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回 桴鼓戰金山 女將威風殲敵寇 分兵屯牛首 岳飛勇略定江淮

兀朮由北固山逃回,對哈密量說:“我只說北固山離此只有十里,可以遠望焦山,特地輕騎簡從,前往窺探。哪知虛實未得,反被宋軍擒去兩員大將。我軍地理不熟,糧草又缺,情勢可慮。軍師有何高見?”哈密量說:“照此情勢,實難久持。好在後日便是雙方交戰的約期,我軍細軟金銀,昨夜均已移往大小民船,今晚可以出其不意,照殿下昨日所說,兵分兩路,連夜搶渡長江,免得坐以待斃。”

兀朮立命大將粘沒訶率領百多條戰船、二百多條民船、三萬金兵,往攻宋兵焦山大營,自己在後督隊。哈密童帶了衆將和三萬多金兵、七百多條大小民船,由側面搶渡長江,再改走龍潭、儀徵的旱路,命在五更以前出動。好使宋軍首尾不能兼顧。金兵全都急於北歸,一個個磨刀弄箭,互相談話,五更前把飯吃飽。兀朮一聲令下,金兵便分頭往焦山大營進發。

韓世忠早在半夜裡就把水軍戰船分列開來,梁紅玉也早有三層炮架,後面再設強弓硬弩,外用蘆蓆遮蓋,靜悄悄準備迎敵。兀朮在船上,眼看相隔已近,見宋軍方面全無動靜。正在猜疑,忽聽一聲炮響,數十道五色火花,衝空直上。跟着宋兵的箭暴雨一般迎面射來,同時又有大炮打到,金將粘沒河所帶兵船竟被打了一個七零八落。料知不妙,連忙下令將船撥轉,往西方逃走。

紅玉站在戰船桅樓之上,一目瞭然,先將桅杆上號燈升起,指點方向,一面領頭擊動戰鼓。各船上的兵士也一起擂鼓相應,轟如雷鳴。韓世忠帶領輕舟戰船,照着號燈所指,分頭截殺。打到天明,帥艦上紅旗高起,擂鼓更急。

阮良、董-、蘇德、劉寶等各領水軍,分駕着百十條大“浪裡鑽”,都是八槳齊飛,兩邊分列着十名精通水性、背插鋼鑽腰刀的水軍,遠者箭射,近者跳上敵船,舉刀就斫。

再不,便跳下水去,用鋼鑽將船穿透,使其沉水。這一陣,只殺得金兵人倒船翻,江水皆赤。金兵連淹死帶被殺傷的兩萬多,哈密量所帶金銀細軟,被宋軍截去了一大半,並還傷了幾員大將。兀朮率領殘軍往西敗逃,韓彥直、韓彥古、解元、陳桶、呼延通等伏兵突起,兩下夾攻,竟將兀朮殘兵逼進黃天蕩內。

世忠知道敵人成了甕中之鱉,忙命衆將將盪口封住,輪流把守,準備弩箭炮石,以防突圍,下餘將士苦戰了一日夜,俱都分班歇息,然後迴轉大營,與梁紅玉商討犒賞三軍,奏報朝廷之事。這便是宋史所載“韓世忠大敗兀朮於金山,妻梁氏自擊梓鼓”的故事。

梁紅玉見丈夫得勝回來,蘇德生擒兀朮女婿龍虎大王霍武,斬得番將何裡闥首級。

便連先前所擒二金將,一齊斬首,號令於桅杆之上。擒獲的金兵金將、戰船民船,也都處置。由焦山起到黃大蕩,宋軍戰船排成了一條長蛇陣,夜裡燈火通明,照漾江波,全軍將士歡聲雷動。世忠更是興高采烈,斷定生擒兀朮,不過數日之事。

紅玉勸道:“自來驕兵必敗,何況兀朮那樣勁敵。元帥大功未成,切不可因一時小勝,便自疏忽。我想兀朮有謀有勇,萬一被他漏網,他日定要捲土重來。我們一時縱敵,後患無窮,悔無及了。”世忠雖覺紅玉所說有理,因兀朮業已投入死地,宋軍水陸兩面均有防備,不會被他逃走。只傳令將士多加小心,又將大營水師調了兩千精銳,往黃天蕩相助困敵,並未想到別的。

紅玉兩次勸世忠親率水軍衝入黃天蕩,消滅殘敵,生擒兀朮。世忠均說:“兀朮雖然大敗,還有兩萬多精銳在他部下,困獸猶鬥。何況我軍人少,雖獲大勝,也有一些傷亡。水軍非步兵可比,教練不易,金兵糧將用盡,又無逃路。我軍只將黃天蕩困住,餓也把他餓死。此時進攻,金兵定必羣起拼命,我軍難免又有傷亡。就能保其必勝,也是不值。”紅玉便未再勸。

兀朮敗進黃天蕩,見宋軍沒有追來,卻將港口遮斷,心中驚疑,後才探知黃天蕩湖面雖寬,卻是一條死路,另有三面危崖絕壁,有進無出。

兀朮忙和衆王子、元帥、大將、平章等商計,去向世忠求和。並將所掠來的金珠細軟和三百匹名馬送與世忠,想買條路回去。跟着查點全軍,只非金族,連生長北方、早已從軍,並還立過功勞的漢人軍校,全部搜去兵器,拘留起來,以防萬一突圍時,倒戈降宋,一面命人帶了金銀出去探路。

下書人回來說道:“韓世忠大罵:兀朮狗賊把我當成什麼人?除卻交還中原,送回二聖,可以保得一命,別的全是做夢!”兀朮因世忠堅不許和,糧草將盡,情急無奈,決計拼死突圍而逃。哪知宋軍防備甚嚴,剛到盪口,火炮弩箭便如雨點一般打來。兀朮白死傷好些兵將,看出實在無法衝破,只得下令退回,部下又傷亡了好幾千。

兀朮正在萬分憂急之際,忽然探出蕩內有一條老鶴河,本與金陵秦淮河相通,只是年久淤塞,已不通行。萬分絕望中,得此一線生機,自然不肯放過。一面命人駕上小舟,去向盪口外宋兵苦苦求和,將韓世忠穩住;一面命全軍下手,挖掘老鶴河故道。只一晚上,便掘通了三十來裡,兀朮立率殘軍逃去。等到宋軍看出虛實,兀朮已快到達新城(江蘇句容縣北)了。韓世忠得信,又急又怒,後悔無及。

