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八回 急詔促回軍 大憝當前 萬民茹怒 分耕爲再舉 輕騎斷後 全師乃還

兀朮原因前在順昌府遇到雨後泥濘,吃劉-將“柺子馬”破去了好些,心中痛惜。

聞報兩員大將都被宋將殺死,宋軍一人未傷,不戰而退,知道岳飛比劉鑄更不好惹,惟恐中計,乃下急令將噶嚕召回。說起前事,越以爲所料不差。後接探報,說岳飛業已拔營後退了十五里,兩旁火箭只放了一陣,便不再見。不禁大怒,忙命夏金吾去下戰書,就便暗窺宋軍虛實,準備進攻。夏金吾竟一,去不回。

正等得心焦,岳飛忽命牛皋來下戰書,大意是說:“我已調齊全軍,準備與你軍決一勝負。何時交戰,悉聽尊便。”兀朮笑問:“嶽元帥號稱常勝之軍,人都說‘撼山易,撼岳家軍難’,爲何昨日不戰而退?”牛皋哈哈大笑道:“四殿下的‘柺子馬’還未走近,便被火箭嚇退,怎說是嶽元帥不戰而退呢?”

兀朮心中有氣,無奈岳飛用兵難測,不知所說真假,未便反問,冷笑道:“兵家進退,原是常事。我想送走將軍,就和嶽元帥戰場相見,當不至於怪我大性急吧?”

牛皋笑道:“嶽元帥連睡夢中都想和金兵一決存亡,蒙四殿下慷慨出戰,歡迎之不暇,焉有見怪之理?夏金吾將軍大約就快回來了,等他一到,便請發兵吧。我牛皋回去不回去不相干,只要能使我軍如願以償,就足感盛情了。”

兀朮先以爲岳飛故意命大將牛皋下書,卻把夏金吾留作押頭,正要發話。忽報夏金吾回營交令,竟是大出所料,心中暗佩,只得強笑道:“夏金吾已回,我送走將軍,便照來信所說,與嶽元帥戰場相見了。”隨起以禮相送。牛皋把手一拱,從容往回馳去。

兀朮見牛皋單人獨騎,連兵器都不帶;來去從容,旁若無人,所說的話,都是針鋒相對,不禁嘆道:“岳飛部將都是這樣,此人不去,休說吞併東南,恐連兩河燕雲都難長保了。”隨問夏金吾:“爲何去了這麼久?”

夏金吾答說:“宋軍仍扎原處,岳飛竟以客禮相待,說起兩國仇深恨重,只有還他中原故土,送還兩宮,把屢次擄掠去的臣民財物,軍糧器械全數算還,纔有商量。宋營到處靜悄悄很少見到人馬,也看不出有準備交戰的形跡。過午以後,岳飛才命人送來使回去。出營一看,人馬業已佈滿,軍容甚盛。因要和我軍一決存亡,連大營前的絆馬樁都拆去了。”

兀朮聞言,仔細想了一想。暗忖:“岳飛當我‘柺子馬’易進難退,必是先放我軍過去,再和以前一樣,另出奇兵抄我後路,攔腰截擊。要不,便是前面伏有火攻,不可不防。”便和哈密蚩商量好了計策,先命噶嚕帶領一萬五千“柺子馬”以全力衝鋒,照着宋軍人馬去路前進,以防陷阱。遇見丘陵起伏,草木多處,須防火攻。隨將全軍分爲五隊,以梅花形陣勢進攻,以防宋軍邀擊。

兩軍相隔共只十里之遙,兀朮事前早有準備,以爲牛皋剛走不多一會,岳飛決想不到來勢這樣迅速。哪知“柺子馬”前鋒走出才七八里,便遇見大隊宋軍的騎兵,相隔還有十來丈,箭便和暴風雨一般射來。噶嚕自恃人馬均披重鎧,立即揮軍前進。宋軍好似看出厲害,紛紛回馬逃回。

噶嚕見敵人都是騎兵,前面不會設有陷阱之類,並沒想到別的。等追出十多裡,剛聽出萬蹄奔騰之聲有異,便聽近側兵將急呼:“這一帶恐有陷阱翻板,大家留神!”跟着便是一片驚譁之聲。前面“柺子馬”忽然一聯接一聯,連人帶馬紛紛翻倒,轉跟就去了一小半。不禁嚇了一大跳。

噶嚕仔細一看,到處都是一人來高的井形土穴,內中各藏有手持麻扎刀的宋軍勇士,這時忽將上附泥土的木蓋握在手裡護住頭臉,由穴中紛紛暴起,用刀專斫馬足。

“柺子馬”三馬連環,並驅而進。一馬倒地,另兩馬便不能行,後面的馬再往前一衝,便成了自相踐踏之勢。宋軍乘機再將後來的馬蹄斬斷,越發驚躥擠壓,人翻馬倒,不死必傷了。

“柺子馬”相繼翻倒,穴中宋軍又各換了長槍大錘,縱將出來。倒地的金兵本就多半受傷;再吃這些健兒們一路亂扎亂打,轉眼屍橫遍地,欲逃無路。噶嚕見此情勢,心膽皆寒。忙即傳令後退時,後面的“柺子馬”也同樣翻倒傷亡。一片喧譁驚擾聲中,後面黃塵瀰漫,高涌十丈,連號令也無法傳達。正在馬上暴跳急呼,驟出不意,坐馬前蹄忽被宋軍斫斷,人便攘落下來;忙想縱起,已自無及。吃後面一聯“柺子馬”猛衝過來,當時壓死。不消片刻,一萬五千“柺子馬”全數翻倒,沒有一騎生還。

岳飛自領大軍埋伏在前,等“柺子馬”過,一聲號炮,便往前衝,正和後隊金兵迎個正着。岳雲、張憲、楊再興奉命誘敵,見“柺子馬”一破,也由兩邊抄越過來,兵力更強。

兀朮以爲這次必能取勝,正打着如意算盤,不料宋軍突然殺來,竟將前鋒“柺子馬”

