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回 老眼實無花 能識英雄於未遇 長才容小試 從知事業在將來

岳飛在湯家門外聽來人說完前情,料知事快鬧大,只要官兵一動,便成不可收拾之勢。正在愁急,打不起主意,忽見湯永澄帶了四五十個手持兵器的壯漢由裡面趕出,覺着事已至此,越快越好。即使勸他不聽,也要試上一試。念頭一轉,連忙上前行禮,喊了聲:“世伯!”

永澄出身行伍,人較粗直,以前見過岳飛幾次,本就覺他聰明謹慎,少年老成。又聽愛子湯懷屢誇岳飛肯下苦功,文武全才,有了先人之見。一見是他,忙還了一個半禮,笑說:“小兒讀書未回,恐怕難民要來生事,等我稍微安排,便請賢侄到裡面敘談吧。”

岳飛當着衆人,不便多言,只在一旁窺看,見湯家共只百十個莊了長工,人並不多。

再把左近一帶的形勢一看,心中早想好了主意。等永上安排停當,隨到裡面落座以後,笑說:“多日未見湯師兄,特來看望,聽說人在王家未回,本不敢驚動世伯。因見張世伯派人送信,要防難民生事,小侄覺着事有可慮,正想求見,世泊已走了出來。”

永澄道,“自從童太師被遼兵打敗,郭藥師獻城降敵,越發長了金人的氣焰。屢次興兵犯境,佔我土地,殺我良民,分明想要吞併中原,不亡我國家不止。這些難民,不是家鄉被敵人佔據,存身不住,便是遇到年荒和貪官污吏之害,逃亡到此。本縣雖有十來家富戶,無奈善門難開,早晚仍被他們吃光。說不得,只好打着自顧自的主意,緊閉莊門,暫避一時了。”

岳飛乘機道:“小侄以爲這樣做法大是不妥。休說難民人多,只憑莊中數百個丁壯,絕難久守。萬一情急拼命,這小小一圈莊牆決擋不住。腆麟村地廣人多,又有一道護莊河,也許能夠多守三數日。這裡水源都在莊外,若被難民圍困,莊中用水先就艱難舊子一久,難民越來越衆,一旦激出民變,那時決不是開放幾處糧倉可以了事。若請官府派兵驅散,更非激成大變不可。世伯帶兵多年,也曾平過反亂,當知老百姓在年年天災人禍之下過的是什麼日子。只要幾個人登高一呼,當時到處響應,越聚越多。休看他們未經訓練,不知戰陣,遇到這類生死存亡的關頭,動起手來,全能拼命,並不是好對付的。

官軍們平日坐享俸祿,耀武揚威,真個打起仗來,卻又膽怯害怕起來。他們自知兵無紀律,平日無甚訓練,能勝而不能敗,便想依賴本地的富紳大戶爲他賣命,以便藉此貪功冒賞,捐募勒索。鄉紳大戶們現成好事不做,卻想借官軍的暴力來驅殺良民。官軍若勝,白把許多家財,獻作犒勞應酬之用,而田地荒蕪、丁壯死傷的損失還不在內。其結果是討了朝廷傳旨嘉獎,博得一紙空名銜。否則一無所得,還要招忌。官軍一敗,勢如山倒,他們自保身家性命,先自逃去。剩下這些守着家業。不能逃走的紳富,都成了難民的不解之認。而難民僅想要求活命的糧食,也只有這些財主鄉紳纔是可擾之東,非取到手不可,自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請問世伯到時何以自保?”

永澄聞言,心中一驚,越想越覺所說有理;忙道:“賢侄所說甚是有理,只是難民人多,後面還有大批要來。漫說善門難開,就是我拼着這片家財不要,也難養活他們,怎麼辦呢?”

岳飛看出永澄意思活動,忙答:“單是世伯一人仗義,也不濟事。依小侄的估計,近幾年的租糧雖然越來越重,民不聊生,但受害的還是老百姓,富家並沒有吃什麼虧。

本地存糧,少說也有五十萬石以上。最氣人是,有的富家所存糧食,竟有經過五六年之久不曾動過的。爲什麼存在那裡,任憑鼠吃蟲咬,不拿來救人呢,按說國家多事之秋,人力物力最關重要。這些難民都是我們將來抗敵的力量,最好收容下來,讓他們休養生息,使其各安所業,以爲富國強兵之用,方爲上策。如今還未遭到敵人侵害的良民,尚難免於飢寒交迫之苦,何況無家可歸的難民?我們要使他們安居樂業,自是夢想。打算免去地方糜爛,少死許多無辜良民,並還保全自己身家性命,卻並不是難事。他們無地可種,無業可作,休說五十萬石存糧,再加十倍,早晚也是吃光。必須有人領頭,先打好急救主意,再把本縣紳富全請了來,使大家看清利害輕重,踊躍捐輸,多設下幾處粥廠,使難民先吃上兩頓飯。然後資送他們上路,使其暫免死亡,以免激出事來,自相殘殺,鬧得兵力消耗,元氣更傷,使那貪殘的強敵野心更大,侵犯越急。這不比和官府勾結,同牀異夢,各有私心,將來還是同歸於盡,強得多麼?”

永澄聞言,越發動容,把手一拍道:“我常聽小兒說你有智謀,想不到年紀輕輕,果有這樣見識。我由當兵起家,今年六十五歲了,偌大一片家財,哪一樣是我出生就帶來的?我得子又晚,衆人只有小兒一個,就將這片家財耗盡,憑我兩父子,也不愁沒有安身之所。我雖不願和人說好話,你張世伯和我卻是多年老友。休看他平日居家節省,彷彿小氣一點,遇事卻跟我走。只要道理說得對,當時就答應。我兩個都是粗人,賢侄還要幫我照管一下,先把粥廠設下兩處再說。只是難民大多,萬一照顧不到,容易生事。

你看怎麼纔好?”

