攻堅擒巨盜第一六回 大勢論當前 請此日定策興師 營田漢水悲歌言壯志 問何時長車雪恥 痛飲黃第一八回 急詔促回軍 大憝當前 萬民茹怒 分耕爲再舉 輕騎斷後 全師乃還第八回 播遷憑社鼠 相州開府起孱王 制勝是奇兵 賊寨攻堅擒巨盜第一九回 親自壞長城 昏主內奸 孰爲禍首 疾風知勁草 皇天后土 實鑑此心第十七回 媚外圖偏安 更何知君父羈囚 黎民塗炭攻心除隱害 決不許河山破碎 逆賊猖第一回 立雪聽書聲 只有英雄能耐苦 張弓穿雁羽 要將絕技授傳人第十七回 媚外圖偏安 更何知君父羈囚 黎民塗炭攻心除隱害 決不許河山破碎 逆賊猖第一三回 懾以前鋒 八百精騎平醜虜 計然後戰 沿江燈火震兀木第一六回 大勢論當前 請此日定策興師 營田漢水悲歌言壯志 問何時長車雪恥 痛飲黃第一九回 親自壞長城 昏主內奸 孰爲禍首 疾風知勁草 皇天后土 實鑑此心第一九回 親自壞長城 昏主內奸 孰爲禍首 疾風知勁草 皇天后土 實鑑此心第七回 抵足談心 徐慶單騎傳密信 防邊禦寇 岳飛初次入行間第六回 老眼實無花 能識英雄於未遇 長才容小試 從知事業在將來第一六回 大勢論當前 請此日定策興師 營田漢水悲歌言壯志 問何時長車雪恥 痛飲黃第四回 應變識先機 午夜仍爲一惡狙 關心惟後起 彌留猶問九連槍第一五回 賣國陰謀 秦檜間關聯趙構 奮身破敵 岳雲匹馬斬京超第一五回 賣國陰謀 秦檜間關聯趙構 奮身破敵 岳雲匹馬斬京超第四回 應變識先機 午夜仍爲一惡狙 關心惟後起 彌留猶問九連槍第十七回 媚外圖偏安 更何知君父羈囚 黎民塗炭攻心除隱害 決不許河山破碎 逆賊猖第一五回 賣國陰謀 秦檜間關聯趙構 奮身破敵 岳雲匹馬斬京超第一回 立雪聽書聲 只有英雄能耐苦 張弓穿雁羽 要將絕技授傳人第一九回 親自壞長城 昏主內奸 孰爲禍首 疾風知勁草 皇天后土 實鑑此心第九回 不能戰而貪 以迅敗亡 遺羞千載 爲求和致死 其存氣節 終遜完人第九回 不能戰而貪 以迅敗亡 遺羞千載 爲求和致死 其存氣節 終遜完人第一○回 百官被擄 二帝蒙塵 舊日繁華成夢逝 逐北追奔 冰河夜戰 漫天風雪建奇功第一一回 一將最難求 有意憐才全國士 深仇須緊記 含悲刺字勉佳兒第一八回 急詔促回軍 大憝當前 萬民茹怒 分耕爲再舉 輕騎斷後 全師乃還第五回 人已雲亡 孤軍長眠悲宿草 世方多難 哀鳴四野痛災黎第一九回 親自壞長城 昏主內奸 孰爲禍首 疾風知勁草 皇天后土 實鑑此心第六回 老眼實無花 能識英雄於未遇 長才容小試 從知事業在將來第八回 播遷憑社鼠 相州開府起孱王 制勝是奇兵 賊寨攻堅擒巨盜第九回 不能戰而貪 以迅敗亡 遺羞千載 爲求和致死 其存氣節 終遜完人第九回 不能戰而貪 以迅敗亡 遺羞千載 爲求和致死 其存氣節 終遜完人第十七回 媚外圖偏安 更何知君父羈囚 黎民塗炭攻心除隱害 決不許河山破碎 逆賊猖第六回 老眼實無花 能識英雄於未遇 長才容小試 從知事業在將來第十七回 