岳飛這時已將手下八百健兒,連同太行山的忠義山兵共有六千久經訓練的精銳將士,分爲馬步兩隊。騎兵稱爲“遊奕軍”,步兵稱爲“背鬼軍”,分交牛皋、湯懷、岳雲、張憲、嶽亨、徐慶等帶領。都是一正兩副,每日率領全軍,操演正勤。

黃機密忽然拿了周義的信來見。大意是說:“近由外回,纔看到岳飛父於的信,得知經過。因見河北州郡相繼失陷。山陝各地也不能保。父親遺命雖未辦完,但是形勢日非,不得不從權行事。便往湯陰掃墓,看望岳母,不料相州一帶已快被金兵侵佔,岳母婆媳避難他往,不曾見到。事完,又往廬山去尋黃機密,得知岳母婆媳就在附近種了幾畝山田,結茅而居,便同往訪。留了幾十兩銀子與岳母婆媳度用,並照父親遺囑,將前由奸細身上搜出來的金牌信符和一包地圖文件,連同自己這些年所畫山川形勢的詳圖,託機密轉交岳飛,請其爲國家殺敵,建立功業。”

岳飛自到東京不久,先後曾請霍銳。施全和親信可靠的軍校,往湯陰河北一帶尋訪老母妻兒,已有二十多次,均未尋到下落。後來相州失陷,心中萬分憂急。因岳母平日喜食豆腐,便專以豆腐下飯,並說:“豆腐豆腐,猶如見母。”常時憂念不已。聞信後,悲喜交集,大出意外。忙告張保、王橫:“明日一早,帶上二十名勇士,水陸並進,繞走小道,趕往廬山迎親。如打聽出周義的下落,連他也請了來。”二將去後,岳飛常和機密談論軍情,雙方甚是投機。忽接朝廷詔旨,令其就近收復建康。岳飛聽機密的話,本就有此打算,立率全軍往攻建康。

當年四月二十五日,岳飛大敗金兵於清水亭。殺傷甚多,伏屍十五六裡不絕。殺了耳戴金銀環的金將和萬戶。幹戶一百七十五名,生擒女真渤海漢兒軍四十五名。所得盔甲、器械、糧草、馬匹不計其數。建康還未攻下,忽聽兀朮兵敗黃天蕩,已快成擒。後將老鶴河故道掘通了三十里,覓地登岸,準備與建康金兵會合。

岳飛忙和機密商計,命岳雲、張憲帶領所部“遊奕軍”,外加一,些步兵,共三千三百多人,迎頭猛擊。岳雲、張憲少年英勇,兀朮新敗之餘,兵無鬥志,宋軍這兩員小將所帶人馬又是嶽軍精銳,如何能敵?還未趕到建康城下,便被殺得大敗,兀木幾被張憲槍挑馬下,知道岳飛厲害,越發膽寒,又聽說岳飛正以全力收復建康,不敢再去。慌不迭逃到龍灣(上元縣西北),又改長江水路。逃往淮西。

金兵另一主帥達賚在濰州得信,忙派貝勒塔葉帶領大兵來援,兀朮把黃大蕩一敗,引爲奇恥大辱,見塔葉帶有新造戰船甚多,意圖報仇,重又趕回鎮江,和韓世忠在黃天蕩前相持。

世忠上來連勝好幾陣,兀朮、塔葉傷亡甚多,力竭勢窮,幾次想和世忠當面求和。

世忠只說“還我兩宮(趙佶父子),復我疆土,則可相全”。兀朮無話可答,見世忠海舟乘風使篷,往來如飛,好生憂急。對部將說:“南宋使船如馬,如何是好?”正在無計可施,忽有好人貪財獻計,教兀朮用火攻。世忠竟被打敗。

兀朮雖然先敗後勝,兵力損傷甚多。事出僥倖,暫時不敢再往南犯。本想在六合歇息些日,引衆北歸,又接建康金兵告急之信。前在臨安分道撤退的金兵,聽說兀朮連被韓、忠、岳飛殺敗,也相繼趕來應援,兵力又盛。以爲建康江左形勝之地,若能保有,既可進攻東南,又可控制西北(指江西襄漢和江北諸州郡),已然到手,不可失去。

岳飛聞報,便領大軍往建康進發。

岳飛建立戰功,業己升爲江淮都統制。武功大夫。昌州防禦使。正帶手下三萬多人馬攻打建康,聞報韓世忠鎮江兵敗,兀朮進屯六合,知其要解建康之圍,想命牛皋,王貴帶上一部分精銳往攻六合,截殺金兵。

黃機密說:“我軍人少,朝命各路接迎人馬都在途中觀望,一個未來。我以孤軍奮戰,再若分兵,其勢更孤。‘遊奕’、‘背鬼’二軍,此時更是不宜輕動。兀朮收集各路金兵,已有二三十萬之衆,與上次北潰不同。此賊前在鎮江連敗兩陣,近雖得勝,懷有戒心。我若分兵往擊,勝固可喜,敗則容易減退我軍銳氣。莫若將我全軍集在一處,養足士氣以逸待勞。表面看去,我軍似受敵人內外夾攻,實則敵散我聚,敵虛我實。只要將軍詳審敵情,運用得當,兀朮決非我軍之敵,不知將軍以爲如何?”

岳飛喜道:“先生之言極是,這都是我以前身居偏裨,帶兵不多,慣以輕敵陷陣,又常小勝,每次攻襲敵人,最喜執銳攻堅,以少敵衆,以致慮不及此。今日帶兵己多,若再積習不改,遇事不知熟計,派出去的兵將爲敵所陷,因而牽動全軍,減弱士氣,負咎無窮了。我想照先生所說在建康城外多設旌旗營壘,竈煙不斷。以爲疑兵。暗將全軍精銳埋伏在牛頭山上,等他過時,突然攔腰猛擊。建康城內的敵軍以爲援兵將至,屢敗之餘,決不敢輕易出戰。我卻以全軍之力,乘兀朮喘息未定,專攻他的虛處。另派牛皋,嶽亨以所部‘遊奕軍’,由龍灣那面襲擊回援之兵。此計若成,至少可挫敵人的銳氣,甚至大獲全勝都在意中呢。”

機密撫掌笑道:“將軍智勇雙全,料敵若神,爲古名將所不及。”

岳飛謙謝了幾句,又和機密衆將仔細商量,命吉青、霍銳守在建康城外,虛張聲勢,多設疑兵,命牛皋、嶽亨帶領兩千“遊奕軍”和一千步兵,埋伏龍灣附近,然後把剩餘不到三萬人馬移往牛頭山,自帶湯懷、張顯居中,隱伏高坡之上,指揮前軍,相機而動。