隔斷。最出意外的是平日慣用奇兵偷襲的岳飛,竟以全軍之力來攻,兵強將勇,銳不可當。不禁大吃一驚!未容發令,前軍先潰。遙望“嶽”字軍旗,相隔也只半里之遙。知道凶多吉少,即便“柺子馬”能夠保住,金兵也無勝理。忙傳急令,命左右兩翼急速上前應戰,後軍改作前軍。自領中軍撤退時,宋軍業已潮涌而來。喊殺之聲,震得人耳鳴心悸!兀朮回馬先逃,金兵紛紛潰竄,狼狽已極。

這一仗岳飛只用了三萬多人馬,又將兀朮十餘萬精銳之兵殺得大敗,追殺了三十多裡,天已半夜,方始收兵。兀朮一點殘兵,只剩了兩萬多,聞報“柺子馬”一騎不存,放聲大哭道:“自從海上起兵,此馬戰無不勝,這次南進,先敗於劉鑄,還是吃了天時地利的虧。不料平野衝鋒,也被岳飛殺得片騎不回,此仇豈可不報!”越想越恨,忙又急調來了十二萬精銳,準備由臨潁大舉進攻,非將岳飛打敗不止!

岳飛大敗兀朮之後,知他還有不少兵力,決不甘休,連忙整頓人馬,準備應戰。楊再興討令自帶三百騎前往探敵。岳飛恐其犯險,本不令去,再興力請不已,岳飛方始答應。

再興去後,岳飛越想越不放心,又命張憲帶了兩千人馬前往接應,以防萬一。跟着命王貴緊守潁昌,另由牛皋、徐慶兩軍去攻金兵的側面。

再興行至許州臨穎縣南的小商橋,一時大意,由兀朮大軍側面錯過,撞上了另一路金將萬戶薩巴。再興連戰二十多個回合,纔將薩巴槍挑馬下。兀朮得信,立命合圍夾攻。

再興人強馬壯,所部都是親手訓練的敢死之士,又連殺傷了金將千戶之類一百多人,金兵傷亡更多。

兀朮親自回馬督戰,見再興只帶三百人馬,竟將金兵殺死這許多,不由怒火中燒。

忙在對岸埋伏了大量弓箭手,故意放開一面,誘其人伏。

再興殺了半日,人困馬乏,又見部下傷亡過半,打算突圍過河,將手中長槍一緊,連挑帶打,衝到河邊,剛剛躍馬下河,快要走上對岸,冷不防一陣亂箭射來,連人帶馬全被射死。

兀朮見金兵被再興殺了一個落花流水,混亂非常,正待下令整軍再進。不料張憲帶了兩於輕騎趕來接應,路遇乘隙衝出,回報軍情的兩名騎兵,說起再興業已危急,不禁情急,一聲令下,一馬當先往前殺去。兀朮行軍正是小商河旁,地厭兵多,施展不開,金兵已被再興殺得膽寒,哪禁得起這一支生力軍的猛擊!

岳飛恰又得到兀朮大兵進犯臨潁的探報,帶了四千精騎飛馳而來,乘機由金兵中腰沖人,殺得兀朮連夜逃走,宋軍追出十五里外,方始停住。

張憲將再興的屍首尋到一看,人已和刺猖相似,通身釘滿了金兵的長箭。火葬之後,單箭鏃就有兩升多。岳飛親身祭奠,痛哭了一場。一算地勢,忙對岳雲說:“兀朮頗善用兵,又最好勝。他連遭大敗,定必回攻穎昌。守將王貴勢孤,你速帶兵前往接應。”

岳雲趕到穎昌,見金兵大至,王貴膽怯,不敢出戰,並在城內搜刮了些財物,準備棄城逃走。便說了他幾句,自帶騎兵八百當先,另派步兵由左右兩翼進攻,迎頭遇見兀朮女婿統軍上將軍夏金吾,只兩個回合,便起手一錘打死,跟着揮軍衝入敵陣。

兀朮不料宋軍有備,本就膽怯情虛。忽聽急報,岳飛命樑興會合兩河豪傑義軍,將垣曲、沁水等地的金兵殺得大敗,並將懷州、衛州收復了去,山東河北的道路全被截斷。

隨又聞報宋軍勇將董先、胡清前來夾攻,手下兵將傷亡越多,不由心膽皆寒,只得率領殘軍退走。中途遇見張憲、徐慶、李山等截殺,又傷亡了六千人馬。一路狼狽逃竄,到了朱仙鎮北,與各路應援的金兵會合,才得喘息。

岳飛的大軍已進到了朱仙鎮南,離汴京只剩四十五里。兩河豪傑李通、趙雲、李進、董榮、牛顯、張峪等義軍何止百萬,有的投到岳飛部下,有的先將失地收復,派人向岳飛報捷,準備前後夾攻,收復中原,直取燕雲。

投奔岳飛的義軍都打着“嶽”字旗號,所過之處,沿途父老百姓搶着挽車牽牛,把僅有的一點糧草也取出來犒軍,頂盆焚香迎候的一路都是。金人號令已不能行於燕京以南,哪裡還敢過問!

兀朮還想“籤軍”(徵兵)再戰,連一個應聲的都沒有。休說原在部下的漢軍降卒,連原部落招來的金兵都在紛紛聚謀,打算叛變,最兇狡殘暴的金將烏凌噶思謀都鎮壓不住。只得對部下將士說:“你們先不要動,等岳家軍一來,我們投降就是。”此外還有金將王鎮、崔虎、李顎、華旺、噶克察等,都密受岳飛旗榜,紛紛請降。韓常也看出大勢已去,打算帶兵五萬,前往投降。兀朮看出敗亡在即,準備棄了中原,逃回國去。

岳飛連破金兵,滿心歡喜,興奮已極,笑對衆將說:“此番抵黃龍府,必與諸君痛飲矣!”他這裡正在計劃受降之策和如何佈置整編那兩河百萬忠義之士,準備指日渡河。

非但收復中原,還要直搗燕京,生擒敵人首腦,爲國家報仇雪恥。不料此時趙構、秦檜君臣竟做出了一件傷天害理、禍國殃民。令人萬想不到的卑鄙事來。

原來兀朮自從“柺子馬”一破,便連命心腹往臨安責問秦檜,說:“現在岳飛進攻不已,他如將中原奪回,我定發動傾國之兵將趙構君臣殺光,並將你私通我國之事全數揭露出來。”