岳飛心中暗喜,忙答:“小侄聽說這都是由北方逃來往各地求食的。麒麟村那面算是最多,才只千把人;另外還有兩起,都不過三五百人。只要備上二三十口大鍋,連粥帶麥餅一起準備,稠粥暫時充飢,麥餅作爲他們上路乾糧。最好每人再送一點錢,包管他們上路得快。至於後面還有賊寇要來的話,大概這是謠言,即使是真,他們也實是迫於無奈。我們只要真心誠意,以禮相待,照樣保得無事。真要是些散兵散卒、成羣結夥、打家劫舍的草寇,再和他動手,也有去他之策。衆擎易舉,獨力難支,要是旁人領頭,小侄也還不敢深信。以世伯的多年聲望,那些紳富們定必聞風興起,世伯再把利害輕重仔細一說,他們定必慷慨捐輸,成此義舉了。表面上大家雖然花費了一些銀米,首先保得地方平安,免去兵災,也不至於妨害農事,誤了春耕。比那去做官府爪牙,多傷人命,還要受他勒索要挾,實在強得大多呢。”

永澄被岳飛一席話打動,立時命人把張濤請來,略微商計,全部願意。一面命人在莊外路口埋鍋造飯,一面命人把嶽和找來相助照料。跟着命人去請當地紳富,商計放賑之事。岳飛乘機談起湯懷。張顯如能按照周侗的傳授,自在家中習文學武,比在王家附讀要強得多。

張、湯二老早聽兒子說起王家所請這位名儒,口是心非,言行不副。除高談正心誠意和一些不着邊際的空話而外,別無所知。常被學生問得張口結舌,惱羞成怒,不知所云。方纔又聽說他許多醜態,本就有氣,聽岳飛一說,立時命人去往王家,設同將兒子接回。

湯懷、張顯回到家中見了岳飛,先就高興,又聽說父親開倉放賑,更對心思。隨談起麒麟村的難民包圍更緊,莊中業已斷絕出入,老師受驚病倒。湯懷、張顯閒中無事,去到牆頭-望,發現自家的人在那裡招手急呼。仗着本領高強,換了衣服,找一人少之處,翻牆而過,才得脫身。

岳飛聞言大驚,暗忖:“官府曾派人到王家商計驅逐難民之事。照此情勢,王家被難民圍困,官府不會不知,定是算計雙方必起爭鬥,因此上來坐觀成敗。等雙方動手,再帶官軍趕來,一面殘殺良民,去向朝廷請賞;一面向王家討好要挾,勒索金銀,坐收漁人之利。一個不巧,轉眼就是一場大禍。王明雖然勢利,那些受苦受難的良民何辜遭此殘殺?”念頭一轉,忙和張。湯二老商議解圍之策。

湯懷、張顯在旁一附和,二老立照所說行事。岳飛隨把湯懷的快馬騎上,往腆麟村趕去,剛一出莊,便見幾條路口的大鐵鍋已搭了起來,父親帶了二三十個鄉民,已在燒火熬粥。越發心喜,喊了聲“爹爹”,不顧說話,把轡頭一拎,如飛馳去。離王家還有裡許來地,便聽哭喊咒罵之聲嘈成一片。遙望莊牆上,已站滿了莊中丁壯,手裡都拿着刀槍弓箭,分明時機危急,一觸即發。同時瞥見三五十個難民,手裡揚着樹枝、木棍、石塊之類,同聲喊打,正朝馬前迎來。恐其誤會,忙把外衣脫下,拿在手裡揮動,大聲喝道:“兩路坡那邊有吃的,你們快跟我走!”

衆難民看出岳飛雖然騎着一匹很講究的快馬,衣服卻很破舊,不像是官府手下,也和莊丁打扮不同。手裡並沒有拿着兵器,見人不退,反倒迎來,當時消了好些敵意。紛紛擁上,四面圍住,七嘴八舌,問個不停。有那餓急了的,口中還在咒罵,亂糟糟的,尋常說話決聽不清。

岳飛費了好些口舌,才就馬上隨手拉過兩個年輕點的難民說明來意。兩難民聞言大喜,立往人叢之中大聲疾呼,照話一說。除卻一些無知的幼童嬰兒還在悲哭喊餓外,喧囂立止。岳飛早命湯懷、張顯隨後趕來引路,自己等難民走後,再到裡面去見王明。

王家那些莊丁,認出來的是岳飛,有兩個高聲一喊;王貴聽說,也趕上牆來連喊“師兄”,這一來,引起了難民的疑心,內有好些已然起身的,又朝莊前圍攏。

岳飛忙喊:“現在和我說話的是這裡的少莊主。你們如其不信,我把他喊下來,陪你們先走。老莊主並非不想接濟你們,只爲你們人數大多,來得大猛,恐怕一個不周到,彼此不便。現在張。湯兩家放賑,也有王善人在內。你們這樣圍住全莊,我們那麪人手少,糧也不多,後去的,就怕接濟不上了。”

說時,王貴到底從周侗學過幾年兵法戰略,知道一些利害輕重,聽出張、湯兩家已在放賑,又急又愧。也不再顧父親責罰,竟由牆上跳將下來。岳飛的話也被傳開,這一些難民才相信了。有那半信半疑的,也都走去。王貴見了岳飛問知來意,心想:“嶽大哥真義氣,只怕爹爹未必聽他的話。”便和岳飛說,想到裡面去請母親勸父親開倉放賑。