王貴、傅慶和新選拔的步將陳經爲左翼,徐慶、董先、施全爲右翼,岳雲、張憲爲前鋒,到時看清敵人來勢,突然加以猛擊。後面三路人馬同時暴起,衝入敵陣。不許一人後退,違令者斬!一面派人迎着敵軍來路,仔細打探虛實動靜。

頭一天剛剛佈置停當,埋伏牛頭山山腰樹林之中,將營紮好。第二日早起,便聽探敵的健兒回報說,兀朮行軍機密,極少人知,本難探出他的動靜,後來遇到兩個被金兵虜去、又逃出來的鄉民,說起兀朮昨夜傳令全軍,收拾輜重糧草,還要多殺牛羊犒賞三軍。照着金兵平日行軍以前的舉動,只恐當日便要殺來等情。

岳飛知道兀朮並非易與,六合離建康才六十里,照此情勢,分明是恐白天趕到,金兵難免疲勞,打算穩紮穩打,一隊接一隊,輕悄悄從容上路。以爲下弦時期,梅雨季節,大多陰沉,宋軍攻城正急,決想不到金兵會大舉而來。等到發覺,他已將營扎注。即使事前被宋軍知道,照他那樣行軍,雙方只一交戰,後面的接應便和後浪催前浪一樣,越來越多。免得和以前那樣,將人馬全往橫裡展開,表示兵多勢盛,結果宋軍不曾嚇倒,卻被宋軍精銳衝破他的弱點,以致殺得大敗。又欺岳飛孤軍奮戰,難於兼顧。若還像上次新城一樣,再命勇將領兵迎擊,卻正中了他的圈套,非敗不可。

岳飛洞燭敵好,不由笑罵:“兀朮狗賊!任你多麼膽大狡猾,也難逃我掌握。”又和機密衆將商計,將傅慶、施全由左右兩翼抽出,再調兩千人馬,偷襲金兵後路,奪取他的糧草輜重。算計兀朮兵到,最快也在黃昏以後。傳令全軍將士,白日枕戈而眠,吃完早飯,各自安歇,到了申西之交,才許起身。然後飽餐戰飯,準備殺敵。衆將士全部摩拳擦掌,踊躍應命。到了午後,又連接兩次探報,兀朮果以全軍趕來,相隔只有三四十里。

岳飛料出兀木恐宋軍以逸待勞,上來緩緩前進,到了黃昏左近,忽改急行,準備一到便可將營扎住,明早再與城內金兵裡應外合。其當頭兵將,必是全軍精銳無疑。宋軍若不先動手,兀朮尚還不致輕易出戰。萬一敵軍先動,吉、霍二將死戰不退,難免傷亡。

岳飛一念至此,忙傳急令,命人飛騎往告吉青、霍銳,說金兵多半夜間纔到,正好多張燈火,添設疑兵。萬一金兵來攻,上來不許迎敵,先分成數小隊,急速退走,一個不留。金兵知道我軍攻城正急,不料撲了個空。在未知虛實以前,雖看出我軍燈火旌旗全是虛設,也必心驚,誤認中了誘敵之計,有些觀望。等到三更左右,遙望牛頭山頂發出第二次號炮火花,那連營而來的金兵已被我軍切斷,前隊金兵必然回救。二將再將這四小隊人馬突然發動,由後追擊。除不許先和金人交陣而外,特許便宜行事。

岳飛發令之後,天已將近黃昏,探報兀朮前鋒離此只有十多裡,便和黃機密等幕僚部將趕往山頂,朝前一看,兀朮二三十萬金兵穿行於山野樹林之間,暮色蒼茫中,宛如一條黑龍,正朝自己這面緩緩游來。估計金兵到時,天剛黑透,主將中軍紮營所在,必就在山腳不遠。因恐還有遺漏,又趕往山坡埋伏之處,分別仔細查看了一回。剛回中軍坐定,金兵前鋒已由山前經過,連人帶馬都是靜悄悄的,行列十分整齊。內中只有數十名輕騎往來飛馳,似在傳送消息。那樣多的人,竟聽不到一句呼喝之聲。

岳飛不禁眉頭一皺,對湯懷、張顯說:“兀朮不去,真乃中國未來大患!看他這樣來勢和行軍之法,連我軍乘他未定之時攔腰猛擊似都防到。此時攻他中部雖可得勝,但是敵人尚有一股銳氣未消,我軍就拿一個拼他十個,也覺不值。反不如乘他把營扎定,準備安歇,氣勢衰退之時,選出一千名‘背鬼軍’,穿着以前奪來金兵的衣服,帶上新近趕製的腰牌,乘黑夜混到金營之內,一聽號炮,便在裡面放火吶喊,使敵人不戰自亂,再以大軍三路夾擊,首尾都有呼應,減少傷亡,才能期於必勝呢,這些健兒,就煩二位將軍挑選去吧。”二將傳令去了。

黃機密在旁笑說:“不戰而勝,善用謀也;戰則必勝,善用兵也,機密不才,也曾熟讀兵書,周覽天下形勢,平居自命,並不後人,比起將軍,相去遠矣。”

岳飛答道:“用兵之道最重審機應變,知己知彼,絲毫疏忽不得。這次雖蒙先生提醒,先有戒備,畢竟功還未成,兀朮又非弱者。是否盡如人意,還不可知呢。”

說罷,便同去歇息了個把時辰。起來聞報,金兵安營初定,前鋒離城不遠,相隔吉、霍二將設伏之處才得數裡。跟着又有兩個奉命探敵的偏校,歸途遇到兩個取水的金兵,當時殺了一個,生擒了一個,由山路小徑繞了回來。

岳飛問知二校被金兵看破才動的手,又問:“死敵的屍首何在?”二校答說:“業已藏起。”方始點頭命退。一面傳令,到了三更,全軍人馬開往坡下,再發號炮火花,分三路衝殺。隔上頓飯光景,再將第二次號炮火花升起。隨往高處觀望。見金兵業已連營二三十里,遠望過去,一路燈火不斷。暗忖:“兀朮真是將才。若非事前先有準備,照他這樣聲勢,勝敗尚難料呢。”

一晃已是三更。先是幾道火花信號,流星趕月也似直上天空,隔了不多一會,山頂號炮一響,全軍將士一齊出擊。岳飛居中,手持長槍,一馬當先。左有湯懷,右有張顯,連同三千軍校,直攻金兵中軍大營,手起兩槍,先將頭兩座帳篷挑起,甩出老遠。湯懷、張顯跟着施威,一路刀斫槍挑,銳不可當。部下三千軍校又都養足銳氣,均能各自爲戰,人人奮勇,個個當先。