秦檜得信,又急又怕,連忙回信:“岳飛不死,終是後患。且喜趙構昏庸,只圖苟安,又恐趙桓回朝,還可要挾。請賞給我一些限期,決不負殿下對我的大恩。”隨命糧餉上奏,說岳飛這樣冒險輕進,一敗便不可收拾。最好命他班師專守江淮,萬不可失去求和機會。

不特此也,秦檜跟着又向趙構說:“岳飛已收復中原邀買人心,現在帶兵已達二十萬以上,還在招收各地盜賊。兩河羣盜(指各地義軍)和岳飛勾結的已有一二百萬之多。

眼看兵力越來越大,稍一叛變,這片江山便非宋室所有。即使不然,他將淵聖(趙桓)

迎回,挾以自重,朝廷廢立,更全由他一言而決。金人至多隻想劃淮爲界,還能保住這半壁江山;岳飛一旦得志,卻比金人厲害得多。”

趙構前貶主戰派大臣張浚,本就有過“寧肯亡國,不用此人”之言。這種卑鄙無恥的話,正表示他情願把國家亡於外敵,也決不容自己人坐大的一種想法。

宋朝平日大將待遇最優,但統兵極少,連韓世忠在抗敵之時,本軍都未超過三萬人。

岳飛雖號常勝之軍,先前地位在當時諸將帥之下,所統人馬又少。即使所見與朝廷相反,趙構還是相當信任。自從持節封侯、平了楊幺以後,漸漸兵多將廣,軍容日盛。加上奸臣常進讒言,由不得使趙構生出顧慮。一聽秦檜這種說法,除怕趙桓回來奪他的地位以外,又多了一樁心病,當時嚇得汗流浹背,連說:“丞相真個老成謀國,慮得極是。”

忙傳特旨,命岳飛急速班師!

岳飛知是奸臣賣國,暗助敵人的陰謀毒計。立時回奏:“金人銳氣已喪,盡棄輜重,疾走渡河。而我豪傑向風,士卒用命,時不再來,機難輕失……”不肯班師。

秦檜知岳飛志不可奪。又對趙構說:“陛下只許臣便宜行事,臣定將岳飛召回。倘若叛變,斬臣以謝岳飛便了。”趙構將頭微點,秦檜得了默許,大喜辭出。首先把張俊、劉鑄、韓世忠、楊沂中等全軍召回;再連發下金牌詔旨,立逼岳飛班師。

各路金兵先後受到劉鑄、吳磷、韓世忠等猛擊和牽制,岳飛更是他的死對頭,兵強將勇,銳不可當。先佔據的兩河城邑,多被各地義軍奪回,鬧得金兵夜不安枕,前方士氣更是消沉。連兀朮那樣素來剛愎自信的人,都時時刻刻打點着逃亡的主意。岳飛這面卻是全軍士氣高昂,忠義奮發。只等一切準備停當,便要一舉收復中原,直搗黃龍。雙方優劣勝敗之勢,已成了極鮮明的對比。

這日清早,岳飛召集衆將指示機宜,準備全軍出動。有幾路奉命先行的將士,已然整裝待發;一個個精神抖擻,勇氣百倍。正在非常緊張興奮頭上,忽報朝廷降下詔旨,岳飛前數日又曾上過請命各路將帥一同進攻、一舉收復中原的奏本,全軍將士都以爲是朝命犒軍,並許出戰的好音。等把欽使迎進,一宣讀詔旨,競是促令班師,不許遲延。

下餘都是一些無恥的舊套和敷衍的廢話,不禁大失所望。

岳飛還能強忍悲憤,將士們卻憤激起來。來使正是糧餉万俟(上佔下內),偏不知趣,開口“秦丞相”,閉口“秦丞相”,立逼岳飛要討回話,問幾時班師。張憲首先忍不住怒火,抗聲問道:“欽使一句一個秦丞相,難道這詔旨是秦丞相下的麼?”

万俟(上佔下內)惱羞成怒喝問道:“我奉聖旨而來,你是何人?也敢在旁多口!”

張憲大聲道:“未將副都統制張憲。事關國家安危,有話自然要說。”

万俟(上佔下內)先聞張憲英名,又見他身材高大,威風凜凜,說時,雙目正注自己,英氣逼人。不由吃了一驚!還未及答,牛皋也插口問道:“我等身經百戰,出生入死,好容易把金兵殺得大敗。眼看收復中原,爲國雪恥,你偏一句一個秦丞相,要嶽元帥退兵,難道此是秦檜的主意不成?快說!”

万俟(上佔下內)見牛皋聲如洪鐘,鬚髮皆張,旁立諸將都是滿面怒容,越發氣餒心寒,只得強賠笑臉道:“牛將軍不可多疑。這樣大事,若非出自聖命,誰敢妄爲?不過秦丞相乃朝廷心腹重臣,他的意思也就是聖上的意思罷了。”

岳飛哈哈大笑道:“欽使此言差矣!你只知當朝首相是朝廷重臣,可知君優臣辱,君辱臣死的道理麼?我奉的是朝廷詔旨,不是接了秦丞相的私書。如今十萬大軍與敵對峙;還有數百萬百姓在此,都不能棄之而去。不問班師與否,均須有個安排,這不是兒戲的事。欽使請先回朝,我自行回奏好了。”

万俟離不敢再說,只得負傀告辭。岳飛仍以禮送,只是不再和他交談。万俟(上佔下內)走到外面,見全軍將士都以怒目相視,嚇得連忙上馬馳去。岳飛回與衆將幕僚計議,衆將紛紛開口,都說:“勝而讓敵,從古所無。此事不是奸臣矯詔,便是朝廷受了奸賊蠱惑。望元帥以國家百姓爲重,乘着回奏的幾天工夫,提前出戰。先使金兵全軍覆沒,攻下汴京,生擒了兀朮,再看朝廷有何話說。”