岳飛笑道:“平日我們人微言輕,大人們也許不聽;今天湯。張二位世伯做主,就不然了。你還是陪了這些苦朋友先走,我見了令尊,說完話就來。”

王貴剛剛點頭,把馬騎上,王明已在莊牆上出現,喚岳飛過去問話。岳飛說,“我奉了湯、張二位世伯之命,要和你老人家當面一談,請開莊門容我進去。”王明見王貴騎了岳飛的馬,業已走遠,又見難民均退,岳飛站在下面,詞色從容,稍微放心。忙命人開門,把岳飛放進。

岳飛作爲湯張二老的意思,詳說利害,上明萬始醒悟,忙命備馬,和岳飛趕往湯家。

正遇難民相繼到達,都按着先來後到,由當地鄉民們分別送食,一律管飽,只暫時不令離開。另外還有兩間現搭的茅棚,鋪上許多木板稻草,正在準備藥物,去請醫生醫治難民中的傷病之人。辦理得井井有條,絲毫不亂。

衆難民一路飽受飢寒風霜之苦,第一次得到這樣照顧。主持人嶽和又極熱心,並沒有把對方當作受惠的苦人看待,使得人們彷彿見了親人一樣,一個個喜笑顏開坐在那裡,比起方纔莊前圍困、呼號咒罵、磚石橫飛、咬牙切齒、視若仇人的情景,大不相同。

嶽和對王明說:“這些苦朋友都餓了好些天,先不敢叫他們吃硬的。這大小五十多口鍋,才煮了兩石多糧食的稠粥,本來打算一鍋吃完,跟着就煮,以防接應不上,現在估計人數,足夠吃的,已準備頭頓吃完,騰出火來,就蒸饃烤餅了。”

王明聽了心想:“平日隨便請官府吃兩次酒席,比這千多人吃頓飽飯的錢要多好幾倍(彼時請官府吃酒席,連陪客和隨從人等,動輒數十桌)。方纔準備命人衝出莊去請官兵來驅逐難民,還要殺幾個來示衆的主意,非但造孽,也太不上算,單是犒賞官軍的錢要花多少?”正誇嶽和父子能幹,見湯永澄、張濤老少四人和王貴同出查看,正走過來。越想越不好意思,忙搶過去,說道:“二位老大哥真是善人。其實,小弟本就想開倉放糧的,只爲他們來勢太兇,恐怕驚擾莊中婦孺,沒敢造次。剛將莊門關閉,他們就咒罵起來。劉老師上牆開導他們,又差一點被打傷。不是二位老大哥有此義舉,兄弟向來服軟不服硬,更不受人挾制,時候一久,也許鬧出事來。這樣再好沒有。二位老大哥當了龍頭,小弟當個龍尾巴,底下的都歸小弟承當吧。”

湯永澄面色微沉,剛要開口。張濤知道永澄最不喜人口是心非,王明卻最喜當人面前逞能賣好,博取善名,因此平日總談不到一起。方纔聞報還有好幾起難民要向湯陰一帶逃來,他既然親自吐口,樂得順水推舟,讓他包攬全局,多花幾個。恐永澄給他揭穿,好些不便,忙接口道:“我和永澄兄雖然也有田業,比老兄卻差多了。方纔我弟兄已命人分頭去請本地紳富來此商議,當然是推你老兄爲首,到的人也各承擔一些。有老兄總其成,這場善舉就好辦多了。”

永澄會意,也隨便敷衍了幾句。王明因張、湯二人俱是當地有名望紳士,本身又有功名,一向看重。一聽二人恭維,越發得意,滿口承當,賑糧先認一半,餘下如不敷用,都是他的。賓主三人,言笑甚歡。

湯、張二老見衆難民業已開始喝粥,吃得十分香甜,一個個都向主人致敬,有的還流了淚。越發感動。

永澄笑道:“今天我才知道,好事真還該做。我們平日種點花木,添點陳設,隨便請上幾回客,過個年節生日,要花費多少銀子?到時至多看上幾眼,說上一半天閒話,一點用處都沒有。如果拿來救災,要救活多少人呢!”

王明忙接口笑道:“兄弟平日最喜行善,從來不肯做守財奴。天下事明裡去,暗裡來,就多花幾個錢,爲兒孫積福,求得神佛默佑,保個全家安寧,多點收成,並不吃虧。

好些有錢人偏想不開,真是奇怪。”

岳飛聞言,先在後面暗笑,後一想,人若不好名,只要他做的事好,不管他的存心如何,也應該本着“與人爲善”之意,對他加以鼓勵,而不該深刻追求,心存歧視。假使張、湯二老給王明一個難堪,說上些諷刺話,這事情就許弄僵,或是不肯再以全力相助,豈不要多費事麼,可見無論何事,真要四面八方仔細想上一想,萬萬偏激不得。

心正尋思,嶽和忽然來報,說:“後面那幾批難民,離此只有二十里,人數不算很多,何妨派人迎上前去,先把他們的心安住,免得有的走往別的村莊,求食不得,激出變故。反正是本鄉本上的事,那些紳富少時都要前來,事情一樣,這樣做,可使難民們有了指望,少受點罪,少跑些冤枉路。他們事前得信,來時也可照着我們的意思,分別就食,不致混亂。諸位莊主以爲如何?”