金兵剛睡不久,沒想到宋軍突然來攻,這樣厲害。彼時上陣,全仗兵強將勇,善於料敵,不在兵多。劉備爲陸遜所敗,苻堅爲劉牢之所敗,全壞在這個“多”上。因爲兵數越多越難帶領,能勝而不能敗。遇到敵人偷襲,或是遇見勁敵勇將突來衝殺,一個抵擋不住,不管他是多少萬人,決不能都涌上前,只被衝破一個緊要所在,便難免牽一髮而動全身,減低了全軍的鬥志了。

岳飛這一支人馬,金兵本就難於抵敵,岳雲、張憲又由金兵空隙之處,先往中腰衝殺進來,金兵稍微挨着,不死必傷。二人先在山頭遙望,看出內中一座大帳篷像是主帥所在。互相商計,意欲生擒兀朮,一到便衝殺進去。不料兀朮詭詐,並不在內,無意中卻殺了兩名最兇悍的敵將。

岳飛等也自殺到,那假扮金兵混入敵營的“背鬼軍”,又在到處吶喊放火,見了金兵就殺。黑夜之間,好些地方的金兵,急切間分不出誰是敵我,互相殘殺起來。宋軍左右兩翼同時出動,轉眼便將敵人切成好幾段。

前隊金兵得信來援,剛往回搶,吉青、霍銳突然由後追擊。後隊金兵剛往前進,施全、傅慶又分左右來攻。牛皋、嶽亨再一乘機偷襲,竟將大部糧草奪去。兀朮得信大驚,連忙下令,一面撤退,一面迎敵。無奈連營二三十里,陣勢拉得太長,全軍業已混亂。

四方八面都是宋軍喊殺之聲,震撼山野。軍心大亂,連軍令也無法傳佈了。

兀朮知道不妙,只得帶了哈密蚩和身邊幾員勇將殘兵,在亂軍中奪路往淮西逃去。

這一戰只殺得金兵屍橫遍野,血流成河。宋軍殺死禿髮垂環的金兵將校三千餘名,所得馬匹器械旗鼓之類以數萬計,牛驢輜重爲數更多。

城內金兵先見兀朮援兵趕來,正在興高采烈,準備裡應外合。忽聽金兵竟被宋軍殺得大敗,前些日派將出戰,又曾嘗過岳飛的厲害,哪裡還敢停留?想由靜安逃經六合縣南,再由宣化(鎮)渡江時,岳飛早已料到,大敗兀朮之後,便自率輕騎,前往截殺。

又將金兵殺了個落花流水,淹死江中的不計其數,城中搜搶來的財物也被奪回。等到迴轉建康,居民早就開城出迎。黃機密已照昨日所說,帶了幕僚和少數人馬先進城去。便將兵扎城外,單騎入城安民,所過之處,城中百姓各備香花水酒,夾道歡呼,爭先恐後,都想見識見識這位所向無敵的常勝將軍。建康城外已無敵蹤。

第二日岳飛便將由金人手中奪回的江南財帛犒賞三軍,分散窮苦,一面去向朝廷覆命,獻俘報捷。跟着上奏說:“建康爲國家形勢要害之地,宜選兵固守。比張俊欲使臣守鄱陽,備虜人之擾江東西者。臣以爲賊若渡江,必先二浙,江東西地僻,亦恐重兵斷其歸路,非所向也。巨乞益兵守淮,拱護腹心。”

趙構雖然害怕敵人,到底平日受盡金人凌辱,到處逃亡,不是當皇帝的滋味。見各路大將都是徒擁重兵,毫無建立,岳飛官並不大,朝廷未撥一兵一卒,竟以孤軍抗敵,得到這樣空前的大勝,把數十萬金兵全軍覆沒。只管權奸嫉妒,依然升他爲通泰州鎮撫使。岳飛又上疏辭謝,只請趙構給他一個能夠殺敵的繁重艱難之任,以便由淮東進兵,先收復本路州郡,然後相機北進,收復中原。趙構只以詔書空言嘉勉,竟未答應。

這時達賚攻打楚州,守將趙立率領全城軍民與敵死鬥,已困守了三四個月,並將金將達責派去說降的人斬首,以示決心,曾經多次派人去向朝廷告急。宰相趙鼎想派張俊往救,張俊一口推辭,說:“金兵厲害,我軍決非其敵!趙立困守孤城,危在旦夕。此時發兵往援,白傷人馬,並無用處。”趙鼎再三勸說,並命岳飛歸到他的部下,張俊仍是堅辭不去。

趙鼎對趙構說:“如果張俊怯敵,臣願和他同行。”張俊還是堅辭不去。趙構只得改派大將劉光世往解楚州之圍,並把岳飛調在劉光世的部下。光世也是害怕敵人,不敢前去。趙構五次派人催促,光世無奈,正要渡江,聽說金兵厲害,又停了下來。這一耽延,達費探知趙立援兵已斷,越發猛攻。趙立在城頭上指揮軍民防禦,被金兵的飛炮打中頭上。左右將士連忙搶救,趙立慨然說道:“諸君好自殺敵,我無用了。”說罷氣絕。

達賚連攻楚州幾個月,死傷金兵無數。知道趙立雖未讀書,智勇雙全。還恐他是假死誘敵,又過了十來天,纔將城攻破。進去一看,城內的軍民已逃走了一半多。當朝廷下詔旨時,岳飛剛由行在起身,回到宜興、鎮江一帶查看。八月二十三日,=軍到江陰,正在備船,忽接詔旨,忙率輕騎先行。二十六日趕到泰州,還未接事,便先招募敢死之士。九月初二日上任,初三便出城屯兵,請黃機密代管通泰州鎮撫使的一切政令。初九日全軍開到,即日引兵出發往援楚州時,趙立業已殉國,楚州也被金兵佔去。

二十日到承州,遇見大隊金兵。轉戰一個多月,連打了三次大勝仗。殺死金兵大將高大保,俘虜了阿里學堇和有名酋長七十餘人,獻俘行在。岳飛走後,泰州又被大盜王昭、張榮圍攻。朝命岳飛重又回守通泰,並命大將劉光世相助。岳飛只得趕回,由北炭村到柴墟,連戰皆勝,並將張榮佔據的菱城攻破。

岳飛忽然聞報,金兵二十萬要侵犯通泰,劉光世始終未發一兵一卒相助,岳飛據實奏報。趙構傳旨,說:“泰州可戰即戰,可守即守。如其不可,可以退保近便沙州,相機而動。”岳飛知道這次來的都是敵軍精銳,泰州無險可守,便將全軍屯在柴墟,與金兵在南霸塘對陣,又是一場大勝。和金人相持了好些天,糧飽缺乏,後援不繼,把好些戰馬都殺來吃掉。