岳飛本就有此打算,剛說“這樣也好”。跟着連接探報,張俊、劉光世、楊沂中等將帥首先撤兵,連劉鑄、韓世忠也連奉詔旨,不得不收兵退去,各路金兵因知兀朮危急,都往汴京這面趕來。岳飛滿面愁容,仔細想了一想,和衆將一談形勢和敵兵的來路,覺着搶前出戰還來得及。只將兀朮擒住,下餘各路金兵不戰自亂。正忙命黃機密速寫奏疏,一面升帳準備發兵。不料又有急詔到來,大意是說:“我軍糧餉不繼,不耐久戰,各地大軍盡撤,金人已答應還我失地,送還兩宮,嚴令即日班師,不許違詔。”

岳飛看出詔旨暗示各路宋軍全撤,使其孤立,並還要斷他的糧餉。再若抗命,甚而要以叛逆問罪,不禁慨嘆道:“我軍十年苦戰的心血,難道就廢於一旦了麼?”來使當然也是一個糧餉,路遇万俟離,已受了指教。只將詔旨宣讀,一句話也不多說,便告辭而去。

岳飛剛忍住悲憤把人送走,還未迴轉;遙望前面塵頭起處,有二十來騎飛馳而來。

臨近一看,一員神武(禁軍)軍統制手舉一面金牌,帶着二十名盔甲鮮明的校尉,同騎快馬,做一窩蜂馳到,同聲呼喝:“岳飛速接金牌詔旨!”

這類金牌,上有“如朕親臨”的詞句,從不輕發。照例隨行校尉都帶有刑具枷鎖,無論文武大臣,稍有違抗,來人便可將他當時斬首,或是鎖拿問罪,死活憑來人一句話,絲毫沒有商量。

岳飛剛聽來人面傳聖旨,將金牌接過。前面塵頭又起,又是一員統制帶着二十名校尉,捧了金牌飛馳而來,除立逼班師外,別無話說。總算昏君奸賊還有顧慮,來人只是虛張聲勢,並未帶刑具,校尉的刀也未亮出,只在營外喊了一陣,說“聖意已定,元帥三思”,便相繼縱馬馳回。

岳飛和衆將自然萬分憤慨。剛同回到營內,談不到幾句話,金牌又到。來使所說還是那一套,說完就走,更不停留。岳飛二次回營,還未坐定,張保忽報,朝廷不知發下多少金牌詔旨,就要到來。岳飛見衆將都是滿面怒容,有的直恨不能把金牌打碎!忙攔道:“不可如此!且等接完金牌再作計較。好在方纔回奏,只說容我熟計而行,非到萬不得已,仍照預計行事便了。”

話未說完,王橫來報,第三次金牌相隔只有二里之遙。岳飛想了一想,命在營外設下香案接旨,索性接完金牌再說。剛率衆將走到營外,遙望前面果然又來了好幾起;都是一員統制帶領二十名校尉,一隊接一隊走馬燈也似飛馳而來。接旨時,雙方問答仍和先前一樣,當下又連接了四道金牌,等接過金牌,送往裡面供起,又有金牌相繼馳來。

這一天之內,先後接了十二道金牌。未了三道並還帶了刑具和刀斧手。不過來使爲岳飛和全軍將士正氣英名所懼,只管耀武揚威,都是虛張聲勢。傳完詔旨,交過金牌,便即馳去,誰也不敢作威作福。

岳飛接完金牌,天已入夜。休說無暇商計軍機,連飯都沒顧得吃。覺着費了無數軍資民力和十年苦戰的心血,忽然廢於一旦,自是萬分悲憤,忙召集衆將和黃機密、於鵬等幕僚商計。牛皋、張憲等大將都說:“‘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先把中原收復,奪回燕雲,再向朝廷請罪,我等死而無怨。”

談到天亮,岳飛只聽衆人說話,時而低頭沉思,時而起立往來走動,極少開口,忽然慨嘆道:“朝廷既連發下十二道金牌,已是無理可講。若不奉命,非但軍糧器械決無後繼,甚而還要以叛逆的罪名加在我們身上。如今各路將帥已全撤兵,我們這一支孤軍,外有強敵,內有權奸,豈不成了腹背受敵之勢,以前兵少,還可取敵之糧以供軍用。此時兵多,敵人又與奸臣勾結,知道軍中缺糧,戰時堅壁清野,攻少守多,退時縱兵焚掠,野無青草。中原百姓久在敵騎蹂躪之下,僞齊劉豫搜刮已空,他們只管心依故國,有如望歲,無奈力不從心,哪有餘糧供應大軍!以目前形勢而論,後無援兵,尚不足慮;糧食缺少,卻是致命一傷。還有最可慮的是兩河百萬忠義之士,每日引頸苦盼來歸。視此忠義奮發,固是令人感佩,但那起義之處,多半近在他們鄉土,地均分散,各自爲謀。

以前憑山據險,結寨自保,已不免於飽受飢寒;如今所佔州郡,地方殘破,無糧可取,又多成了一支餓軍。新近來投的幾支義軍,均因敵人退時焚掠一空,實在不能存活,不得不將所得城邑捨去,轉戰來投。若非沿途百姓把勉強藏留度命的少數糧草傾囊相贈,正不知途中要餓死多少!兩河義軍人數這樣多,他們一面熱望着能與我軍會合,收復中原,雪恥復仇;一面卻又以爲我軍一到,一切都可如願以償。其所望於朝廷者甚大,而朝廷已與他們的想望背道而馳;其所望於我軍者甚多,而我軍則無以爲應。一旦渡河北進,這百萬義軍定必紛紛來投,聞風繼起者更不知有多少。有何良策,妥爲安置?他們什九起自田間,能與敵人相抗,使其疲於奔命,全由多年苦戰、出生入死中磨練出來。

攻堅襲敵,是其長所;軍規營伍,多非素習。既不能因爲內有一些烏合之衆,沮其忠義之氣,不令來歸,又不能因爲軍資缺乏,使其枵腹殺敵,置之死地。一個處置不當,將要大失人望而貽無窮之患!使將來收復中原,更多艱難。”