永澄首先把大拇指一伸,連說:“好,好,老弟真行!怪不得你有那樣好兒子。可惜我和張賢弟當年隨軍平過幾次民變,多殺了幾個人。周老師生前心有成見,不常往來,你又不肯到我家。本鄉有這樣的好人,我弟兄竟不知道。今天才看出你父子的才幹!我們只是有錢,什麼事也辦不來。今天全靠你父子和衆位鄉親辦成這場善舉。你說怎麼辦都行,只管作主好了。”

嶽和謙謝了幾句,便命岳飛、湯懷騎馬前往迎接難民。張濤見饃已蒸好不少,便命張顯帶了八個莊丁,拿些蒸饃一同跟去,先散給那些老弱婦孺。岳飛知他一片好心,不便勸阻,只得暗告張顯:“到時要防難民爭食,以免發生傷亡。”三人馬快,二十來里路轉眼就到。岳飛忙命張顯和擡饃的莊丁,在相隔二里路外擇一高坡停下,自和湯懷迎上前去。

這兩起難民,都因童貫蔡攸兵敗,由燕雲一帶逃來,所受苦難更多,走得又十分凌亂。一個個衣不蔽體,周身泥污,傷病狼藉,多半是一步捱一步,拖着沉重疲乏的身子,勉強掙扎在道路之上,呻吟悲號之聲不絕於耳。因剛脫出敵人羅網,沒有王家門前那些難民悲憤激烈的情景,看去越發又使人心酸難過。

嶽。湯二人騎着馬一路喊將過去,一會便自傳遍,紛紛稱謝,歡呼起來。二人忙趕回,幫助莊丁散饃與婦女幼童和傷病年老、餓不能行的難民;餘者另由莊丁引送同行。

岳飛等回到湯家,紳富均已來齊。湯永澄早就備好酒筵,連嶽和也被強請了去。岳飛等四小弟兄,也命陪坐。

王明是當地首富,張、湯二老又是告老還鄉的武將,有這三人一承頭,來的人全照三人分派的數目答應下來。有兩個喜歡錦上添花的,又提議蒐集一些破舊衣服,分與難民中的婦孺。

嶽和先照着湯、張二老的意思和難民說好,只留他們住上三日,稍息疲乏,本地如其不能謀生,便請上路,以免地小糧缺,後來的難民無法供應。衆難民知道這是地方上的善舉,並非官家放賑,除傷病不能行路之人已另有安排而外,俱都謝諾。

嶽和見春雪還未化完,夜寒猶重,這許多的難民如今野宿在泥水地裡,多半非生病不可,便乘衆人熱火頭上,說了出來,衆人因難民共有兩千多,蓋房萬來不及,都覺是件難事。岳飛想了一想,便和王貴耳語了幾句。

王貴少年好勝,巴不得人前顯耀,忙起立道:“只要有草和竹竿木頭,再派上凡十名莊丁,我們今夜便可搭出幾百間蓆棚來了。”

王明捻髯笑道:“貴兒你好大口氣,半天工夫蓋幾百間蓆棚?紙糊也來不及。還是你和三位師兄商量商量吧。只要你真有這樣能幹,休說草和木頭,用什麼東西都是我的、這不過暫時搭蓋,難民走後,還不是一樣有用麼?”

王貴暗中直拉岳飛,急切問答不出話來,臉漲通紅。岳飛只得從容起立,躬身說道:

“王師弟說得不差。他早和我談過,自來人多好辦事,去掉難民中的老弱婦孺,至少有一小半人力可用。人力不愁,要緊的是佈置和領頭的人。除數十個能幹的莊丁外,最好把每位府上的木工泥匠都請來幫忙,二三百間蓆棚,今晚定可搭好。”隨將辦法說了出來。

衆人只聽出岳飛父子蓋過兩次草房,能計算出人力時間,別的還不知道。張、湯二位老將卻早聽出岳飛所說,都按兵法部署,暗中大是驚奇,見衆人還在紛紛討論,恐房蓋不多,難民搶着往裡住,惹出事來,忙說:“我二人敢保他四弟兄說到做到,真要是趕不上,把我們二人的房子讓出一半給難民住好了。”

王明一聽有這二位撐腰,巴不得兒子露臉,首先贊妙,衆人自無話說。當時議定,就命王貴等四小弟兄領頭監工,依言行事。

到了外面,湯懷說:“我家木料草垛甚多,何不就近先用,再命人套車到麒麟村去拉,豈不又快一些?”

岳飛聞言點頭,暗令湯懷、張顯、王貴三人出面,召集莊丁工匠,即時下手,自己往見衆難民,先把搭棚之事說了,再問衆人:“這類前人栽樹,後人乘涼的事,是否願意通力合作?”

衆難民均說:“與人方便,自己方便,休說後來的都是難友,同病相憐,便是我們逃了這多日,好容易養息兩天,吃幾頓飽飯,這滿地水泥,也是受罪,只要主人吩咐,我們決無話說。”

岳飛又對衆人說:“老弱婦孺無須再動手,其餘也須經過挑選和彼此願意。”隨將年輕力壯一點的難民,挑出八百多人,再分成八十多起,配上莊丁和工匠等,幫助先運草料,然後施工。工貴暗中稟告工明,又回到麒麟村,宰殺了些豬羊,來做夜裡犒勞。

衆人全都踊躍爭先,搶着下手。

好在這類蓆棚容易搭蓋,材料又都現成,天才二更左右,便蓋起了三百多間。每間均有一丈五六見方、八尺來高,各住十人,男女分居;那帶有家眷同逃、衰老傷病、婦孺較多的,也可同住一間,並不強令分開。等衆人都搬進去,嶽和再把預先蒸好的食物和一些肉菜分散衆人。因備得多,連未做工的人也有一份,只是每人均有定量,不令吃得太飽。