十一月初五,岳飛見將士飢餓,迫於無奈,下令先把百姓護送到陰沙,自帶岳雲、張憲和二百名輕騎斷後。金兵已被殺得膽寒,眼睜睜望着岳飛率領全軍從容退去,竟不敢追。岳飛全軍剛退到江陰,待不多日,大盜李成乘亂騷擾,接連佔據了江淮十餘州,連兵數十萬,有席捲東南之意,並遣賊將馬進往攻洪州。

紹興元年正月,朝命張俊爲江淮招討使。張俊因李成兵多勢盛,心中畏懼。知眼前諸將,只有岳飛智勇雙全,所向無敵,便向趙構保奏岳飛爲招討副使。二月,岳飛到鄱陽與張俊合兵,三月初三打到洪州。賊兵連營西山,宋軍不能渡江。張俊和手下諸將全都畏敵,無計可施。

張保、王橫正由廬山回來,對岳飛說岳母婆媳都全見到。岳母知江淮一帶敵寇縱橫,隨在軍中,許多不便。李淑也說山居清靜,宜於養病。近年岳母畏寒怕熱,等兵災稍平,才能起身。周義奉父遺命,只能暗中出力,決不做官,人已不知去向等語。

岳飛雖然念母心切,正當軍情緊急之時,也是無可奈何。次日又對張俊說:“賊兵多貪,不知慮後。岳飛不才,願當前鋒。”張俊只得應諾。

岳飛早將木筏快船備好,自帶騎兵三千,繞往上流生米渡,當先躍馬,橫渡大江。

和宋軍對峙的是李成的副頭領馬進,擁兵十餘萬,賊將甚多,不料岳飛會由上流渡江,驟出不意,攻打他的右側。賊陣一亂,牛皋、王貴等又照岳飛所說,分兵十幾路搶渡大江,全力猛攻,將賊兵殺得大敗,收降了五萬人。

馬進帶了殘餘的五千人馬,逃出二十五里,岳飛因追得太緊,戰馬又快,身邊只有張保、王橫、岳雲。張憲和四五十名輕騎。剛追過一條大橋,那橋忽然坍倒。河面又寬,後面趕來的人馬立被隔斷。馬進回顧望見,忙帶賊兵圍攻。所用先鋒名叫姜震,手使一柄大板刀,最是勇悍,正在怒吼飛馳而來,岳飛一箭射去,應弦而倒。跟着又和岳雲、張憲用連珠弩箭連射中了十來個賊將頭目,然後一聲喊殺,迎上前去。後面牛皋等趕到,用樹木搭了浮橋,殺將過去。賊軍嚇得狼狽逃往筠州。岳飛隨後追到,馬進已將城內十多萬賊兵引出,擺下十五里長的陣勢。

十一日,雙方交戰,岳飛早將諸將埋伏停當。再命張保拿着一面上繡白“嶽”字的大紅旗,隨在一旁。自帶二百輕騎向前挑戰。賊兵欺他人少,往前圍攻,宋軍伏兵四起,又將賊兵殺得大敗。

岳飛命張保揮動紅旗,將士同聲大呼:“只要坐地投降,不再從賊,一律免死!”

羣賊投降的又在八萬以上。所得槍刀衣甲馬匹之類,連收拾了三天才得完畢。馬進準備逃到建昌去向李成求救,又被岳飛帶了輕騎,晝夜不停,由小路趕到朱家山埋伏,馬進一到,伏兵突起,將賊將趙萬等殺死。連殺傷帶投降的又是五千多,只有馬進先逃,才得保命。

李成聞報大怒,引兵十餘萬來敵。岳飛在樓子莊和他對陣,將李成殺得大敗。由當地到江州、靳州,追到馬家渡,先後殺傷了賊黨兩三萬,收降了七八萬,並將馬進、孫建和幾十名著名賊將頭目殺死,得到戰馬五千多匹,衣甲糧械不計其數。幾次招降李成,俱都不肯。最後,李成往投僞齊劉豫,江淮才漸漸平靜下來。張俊滿心歡喜,自不必說。

當岳飛剛追馬進之時,牛皋勸道:“大哥平日常說,這些盜賊都由內憂外患交迫而來,不應全當他們仇敵看待。我看馬進十分勇猛,何不收降過來,使爲我用?”

岳飛答說:“這班盜賊多是叛將,與各地民變不同,爲首諸賊,乘着國家喪亂之時,到處姦淫殺搶,無惡不作。他們帶着好幾十萬人馬,對於金兵從無一矢之投,卻在我軍將要收復失地之時,到處騷擾作梗,使我軍有後顧之憂,即此已該萬死!馬進出身是個惡霸,以前坐地分贓,欺壓良民,現又勾結叛將李成焚掠州郡。這類賊頭自來兇悍,反覆無常,便是肯降,也要格外慎重,何況這樣執迷不悟,非將他除去不可。我想殺的只是幾個首惡,餘者只要倒戈歸正,非但免死,我們還要儲爲國用呢。”

跟着又命人招降了大盜張用和馬進手下潰逃的幾萬賊黨。除裁汰老弱遣散歸田外,選拔了一萬多的精銳。朝廷以平定江淮之功,岳飛第一,升爲建州觀察使,暫駐洪州。

所招降的盜軍,卻大半交於其他大將率領。

江淮平定不久,大盜範汝爲又攻陷了邵武軍。安撫大使李回命岳飛派兵分保建昌、撫州。到處張貼榜文,大意是說,賊兵投降,來者不拒,敢入境一步者死!一些零星賊黨望見“嶽”字軍旗和榜文,誰也不敢入境,百姓歡頌不已。