“我苦想了這一夜,只有收置義軍這件事,比什麼都難。我和諸位將軍都是身經百戰,出生入死,傷痕累累,幾時怕過事來?便是朝廷屢次信任奸臣,專主求和,也都抗疏力爭,遇到自期必勝之機,常是堅不奉詔,並未曲從。我豈不知‘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民爲貴,社稷次之,君爲輕’的道理?無奈孤軍深入,兵家之忌。收置這百萬義軍比和百萬金兵對陣,還要難上十倍。”

“目前能夠抵禦敵人的也只有我軍和韓(世忠)、劉(鑄)、二吳(-、磷)這有限幾路人馬。我軍兵力較強,關係更大。與其只顧與敵拼命,使未來收復中原的主要兵力調殘損失,甚而全軍覆沒,以壯敵人吞併我國的野心,還不如退保襄漢,經劃營田,助民耕種,養機待時,謀成而動。使我軍糧有以自給,無須朝廷籌運之煩,免卻奸臣作梗之憂。一旦出兵,兩河義軍依然聞風響應,收復中原,一舉而定呢!況且敵人決無信義,必敗和盟,內好通敵陰謀終必敗露。此時暫且奉詔班師,使朝中奸賊無可進之讒;將來準備齊全,更多必勝之算。不是比進則與敵同歸於盡,退則一敗塗地、不可收拾,強得多麼?”

衆人先都憤慨嘆息,或是垂頭喪氣,聞言覺得岳飛所說有理,又全興奮起來。

衆將退後,隔了半日,牛皋忽然來報:遠近百姓聞班師消息,大爲憤慨。如今四面八方潮涌而來,口口聲聲要請元帥北進,不可回去。並說:“我等陷敵已十二年,平日受盡苦難,好容易盼得‘岳家軍’來,將敵人打退,眼看收復中原,爲何忽要班師?我等以前頂盆焚香,歡迎我軍,和久旱逢甘雨一樣。大軍退後,敵人決不相容。今日情願死在元帥馬前,也決不甘心去受敵人的殘殺!”

牛皋話未說完,大營四外已是哭聲震野,嘈成一片。岳飛大驚道:“由昨日起,我們只顧商計班師與否和未來破敵之計,怎會忘記了他們?差一點便鑄成了大錯!你快去請上幾位父老來相見。”牛皋領命而去。

衆父老剛一走進,便跪伏在地,號哭起來。岳飛連忙還禮,命人扶起,開口就說:

“我決不丟下你們不管!請看這些詔旨和十二道金牌,怎敢違抗呢,我已準備除退軍日期外,爲諸父老百姓再多留五日。你們趕緊準備隨軍南去。我先派人馬護送,將漢上六郡的問田分與你們可好?”

衆父老見桌上除班師詔旨外,還供着十二道金光耀眼的金牌。上面都刻有“如朕親臨,違者立斬”血也似紅的八個字。知道岳飛無法違抗,只得拜謝辭去。衆父老走後,岳飛恐兀朮由後追襲,忙傳急令,先把百姓送往南方,一面散佈不日與兵渡河,收復中原的消息。