嶽和父子出力最多,專做那煩勞之事,是出頭露面的,都讓給王貴、張顯。湯懷三人。湯家賓客早散,只有王明想看兒子的能幹,直等到蓆棚蓋成,才和湯、張二老同出觀看。湯永澄早就暗中派人不斷查看,知道搭棚的事都是岳飛一人主持,其餘三小弟兄都是照着岳飛意思去做,比對家中尊長還要聽話。

見那三百多間蓆棚蓋在兩個山坡之上,大小形式整齊如一,相隔水源甚近,方纔煮粥的鍋竈,業已分設在這些蓆棚的前面。又由麒麟村運來二十多口大鍋,日夜不停專燒開水,是年輕力壯的難民都自願出力,無一坐食。棚內是進門一條行人道,兩邊各睡五人,地上鋪着尺許來厚的乾草。每五間蓆棚後,還有一個茅坑,也各用席圍住。一切均聽難民自便,只不許在棚內抽旱菸,以防失火。另外還借了許多木盆瓦壺,以備應用,換洗衣服。是能照顧難民的,沒有一樣沒想到。所有難民已全住了進去,極少外出。日裡那麼雜亂的兩三千人,竟沒有一個高聲說話的,見了衆人,俱都站起,禮謝不置。

永澄越發驚佩,便對王明道:“休看岳飛此時窮苦,他年定非池中之物。令郎若能和他常在一起,且比那又酸又臭的老夫子強得多呢。”隨說:“小兒和張賢侄都不是讀書的材料,那老師也教不出什麼來,請老兄代我二人辭謝,明日起,他二人就不再上學了。”

王明知他性情固執,便不多勸,只得答應,告辭回去。王貴貪和岳飛敘闊,推說湯懷留他住兩天,等老師病好再回去。王明業已答應,不曾同回。岳飛早被湯懷、張顯強行留住,爲防岳母擔心,並派莊丁先往送信。湯永澄愛極了岳飛,送走張濤之後,又備下酒食糖果,與四小弟兄消夜,臨時搭了三張鋪。岳飛等四人聚在一起,邊吃邊談,正興頭上,莊丁忽報徐慶來見。湯懷連忙迎進,添了一個同門好友,自更高興。

岳飛問:“徐師兄怎麼此時纔來?”徐慶朝岳飛看了一眼,說:“我這些日,隨人到山中採藥材,今夜纔回,聽說你們喊我,便趕了來。天已不早,我就和嶽師弟同睡,不必再搭牀了。”