第一三回 懾以前鋒 八百精騎平醜虜 計然後戰 沿江燈火震兀木第一八回 急詔促回軍 大憝當前 萬民茹怒 分耕爲再舉 輕騎斷後 全師乃還第三回 民怒已如焚 猶溺狂歡 不知死所 敵強何可媚 自招凌侮 更啓戎心第一○回 百官被擄 二帝蒙塵 舊日繁華成夢逝 逐北追奔 冰河夜戰 漫天風雪建奇功第二回 勁敵當前 只有小心操勝算 憂危慮遠 密聯豪士備時艱第一五回 賣國陰謀 秦檜間關聯趙構 奮身破敵 岳雲匹馬斬京超第一九回 親自壞長城 昏主內奸 孰爲禍首 疾風知勁草 皇天后土 實鑑此心第一一回 一將最難求 有意憐才全國士 深仇須緊記 含悲刺字勉佳兒第一二回 虎帳淡兵 對敵當知尺土重 偏師陷陣 重來還使一軍驚第一五回 賣國陰謀 秦檜間關聯趙構 奮身破敵 岳雲匹馬斬京超第八回 播遷憑社鼠 相州開府起孱王 制勝是奇兵 賊寨攻堅擒巨盜第四回 應變識先機 午夜仍爲一惡狙 關心惟後起 彌留猶問九連槍第二回 勁敵當前 只有小心操勝算 憂危慮遠 密聯豪士備時艱第六回 老眼實無花 能識英雄於未遇 長才容小試 從知事業在將來第一五回 賣國陰謀 秦檜間關聯趙構 奮身破敵 岳雲匹馬斬京超第五回 人已雲亡 孤軍長眠悲宿草 世方多難 哀鳴四野痛災黎第一一回 一將最難求 有意憐才全國士 深仇須緊記 含悲刺字勉佳兒第五回 人已雲亡 孤軍長眠悲宿草 世方多難 哀鳴四野痛災黎第一九回 親自壞長城 昏主內奸 孰爲禍首 疾風知勁草 皇天后土 實鑑此心第五回 人已雲亡 孤軍長眠悲宿草 世方多難 哀鳴四野痛災黎第一二回 虎帳淡兵 對敵當知尺土重 偏師陷陣 重來還使一軍驚第一回 立雪聽書聲 只有英雄能耐苦 張弓穿雁羽 要將絕技授傳人第一三回 懾以前鋒 八百精騎平醜虜 計然後戰 沿江燈火震兀木第一九回 親自壞長城 昏主內奸 孰爲禍首 疾風知勁草 皇天后土 實鑑此心第一六回 大勢論當前 請此日定策興師 營田漢水悲歌言壯志 問何時長車雪恥 痛飲黃第二回 勁敵當前 只有小心操勝算 憂危慮遠 密聯豪士備時艱第三回 民怒已如焚 猶溺狂歡 不知死所 敵強何可媚 自招凌侮 更啓戎心第一一回 一將最難求 有意憐才全國士 深仇須緊記 含悲刺字勉佳兒第一五回 賣國陰謀 秦檜間關聯趙構 奮身破敵 岳雲匹馬斬京超第十七回 媚外圖偏安 更何知君父羈囚 黎民塗炭攻心除隱害 決不許河山破碎 逆賊猖第一五回 賣國陰謀 秦檜間關聯趙構 奮身破敵 岳雲匹馬斬京超第四回 應變識先機 午夜仍爲一惡狙 關心惟後起 彌留猶問九連槍第一○回 百官被擄 二帝蒙塵 舊日繁華成夢逝 逐北追奔 冰河夜戰 漫天風雪建奇功第三回 民怒已如焚 猶溺狂歡 不知死所 敵強何可媚 自招凌侮 更啓戎心第七回 抵足談心 徐慶單騎傳密信 防邊禦寇 岳飛初次入行間第一回 立雪聽書聲 只有英雄能耐苦 張弓穿雁羽 要將絕技授傳人第一三回 懾以前鋒 八百精騎平醜虜 計然後戰 沿江燈火震兀木第一六回 大勢論當前 請此日定策興師 營田漢水悲歌言壯志 問何時長車雪恥 痛飲黃第四回 應變識先機 午夜仍爲一惡狙 關心惟後起 彌留猶問九連槍第五回 人已雲亡 孤軍長眠悲宿草 世方多難 哀鳴四野痛災黎第六回 老眼實無花 能識英雄於未遇 長才容小試 從知事業在將來第一○回 百官被擄 二帝蒙塵 舊日繁華成夢逝 逐北追奔 冰河夜戰 漫天風雪建奇功第六回 老眼實無花 能識英雄於未遇 長才容小試 從知事業在將來第一五回 賣國陰謀 秦檜間關聯趙構 奮身破敵 岳雲匹馬斬京超第一二回 虎帳淡兵 對敵當知尺土重 偏師陷陣 重來還使一軍驚第七回 抵足談心 徐慶單騎傳密信 防邊禦寇 岳飛初次入行間第一九回 親自壞長城 昏主內奸 孰爲禍首 疾風知勁草 皇天后土 實鑑此心第一六回 大勢論當前 請此日定策興師 營田漢水悲歌言壯志 問何時長車雪恥 痛飲黃第一八回 急詔促回軍 大憝當前 萬民茹怒 分耕爲再舉 輕騎斷後 全師乃還第一四回 桴鼓戰金山 女將威風殲敵寇 分兵屯牛首 岳飛勇略定江淮第一回 立雪聽書聲 只有英雄能耐苦 張弓穿雁羽 要將絕技授傳人第一五回 賣國陰謀 秦檜間關聯趙構 奮身破敵 岳雲匹馬斬京超第一五回 賣國陰謀 秦檜間關聯趙構 奮身破敵 岳雲匹馬斬京超第九回 不能戰而貪 以迅敗亡 遺羞千載 爲求和致死 其存氣節 終遜完人第一二回 虎帳淡兵 對敵當知尺土重 偏師陷陣 重來還使一軍驚第一三回 懾以前鋒 八百精騎平醜虜 計然後戰 沿江燈火震兀木第三回 民怒已如焚 猶溺狂歡 不知死所 敵強何可媚 自招凌侮 更啓戎心第一○回 百官被擄 二帝蒙塵 舊日繁華成夢逝 逐北追奔 冰河夜戰 漫天風雪建奇功第六回 老眼實無花 能識英雄於未遇 長才容小試 從知事業在將來第一五回 賣國陰謀 秦檜間關聯趙構 奮身破敵 岳雲匹馬斬京超第七回 抵足談心 徐慶單騎傳密信 防邊禦寇 岳飛初次入行間第一四回 桴鼓戰金山 女將威風殲敵寇 分兵屯牛首 岳飛勇略定江淮第一六回 大勢論當前 請此日定策興師 營田漢水悲歌言壯志 問何時長車雪恥 痛飲黃第一三回 