兀朮聞報大懼,正準備丟下汴京,連夜逃走。忽報宋軍全撤,岳飛自帶一支人馬斷後,軍容甚整。兀朮成了驚弓之鳥,竟不敢追。等各路宋軍全數撤退,才率領殘部進攻。

宋軍已收復的失地,又漸漸被金兵奪去了。

第一三回 懾以前鋒 八百精騎平醜虜 計然後戰 沿江燈火震兀木第二回 勁敵當前 只有小心操勝算 憂危慮遠 密聯豪士備時艱第三回 民怒已如焚 猶溺狂歡 不知死所 敵強何可媚 自招凌侮 更啓戎心第二回 勁敵當前 只有小心操勝算 憂危慮遠 密聯豪士備時艱第一一回 一將最難求 有意憐才全國士 深仇須緊記 含悲刺字勉佳兒第十七回 媚外圖偏安 更何知君父羈囚 黎民塗炭攻心除隱害 決不許河山破碎 逆賊猖第六回 老眼實無花 能識英雄於未遇 長才容小試 從知事業在將來第一○回 百官被擄 二帝蒙塵 舊日繁華成夢逝 逐北追奔 冰河夜戰 漫天風雪建奇功第一回 立雪聽書聲 只有英雄能耐苦 張弓穿雁羽 要將絕技授傳人第九回 不能戰而貪 以迅敗亡 遺羞千載 爲求和致死 其存氣節 終遜完人第一一回 一將最難求 有意憐才全國士 深仇須緊記 含悲刺字勉佳兒第一八回 急詔促回軍 大憝當前 萬民茹怒 分耕爲再舉 輕騎斷後 全師乃還第一二回 虎帳淡兵 對敵當知尺土重 偏師陷陣 重來還使一軍驚第七回 抵足談心 徐慶單騎傳密信 防邊禦寇 岳飛初次入行間第七回 抵足談心 徐慶單騎傳密信 防邊禦寇 岳飛初次入行間第一三回 懾以前鋒 八百精騎平醜虜 計然後戰 沿江燈火震兀木第二回 勁敵當前 只有小心操勝算 憂危慮遠 密聯豪士備時艱第一四回 桴鼓戰金山 女將威風殲敵寇 分兵屯牛首 岳飛勇略定江淮第九回 不能戰而貪 以迅敗亡 遺羞千載 爲求和致死 其存氣節 終遜完人第一四回 桴鼓戰金山 女將威風殲敵寇 分兵屯牛首 岳飛勇略定江淮第七回 抵足談心 徐慶單騎傳密信 防邊禦寇 岳飛初次入行間第四回 應變識先機 午夜仍爲一惡狙 關心惟後起 彌留猶問九連槍第九回 不能戰而貪 以迅敗亡 遺羞千載 爲求和致死 其存氣節 終遜完人第七回 抵足談心 徐慶單騎傳密信 防邊禦寇 岳飛初次入行間第一○回 百官被擄 二帝蒙塵 舊日繁華成夢逝 逐北追奔 冰河夜戰 漫天風雪建奇功第一四回 桴鼓戰金山 女將威風殲敵寇 分兵屯牛首 岳飛勇略定江淮第一九回 親自壞長城 昏主內奸 孰爲禍首 疾風知勁草 皇天后土 實鑑此心第二回 勁敵當前 只有小心操勝算 憂危慮遠 密聯豪士備時艱第九回 不能戰而貪 以迅敗亡 遺羞千載 爲求和致死 其存氣節 終遜完人第三回 民怒已如焚 猶溺狂歡 不知死所 敵強何可媚 自招凌侮 更啓戎心第一二回 虎帳淡兵 對敵當知尺土重 偏師陷陣 重來還使一軍驚第一三回 懾以前鋒 八百精騎平醜虜 計然後戰 沿江燈火震兀木第一回 立雪聽書聲 只有英雄能耐苦 張弓穿雁羽 要將絕技授傳人第一六回 大勢論當前 請此日定策興師 營田漢水悲歌言壯志 問何時長車雪恥 痛飲黃第一三回 懾以前鋒 八百精騎平醜虜 計然後戰 沿江燈火震兀木第六回 老眼實無花 能識英雄於未遇 長才容小試 從知事業在將來第八回 播遷憑社鼠 相州開府起孱王 制勝是奇兵 賊寨攻堅擒巨盜第三回 民怒已如焚 猶溺狂歡 不知死所 敵強何可媚 自招凌侮 更啓戎心第二回 勁敵當前 只有小心操勝算 憂危慮遠 密聯豪士備時艱第一二回 虎帳淡兵 對敵當知尺土重 偏師陷陣 重來還使一軍驚第七回 抵足談心 徐慶單騎傳密信 防邊禦寇 岳飛初次入行間第一三回 懾以前鋒 八百精騎平醜虜 計然後戰 沿江燈火震兀木第一三回 懾以前鋒 八百精騎平醜虜 計然後戰 沿江燈火震兀木第一九回 親自壞長城 昏主內奸 孰爲禍首 疾風知勁草 皇天后土 實鑑此心第一三回 懾以前鋒 八百精騎平醜虜 計然後戰 沿江燈火震兀木第一三回 懾以前鋒 八百精騎平醜虜 計然後戰 沿江燈火震兀木第九回 不能戰而貪 以迅敗亡 遺羞千載 爲求和致死 其存氣節 終遜完人第一六回 大勢論當前 請此日定策興師 營田漢水悲歌言壯志 問何時長車雪恥 痛飲黃第八回 播遷憑社鼠 相州開府起孱王 制勝是奇兵 賊寨攻堅擒巨盜第一五回 賣國陰謀 秦檜間關聯趙構 奮身破敵 岳雲匹馬斬京超第二回 勁敵當前 只有小心操勝算 憂危慮遠 密聯豪士備時艱第五回 人已雲亡 孤軍長眠悲宿草 世方多難 哀鳴四野痛災黎第一一回 一將最難求 有意憐才全國士 深仇須緊記 含悲刺字勉佳兒第一九回 親自壞長城 昏主內奸 孰爲禍首 疾風知勁草 皇天后土 實鑑此心第四回 應變識先機 午夜仍爲一惡狙 關心惟後起 彌留猶問九連槍第一一回 一將最難求 有意憐才全國士 深仇須緊記 含悲刺字勉佳兒第一二回 虎帳淡兵 對敵當知尺土重 偏師陷陣 重來還使一軍驚第六回 老眼實無花 能識英雄於未遇 長才容小試 從知事業在將來第三回 民怒已如焚 猶溺狂歡 不知死所 敵強何可媚 自招凌侮 更啓戎心第一五回 賣國陰謀 秦檜間關聯趙構 奮身破敵 岳雲匹馬斬京超第八回 播遷憑社鼠 相州開府起孱王 制勝是奇兵 賊寨攻堅擒巨盜第一二回 虎帳淡兵 對敵當知尺土重 偏師陷陣 重來還使一軍驚第三回 民怒已如焚 猶溺狂歡 不知死所 敵強何可媚 自招凌侮 更啓戎心第一九回 親自壞長城 昏主內奸 孰爲禍首 疾風知勁草 皇天后土 實鑑此心第一一回 