湯懷知道徐慶爽直,師弟兄們本來沒有客套,忙命人多添了兩牀被頭,便請同飲。

談不多時,徐慶推說一路勞乏,想要早睡。岳飛料知有事,湯懷也覺明日還要早起,勸衆人吃了些點心,便各上牀。

第一一回 一將最難求 有意憐才全國士 深仇須緊記 含悲刺字勉佳兒第三回 民怒已如焚 猶溺狂歡 不知死所 敵強何可媚 自招凌侮 更啓戎心第三回 民怒已如焚 猶溺狂歡 不知死所 敵強何可媚 自招凌侮 更啓戎心第一一回 一將最難求 有意憐才全國士 深仇須緊記 含悲刺字勉佳兒第六回 老眼實無花 能識英雄於未遇 長才容小試 從知事業在將來第一三回 懾以前鋒 八百精騎平醜虜 計然後戰 沿江燈火震兀木第二回 勁敵當前 只有小心操勝算 憂危慮遠 密聯豪士備時艱第一八回 急詔促回軍 大憝當前 萬民茹怒 分耕爲再舉 輕騎斷後 全師乃還第一回 立雪聽書聲 只有英雄能耐苦 張弓穿雁羽 要將絕技授傳人第七回 抵足談心 徐慶單騎傳密信 防邊禦寇 岳飛初次入行間第一六回 大勢論當前 請此日定策興師 營田漢水悲歌言壯志 問何時長車雪恥 痛飲黃第一九回 親自壞長城 昏主內奸 孰爲禍首 疾風知勁草 皇天后土 實鑑此心第二回 勁敵當前 只有小心操勝算 憂危慮遠 密聯豪士備時艱第一八回 急詔促回軍 大憝當前 萬民茹怒 分耕爲再舉 輕騎斷後 全師乃還第一一回 一將最難求 有意憐才全國士 深仇須緊記 含悲刺字勉佳兒第十七回 媚外圖偏安 更何知君父羈囚 黎民塗炭攻心除隱害 決不許河山破碎 逆賊猖第一回 立雪聽書聲 只有英雄能耐苦 張弓穿雁羽 要將絕技授傳人第六回 老眼實無花 能識英雄於未遇 長才容小試 從知事業在將來第九回 不能戰而貪 以迅敗亡 遺羞千載 爲求和致死 其存氣節 終遜完人第九回 不能戰而貪 以迅敗亡 遺羞千載 爲求和致死 其存氣節 終遜完人第一五回 賣國陰謀 秦檜間關聯趙構 奮身破敵 岳雲匹馬斬京超第一五回 賣國陰謀 秦檜間關聯趙構 奮身破敵 岳雲匹馬斬京超第一三回 懾以前鋒 八百精騎平醜虜 計然後戰 沿江燈火震兀木第一八回 急詔促回軍 大憝當前 萬民茹怒 分耕爲再舉 輕騎斷後 全師乃還第一三回 懾以前鋒 八百精騎平醜虜 計然後戰 沿江燈火震兀木第八回 播遷憑社鼠 相州開府起孱王 制勝是奇兵 賊寨攻堅擒巨盜第七回 抵足談心 徐慶單騎傳密信 防邊禦寇 岳飛初次入行間第一四回 桴鼓戰金山 女將威風殲敵寇 分兵屯牛首 岳飛勇略定江淮第一回 立雪聽書聲 只有英雄能耐苦 張弓穿雁羽 要將絕技授傳人第二回 勁敵當前 只有小心操勝算 憂危慮遠 密聯豪士備時艱第一八回 急詔促回軍 大憝當前 萬民茹怒 分耕爲再舉 輕騎斷後 全師乃還第一二回 虎帳淡兵 對敵當知尺土重 偏師陷陣 重來還使一軍驚第一八回 急詔促回軍 大憝當前 萬民茹怒 分耕爲再舉 輕騎斷後 全師乃還第一○回 百官被擄 二帝蒙塵 舊日繁華成夢逝 逐北追奔 冰河夜戰 漫天風雪建奇功第五回 人已雲亡 孤軍長眠悲宿草 世方多難 哀鳴四野痛災黎第三回 民怒已如焚 猶溺狂歡 不知死所 敵強何可媚 自招凌侮 更啓戎心第一一回 一將最難求 有意憐才全國士 深仇須緊記 含悲刺字勉佳兒第四回 應變識先機 午夜仍爲一惡狙 關心惟後起 彌留猶問九連槍第四回 應變識先機 午夜仍爲一惡狙 關心惟後起 彌留猶問九連槍第五回 人已雲亡 孤軍長眠悲宿草 世方多難 哀鳴四野痛災黎第一六回 大勢論當前 請此日定策興師 營田漢水悲歌言壯志 問何時長車雪恥 痛飲黃第二回 勁敵當前 只有小心操勝算 憂危慮遠 密聯豪士備時艱第二回 勁敵當前 只有小心操勝算 憂危慮遠 密聯豪士備時艱第一五回 賣國陰謀 秦檜間關聯趙構 奮身破敵 岳雲匹馬斬京超第八回 播遷憑社鼠 相州開府起孱王 制勝是奇兵 賊寨攻堅擒巨盜第一一回 一將最難求 有意憐才全國士 深仇須緊記 含悲刺字勉佳兒第一一回 一將最難求 有意憐才全國士 深仇須緊記 含悲刺字勉佳兒第一五回 賣國陰謀 秦檜間關聯趙構 奮身破敵 岳雲匹馬斬京超第五回 人已雲亡 孤軍長眠悲宿草 世方多難 哀鳴四野痛災黎第一二回 虎帳淡兵 對敵當知尺土重 偏師陷陣 重來還使一軍驚第四回 應變識先機 午夜仍爲一惡狙 關心惟後起 彌留猶問九連槍第一四回 桴鼓戰金山 女將威風殲敵寇 分兵屯牛首 岳飛勇略定江淮第一回 立雪聽書聲 只有英雄能耐苦 張弓穿雁羽 要將絕技授傳人第一六回 大勢論當前 請此日定策興師 營田漢水悲歌言壯志 問何時長車雪恥 痛飲黃第一一回 一將最難求 有意憐才全國士 深仇須緊記 含悲刺字勉佳兒第十七回 媚外圖偏安 更何知君父羈囚 黎民塗炭攻心除隱害 決不許河山破碎 逆賊猖第一一回 一將最難求 有意憐才全國士 深仇須緊記 含悲刺字勉佳兒第一一回 一將最難求 有意憐才全國士 深仇須緊記 含悲刺字勉佳兒第二回 勁敵當前 