媚外圖偏安 更何知君父羈囚 黎民塗炭攻心除隱害 決不許河山破碎 逆賊猖第二回 勁敵當前 只有小心操勝算 憂危慮遠 密聯豪士備時艱第一九回 親自壞長城 昏主內奸 孰爲禍首 疾風知勁草 皇天后土 實鑑此心第一二回 虎帳淡兵 對敵當知尺土重 偏師陷陣 重來還使一軍驚第一五回 賣國陰謀 秦檜間關聯趙構 奮身破敵 岳雲匹馬斬京超第一回 立雪聽書聲 只有英雄能耐苦 張弓穿雁羽 要將絕技授傳人第一五回 賣國陰謀 秦檜間關聯趙構 奮身破敵 岳雲匹馬斬京超第一三回 懾以前鋒 八百精騎平醜虜 計然後戰 沿江燈火震兀木第一三回 懾以前鋒 八百精騎平醜虜 計然後戰 沿江燈火震兀木第十七回 媚外圖偏安 更何知君父羈囚 黎民塗炭攻心除隱害 決不許河山破碎 逆賊猖第一四回 桴鼓戰金山 女將威風殲敵寇 分兵屯牛首 岳飛勇略定江淮第一五回 賣國陰謀 秦檜間關聯趙構 奮身破敵 岳雲匹馬斬京超第十七回 媚外圖偏安 更何知君父羈囚 黎民塗炭攻心除隱害 決不許河山破碎 逆賊猖第一九回 親自壞長城 昏主內奸 孰爲禍首 疾風知勁草 皇天后土 實鑑此心第一九回 親自壞長城 昏主內奸 孰爲禍首 疾風知勁草 皇天后土 實鑑此心第六回 老眼實無花 能識英雄於未遇 長才容小試 從知事業在將來第一二回 虎帳淡兵 對敵當知尺土重 偏師陷陣 重來還使一軍驚第一五回 賣國陰謀 秦檜間關聯趙構 奮身破敵 岳雲匹馬斬京超第一回 立雪聽書聲 只有英雄能耐苦 張弓穿雁羽 要將絕技授傳人第十七回 媚外圖偏安 更何知君父羈囚 黎民塗炭攻心除隱害 決不許河山破碎 逆賊猖第一○回 百官被擄 二帝蒙塵 舊日繁華成夢逝 逐北追奔 冰河夜戰 漫天風雪建奇功第一二回 虎帳淡兵 對敵當知尺土重 偏師陷陣 重來還使一軍驚第一九回 親自壞長城 昏主內奸 孰爲禍首 疾風知勁草 皇天后土 實鑑此心第一四回 桴鼓戰金山 女將威風殲敵寇 分兵屯牛首 岳飛勇略定江淮第一三回 懾以前鋒 八百精騎平醜虜 計然後戰 沿江燈火震兀木第一四回 桴鼓戰金山 女將威風殲敵寇 分兵屯牛首 岳飛勇略定江淮第一五回 賣國陰謀 秦檜間關聯趙構 奮身破敵 岳雲匹馬斬京超第一四回 桴鼓戰金山 女將威風殲敵寇 分兵屯牛首 岳飛勇略定江淮第一回 立雪聽書聲 只有英雄能耐苦 張弓穿雁羽 要將絕技授傳人第一四回 桴鼓戰金山 女將威風殲敵寇 分兵屯牛首 岳飛勇略定江淮第三回 民怒已如焚 猶溺狂歡 不知死所 敵強何可媚 自招凌侮 更啓戎心第九回 不能戰而貪 以迅敗亡 遺羞千載 爲求和致死 其存氣節 終遜完人第一八回 急詔促回軍 大憝當前 萬民茹怒 分耕爲再舉 輕騎斷後 全師乃還第一八回 急詔促回軍 大憝當前 萬民茹怒 分耕爲再舉 輕騎斷後 全師乃還第一五回 賣國陰謀 秦檜間關聯趙構 奮身破敵 岳雲匹馬斬京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