一將最難求 有意憐才全國士 深仇須緊記 含悲刺字勉佳兒第一九回 親自壞長城 昏主內奸 孰爲禍首 疾風知勁草 皇天后土 實鑑此心第九回 不能戰而貪 以迅敗亡 遺羞千載 爲求和致死 其存氣節 終遜完人第一八回 急詔促回軍 大憝當前 萬民茹怒 分耕爲再舉 輕騎斷後 全師乃還第一○回 百官被擄 二帝蒙塵 舊日繁華成夢逝 逐北追奔 冰河夜戰 漫天風雪建奇功第一回 立雪聽書聲 只有英雄能耐苦 張弓穿雁羽 要將絕技授傳人第九回 不能戰而貪 以迅敗亡 遺羞千載 爲求和致死 其存氣節 終遜完人第一回 立雪聽書聲 只有英雄能耐苦 張弓穿雁羽 要將絕技授傳人第一八回 急詔促回軍 大憝當前 萬民茹怒 分耕爲再舉 輕騎斷後 全師乃還第一八回 急詔促回軍 大憝當前 萬民茹怒 分耕爲再舉 輕騎斷後 全師乃還第一三回 懾以前鋒 八百精騎平醜虜 計然後戰 沿江燈火震兀木第二回 勁敵當前 只有小心操勝算 憂危慮遠 密聯豪士備時艱第一五回 賣國陰謀 秦檜間關聯趙構 奮身破敵 岳雲匹馬斬京超第七回 抵足談心 徐慶單騎傳密信 防邊禦寇 岳飛初次入行間第六回 老眼實無花 能識英雄於未遇 長才容小試 從知事業在將來第一九回 親自壞長城 昏主內奸 孰爲禍首 疾風知勁草 皇天后土 實鑑此心第一八回 急詔促回軍 大憝當前 萬民茹怒 分耕爲再舉 輕騎斷後 全師乃還第七回 抵足談心 徐慶單騎傳密信 防邊禦寇 岳飛初次入行間第一三回 懾以前鋒 八百精騎平醜虜 計然後戰 沿江燈火震兀木第四回 應變識先機 午夜仍爲一惡狙 關心惟後起 彌留猶問九連槍第一八回 急詔促回軍 大憝當前 萬民茹怒 分耕爲再舉 輕騎斷後 全師乃還第七回 抵足談心 徐慶單騎傳密信 防邊禦寇 岳飛初次入行間第八回 播遷憑社鼠 相州開府起孱王 制勝是奇兵 賊寨攻堅擒巨盜第一九回 親自壞長城 昏主內奸 孰爲禍首 疾風知勁草 皇天后土 實鑑此心第四回 應變識先機 午夜仍爲一惡狙 關心惟後起 彌留猶問九連槍第一回 立雪聽書聲 只有英雄能耐苦 張弓穿雁羽 要將絕技授傳人第一五回 賣國陰謀 秦檜間關聯趙構 奮身破敵 岳雲匹馬斬京超第一一回 一將最難求 有意憐才全國士 深仇須緊記 含悲刺字勉佳兒第一五回 賣國陰謀 秦檜間關聯趙構 奮身破敵 岳雲匹馬斬京超第一五回 賣國陰謀 秦檜間關聯趙構 奮身破敵 岳雲匹馬斬京超第一回 立雪聽書聲 只有英雄能耐苦 張弓穿雁羽 要將絕技授傳人第一五回 賣國陰謀 秦檜間關聯趙構 奮身破敵 岳雲匹馬斬京超第一六回 大勢論當前 請此日定策興師 營田漢水悲歌言壯志 問何時長車雪恥 痛飲黃第一回 立雪聽書聲 只有英雄能耐苦 張弓穿雁羽 要將絕技授傳人
第一三回 懾以前鋒 八百精騎平醜虜 計然後戰 沿江燈火震兀木第二回 勁敵當前 只有小心操勝算 憂危慮遠 密聯豪士備時艱第三回 民怒已如焚 猶溺狂歡 不知死所 敵強何可媚 自招凌侮 更啓戎心第二回 勁敵當前 只有小心操勝算 憂危慮遠 密聯豪士備時艱第一一回 一將最難求 有意憐才全國士 深仇須緊記 含悲刺字勉佳兒第十七回 媚外圖偏安 更何知君父羈囚 黎民塗炭攻心除隱害 決不許河山破碎 逆賊猖第六回 老眼實無花 能識英雄於未遇 長才容小試 從知事業在將來第一○回 百官被擄 二帝蒙塵 舊日繁華成夢逝 逐北追奔 冰河夜戰 漫天風雪建奇功第一回 立雪聽書聲 只有英雄能耐苦 張弓穿雁羽 要將絕技授傳人第九回 不能戰而貪 以迅敗亡 遺羞千載 爲求和致死 其存氣節 終遜完人第一一回 一將最難求 有意憐才全國士 深仇須緊記 含悲刺字勉佳兒第一八回 急詔促回軍 大憝當前 萬民茹怒 分耕爲再舉 輕騎斷後 全師乃還第一二回 虎帳淡兵 對敵當知尺土重 偏師陷陣 重來還使一軍驚第七回 抵足談心 徐慶單騎傳密信 防邊禦寇 岳飛初次入行間第七回 抵足談心 徐慶單騎傳密信 防邊禦寇 岳飛初次入行間第一三回 懾以前鋒 八百精騎平醜虜 計然後戰 沿江燈火震兀木第二回 勁敵當前 只有小心操勝算 憂危慮遠 密聯豪士備時艱第一四回 桴鼓戰金山 女將威風殲敵寇 分兵屯牛首 岳飛勇略定江淮第九回 不能戰而貪 以迅敗亡 遺羞千載 爲求和致死 其存氣節 終遜完人第一四回 桴鼓戰金山 女將威風殲敵寇 分兵屯牛首 岳飛勇略定江淮第七回 抵足談心 徐慶單騎傳密信 防邊禦寇 岳飛初次入行間第四回 應變識先機 午夜仍爲一惡狙 關心惟後起 彌留猶問九連槍第九回 不能戰而貪 以迅敗亡 遺羞千載 爲求和致死 其存氣節 終遜完人第七回 抵足談心 徐慶單騎傳密信 防邊禦寇 岳飛初次入行間第一○回 百官被擄 二帝蒙塵 舊日繁華成夢逝 逐北追奔 冰河夜戰 漫天風雪建奇功第一四回 桴鼓戰金山 女將威風殲敵寇 分兵屯牛首 岳飛勇略定江淮第一九回 親自壞長城 昏主內奸 孰爲禍首 疾風知勁草 皇天后土 實鑑此心第二回 勁敵當前 只有小心操勝算 憂危慮遠 密聯豪士備時艱第九回 不能戰而貪 以迅敗亡 遺羞千載 爲求和致死 其存氣節 終遜完人第三回 民怒已如焚 猶溺狂歡 不知死所 敵強何可媚 自招凌侮 更啓戎心第一二回 虎帳淡兵 對敵當知尺土重 偏師陷陣 重來還使一軍驚第一三回 懾以前鋒 八百精騎平醜虜 計然後戰 沿江燈火震兀木第一回 立雪聽書聲 只有英雄能耐苦 