只有小心操勝算 憂危慮遠 密聯豪士備時艱第一一回 一將最難求 有意憐才全國士 深仇須緊記 含悲刺字勉佳兒第一八回 急詔促回軍 大憝當前 萬民茹怒 分耕爲再舉 輕騎斷後 全師乃還第七回 抵足談心 徐慶單騎傳密信 防邊禦寇 岳飛初次入行間第一二回 虎帳淡兵 對敵當知尺土重 偏師陷陣 重來還使一軍驚第一二回 虎帳淡兵 對敵當知尺土重 偏師陷陣 重來還使一軍驚第九回 不能戰而貪 以迅敗亡 遺羞千載 爲求和致死 其存氣節 終遜完人第一四回 桴鼓戰金山 女將威風殲敵寇 分兵屯牛首 岳飛勇略定江淮第九回 不能戰而貪 以迅敗亡 遺羞千載 爲求和致死 其存氣節 終遜完人第一二回 虎帳淡兵 對敵當知尺土重 偏師陷陣 重來還使一軍驚第六回 老眼實無花 能識英雄於未遇 長才容小試 從知事業在將來第八回 播遷憑社鼠 相州開府起孱王 制勝是奇兵 賊寨攻堅擒巨盜第三回 民怒已如焚 猶溺狂歡 不知死所 敵強何可媚 自招凌侮 更啓戎心第十七回 媚外圖偏安 更何知君父羈囚 黎民塗炭攻心除隱害 決不許河山破碎 逆賊猖第一二回 虎帳淡兵 對敵當知尺土重 偏師陷陣 重來還使一軍驚第一三回 懾以前鋒 八百精騎平醜虜 計然後戰 沿江燈火震兀木第一四回 桴鼓戰金山 女將威風殲敵寇 分兵屯牛首 岳飛勇略定江淮第一四回 桴鼓戰金山 女將威風殲敵寇 分兵屯牛首 岳飛勇略定江淮第一○回 百官被擄 二帝蒙塵 舊日繁華成夢逝 逐北追奔 冰河夜戰 漫天風雪建奇功第一三回 懾以前鋒 八百精騎平醜虜 計然後戰 沿江燈火震兀木第二回 勁敵當前 只有小心操勝算 憂危慮遠 密聯豪士備時艱第一二回 虎帳淡兵 對敵當知尺土重 偏師陷陣 重來還使一軍驚第一○回 百官被擄 二帝蒙塵 舊日繁華成夢逝 逐北追奔 冰河夜戰 漫天風雪建奇功第一九回 親自壞長城 昏主內奸 孰爲禍首 疾風知勁草 皇天后土 實鑑此心第一五回 賣國陰謀 秦檜間關聯趙構 奮身破敵 岳雲匹馬斬京超第一六回 大勢論當前 請此日定策興師 營田漢水悲歌言壯志 問何時長車雪恥 痛飲黃第一四回 桴鼓戰金山 女將威風殲敵寇 分兵屯牛首 岳飛勇略定江淮第八回 播遷憑社鼠 相州開府起孱王 制勝是奇兵 賊寨攻堅擒巨盜第一九回 親自壞長城 昏主內奸 孰爲禍首 疾風知勁草 皇天后土 實鑑此心第一八回 急詔促回軍 大憝當前 萬民茹怒 分耕爲再舉 輕騎斷後 全師乃還第一二回 虎帳淡兵 對敵當知尺土重 偏師陷陣 重來還使一軍驚第一回 立雪聽書聲 只有英雄能耐苦 張弓穿雁羽 要將絕技授傳人
第一一回 一將最難求 有意憐才全國士 深仇須緊記 含悲刺字勉佳兒第三回 民怒已如焚 猶溺狂歡 不知死所 敵強何可媚 自招凌侮 更啓戎心第三回 民怒已如焚 猶溺狂歡 不知死所 敵強何可媚 自招凌侮 更啓戎心第一一回 一將最難求 有意憐才全國士 深仇須緊記 含悲刺字勉佳兒第六回 老眼實無花 能識英雄於未遇 長才容小試 從知事業在將來第一三回 懾以前鋒 八百精騎平醜虜 計然後戰 沿江燈火震兀木第二回 勁敵當前 只有小心操勝算 憂危慮遠 密聯豪士備時艱第一八回 急詔促回軍 大憝當前 萬民茹怒 分耕爲再舉 輕騎斷後 全師乃還第一回 立雪聽書聲 只有英雄能耐苦 張弓穿雁羽 要將絕技授傳人第七回 抵足談心 徐慶單騎傳密信 防邊禦寇 岳飛初次入行間第一六回 大勢論當前 請此日定策興師 營田漢水悲歌言壯志 問何時長車雪恥 痛飲黃第一九回 親自壞長城 昏主內奸 孰爲禍首 疾風知勁草 皇天后土 實鑑此心第二回 勁敵當前 只有小心操勝算 憂危慮遠 密聯豪士備時艱第一八回 急詔促回軍 大憝當前 萬民茹怒 分耕爲再舉 輕騎斷後 全師乃還第一一回 一將最難求 有意憐才全國士 深仇須緊記 含悲刺字勉佳兒第十七回 媚外圖偏安 更何知君父羈囚 黎民塗炭攻心除隱害 決不許河山破碎 逆賊猖第一回 立雪聽書聲 只有英雄能耐苦 張弓穿雁羽 要將絕技授傳人第六回 老眼實無花 能識英雄於未遇 長才容小試 從知事業在將來第九回 不能戰而貪 以迅敗亡 遺羞千載 爲求和致死 其存氣節 終遜完人第九回 不能戰而貪 以迅敗亡 遺羞千載 爲求和致死 其存氣節 終遜完人第一五回 賣國陰謀 秦檜間關聯趙構 奮身破敵 岳雲匹馬斬京超第一五回 賣國陰謀 秦檜間關聯趙構 奮身破敵 岳雲匹馬斬京超第一三回 懾以前鋒 八百精騎平醜虜 計然後戰 沿江燈火震兀木第一八回 急詔促回軍 大憝當前 萬民茹怒 分耕爲再舉 輕騎斷後 全師乃還第一三回 懾以前鋒 八百精騎平醜虜 計然後戰 沿江燈火震兀木第八回 播遷憑社鼠 相州開府起孱王 制勝是奇兵 賊寨攻堅擒巨盜第七回 抵足談心 徐慶單騎傳密信 防邊禦寇 岳飛初次入行間第一四回 桴鼓戰金山 女將威風殲敵寇 分兵屯牛首 岳飛勇略定江淮第一回 立雪聽書聲 只有英雄能耐苦 張弓穿雁羽 要將絕技授傳人第二回 