懾以前鋒 八百精騎平醜虜 計然後戰 沿江燈火震兀木第一一回 一將最難求 有意憐才全國士 深仇須緊記 含悲刺字勉佳兒第一八回 急詔促回軍 大憝當前 萬民茹怒 分耕爲再舉 輕騎斷後 全師乃還第一五回 賣國陰謀 秦檜間關聯趙構 奮身破敵 岳雲匹馬斬京超第六回 老眼實無花 能識英雄於未遇 長才容小試 從知事業在將來第一一回 一將最難求 有意憐才全國士 深仇須緊記 含悲刺字勉佳兒第一一回 一將最難求 有意憐才全國士 深仇須緊記 含悲刺字勉佳兒第九回 不能戰而貪 以迅敗亡 遺羞千載 爲求和致死 其存氣節 終遜完人第六回 老眼實無花 能識英雄於未遇 長才容小試 從知事業在將來第三回 民怒已如焚 猶溺狂歡 不知死所 敵強何可媚 自招凌侮 更啓戎心第一○回 百官被擄 二帝蒙塵 舊日繁華成夢逝 逐北追奔 冰河夜戰 漫天風雪建奇功第二回 勁敵當前 只有小心操勝算 憂危慮遠 密聯豪士備時艱第四回 應變識先機 午夜仍爲一惡狙 關心惟後起 彌留猶問九連槍第一六回 大勢論當前 請此日定策興師 營田漢水悲歌言壯志 問何時長車雪恥 痛飲黃第二回 勁敵當前 只有小心操勝算 憂危慮遠 密聯豪士備時艱第八回 播遷憑社鼠 相州開府起孱王 制勝是奇兵 賊寨攻堅擒巨盜第一六回 大勢論當前 請此日定策興師 營田漢水悲歌言壯志 問何時長車雪恥 痛飲黃第一○回 百官被擄 二帝蒙塵 舊日繁華成夢逝 逐北追奔 冰河夜戰 漫天風雪建奇功第十七回 媚外圖偏安 更何知君父羈囚 黎民塗炭攻心除隱害 決不許河山破碎 逆賊猖第九回 不能戰而貪 以迅敗亡 遺羞千載 爲求和致死 其存氣節 終遜完人第三回 民怒已如焚 猶溺狂歡 不知死所 敵強何可媚 自招凌侮 更啓戎心第一回 立雪聽書聲 只有英雄能耐苦 張弓穿雁羽 要將絕技授傳人第一二回 虎帳淡兵 對敵當知尺土重 偏師陷陣 重來還使一軍驚第一八回 急詔促回軍 大憝當前 萬民茹怒 分耕爲再舉 輕騎斷後 全師乃還第八回 播遷憑社鼠 相州開府起孱王 制勝是奇兵 賊寨攻堅擒巨盜第一四回 桴鼓戰金山 女將威風殲敵寇 分兵屯牛首 岳飛勇略定江淮第一回 立雪聽書聲 只有英雄能耐苦 張弓穿雁羽 要將絕技授傳人第一○回 百官被擄 二帝蒙塵 舊日繁華成夢逝 逐北追奔 冰河夜戰 漫天風雪建奇功第七回 抵足談心 徐慶單騎傳密信 防邊禦寇 岳飛初次入行間第一八回 急詔促回軍 大憝當前 萬民茹怒 分耕爲再舉 輕騎斷後 全師乃還
第一三回 懾以前鋒 八百精騎平醜虜 計然後戰 沿江燈火震兀木第一八回 急詔促回軍 大憝當前 萬民茹怒 分耕爲再舉 輕騎斷後 全師乃還第三回 民怒已如焚 猶溺狂歡 不知死所 敵強何可媚 自招凌侮 更啓戎心第一○回 百官被擄 二帝蒙塵 舊日繁華成夢逝 逐北追奔 冰河夜戰 漫天風雪建奇功第二回 勁敵當前 只有小心操勝算 憂危慮遠 密聯豪士備時艱第一五回 賣國陰謀 秦檜間關聯趙構 奮身破敵 岳雲匹馬斬京超第一九回 親自壞長城 昏主內奸 孰爲禍首 疾風知勁草 皇天后土 實鑑此心第一一回 一將最難求 有意憐才全國士 深仇須緊記 含悲刺字勉佳兒第一二回 虎帳淡兵 對敵當知尺土重 偏師陷陣 重來還使一軍驚第一五回 賣國陰謀 秦檜間關聯趙構 奮身破敵 岳雲匹馬斬京超第八回 播遷憑社鼠 相州開府起孱王 制勝是奇兵 賊寨攻堅擒巨盜第四回 應變識先機 午夜仍爲一惡狙 關心惟後起 彌留猶問九連槍第二回 勁敵當前 只有小心操勝算 憂危慮遠 密聯豪士備時艱第六回 老眼實無花 能識英雄於未遇 長才容小試 從知事業在將來第一五回 賣國陰謀 秦檜間關聯趙構 奮身破敵 岳雲匹馬斬京超第五回 人已雲亡 孤軍長眠悲宿草 世方多難 哀鳴四野痛災黎第一一回 一將最難求 有意憐才全國士 深仇須緊記 含悲刺字勉佳兒第五回 人已雲亡 孤軍長眠悲宿草 世方多難 哀鳴四野痛災黎第一九回 親自壞長城 昏主內奸 孰爲禍首 疾風知勁草 皇天后土 實鑑此心第五回 人已雲亡 孤軍長眠悲宿草 世方多難 哀鳴四野痛災黎第一二回 虎帳淡兵 對敵當知尺土重 偏師陷陣 重來還使一軍驚第一回 立雪聽書聲 只有英雄能耐苦 張弓穿雁羽 要將絕技授傳人第一三回 懾以前鋒 八百精騎平醜虜 計然後戰 沿江燈火震兀木第一九回 親自壞長城 昏主內奸 孰爲禍首 疾風知勁草 皇天后土 實鑑此心第一六回 大勢論當前 請此日定策興師 營田漢水悲歌言壯志 問何時長車雪恥 痛飲黃第二回 勁敵當前 只有小心操勝算 憂危慮遠 密聯豪士備時艱第三回 民怒已如焚 猶溺狂歡 不知死所 敵強何可媚 自招凌侮 更啓戎心第一一回 一將最難求 有意憐才全國士 深仇須緊記 含悲刺字勉佳兒第一五回 賣國陰謀 秦檜間關聯趙構 奮身破敵 岳雲匹馬斬京超第十七回 媚外圖偏安 更何知君父羈囚 黎民塗炭攻心除隱害 決不許河山破碎 逆賊猖第一五回 賣國陰謀 秦檜間關聯趙構 奮身破敵 岳雲匹馬斬京超第四回 應變識先機 午夜仍爲一惡狙 關心惟後起 彌留猶問九連槍第一○回 百官被擄 二帝蒙塵 舊日繁華成夢逝 逐北追奔 