張弓穿雁羽 要將絕技授傳人第一六回 大勢論當前 請此日定策興師 營田漢水悲歌言壯志 問何時長車雪恥 痛飲黃第一三回 懾以前鋒 八百精騎平醜虜 計然後戰 沿江燈火震兀木第六回 老眼實無花 能識英雄於未遇 長才容小試 從知事業在將來第八回 播遷憑社鼠 相州開府起孱王 制勝是奇兵 賊寨攻堅擒巨盜第三回 民怒已如焚 猶溺狂歡 不知死所 敵強何可媚 自招凌侮 更啓戎心第二回 勁敵當前 只有小心操勝算 憂危慮遠 密聯豪士備時艱第一二回 虎帳淡兵 對敵當知尺土重 偏師陷陣 重來還使一軍驚第七回 抵足談心 徐慶單騎傳密信 防邊禦寇 岳飛初次入行間第一三回 懾以前鋒 八百精騎平醜虜 計然後戰 沿江燈火震兀木第一三回 懾以前鋒 八百精騎平醜虜 計然後戰 沿江燈火震兀木第一九回 親自壞長城 昏主內奸 孰爲禍首 疾風知勁草 皇天后土 實鑑此心第一三回 懾以前鋒 八百精騎平醜虜 計然後戰 沿江燈火震兀木第一三回 懾以前鋒 八百精騎平醜虜 計然後戰 沿江燈火震兀木第九回 不能戰而貪 以迅敗亡 遺羞千載 爲求和致死 其存氣節 終遜完人第一六回 大勢論當前 請此日定策興師 營田漢水悲歌言壯志 問何時長車雪恥 痛飲黃第八回 播遷憑社鼠 相州開府起孱王 制勝是奇兵 賊寨攻堅擒巨盜第一五回 賣國陰謀 秦檜間關聯趙構 奮身破敵 岳雲匹馬斬京超第二回 勁敵當前 只有小心操勝算 憂危慮遠 密聯豪士備時艱第五回 人已雲亡 孤軍長眠悲宿草 世方多難 哀鳴四野痛災黎第一一回 一將最難求 有意憐才全國士 深仇須緊記 含悲刺字勉佳兒第一九回 親自壞長城 昏主內奸 孰爲禍首 疾風知勁草 皇天后土 實鑑此心第四回 應變識先機 午夜仍爲一惡狙 關心惟後起 彌留猶問九連槍第一一回 一將最難求 有意憐才全國士 深仇須緊記 含悲刺字勉佳兒第一二回 虎帳淡兵 對敵當知尺土重 偏師陷陣 重來還使一軍驚第六回 老眼實無花 能識英雄於未遇 長才容小試 從知事業在將來第三回 民怒已如焚 猶溺狂歡 不知死所 敵強何可媚 自招凌侮 更啓戎心第一五回 賣國陰謀 秦檜間關聯趙構 奮身破敵 岳雲匹馬斬京超第八回 播遷憑社鼠 相州開府起孱王 制勝是奇兵 賊寨攻堅擒巨盜第一二回 虎帳淡兵 對敵當知尺土重 偏師陷陣 重來還使一軍驚第三回 民怒已如焚 猶溺狂歡 不知死所 敵強何可媚 自招凌侮 更啓戎心第一九回 親自壞長城 昏主內奸 孰爲禍首 疾風知勁草 皇天后土 實鑑此心第一一回 一將最難求 有意憐才全國士 深仇須緊記 含悲刺字勉佳兒第一九回 親自壞長城 昏主內奸 孰爲禍首 疾風知勁草 皇天后土 實鑑此心第九回 不能戰而貪 以迅敗亡 遺羞千載 爲求和致死 其存氣節 終遜完人第一八回 急詔促回軍 大憝當前 萬民茹怒 分耕爲再舉 輕騎斷後 全師乃還第一○回 百官被擄 二帝蒙塵 舊日繁華成夢逝 逐北追奔 冰河夜戰 漫天風雪建奇功第一回 立雪聽書聲 只有英雄能耐苦 張弓穿雁羽 要將絕技授傳人第九回 不能戰而貪 以迅敗亡 遺羞千載 爲求和致死 其存氣節 終遜完人第一回 立雪聽書聲 只有英雄能耐苦 張弓穿雁羽 要將絕技授傳人第一八回 急詔促回軍 大憝當前 萬民茹怒 分耕爲再舉 輕騎斷後 全師乃還第一八回 急詔促回軍 大憝當前 萬民茹怒 分耕爲再舉 輕騎斷後 全師乃還第一三回 懾以前鋒 八百精騎平醜虜 計然後戰 沿江燈火震兀木第二回 勁敵當前 只有小心操勝算 憂危慮遠 密聯豪士備時艱第一五回 賣國陰謀 秦檜間關聯趙構 奮身破敵 岳雲匹馬斬京超第七回 抵足談心 徐慶單騎傳密信 防邊禦寇 岳飛初次入行間第六回 老眼實無花 能識英雄於未遇 長才容小試 從知事業在將來第一九回 親自壞長城 昏主內奸 孰爲禍首 疾風知勁草 皇天后土 實鑑此心第一八回 急詔促回軍 大憝當前 萬民茹怒 分耕爲再舉 輕騎斷後 全師乃還第七回 抵足談心 徐慶單騎傳密信 防邊禦寇 岳飛初次入行間第一三回 懾以前鋒 八百精騎平醜虜 計然後戰 沿江燈火震兀木第四回 應變識先機 午夜仍爲一惡狙 關心惟後起 彌留猶問九連槍第一八回 急詔促回軍 大憝當前 萬民茹怒 分耕爲再舉 輕騎斷後 全師乃還第七回 抵足談心 徐慶單騎傳密信 防邊禦寇 岳飛初次入行間第八回 播遷憑社鼠 相州開府起孱王 制勝是奇兵 賊寨攻堅擒巨盜第一九回 親自壞長城 昏主內奸 孰爲禍首 疾風知勁草 皇天后土 實鑑此心第四回 應變識先機 午夜仍爲一惡狙 關心惟後起 彌留猶問九連槍第一回 立雪聽書聲 只有英雄能耐苦 張弓穿雁羽 要將絕技授傳人第一五回 賣國陰謀 秦檜間關聯趙構 奮身破敵 岳雲匹馬斬京超第一一回 一將最難求 有意憐才全國士 深仇須緊記 含悲刺字勉佳兒第一五回 賣國陰謀 秦檜間關聯趙構 奮身破敵 岳雲匹馬斬京超第一五回 賣國陰謀 秦檜間關聯趙構 奮身破敵 岳雲匹馬斬京超第一回 立雪聽書聲 只有英雄能耐苦 張弓穿雁羽 要將絕技授傳人第一五回 賣國陰謀 秦檜間關聯趙構 奮身破敵 岳雲匹馬斬京超第一六回 大勢論當前 請此日定策興師 營田漢水悲歌言壯志 問何時長車雪恥 痛飲黃第一回 立雪聽書聲 只有英雄能耐苦 張弓穿雁羽 要將絕技授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