勁敵當前 只有小心操勝算 憂危慮遠 密聯豪士備時艱第一八回 急詔促回軍 大憝當前 萬民茹怒 分耕爲再舉 輕騎斷後 全師乃還第一二回 虎帳淡兵 對敵當知尺土重 偏師陷陣 重來還使一軍驚第一八回 急詔促回軍 大憝當前 萬民茹怒 分耕爲再舉 輕騎斷後 全師乃還第一○回 百官被擄 二帝蒙塵 舊日繁華成夢逝 逐北追奔 冰河夜戰 漫天風雪建奇功第五回 人已雲亡 孤軍長眠悲宿草 世方多難 哀鳴四野痛災黎第三回 民怒已如焚 猶溺狂歡 不知死所 敵強何可媚 自招凌侮 更啓戎心第一一回 一將最難求 有意憐才全國士 深仇須緊記 含悲刺字勉佳兒第四回 應變識先機 午夜仍爲一惡狙 關心惟後起 彌留猶問九連槍第四回 應變識先機 午夜仍爲一惡狙 關心惟後起 彌留猶問九連槍第五回 人已雲亡 孤軍長眠悲宿草 世方多難 哀鳴四野痛災黎第一六回 大勢論當前 請此日定策興師 營田漢水悲歌言壯志 問何時長車雪恥 痛飲黃第二回 勁敵當前 只有小心操勝算 憂危慮遠 密聯豪士備時艱第二回 勁敵當前 只有小心操勝算 憂危慮遠 密聯豪士備時艱第一五回 賣國陰謀 秦檜間關聯趙構 奮身破敵 岳雲匹馬斬京超第八回 播遷憑社鼠 相州開府起孱王 制勝是奇兵 賊寨攻堅擒巨盜第一一回 一將最難求 有意憐才全國士 深仇須緊記 含悲刺字勉佳兒第一一回 一將最難求 有意憐才全國士 深仇須緊記 含悲刺字勉佳兒第一五回 賣國陰謀 秦檜間關聯趙構 奮身破敵 岳雲匹馬斬京超第五回 人已雲亡 孤軍長眠悲宿草 世方多難 哀鳴四野痛災黎第一二回 虎帳淡兵 對敵當知尺土重 偏師陷陣 重來還使一軍驚第四回 應變識先機 午夜仍爲一惡狙 關心惟後起 彌留猶問九連槍第一四回 桴鼓戰金山 女將威風殲敵寇 分兵屯牛首 岳飛勇略定江淮第一回 立雪聽書聲 只有英雄能耐苦 張弓穿雁羽 要將絕技授傳人第一六回 大勢論當前 請此日定策興師 營田漢水悲歌言壯志 問何時長車雪恥 痛飲黃第一一回 一將最難求 有意憐才全國士 深仇須緊記 含悲刺字勉佳兒第十七回 媚外圖偏安 更何知君父羈囚 黎民塗炭攻心除隱害 決不許河山破碎 逆賊猖第一一回 一將最難求 有意憐才全國士 深仇須緊記 含悲刺字勉佳兒第一一回 一將最難求 有意憐才全國士 深仇須緊記 含悲刺字勉佳兒第二回 勁敵當前 只有小心操勝算 憂危慮遠 密聯豪士備時艱第一一回 一將最難求 有意憐才全國士 深仇須緊記 含悲刺字勉佳兒第一八回 急詔促回軍 大憝當前 萬民茹怒 分耕爲再舉 輕騎斷後 全師乃還第七回 抵足談心 徐慶單騎傳密信 防邊禦寇 岳飛初次入行間第一二回 虎帳淡兵 對敵當知尺土重 偏師陷陣 重來還使一軍驚第一二回 虎帳淡兵 對敵當知尺土重 偏師陷陣 重來還使一軍驚第九回 不能戰而貪 以迅敗亡 遺羞千載 爲求和致死 其存氣節 終遜完人第一四回 桴鼓戰金山 女將威風殲敵寇 分兵屯牛首 岳飛勇略定江淮第九回 不能戰而貪 以迅敗亡 遺羞千載 爲求和致死 其存氣節 終遜完人第一二回 虎帳淡兵 對敵當知尺土重 偏師陷陣 重來還使一軍驚第六回 老眼實無花 能識英雄於未遇 長才容小試 從知事業在將來第八回 播遷憑社鼠 相州開府起孱王 制勝是奇兵 賊寨攻堅擒巨盜第三回 民怒已如焚 猶溺狂歡 不知死所 敵強何可媚 自招凌侮 更啓戎心第十七回 媚外圖偏安 更何知君父羈囚 黎民塗炭攻心除隱害 決不許河山破碎 逆賊猖第一二回 虎帳淡兵 對敵當知尺土重 偏師陷陣 重來還使一軍驚第一三回 懾以前鋒 八百精騎平醜虜 計然後戰 沿江燈火震兀木第一四回 桴鼓戰金山 女將威風殲敵寇 分兵屯牛首 岳飛勇略定江淮第一四回 桴鼓戰金山 女將威風殲敵寇 分兵屯牛首 岳飛勇略定江淮第一○回 百官被擄 二帝蒙塵 舊日繁華成夢逝 逐北追奔 冰河夜戰 漫天風雪建奇功第一三回 懾以前鋒 八百精騎平醜虜 計然後戰 沿江燈火震兀木第二回 勁敵當前 只有小心操勝算 憂危慮遠 密聯豪士備時艱第一二回 虎帳淡兵 對敵當知尺土重 偏師陷陣 重來還使一軍驚第一○回 百官被擄 二帝蒙塵 舊日繁華成夢逝 逐北追奔 冰河夜戰 漫天風雪建奇功第一九回 親自壞長城 昏主內奸 孰爲禍首 疾風知勁草 皇天后土 實鑑此心第一五回 賣國陰謀 秦檜間關聯趙構 奮身破敵 岳雲匹馬斬京超第一六回 大勢論當前 請此日定策興師 營田漢水悲歌言壯志 問何時長車雪恥 痛飲黃第一四回 桴鼓戰金山 女將威風殲敵寇 分兵屯牛首 岳飛勇略定江淮第八回 播遷憑社鼠 相州開府起孱王 制勝是奇兵 賊寨攻堅擒巨盜第一九回 親自壞長城 昏主內奸 孰爲禍首 疾風知勁草 皇天后土 實鑑此心第一八回 急詔促回軍 大憝當前 萬民茹怒 分耕爲再舉 輕騎斷後 全師乃還第一二回 虎帳淡兵 對敵當知尺土重 偏師陷陣 重來還使一軍驚第一回 立雪聽書聲 只有英雄能耐苦 張弓穿雁羽 要將絕技授傳人