冰河夜戰 漫天風雪建奇功第三回 民怒已如焚 猶溺狂歡 不知死所 敵強何可媚 自招凌侮 更啓戎心第七回 抵足談心 徐慶單騎傳密信 防邊禦寇 岳飛初次入行間第一回 立雪聽書聲 只有英雄能耐苦 張弓穿雁羽 要將絕技授傳人第一三回 懾以前鋒 八百精騎平醜虜 計然後戰 沿江燈火震兀木第一六回 大勢論當前 請此日定策興師 營田漢水悲歌言壯志 問何時長車雪恥 痛飲黃第四回 應變識先機 午夜仍爲一惡狙 關心惟後起 彌留猶問九連槍第五回 人已雲亡 孤軍長眠悲宿草 世方多難 哀鳴四野痛災黎第六回 老眼實無花 能識英雄於未遇 長才容小試 從知事業在將來第一○回 百官被擄 二帝蒙塵 舊日繁華成夢逝 逐北追奔 冰河夜戰 漫天風雪建奇功第六回 老眼實無花 能識英雄於未遇 長才容小試 從知事業在將來第一五回 賣國陰謀 秦檜間關聯趙構 奮身破敵 岳雲匹馬斬京超第一二回 虎帳淡兵 對敵當知尺土重 偏師陷陣 重來還使一軍驚第七回 抵足談心 徐慶單騎傳密信 防邊禦寇 岳飛初次入行間第一九回 親自壞長城 昏主內奸 孰爲禍首 疾風知勁草 皇天后土 實鑑此心第一六回 大勢論當前 請此日定策興師 營田漢水悲歌言壯志 問何時長車雪恥 痛飲黃第一八回 急詔促回軍 大憝當前 萬民茹怒 分耕爲再舉 輕騎斷後 全師乃還第一四回 桴鼓戰金山 女將威風殲敵寇 分兵屯牛首 岳飛勇略定江淮第一回 立雪聽書聲 只有英雄能耐苦 張弓穿雁羽 要將絕技授傳人第一五回 賣國陰謀 秦檜間關聯趙構 奮身破敵 岳雲匹馬斬京超第一五回 賣國陰謀 秦檜間關聯趙構 奮身破敵 岳雲匹馬斬京超第九回 不能戰而貪 以迅敗亡 遺羞千載 爲求和致死 其存氣節 終遜完人第一二回 虎帳淡兵 對敵當知尺土重 偏師陷陣 重來還使一軍驚第一三回 懾以前鋒 八百精騎平醜虜 計然後戰 沿江燈火震兀木第三回 民怒已如焚 猶溺狂歡 不知死所 敵強何可媚 自招凌侮 更啓戎心第一○回 百官被擄 二帝蒙塵 舊日繁華成夢逝 逐北追奔 冰河夜戰 漫天風雪建奇功第六回 老眼實無花 能識英雄於未遇 長才容小試 從知事業在將來第一五回 賣國陰謀 秦檜間關聯趙構 奮身破敵 岳雲匹馬斬京超第七回 抵足談心 徐慶單騎傳密信 防邊禦寇 岳飛初次入行間第一四回 桴鼓戰金山 女將威風殲敵寇 分兵屯牛首 岳飛勇略定江淮第一六回 大勢論當前 請此日定策興師 營田漢水悲歌言壯志 問何時長車雪恥 痛飲黃第一三回 懾以前鋒 八百精騎平醜虜 計然後戰 沿江燈火震兀木第一一回 一將最難求 有意憐才全國士 深仇須緊記 含悲刺字勉佳兒第一八回 急詔促回軍 大憝當前 萬民茹怒 分耕爲再舉 輕騎斷後 全師乃還第一五回 賣國陰謀 秦檜間關聯趙構 奮身破敵 岳雲匹馬斬京超第六回 老眼實無花 能識英雄於未遇 長才容小試 從知事業在將來第一一回 一將最難求 有意憐才全國士 深仇須緊記 含悲刺字勉佳兒第一一回 一將最難求 有意憐才全國士 深仇須緊記 含悲刺字勉佳兒第九回 不能戰而貪 以迅敗亡 遺羞千載 爲求和致死 其存氣節 終遜完人第六回 老眼實無花 能識英雄於未遇 長才容小試 從知事業在將來第三回 民怒已如焚 猶溺狂歡 不知死所 敵強何可媚 自招凌侮 更啓戎心第一○回 百官被擄 二帝蒙塵 舊日繁華成夢逝 逐北追奔 冰河夜戰 漫天風雪建奇功第二回 勁敵當前 只有小心操勝算 憂危慮遠 密聯豪士備時艱第四回 應變識先機 午夜仍爲一惡狙 關心惟後起 彌留猶問九連槍第一六回 大勢論當前 請此日定策興師 營田漢水悲歌言壯志 問何時長車雪恥 痛飲黃第二回 勁敵當前 只有小心操勝算 憂危慮遠 密聯豪士備時艱第八回 播遷憑社鼠 相州開府起孱王 制勝是奇兵 賊寨攻堅擒巨盜第一六回 大勢論當前 請此日定策興師 營田漢水悲歌言壯志 問何時長車雪恥 痛飲黃第一○回 百官被擄 二帝蒙塵 舊日繁華成夢逝 逐北追奔 冰河夜戰 漫天風雪建奇功第十七回 媚外圖偏安 更何知君父羈囚 黎民塗炭攻心除隱害 決不許河山破碎 逆賊猖第九回 不能戰而貪 以迅敗亡 遺羞千載 爲求和致死 其存氣節 終遜完人第三回 民怒已如焚 猶溺狂歡 不知死所 敵強何可媚 自招凌侮 更啓戎心第一回 立雪聽書聲 只有英雄能耐苦 張弓穿雁羽 要將絕技授傳人第一二回 虎帳淡兵 對敵當知尺土重 偏師陷陣 重來還使一軍驚第一八回 急詔促回軍 大憝當前 萬民茹怒 分耕爲再舉 輕騎斷後 全師乃還第八回 播遷憑社鼠 相州開府起孱王 制勝是奇兵 賊寨攻堅擒巨盜第一四回 桴鼓戰金山 女將威風殲敵寇 分兵屯牛首 岳飛勇略定江淮第一回 立雪聽書聲 只有英雄能耐苦 張弓穿雁羽 要將絕技授傳人第一○回 百官被擄 二帝蒙塵 舊日繁華成夢逝 逐北追奔 冰河夜戰 漫天風雪建奇功第七回 抵足談心 徐慶單騎傳密信 防邊禦寇 岳飛初次入行間第一八回 急詔促回軍 大憝當前 萬民茹怒 分耕爲再舉 輕騎斷後 全師乃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